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必修1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自学自测(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等信息可以分析的出材料主要探讨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故选C。A项明显与史实不符,材料也为体现;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了古代的政治体制与现行制度某些特点相似,并非指的制度相似;D项材料并未讨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 ‎ 2. 某个同学在学习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后,奇怪的问老师:“为什么中国和雅典会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专制’与‘文明’的明显差别?”你认为,老师的回答是()‎ A. 地理环境不同 B. 经济形势不同 C. 人口数量差别 D. 思想观念不同 B 本题考查比较中国专制制度和雅典民主制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和比较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和雅典会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专制与民主”的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二者的经济形式不同,古希腊是商品经济发达,中国是农业经济,故B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主要原因,不是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的,排除。故选B。 ‎ 3.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 《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B. 《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 7‎ C. 《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ABC三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而D项《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不符合史实,因为明朝朱元璋就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所以清代不存在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符合题意,故选D。 ‎ 1. 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等信息可以分析的出材料主要探讨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故D项说法正确;A项明显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未体现;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了古代的政治体制与现行制度某些特点相似,并非指的制度相似;C项材料体现不出,可以排除。故选D。 ‎ 2. 今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玉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A.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 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 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 D 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等词语凸显了作者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优点的重视和关注,D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提及的是“总趋势”,与题干主旨信息不符,排除;BC两项则是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缺点来说的,与材料主旨背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 3.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C 维系国家统一的主要条件是经济联系的加强,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或基础是小农经济的出现,因此,A、B、D 7‎ 三项都错误。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来看,专制程度是不断加强的,故选C项。 ‎ 1. 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A. 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 B. 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C. 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 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对知识的归纳理解能力。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和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材料讲述古代政治制度的共同规律是“统治性政权”,即根本目的是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故A项符合题意;B项维护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CD不符合材料,故选A。 ‎ 2.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由此可见 A. 明清以前国家制度曾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B. 明清时期官僚政治正式取代了贵族政治 C. 明清以前古代中国实行的是民主政治 D. 君主专制在明清时期发生了质变 A 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题中材料的关键处是明清两代“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故A项说法正确;B项出现在秦朝;C、D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3.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C 本题考查的是对秦朝郡县制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列国陆续出现了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统一六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体现了国家管理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综上可知,C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排除;B项错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人治;D项错误,西周不是君主专制,秦朝也不是君民共治。故选C。 ‎ 4. 谭嗣同一针见血地指出“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毛泽东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制”。谭嗣同、毛泽东的观点(   )‎ A. 都揭露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本质 B. 都肯定了秦朝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C. 都对秦朝的政治制度推崇备至 D. 都认为专制主义是古代政治的本质 B 7‎ 本题考查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评价,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谭嗣同、毛泽东均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秦代政治制度的延续,肯定了秦朝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D项偷换了概念,将秦以来的政治换成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不符合两人的论断;两人在这里只是强调了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影响,没有对其进行褒贬的评价,AC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 ‎ 1. 今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玉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 A.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 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 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 D 材料中“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等信息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故D项正确. ABC三项则是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缺点来说的,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需要掌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解题的关键是对关键信息“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等信息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查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评述中国古代历史说:“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之历史也。”又说:“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杜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看,这一评述可以确认的是()‎ A. 专制制度毫无进步可言 B. 君主专制导致政治腐败 C. 专制政治加速社会动荡 D. 专制政体缺失调节机制 B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专制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等方面,在漫长的古代中国社会中都起到了相当的积极影响,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政体,由于“专制”的至高性和垄断性,导致政治的腐败一直是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常态,故B项正确;由于专制的存在,它经常是在相当的时间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而非“加速了社会的动荡”,故C项错误;专制政体中,也一度存在诸如门下省、谏院等调节机构,虽然它们的效果一般比较软弱无力且到明清时期基本都名存实亡或荡然无存了,但调节机制总还是有的,故D项错误。故选B。 ‎ 二、非选择题,自练自提(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7‎ 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 ‎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                                           ——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总结从汉到清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 ‎(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  趋势: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 ‎(2)措施:皇帝亲理朝政;设立军机处;密折制。‎ ‎(3)模式:众设宰相,分化相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在正式行政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汉武帝时的“中外朝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认识: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分权政治向集权政治转变;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加强。‎ ‎(1)本题考查分封制和郡县制,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第一小问制度,依据材料一中“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的信息可归纳出分封制、郡县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来分析,可归纳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2)本题考查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中“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的信息可归纳出皇帝亲理朝政;再联系清代君主专制加强的史实,可归纳出军机处的设立;密折制等制度。 (3)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第一小问模式,从材料三中“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的信息来归纳,史实结合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过程来分析列举即可;第二小问认识,可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趋势,特点等角度来分析。 ‎ 1. 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皇帝之下,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 7‎ 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在地方,设郡、县、乡、里,权归中央。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大政治制度?隋唐时期,在政治制度上又进行了那些重要的创新?这些创新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帝”指谁?其为何“罢丞相不设”?材料一到材料二官职设置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1)制度:三公九卿制(或三公制或皇帝制)和郡县制;‎ 改革和创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作用:形成了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的封建官僚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科举制,采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抑制了门阀,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2)朱元璋。‎ 原因:加强皇权。‎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被废除。‎ ‎(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哪两大政治制度一问,可根据材料“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回答:皇帝制;可根据材料“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回答:三公九卿制(或三公制);可根据材料“在地方,设郡、县、乡、里,权归中央。”回答郡县制。“进行了哪些重要的创新改革和创新”及“这些创新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两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2)本题考查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帝”指谁一问,根据材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结合明朝废丞相的相关知识,即可回答:朱元璋;原因一问:根据材料“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可归纳:加强皇权;趋势一问,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即可回答: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被废除。‎ ‎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   在学习新课程必修一的时候,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与西方雅典、罗马的民主与法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强化出这样的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弊端太大、太多,远不如同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优越。选样,他们使产生了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历史、肯定西方古代的民主、法制和历史的认识倾向,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会采取回避的态度,致使学生这样的认知冲突得以持续、强化,直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摘编自王生《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关于认知冲突问题的处理》‎ 请休根据材料说明对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看法,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示例1:看法:全盘肯定古代西方民主和法制不可取。 ‎ 7‎ 论证:雅典式民主政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儿童,外邦人及奴隶被排除在外;古罗马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军事独裁的君主制,而非民主制;时间漫长的中世纪,欧洲各国普遍实行君主制,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广泛存在;天主教实行神权统治,思想专制明显。‎ 示例2:看法:中国众多优良政治传统值得传承。‎ 论证: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古代中国有着较为完善的监察制度;郡县制、行省制等合理高效的地方行政体制影响至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隋唐开创的科举制,体现出相对公甲的选官制度,提高官员文化素养,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等。‎ 本题考查的是对待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特征的看法,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思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对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可从两个角度解答,看法一:全盘肯定古代西方民主和法制不可取。理由(汇总古西方政治制度弊端):雅典式民主政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儿童,外邦人及奴隶被排除在外;古罗马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军事独裁的君主制,而非民主制;时间漫长的中世纪,欧洲各国普遍实行君主制,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广泛存在;天主教实行神权统治,思想专制明显等等。看法二:中国众多优良政治传统值得传承。理由(汇总古中国政治制度的优点):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古代中国有着较为完善的监察制度;郡县制、行省制等合理高效的地方行政体制影响至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隋唐开创的科举制,体现出相对公甲的选官制度,提高官员文化素养,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等。其次,要理解古代中、西不同政治制度形成的必然性,形成包容不同制度文化的心态。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发展的必然性和特定的背景。独特的经济生活习俗、文明典制、宗教信仰以及地域因素、历史传统等等都是影响政治制度文明产生的因素。小国寡民的社会体制、独特的地理环境、发达的工商业经济、长期沉淀的平等互利观念、充满活力的城邦制度等等共同孕育、造就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大一统思想观念的熏陶、大国众民的社会体制、发达的农耕文明等等共同造就了古代中国的专制制度。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这些客观条件和因素而对政治制度做出简单的评价,任何一种制度都深刻地反映、体现着背后的独特文化性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理由,都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政治制度文明也具有多元性的特征,我们不能以某种制度来否定其他的制度,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包容不同制度的差异。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是不同区域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源头,都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