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学作品阅读
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亚麻田里蓝莹莹 [俄]B.P阿斯塔菲耶夫
①蔚蓝的天空下,一片蔚蓝的田野。
②我闭起眼睛——这幅景色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在那些葳蕤的、强悍的植物反衬之下,亚麻的绿色枝叶显得纤细柔弱。田地恬静,向信赖的心敞开。在这里主宰一切的是古已有之的对生命的忠顺。这就是对太阳,对这个天体之光的忠顺,田野从太阳那里蓄足了颜色,这颜色素淡、古朴,同时又沉静得可以信赖,它们色调单一千篇一律,令人索然寡味,仿佛是在孤芳自赏,流露出一种婉转取悦的羞涩。在相距不远的地方,田野渐渐溶入朦胧无垠的天际,越是 接近地平线,蔚蓝色越是清湛透明,以致于分辨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田野——生意盎然的蔚蓝色,把一切都包容到自己的深邃中去的蔚蓝色。
③开满蓝色花朵的亚麻田好像在谛听自己的心声,它小心翼翼,几乎是秘密地把碎细的蓝色染料雨点般地洒向外表纤弱的亚麻茎叶上面。亚麻地里和亚麻地的上方充满不可遏制的自信。勿须诱惑,勿须招徕,凡是经过亚麻田的人无一不把目光投到这些亚麻花上,人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如醉如痴地欣赏着。此时此刻,人们的心肠软化了,对昔日发生的某些事情感到疚悔;人们忽然领悟到了:既然大地上还存在着这种赐予人们以享受和希望的美,那么,并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已丧失。在亚麻花盛开的田地上空,就连蜜蜂和熊蜂也变得温顺谦和,它们悠然地盘旋飞舞,落在亚麻柔韧的细茎上,久久不肯离去。它们全神贯注地对准花朵,触及到了淡色的、辐射状的花蕊,随后便沉入了甜蜜的睡梦之中。百灵鸟忙里偷闲,摆脱掉家里的琐事,抽出片刻,飞向天空,它在亚麻田上空飞行,歌唱,以此来吸引万物对它的赞美。迅猛的苍鹰仔细地搜寻亚麻田深处隐藏的老鼠,霎时间追风逐电的苍鹰从高空直飞落到地面,它两翼扇起的旋风使亚麻田颤抖,漾起了蓝色的波浪,密集的亚麻茎被翻滚的浪劈开了,露出了田埂。此时,从低洼处忽然飘出一股冷嗖嗖的气流,这气流宛‘如无声的闪电,在亚麻地里飞掠而过,亚麻茎底部溅满了水珠,亚麻茎仿佛就站在没膝深的蓝色细流之中。
④被人们冷落的一轮明月悄悄挂在高空,宣告短促的夏夜降临大地。亚麻田蔚蓝色的微光从田野里向月亮走去。这一时刻,夏夜的天空,夏夜的皓月;都屏住了呼吸,凝滞不动。它们保护苍穹之下的世界不受骚乱和恐慌的惊扰,也保护这羞怯的、默默闪出蓝色微光的田地。
⑤茫然失措的人,还是沉着些吧!志忑不安的心啊,安静下来吧!倾听吧!谛视吧!欣赏吧!世界充满天赐的恬静爽适。你要相信,它是稳固的,永恒的。不要饶舌,不要哭泣,也不要呻吟——周围是睡梦和安谧。
⑥这就是俄罗斯!
1.阅读1——2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4分)
(1)文章首段开门见山,简洁明了。描写蔚蓝的田野之前,先写蔚蓝的天空,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2)文中第2段充分展现了蔚蓝色田野怎样的特点?
答:(1)
(2)
2.文章第5段语言很有特色,请从表述方式、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评析。(4分)
答:(1)
(2)
3.文章以“这就是俄罗斯”作结,颇有画龙点睛之妙。仔细阅读全文,从三个方面概括“这”指代的内容。 (6分)
答:(1)
(2)
(3)
4.下列对文章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人们对亚麻花的痴迷是因为对昔日发生的某些事情感到疚悔以及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B.文章第3段中对蜜蜂、百灵鸟、苍鹰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的描述,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相似。
C.文章5、6两段以议论、描写为主,反映了作者对浮躁不安的生活的反感以及对安谧恬静生活的向往。
D.本文语言质朴、刚健、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美妙大自然的礼赞,给人以阳刚之美 。
E.作者描写大自然景色时不是静态写生,而是动态地连续“抓拍”。其笔下的自然界往往是活灵活现的,富有强烈的动感和灵性,充分表现出作者观察事物视角的独特性和敏锐性。
答:(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锁 门 孙 犁
过去,我几乎没有锁门的习惯。年幼时在家里,总是母亲锁门,放学回来,见门锁着进
不去,在门外多玩一会就是了,也不会着急。以后在外求学,用不着锁门;住公寓,自有人
代锁。再后,游击山水之间,行踪无定,抬屁股一走了事,从来也没有想过,哪里是自己的
家门,当然更不会想到上锁。
进城以后,我也很少锁门,顶多在晚上把门插上就是了。
去年搬入单元房,锁门成了热话题。朋友们都说:
“千万不能大意呀,要买保险锁,进出都要碰上呀!”
劝告不能不听,但习惯一下改不掉。有一次,送客人,把门碰上了,钥匙却忘在屋里。
这还不要紧,厨房里正在蒸着米饭,已有20分钟之久,再过20分钟就有饭糊、锅漏,并引
起火灾的危险,但无孔可入。门外彷徨,束手无策,越想越怕,一身大汗。
后来,一下想起儿子那里还有一副钥匙,求人骑车去要了采。万幸,儿子没有外出,不
然,必会有一场大难。
“把钥匙装在口袋里!”朋友们又告诫说。
好,装在裤子口袋里!有一天起床,钥匙滑出来,落在床上,没有看见,就碰上门出去了。
回来一摸口袋,才又傻了眼。好在这回,屋里没有点着火,不像上次那么着急,再求人去找
找儿子就是了。
“用绳子把钥匙系在腰带上!”朋友们又说。
从此,我的腰带上,就系上了一串钥匙,像传说中的齐白石一样。
每一看到我腰里拖下来的这条绳子,我就哭笑不得。我为此着了两次大急,现在弄成这
般状态,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我有了一所房子,有了自己的家门。我的家里,到底有什
么宝贵的东西,值得如此戒备森严呢?不就是那些破旧衣服、破旧家具、破旧书画吗?这些东
西,也不是新近置买,不是多年就有了吗?“环境不同了,时代不同了。”朋友们说。我觉得
是自己和过去不同了,心理上有些变化了。
我已经停止了云游的生活,我已经失去了四大皆空的皈依,我已经返回人间世俗。总之,
一把锁把我的心紧紧锁起,使它同以往的大自然、大自由、大自在,都断绝了关系。
我曾经打断身上的桎梏,现在又给自己系上了绳索。
我曾经从这里出走,现在又回到这里来了。
5.对于为什么要“锁门”,“朋友们”与“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同?(4分)
答:“朋友们”的观点:
“我”的观点:
6.文中四次写“朋友们说”,反复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答:
7.联系全文,回答:(1)作者说“一把锁把我的心紧紧锁起”,这里的“锁”指什么? (3分)
(2)“我曾经从这里出走,现在又回到这里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1)
(2)
8.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说“我几乎从没有锁门的习惯”,这为下文写“我”几次锁门的经历作了铺垫。
B.“锁门成了热门话题”,既为“我”的改变提供了依据,又暗示“我”锁门的经历不是个别的。
C.“我已经停止了云游的生活”,此处“云游的生活”是指自己从青年时期便开始的游学四方,追求艺术和自由的人生历程。
D.本文回顾自己的一生,旨在表达对自己追求一生,却徒劳无功的无奈自嘲与深刻反省。
E.本文取材于日常生活的小事,反映的却是有关社会人生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辞微旨远,发人深思。 答:(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巷 柯 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
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
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渊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
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
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
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大
的黄沙。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
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
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
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苦痕,
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
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
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看,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
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猜猜地狂吠。
小巷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
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
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帐,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
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
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
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
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
什么名国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
得更近,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
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
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倘徉。
爱逐臭争利,锚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9.第二段中说“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它”这里的“莫逆”和“看见它”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答: 。
10.作者意中的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这样的小巷又具有什么特点呢?
(6分)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1.文章第二段和最后一段,作者都写到把几种不同的环境,有何作用?(4分)
答:
1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二段开头,采用拟人化的笔法来写小巷,一下子拉近了读者的心理距离。
B.文章中,作者善用一系列新颖别致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令人无限向往的小巷。
C.作者笔下的江南小巷,既恬静悠闲,又包含着万家哀乐、时代兴衰,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D.作者在文中既表达了对理想中的生活环境的向往,又对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环境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
E.作者借写自己向往的小巷,含蓄地表达了他希望一种恬适惬意的、宁静淡泊的没有外来干扰的理想生活。 答:( )(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感谢生命 李丹
(1)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我漫步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上,忽然发现天空中浑然不觉地飘着许许多多纤维状的白色物,一大片一大片,像下雪似的,但又比雪花更绵薄更柔软,纷纷扬扬,连天扯地。
(2)我没见过这种东西,不觉诧异,还以为是附近有什么工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由吃了一惊。但看到街上的人们,穿行在这种漫天漫地的乳白色雾中,一副毫不介意泰然处之的样子,任它轻轻地飘在身上,缓缓地从身边擦过,静静地落在脚边的地上,漫不经心地挂在林阴道的树枝上。一时间,大街上像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纱….”
(3)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杨絮。依靠风力在传播种子。
(4)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植物自己播种生命的方式,我完全被震撼了。
(5)我的心里简直承受不住这份欣喜和景仰之情。我伸出一只手,只一瞬,便有一片悄悄地落入我的手心,像—朵小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我不忍惊扰它美好的梦境,松开手,让它随风飘去。我看见它在风中纷飞旋舞,一忽儿上,一忽儿下,一忽儿左,一忽儿右,像在向我招手,又像在微笑。很快地,它与天空中无数羽毛交融在一起,带着一粒种子的希望,飘向它梦幻的草地与湖畔,去撒下一地可见的生命。
(6)因为有了它,这世界才变得如此盎然,充满着活力和勃勃生机。
(7)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无动于衷,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见有一种声音在殷切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出一枚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而其余的种子,因为土地的贫瘠,尽管艰难地生长,终究无法蔚然成阴,而早早地夭折在胚胎中。但它依然如故,在这个季节从不失约地如期而至,自始至终不间断地潜心这项浩大的生命工程的创造与劳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8)我在想,杨絮日日夜夜不知倦怠地飘送,是因为它生命本能的使然,还是一种强烈生命意识的觉醒,想在创造中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葆有一份永恒?是它深谙生命的无常,才将自己所有的精髓毫无保留地撒向人间,最大限度地层示一种生命过程?还是它将生命的价值,隐逸在这令人感泣的茫茫无际的生命绝唱和制造里?
(9)我不由自主联想到人类生命史。
(10)圣经上说,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而唯物论者认为,人是由类人猿衍变而来。人类的生命究竟是以何种形式转化而成,我们从何而来?尽管至今为止,世上已有无数学者对生命的奥秘这个深奥的哲学问题进行过最权威的论证和阐释,却没有一种答案能够令人完全满意和毫不置疑的信服。‘
(11)其实,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不是人类学家的我们,是用不着在这件事上刨根问底纠缠不休的。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命题在于:在大自然生命的启悟下,我们应该懂得怎样感谢生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
(12)由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生命投之以虔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畏。毕竟,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不要绝望,要知道,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命运勇敢的挑战的蔑视啊。
(13)感谢生命,赋予我像杨絮一样纯洁而质朴、异常珍贵而不懈追求的存在。
13.在这篇散文中, ( 1 )开头部分对漫天杨絮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 2 )作者为什么“完全被震撼了”?(3分)
答:( 1 ) 作用是
( 2 ) 原因是:①
②
14.第8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5.作者从杨絮飘舞联想到人类的生命史,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答:
16.下面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
A.“我的心里简直承受不住这份欣喜和景仰之情”具体表现了“我”对杨絮播种生命方式的震撼。
B.“因为有了它,这世界才变得如此盎然”,“它”指代的是我手中放飞的那一片杨絮。
C.“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是说农民在春天播种时只考虑是否应该耕耘播种,并不考虑是否一定有好的收成。这里比喻杨絮只管漫天播种,并不计较有多少能发芽长大。
D.引用圣经和唯物论者关于人类从何而来的不同意见,是为了说明我们不应当关注这样的问题,关注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E.“感谢生命,赋予我像杨絮一样纯洁而质朴、异常珍贵而不懈追求的存在”,再点“杨絮”;首尾呼应,深化了杨絮启示的意义。 答:( )( )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来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韵一个。真正进人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6.文章开头写了“我”两次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1) “我”为什么“笑了起来”?(2)“我”为什么感到“满足”? (3分)
(1)答:
(2)答:
18.(1)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答:
19.在第⑩段中,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联系全文:(1)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4分)(2)又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2分)
(1)答:
(2)答: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中“枯萎多年”“终于等来一次生机”的荒草,象征着“劳忙半世”而等待“出人头地”的人生,它让人看到“未来的美好前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B.“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这句话既表现了我对人与自然相融为一的渴望,又暗示了一种无法相融的孤独。正因为如此,我才努力要“真正进入一片荒野”。
C.文章从对草木的亲近写到草木其实无法亲近,从过去我对生存的麻木写到草木唤醒了我对生存的热情。“对一朵花微笑”,是一种既带有几分无奈、却又满怀虔诚的赞美。
D.作者笔下荒芜的大自然充满了童话色彩,是人的精神家园。在这片精神家园里,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可以无滞碍地栖居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进行灵魂的交谈。
E.作者通过鲜活朴素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朴素旷远和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描绘,引发人真切的记忆和悠长的思绪。看似乎静却发人深省,节奏舒缓却撼人心肺。
答:( )( )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台湾散文选》序(节选)
三十年来,台湾文坛的风雨似乎不少,但在这片散文世界里,却有一种尘埃落定,水净沙明的气象,可以看作是台湾新散文成绩的一次检阅。台湾孤悬海外,新文学的土壤同样是“五四”,不过感受时地风水的折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礼赞自然,剖析世态,缅归怀往,托物寄兴,友谊温煦,骨肉情亲,童年瞬息,记忆常新,这类传统的散文风格,萦洄流贯,一脉相承;但观察更为细密,视野更为开阔,抒忧发愤,更为深广,题材也有所拓展开掘。
狭巷生涯产生“巷道意识”:区区心房,能载得多少宇宙的痛苦!但万家灯火,正在迎接归人,无线电里的新闻广播,也会望衡对宇,瞬间把世界勾连成一片。鸡尾酒会的热闹与殷勤,覆盖着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虚伪。偏枯的物质文明,不但吞噬自然,而且荼毒生灵。寄生在现代化的西方社会,从护照到各种信用卡号码,构成整个生存价值的记号,“人生已经沦落到仅剩几个数字,几个数字就可以道尽人生。”失根的兰花,因花四散的蒲公英,门外即天涯的浮浪感失落感,生活的新经验给散文园圃带来新意象,包孕着深邃的思索。
表现技法也有新的体同,不同程度地从青涩转向黄熟,从清浅转向丰深,从直白转向蕴藉。有的铅华落尽,真纯始见,娓娓而谈,引人入胜,有的功候深藏,秀丽内含,娴娴而来,风
致自见。据所知,六十年代的台湾,曾爆发“横的移植”与“纵的传统”之战,现代西方思想风行一时,而在这些散文佳作中,却绝少见外来虚无消极的影响。可见中华民族载高履厚的历
史和文化背景,赋予了后代多么强大的抵抗力和消化力。
1.以下不属于文中提到的台湾散文题材内容的一项是
A. 赞美壮丽灵秀的山川风物,抒发怀抱。
B. 追忆情趣盎然的童年往事,温馨亲切的故旧亲朋。
C. 记述“横的移植”与“纵的传统”之战的实况。
D. 抒发孤悬海外,漂泊失根的肤浅感受。
2.对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已经迈进到信息化社会,几个数字就可以传达人生的各种信息。
B.现今世界已成为地球村,通过几个数字的联系,天涯即刻成为咫尺。
C.西方的现代化文明无视人的心灵性情,使人生等同于几个冰冷的数字。
D.生存价值的体现应该有一个量化符号,几个数字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3.对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六十年代,台湾文坛发生过全盘接受西方文学思想还是保持中华文学传统的论争。
B.社会的特定环境和特定情势,使作者的表现技法无法成熟。
C.台湾散文和其他文体一样,都全面抵御了外来文化虚无消极的影响。
D.中华民族载高履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代西方文化思潮的风行带给台湾作家不同程度的变化。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年来,台湾散文题材丰富,思索深刻,技法渐至成熟。
B.由于台湾特殊的地理、政治环境,台湾散文作家的作品内容和技巧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C.台湾散文同样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贴近生活,关注社会。
D.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散文才能健康发展,有所创新。
答案:1( ) 2( ) 3( ) 4( )
二、阅读下面一个文段,完成5——8题。
淡之美(有删节) 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自然,好象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子表面上的光鲜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有韵味的遐想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就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
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认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浆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是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的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艺
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是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
来的,更耐人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
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积极。
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
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淡字。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平?
5.文中有关苏东坡西湖诗的论述是针对前面文字中哪一句话来说的?苏诗中的“浓抹”与上下文中的“浓妆艳抹”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答:
6.作者在文中多次用对比手法从不同侧面论述“淡之美”,下面两组对比各突出了“淡之美”的哪两个特征?(4分)
(1)女孩子淡妆与浓抹的对比,突出“淡” 。
(2)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油画的对比,突出“淡” 。
7.怎样理解下面三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请根据问题作说明。(6分)
(1)“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至美的境界”是怎样一种境界?
答:
(2)“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
(3)“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禅的境界在文中指怎样一种境界?
答:
8.下列说法不当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认为,追求恬淡的人生观和追求禅的境界是一致的,作者要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B.作者认为,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物质,是人的本能,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
C.恬淡未始不是又一种积极,因为恬淡者对得和失,成和败,都能淡然处之,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D.文中引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都是为了表现艺术上的恬淡美。
E.本文层层铺垫,步步推进,从女孩子写到西湖写到中国画,最后水到渠成,点出“求淡美,得禅趣”的人生观。
答:( )( )
现代文阅读(一)参考答案
一、
1. C
2. C(由“沦落”一词可知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否定,对西方文明持批判态度)
3.
A(B项表现技法已不同程度地从青涩转向黄熟,C项第三段没有提到其它文体,说散文也仅是指散文佳作,D项文中主要强调的是中华历史和文化对后代的积极影响。)
4. B(“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是就台湾散文和大陆散文比较而言。)
二、
5. “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不相同。因为苏轼笔下的“浓抹”的西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自然景色,而不是上文所说的人的行为,因此不含贬义。
6.(1)清新纯净,使人产生更多有韵味的遐想。
(2)是艺术追求的更高层次
7.(1)接近天然,富有韵味,耐人寻味
(2)勾画出自身人生追求的蓝图。(或“设计自身的处世原则、人生观)
(3)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对得失成败能淡然处之。
8.A、B(A项作者追求的应是淡美的人生境界,B项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浓烈人生应是指奋斗进取,所想披靡,热烈拥护生活。)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二)
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
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与朱熹皆与徽州有极深渊源。儒学
观念和儒家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谓“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
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族文化十分凝重,“新安各姓,聚
族而居,绝无杂姓擅入者。其风最为近古……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家族、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之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重要手段。“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他们在长期商业经营实践中创造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求还直接刺激了数学、地理水文学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的某些端倪。
徽州文化正是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并演化为当地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广博精深的诸种具象文化风采。
1.对“徽州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徽州文化是源于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地域文化。
B.徽州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心理状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 的文化体系。
C.徽州文化是一种家族文化十分凝重、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的封闭性的文化系 统。
D.徽州文化以儒家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基本内核,是具备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
系、行为模式的文化系统。
2.对徽州文化的成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战乱不断,使中原地区的民众纷纷避居于徽州,为徽州文化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的基础。
B.中原文化、徽州地方文化以及各地多种文化在此互相冲突,互相选择,逐步融合,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徽州地方文化。
C.新儒学代表人物二程和朱熹,儒家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家学派,对徽州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至深至远的影响。
D.徽州人在大量的长期的商业实践中形成的商业精神、经营方式、包容精神发展成为徽州文化的主体。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徽州文化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这与徽州地区的地理形势有密切的关系。
B.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并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
C.徽州文化中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建立于家族本位之上,家族色彩浓郁而国家观念 淡薄。
D.徽州商人经营活动的实际需求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近现代化。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州文化突破了中国农耕文明、伦理道德与宗族体制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精神。
B.徽州文化初步协调了传统社会伦理道德与商业精神的矛盾。
C.徽州文化博采众长,吸收四方文化成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突破。
D.徽州文化不排斥商业精神,致使徽州地区农业生产落后。
答案: 1( ) 2( ) 3( ) 4(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野 菊 花
, 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绵。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几番秋雨秋风秋霜。山野早已敛去了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脊背露在人间;紫燕和鸿雁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牛儿和羊儿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唯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与进取,举起了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儿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唤醒,一齐把眼睛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她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她不固守现成,匍匐的枝条看似柔弱,却从不攀援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的翼翮,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和金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挂到淮水河沿。当霜雪卷藏这幅宏篇巨构时,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而求索”的浩歌凝结在心,待时以串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要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几丛,明年一定要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聚;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5.在第三段,作者说:“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
的活泼,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请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
答:
6.联系全文看,野菊花的野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答:
7.请分别说明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2)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答(1)
(2)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二段用“密密匝匝”、“重重叠叠”,是为了写淮河堤畔、大别山麓由野菊花织造出的梦幻般神奇的织锦,而这些又把第一段的“漫山遍野”形象化了。
B.第三段写到“几番秋雨秋风秋霜”之后的紫燕、鸿雁、松柏、檀竹等景物的变化,是用以反衬野菊花斗霜开放的特点。
C.文章第四段描写了野菊花花朵的形态,文中用“挣”、“冒”、“睁”、“宣泄”、“毫无保留”
等富有力度的词语,表现了野菊花团结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D.第五段描写了野菊花的枝条、叶片、宿根等的形态,表现了野菊花热情奔放、热爱生活的性格特征。
E.本文以主要篇幅来表现和讴歌野菊花的野性。她勇敢地开放、不懈地拓展,显示出强烈的进取精神,这便是它的野性美之所在。
答:( )( )
(一)
1.①正面衬托(正衬)(衬托)②恬静(沉静)、忠顺、包容 (本题4分,每空1分,②中次序可以颠倒)
2.①本段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情感热烈奔放,增强了文章的鼓动性和感情色彩。
②运用排比、呼告等修辞手法,渲染气氛,增强气势,富有感召力。
(本题4分,答对一处得2分。意思对即可;②中只写排比,不写呼告的亦得分)
3.①恬静,美丽、可以信赖的田野;②自由自在、充满生机的万物;③被夏夜保护着的渴望和平、安谧、永恒的人们。 (本题6分,答对l问得2分。本题答案是通过阅读全文,按照“田野——万物——人”的思路归纳出来的,意思对即可。)
4.A、C(A项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C项对表达方式和中心的概括均有误。)
(二)
5.(朋友的观点)时代、环境不同了,所以要锁门。(2分) (“我”的观点)门并非一定要锁,要锁门是因为自己的心理变化了。(2分)
6.在结构上串起全文,展开情节;同时在反复强调中突出锁门的重要性,反映出世俗观点的强大力量。(答出每一点各得1分)
7.(1)是指封闭自己,疑心他人,时时戒备的心理。(答出每一点各得1分)
(2)我曾经走出时时小心、处处设防的生活环境和世俗观念的圈子,如今随着年龄、时代、环境的变化,我又回到这样的环境中。(意思对即可。答出“这里”指代的意义和造成“又回到这样的环境”的原因各得2分)
8.C、D(C项“云游的生活”应包括“游击山水之间”,即参加革命的生活。D项文章的主旨应是对人的思想、心理的变化的思考。)
(三)
9.“莫逆”意为与小巷建立真正感情后成为朋友,“看见它”是指发现小巷的动人之处。(每答出一方面得2分,意思对即可。)
10.①它又深又长,②它很曲折,③它很安静,④它两边的围墙各有风景,⑤它无比悠闲,⑥它能使人心情愉悦,物我两忘。(答案在第3、4、5三段,答对一点得1分)
11.将几种不同的环境放在一起进行比较(1分),衬托出(1分)小巷的宁静淡泊(1分),体现出作者对小巷的喜爱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12.C、D(C项“发思古之幽情”牵强,D项“对现实中的生活环境……”的说法强加。)
(四)
13.(1)突出杨柳为繁殖后代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的情况(1分),为后文的感悟作铺垫(2分)。(2)① 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样播种生命的方式(或“以前从未见过这样播种生命的方式”)。② 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答出一点得1分)
14.拟人、设问。(2分)揭示了杨絮不知倦怠的飘送在生命哲学上的深层含义。(2分)
15.我们应该对生命投之以虔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畏(1分),即便是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挫折,也不必悲观绝望(2分),而应该勇敢地挑战不公的命运(或“而应该不懈追求”)(1分)。(答“我们应该懂得怎样感谢生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得2分)
16.B、D(B项“它”应扩展指所有的种子,D“关注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的说法不当。)
(五)
17.(1)我为花的美(或“生机”)所感动。(1分) (2)荒草对生机的积攒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喜爱它并能与它相伴,因而感到满足。(2分)
18.(1) 由上文的回忆过渡到下文的感怀(2分,答“过渡”或“承上启下”得1分)
(2)不同(1分)。前者是指:无法体验大自然的情感,不能相融为一;后者是指:人为自己的事劳忙而又不受其所囿,关注更为广大的空间。(2分)
19.(1)①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合能使人感到愉悦,②大自然的美好能使人产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③人应当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关注更为广泛的自然空间,④人无法完全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悲哀地相隔着。(每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2)①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对生存已经麻木。②人对大自然的探索无法深入。(每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20.A、C(A项与“终于等来一次的生机”的荒草相对应的应当是“一个在枯黄田野上……草木青青的一年”,两者之间不构成象征;C项表述的内容应当是对全文而言的,当我“对一朵花微笑”时,有的是满怀虔诚的赞美,并没有无奈。)
现代文阅读(二)参考答案
一、
1. C(本项的主要错误在“封闭性的文化系统”。第二段所说“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是就“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而言的,不是说文化系统的封闭性。末段又明确说“徽州文化……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
2. B(A项错误在“民众”,原文的“衣冠”应是指世族、士绅; C项错在“道家学派”,由上下文可知第三段所谓“道学”是指儒家道统;D项错在“徽州文化的主体”。)
3. A(B“具有普遍意义”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C项“国家观念淡薄”不合原意,文中所谓“国家同构”即是说齐家治国是一致的;D项错在把“科技现代化”看成是商人经营活动的实际需求“促进”的,原文是说:“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的某些端倪。”所谓“科技现代化”的说法不当。)
4. D(“致使”之说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二、
5. “野菊花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强调其热烈的动感;“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强调其香味之浓郁。
6. (1)她不禁锢自己。 (2)她不固守现成。
7. (1)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如织锦泼金般的开放令人惊叹不已。 (2)野菊花的野性美中表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展现自我价值的精神,给人以鼓舞。
8. C、D
相关文档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2-4 守恒思2021-05-1317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2021-05-134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点强化练6农业2021-05-137页
- 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2021-05-139页
- 高考全国3卷物理资料2021-05-1314页
-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72021-05-137页
-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必考2021-05-1316页
- 备战2011高考英语历年真题详解122021-05-136页
- 2017全国二卷理科数学高考真题及答2021-05-1310页
- 学会分析高考数据江西省高安中学高2021-05-1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