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限时集训2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限时集训(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 (限时40分钟)‎ 一、(2018·泰安市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明起源问题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尤为引人瞩目。5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布了十七年来的研究成果。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特质、坚定文化自信、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用丰富的证据和科学的研究揭示出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的客观事实,使“中华文明西来说”等谬论不攻自破。探源工程以翔实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距今5 800多年前,黄河、长江以及西辽河流域已经进入初期文明阶段。这一时期中华先民所创造出的农业技术、陶器、玉器、青铜器、建筑等不仅工艺高超、规模宏大,而且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后来的中华文明与这一时期的文明一脉相承。在独立的基础上兼容并包,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证明,统一的多民族的现代中国格局,根基深植于遥远的史前时期。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这片土地上就已形成一个以中原为核心,包括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多元一体格局。不论是苏秉琦的“满天星斗说”,严文明的“重瓣花朵式”,还是张光直的“中国相互作用圈”,韩建业的“早期中国文化圈”,都以大量考古学证据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文明共同体。从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始,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经济模式的群体之间,就已发生频繁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统一的趋势在这一时期就已出现,经过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蔚为大观,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实际的统一。从此,统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多元一体”的特征是中华文明具有强大活力、连绵不断的生命力所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文化传统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着直接的内在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民族稳重内敛、注重传统、爱好和平、重视礼节的民族性格,肇始于中华文明的早期,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独立发明农业的文明之一,农业发展需要定居和长时间的培育技术,精耕细作、春种秋收培养出勤劳节俭的生活态度;农业经济定居的特点使农业民族不需要将领土扩张至不适合农业的区域,爱好和平的民族性格很早就形成了;农业社会注重内部秩序,于是中华先民发明出礼的概念,崇敬祖先、遵守礼制的传统源远流长。总之,中华文明是本土原生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深植于中华文明的早期源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富成果,刷新并深化了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今天,我们追根溯源,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就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从中华民族筚路蓝缕、顽强坚韧、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文明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4‎ ‎(选自2018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从文明源头汲取复兴力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尤为引人瞩目。‎ B.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攻破了“中华文明西来说”等谬论。‎ C.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早在史前时期就已形成。‎ D.定居和长时间的培育技术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B [A项,偷换概念,原文是“文明起源问题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而不是“中华文明起源问题”。C项,范围不清,“史前时期”应为“新石器时期”,扩大范围。D项,范围不清,“定居和长时间的培育技术”形成的只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的“勤劳节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B.文章采用例证和引证,论证了“统一是中华文明的主流”这一观点。‎ C.在展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富成果上,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样式。‎ D.最后一段明确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影响。‎ C [应为总分总的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河、长江以及西辽河流域出现农业技术、陶器、玉器等,说明该地域进入初期文明阶段。‎ B.张光直提出的“中国相互作用圈”之说,证明了文明共同体是中华文明生命力所在。‎ C.中华民族稳重内敛、注重传统的民族性格与当时以农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D.民族性格、文化传统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着内在的关系,因而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B [张冠李戴,张光直的“中国相互作用圈”证明的是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文明共同体;而“多元一体”的特征才是“中华文明具有强大活力、连绵不断的生命力所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这开辟了汉语白话文学的新阶段——“现代文学”。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 4‎ 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反,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例如“意境”“情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时代,“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选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汉语白话文学比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所以认定“现代文学”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 B.对于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承受来自现实世界横坐标的压力要大于来自文化传统纵坐标的压力。‎ C.鲁迅像神话中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力图借助外国之“火”,来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 D.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在于维护传统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B [根据“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可知,这是现实主义的宗旨,不是“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均如此。选项偷换概念。]‎ 4‎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B.为了指出“盗火者”与崇洋者对待西方文化的不同态度,文章第二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文章在第三段结尾处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D.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A [无类比论证。]‎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而且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所以它是文学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 B.汉语白话文学比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更适合表现当时的中国经验,因此它更能担负起“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为人们所接受。‎ C.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才能深刻理解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同时也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 D.古典诗学中保存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这与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有密切联系。‎ C [A项,以偏概全和偷换概念,说五四新文学是成功的范例只是“多数人认为”;它改变的不是“传统”,而是“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B项,因果推论不成立。D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内容可知,这是提出的两个问题,文中没有说二者的关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