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00 KB
  • 2021-05-13 发布

春季高考试卷天津市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A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天津市高等院校春季招生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 文(A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 第 I 卷 (选择题,共56分)‎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搭讪(shàn) 敕造(chì) 提纲挈领(xié) 烟熏火燎(liáo)‎ ‎ B.迷惘 (wǎng) 真谛(tì) 摇曳生姿(yè) 睚眦必报(zì)‎ ‎ C.苑囿 (yòu) 圭臬(niè) 言简意赅(gāi) 浅尝辄止(zhé)‎ ‎ D.怅然(chàng) 潜伏(qián) 封妻荫子(yīn) 愤世嫉俗(jí)‎ ‎2. 下了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脉膊 度假 貌合神离 坐收鱼利 ‎ B. 凋敝 谍血 既往不究 金碧辉煌 ‎ C. 辖制 勘误 层峦叠嶂 墨守成规 ‎ D. 悚然 幅员 人才倍出 即景生情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长夜难眠, 思前虑后, 她感到自己简直是一只徜徉歧路的羔羊。‎ ‎ B. 这个剧本改了几次, 效果仍然不好, 依我看,症结就在于主题不明确。‎ ‎ C. 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思从来不随便苟同。‎ ‎ D. 在晴朗的夏天,西边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斗叫做金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阅读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但它们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比起白话文来要深刻的多。‎ ‎ B. 奉劝那些利欲熏心者,莫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弄虚作假,借助虚假广告蒙骗消费者,其结果是很可怕的。‎ 第1页 ‎ C. 多媒体电子门票,这种过去从未听说过的东西,今天正在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 D. 这种抗病毒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是板蓝根、生地黄、广藿香、连翘等配制而成的。‎ ‎5. 下列句子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A. 玛丽·居里让全世界的女子都知道,她们除了“身世”和“门庭”之外,还有更值钱、更重要的东西。‎ ‎ B. 对我们来说,一时的不平和压抑又算得了什么?没有文凭就努力去拿,没有经验就努力去学;只要你心中还有梦,只要你还对生活有激情。‎ ‎ C. 但在新编纂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的东西里,却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 ‎ D. 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从句式上看选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原来鉴赏与研究之间,______________。鉴赏是随意的评论与谈话,是心底的赞叹与直觉的评论:______________。如此说来,鉴赏者是一个观花的游客,研究者则是一个植物学家,_______________。‎ ‎ ①有一个绝深绝窄的鸿沟 ‎②被一个绝深绝窄的鸿沟隔着 ‎③而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者才是研究 ‎ ‎④研究则非有一种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管早不可 ‎⑤鉴赏者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研究者却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好 ‎⑥鉴赏者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好,研究者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 A. ②③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 第2页 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 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对下面居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改变)‎ ‎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才 )‎ ‎ B.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轻率)‎ ‎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 C.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已然,……以后)‎ ‎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后退)‎ ‎ D.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胁迫)‎ ‎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应当)‎ ‎8.下面句子的翻译,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第3页 ‎ A.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或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割地贿赂秦国。‎ ‎ 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译文:治理国家的人可不要被别国久积的威势所挟制啊!‎ ‎ C.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 译文:那么秦国最想得到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不在于战争了。‎ ‎ D.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译文:至于说到颠覆六国的正确,那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 ‎9. 对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态度,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韩、魏、楚三国用土地贿赂秦国。‎ ‎ B. 作者认为赵国灭亡的直接过错,就是杀了李牧自毁长城。‎ ‎ C. 作者认为燕国敢于抗秦是好的,但让荆轲去刺杀秦王,结果加速了灭亡。‎ ‎ D. 作者认为当时最强的齐国结交秦国,帮助秦国灭掉五国,最终仍不免灭亡的命运。‎ ‎10.《六国论》借古讽今,作者积极的政治主张是( )‎ ‎ A.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B.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 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转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第4页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无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 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11. 对于《人间喜剧》,雨果认为“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对于这个句子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雨果发现《人间喜剧》使人们看出“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看出作者给人们揭示出的“现实”。‎ ‎ B. 雨果认为《人间喜剧》把人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表现得淋漓尽致。‎ ‎ C. 雨果高度评价《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把它看作一部浓缩的历史。‎ ‎ D. 雨果把《人间喜剧》看作一部书并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 ‎12. 雨果说《人间喜剧》是“一部即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情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这个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一项( )‎ A.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对法国社会认真地观察和天才地想象的产物。‎ B. 巴尔扎克有时通过撕破形形色色的生活现象而让人们看到了深刻的社会现实。‎ 第5页 C. 《人间喜剧》也明确表达了巴尔扎克的社会理想是阴暗的又是悲壮的。‎ D. 因为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所以他对社会生活的描述也都是黑暗的、凶残的。‎ ‎13. 对“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一句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伟人自己建造起金刚岩的的纪念碑,就为将来安放雕像做好了准备。‎ B. 巴尔扎克用伟大的作品打好了基础,后人一定会塑起有形无形的雕像,以表达尊敬和怀念。‎ C. 伟人自己建造起金刚岩的纪念碑,将来他们的伟大作品在顶尖熠熠发光。‎ D. 巴尔扎克用伟大的作品打好了基础,后人们一定会塑造出各种各样的的雕像,沿着他的路继续前进。‎ ‎14. 对本文的主题思想概况得不够准确的一项的是( )‎ A. 本文用诗化和深富哲理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一生的伟大贡献。‎ B. 本文用高亢的语调和深情,表达了对巴尔扎克之死的无尽哀悼。‎ C. 本文不低沉不哀伤,表明了自己有和巴尔扎克一样的积极的生死观。‎ D. 本文以悲壮、沉痛化作的巨大力量,预言了巴尔扎克逝世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6页 第II卷(共94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第17题3分,第15、16、18、19、题各四分,共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9题。‎ 温一壶月光下酒 林清玄 ‎  ⑴煮雪如果真有其事,别的东西也可以留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   ‎ ‎  ⑵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堪慰。   ‎ ‎⑶这其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譬如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来喝……此中有真意,乃是酒仙的境界。‎ ‎  ⑷有一次与朋友住在狮头山,每天黄昏时候在刻着“即心是佛”的大石头下开怀痛饮,常喝到月色满布才回到和尚庙睡觉,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最后一天我们都喝得有点醉了,携着酒壶下山,走到山下时顿觉胸中都是山香云气,酒气不知道跑到何方,才知道喝酒原有这样的境界。 ‎ ‎  ⑸有时候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感知,有时候实体的事物也能转眼化为无形,岁月当是明证,我们活的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一走过,转眼便如云烟无形。但是,这些消逝于无形的往事,却可以拿来下酒,酒后便会浮现出来。  ‎ ‎  ⑹喝酒是有哲学的,准备许多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下乘的喝法;几粒花生米和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 ‎  ⑺关于上乘的喝法,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满园怒放的杜鹃细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这种种,就到了无物不可下酒的境界。  ‎ ‎⑻当然,诗词也可以下酒。   ‎ 第7页 ‎  ⑼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 ‎  ⑽这个故事也能引用到饮酒上来,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 ‎  ⑾喝纯酒自然有真味,但酒中别掺物事也自有情趣。范成大在《骏鸾录》里提到:“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茉莉未开者,着净器,薄劈沉香,层层相间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我想,应做茉莉心香的法门也是掺酒的法门,有时不必直掺,斯能有纯酒的真味,也有纯酒所无的余香。我有一位朋友善做葡萄酒,酿酒时以秋天桂花围塞,酒成之际,桂香袅袅,直似天品。‎ ‎  ⑿我们读唐宋诗词,乃知饮酒不是容易的事,遥想李白当看斗酒诗百篇,气势如奔雷,作诗则如长鲸吸百川,可以知道这年头饮酒的人实在没有气魄。现代人饮酒讲格调,不讲诗酒。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提过杨诚斋的话:“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辨。”在秦楼酒馆饮酒作乐,这是格调,能把去年的月光温到今年才下酒,这是风趣,也是性灵,其中是有几分天分的。 ‎ ‎  ⒀《维摩经》里有一段天女散花的记载,正是菩萨为总经弟子讲经的时候,天女出现了,在菩萨与弟子之间遍洒鲜花,散布在菩萨身上的花全落在地上,散布在弟子身上的花却像粘黏那样粘在他们身上,弟子们不好意思,用神力想使它掉落也不掉落。仙女说:“观诸菩萨花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皆无能为也。结习未尽,花着身耳。结习尽者,花不着也。”  ‎ ‎  ⒁这也是非关格调,而是性灵。佛家虽然讲究酒、色、财、气四大皆空,我却觉得,喝酒到处几可达佛家境界,试问,若能忍把浮名,换作浅酌低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着身,荣辱皆忘,前尘往事化成一缕轻烟,尽成因果,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 ‎15.散文以“温一壶月光下酒”为题,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作者为什么说“温一壶月关下酒”是上乘的喝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几种饮酒是属于“上乘的喝法”?‎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概括这篇散文表达的主旨。‎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温一壶月光下酒”,意思是喝酒赏月,这是我国古代文人惯常采用的一种饮酒方式。‎ ‎ B. 文章一、二段中,“用一个空瓶吧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都是举例,以便引发想象,化抽象为具体,形象而又别致。‎ ‎ C. 作者认为诵读诗词也可以下酒,但应根据不同的风格饮酒。读辛弃疾,应饮高粱酒,读陆游,应饮大曲酒。总之,我们读谁的诗,就应饮他喜欢喝的酒。‎ ‎ D. 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诗词及名人掌故,使文章内容丰富,知识充盈,趣味横生,极大地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 五、本大题每空2分,共6分。‎ ‎20. 按课文原文填空(只选做三句)(6分)‎ ‎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采薇》‎ ‎⑵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⑶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师说》‎ ‎⑷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___________。《过秦论》‎ 第9页 六、本大题9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3题。‎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1. 这是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表现了诗人拜托污浊官场,回归大自然的___心情。诗歌的五六两句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5分)‎ ‎2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诗歌前面八句,直抒胸臆,从本性和官场生活的矛盾中,回答了为何而回归和归向何处的问题。‎ ‎ B. 中间十句层层铺叙,选择一系列典型的生活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淳朴恬静的自然生活,自得之情洋溢期间。‎ ‎ C. 在层层铺叙之中,诗人浓墨重彩,细腻地绘出一幅幅生活画面,悠然恬适之情呼之欲出,颇具神韵。‎ ‎ D. 诗歌最后两句画龙点睛,表明诗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恶及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挚爱,凸显其风骨。‎ 第10页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个小男孩用泥块砸同学,就当即制止了他,并要求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小男孩等在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陶行知却拿出一颗糖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又拿出一块糖说:“这块糖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这时,陶行知又拿出第三块糖送到他的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孩子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打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呀!‎ 要求:(1)选好角度,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 (2)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 ‎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不少于800字。‎ 第11页 ‎ ‎ 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