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21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概况专题训练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概况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资料,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横断山区、江南丘陵 C.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成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 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 C.修建水库数量增多     D.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 ‎4.据图推断,近年我国 A.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    B.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C.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    D.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绘制的是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如果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A.南部沿海一带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6.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在华北地区 C.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D.台风已蓄势待发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回答7~8题。 ‎ ‎7.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8.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9~10题。‎ ‎9.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 ‎10.与1985~2019年对比,该流域2019~2019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A.全年干旱多晴区     B.夏半年多雨区 C.夏雨集中区         D.夏雨区 ‎12.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高压脊的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多对流雨 ‎13.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人为活动 二、综合题 ‎14.读四川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据图描述四川省地形特征。‎ ‎(2)你是否赞成四川省大力发展水电?请依据所知识图中信息说明理由。‎ ‎(3)结合达州地区地形特征,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原因。‎ ‎15.读“我国某区域及其1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月0℃等温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2)图示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简析其自然原因。‎ ‎(3)比较R1、R2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简析古汉中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并说明判断理由。‎ ‎1.D 2.A ‎【解析】第1题,根据甲、乙所在经纬度,结合甲、乙两地的海拔可以判断,甲地纬度低,海拔较高,应为云贵高原;乙地位置偏东,海拔低,应为洞庭湖平原。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甲为云贵高原,乙为洞庭湖平原,根据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较易得出正确答案为A项。‎ ‎3.C   4.D ‎【解析】第3题,整体来看河流的泥沙是在波动中减少的,而海平面的变化是在波动中加大的,而且海平面在波动中升高。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在库区,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如果水土流失加剧,入海泥沙量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大江大河泥沙的减少受人为挖沙活动的影响不大,甚至可以不考虑。如果降水偏多,水土流失应该加大,河流携带的泥沙量也会增加,整体应该是增加而不是减少。第4‎ 题,由图中可以判读出海平面是上升的,滨海盐碱化应该加重,而不是减弱。台风的破坏程度与海平面变化以及入海泥沙量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由于海平面上升,入海河水受阻,因此沿岸的湿地面积应该是扩大。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必然后退,海岸的侵蚀也会随之后退。‎ ‎5.D   6.C ‎7.B    8.A ‎【解析】第7题,读图,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规律变化,可以判断出四地的气温范围。甲地气温大于28°C,乙地气温在26-28°C之间,丙地气温大于28°C,丁地气温在26-28°C之间,所以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乙、丁两地。第8题,根据图中的河流分布看,M地是许多河流的源头地区,说明这里的地势高,属于山地地区。M地气温小于26°C,是因为海拔高于周围地区的原因。‎ ‎9.D 10.B【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大,冬季结冰。第10题,结合上题分析与图示可以看出,该地耕地面积扩展迅速,灌溉用水增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水体面积大量减少。‎ ‎11.C   12.A   13.C ‎【解析】第11题,读图,图中①地区是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雨季类型为夏雨集中区。全年干旱多晴区是②。夏半年多雨区是④。③是夏雨区。第12题,图中M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受西南季风影响,雨季长。受高压脊的影响区是少雨区。该地位于内陆,不受台风影响。该地是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第13题,图中N地位于祁连山山麓,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不是干旱多晴区,导致界线向西北凸出,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该地水资源短缺。土地是气候作用影响的结果。人为活动不是区域干旱多晴天的主要原因。‎ ‎14.【答案】(1)以高原和盆地地形为主;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大 ‎(2)赞成 四川地势由高原到盆地落差大;河流众多,流量大,水能资源丰;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大;工程技术力量强。‎ 不赞成 山高谷深、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工程难度大;修建水坝,影响生态环境;当地经济发展落后,资金不足,能源需求量小;距离东部发达地区市场远。‎ ‎(3)达州地区位于大巴山东段,以山地为主,多平行岭谷;夜晚山上气温低气压高,山谷气温高气压低,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山谷的暖湿气流被抬升而凝云致雨;河谷地形,河水汇集快,迅速上涨。‎ ‎【解析】第(1)题,地形特征一般从总体地势变化、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两方面描述,从图中不难看出,四川省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较大,西部以高原为主、东部以盆地地形为主。第(2)题,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若赞同,主要从该地发展水电的自然条件、市场、技术等方面加以分析;若不赞同,主要从开发水电的不利条件及开发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第(3)题,本题要求先说出该地地形,再结合地形,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该现象的形成原因。达州地区位于大巴山东段,以山地为主,多平行岭谷;夜晚山上气温低气压高,山谷气温高气压低,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山谷的暖湿气流被抬升而凝云致雨;河谷地形,河水汇集快,迅速上涨。‎ ‎15.【答案】(1)东西走向;纬度和地形(秦岭)‎ ‎(2)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 ‎(3)流速:R1河段流速较小(或R2河段流速较大)‎ 原因:R1河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R2河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流量:R2流量较大(或R1流量较小);‎ 原因:在R1、R2间有支流汇入(或R1位于上游,R2位于下游)‎ ‎(4)交通枢纽。通过古栈道向北沟通渭河平原及城市(如西安),向南联系四川盆地及城市(如成都和重庆);向东通过汉水联系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