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0 KB
  • 2021-05-13 发布

北京高考一模二模试题诗歌鉴赏分类汇编1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5届各城区一模试题 诗歌鉴赏 海淀区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5~18题。 ‎ 过辛稼轩神道①‎ ‎(明)张以宁 长啸秋云白石阴,太行天党②气萧森。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伐心。‎ 岁晚《阴符》③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④树林。‎ ‎【注】①辛稼轩神道:辛弃疾葬于江西上饶,其墓侧驿路旁有“稼轩先生神道金字碑”。②太行天党:指辛弃疾当年在北方带兵聚义、共谋恢复中原的上党地区。③《阴符》:兵书。④宰:坟墓。‎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描写了稼轩墓地秋云笼罩的环境,渲染出阴郁萧森的气氛。‎ B.颔联中英雄泪与臣主心对比,解释了英雄壮志难酬的根本原因。‎ C.颈联以兵书被虫蛀、雄剑龙吟来暗指辛弃疾内心的无奈和不甘。‎ D.尾联中诗人化用辛词并运用典故,以慨叹英雄已逝,遗憾难消。‎ ‎16.下列诗句与“英雄已尽中原泪”所表达的情感,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把吴钩看了,栏杆拍扁,无人会,登临意。‎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7.有人评价这首诗“意境苍凉,情怀悲壮”,情节和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6分)‎ ‎18. 从古至今赞美英雄的作品不可胜数,在作家笔下英雄人物各具风采:屈原诗中的将士“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堪称鬼雄;苏轼笔下的一世之雄曹操“酾酒临江,______________”英武豪迈,雄姿英发的周瑜“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神潇洒。(3分)‎ 西城区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①-③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 新渌溅溅②。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④。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②溅溅:流水声。 ‎ ‎ 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    ④尊,通“樽”,酒杯。‎ ‎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D.“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 ‎②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6分)‎ ‎③用古代诗文原句填空。(4分) ‎ 上片末尾,周邦彦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述境况。二人所处环境均为低湿之地:周邦彦是“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白居易则是“住近湓江地低湿,            ”。二人仕途所遇也均有困顿之感:周邦彦是“憔悴江南倦客”,被外放为官;白居易则是“ ”,被贬为江州司马且困居九江。故周邦彦凭阑,大有二人同为苦命之人的感慨,这就应了白居易所说的“            ,            ”。两位诗人隔空交会,可谓宦海漂泊,古今同一。‎ 东城区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6题。‎ ‎             水调歌头  隐括①杜牧之齐山诗 宋·朱熹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 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 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②客,何必独沾衣。‎ ‎【注】①隐括: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叫隐括。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②牛山:在今山东临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附】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6.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江水浸云影”,描写江水倒映出天空之云。一个“浸”字写出了一江秋水的澄澈。‎ B.“风景今朝是”两句,意即美好的自然现在依然存在,而曾经登临的昔人已成为过去。‎ C.“无尽今来古往”三句,词人从时空变换角度抒发了人生短暂、时有危机的无奈之感。‎ D.富有理趣,是宋代诗词的特点之一。此词由景入情,表达了词人对人生、世事的理解。‎ ‎②下列画线诗句的意境,与“空翠渺烟霏”一句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B.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C. 三山凌苦雾,千里激悲风。         D.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 ‎③隐括之作,贵在翻新。比较杜牧原诗,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朱熹此词的新意。(5分)‎ 朝阳区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9分。 1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⑴—⑷题。(19分) ‎ 水龙吟    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 注释:①贳:读shì,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 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 B.“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 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 ‎ D.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⑵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下面诗句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卫风·氓》)‎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E.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⑶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5分)‎ ‎⑷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原句。(8分) ‎ ‎“头上纶巾醉堕”写词人借酒浇愁。酒,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与忧愁相伴。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①   ,   ②   ”之句,刻画了送别之际,宾主举杯,想要将离别之情与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的场景;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有“   ③   ,   ④   ,化作相思泪”之句,借酒抒发相思之愁;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低吟着“   ⑤   ,   ⑥   ”,将自己的苦闷与释然都融在这一杯酒里。当然,也不乏借酒助兴的作品。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   ⑦   ,   ⑧   ”,写出他在辞官归田后,和家人团聚的温馨与快乐。‎ 石景山区 五、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8—21题,共18分。 ‎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注,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此句出自《孟子》,是说有一个齐国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余下的酒饭,回家后洋洋自得,竟然向妻妾夸口说是权贵请自己吃饭。 ‎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8.《清明》诗中“士甘焚死不公侯”一句表现了介子推的名利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              ,             ”两句也表现出相近的态度。(2分)‎ ‎19.下列诗句中,与“人乞祭余骄妾妇”一句所使用表现手法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E.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两首诗都描写了清明时令的郊野景象,但呈现的氛围与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进行比较。(4分) ‎ ‎ ‎ 21. 现在的清明节是古代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寒食节与清明节气融合的结果,汇聚了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综合《介夫传》、两首宋诗和链接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分条概括。(8分)‎ ‎【链接材料一】 ‎ ‎①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旧俗以介推焚骸,国人哀之,至其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犯之则雨雹伤田。 ‎ ‎②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 ‎(南朝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 ‎【链接材料二】 ‎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 ‎(唐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 ‎【链接材料三】 ‎ 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 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盖,陈于墓左。‎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丰台区 ‎(二)本大题共1题,共16分。 ‎ ‎2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①~④题。(16分)‎ 和中斋韵(过吉作)①‎ 文天祥 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 ‎ 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 ‎ 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 ‎【注】:①中斋,邓剡的号,官至礼部侍郎。厓山战败后被俘,与文天祥一起被元兵解送,‎ 北去大都。吉,吉刑,是文天祥的故乡。两位志士被押,经过故地,感慨不尽,以诗唱和。‎ ‎①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首联中作者自比在五丈原早卒的诸葛亮,又以“局促”的辕下驹自比,感叹沉重;“傍谁辕”以设问手法表露国势不济,大厦将倾,实在难有依傍的深忧和悲苦。 ‎ B.颔联用典,前句中含有泪光北去的王昭君正是作者被押北上、不舍不甘的写照;后句“啼血南飞望帝魂”,表现作者一路难以排解的悲辛和企望南归的苦愿。 ‎ C.颈联两句均有句内对比,前句“唯我在”似幸,而“骨肉凋残”则实大不幸;后句“形容变尽”是不幸,而“只声存”指有说话和写作自由,则是不幸中的大幸。 ‎ D.尾联“兰作行舟柳作樊”句大意是:岸边飘拂的柳枝,在诗人眼中,却成了羁縻身心的樊笼牵绊;身在樊却心似兰,诗人借木兰这种香木表达自己忠贞不屈之心。 ‎ ‎②尾联“江流千古英雄恨”的“恨”,包含了作者“ ”之恨,“国之将亡,无所依傍”之恨,“ ”之恨和“骨肉凋残”之恨。“骨肉凋残”在《狱中家书》有所体现,是指 。(6分)‎ ‎③在横线处填写诗文原句。(3分) ‎ ‎“啼血南飞望帝魂”化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望帝,是古蜀王杜宇,失国后魂化为杜鹃鸟,昼夜悲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句中的子规即杜鹃鸟。古人常以“杜鹃”表达哀怨、悲苦之情。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 ”的描绘,就是诗人凄苦内心的真实写照。‎ ‎④《华阳国志》中说:“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的别恨乡愁。”所以,古人常用“子规(杜鹃)”表达思乡之情。下列诗句中,使用这个意象表达思乡之情的两项是【 】【 】(4分) ‎ A.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 ‎(唐▪崔涂《春夕》) ‎ B.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王令《送春》) ‎ C.斗转春归不自由,韶华已逐水东流。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 ‎(宋▪陆游《三月三十夜闻杜宇》) ‎ D.亭高千里纳山色,人静万物争春妍。天涯倦客早归去,空山日暮多啼鹃。‎ ‎(宋▪周密《横翠亭》) ‎ E.翠烟浓处着啼鹃,唤得韶光上柳绵。父老已知农事急,一蓑烟雨辨秧田。‎ ‎(宋▪易士达《旴江道中》)‎ 顺义区 二、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15题。共16分。‎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②。‎ 新滩莫悟游人③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二月二日:蜀地以此日为踏青节。②元亮井,陶潜:“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作者称“无文通半顷之田,乏元亮数间之屋”,意指难以归隐躬耕。亚夫营:汉代将军周亚夫,曾屯兵于细柳,以军纪严明著称,后人称为“亚夫营”。③游人:作者自指。‎ ‎12.盛唐有“大李杜”,指李白、 ;晚唐有“小李杜”,指本诗作者和 ,小杜的《泊秦淮》被清代沈德潜称为“绝唱”。最后两句是:“     ,     。”(4分) ‎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明踏青时间地点和印象,虽是冷风,但旭日温暖,到处充满暖洋洋的春意。‎ B.“花须”即花蕊,因花蕊细长如须;“柳眼”即柳叶的嫩芽,因嫩芽如人睡眼方展。‎ C.“万里”“三年”,表面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抒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 D.“风檐雨夜声”是写夜间檐前风吹雨打的声音,这里是用来形容江边浪潮声的凄切。‎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东风日暖”和“闻吹笙”,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江行踏青的感受。‎ B.“无赖”本指人狡狯多诈,此指花开、柳舒实属假象,具有欺骗性。‎ C.“元亮井”“亚夫营”,均用典故,随手拈来,信口道出,不着痕迹。‎ D.“新滩流水”仿佛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是作者内心独特感受。‎ ‎15.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本诗则是以乐境反衬愁思 ,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房山区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 ‎6.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划线部分断句。(5分) ‎ 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 ‎ ‎(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脱窠臼》)‎ ‎7.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①—④题。(13分) ‎ 沉醉东风·渔父 ‎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 ‎①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开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 B. 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 ‎ 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 ‎ D. 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 ‎ ‎②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所表现的意境相近的两项是【 】(4分)‎ A.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D.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E.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③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的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样的。请问:我们可以从“钓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5分) 【链接材料】 ‎ 江雪注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本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 ‎ ‎④这首小令的作者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人为另外三大家中的一位编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自称铜豌豆,刚硬不一般,剧中诉冤情,雪下六月天。”谜底是 。(1分)‎ ‎8.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6分) ‎ 我国古代不乏有爱国之士,他们的爱国言行、情怀与精神在一些传世的诗文中常常有所体现,如:屈原《国殇》中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即通过楚国爱国将士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奋死抗敌、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     ,     。”等句则借历史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词人自己人老心不老,志在恢复中原、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夜缒而出”游说秦伯之举同样表现了其一片爱国之心,其说辞从“秦、晋围郑,     。”开始,至“     ,唯君图之”收束,从多个角度剖析利害关系,最终说服了秦伯。‎ ‎2015届各城区一模试题参考答案 诗歌鉴赏 海淀区 ‎15.(3分)A  ‎ ‎16.(3分)D ‎ ‎17.(6分)评分要点:结合诗歌相关内容(2分),分析其苍凉的意境(2分)和悲壮的情怀(2分)。‎ ‎18.(3分)终刚强兮不可凌 横槊赋诗 樯橹灰飞烟灭 ‎(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西城区 三、(13分) ‎ ‎①(3分)D(“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于诗无据) ‎ ‎②(6分)‎ 手法:比喻(类比)(或托物寄情)。 ‎ 妙处: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的社燕,传达出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感,生动形象,又颇为含蓄。或:借社燕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等特点,寄托了自己对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生涯的感慨,形象恰切,又颇为含蓄。 ‎ 评分标准:本题6分。手法2分;形象特点与作者心绪,各1分;妙处,2分。‎ ‎③(4分)黄芦苦竹绕宅生   谪居卧病浔阳城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评分标准:每空1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东城区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16.①(3分)C   ②(3分)B ‎③(5分)可从内容、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角度比较。‎ 朝阳区 15. ‎(19分) ⑴(2分)C(“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有误,“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⑵(4分)C、D 【评分参考】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 ‎⑶(5分)这一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想象”)(1分):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 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1分)。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1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衬托”“虚实结合”)(1分),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 ‎⑷(8分)①主人下马客在船         ②举酒欲饮无管弦  ③明月楼高休独倚        ‎ ‎  ④酒入愁肠  ⑤人生如梦 ⑥一尊还酹江月  ⑦携幼入室 ⑧有酒盈樽 ‎ ‎【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石景山区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 ‎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分)‎ ‎19.C  E(4分) ‎ ‎20.【答案示例及评分参考】《清明》诗中的郊野上蓬蒿满地,荒芜的坟冢与盛开的桃李构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情的感慨。《郊行即事》诗中的郊野则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展现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游乐的兴致。每诗氛围与情感各1分,共4分。 ‎ ‎21.【答案要点】①对介子推节操的敬重纪念。②敬畏自然,敬畏神灵。③‎ 慎终怀远(缅怀祖先,追思逝者)。④珍惜美好春光,融入自然。⑤尽情欢乐,享受健康生活。 ‎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8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 丰台区 ‎(二)25. ①【答案】A【解析】A选项中“如今局促傍谁辕”不是设问,而是反问。 ‎ ‎②【答案】功业未成 远离故土 ‎ 家破人亡,长子道生因病死于惠郡治所。佛生在战乱中不知所终,后来又听说已经去世了。‎ ‎③【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杜鹃啼血猿哀鸣 ‎④【答案】AD【解析】‎ A选项,第三句“蝴蝶梦中家万里”中“家万里”三个字点出作者离家在外。‎ B选项中子规啼血主要取其暮春时伤春的悲伤之意,和离别没有关系。‎ C选项中根据第二句“韶华已逐水东流”表明此处为感慨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D选项,第三句“天涯倦客早归去”中“天涯倦客”四个字点出作者飘零在外,想要“早归去”回到家乡。‎ E选项主要表现田园中的春色,及农家生活,并不涉及乡愁。所以答案为AD。‎ 顺义区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5题。共16分。 ‎ ‎12.(4分)杜甫、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3分)A ‎14.(3分)B ‎ ‎15.(6分)诗人在首联联写江间春色,写物遂其情,正是为了要反衬出自己的沉沦身世与凄苦心境。是以乐境写哀思,反而使愁情更浓。(以轻快流走的笔调抒发抑塞不舒的情怀,以清空如话的语言表现宛转曲折的情思。)(意思对即可)‎ 房山区 二、 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6.参考答案: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 ‎ 评分建议:5分。必断处有10处,断对的个数减去断错的个数后乘以0.5,所得数据为考生得分。如果出现X.5分的情况,则记为X+1分;如果断对的个数减去断错的个数后得负数,则记为0分。‎ ‎【原文】‎ 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 ‎【译文】‎ 古人称剧本为“传奇”,是因为它所写的事情非常奇特,别人没见过,才把它记了下来,从而便得名了,可见没有奇特的事是不会去写剧本的。“新”就是“奇”的别名。如果某个情节已经在戏场中演过,那么千千万万的人就都见过了,也就没什么奇特的了,哪用再去写呢?所以剧作家一定要理会“传奇”这两个字。 ‎ ‎7.①C(对“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的准确理解应是:渔父虽然不识字,但他自在美好的生活足以让人间的万户侯羡慕。) ‎ ‎②A E(题干中两句诗的意境优美恬适,A、E两项的诗句亦然。) ‎ ‎③答案要点:相同情怀——远离世事(远离纷扰、远离尘嚣、不满于现实),崇尚自然(钟情自然、寄情山水)。(1分) ‎ 不同情怀——白朴有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于淡泊宁静、崇尚逍遥自在生活的情怀;(2分)柳宗元虽孤寂郁愤,但却仍有着清高而孤傲的情怀。(2分) 评分建议:按要点给分。‎ ‎ ④答案:关汉卿(1分)‎ ‎8.答案: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郑既知亡矣  阙秦以利晋 评分建议:6分,每句1分。出现错别字或其它错误则该句不得分。‎ ‎2015届各城区二模试题 诗歌鉴赏 海淀区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4-17题。 ‎ 水调歌头·李太白画像 ‎(宋)李纲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余吐拭龙巾①。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 ‎ 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②。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 ‎ ‎ ‎ ‎【注】①相传李白醉酒呕吐,唐玄宗以巾帕为其拭面。 ②“大儿中令”,“坐忘人”,分别指李白的好友郭子仪、司马子微。 ‎ ‎14.下列诗句没有表现李白“逸气薄青云”的一项是【 】(3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C.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15.下列诗句所体现的人物“风神”与“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手持一枝菊,调笑两千石。 B.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C.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D.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16.下列评价与李纲词中所言李白诗歌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B.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C.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1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9分)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摘自余光中《寻李白》 ‎ ‎①请分别写出李白诗中含有“月”、“酒”的诗句。(4分)‎ ‎②余光中诗句中的“剑气”,可理解为李白的豪气、才气。请结合李纲词作或你的阅读积累,对李白的“剑气”加以阐释。(5分) ‎ 西城区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6—19题。(16分)‎ ‎ 赴洛道中作 ‎(晋)陆机①‎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①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 ②案辔:案,同“按”。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 16. 按照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内容。(4分)‎ ‎“振策陟崇丘”中“陟”的意思是  ①  。在《出师表》中,有句子写道:“宫中府中,  ②  ;陟罚臧否,  ③  。”其中“陟”意思是  ④  。‎ ‎17.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 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 C.“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显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 D.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崇丘、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 ‎18.陆机曾说:“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诗歌重在抒发诗人情感,且应注重文辞华美。请从这个角度赏析诗句“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4分)‎ ‎19.诗中“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描写了周围幽雅清丽之景,结尾却转而抒发“不能寐”“独长想”之情,如何理解这样写的效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5分)‎ 东城区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5题。‎ 屈原塔 苏轼 自注:在忠州①,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追思,故为作之。‎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②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注】①忠州:古属楚地,但屈原并未去过那里,生平事迹也与忠州无关。②南宾:隶属于忠州。‎ ‎11.本诗分三段:前八句写 ,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 。(4分)‎ ‎12.本诗内容涉及我国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下列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是【 】(3分)‎ A.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C.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D.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13.诗中代指屈原的一项是【 】(2分)‎ A.楚人 B.奉佛人 C.古人 D.大夫 ‎14.下列使用对比手法强化议论力度的一组是【 】(3分) ‎ A.屈原赴死之决绝 B.富贵之短暂 世人眷怀之不绝 声名之无穷 C.沧江之投饭 D.屈原持志之高洁 龙舟之竞渡 作者景仰之无限 15. 学校修建“中华文化名人画廊”,请你从屈原和苏轼中任选一人,拟写100字左右的介绍。有关这位文化名人的介绍要求涉及下列内容:①时代,②地位,③著名作品,④诗文名句,⑤对后世的影响。(6分)‎ 朝阳区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4.阅读下面两首汉乐府诗,完成⑴—⑷题。(20分)‎ 艳歌行 无名氏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倚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悲歌 无名氏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⑴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艳歌行》中,兄弟几人流浪他乡,孤苦无依,旧衣无人补,新衣无人缝。‎ B.《艳歌行》中,好心的女主人帮游子缝补衣衫,却被从外归来的丈夫误会。‎ C.《悲歌》中,游子以远望故乡代替还乡,排遣了思念故乡却不得归的痛苦。‎ D.《悲歌》中,游子内心的情感无法诉说,就像车轮在肠中转动般阵阵绞痛。‎ ‎⑵古诗中“燕”的意象蕴含丰富。下列表格中,对诗句中“燕”寄寓的感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诗句 ‎“燕”寄寓的感情 A.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经•谷风》)‎ 表现爱情美好,倾诉思念情人之切 B.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宋·欧阳修《采桑子》)‎ 表现春光美好,传达伤感惜春之情 C.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D.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宋·李好古《谒金门·怀故居》)‎ 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之慨 ‎⑶《艳歌行》和《悲歌》两首诗都抒发了深挚的情感,采用的主要抒情手法却不同。请简要赏析。(5分)‎ ‎⑷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原句。(10分)‎ ‎“叠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重叠构成的词,如《艳歌行》里的“翩翩”。叠词可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于艺术魅力。如李密《陈情表》中“ ① , ② ,‎ ‎ ③ , ④ ”写出祖母时日无多,呼吸微弱的样子,流露出作者对祖母的拳拳深情;杜牧《阿房宫赋》中,“ ⑤ , ⑥ ”‎ 用建筑物上钉头密密闪耀的细节,揭示了秦人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⑦ , ⑧ ”形象地描摹出壮阔的长江奔腾不息的样子;周敦颐《爱莲说》“ ⑨ , ⑩ ”,写莲花清纯芬芳,如佳人玉立在水中。‎ 丰台区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6题。‎ 洞仙歌 北宋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①。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注] ①青眼:指初生之柳叶,细长如眼。‎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片先以“雪云散”“放晓晴”写冬尽春归的季候转换,然后写早春梅柳的独有风姿。‎ B.下片“一年”三句,写“小艳疏香”胜过浓芳,体现了词人对春光美景独特的审美眼光,。‎ C.“到清明”四句写清明暮春时节百紫千红,虽一片烂漫,但“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D.词末三句借景抒情,表达伤春之意,赏花不怕春寒,大不了喝酒自暖,也要早占韶光。‎ ‎15.诗人提出“探春及早”的观点,下列诗句所写的景致,不符合作者的审美情趣的两项是【 】(6分)‎ A.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C.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北宋·苏轼《赠刘景文》)‎ D.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北宋·蔡襄《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E.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南宋·朱熹《春日》)‎ ‎16.作者在序中说“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请对上片中所写的梅柳作简要赏析。(6分)‎ ‎2015届各城区二模试题参考答案 诗歌鉴赏 海淀区 ‎14.(3分)C ‎ ‎15.(3分)C ‎ ‎16.(3分)A ‎ ‎17.(9分)‎ ‎①(4分)略(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②(5分)结合诗句2分,阐释“剑气”含意3分。‎ 西城区 四、(16分)‎ ‎16.(4分)①登、上 ②俱为一体 ③不宜异同 ④提升、提拔 评分标准:每空1分。①④意思对即可;②③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17.(3分)B (“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有误)‎ ‎18.(4分)答案示例:‎ 前句写晚上休息时孤零零地抱影而寐,“抱”可见诗人无人与共,对景自怜的孤独;后句写早晨起来怀着悲伤再次登程,“衔”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充满无法排遣的浓重乡愁以及对前途未卜的担忧。‎ 评分参考:从抒发情感和语言表现两个角度赏析,每个角度给2分。意思对即可。‎ ‎19.(5分)答案示例:‎ 皓月明朗、清露滴落这样幽雅清丽的景致是诗人眼前实见,“不能寐”“独长想”则是诗人思念家乡而且前途未卜时内心忧虑的反映,这样写表明美景不能抚慰诗人内心的忐忑不安,反而加重了此刻诗人的惴惴不安与伤感之情,同时也使诗意富有变化意蕴更为深远。‎ 评分参考: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东城区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1.(4分)【参考答案】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 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12.(3分)C ‎13.(2分)D ‎14.(3分)B ‎15.(6分)符合要求,表达准确,语言顺畅。‎ 朝阳区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4.(20分)‎ ‎⑴(2分)C(“排遣缓解了思乡却不得归的痛苦”有误,远望故乡而不得见,无法排遣痛苦)‎ ‎⑵(3分)C(应为“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之慨”)‎ ‎⑶(5分)《艳歌行》采用了借事抒情(间接抒情)的手法(1分),写游子在异乡衣衫破烂,好心的女主人帮他缝补,却被归来的丈夫误会的一场尴尬(1分),借此抒发了远行在外不如在家的感慨,表现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1分)。《悲歌》采用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的手法(1分),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⑷(10分)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②气息奄奄 ③人命危浅 ④朝不虑夕 ‎ ⑤钉头磷磷 ⑥多于在庾之粟粒 ‎⑦浩浩汤汤 ⑧横无际涯 ‎⑨香远益清 ⑩亭亭净植 ‎【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丰台区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4.(3分)D [“借景抒情”“伤春”错。]‎ ‎15.(6分)C E ‎16.(6分)参考示例:“杨柳于人便青眼”句,形象地描绘出初生柳叶细长如眼的特点,用拟人手法,说柳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赋予柳以多情的人格。柳系新生,而梅将告退,“约略颦轻笑浅”句写出冬去春来,梅不像柳那样地喜悦,淡淡的微笑中含有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哀愁,采用拟人手法使梅花添了无限风韵。所以,诗人认为,早春的梅柳最能体现春意。‎ ‎[诗句理解,3分;手法及效果,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