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最新考纲 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5.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6.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7.数字地球的含义。
分析解读 1. 以区域图、统计表或文字材料等为信息载体,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以热点区域为背景,对比分析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3. 选择典型地区,以图文信息为载体,考查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工作原理、特点、功能及其应用领域,能在具体情境中判断所需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
第1讲 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认识区域
1.区域的含义
(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3)划分
2.区域的类型
类型
含义
举例
均质区
要素具有相似性或
____________的区域
______区域如高原区、平原区;______区域如水田农业区、方言区
功能区
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____________的区域
城市经济区、辽中南工业区
3. 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区域内部_______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________。
(2)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____。
(3)开放性: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联系。
误区警示
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不等于说没有界线。因为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因此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只是有的界线明确(如国界),有的界线模糊(如气候区)。
二、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区域差异
2.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自然环境比较
区域
要素
日本
英国
相似性
岛国,面积差不多;地处____纬度,气候________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____岸
亚欧大陆____岸
地形
地表崎岖,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
________、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
季风气候,________显著,南北差异大
________________气候
植被
________覆盖率高
以________为主
水文
河流短急,多峡谷,________资源丰富
河网较密集,流量__________,各河之间多有________相通
矿产
________
____、铁、石油
(2)经济发展的比较
区域
要素
日本
英国
相似性
发达的______国家;充分发挥岛国的优势
经济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______
工业化________的国家
工业及
其布局
________型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________________”之称。“__________”布局为主
农业
以________业为主
________业发达
人口与
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
人口密集,__________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
3. 我国的区域差异
(1)成因
(2)划分指标:________和气候。
(3)具体划分(如下图)
①三大自然区名称
②界线
特别提醒 长城的分界意义
沿长城一线,由于它基本上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一致,因而承载了许多自然要素的差异:在气候上南侧属于暖温带,北侧属于中温带,南侧是半干旱地区,而北侧是干旱地区;在植被上南侧属于森林草原,北侧是草原与荒漠草原、荒漠;在土壤上是黄土分布的北界,它的北面广泛分布着荒漠类土壤;在水文上除局部地段外,长城一线基本还是内流域与外流域的分界线;地貌上界线以北以风蚀为主,以南以水蚀为主。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经济的特点,即界线以南以种植业为主,界线以北牧业占优势,而且界线以南两年三熟,冬小麦可以安全越冬。
考点一 区域的含义
典例导入 1.读下图,回答(1)~(3)题。
图1
(1)图1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3)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2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l中的 ( )
图 2
A.① B.② C.③ D.④
疑难剖析
1.区域的整体性
以青藏高原为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高寒是其主要特征。受其影响,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下图所示:
2.区域的开放性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区际联系
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
相对优势
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劳动力、自然资源丰富
经济要
素流动
资金、信息、产品流向欠发达地区
资源、劳动力流向发达地区
区际联
系方式
人口流动(我国的民工流)、资源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产业转移
实例
珠三角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上海与新疆的对口支援等
考点二 区域差异的比较
典例导入 2.读“冰岛和新西兰国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冰岛
新西兰
海陆位置
岛屿成因
及类型
主要地
形类型
气候类型
(2)农业在两国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说明两国各自的主要农业部门并分析主要自然原因。
疑难剖析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分析
中国三大自然区
区域差异比较方法
比较法在区域地理中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①同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在不同地区分布、特点或成因的异同,如: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点与成因的比较。
②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异同。从不同角度找出地理区域异同点,认识地理区域的特征、规律,如:中、美两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的比较;如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比较。
③对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
要建立图式分析同一事物间的差别、联系,把握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线索脉络,如鲁尔区形成、发展、衰落、整治阶段的比较。
例题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两区域各自的优势自然资源有:甲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2)两区域发展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甲、乙两区域可进行合作互补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过程
答案 (1)甲: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或草场资源)
乙:水资源、海洋资源
(2)有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都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便利;农产品丰富;市场广阔
(3)甲可从乙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乙可从甲引进:能源;矿产资源;农畜产品
考查点一 区域的含义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
2.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 (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考查点二 区域差异比较
3.下图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 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所在
时区的区时为6月 日 时。当我国处于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 风。
(3)乙岛主要是由 (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 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甲岛最大城镇所在地,并在图上把该城镇的符号圈出来;说明判断的理由。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右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的示意图”,与自然地区图相当类似。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属同一农业区,但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温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人口密度 D.地势高低
2.图中是我国重要茶叶产区的区域是 (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⑥⑦⑧ D.⑦⑧⑨
3.图中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 ( )
A.河谷农业 B.坝子农业
C.绿洲农业 D.基塘农业
读“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省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4~5题。
4.若两省土地利用现状合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省适宜发展牧业和渔业
B.乙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乙省宜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
D.乙省宜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5.若乙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
①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 ②洪涝灾害频繁 ③土地荒漠化加剧 ④河口三角洲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某国等高线和水系分布图”,该国有“森林之国、花卉之国,云中之国”美称。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该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高差极大
B.终年温和湿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C.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水流平缓
D.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5~9月
7.根据自然环境推断,该国向邻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最有可能是 ( )
A.花生、棉花 B.小麦、黄麻
C.水电、木材 D.玉米、水稻
读“我国某省区各气候带面积比重统计图”,回答8~10题。
8.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省区 ( )
A.纬度较高,南北跨纬度较大
B.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C.以热带、温带气候为主
D.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
9.下列描述与图示省区景观相符的是 ( )
A.仰望山接天,俯视江成线
B.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C.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10.该省区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 )
A.棉花、瓜果、蔬菜生产
B.花卉、茶叶、中药材生产
C.乳品、肉羊饲养、甜菜制糖
D.天然橡胶、葡萄、马铃薯
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划分a、b、c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 )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形 D.地貌和植被
12.下列关于a、b、c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大自然区均既有内流区也有外流区
B.三大自然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C.长江、黄河均跨三大自然区
D.三大自然区即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穿过。读图回答13~15题。
13.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宜种植 ( )
A.水土保持林 B.亚热带经济作物
C.粮食作物和蔬菜 D.沿海防护林
14.若该地区规划一个深水港,最好的选址为 ( )
A.C处 B.D处 C.A处 D.G处
15.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符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商品粮基地
B.建设临港产业带,发展出口加工业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D.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防范洪涝灾害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甲国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 000万,经济上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目前,甲国全面改革开放,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2007年,我国在甲国投资建设以冶金、建材和机电为主的“东方工业园”,2010年5月13日起中国工业企业陆续入园。
(1)描述甲国地形主要的特征。
(2)评价甲国发展水电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分析甲国吸引我国建设“东方工业园”的有利条件。
17.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比较南方荒地与北方荒地地形类型的差异,说出西大荒与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2)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是“南大荒”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与海南岛、雷州半岛相比,西双版纳发展天然橡胶生产有何气候优势?
西大荒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兵团人的努力,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3)简述“西大荒”地区棉花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西大荒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将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北大荒地区沼泽广布,已变成“北大仓”,但不少专家指出这种变化的“遗患无穷”。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此阐述自己的观点。
复习讲义
基础知识
一、1.(1)地理环境差异 (2)面积 区位 相对一致
(3)单一 综合 因地制宜 2.从左往右,从上到下依次是:相对一致性 自然 人文 内在联系 3.(1)各地理要素 整体 (2)差异性 (3)社会经济要素
二、1.海陆位置 2.(1)从左往右,从上到下依次是:中 湿润 东 西 山地、丘陵 高原 海洋性 温带海洋性
森林 草地 水力 平稳 运河 贫乏 煤 (2)从左往右,从上到下依次是:工业化 晚 最早 临海 世界工厂 资源型 种植 畜牧 太平洋 城市化
3.(1)三级阶梯状 递减 海陆位置 (2)地形
(3)①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 ②400毫米 横断山脉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典例导入
1.(1)B (2)C (3)C
2.(1)
冰岛
新西兰
海陆位置
大西洋东北部
太平洋西南部
岛屿成因
及类型
由板块张裂上涌的岩浆冷却堆积而成
由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成(大陆岛)
主要地
形类型
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为主
气候
类型
大部分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为苔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2)冰岛:以渔业为主,临近北海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纬度高,气温低,不适宜发展农牧业(不利于作物和牧草生长)。新西兰:以畜牧业为主,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牧草生长,草场广阔。
对点练习
1.B 2.B
3.(1)西 太平 印度
(2)乙 8 15(下午3) 东南
(3)内 山地(丘陵) 中间高,四周低(高差大,坡度陡)
(4)乙 地形
(5)甲岛西侧中部交通线交点处为该岛最大城镇。如图:
理由:①位于环岛公路与横穿岛屿公路交点(交通枢纽);②附近有机场;③地处海滨。
课时规范训练
1.B 2.D 3.A 4.C 5.A 6.A 7.C 8.B 9.A
10.B 11.C 12.A 13.A 14.B 15.B
16.(1)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
(2)有利:(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适合建水电站;能源需求量大,且在高速增长。不利:经济落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
(3)甲国地价低,劳动力廉价,工业品需求量日益增大,政策优惠,矿产资源丰富。
17.(1)南方荒地以丘陵为主,北方荒地以平原为主。北大荒热量条件不足,西大荒水源条件不足。 (2)既不受寒潮影响,也无台风侵袭。 (3)主要因素:政府政策支持;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农业技术的进步;消费市场区域的拓展;棉纺织工业发展迅速。问题: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消耗大量水资源,水源枯竭导致荒漠化;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4)湿地面积缩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增加;今后商品粮基地建设应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要有计划退耕还湿、还林,恢复植被。
相关文档
- 2017高考英语全国2卷及答案2021-05-1315页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知识排查突破book2021-05-1312页
- (浙江课标)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2021-05-134页
- 高考小说考题总结环境类2021-05-1324页
- 高考化学 专题01 物质的量(一)专题检2021-05-1312页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2021-05-134页
- 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Ⅰ专2021-05-1364页
-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62021-05-138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2021-05-137页
-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四大能力2021-05-1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