• 725.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岳麓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  )‎ 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尊卑贵贱,不逾次行”,体现出秦朝借法家思想强化人伦秩序,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秦朝官僚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整个社会人伦秩序,故C项错误;“端平法度”,秦朝是以法家思想而非儒家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7·云南昆明一中月考)“黔首”一词在上古时指战俘奴隶;战国时被广泛使用,含义与“庶民”相同;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建立 B.奴隶制度的废除 C.百姓地位的下降 D.“大一统”的加强 解析 据材料“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可知对百姓的称呼统一可以巩固政治统一,故选D项。‎ 答案 D ‎3.(2018·福建厦门模拟)汉代丞相犯罪,依“将相不辱”和“将相不对理陈冤”的习惯,不用出庭接受审问;即便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这是因为(  )‎ A.无为而治的推行 B.重罪轻罚的传统 C.丞相地位的尊崇 D.官僚集团的庇护 解析 据题干材料,汉代丞相位高权重,与材料中“将相不辱”相符,故选C项;无为而治,与材料中“依‘将相不辱’”“由皇帝示意自裁”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并非轻罚,故B项错误;材料中“丞相犯罪”不等于整个官僚集团,故D项错误。‎ 6‎ 答案 C ‎4.(2018·福建宁德模拟)汉武帝时,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封公孙弘为丞相,“无爵”;授儒者孔安国为侍中,“朝廷荣之”。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权力重心由外朝转向内朝 B.意识形态由法家变为儒家 C.中枢机构从独相变为多相 D.中央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 解析 据材料可得汉武帝时提拔布衣亲信卫青、孔安国等近臣构成中朝,逐步取代三公九卿的地位,“中朝”拥有决策权,“外朝”变为执行机构,故选A项;汉武帝时儒家思想逐步成为正统思想,表现为外儒内法,故B项错误;汉承秦制,据材料可得汉武帝时中枢机构仍是独相,故C项错误;据材料不能说明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故D项错误。‎ 答案 A ‎5.(2018·江西南昌模拟)“万岁”是古代中国皇帝的代称,始于汉武帝,后来礼颂皇帝时,都要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敬辞。这反映了统治阶级意在(  )‎ A.突出君主独尊地位 B.彰显帝王丰功伟业 C.强化皇权主义思想 D.固化君臣等级秩序 解析 据题干,从“万岁”到“万岁万岁万万岁”突出强化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C项;突出君主独尊地位是在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时,故A项错误;彰显帝王丰功伟业要突出皇帝的功绩,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固化君臣等级秩序是指把君臣的等级秩序固定化,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答案 C ‎6.(2017·山西考前适测)汉代郡守有权任命属吏,属吏往往与郡守结为一种私恩关系,他们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这一状况(  )‎ A.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稳定了地方的统治秩序 C.使豪强地主势力崛起 D.影响了人才的公正选拔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属吏“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反映出中央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削弱,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 A ‎7.(2017·山东青岛统测)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6‎ A.个体农户的生活比较富足 B.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成熟 C.二牛一人犁耕法已经使用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 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且最早出现于两汉时期,故选C项。‎ 答案 C ‎8.(2018·贵州黔东南模拟)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解析 据题干,官方和民间赞成早婚,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下,对劳动力需求的体现,故C项正确;A项不能体现民间婚俗相关信息,排除;“女大三,抱金砖”是民间对政府规定的一种附和,故B项错误;早婚,多子多福,都是农耕经济要求的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17·课标全国卷模拟)下图为汉代最先进的利用水力的工具。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 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 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 6‎ D.西汉官营冶铁业生产状况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东汉的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与农田水利无关,故A项错误;水排作为应用水力的鼓风冶铁工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铁产量的大量提高和铁制工具的推广,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汉代才开始利用水力,故C项错误;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不能反映西汉时冶铁业生产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 B ‎10.(2018·山东菏泽模拟)汉武帝统治时期,政府打击私商,培养官商;北宋政府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反映出(  )‎ A.南宋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业的繁荣推动农业商品化 C.官营商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 D.统治者重视对商业的管控 解析 据题干材料“汉武帝统治时期,政府打击私商,培养官商;北宋政府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出统治者重视对商业的管控,故选D项。‎ 答案 D ‎11.(2017·山西五校联考)汉初改变了秦朝“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的做法,“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任民经营盐铁,形成官府与私人均可经营的局面。汉初政策的变化(  )‎ A.是立足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是致力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属于社会财富再分配 解析 据题干材料,通过“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放松对民间的控制,从而达到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故选B项。‎ 答案 B ‎12.(2017·吉林长春)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这反映出(  )‎ A.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6‎ B.商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 D.打击偷税漏税是政府的主要职责 解析 据材料“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可以得出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故选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江西名校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的政策,正式把商人及商业活动贬为末等之民和末业。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为了加强对商人的监管,将城市商人户口进行专项登记,列入“市籍”,以区别一般编户齐民的“户籍”。秦朝多次将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徙到边远地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政策,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使反抗者失去经济基础。同时将许多私营工商业主迁徙到秦朝统治地区成阳、巴蜀一带,允许他们继续经营手工业,也有加强秦朝统治的目的。这与摧毁六国经济势力并不矛盾。另外,商人被抑制还表现在徭役征发上。……此目的也在于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由于秦朝短祚,富商们只是受到暂时的压制,很快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迅速复兴。‎ 材料二 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实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同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赀”入朝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经验,从商贾发财致富的经济活动中获取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民争利的措施,但到昭帝时,文学言:“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汉两朝抑商的手段及其目的。(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实施抑商政策的结果。(9分)‎ 6‎ 答案 (1)手段:秦朝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加强监管、严刑重罚、人口迁徙、征发徭役等措施抑制商业,同时推行奖励农业的措施;汉朝则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主要表现为改革币制、政府垄断经营、任用商人为官等。(8分)‎ 目的:秦朝时为保证农业的发展,摧毁六国的经济基础,增强秦朝的经济实力,维护秦朝的统治;汉朝则是为打击商人势力的膨胀,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等。(8分)‎ ‎(2)结果:富商们在秦朝受到暂时的压制后,随着秦朝的灭亡迅速复兴;汉朝政府虽垄断经营,但社会上仍然是务农者少而经商者多。(9分)‎ ‎14.(2017·山西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解答首先亮出论题,然后进行阐述。可以从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或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角度来分析。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从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回答;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从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比较获得认识。‎ 答案 示例一 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 ‎ 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9 分) ‎ 示例二 论题: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3分) ‎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之风盛行,豪强左右政局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才能的下层平民得不到重用,社会平等性没有体现,政权持续的腐败。唐朝开始全面推行科举取士,通过考试和才能来选拔人才,一定程度满足了下层民众的政治需求,推动了唐初的社会稳定与发展。(9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