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0 KB
  • 2021-05-13 发布

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辅导2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 ‎2009年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辅导2‎ 专题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什么是重要词语?重要词语是指语境里那些具有指代性、特定性、隐含性信息的词语。这些词语,或处于语言前后承转的地方,或处于凭虚传实的处所,是阅读的枢纽,鉴赏的要点,应该引起阅读者的高度关注。   解释重要词语的策略是借助语境解释词语,这是因为文章语言是一个自足的表达系统。语言借助严密的逻辑组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句子之间互相制约、互相阐述。某个重要词语的含义不在于其自身是什么,关键要看与之紧密关联的语境规定它是什么。因而,采用“以文解词”的方法是最佳的选择。   现在,我们以分类的方式,具体说明重要词语的功能与解释方法。   1.指代性词语含义   书面语言为了表达严密,行文流畅,总是要反复使用一定数量的信息。但是信息的反复使用会造成语言的繁冗,于是为了使文字简洁,就使用某些词语替代、指示反复出现的信息。具有替代、指示功能的词语,我们称之为指代性词语。指代性词语并非被代词一类独占,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甚至短语,也都可以承担指代功能。   指代性词语含义,就是词语指示、替代的具体内容,即那些与之呼应的重复信息。解释指代性词语的策略,应该采用“同义互解”的方式。什么是“同义互解”关系呢?同样的意思,根据语境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语句形式反复表达,这些不同地方的不同语句形式就构成“同义互解”关系。指代性词语与其指代内容属于同一语境的不同语言形式,只要找到那些不同语言形式,加以提炼概括,就可获得完整的解释。   例如,对《荷塘月色》里“独处的妙处”的解释就是如此。原文语境是这样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语境中与“独处”呼应的信息是“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与“妙处”呼应的信息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前者我们可以概括为“远离喧闹的世界”,后者我们可以提炼为“获得精神自由”。综合起来,就是“独处的妙处”的解释。   2.特定性词语含义   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基本含义,基本含义是语言成功传达信息的保证,因而语言运用借助的是词语的基本含义。然而,使用众多的基本含义会使语言死板,缺乏生气,于是表达过程中总会有些“出格”的词语发生含义偏移的现象,生成特定的意义,使语言表达新鲜活泼,富有悬念性。   特定性词语含义的获得,靠的是“连义互解”。语言表达的含义上下连贯,相承相递,形成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语境内的词语之间就构成“连义互解”关系。特定性词语的含义不在于其原来是什么,关键要看与之紧密关联的语境规定它是什么,因而,特定性词语的含义应来源于语境的制约,或者说,只能梳理上下文的语脉,从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中推断特定性词语的含义。   例如,对《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领土”与“领空”、“有限”与“无限”的理解。原文语境是这样的:‎ ‎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领土”与“领空”、“有限”与“无限”以及“开放性”,这些词语都因语境生成了特定的含义。“领土”,不再指“主权国家管辖的土地范围”,而是指“作者专有的小屋、土地、花园、小路等”;“领空”也不再指是“主权国家管辖的上空空间”,而是指“作者游目骋怀的视野空间”。“有限”不再指“具有一定限度”,而是指“身体活动空间的狭小”;“无限”不再指“没有限量”,而是指“心灵活动空间的无比广阔”。   3.隐含性词语含义   对对象的叙述、描写、说明或议论,有时并非采用直截了当的表达,而是运用修辞进行艺术地表达。而艺术表达一旦完全借助某些词语或短语来承载,那些词语就成了具有隐含信息的词语。   能够以词语的形式承载修辞功能的修辞格,可以是比喻、借代、拟人,可以是移用、移觉、反语,也可以是象征、双关、婉曲。这些词语呈现给人的只是色彩绚丽的形象,但同时又非常巧妙而委婉地指向了特定的表达含义。隐含性词语使语言具有了双重身份,表层是艺术的,深层是理性的。这是这类词语产生无限魅力的根本原因。   解释隐含性词语必须运用“虚实互解”的方法。修辞性、艺术性的表达为“虚”,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客观内容为“实”。隐含性词语以主观想象性语言替代客观平实性语言,构成以“虚”证“实”甚至以“虚”代“实”的关系。因而,结合语境,根据具体的修辞方式,采用借“虚”解“实”的方法最为合适。   例如,对从维熙《读人》一文中的“辞典”、“历史”、“经卷”的解释。原文语境是这样的:   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使人变得越来越耐读,尽管人们的面额上没有文字,但仍然可读,特别是到了中、老年,每个人都是一部辞典、一部历史、一部经卷。   阅读语段,我们不难发现,语段的话题是人生,文章将中、老年人比喻成了书籍,而且用不同的书籍揭示中、老年人不同侧面的特征。理解“辞典”、“历史”、“经卷”这三个词语,关键是寻找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联系。三个喻体都有内容丰富的特征,但是“辞典”侧重知识,“历史”侧重经历,“经卷”侧重智慧。这里显然是用“辞典”喻“中、老年人”人生知识丰富,用“历史”喻“中、老年人” 人生经历丰富,用“经卷”喻“中、老年人”人生经验丰富。   隐含性含义是艺术地表现出来的,词语的艺术效果令人瞩目。用词讲究艺术效果实际是对语言意义的追求,对表现力度的追求。语言意义和表现力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准确性,二是生动性,三是情感性,四是思想性。对意义和表现力的理解,是阅读审美的核心内容,也代表着阅读者的水平。   例如,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的含义解释与意义阐述。原文语境是这样的: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三个短语都运用了讳饰修辞,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逝世的基本事实,但是意义显然有所不同。“停止思想”,准确地揭示出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的身份,蕴含着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安静地睡着了”、“‎ 永远地睡着了”,两句呈现递进关系,强化、加深了情感表达,表现出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 ‎ A 从作文说起   词语既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工具,也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高考作文中,考生能否运用恰当的词语,不仅是基础等级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其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考生如要灵活自如地运用词语,首先必须深刻地理解词语。恰好,现代文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B 能力要求   综观历年来的高考试题,“重要”词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④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⑤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⑥受上下文语意制约的“临时义”。其考察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科技说明文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能力层级为B级,难度适中。   C 备考指导   怎样正确地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联系所在语句,分析内在结构。   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首先要看词语所在的句子,看与这个词相关联、相搭配的词语,抓住句子结构,从分析句子(或词语)着手,看词语之间(或句子之间)的搭配关系。   二、联系上下语段,观察具体语境。   理解词义,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也就是不离开包容这个词语的语境。比如一些利用了修辞手法的词语,其意义往往是隐含的,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就离不开语境。与词语的运用相比,因其意义隐含,不好理解,所以作者往往会在相关的语境(一般在该词或段出现的后一句)中,对之进行阐释。这些阐释性的语句,是我们理解词语隐含义的钥匙。   三、注意指代词,明确指代对象、范围。   指代词的用法及意义比较复杂,同样的指代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可以指代不同的对象与内容。这时,对指代词的指代意义的理解,就不能单从句子结构着手了。一般来说,指代词出现的位置往往在指代的对象或内容之后。因此,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往往是找不到答案的。解题时,必须从上下文找,而且应当采用逆推法或顺推法,由近及远地去找。   四、注意带有比喻性质的词语,理解其背后的隐含义。   作者在表达某种意思时常常不直接用某个具有鲜明意义的词语来表达,而是借助于某种修辞手法。由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词语就往往有着丰富的隐含义。阅读时,我们就要透过这些词语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该词在文中的隐含意义,进而深入体味作者这样遣词的用意。   五、结合相关知识,多角度进行推测。   理解语段中字词的意义还可以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比如某些已为大家认同的自然科学中的相关论断、社会科学中的最基本的常识、古今中外典故的常用义及引申义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推测,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能力提升指导]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是衡量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在现代文(尤其是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中也就成了重点;‎ ‎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来,文中的重要词语有以下几类:   (一)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比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乙卷选用的散文《春天的梦》,其中的“春天”和“梦”,便是与文章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二)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例如闻一多《兽·人·鬼》(2000年春季高考选文)开头写道:“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这一句中的“杰作”,感情色彩特别强烈,自然是重要词语。   (三)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比如?996年高考所选《贝多芬之谜》最后一段说:“懂得了这个……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这里“最有深度的音乐”这个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宅: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如果不理解它指什么样的间乐,就等于没有读懂文章。   二、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的方法   (一)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   (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第8题:   “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这个句子中,“管弦乐队”喻指的是( )   A.神经回路 B.神经元膜 C,神经细胞 D.神经冲动   原文说“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如果神经元上的一个突触不能和其他的突触同步激发……”,可见“不合拍的演奏者”喻指的是“不能和其他的突触同步激发”的一个突触,而“管弦乐队”喻指的是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2)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词语所在句子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也是解释词语的依据。比如2005年上海卷第7题问:“第①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相关原文为:“(茨威格)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不久,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阅读原文,我们应注意到“体无完肤”修饰的是“沧桑之感”,再联系紧承本句的“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不难判定这里的“体”指的其实是“心灵”。由此可以得出该题的答案:“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3)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很大,仅仅依靠当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的思路作分析来解决。例如2005年高考重庆卷第6题:   第四段中加点的“这种理论”在文中具体所指的是( )   A.机器人工程师从自然中寻找的灵感  B.自动装置具备的日益强大的处理能力   C.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可能由大脑的某个部分控制的理论 ‎   D.利用同种观察、测量和重复技术考察其行为所获得的结论   “这种”是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多在前文,原文上一段中说“如果你得出了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可能由大脑的某个部分控制的理论……”,可见C项为正确选项。   (二)注意把握内涵,弄清外延。词语解释接近于下定义,往往先定其大的从属外延,而后再限制其性质即内涵(比如“人”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动物”,其内涵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所以“人”就可定义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因此,如果能很好地把握词语的内涵,弄清外延,就能准确而快速地解答。例女口2004年高考全国卷丁卷第7题:   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的“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所获得的空前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力量。  B.地球上的生物施加给自然环境的反向作用力。   C.环境时地球上生物的作用和地球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D.人类庄20世纪所取得的足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   与此题相关的内容在原文第一段:“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足够的力量”其从属的外延(也就是范围)是“力量”;其内涵(也就是具体的本质属性)是“人类获得”“改变大自然”。据此分别分析四个选项,A项外延相符,但内涵有出入,选项把这种力量的内涵说成了“改变社会环境”,此项可以扫滁。B项“反向作用力”可以理解成一种力量,从外延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它说的是生物的力量而不是人类的力量,与原词语所具有的内涵不一致。C项也是在内涵上出了问题,说的是环境与生物的作用力,也不是人类的力量。只有D项准确地把握了词语的真正内涵,外延又一致,所以该项正确。   需要注意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本质点的把握上,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另一方面,概念的外延一定要适合,不能过于宽泛。比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第7题A项:“过敏反应是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依据原文,“过敏反应”是一种超敏反应,也就是一种异常免疫反应,A项把它的外延说成是一种“疾病”,就犯了外延太过宽泛的毛病。‎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试题,“重要”词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④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⑤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⑥受上下文语意制约的“临时义”。其考察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科技说明文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能力等级为B级,难度适中。怎样正确地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联系所在语句,分析内在结构   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首先要看词语所在的句子,看与这个词相关联、相搭配的词语,抓住句子结构,从分析句子(或词语)着手,看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的搭配关系。简言之,词看句,关键看搭配。   二、联系上下语段,体察具体语境   理解词义,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也就是不离开包容这个词语的语境。比如,一些利用了修辞手段的词语,其含义往往是隐含的,对这些词语的理解离不开语境。与词语的运用相比,因其意义隐含,不好理解,所以作者往往会在相关的语境(一般在该词或段出现的后一句)中,对之进行阐释。这些阐释性的语句,是我们理解词语隐含义的钥匙。   三、注意指示代词,明确指代对象、范围 ‎   指示代词的用法及意义比较复杂,同样的指代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可以指代不同的对象与内容。这时,对指代词指代意义的理解,就不能单从句子结构着手了。一般来说,指代词的出现位置往往在指代的对象或内容之后,因此,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在本句中往往是找不到答案的。解题时,必须从上文找,而且应当采用逆推法或顺推法,由近及远地找。   四、注意带有比喻性的词语,小心其背后的隐含义   作者在表达某种意思时常常不是直接用某个具有鲜明意义的词语来表达,而是借助于某种修辞手段。由于修辞手段的运用,这些词语往往有着丰富的隐含义。阅读时,我们就要透过这些词语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该词在文中的隐含意义,进而深入体味作者这样遣词的用意。   五、结合相关经验,多角度进行推测   阅读理解语段词语的意义,还可以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比如,某些已为大家认同的自然科学中的相关论断、社会科学中的最基本的常识、古今中外典故的常用意及引申意等等。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推测,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专题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A 从作文说起   现行高考作文评分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来判定,这给中学生提出了明确的作文要求:不但要注重基本的作文规范,识格,入格,写出合格作文;更要力求深刻透彻,写出破格文章。然而,无论是合格文,还是破格文,都要求学生对生活有理性感悟,尤其是个性化的解读。其实,现代文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正暗合了作文这方面的要求,对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大有裨益。   B 能力要求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综观2005年高考的《考试说明》,关于这方面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词语的含义,二是句子的含义。所谓“文中重要句子”,主要是指:1、在文中传达重要信息,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旨的句子;2、在文中有总起、过渡、总结作用的,或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3、内涵丰富或意思含蓄,需要仔细领会的句子;4、句式特殊的句子,如倒装句、对称句、矛盾句等。主要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科技说明文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在社科类或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C 备考指导   理解句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而理解句意,关键是要掌握“句不离篇”这一基本原则,要重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具体来说,可采用下列方法:   一、联系上下文,分析具体的语境。   理解现代文中重要句子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即根据语境来理解。因为某一个重要句子的意思,可能在它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找到相关的蛛丝马迹,如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就有可能找到答案。   二、明确句子的位置,弄清其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   比如有总起、过渡、总结、照应、解释等作用的句子,并注意它们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三、分析句子的结构,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修辞方法等。比如有些句子的表达作用常常是通过一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显现出来的,抓住这些重要词语,也就抓住了解题的突破口。比如2004年高考福建卷的第18题,理解“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这句话,关键在于所用的比喻———“遗民”。   四、抓住重要语句,适当调整语序。   理解一些短小却含义丰富的句子,可以先分析其结构,再调整其语言顺序,便可以得出答案。比如2004年高考题中理解句子的含义———“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的珊瑚其实质是一种动物”。这是一个单句,主干为“珊瑚是一种动物”,但原句中“珊瑚”的定语 ‎“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要调整语序,把它调到宾语中心词“动物”之前:“珊瑚的实质是一种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的动物。”   五、联系中心思想、社会背景和表达方式分析。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有些被设问题的句子出现的位置比较特殊,它出现在文章或语段中间,既不是总起句、小结句,也不是过渡句,对这样的句子的理解,一是可以结合中心思想来理解句意,因为中心思想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任何一个关键句都与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可以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因为社会背景与作品反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可以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比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着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的作用;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作为论据出现,证明论点;说明文中的描写,或再现对象特征,或以文艺性笔调点染作品,使之生动。   D 样题点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选择题。(2004年浙江卷)   和许多的生命现象一样,免疫系统也有两面性,它不但能排除外来因素的侵袭,又能因免疫系统的失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时,免疫力低下,机体易患病;但当免疫力过强时,也会导致疾病产生。   超敏反应(llypersen-sitivity response)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诱发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sensi*9鄄biligen),如异种动物血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植物花粉和动物毛皮、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染料、生漆和多糖等物质,此外受电离辐射、烧伤等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以成为过敏原。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超敏反应,典型的如哮喘病,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超敏反应又分很多类型,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都是超敏反应的表现。   正常人的血清中可以有针对多种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但它们的效价很低,因而不足以破坏自身正常成分,但却可以协助清除衰老蜕变的自身成分,故有人称之为“生理性抗体”。在健康人中,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岁以后有50%以上的人有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但是,自身免疫反应如果达到一定强度以致能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如包括全身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病在内的自身免疫病有数十种之多。它的发病因素受到遗传、自身免疫调节机制、年龄、性激素等影响。其中,患者又以女性居多。不少自身免疫病目前尚无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有些还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免疫系统的完整性是机体免疫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的基本保证。但免疫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有可能发生缺陷,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都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由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而引起的免疫障碍称为先天性或原发性免疫缺陷,如原发性B淋巴细胞缺陷造成的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特征是血循环中缺乏B淋巴细胞及丙种球蛋白。由后天因素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称为获得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最典型的即艾滋病及一些恶性肿瘤。   下列对“因免疫系统的失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自身免疫反应达到一定强度就可能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引发某种自身免疫病。   B、免疫系统的失控导致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增高,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C、免疫系统各个部分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都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D、免疫系统发生的缺陷有可能导致艾滋病及一些恶性肿瘤的发生。‎ ‎   【误区警示】很多考生选择错误选项,特别是D项,为什么?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粗心大意,没有看清题干要求,误把找理解错误的一项当作找正确的一项,而D项的正确性比较明显,故发生误答;二是A、C、D选项与原文中表述有所不同,使一些考生误认为错项。A项的理解源于第三段第四句,“自身免疫反应……就称为自身免疫病”。有的考生认定此句对自身免疫病下定义,而没有注意到“相应临床症状”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应关系。C项的理解源于最后一段第二句。有的考生没有理解句中“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是承前一分句“都可能发生缺陷”而言的,故作出错误的判断。D项的理解源于文章最后一句。有的考生可能没有认识到后天因素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也属于免疫系统发生的缺陷,所以发生选择错误。   【解题指导】解答此题,应通读全文,找到相对应的句子,然后再进行比较,排除非答选题。与B项相对应的句子是文章第三段第二句话“在健康人中,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这意味着“免疫系统的失控导致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增高”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所以,答案为B。‎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尤其是2007年高考考查了“重要句子含义”的十套语文试卷,可以发现通常考查的语句有结构解说类、内涵丰富类、文眼主旨类等。为此,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学会通过对结构解说类的句子减除句子不必要成分,从而准确解说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全句;还要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加强对内涵丰富且含有修辞格语句的理解,如比喻的相似点,借代的相关性等,准确转化语句所表现的内容和感情;更要注重对文眼主旨句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基本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含意。   下面结合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运用“减—转—联”三法来解读现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第一,化大为小法——减。所谓“减”是指针对那些结构解说类的句中关键词进行必要解说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减除不必解说的字词后,重点解读关键字词,从而化繁为简,快捷理解句子含义。常见的有“减枝叶留主干”和“减次要留关键词”两种形式。例如2007年湖南卷《忆刘半农君》中理解“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的含义时,通过提取主干,我们知道这一句关键是解说两个“憎恶”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可推知前者是作者从朋友立场上所产生的关切之情,后者是站在对中国更有益的高度上来要求刘半农的;再联系全文,还可明确作者写“憎恶”刘半农是为了肯定和突出他过去的战绩等。而山东卷《灯火的温情》中怎样理解“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呼唤我归去的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一题,结合文本审读题意可知,解答此句的关键是“冷”和“一盏呼唤我归去的灯”的含义,不仅要把握表层含义,更要结合全文主旨深挖其深层含义(前者指“孤绝环境下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而冷”,后者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和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和坚守”的思想感情),从而最终形成言简意赅的答案。重庆卷《告别三峡》中“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和北京卷《湿湿的思念》中理解“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等句子含义,均可以如此解析。   第二,虚实相生法——转。所谓“转”是指阅读文章时依据题意,通过转化那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的表层含义(实)和深层含义(虚)达到解读全句含义的目的。这样的句子往往具有隐含意义(象征、比喻)和附加意义(双关、言外之意、语法意义)。为此,为了准确解读,我们必须整体把握全文,看看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来表情达意的,然后联系文章主旨和上下文分析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追寻其背后隐藏的作者的真实意图,从而转化语言,规范答案。例如2007年江西卷《泰山很大》中对“泰山是一面镜子”原因的考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解说这句话在文中的比喻义。结合全文尤其是第一段看,不难发现可以将“泰山是一面镜子”原因转化具体的语言为“‎ 无论是文人、帝王还是游客,泰山都照出了他们各自的不同:从李杜描绘泰山诗文中,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才情、风格和气质;从秦皇汉武的封禅,照出了他们人格夸大面和虚弱面;从作者两次登临,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小与平常”等。此外全国Ⅰ卷《总想为你唱支歌》中解释“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和“南方的大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的含义也可采用此法分析。   第三,瞻前顾后法——联。所谓“联”是指在针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和全文主旨来解读,否则就会离题万里,难以准确解答。例如2007年浙江卷《泰山之思》中找出“‘在我的心目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中‘早已成为’”的依据一题,只要联系上文两段内容和文章主旨就很容易归纳出:一是《述异记》中早就有关于泰山来历的记载,二是历代君王登泰山封禅,三是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的景仰等等。此外2007年广东卷《泥泞》中考查“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的原因,也可采用这样方法解答。   当然,这三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在我们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才可熟能生巧,化腐朽为神奇,得心应手全准中。2007年高考语文除了7个省市没有直接明确考查文句含义外,还有部分省市如福建卷等将文句含义、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综合考查的,针对这种命题考查趋势在备考中也应引起关注。‎ 所谓重要句子,从形式上讲,是结构复杂的难句;从内容上讲,是统摄全文或某一段的中心句;从结构上讲,是表现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从表达上讲,是结构比较复杂,内涵比较丰富,含意比较含蓄,利于考生发挥的句子。这一考点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一种题型,重现率几乎为100%。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往往同理解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联系在一起,有些方法是相通的,如语境分析,同样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探明词句的特定含义。下面就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一角度谈谈有关解题要点:   一、语法分析。对比较复杂的单句首先可抓主干,明确陈述的对象;其次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丰富句子内涵的作用。   譬如,1991年高考第28题:“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   D.(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噬。   我们不妨先分析句子的主干,主干成分是“伟人(托尔斯泰)被人埋葬了”,即托尔斯泰在世上消失了。再来分析句子的修饰成分,“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强调的是“不留名姓”,而“不留名姓”强调的是“埋葬”的方式,这一修饰成分正是揭示了托尔斯泰“在世上消失”的内涵。故而答案为C。   对于复句可抓分句的意义关系,以分句间的关系来把握表达中心。如因果关系其重点在结果,转折关系其重心在转折后的内容。此外,还要善于借助句群管理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中心或重点。   二、修辞分析。对含有修辞格的句子,应从修辞的本身特点出发,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和反语的讽刺性等。对历年高考题进行一番分析,不难发现含有比喻修辞的句子往往是考试的重点。   譬如,2005年全国卷二第16题:“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对“故都的城门”这个具有指代意义的事物和“心灵上的迷雾”‎ 这个比喻性的事物的理解。从写作时间(‎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和第8节“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可以推断“吹开了故都的城门”是指故都的解放。而“心灵上的迷雾”,结合本段前三句话,尤其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应当是指原先对前途的迷茫。结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因此,对含有修辞格的句子,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   三、情感分析。文学作品常常以情动人,言简意丰,把握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理解文学作品重要句子的关键。   譬如,2000年高考第23题:最后一段写道:“但人民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啊,长城!”(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全文的最后一段,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在文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段文字其实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回答,这回答是比较含蓄的,却又是坚定有力的。“长城是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这不正是充分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吗?再联系全文看,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意即我们一定能够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一结论是通过反思和观察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的历史和现实而得出的。通过以上分析,这道题的答案就水到渠成地凸现在我们的眼前。据此,整合答案:(l)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问题的回答。(2)①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四、区位分析。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首先要判断句子在文中和文段中的地位,然后寻找相关答题区位,确定基本含义。起始句答题的区位在其领起的部分,收结句,宜从上文考虑,过渡句要审视上下文,而关键句重点是审视相邻的上下句,此外还可联系中心思想,两者在内容上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譬如,2004年江苏卷第19题: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然后以要求为坐标来定位,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答试题。“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这句话在第三段中起总领的作用。“舍此”、“但仅仅如此”为下文的行文标志,显示其结构是并列关系,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诉说”的具体内容。运用区位分析,“草堂在诉说”的内容便不难出来:“(1)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2)杜甫的曾经苦寒的人生,(3)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不单单考查对段落和某些主旨句、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阐释,还要考查对整个全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包举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   例如,2002年高考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文中的第一段就有“两千多年前的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神往和渴求充满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等句子。文章的第三段也有“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等句子。这些语句就从两个方面说明“知音”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   五、背景分析。对有些句子的理解,结合上下文还不够,要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来领悟句子的含义。   譬如,2004年全国卷四第20题: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   由于考生有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积累,当然比较熟悉“三一八”事件的背景,理解本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考生应联系鲁迅的特殊感情进行思考。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石评梅的沉默是有帮助的。而石评梅的沉默,主要就是悲痛,与鲁迅的沉默不相同。本题的参考答案为“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石评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她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要从句不离篇的规律上入手,依照题干的要求准确组织文字语言。其关键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相对应的解释句,结合段意和全篇中心来理解把握。近年来,理解句子的含意的试题允许一题多解,切忌放弃答题。‎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每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必考的一个能力点。比如,2005年广东卷21分的现代文阅读题就有三道题是直接考查句子“含义”,其他两题也要理解有关句子才能作答。“重要的句子”通常指:1. 结构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2. 能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文眼”;3. 有丰富内涵的语句;4. 能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结构或主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5. 含修辞手法,内容较含蓄,能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句子。   【知识梳理】   此考点可以用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形式考查。设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以下几种句子。   1. 起始句。位于文章开头,往往有提示、总起、概括、转承的作用。或交代全文的内容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或提出全文的观点(议论文),或介绍写作对象的特征(说明文)。   2. 收束句。位于文章结尾。或作结论,或作照应,或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抒发感情。如《挖荠菜》的结尾:“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怎样才会得到幸福。”照应了开头,而且使文章的主旨更显豁。   3. 过渡句。它往往出现在段落与段落之间及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连接处。能使文章的段落层次之间衔接紧凑,起到转换内容的作用,如《琐忆》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   4. 矛盾句。这里所说的矛盾句是指下面的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没有细致地领会原文,就觉得所提供的从文章中抽出来的句子,跟我们的理念或者生活的逻辑不符;二是文章的前后几句好像自相矛盾。在典范的作品中,文理不通、自相矛盾是不存在的,如果碰上这样的情况,你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它。这类句子往往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5. 比喻句。这种句子的作用有:在议论性或说明性的文字中使作品的观点通俗好懂,容易被读者接受;在描写抒情的文字当中,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富有表现力。对于如何理解这类句子,解决的方法是:认真阅读原文,把句子放到语境中理解,运用比喻的有关知识,找到本体、喻体。   6. 结构复杂句。现代文中许多句子的意思一看就知道,但是有些句子需要斟酌以后才能明晓其含义,如果缺少斟酌的功夫,也就会误解句子的含义。   【例题解读】   例1 依据下面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天坛①、太庙②,依傍的是祖荫。   [注]①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②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   [解析]此题正是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对象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收束句。这句话有多种理解,至少应写出两种意思。一是表层意:“天坛、太庙依傍来自祖宗留下来的大树,而非短时间所栽植的小树”。理解表层意的关键是理解“祖荫”所指,因为其他几个词语的意思是单一的,而“祖荫”虽指“祖上留下的福荫”,可这“福荫”究竟是什么呢?在不同的语境中自然不同。此处既然是“天坛、太庙”依傍的,不是“大树”是什么?再说,它是承接前一个问句“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显然就是对这个问句的回答(如果是反问句则另当别论)。还有,本段开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也提示了“树”这一答案。那么,答案是不是就这样“搞定”了呢?当然不是,这还只是字面意思。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收束句,我们仅仅从它的表层解读显然是不够的。做阅读理解题有一个十二字方针: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我们仅从这一段话中也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多处在谈“树”,其实也是在谈“艺术”,结合全文就很容易发现文中的“树”是“故乡”的象征,是“艺术”的象征。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另一层意思——比喻义: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或“我们要继承我们民族的传统”)。   友情提醒:高考中凡是作为“理解”来考查的句子都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必须结合语境探究其深层含义。   例2 对下面语段中划线处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害。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能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A. 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 美国那种转基因的玉米和棉花是无法对付害虫的。   C. 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   D. 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   [解析]此题用选择题的形式检测理解句子的能力。①抓中心句。这里要理解的有两句,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句是补充说明的句子。②抓中心词。第一句的主干是“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害虫”。③对照选项。选项C的主干是“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害虫出现”。此主干与被理解的中心句的主干相同。再对照修饰语,原句与选项C项主语的修饰成分都是“能抗虫害”;宾语的修饰成分前者为“更难对付”,后者为“更不容易杀害”;根据以上对照可知C项正确。对照D项,其主干是“作物保护害虫”,显然与原句意思不合。B项的主干是“玉米和棉花品种无法对付害虫”,显然也是错误的。④注意关键词语的特殊义。如“雾剂”一词,上面用了引号,根据上下文,可知它有特殊含义,而A项却说“‘雾剂’污染环境”,将它理解为本义,显然有误。‎ ‎   【技巧点拨】   一、要了解句子作用,防止答题时“想当然”   重要的句子都有其基本作用,弄清这些基本作用,答题时就可以用它们作为框架,避免答案偏离方向。在“知识梳理”部分已经谈了“起始句”“收束句”等的作用。另外还应注意下面几种句子的作用。   1. 深化句。有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多为记叙、描写之后的议论、抒情句。   2. 警示句。对某些现象有概括、提炼的作用,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3. 情感句。表达了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   4. 引用句。表达一定的思想,证明某种看法。   5. 讳饰句。为了表达某种感情或为了避免直言带来的不妥。   二、不忘文章中心,不要生搬硬套   1. 重要句子本身就是文章的中心,或是文章中心的部分内容,或间接地反映了中心,理解重要句子时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不仅丢掉了一把重要的“钥匙”,还可能出现方向性错误。   2. 有的同学喜欢拿同类型句子的基本作用“套”,这是不行的,必须有语境意识,有文体意识,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中,所谓“重要句子”,一般包括提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和情感的语句,在结构层次上有重要作用的语句,内涵丰富的语句,结构复杂的语句等。做题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首先要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把语段或篇章的内容有条理地分列成若干要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把对“重要句子”的理解与文章的主旨结合起来。对于选择性试题,要注意辨析对句子不同解释之间的细微差别,常见的干扰法有:用已然替换未然,用部分代替整体,用一般替换特殊,把相对说成绝对等。就语言内容和形式而言,特别注意那些“形同义异”或“形异义同”的选项;对于主观性试题,则要注意选用精练而准确的语言对句子进行概括;对于句子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等隐含意思,则必须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从上下文的语境中去概括,切忌望文生义。具体做法如下:   一、从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分析   [方法指点]对复杂的语句要分清其句子的主干,明确陈述的对象,理解其修饰、限制的成份。要特别注意,定、状、补这些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9题:“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其中,要理解的句子中“灾难”的定语“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就暗示了其原因在于人类的主观性。同时,对于复句还要注意明确其句间的关系,要善于借助句群关系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中心或重点。   [示例] (1991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附第一自然段原文] 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   A. 人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哺乳动物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从而具备了冬眠的功能。   B.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   C. 冬眠的哺乳动物比起人类来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机制。   D. 冬眠的哺乳动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体温是否可以调节。   [解析]这一自然段中,“假说”后面有两句话,注意首句中“机能”的定语“‎ 高度发达”,而后面的长句也正是说明为什么“高度发达”,由此来看,A项理解是正确的;后句中,注意作者所表达的重点应该在转折连词“但是”后面,“但是”后面强调了冬眠的哺乳动物体温调节机制要比非冬眠动物强,人类当然属于非冬眠动物,因此,C项理解也是正确的;D项的考查重点是变换角度,明确句子的语法结构有助于句子的理解,要注意“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的主语在前面,即“冬眠的哺乳动物”,这样分析,再来与本项内容对照,就容易看出此项理解是说的句子的前提意义,即不论冬眠的哺乳动物还是非冬眠的哺乳动物都能够调节体温,只不过有强有弱,因此,D项理解也是正确的。B项的错误则是把状语“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偷换为“在更宽的范围里”。偷换概念,也是辨析题中常用的干扰法之一。   二、从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来分析   [方法指点] 重要的句子往往在文章中或语段中起关键作用,在注意它本身的结构(特别是修饰、限制成份)的同时,必须考虑它在文章中所处的地位。如果说句子在文章、语段中起着总结的作用,那么理解,解释它时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分析;如果是起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就要注意审视上下文段的意思;如果是起小结的作用,那么理解、解释时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看,去找相关的信息。总之,要抓住句子的“管辖”范围,在句子的辖区内寻找答案。   [示例] (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8题)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D.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解析]本题要理解的句子,必须考虑它所处的位置。在梳理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结构之时,应当注意,“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呼应了第一自然段,总结了二、三自然段,所以首先必须注意四个选项是否出自理解句子的“管辖”范围之内,在考生注意到这一点的同时,也就深刻理解了它的内涵,所以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其中,A、C、D三项基本出自原文,理解没有错误,B项以偏概全,所以应选此项。   三、从句子的邻句及语言背景来分析   [方法指点]有些重要句子,要抓住它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有的还必须结合中心思想来理解句意,中心思想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任何一个关键句子都与这个中心思想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比如在分析含有修辞格的语句时,要准确理解其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反语的讽刺性等,这就要与文章中心和内容相结合;有的还要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社会背景与作品反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还要从表达方式人手分析句意,比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着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的作用等。   [示例] (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23题)请分析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人不是在:—起牧放的马群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附答案]答:(1)“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2分) (2)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2分) (3)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2分)   [解析]此题考查侧重于句子在文中特定含义的理解与解释。做题时首先应当注意本文是一篇象征性散文,这样就从大方向上把握了三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再者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确定,而不能仅从语句本身去理解。以第三句为例,本文赋予“开门”和“关门”‎ 以象征义,前面谈到人生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但就每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一扇门的关闭而言,要想让它在时间的长河中重现是不可能的。联系本段最后一句话“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也能帮助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样分析,答案就准确无误了。‎ ‎[能力提升指导]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几乎每年必考。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把握文章的思路,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理解这些重要的句子,那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   (一)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在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自然科学类文章中揭示事物重要属性、说明主要事理的句子,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大致属于这类。   (二)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重要的句子。   (三)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二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比如孙犁的《荷花淀》写坐在地上编席子的女人见到丈夫回来后的种种言行,便问:“怎么了,你?”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其中蕴含的情感比“你怎么了”要丰富得多,自然是重要的句子。又如“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这句话运用类比手法,形象地突出了张家界美得出类拔萃,在文中也是重要句子。   (四)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   二、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方法   (一)进行语法分析。如果是复句,就要先抓住第一层次,整体把握句意;如果是单句,就要先找准主千,明确陈述的对象。在抓住句子的第一层次或主干的同时,应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内涵的作用。比如2005年全国卷乙卷第16题:“‘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对题干中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可以发现这是个并列复句,而其主要意思集中于“春风”和“迷雾”两个词上,某种程度上,本题考查的就是对这两个词语的分析。根据上下文可知“春风”用的是比喻义,指人类社会的春风,再联系1949年这一特殊的时间,就应明白作者表达的是“解放的春风”,“故都”指北京,“故都的城门”只是与“春风”相呼应的形象化写法;“心灵的迷雾”指前途的迷失、人生的茫然,所谓“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指的是使“我”不再感到“人生如梦”,而是体会到生活中的“希望”“温暖”“牛福”与“理想”。这样,答案也就基本确定了:“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二)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重要句子在文章或语段中往往起关键作用,在注意句子结构的同时,须考虑它在文章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地说,如果要求理解的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比如2005年天津卷第20题:“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此题考查的是全篇最末一句,结尾句的一般作用必须了解,大致可以归纳为: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启人思索,等等。解答本题,一定要把这句话的潜在含义理解透彻:(1)选文《看树》是一篇人生感悟类散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主体部分具体展示出四季看树给予“我”的影响和启迪;(2)末段先以“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承上启下,由前面写树转到后面写人,然后明确指出“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样看来,所谓“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也就是说“我”要像树一样勇于承受人生的“烈日和风雨”,“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本题答案:“人无论境遇如何,都要从容面对,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三)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对于重要的句子,有时还要结合社会背景和语言背景来吃透意思。社会背景、语言背景与作品反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2005年广东卷所选《壶口的黄河》,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指出“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由此,黄河充分表现出“自信和决心”,既“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也“一泻万年”,给了历代人们不可征服的力量,“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作者写黄河,就是在写中国人。这篇文章,给读者极大的激励和鼓舞:站起来,中国人!试卷第20题问:“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结合前文看,作者之所以说“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是因为黄河表现了中国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而“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承接“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而来的,文后的“注”介绍路德维希是“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这也是一个重要信息,显然,作者认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黄河,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由欧洲人来作传。如果考生充分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回答时一般就不会失分了。此题答案:“(1)‘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或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2)‘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3)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评分标准规定“(2)(3)中答对一点”即可。   (四)审视题干中的提示语。命题者常常通过题目中的提示语(或称“引导语”)来为考生指出答题的方向。提示语的信息有明示的也有隐性的,对此一定要加强审读,而不能大略看一下问什么和有几问,就草草答题。例如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题干中对“年轻妻子”的评价是“义无反顾”“承受悲惨与苦难”,字里行间充满对她们的敬重,感情倾向已经暗示出来了。由此可以推断她们的形象像“山峦”一般坚忍、高大,令人景仰,这正是作者把“她们”比成“山峦”的原因。透过题目的暗示,把准答题方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本题答案:“‘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写出这些原本出身高贵,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女子们,却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选择献出生命,走上革命的道路。她们的形象像山峦一样高大,令人景仰。这样写,烘托出这些女子精神的崇高,形象的高大。”‎ 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的语句。包括昭示全文或段落中心、主要倾向的语句,体现文章思路的总领、总结或过渡作用的语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使用了修辞、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等。在现代文高考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个重要的题型。很多学生对这类题的作答不得要领,失分严重。其实,仔细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就会发现它是有一定答题技巧的,现结合实例作一些解析。‎ ‎   一、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   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   例如200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壶口》回答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气,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有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问(原卷第18题):“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这句话的含义?”   分析:从命题意图来看,命题者要考查的是“为什么站立起来是飞跃”这个问题,要准确理解这句话,就必须准确理解句中的关键词语“站立起来”和“飞跃”。联系文章可看出,本文具体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着力突出其气势和精神,接着作者谈到了它对中国人和中国历史的影响。其行文脉络是从描述壶口黄河到赞美中国人的精神。结合文章六、七两段的内容可以看出:“站立起来”的含义是体现出自由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飞跃”的含义指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挡、一往无前。整合以上信息,可以形成答案:①站起来的黄河“像人一样活了”,体现出由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或表现出“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②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挡,一往无前(或“从此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   二、抓句子的位置   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如阅读上文《壶口》回答(原卷第20题):“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分析:该句位于文末。文章或段落结尾的句子往往具有总结上文、照应开头、升华主题的作用。 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就需回答:为什么要作传?为什么是中国人的自传?“该由谁来作传”( 结合本句前面的句子思考)这三个问题。这就需要结合本文第七、八段的内容,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第七段结尾谈到了黄河对中国人精神和性格的影响,第八段谈到了黄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综合以上信息,结合题干可以形成如下答案:①“‎ 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或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②“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③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三、抓句中的修辞   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   2005年全国卷Ⅲ第14题: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该句中作者将张家界的风景比喻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风景的大美与名著的语言具有相似性。因此,作答时要扣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将比喻义转换成平实的语言即可。   四、抓句子的修饰或限制成份   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例如:   淌过四方街的何止是玉泉河清澈的泉水,还有被滋润的目光。   丽江古城荣膺“世界文化遗产”后,四方八面的游客接踵而至。   金秋时节,我踏上这片倾慕已久的土地。没有汽车噪音,没有单车的冲撞,青石板铺设的街巷,在叩击声中,诉说着沧海桑田,世事更迭。漫步古城,轻松逍遥。古城风景,最引人入胜的当数潺潺流水。玉泉河的若干支流,叮叮咚咚,穿街走巷,仿佛一群天真活泼的顽童,一直伴在左右……(选自杨浩《淌过四方街》)   根据文意,上文淌过四方街的“还有被滋润的目光”指的是什么?   分析:淌过四方街的不止是泉水,还有什么?读到第三段自然就明白了,哦,还有像我一样的游客。可见“目光”代指“游客”。但是仅仅抓住主干还不够,还需注意作为修饰成分的“被滋润”一词。由第三段可知:我徜徉在四方街,被它深深地吸引了,从而陶醉其中。所以“被滋润”就是陶醉、感染的意思。被什么陶醉、感染?结合全文,我们知道,是古城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由此,结合题干的句式,组成规范语句,形成答案:那些为古城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所陶醉、感染的来自四方八面的游客。‎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