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2高考备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

  • 5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高考备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 古代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①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②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和其他各子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则是君臣关系;③影响: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影响: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的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分封制也叫做封建制:①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拱卫周王室;②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口分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后裔(分封对象),让他建立诸候国,拱卫周王室;被分封的诸候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分封者的义务);被分封的诸候有权在自己的封地内实行再分封,同时在封地还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分封者的权利);③作用: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周朝的区域,逐步构成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④崩溃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④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齐国鲁国(今山东),燕国赵国(今河北),晋国(今山西),宋国(今河南),吴国(今江苏)越国(今浙江),楚国(今湖南湖北)。‎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始皇帝”的来历:①背景:BC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将三皇五帝合称为“皇帝”。把“皇帝”‎ 作为自己名号,始创皇帝制,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②特点:皇帝独尊,如各样称谓“朕、制、诏、玺”等;皇权至高,一人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皇位世袭,以此显示权力不可转移。③影响: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公九卿制度:①职权及关系: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辖九卿,但受御史大夫牵制。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掌武事”,负责全国军务,其地位与丞相一样,但在秦始皇时并未任命过太尉,而是自掌军权。在丞相下设置九卿,分掌各项具体政务,他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务,廷尉管理刑狱、司法等。②特点:三权分立、位高权重、内外兼管、不能世袭。③评价: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郡县制:①背景:春秋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的地方行政区划。(先有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广到全国。②组成及其职能: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③影响:郡县制的推行使中央垂直管理地方,中央有效地加强了对地方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郡县制推行也是我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中央集权制的影响:①形成: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在中央以皇权为中心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②影响:A、巩固统一:增强了秦朝国力,扩大了秦朝的疆域,使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秦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对祖国疆域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最重要的积极作用);B、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C、负面影响:秦朝依靠皇帝的专职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激化了秦朝阶级矛盾,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加强 ‎ 中朝:西汉丞相集决策、司法、执行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内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三省六部制:①确立并完善:唐朝。②名称及其职能: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事无不总”‎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置吏、户、礼、兵、刑、工部,作为具体执行机构。负责执行政令。③关系: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独尊。④影响: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三省六部制即提高了中央政府工作效率,也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吸取魏晋南北朝以来九品中正制(看出身门第)选拔官吏的的弊端。隋朝建立,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明清变为八股取士,弊端越来越大,到1905年被废除。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④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社会进步。‎ 行省制度:①实施原因:元朝地域辽阔;吸取了宋代教训,要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②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称为腹里),地方上设置10大行省。此外宣政院管辖西藏。行省成为地方行政区,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③影响:行省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内阁:①背景:废除丞相制度后,明太祖“躬览庶政”政务繁忙。②过程:明永乐帝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③特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③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作用。‎ 清朝军机处:①概况:清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备,后来又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它政务。②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③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影响:消极:①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使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也是最高行政长官,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君主绝对的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②君主专制的加强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③‎ 也造成了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盛行;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⑤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发展严重的滞后。这些大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积极: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有利于民族的融合;④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君主专制:一方面,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渗透着宗法制的原则。另一方面,皇权至上,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一身,从而保证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从皇权和相权关系看,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②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他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看,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③官僚政治: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派生物。一方面,中国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官为君设,即所有的官员都要听命于皇帝,从而赋予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法治色彩。另一方面是从选拔官员的程序、内容和对象,以及对官员的监察来看都是与皇帝意志相统一的。‎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人类社会农业最早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又称为“火耕”。距今七八千年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地工具---耒耜,农业耕作进入了“石器锄耕”或“耜耕”阶段。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极少),农业耕作方式进入了青铜中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用牛耕地。战国时牛耕逐步推广,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一牛挽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从此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封建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唐代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土地制度:①过程: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从春秋战国起土地私有制逐渐取而代之。②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各国的改革与变法。③影响:战国时期确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存在二千多年,是封建社会各项繁荣的基础,前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一方面封建地主阶级依靠各项特权,大量兼并土地,广大农民过着贫困的生活,另一方面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北魏至隋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皆为国家土地所有制。‎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从主要耕作方式方面: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进行精耕细作;②从生产的规模方面: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个体、分散 ‎;③从农业经营方式方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④从生产的目的方面: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⑤从所有制结构方面: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2、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①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②唐代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业兴起,官营手工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③宋朝开始种植棉花;宋末元初,边疆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④明代,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纺织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冶金业:①青铜铸造:商周时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其中杰出代表。②铁器制造: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汉代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用来鼓风冶铁。③炼钢技术:战国时期中国已能制造钢剑,炼钢和淬火技术有所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发明了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陶瓷业:①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成熟,出现青瓷。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白瓷。③唐代: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越窑)北白(邢窑)两大系统。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把诗词绘画用于瓷器装饰。④宋代:技艺大放异彩;瓷器遍布全国各地,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⑤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出现青花瓷器。⑥明清:明朝出现彩瓷;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 ‎ 手工业生产方式:夏商周时期我国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此后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成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产品主要是武器和官府的生活用品,不在市场上流通。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一直到明朝前期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后期开始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但技术传承是封闭性的,同时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产生时间看);②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从经营模式上看);③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从经营方式看);④长期领先于世界,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远销海外。(从地位上看);⑤经济中心南移于手工业生产布局相应变化。(从分布地区看);⑥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 ‎3、商业的发展 市场的发展:自周秦迄唐代,凡县城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这时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秦朝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西汉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立“草市尉”等官职施行经济管理;唐代长安承袭了西周以来的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并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唐后期开始出现夜市。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晓市等。出现专业市场,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草市内还有完备的饮食设施。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白银广泛流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徽商晋商等大商帮渐次形成。‎ 城市的发展: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商业集中的趋势。西汉的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唐朝时除了长安和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以外,广陵(扬州)也是“雄富冠天下”。宋代都市(北宋东京今开封;南宋临安今杭州)商业繁盛。明清,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以江南为盛。‎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②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③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市场形式多样。④自汉代来,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城市商业经济发达。⑤商人群体活跃,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这种形式是为了购买劳动力增殖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并以雇佣劳动为特征,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明清时期的社会生产力虽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但还不足以瓦解封建自然经济。B、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a、经济结构方面,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沉重,农民贫困并被固定在土地上,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乏劳动力及市场。B、政治结构方面,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旧的经济观念影响。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旧的经济观念,使商人、地主将兼并来的钱用来买田置地,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重农抑商”政策:①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②含义:指统治者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限制甚至打击工商的经济政策。③‎ 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④最早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的商鞅变法。⑤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也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海禁”政策:①含义:明太祖时期下令“申禁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清朝严格限制对外交往。②原因:我国是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国家,对外来经济没有迫切需要(根本原因);统治者的因循守旧、骄傲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为了防御外国侵扰,封建统治者采取了消极的“闭关自守”政策;为了切断郑成功与东南沿海人民的反清活动。③概况:清朝只广州一处开放,通过十三行进行外贸活动。④影响:A、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B、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①背景: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候崛起,传统的政治秩序崩溃;阶级关系上一批低层的士人在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冲破礼法束缚,促进了文化的觉醒;教育上出现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②主要学派:道家——无为而治;墨家——兼爱(无阶级差别的爱)、非攻;法家——以法治国;儒家学派代表有:孔子、孟子、荀子③影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成为传统文化的源头,后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①孔子创立儒学:政治思想:“仁”为核心;“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著述方面: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本,被后人称为“六经”。②孟子主要思想:把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中国早期民本主义思想基础)。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通过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③荀子主要思想: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观点;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董仲舒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①主张有: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还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朱熹)归纳为“三纲五常”。②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③目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为儒家思想跃居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地位奠定了基础。④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①措施: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董仲舒)的思想。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五经”(没有《乐》)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宋明理学 朱熹的理学思想:宋代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主要内容:①在理气关系上,认为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同时,理不能离开气的理气关系论。②提出以本体论为基本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修养论。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指出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调教育的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③提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政治理论。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并为其加注,使之成为了理学经典。影响: ①朱熹被后人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②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历史作用:积极方面:①宋明理学强调品德气节,有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②强调以理统情、自我节制,有利于社会责任观念的培养。③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倡“仁”和“良知”,有利于鼓励统治阶级施行仁政,维护社会稳定。④传播范围远到日本、朝鲜以至欧洲,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消极方面:①‎ 宋明理学用新儒家体系束缚人们的思想,强化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②用封建伦理纲常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压抑了人们的正常生活。③用占据官方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 ‎①时代背景:政治: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封建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江南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的重要力量。思想:宋明理学日益束缚人们的思想,文化专制加强,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空谈义理的习气,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②李贽: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出“童心说”以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和反对礼教的虚伪以及官场的欺诈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黄宗羲:主张: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大胆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之法”代替君主“一家之法”,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平等的思想和“公其是非于学校”的主张;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是明末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具体反映。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主张:强烈批判和揭露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梁启超将其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注重实学。王夫之:主张:政治上,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抨击历代帝王天下为私的做法,批判秦以来的暴政;哲学上,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反对“天命”“神道”“道统”主宰历史的观点。‎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①共同主张:政治——都反对君主专制;经济——都主张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思想——提出“经世致用”主张;②不同主张政治——黄宗羲主张“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王夫之主旨“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②经济——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这是资本主义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反映;③思想上——王夫之是唯物主义思想家。③代表作: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船山遗书》。‎ 评价:明末清初李贽和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一方面,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他们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冲击了儒学正统思想,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进步性。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仍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部分、一个阶段。他们是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对儒家思想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进,对儒学的发展实质上起了建设性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造纸术:西汉早期已经有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12世纪传欧洲。造纸术在欧洲的传播,使纸张代替了羊皮纸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传播。‎ 指南针: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叫司南,宋朝时指南针广泛用于海船;13世纪传入欧洲。指南针在欧洲的传播和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火药:唐初,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末,逐渐用于军事,宋代以后开始广泛用于战争。火药的传入使欧洲封建城堡不堪一击,并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也促进了欧洲的采矿和金属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之际,《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提高了印制效率。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印刷术的传播使欧洲人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术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汉字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至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按照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 书法:中国书法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魏晋以前为自发阶段,魏晋以后为自觉阶段。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东晋的王羲之所书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而怀素、张旭之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四大家,都以行书名世。元代赵孟頫,创赵体。明代以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 中国画:中国画又称国画,是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文人画(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 ‎,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中国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的作品,也有许多精彩之作。东晋顾恺之,代表作是人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初唐时期阎立本的人物画《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善画道释宗教人物,代表作是《天王送子图》;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3、文学成就 ‎《诗经》: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形成的标志。②内容:记载的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民间的歌谣,雅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③特点: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现实主义)。④价值: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离骚》:①概况:是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作。他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又称“ 骚体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抒情长诗,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诗。②特点:楚言楚地(楚辞体);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色彩。③价值:是抒情长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唐诗:①原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②概况:盛唐大诗人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有“诗圣”“诗史”的美誉;中唐诗人成就最高的是白居易,他强调诗歌要反映民生的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①繁荣原因:经济上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阶级上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政治上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其他方面科举制的推动,社会的变迁等也是宋词发展的原因。②成就: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③特点: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抒发感情。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关汉卿的《窦娥冤》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明清小说:①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②来源: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③‎ 原因: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等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一些神仙方术、迷信、佛教等思想以及各种历史人物的逸闻琐事等也是小说素材的来源;繁荣的封建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的自由观念增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文化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印刷术的完善,为明清小说的刊印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小说在语言的使用、完整表达及故事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来满足市民阶层的这些愿望;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的深入观察等也是明清小说繁荣的重要原因。④成就: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等长篇小说;由于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一些文人对社会现实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评现实的力作,如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在“三言二拍”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反映了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 京剧产生:①概况: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同光年间走向成熟。②代表人物:以程长庚、谭鑫培为代表的“同光十三绝”。③特点是: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伴奏乐器众多;化妆都有一定的脸谱;表演形式多样;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表演还有一定程式等。④清朝时逐渐成为全国流行的一个剧种,民国以来又逐步走向世界。‎ 古代希腊、罗马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希腊地理环境:①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这为其通向外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②重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形成了众多的城邦国家。‎ 古希腊城邦制度:①成因: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②时间:大约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③突出特点:小国寡民。④影响: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导致各城邦间争夺战争频繁,各城邦国家为防范外敌,保持独立,特别是夺取异邦财富和奴隶,需要通过实行民主制度把本城邦公民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因此,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正是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的产物。‎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梭伦:①内容:经济上颁布“解负令”,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按照财产多少分为四个等级。政治上建立“四百人会议”(第四等级公民不能参加),组成陪审法庭。②评价:梭伦改革中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这种中立政策未能彻底化解矛盾。但是,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者——克利斯提尼:①内容:成立“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打破血缘关系按照地域划分选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制定“陶片放逐法”。②贡献:克利斯提尼以新的行政选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伯利克里时期:内容:①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的官职向各等男性公民开放;②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发言和表决权;③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④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⑤十将军委员会,不仅统率军队,还参与政治,他们由公民大会通过举手方式选出,可连任;首席将军执掌军权。为鼓励和保证公民特别是低等公民积极参政,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与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实质 :少数人的民主、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局限性:是少数人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专政,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无权参政。采取的直接民主、轮流坐庄的形式造成了民主的泛滥,成为社会动荡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忍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导致希腊的衰落。‎ 雅典民主政治意义:铸就了雅典的辉煌:①保障民主,避免专制,最大限度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②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调动公民积极性。③创造了宽松的民主氛围,铸就了民主性格,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④提倡公民参政,培养公民的素质。奠定了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初步基础:①民主思想(如民主、平等、独立等);②民主制度(如选举、任期、议会、差额选举制)等。‎ ‎2、罗马法 罗马法的内容:①形式上: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公元前449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它作为第一部有法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权,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②结构上:包括公民法(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期)、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3世纪中期,公民法演化为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范围的万民法)。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万民法则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罗马法的作用:(1)地位:是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2)影响:①对古罗马——‎ 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极大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积极性;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这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②对后世——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罗马法的研究先后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为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理论武器;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巩固提供现成法律形式,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范本;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之交,诸子百家)‎ ‎ 普罗塔戈拉的思想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①进步性: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的可能性,从而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冲破了传统的人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哥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②局限性:但是它过度关注人的感觉,忽视道德,是个人主义至上观点的起源。‎ ‎2、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约前469—前399年,略晚于孔子、略早于孟子,被称为“西方的孔子”)①哲学地位: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②思想主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但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他与智者是一致的。主要哲学主张:“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美德和知识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③影响: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崇拜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他们的先驱和战友。‎ 近代世界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薄伽丘的代表作:文艺复兴初期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十日谈》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十日谈》讽刺了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思想。‎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哈姆雷特》是其最杰出的作品。莎士比亚作品提升了人性的高贵与尊严,悲剧中的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他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 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1517年为了反对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提出:信仰上帝便可得救(核心);主张建立起人人有权读《圣经》、人人可以通上帝的“廉价教会”;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婚配和还俗;《圣经》高于教士和教皇;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和教皇。这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①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萌芽。②它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核心内容是: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③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④作用:解放人们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 ‎2、启蒙运动:‎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等人的主要观点: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反对君主专制,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即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三权分立学说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贡献,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②伏尔泰:《哲学通信》。提倡自然权利,自由与平等。他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但他不反对财产的不平等。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他对天主教和封建制度深恶痛绝,从根本上否定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③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阐述了人生而自由,“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的思想。他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他。卢梭从分析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出发,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为激进的思想家。他的“主权在民”思想成为法国及欧美革命的思想武器,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浪漫主义之父,宣扬人的感情至上。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提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人生自由,思想自由。国家应该代表公民的公意,公民应该服从现存的国家权力,不赞成暴力革命;把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人类社会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在共和政体里,人人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①兴起条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许多成就。②主要内容: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味,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③性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④‎ 核心:理性主义——提倡用自己的理性,去观察、思考、判断事物。⑤作用:第一、不仅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民主政治;第二、用无神论否定了任何宗教与神学;第三、为未来的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提出了很多原则,至今还在奉行;总之,用理性主义反对君权、神权与特权,追求民主、自由,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①原因: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同时要求扩大对外市场。(根本原因);社会根源:欧洲出现“寻金热”,《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直接原因(商业危机):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当时西方贸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商路受阻;宗教原因:15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基督教;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条件: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制造出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罗盘针已在海船上使用;武器装备得到改善;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具备了组织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实力。②过程:1487~1488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支持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好望角后返回;达·伽马从好望角到达印度;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于1492~1493年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后发现美洲新大陆;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实现环球航行。③意义:第一、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等地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第二、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开始向世界性贸易发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第三、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第四、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这一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五、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2、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 荷兰的殖民扩张:①背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②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③‎ 过程: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并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非洲,17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在美洲,荷兰也在进行殖民活动。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和殖民帝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7世纪下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英国取得了荷兰的北美殖民地。此后,荷兰在欧洲丧失了大国地位。‎ ‎ 英国的殖民扩张:①原因:物质基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非常发达,是在海外殖民活动中取胜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进的政治制度是取胜的根本原因。武力后盾:建立了欧洲一支最强大的海军。意识形态:宗教改革后,英国清教徒强烈的个人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文化意识的进步与解放,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②特点: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③过程:16世纪,英国没有实力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抗衡,这时期海上活动的特点是进行一般性海上贸易的同时进行海盗式的抢劫和贩卖黑人奴隶。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1652-1674年的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18世纪,英法发生多次战争,在最后的“七年战争”中,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造成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③在被侵略征服的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猛烈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体制。总之,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展。‎ ‎3、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工业革命:①条件: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资本: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黑奴贸易等获得;劳动力:圈地运动;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市场: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直接原因)。②主要发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序幕;1785年瓦特制造了改良蒸汽机为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提供了新的动力,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到19世纪中期,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③影响:积极: 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消极:无产阶级遭受着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①兴起的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市场的需求。②表现: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③成就: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1903年)(内燃机驱动)。④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新式交通工具蒸汽机车(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条件,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更加紧密,交往也更加便捷,从而促使到了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使用,为世界市场发展提供先进的物质条件,促使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 三、欧洲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①背景:“光荣革命”的胜利。②制定: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③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④影响:它使后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它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内阁的形成:“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汉诺威王朝时期,乔治一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兴趣,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成内阁的先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典型国家。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立宪制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真正掌握政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 ‎,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他仅是国家元首,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象征。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掌握行政权。‎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1787年宪法:①背景:首先邦联制下各邦保留很大权力,中央最高权力机构邦联国会权力有限;其次面临英国、西班牙的威胁;第三、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震撼了邦联的统治者;第四、启蒙思想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如三权分立学说也对这部宪法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②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③“三权分立”的表现国会 (立法权)‎ 组成:参政院 议员: 州议会选出,每州2名。 任期6年 ‎ ‎ 众议院 议员:选民直接选出,与各州人口成正比。 任期2年 权力:有权向国民征税、调整国外贸易及州际贸易、征兵及在紧急时期调动民兵。只有国会有宣战权。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要得到参议院的批准后方可生效。国会拥有弹劾权。参议院有对总统任命权、缔结条约权的审批权。在职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总统(行政权)产生方式:选民间接选出,每届4年。地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权力:在战时可行使独裁大权。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不能成为议员。 宪法规定:对总统不能免职,只可弹劾,需众议院1/2以上多数提出,参议院2/3以上多数通过和最高法院法官判定总统有罪即可。联邦法院(司法权)产生方式: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权力:行使最高审判权,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联邦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④影响:第一、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第二、这部宪法将西欧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结合,在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既有利于加强了中央权力,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局限性,如反映人民权利的《权利法案》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派坚决斗争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去的;再如它承认了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烙印;且广大妇女、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三、法兰西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①制定: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②内容: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最高行政权、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职7年,连选连任,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 ‎ ‎,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③影响:共和制政体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德意志帝国宪法:①制订:1871年春天,《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②内容: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皇帝:帝国元首,掌握最高权力,统率帝国军队,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两院制,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职能,对政府没有监督权。③1871年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局限)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积极)‎ 四、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①条件: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根本原因)。阶级条件: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思想条件: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三个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实践基础:马、恩深入工人运动②标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③内容: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史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④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黎公社:①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出卖国家主权遭到人民强烈反对。②概况:1871年3月巴黎人民发动起义,3月28日巴黎人民建立了巴黎公社。③‎ 革命措施:公社成立后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最高权力机关。在任职期间,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④意义: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⑤教训:必须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领导;必须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 五、近代学技术 经典力学:①建立: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②内容: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③最显著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④意义: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在经典力学预测下发现海王星和冥王星,体现了自然科学所具有的惊人的预见力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进化论:①过程: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②意义:思想上:挑战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论,促进思想解放。科学上: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政治上:进化论传入中国,对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推动作用。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它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改良蒸汽机:1769年,瓦特开始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动力革命的号角。瓦特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对纽可门蒸汽机的革新。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电气技术的应用:19世纪后期,科学新发现催生了发电机。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电动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总之,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六、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拜伦的《唐璜》: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唐璜》是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人间喜剧》包含了90多小说,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写了200多部作品,将我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托尔斯泰的作品充满战斗力,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莫奈的《日出·印象》:印象派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日出·印象》里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结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的变化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 凡·高的《向日葵》:后期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荷兰画家。他的作品色彩极其强烈,富有个性,充满火一样的热情,他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代表作《向日葵》。‎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德国音乐家,他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早期受启蒙思想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贝多芬向往民主、自由、平等,充满时代精神和革命力量,作品如《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以英雄为主题,表达胜利后的快乐;《英雄交响曲》即第三交响曲,完成1804年。最初,该曲是贝多芬为献给拿破仑而作的,体现他对英雄的崇拜。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创作道路上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 近代中国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①背景:根本原因——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迫切需要打中国的大门和市场;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导火线)。②时间:1840-1842年。③结果——签订《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关税要与英国协定。④影响:鸦片战争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由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列强商品倾销地和原料掠夺地。产生了近代工业,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思想领域还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①背景:西方工业革命的深入,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与丰富的原料,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②时间:1856-1860年。③影响: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从此,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①背景:日本在走向资本主义道路过程中,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东北和台湾、占领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②经过:1894年7月战争爆发。黄海海战,北洋舰队虽有损失,但舰队主力尚存。1895年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③《马关条约》内容:割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江苏)和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商品免除内地税等;④影响:政治上: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使台湾被日本割占半个世纪之久,使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内地,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促使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例如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经济上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又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使得洋务企业遭到打击。社会思想上: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使得民族危机加深,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引发社会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例如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总之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①背景:19世纪末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影响;②时间:1900-1901年。③《辛丑条约》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连本带息共9.8亿);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允许列强驻兵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惩办参加义和团运动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的团体或组织。④影响:《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太平天国运动:①背景: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自然灾害严重。西方宗教的影响(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拜上帝会的特点>,创立拜上帝教)。②‎ 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空想性:平分土地无法实施,绝对平分产品更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落后性:它规定消灭一切私有制,平均一切社会财富,这与当时中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相违背)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9年提出《资政新篇》(先进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而且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所以根本没有实行。) ③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是其失败根本原因(如天京变乱、《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局限性);战略失误,偏师北伐是其失败又一主观因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是其失败重要客观原因。④作用: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⑤“新”特点: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使命;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遭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义和团运动:①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口号:“扶清灭洋” (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矛盾。口号也表明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因而动员了广大群众,但也带有笼统排外性质。);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在廊坊附近义和团和清军共同阻击八国联军,天津义和团也和清军英勇抗击侵略者;③失败:主观方面——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方面——中外联合的绞杀。④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它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2、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政治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它是中国第一个全国统一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武昌起义: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与同盟会保持联系,策划发动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他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颁布:1912年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国民有人身等自由;民国实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为防止总统独裁,约法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中多数党产生。③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④目的:为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⑤评价: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一座丰碑。 ‎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它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①背景:国际方面:一战期间,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民族危机的加深;十月革命的影响;国内方面: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这是根本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②经过:6月初以前五四运动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其斗争的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务”、“拒绝和约签字”等。6月初以后,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了上海,工人阶级开始成为运动主力。③初步结果:北洋政府最后释放被捕学生,免除了亲日卖国贼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④影响:五四运动是是广大人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对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会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李达等13人。会议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决定党的中心工作为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共一大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代表的阶级利益: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指出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共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①背景:军阀混战使人民痛苦不堪,“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愿望。②经过:1924年,中共参加国民党“一大”,使国民党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1924年5月,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讨伐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这三个军阀,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③评价: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此,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大革命风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普遍的革命洗礼。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开始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了,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这些都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①背景: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使中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南昌起义(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它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秋收起义等起义走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均遭到失败。②八七会议(重心转移会议):1927年在汉口召开,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正确道路的开端,中国革命的策略从此发生了转变。在粉碎敌人“围剿”的基础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长征的胜利:①根本原因是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直接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②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③意义:长征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革命骨干,传播了革命思想。‎ 抗日战争:①日本侵华: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7月,日本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真正抗战。12月,南京沦陷。日军杀害无辜百姓30万人(南京大屠杀)。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党外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③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八路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大捷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为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胜利)和武汉会战等大会战。中共1937年秋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在全面抗战路线指导下,八路军(华北)、新四军(江南)<都属于国民革命军序列>深入敌后展开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指挥中枢。1940年彭德怀指挥华北八路军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④中共七大:1945年,在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了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为争取抗战的最后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的准备。⑤抗战胜利的原因:中国方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主要原因);中共努力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使抗战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国际方面: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⑥意义及地位: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战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 解放战争:1946年,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1947年6月,邓小平、刘伯承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共中央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4月23日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被列强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它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①坚持中共的领导;②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③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④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①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控制了中国,强迫清政府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同时又获得了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等特权,急剧增加了商品输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小农经济起了瓦解作用;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①背景:根本原因: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外商在通商口岸创办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的诱导。②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③地点:东南沿海;④代表:方举赞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⑤民族资产阶级来源:官僚、地主和商人。⑥特点: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⑦影响:它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产生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了中国的无产阶级力量,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1912-1921):①特点:短暂的春天;②发展原因: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第二、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第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作用;第四、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第五、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③发展最快的行业:纺织业、面粉业;④特点:主要是发展了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封建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发展速度快,但时间短暂,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区域上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⑤‎ 影响: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动了一系列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与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国民政府前期:①特点: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②原因:第一、南京国国政府成立很快就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第二、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第三、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③影响: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经济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①特点: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②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解放战争时期:①特点: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日益萎缩;②原因:国民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三、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思想的萌发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中抵抗派,他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人编写了《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他还收集、仿制西方战舰图样,交工匠研究仿制西方战舰。‎ 魏源与《海国图志》:地主阶级中的抵抗派,他在《四洲志》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西方历史、地理、科技知识和西方各国政治制度;他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这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但没有付诸于实践。‎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①背景:甲午战争后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传播;洋务运动的失败,要求改革政治体制的呼声逐渐高涨。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他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还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梁启超:代表作品是《变法通议》。他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危害和顽固势力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思想。严复: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在当时中国风行全国,增强了无数仁人志士救国存亡的信心。③‎ 意义: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维新思想的突出作用在它的思想解放,它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冲击了封建思想,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新文化运动 ‎①背景: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加地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在文化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②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迁到北京,北京大学成为主阵地。③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民主即“德先生”,科学即“赛先生”);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他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邹议》,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④影响:新文化运动是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促进民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③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只在知识分子中间进行传播,对工农群众影响不大。‎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1919年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回击胡适,掀起“问题”与“主义”之称。论战实质:在中国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根本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意义: ①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②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现代世界 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背景:客观方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社会矛盾尖锐。主观方面: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强,有自己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及领袖列宁。导火线:俄国参加一战,战事的接连失利,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反战、反饥饿、反专制的革命浪潮。‎ 过程:①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统治俄国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②四月提纲:1917年四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要使俄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地口号。③七月流血事件: 结果: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④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来到武装起义司令部,亲自领导起义。到11月7日起义的工人、士兵占领了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晚上九时进攻冬官,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召开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地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前提。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①背景: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②内容: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上推行工业国有化;在产品分配上,国家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并实行配给制。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许多方面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遭到广大农民的不满。④实质:用军事管理办法实现社会主义,以全面的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①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1921年苏俄出现了经济危机(粮食和工业生产下降)和政治危机(工人、农民不满、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兵变)。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施新经济政策。②内容:农业上,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制度。③作用: 新经济政策实施,使俄国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④特点: 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斯大林模式”‎ ‎①形成:1925年联共(布)14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7年联共(布)15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实施“一五”计划(1928~1932年)、“二五”计划(1932~1937);1936年颁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②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③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时,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的是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从长远看,斯大林模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阻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造成农业的长期停滞不前,也使经济失去活力,并且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①背景: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②内容:赫鲁晓夫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措施有: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对工业管理进行了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③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了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勃列日涅夫改革:①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改革。②措施: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冲击作用,但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③评价:改革使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戈尔巴乔夫改革:①目的:为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②过程:前期主要进行经济改革,后期进行政治改革(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后来主张放弃苏共的执政党地位)。③后果:戈尔巴乔改革导致苏联民族矛盾激化、苏联社会政治经济迅速恶化,导致了8.19事件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二、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①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崩溃;具体(主要)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②特点:时间长,1929至1933年长达四年;范围广,涉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破坏性强,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③影响:它在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在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由于各国转嫁危机,它还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2、罗斯福新政 ‎①历史背景: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加剧了美国社会动荡;美国人民要求改革呼声高涨,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扭转形势。②目的:直接目的:摆脱经济危机。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③主要内容: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通过《紧急银行法》,成立联邦储备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复兴工业。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复兴工业。规定了公平竞争的法则,凡执行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标准的企业可使用“蓝鹰”标志,以资鼓励;调节农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规定政府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复苏;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保护劳工权利。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新政第一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第二阶段着重进行改革,而救济则贯穿整个过程。) ④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⑤‎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⑥作用: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第三、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第四、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普遍干预经济 二战后,英、法、西德、日本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尤其是西德和日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和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国家干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此外,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二战后,发达国家相继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调整和改革,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1973年,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为了走出困境,这些国家纷纷调整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 社会福利制度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这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英国等福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形成 ‎①背景: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美国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苏联由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②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总统向国会提出咨文,声称共产主义威胁了世界和平和美国安全,美国要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苏联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1947年9月,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它对西欧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在1949年1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在美国的策动下,1949年,美、英、法、加等西方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等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2、“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具体表现——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第二、在交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势均力敌,在半个世纪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 ‎①背景:二战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实力显著削弱,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打破。在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下,欧洲的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国家只有走联合之路,才能使欧洲得到稳定与发展。②‎ 进程:1950年,提出舒曼计划。1951年,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统称欧洲共同体。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防备合作也加快了步伐。③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④作用:欧共体的扩大,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随之变化。‎ ‎2.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 ‎①原因:第一、日本政府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日本经济的恢复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植。第三、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第四、1956年-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日本政府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五、日本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②表现:1956~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③影响: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有力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中国的振兴 ‎①1949~1956年,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②1956~1966年,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很大。③1966~1976年,十年文革,损失巨大。④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中国是第三世界中惟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舞台上也发挥了越越重要的作用。‎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①背景:第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其成立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二、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第三、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新独立的国家主张团结起来,推动了不结盟运动兴起。②倡导者: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塞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③标志:1961年召开的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④影响: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在国际政治舞台发挥着巨大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苏联解体:‎ ‎①‎ 过程:1991年,八一九事变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发表,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完全解体。②原因:外部原因:西方国家长期的和平演变政策;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也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长期存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③影响: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冷战结束后,世界各种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①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②原因:第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第二、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并极力构建以自已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第三、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出现:欧盟的成立、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③影响:第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三、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表现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第四、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是漫长的。‎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①背景: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膨胀使美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重建战后世界秩序需要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吸取2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训。②建立:1944年7月来自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③内容: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④意义: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联盟:①过程: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批准“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1999年1月,欧元正式诞生。②‎ 影响:欧洲的联合加强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对世界经济格局有着重要影响。欧盟的建立和欧元的诞生,为欧洲各国进一步加强在政治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经济向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北美自由贸易区:①成立:1994年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②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自由贸易区。③影响:三国之间相互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使各自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加强了规模经济的优势。‎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①过程: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1989年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该组织。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②性质:是一个具有广泛经济协商功能的官方论坛和协商机构。③特点: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根据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使各自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很好的平衡。④意义: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不仅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而且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原因: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且导致1929年大危机的加深;美国经济倡导。②过程:1946年美国提议,1947年签署,1948年开始实施。③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④意义: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经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①建立: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②性质:它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③意义: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机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4、经济全球化出现趋势和影响 ‎①进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经济进一步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②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问题:第一、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必须制定合理对策,在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谋求经济全面发展。第二、由于世界经济经常发生波动,而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为了继续获取超额利润,一些发达国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其他国家倾卸,或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些行为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尽管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五、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和量子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①提出: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16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②‎ 意义: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量子论:①提出与发展: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在这个基础上,新的物理学分支量子力学建立起来。②意义:最子理论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现代信息技术 电子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信息技术的基础。‎ 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①互联网是超大规模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组成的信息与服务共享的网络。1969年,国际互联网首先在美国诞生了。②90年代以后,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Worid Wide Wed,即万维网),成为一个成熟与稳定的巨大信息源。1995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 六、现代艺术 ‎1、毕加索的美术作品 ‎ 西班牙人,他从19世纪末开始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立体派画家。《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第一幅绘画。‎ ‎2、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第一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现代中国 一、中国的政治与祖国统一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②概况:1949年9月北平。③主要任务: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④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到1954年结束);大会确定了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 ‎2、开国大典 ‎ ‎1949年10月1 ‎日,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时间:1954年。②主要任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特点: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选举代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统一管理国家④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政协行使人大职权结束,政协作为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继续存在和发展。③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③特点: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共的领导,是参政党;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基础;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④主要职能:建国初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以后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⑤意义:调动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热情,开创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新局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1958年,内蒙古(1947年),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965年)少数民族自治区先后建立。三级自治机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特点:①在国家统一领导下。②核心内容是自治权。③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直接目的),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①表现: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②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依法治国战略的确定: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的理论:①理论: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②提出:邓小平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③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香港、澳门的回归:①回归:香港:1984年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回归。澳门:1987年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回归。②意义:第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第二、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第三、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海峡两岸的关系的缓和与发展: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大陆提出了三通。1990年,台港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达成了九二共识。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过渡时期总路线:①背景: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国营经济的建立,这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②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③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改造)。④实质: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⑤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中国开始改变工业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三大改造:①含义:指从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平赎买(与苏联相比是创举)。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③‎ 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中共八大:①召开:1956年召开。②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时间:1958年。②产生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上和思想上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探索建设的道路上,党产生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冒进思想。③表现:“大跃进”追求经济建设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和不断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的指标;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追求公有制的程度高规模大等。④影响: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是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的一次严重失误,是造成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局的一个重要原因。⑤纠正: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1966~1976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1978年12 月召开。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开始:安徽和四川。②主要特征:包产到户。③意义:农村掀起的这场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国有企业改革:①背景: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③内容: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④意义:国有企业的自我发行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增强。‎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①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起先后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②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4年5月,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4月开辟上海浦东为经济开放区。④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①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②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③意义,南方讲话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中共十四大:①召开:1992年10月。②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0年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共十五大:①召开:1997年9月。②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③中共十五大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的世纪。‎ 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①背景: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②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方针:“另起炉灶”(清除国民党与各国签订的条约)、“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④成就: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和完善: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缅时,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亚非会议进一步完善。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③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日内瓦会议:①概况: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赴日内瓦出席苏、美、英、法等有关国家参加的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交会议。②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在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万隆会议:①召开: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 方针,推动了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万隆十原则。②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①背景:第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支持;第二、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第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③意义: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①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以及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港问题和解决中美之间长期争端的战略考虑。②过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式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中日邦交正常化:①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日建交。②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订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3年中日正式建交。③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最大特点奉行不结盟)‎ ‎ 中国在联合国的重要外交活动:①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宪章和宗旨,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展了积极作用。②200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倡议了举行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历史上的首次会晤,并发表会晤文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外交活动: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10月,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非正式会议,该会议促进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1996年,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形成“上海五国机制”‎ ‎;在中国推动下,2001年1月,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服饰的变化:①趋势:由拘谨、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方便、平民化转变。②变化:近代男装: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了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近代女装:旗袍由宽松肥大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现代——50年代到60年代中,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备受青睐;改革开放后,款式新颖的服装层出不穷,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婚姻观念与婚丧礼仪等社会习俗的变化:①婚姻观念: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②婚丧礼仪:婚姻风俗的变迁的特征是删繁就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火化改革。③内因:中国社会自身的不断进步:经济、政治、思想上的变化;外因:外来的侵略的不断加深;西方物质文明的影响。‎ 影响变迁的因素:近代:鸦片战争后,西方民主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政府政策的影响;先进中国人的主动吸取;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现代:政治运动和对外关系的影响;中共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变迁的特点:与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始终保持着民族本色。‎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交通工具的进步:①轮船航运业: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中国终于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得以发端。②铁路运输业:1881年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1905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影响: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通讯工具的进步:①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邮政正式脱离海关。②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始。③‎ 电话: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目前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影响:使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报刊、影响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互联网的普及 报刊:①19世纪中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②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1873年的《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纸。③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国闻报》《时务报》《强学报》)。④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从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电影: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此后 ,电影开始在城市中流行。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起步;《歌女红牡丹》结束中国无声电影的历史;《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互联网(“第四媒介”):1993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至200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二位。‎ 五、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①背景: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②内容:“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③作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④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新三民主义:①背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屡次失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②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改组了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③‎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有质的飞跃。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民权主义,提倡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内容。④作用: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⑤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还有原则区别。‎ ‎2、毛泽东思想 ‎①形成和发展:萌芽——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发表《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熟完善——抗日战争时期。标志: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继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②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国革命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③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④深远影响:指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成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邓小平理论 ‎①历史背景:第一、社会基础——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第二、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基础: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②形成发展: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展深化——1992年初“南方谈话”‎ ‎,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作出科学的概括,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进一步丰富邓小平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式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④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⑥地位和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①背景:国际形势: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形势:改革开放多年,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新党员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新形势下需要回答许多新的理论问题。②创立过程:2001年,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十六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③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历史意义:性质特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建党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位——立党治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⑤作用: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六、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科技成就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①概念: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②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它打破了美苏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战略核导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5年,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③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它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载人航天工程:①成就: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2005年“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②意义:中国载入飞船的成功发射,是继 ‎“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史上又一里程碑,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杂交水稻技术:①成就: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带头人,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②意义:杂交水稻的发明给中国创造了巨额经济效益,不仅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①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②内容(内涵):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③发展历程:1956年提出:1957~1978年遭遇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为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④意义:“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主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个面向”的方针:①1983年邓小平提出。②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③意义:这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 ‎“科教兴国”战略:①提出:1995年。②内容: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③意义:它的提出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补充 ‎1、文艺复兴运动:背景:①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②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兴起。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③人们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与基督教禁欲主张的矛盾);④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意义: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被称做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他们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进一步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性:但是人文主义活动主要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没有触及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础和封建统治的根基。‎ ‎2、德国宗教改革:原因:①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统一,天主教会阻挠德国统一;②德国各阶层对教会普遍不满,为实现统一也需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③德国每年要向罗马教廷交纳大量苛捐杂税,德国成为“ 教皇的奶牛”;④‎ 人文主义的熏陶;⑤导火线(直接原因):“赎罪券”的兜售;⑥路德立志改革(主观)⑦根本原因:政治上的四分五裂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①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②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③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④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 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因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而产生;②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尤其是反对天主教会;③都迅速波及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条件。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所以首先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②时间和范围不同: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然后波及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高潮,且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意志,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③历史作用不同: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促进西欧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改革中产生的一些新教,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作比较:相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不同:①背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天主教神学对人的束缚。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教会及世俗君主专制提出了批判。②内容: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天主教神学束缚,强调追求现世幸福。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反教会与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把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理性王国”、按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③方式:文艺复兴时许多思想家借用宗教、古代文化的外衣;启蒙运动提出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直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④影响:文艺复兴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事业产生及发展,启导了宗教改革;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浪潮,为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奠定基础。‎ ‎5、启蒙运动:背景:①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结束就制度;②近代科学的兴起,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④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⑤17世纪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内容:①核心是理性。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而不依赖于天意或神的意志。②‎ 把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作为其批判的目标,主张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最大的特点是崇尚理性,其实质是批判封建制度,对新社会提出设想。作用:①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②不仅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成为人类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影响了美洲、亚洲的资产阶级革命;③为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④文学艺术上留下了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6、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大革命的进行;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特点: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 本能感情;想象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7、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早期):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特点: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 ‎8、印象画派(19世纪后半期):背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点:借助光学成就,捕捉光与色之下“瞬间现象”。印象画派与中国的写意画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印象画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9、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 ‎ 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 同 点 发明者 ‎ 工匠、技师 ‎ ‎ 科学家、工程师 发明基础 ‎ 生产实践的总结 ‎ 自然科学成果 时 间 ‎ 1765--19世纪中期英开始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 ‎ 1870--19世纪末20世纪初30多年 范 围 ‎ 英国—法美—德俄日 ‎ 同时开始于几国 重要标志 ‎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开始部门 ‎ 棉纺织---轻工业 ‎ 电力---重工业 ‎10、洋务运动(当时皇帝是同治、光绪,所以洋务运动也叫做同光新政):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目的: 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体制和统治利益。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要内容:①创办近代企业:第一个军事企业——曾国藩在1861年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最齐全的军事企业——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第一个民用企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②开办新式学校,培养近代人才主要是培养翻译和科技人才;③创建近代海军。结果:由于专制政体和守旧思想的阻挠,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最后在甲午战争失败后破产。影响:①‎ 积极作用:洋务派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②局限性:只学习西方的科技,不改变中国的制度。说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11、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理论依据,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③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践。‎ 出现该特点的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表现在文化上;‎ ‎②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③西学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水平低,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2、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点:斗争目标:推翻清政府;颁布了革命纲领:前者《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斗争方式: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建立了政权:在南京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结果:没有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13、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 近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用: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基础;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14、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表现在:‎ 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一条独特的创立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瓦解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从工业部门的结构上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从工业分布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和商品发展的程度较高,同时,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看,中国民族企业是很落后的;从企业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来看,中国民族企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势力既有矛盾性又有依赖性,这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点。‎ ‎15、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以及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重要启示?‎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①西方列强侵华的客观影响: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②政府政策的影响: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③民族主义的驱使:民族危机的加深,激发了实业家“实业救国”的爱国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④有利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如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等。‎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①主观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身的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②客观因素: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环境恶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B、政局动荡(革命和战争不断):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启示: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保证充足的资金,以科技为先导。‎ ‎16、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经济成分:①自然经济:产生于战国时期,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它的发展趋势是走向解体,但长时期内仍占主导地位,是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止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 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鸦片战争后,灭亡于新中国成立前后;③洋务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十年代,灭亡于20世纪初;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最进步最革命的经济成份,政治上表现是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提供了经济基础。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消灭于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中。;⑤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消失于新中国成立前后。‎ ‎17、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是个渐进的过程,其三大特征:①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③是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至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1915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18、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相同点:①社会性质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相同:都以反帝反封建作为革命的任务;③革命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点:①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②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③群众基础不同:资产阶级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无产阶级广泛发动群众;④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目标,走社会主义道路;‎ ‎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没有成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必要的准备;⑥所属时代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9、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①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②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③不可避免的带来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和能源危机。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政府的大力提倡;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20、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③‎ 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1、改革的总体认识: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22、新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既有成功,也经历了曲折,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③制定方针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⑤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总之所有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都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都将成为党继续领导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23、‎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 内阁首相 皇帝、宰相 总统 总统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国会 国民议会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特点 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 军事封建 皇帝权重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24、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背景:19世纪60年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洋务运动的兴起,在一些知识分子中间出现了早期维新派。基本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和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结果:早期维新思想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不成熟的,也未付诸于行动但成为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的来源之一。‎ ‎25、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中 国 时 间 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安阳殷墟,甲骨文)‎ 约前1600‎ 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前1046‎ 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 西周 春秋 前770—前476‎ 战国 前475—前221‎ 民用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出现、铁犁牛耕技术出现,成为中国传统的耕作方式 春秋战国 秦朝建立 前221‎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焚书坑儒、朝议制度 秦始皇 西汉 前202—9‎ 北方普遍使用牛耕(南方还是刀耕火种)、炼铁使用煤炭、商人不得着丝乘车 西汉 察举制、内外朝制度、盐铁专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 蔡伦改进造纸术、王景治理黄河、杜诗发明水排(冶铁)、出现青瓷 东汉25—220‎ 三国(魏蜀吴)‎ ‎220—280‎ 西晋 ‎226—316‎ 东晋(王羲之、顾恺之)‎ ‎317—420‎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439—581‎ 出现“草市”、灌钢法 南北朝 出现白瓷 魏晋南北朝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隋朝581—618‎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怀素、张旭(草书)吴道子、阎立本(画家));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 唐朝618—907‎ ‎《金刚经》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868‎ 火药的发明(唐末火药用于军事)、曲辕犁 唐朝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产生于四川地区;开始种植棉花;形成各具特色的官窑 北宋960—1127‎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南宋1127—1276‎ 行省制、宣政院(管辖西藏)、出现青花瓷 元朝1271—1368‎ 设内阁 明成祖 资本主义萌芽;商帮会馆出现(晋商和徽商);国人开始种植玉米;白银开始流通,棉布普及全国,出现彩瓷 明朝1368—1644‎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 清派施琅统一台湾 ‎1683‎ 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4‎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89‎ 设立军机处 雍正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839‎ 鸦片战争爆发 ‎1840‎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2‎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3‎ 洪仁玕《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859‎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签订 ‎1860‎ 曾国藩创办第一家官办军企安庆内军械所,洋务运动开始,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始 ‎1861(辛酉年)‎ 上海发昌机器厂成立(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 ‎1866‎ 汉口《昭文新报》,开国人办报先例)‎ ‎1873‎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1877‎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 ‎1881‎ 电话传入中国 ‎1882‎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1895‎ 上海放映电影 ‎1896‎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1895—1898‎ 戊戌变法 ‎1898(戊戌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899‎ 义和团运动 ‎1898-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辛丑条约》签订,各国开始在华北驻军 ‎1901(辛丑年)‎ ‎1903‎ 中国同盟会成立;《定军山》中国电影诞生 ‎1905‎ 开设国内无线电报 ‎1906‎ 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1911(辛亥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颁布《临时约法》‎ ‎1912‎ ‎(民国元年)‎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1914-1918‎ 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 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19‎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1‎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2‎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黄埔军校创立 ‎1924‎ 北伐战争开始 ‎1926‎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27‎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1‎ 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1932‎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4.10‎ 遵义会议;华北事变;八一宣言;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瓦窑堡会议;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1935‎ 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长征结束;西安事变 ‎1936‎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洛川会议;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南京大屠杀 ‎1937‎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