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SOLO 试题及范文
(2007 年:)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
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
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第九条:所有梭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9 分)
例:工人中有童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 12 小时以上。没有充裕的休息,工人竞争很激烈,机器开动时分钟后大门即关
闭,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深受资本家、工厂主剥削。任何工厂中的物件被损坏,不计较元凶,都由工人赔偿。
工人的工资往往拿不到规定的数目,工厂主千方百计找出工人的不足。工人的工作由监工监督,毫无人身自由可言,
苛刻工人工资的现象十分严重。总的而言,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拿出卖劳动力而获得微薄工资,勉强维持生计,在
工厂中处处受监视、压迫,毫无地位可言,是社会最底层的受剥削民众。
工厂每天规定工人的上班时间,这体现了工厂制度使工人纪律性、组织性得到提高。在工作时间,工人不得缺席也体
现了工厂一定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人的行动、纪律。在工作中,工人若有他人讲话、唱歌要罚款体现了工人在工厂中
自由受到限制,资本家对他们实行严酷的剥削,但同时也体现了工厂中工人纪律性的提高。我认为当时的工人既受到
了资本家的剥削,同时也在工厂制度下形成纪律性、合作性,成为最先进的阶级。
在我看来,当时的工人阶级的状况十分悲惨……然而,工人阶级为了生存,适应了当时的紧张生活,为英国工业革命
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严格的工人管理与工作制度,才能使英国的工业飞速发展,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
这种工作制度促使了英国的工业革命率先完成,被剥削的工人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获益。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也有所改变,锻炼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和斗争水平。
(2008 年:) 1789 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对针对这份宣言,1791 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
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 分)
材料一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材料二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
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
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
明确授予的权力。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 1789 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
工人劳动时间长
童工处境尤为恶劣
工人在工厂中所受限制
颇多,某些工厂制度过于
苛刻
工人受剥削严重
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
工人最初有散漫的习性
工人最初有捣毁机器破坏
设备的先例
工厂制度建立初期,因工人受
剥削压迫严重,工人阶级就已
经开展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工厂制度对形成工人阶级的组
织性、纪律性,对提高社会生
产力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指出了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
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明确指出人的权利是自然的和不可动摇
的,列举了人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内容,如自由、财产、安全,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和主权在民的原则等。
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如:人权宣言是进步的,它论证了自由、财产等人的权利的几项内容,
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主权与人的权利的关系等,但为什么在人权宣言之后还要发表一个“妇女人权宣言”呢?这表
明人权宣言本身还是有缺陷的,它没有在内容中提及妇女的权利,因此妇女人权宣言针对人权宣言的条文特意用了“女
人和男人”来加以补充。
第五层:利用材料综合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充分论证。如:如何评价“人权宣言”?这取决于你对“人权”这个概念的理解。
在专制统治下,人的权利被剥夺,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权利,确立起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以此来反对专制制度,
捍卫人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无疑是进步的。然而,这样的权利仅仅只是抽象的人的权利,在对这些权利的理
解上,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妇女就认为她们的权利并没有得到规定,抽象的“人”的权利实际上成为了“男
人”的权利,这违背了人权宣言所提出的权利平等的原则,因此,妇女特意要发表一个权利宣言,并在宣言中把妇女的
权利列举出来。在对“人权”的理解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分歧?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重要的,我们必须从不同
方面来理解和评价人权宣言,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甚至内在的矛盾性。
(09 样题).1906 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
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行使
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
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
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
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
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
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 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 分)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5 分)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哪些差异?(5 分)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15 分)
【测量目标】 (1)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评价
(2)历史阐释/用比较的方法解释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变迁
(3)历史知识/知道历史知识、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材料处理,提取文字、图片、表
格等材料中的信息;历史阐释/对历史的解释做出评价;组织与交流腿用叙述的方式进行组
织、运用论述的方式进行组织;历史价值观,确立人类共享的观念与价值
【考试内容】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 (1)西方国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们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2)中国:以礼入法、礼刑结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没有律师和陪审制度。西方:有律
师制度;有法院、陪审团;重证据。
(3)本小题采用 SOLO 评分法。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试题分析: 各国在对待如果我们考察司法管辖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考察文明国家与清国的关系,考察西方人常常
把非西方国家定义为“野蛮人”,常常以“文明”的字眼来为自己的“侵略行径”文过饰非,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
什么是文明世界?什么是文明国家?所谓“文明世界”和“文明国家”有没有理由在与诸如清国这样的非西方国家打
交道的过程中采取差异化原则和双重标准?实际上,在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谓的西方“文明国家”并没有遵守
“文明”的准则——也就是国家主权和司法自主的国际法原则,正如上述材料中所写道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
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这就是说,遵守国际法将是“文明”的体现。而为什么西方国家在对待中国时不能遵守这样的“文明”准则了呢。
原因就在于,他们所持有的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文明观”,一种狭隘的、排他的、帝国主义式的“文明观”,在这
种文明观下,他们首先不证自明将自己预设并修辞为“文明的”,而将诸如清朝这样的非西方世界定义并修辞为“不文
明的”,重要的是,他们垄断并霸占了对“文明”和“野蛮”的“定义权”,在国家政治舞台上,谁具有定义权,谁就
拥有了“话语权”,谁拥有了“话语权”,谁就可以对“他者”进行宰制、操纵、统治、奴役。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
到,正是在这种“文明观”视野下,西方人利用修辞的力量制造了中、西两种法律体系的等级差异和冲突(中国法律
体系是野蛮的、低级的,西方法律体系是文明,高级的),从而为其在中国攫取治外法权辩护。于是,在文明(西方)
/野蛮(清朝)这样的两分法下,西方人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治外法权)就隐然成为一种“文明使命”,一种志在“开
化”中国的野蛮法律体系的行为,这样,“侵略”被戏剧性地转变为一种“善行”。对于这种话语和修饰策略,以及其
背后所隐含的利益动机,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醒并加以批判。
答题情况:多数学生都从美国律师的观察“既有客观的一面,也有主观的一面”,“有合理的地方,也有片面之处”:
西方法律思想的侵入“既侵害了中国的主权,但客观上也有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等一分为二的方式回答。 也
有少数学生能跳出程式,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论述也较充分。
例答一: 西方国家在近代中国行使司法管辖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但其主要目的显然是非正
义的,侵略主权国家,而迫使其签订丧权辱国条约。
西方国家司法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有一定积极作用。
西方民主的法律制度取代封建的中华法系,以礼入法,礼刑结合的特点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既不利于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长期发展。律师制、诉讼制、陪审制与公开审判的传入,使中华法系渐渐衰落,并成为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动力之一。其他民主化、法制化的制度也唤醒了要求改革的国内有识之士。
西方民主的法律制度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英国终审法院、美国法院等的成立有助于断案的公正性,客观上稳定
社会秩序,并成为日后中国发展现代化的借鉴模式。
但是西方国家在中国行使司法制度的过程与目的是非正义的。
西方列强取得司法权的过程不合法。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侵犯中国主权,违反了国际法。并迫使中国
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1842《南京条约》、1844《望厦条约》、1876《烟台条约》,并于 1868 年成立会审公
廨,使中国丧失领事裁判权。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并成为外国政府的工具。
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并不符合其民主平等的原则。外国在中国犯法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而西方领事馆的司法
官员对之姑息,使得外国人于中国境内为所欲为,干扰司法公正。这与西方社会的平等原则相悖。且外国领事对中国
司法官员职权的干扰,加之其“观审权”从租借地扩大到所有地区,是对中国司法的不公正、不平等体现。
西方国家建立司法制度主要目的在殖民。西方国家对中国推行法律制度并不在于维护中国司法公正,主要目的是
通过制度的同化一步步实现殖民、扩张势力范围的目的,以便发展本国生产力,并争夺市场。
综合多方面来看,西方在中国推行的法律制度是积极的,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但他推行的方式是消极的、侵略性
质的,并且弊大于利。文明的交流应在基于主权互不侵犯、和平共处之上。同时,也表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通
过自强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
例答二: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中国古代是大河文明,西方则以海洋文明为代表。中国古代
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根深蒂固,而西方却探索了符合时代规律的政治体制,相对民主和自由,远远领先于
中国。大河文明的闭塞与海洋文明的开放形成鲜明对比。西方对于中国的侵略是文明史观的必然,先进的工业文明必
将与落后的农业文明发生冲突。但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儒家是中国 2000 多年的官学,其提倡的“礼”、“仁”在国人的心
中根深蒂固,感情因素浓厚,而西方国家却先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浪潮,其积极寻求思想解
放的态度与中国人保守的天性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不难理解,西方人更加理性、稀有,而中国法官断案是渗透了太
多感情因素。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体现了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巨大差异。中国的近代化是一段屈辱史,作为古代的超级大国,在
近代被数不胜数的西方列强侵略却没有还手之力。西方国家靠着他们压倒性的实力逼迫着中国签订无数的不平等条约,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全面领先于中国,不得不承认曾经让西方朝思暮想的中国由于自己的自大而沦为西方列
强的欺凌对象。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让人心痛!“文明国家”(英美法等过),“必须”“几乎所有西方大国”等字眼深刻反映出西
方国家将自己列入“文明”,相对地,“清国”则代表着野蛮。西方列强已经认为向中国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中
国对他们的要求是“必须”的。没有一个国家将中国放在眼中!这着实让人心痛。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是野心的流露,西方国家企图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他们无视国际法的规
定,随意践踏中国国家主权,对清政府提出的一切要求都是满足了他们的利益。并为侵略行为寻找了托词和借口,仅
仅一个法官的主观判断也成为了列强侵略的“重要原因”!
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给了我们启示。中国的屈辱虽然成为过去,但我们要以史为鉴!时刻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改
革开放,走和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不搞霸权的前提下,努力协调国际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
下与世界和谐发展!
例答三:在 1906 年这个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中,美国律师对西方国家在中国掌握领事裁判权与派员会
审公廨庭审的事件进行分析与观察,其中不乏对中西法律体系差异的思考,但也有战胜国和工业先进国家的优越感。
我认为,这是美国律师站在美国、西欧“文明”国家立场的审视角度与态度立场来看待这一问题的,正如葛教授所说,
“历史不尽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更是人类对过去事实有选择,有意识的认识、记录与理解”。今天的我们,应该把领
事裁判权、会审公廨的建立,放在历史背景中去,全面多维度的思考,力图客观公正地评价它。
首先,美国律师的观察,对于中国法律的完善有借鉴意义,在当时,大陆法系有着深邃的法律思想,完备的法律
体系,合理的法律分类的法系;英美法系也注重法律的历史延续性。注重判例法,两种法系都注重“重视证据与严密
的逻辑推理”,相比之下,中国法律的特点“以礼入法,礼刑结合”“ 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审判根据“法官感觉,”儒学原理成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最高准则且刑民不分,中华法系相
比之下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美国律师的观察指明了中华法系的明显不足之处,对于中华法律的改良有借鉴意义,但
中华法系“明刑弼教”的教育感化功能,这位美国律师却未看到,不失为一个缺陷。
但是这位美国律师的观点明显具有战胜国与“文明”国家的优越感。文章中多次使用“文明国家”,不仅认为英法
美德等西方国家是“文明世界”,是“文明国家”与清国签署条约,把被侵略国中国看成是落后野蛮国家,把破坏中国
的司法主权完全看成是中国司法体系的落后,是“文明国”察觉这个情况下的“合理要求”,这完全是站在美国国家立
场上的不道义的也是非法的。国际法中多次规定国家主权原则与不得非法使用武力,在非法侵略他国后,还继续侵犯
他国的司法主权,根据国际法是非法的。
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和该律师的观察呢?我们应该看到“公审会廨”和各国法庭的建立,
都是“侵略的缩影”,是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是落后挨打的教训。“历史可以被宽恕,
但不可以被忘记”,我们不可以被该律师的“文明国家”的“正当行为”所蒙蔽,同时我们也要合理借鉴、认识、接受
该律师对中华法系的缺陷和不足之处的指正,并通过对欧美法系的对比,合理吸收西方法系中的优点,并与我国传统
中华法系中的教育感化功能相结合。
根据以上对美国律师观察的分析,我们不难得知,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记述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态度,受立
场角度的影响。把历史事实还原到历史背景中去,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它,才能使观察认识最接近历史真实,这才是
治史者的严谨态度。
(2010 高考)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
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 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
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 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
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 十二、中国仍
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
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
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
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
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1)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 分)(2)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 分)
(1)答案:正义的要求: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保守的观念: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
(2)本小题采用 SOLO 评分法。(15 分)
答案 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3--15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合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
又如“合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的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
则”的矛盾心态。
答案 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合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合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
的要求;“合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合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
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例一:此条约为义和团私自拟定,虽不代表官方意志,但体现当时饱受侵略之苦的百姓对国事,尤其是对外国列强的
态度。从“和约”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普通中国百姓对国家主权沦丧进行的争斗,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但
同时,对于“和约”中的某些内容,也反映出中国底层民众对国际形势的无知蒙昧,对于国家地位的错误认识,对改
革的无知与混沌。由此也能看出,为什么近代中国是如此艰难与痛苦。
首先,必须肯定义和团是爱国,这从其扶清灭洋口号中即可体会,对我国领土主权的争取,对关税海关权的抗争,
无不体现他们的斗争精神,而这种精神比起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义和团是一个反清组织,国难之
际改变信仰,扶清灭洋,其出发点是值得赞扬的。
但是,“和约”内容受当时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局限,对于外交上,不允许外国使节驻京,不允许
外国人游历,遣返传教士,不准华人与西人交往,对外使得礼节规定又反映出义和团乃至中国大多数百姓,甚至清王
朝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自大无知,对世界的变化,对外交礼节毫无常识。采取了简单、暴力的方法来处理中外关系,
不但在外交上违反了国际惯例,在商品流通贸易上也表现出了无知。正是这种无知,导致本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外国挑
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成了清政府为自保的牺牲品,而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由此“和约”我们可见,当时的老百姓虽对国运表示担忧,但限于中国长期自大保守的心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
济,以及统治者对思想舆论的控制,只剩下满腔的热血,却无科学的认识,以至于认为只要赶走外国人,中国就能天
下太平,以至于他们视康有为为乱臣,他们甚至不知道,戊戌变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其实这也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的见识、知识有限,长期禁锢在土地上,对外界的知之甚少,
且这种状态演变为心理状态,导致近代中国历史的屈辱。而可悲之处在于,广大百姓有救国之心,无救国之法,徒有
满腔热血,却做了不合形势,不合时宜之事。
自 1840 年,中国国门被强行打开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虽逐步瓦解,但封建思想却跟根深蒂固。这也是中国革命与
西方革命不同之处,中国与西方相反,先进行器物改革,再进行政治改革,最后进行思想革命,这正是近代中国改革
之路一直坎坷,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原因。
义和团的这份“和约”中,我们看到了爱国主义,也看到了无知蒙昧,而这一切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局
限造成的,是由中国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所造成的,通过“和约”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懂得爱国真正含义。
例二:义和团运动期间,也就是百日维新失败后,中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这份“和约”真实反
映了当时社会民族矛盾的根源——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碰撞。
首先,这份和约体现了中国人民强国御侮的决心,也是工业文明给农业文明带来巨大冲击的客观反映。例如第一
条的“前所赔款,一概作废”,“租价翻倍”,这一方面的经济要求,都真实地反映了由于不平等条约中赔款的内容对中
国人民,尤其是劳动者带来了深重灾难。犹如台湾归还,胶州湾归还等领土矛盾,一方面体现了资本主义列强对于中
国主权完整的侵害,另一方面更是工业文明其殖民掠夺的扩张性及侵略性的本质体现。与此同时,在这份条约中强烈
要求改变这些现状的愿望和决心,则反映了劳动大众对于自身生存的奋斗,国家富强的希望。以及更深层来讲,是小
农文明在碰撞之初的矛盾摩擦及相应反抗。
除了两种文明最初的矛盾现状以外,这份合约还丰富地反映了小农经济在当时的落后性、局限性,以及工业文明
在当时不得不承认的优势和可取性。
和约中的许多条款都体现了两种文明之间的差异,从而反映两者的差异及优势。例如“康有为为国治罪”一条,
充分展现了农民阶级对于维新变法的抵触或者说不理解。又例如拆毁铁路,日本入贡等想法直接反映了农业文明的局
限性。他们对于外来的深产方式和经济往来存在着心理以及天朝上国心理的残余。同样的,在外交关系上,诸如官场
上的叩头礼节,及“华人交通西人”者“归朝廷治罪”都反映了对于中西文化交流上,农业文明的固步自封以及对于
先进思想的排斥抵触,而这些正是中国农民起义的失败原因所在,以及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问题。
从这份和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农民阶层在内外交困时对于富国强兵的美好愿景,也能客观地看到工业文明及农
业文明碰撞后所造成的矛盾,从而也反映了农业文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的局限性和落后性。由此,中国迈入工业
化也成为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
文明的先进与可取性取决于历史条件下的多重因素,落后的文明终会被先进者所替代。因此,为了维护国家的富
强文明的传承,我们必须做到学习先进思想,改善自身。在 21 世纪全球化浪潮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走出一条复兴、崛起的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例三:如何看待这份“和约”,便是一个看待中国从朝贡贸易体系被迫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过程。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采用着一种高高在上的万国贡主心理,从明朝起,政府明确规定了朝贡贸易的各项细
则,直到清朝,皇帝仍抱着天朝大国、字句高处的心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实际上,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
之前,中国对外始终是不平等的。
作为朝贡贸易体系主人翁的心态同样体现在这份“和约”中,和约规定:“日本必须照乾隆时例入贡”、“中国仍
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等,无不体现了中国妄自尊大的天朝心态。然而,这份“和
约”的背景却是中国已与外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从朝贡贸易体系过渡到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是困难的,对于中国的心理。从《南京条约起,五口通商,割地赔款,
导致中国落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下,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心理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嬗变,此后,《天津条
约》、《北京条约》不断加剧着中国主权的丧失,至《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也就
此于西方对中国的“朝贡贸易体系”——不平等条约体系之中。
“和约”中多处表现出一种试图走出不平等条约体系,重新建立起朝贡贸易体系的心态。也正是不平等条约,在
造成中国社会一片动荡与民族危机的同时,使中国人的思想发生转变,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以后洋务运动的展开,早期维新思想家激进的革命者,中国人的视野被打开,正逐步走出朝贡体系的影子。也正是如
此,中国在不平等条约的体系中进步,也慢慢走出不平等条约体系。
历史总在不断变革的进程中,从朝贡贸易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再转入由此引发的革新,正是中国顺应这一历
史潮流的产物,旧思想不能永久存在,也如这份“和约”的思想,总要走出朝贡心理的束缚。
(例题 1 ) 材料 1、关于鸦片战争,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一针见血地说:“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旨
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而英国学者马士则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说:“当中国人实行一
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它(鸦片战争)不过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
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
材料 2、美国人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则提出了一个悖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
争,是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问题在于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 3、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让我们看到了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另类解读:“……当两种各
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材料 4、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的讲话:“(清政府)竟然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
给予销毁!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刘存宽《试论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双重动因》,《近代史研究》
问题:结合你对这场战争爆发原因的理解,评述材料中的观点。
鸦片战争起因之我见
鸦片战争之起因,实可谓众说纷纭。鸦片贸易论者有之;商业冲突论者有之;文化差异论者有之。然则,从 19 世
纪早期国内外形势看,战争是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为实现全球殖民扩张,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无耻的侵略战
争。
维护鸦片贸易仅仅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材料一马克思尽管从道义上谴责了战争罪恶,认为英国因“维护鸦片
贸易”而发动战争。并没有揭示战争发生的根源。材料四巴麦尊看到鸦片“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作为战
争的推手,他有意回避“鸦片”是为了欺骗国会通过战争法案。他站在西方殖民者立场上,将战争的责任归咎于中国,
美化殖民扩张,掩盖侵略实质,是一种强盗逻辑。况且,鸦片贸易本身就是非法的走私行为,它给中国带来严重危机,
所以才会出现禁烟运动。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推行全球殖民扩展,掠夺世界市场的必然结果。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鸦片贩子是战争祸首。尽管材料二、三、四都看到了“禁烟运动”并非战争的根本原因。马
士从“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角度,费正清从“平等国家关系”角度,张馨保则从“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等文
化冲突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看似找到了真正的深层次原因。但是,他们都从西方社会价值观出发,将战争起因
责任推卸给中国,无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益,模糊了战争责任,掩盖战争的侵略性和鸦片贸易的罪恶性。事实上,这
场战争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为改变正常中英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鸦片贩子为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
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清政府的“天朝上国”心态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由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封闭性;又由于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塞听”在对外关系上实
行的闭关政策不仅不利于中国在日益联系的世界背景下的发展,而且,在所谓“朝贡贸易”情况下拒绝“应有的”或
者“平等的”国际间正常往来,最终导致双方冲突而爆发战争。这些的确是需要反思的。但是,这都不应该成为英国
对中国诉诸战争的理由,也不可能掩盖战争的责任。
对历史的认识,要透过现象洞悉本质。鸦片战争,固然有中英之间的文化观念上的差异,也有双方不同贸易政策
的冲突。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它是英国为了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但是,历史
的教训值得注意,只有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环境中,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例题 2) 一百多年来,围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人们的认识是不同的:
材料一:西太后:“变法乃素志”。“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
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 光绪帝:“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力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
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复存观望。”康有为:“杀几个一品大官,法就可以变……只要皇帝驾临乾清门大功可
成。”
材料二:赫德:“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他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他吃了。”美国《纽
约时报》1900 年 12 月 23 日则说:“改革派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人民的内心都
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情感会被广泛地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材料三:胡绳先生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说:“维新派是以庸俗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他们所承认和要求的
只是渐进的变化……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治主张点滴的改良,否定革命,主张同旧势力妥协,否定决裂……因为他们所
代表的资产阶级还离不开封建地主阶级,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是软弱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张开沅先生在《离异
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中说:“维新派在变法期间不太注意斗争策略,动作太快,触动面太宽,这
样就树敌过多,使自己更加陷于孤立。……没有考虑到各项较大改革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由于民众缺乏理解而
可能增加的反对。……他们爱国心切,因而急于求成。”
问题:结合以上材料,就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评述以上观点。
百日维新,何以来去匆匆?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当事人、旁观者、当代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自的判断。我认
为,变法的失败既有其必然的原因,也有其策略的失误,还有其特殊的因素。
首先,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消极、抵制所至。尽管西太后声称“不内制”,但是,她依然顽固坚
持专制体制,警告光绪帝不得有“更衣冠、易正朔”等数典忘祖的行为。而透过光绪帝所言“积习相沿,因循玩懈”
和康有为提及“杀几个一品大官”,可以看到来自中央和地方对变法的消极和抵制。事实上,维新派兴西学、废八股、
裁撤冗官闲衙等举措,触及了官僚集团利益,最终遭到那拉氏为首的顽固势力的镇压。
其次,维新派缺乏斗争策略是造成变法失败内在原因。与胡绳先生所言维新派与旧势力“妥协”和“软弱”相反,
维新派恰恰在策略上过于激进和草率。康有为错误地以为只要依靠光绪帝“杀几个一品大官,法就可以变”。在西太后
掌握大权,守旧势力和传统观念十分强大的当时,改革难度和阻力绝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百多天内,他们通过
光绪帝颁布一百多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诏令。显然已经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承受力。作为旁观者的赫德和
现代学者张开沅都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尽管爱国心切,但是由于策略的失误,缺乏从政经验,最终断送了维新的事
业。
再次,当时中国社会内部尚不完全具备变法成功的基本条件。《纽约时报》认为改革派“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
制的反对”。这种认识看似合理。但是,这也是从美国的视角——自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来分析的。事实上,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步履维艰,资产阶级力量微不足道。这就决定了维新派必然缺乏充分的社
会基础。尽管维新派在各地通过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等方式宣传维新思想。但是都仅仅局限于官绅、士林
阶层,并没有也不可能发动下层民众。因此当变法遭到顽固派的抵制和镇压的时候,维新派纵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
而胡绳先生从阶级分析角度的认识恰恰切中要害:“维新派……还离不开封建地主阶级”。维新派既得不到统治集团的
支持,有得不到下层民众的理解,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级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这
些恰恰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所必备的历史前提。
历史是复杂的,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析要从当时的时代特征出发,进行多视角的综合分析。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刺激下仓促推行的,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众对变法的理解、统治集团对变法的态度、改革
派的斗争策略等角度而言,这场变法的失败是不言而谕的。但是,这绝不可能抹煞这场运动历史功绩。
(例题 3) 阅读下列反映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实行过的经济政策。
材料一:十六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和十八世纪俄国彼得一世都实行过鼓励开办手工工场、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保护本
国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使两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材料二:十九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鼓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自由放任,让看不见的市场
之手指挥经济。
材料三:渡过经济危机后,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到:“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
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四:20 世纪 70 年代为了克服效益低下,竞争力下降等弊病,英国撒切尔夫人、美国里根总统都实施了大刀阔
斧的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改革,经济都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势头。
请你对上述材料进行评述。
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兼谈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经济政策
综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无论是重商主义,自由主义;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是在资本主义
特定发展阶段推行的经济政策。必须看到,这些政策在特定背景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潜藏着诸多难
以克服的内在缺陷;即或是行之有效,也不可避免地制约着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首先,特定的经济政策是特定阶段的产物。16 和 18 世纪英国和俄国,建立在手工工场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尚处萌芽。
两国君主力挺重商主义,推动了两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提高了两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相继完成,亚当斯密倡导的自由放任经济原则被西方接受。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生产经营,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符合
市场经济原则,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经历了 30 年代大危机后,以罗斯福新政
为代表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度盛行。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在二
战前后相当一段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至于 70 年代以来英美奉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则针对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造成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一种调整,它保持了经济的继续发展。因此,不同的经济政策反应和适应着不
同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次,特定的经济政策不可能包医百病。尽管上述经济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曾经行之有效。但是,其中都存在
着不可避免的内在缺欠。重商主义不利于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制约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自由主义往往造成生产的盲目
性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加之在自由竞争前提下的资本家唯利是图,必然导致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容易造成过分国有化和充分就业政策,引起的效益低下、竞争力下降等弊病。至于说,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新
自由主义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经济泡沫,近年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所以说,
任何一种经济政策本身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面性。至于罗斯福要“永远地纠正”,那仅仅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诉求。
再次,“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要有机、有度的结合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自由竞争的。但是,片面强调“市场”而忽视“计划”,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所以,
必须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功能,以克服生产的社会化而造成的无序和盲目。但是,“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结合,必
须把握一个度,过分强调哪一方面都会引起经济的动荡。如果说 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滞胀”危机——竞争力下降、
效益低下,是过分强调国有化和计划性而导致的恶果的话。那么,近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则与过分的自由放任,弱化
政府对经济监管直接相关。所以,要综合运用,灵活变通。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西方的教训值得借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既要重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即市场运
作,平等竞争;又要发挥“看得见的手”,政府监管,宏观调控。避免重蹈覆辙,保持经济持续、良性的发展。
(例题 4) 结合以下材料,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材料一:1931 年这一年因一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前几年。1931 年,世界各地所有的
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二:我一直在想着我们的人民,无论是上班的还是失业的,思考着他们的生计问题,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和
退休养老问题。你我都赞同安全是我们的最大需求,就业机会、企业合理盈利的机会……所以,我决心尽一切努力帮
助你们获得这种安全……否则这种安全是不会长久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
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政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
《共产党宣言》第 18 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四: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
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富兰克林·罗斯福
我看罗斯福新政
新政到底是不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新政是否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根基?新政能够“永久地纠正”资本
主义制度的缺点吗?必须进行深入和具体的分析。我认为,无论从新政的背景、特点,还是从新政的内容、结果看,
它都是一次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运动
新政是一次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自救。正如材料所说,在 1929 到 1933 年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萧条和政治动荡
的确实人们对于“西方的社会制度”产生了动摇和怀疑。罗斯福说:“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这又从另一
个角度表明,在危机背景下革命运动发生的可能性。为此,罗斯福新政恰恰是为了防止革命,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来
拯救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新政是一次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改革。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即罗斯福所说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材
料的言论,反映出部分资本家认为罗斯福太迁就人民,而损害了自身利益的不满心态,并以国家干预经济不符合自由
主义经济原则为由,认为新政是“社会主义”。显然忽视了新政的实质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和缓和社会矛盾来完善和巩
固资本主义制度。
新政是一次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调整。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下层人民的生计问题发生了严重灾难,作为美国资产
阶级代表的罗斯福,必须通过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和退休养老问题”,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本主义社会
的稳定;作为美国联邦总统的罗斯福,必须通过《社会保障法》等一系列措施,以度过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以确保
国家的安全;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罗斯福,必须保障人们的基本人权和生存权。正如他所:“我决心尽一切努力帮
助你们获得这种安全”。所以说,新政在确保联邦安全,资本主义制度安全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调整了社会收入的
分配,客观上帮助了下层弱势群体。必须看到,无论是罗斯福,还是新政的反对者,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本
主义制度这一点上的立场是一致的。
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该事件的本质。罗斯福新政实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全面爆发情况下
进行的,其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绝不能简单地从他关注下层人民的利益,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等表面
就得出新政是搞社会主义的结论。
(例题 5) (09 浦东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 分)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中西文化论战则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这次论战中心论题的变化和时间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材料一:(从 1915 年《新青年》创刊到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为论争的第一阶段)。陈独秀认为“(东洋文
明)……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
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杜亚泉认为:以儒家为主体的固有文化,是中国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由于西方文化的输入,破坏了这种统一的标
准……。因此,“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当今,“救济之道,在统整吾
国固有之文明”。 ———《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材料二:(从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到 1920 年为论争的第二阶段)。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固有文明不仅不能“革除”,而
且还应该与西方文明调和折衷,把西方文明融合于中国文明之中。……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
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冯天瑜《中国文化发展轨迹》
材料三:(从 1921 年到 1927 年为论争的第三阶段)。(梁启超在《欧旅心影录》中借一位法国人的话说)“西方文明
已经破产,正要等到东方文明来救我们,你何必又到我们欧洲来找药方呢?……”(梁漱溟认为)人类文化要发生“由
西洋态度变为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 ———冯天瑜《中国文化发展轨迹》
材料四:对梁漱溟文化理论提出批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胡适、张东荪等人坚持走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之路,而瞿秋白
等则提出应该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以取代封建宗法文明和开始走下坡路的资产阶级文明。
———《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回答:(1)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高举的大旗是什么?(2 分)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
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5 分)
(2)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西文化论战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论争重点分别是什么?综合材料三、材料四,中西文
化论战第三阶段的论争重点表面上是什么问题?实际上主要在论争什么?(8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西文化论战。(15 分)
.答案(1)民主 科学(1 分)
(2)(A)辛亥革命促成了君主制度的终结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一度给国人带来很
大希望。(1 分)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将人们的希望击得粉碎。
(1 分)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
旧文化和旧礼教,引进民主与科学。(1 分)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传统的精神
枷锁,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探求真理的热情。(1 分)
(B)能从欧美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这一一般规律,得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是在一场革命运动之
后特殊现象,说明新文化运动是思想上的补课式启蒙运动。(言之成理加 2 分,但总分不超过 5 分)
(C)能按照时序回答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其间的因果关系,并揭示出辛亥革命
只是推翻了有形的君主,但人们思想深处的专制观念并没有根除,在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来,当时出现的逆历史
潮流而动的现象,就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体现。因此还要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于是就出现了新文化运动。
2.答案(1)第一阶段论争主要集中于比较东西文化优劣、异同 (2 分)(2)第二阶段论争主要集中在中西文化能否
调和。 (2 分)(3)第三阶段论争重点表面上是东西文化优劣比较问题,但实际上主要辩论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中华民
族新文化问题(4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西文化论战。(15 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未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无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得出结论,如:能够从历史发展进程角度来说明本土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历
史作用,如:西方文化与自身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决不能希望于西方文化,而当希望于自身文化。(2-5 分)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如:论战双方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有失偏颇。西方
文化与自身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决不能希望于西方文化,而当希望于自身文化。自身文化是已死的东西,西方
文化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6-9 分)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作出解释,如:论战双方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有失去
偏颇。西方文化与自身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决不能希望于西方文化,而当希望于自身文化。自身文化是已死的
东西,西方文化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论战双方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反映了如何评价传
统文化及资产阶级文化的问题。以儒家为主体的固有文化,是中国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西方文明已经破产,正要等
到东方文明来救我们。在这场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
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
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10-12 分)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如:论战双方对于自身文化的认
识有失去偏颇。西方文化与自身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决不能希望于西方文化,而当希望于自身文化。自身文化
是已死的东西,西方文化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论战双方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反映了如
何评价传统文化及资产阶级文化的问题。以儒家为主体的固有文化,是中国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西方文明已经破产,
正要等到东方文明来救我们。在这场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
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
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参考要点:文化现象或文化事件的出现,凸显出特定历史阶段的鲜活特征。
从历史责任看:救亡还是图存;从理论武器看:进化论还是辩证法; 从文化态度看:扬弃还是抛弃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水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看:适应还是不适应(13-15 分)
范文:第一篇:14 分
新文化时期的中西文化论战传播的新文化精神启迪民智,而其中各方的观点值得探究。
新文化人是最坚定的战士,他们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国有文化。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
认为中西文化是“根本性质极端相反”。确实是极端相反的,因此在大力弘扬新文化批判旧文化时此论调是有价值的。
之后再中西调和理论下,更坚定的新文化者们提出了中国文化“已死”,西方文化是“世界的、科学的”,非走“西方
之路”。这样的说法显然是过于偏激,忽略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中华民族重道德,重礼义的气节大多是来自传统
文化,怎能说“已死”呢?而西方文化也不一定完全适应于全世界。中国的小农经济毕竟与西方不同,不能非走“西
方之路”。当然,为了宣传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这样的态度也是不可少的。
后期的新文化也开始出现分化。胡适、张东荪依旧支持资产阶级,瞿秋白则是转向社会主义。其原因是资本主义
轰轰烈烈的发展之后,其弊端日益突显,大企业和垄断组织横行,加速贫富分化以及竞争的无序性。资本主义市场的
经济泡沫浮现,工人受到剥削,城市污染严重,甚至梁启超在《欧旅心影录》中提到法国人希望东方文明救他们。我
想可能是希望东方文明的“礼仁义”思想改变贫富分化和压迫现象。因此针对资本主义弊端建立的社会之一恰好符合
了需求。
另一方面的反对从最初的杜玉泉激烈的“救世之道,在统整吾国国有文明”到了更温和的中西调和,也是由于在
一次次失败和屈辱求和中看到了中华文明的缺失。至于梁漱溟希望“中国文化之复兴“只能说他确实不愧近代大儒,
对于中国、国家民族文化包邮极大的希望,展现了一个儒士爱国之情。梁启超在《欧旅心影录》中的记载反映了他希
望中西文化化合互相取长补短的愿望。这在我们看来是最合理最好的,然而在当时全球的变革环境下中国无法静心取
长补短,而需要快速有力的变革实现崛起。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至高潮,自由放任、物欲横流,也不可能吸取中国文化
加强国家调控或悲悯工人,他的想法或许过于不切实际。
我们注意到尽管个人态度不同,但他们都明白应改革中国文明,如杜亚泉“整吾国之文明”。可见中国的知识分子
已睁眼看世界,认识到自身现状的不足,也渴望国家富强。
中西文化论战推动了中国思想领域的变革,虽然各方均有不足,但已经起到了为政治变革指明道路开启民智的作
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于我们,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应适当取长补短,弃糟粕留精华。
第二篇:15 分
中西文化论战是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也真切深刻的对中国
的发展道路做了深入的探讨。中西文化论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间,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众说纷纭。而随着历史发
展,时间变化,论战在各阶段中心论题也相应发生着极大的变化。我想从问题认识与文化选择两方面试探中西文化论
战。
首先,对待问题的认识总伴随着积极意义与局限性,我们应客观公正的评判。正如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
大力提倡西方文化,“非走西方路”,他们强带文化的时代性,社会发展差异性是积极的,但他们说“东方文化已死”
否定了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性,则存在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当然,处于当时历史条件下,若保留对东方文化的肯定,
则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之嫌之效,不能振聋发聩的对封建旧文化有效而精确地打击。所以我们也应体谅这种局限性的
产生。但需明确现今的人是绝对不可犯单一化、绝对化的错误,认识事物应当多角度,并在现实条件下抓准主要矛盾。
其次,中西文化论战反映了中国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显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对问题的人是也由浅
入深,人的思想在发展。如第一阶段,《新青年》还会遭到有“天朝上国”心态的文化人的诟病。此时分为两排,除新
文化者,就只有固守中国文明的守旧之人。而第二阶段,五四运动爆发,人们思想解放,出现了“中西化合说”,固守
陈规、拒绝新事物的论调完全站不住脚了,这岂不是一大深入,一大进步?而 1921——1927 年,随着二战爆发,这一
历史事件,论题又变为西方文化转变中华文明这一观点,体现了人是随局势发展的变化性。而材料四又比材料三更加
深入,讨论的不是表层问题,而直接切入至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层面上,这一大飞跃可真是,新文
化运动后期马克思理论传播的缩影。这体现人对问题认识的发展性、深入性。
最后,让我们把实现投射到文化上来,中西文化论战纠结于“文化好坏”这一问题之上,探讨可行的文化之路。
而我想说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都有本身的优势,关键是要根据现实国情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化之路。在孙
文资产阶级共和国破产,国民党政府破产后,经过先辈们战争求民族独立的实践,我们也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
救中国!中西文化论战的中级讨论结果开始显山露水。
建国 60 年来,我们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这都与联系实际的道路分不开,这与马
列主义与中故宫国情相连分不开!
末了,我再想强调一下文化的尊重与对国家未来的关注与热情。这分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中西文化论战中体现出
的缺陷与优点。我们应积极吸收改正,弘扬民族精神,发扬爱国精神,具有世界眼光!
第三篇:14 分
中西文化论战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与维护儒家文化的学者各自抢占舆论阵地,围绕
着中学与西学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毋庸置疑,中西文化论战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在论战中,双方分别通过《新青年》与《每周评论》发表各自观点,针锋相对。在第一阶段,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就中西文化孰优孰劣与杜亚泉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相反于杜亚泉所主张的儒家文化是中国衡量是非的唯一标准,
陈独秀猛烈批评儒学所维护的旧思想、旧礼教,说西洋文明与儒家文化迥异,且远优于儒家文化。第二阶段的论战中,
梁启超提到了中西文化化合说,同样遭到了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传统文化落后腐朽,中国想要富
强,就应当破除这些旧的影响。而到了第三阶段,梁启超、梁漱溟认为要以中国文化之优来救西洋文化之弊,进而提
及了“中国文化之复兴”,而此时新文化运动产到这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到了中国,自然又对此加以猛烈批判。
在论战的三个阶段中,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言论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
时他们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序之间的差异性,具有进步意义。
然而,中西文化论战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接受新思想的学者在传播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予以全盘否定,没有考虑到文化的传承性
与民族性,这是中西文化论战的一个不足之处。
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产生发展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对于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我们应采取开放
的态度,兼收并蓄。这样就有利于保持民族自信,维系民族性格,又能为一个民族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SOLO 解决的问题种类(目标)
(1)从呈现的信息中得出不同结论
(2)对一历史事件作出价值判断
(3)协调不同来源的、相互冲突的信息
(4)对不完整的数据材料建立起合理的解释
(5)理解历史术语和社会概念
(6)从历史材料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出其含意
应对
1、Solo 讲求结论出自材料,讲求思维层次的点—线—面—体
(1)找出每段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而归纳出要点(2)对所有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类
SOLO 评价法 并列层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逆向层面:利/弊、积极/消极、推动/阻碍……
(3)组织表述的先后次序,明确条理层次
观点与材料缺一不可,逻辑无误。 最好能用两个以上材料证明一个观点
不仅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能说明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及至上升到理论层面追述其原因或影响
2、原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2010 一模 1.(青浦)材料分析论证题(30 分)
1792 年,在风浪中颠簸了 9 个月之后,英人马戛尔尼一行来到了中国,并从澳门北上经天津入京,等待乾隆皇帝
的接见。《清史编年》、《清实录》等记载了当时的一些细节:
1792 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
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
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立两国永
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
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
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
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
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岭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
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0 分)
(1)从材料看,马戛尔尼向中国提出了哪些直接的要求?(6 分)简要分析乾隆皇帝对英国所提要求的回应。(8 分)
(2)你如何理解上述记载中两封不同的“信函”?(16 分)
2.(普陀)3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所给问题(25 分)
近年来,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是是非非一直争论不休,而且延伸到当今的政府领导人。2008 年 11 月《青年博览》
上半月刊有一段话:“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
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哥伦布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
先锋。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
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有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教。在基督教徒眼中,从十字军到南下西非的扩张是一
个自然的过程。15 世纪初,亨利王子向西非沿岸南下,教皇任命他为骑士团长,该骑士团拨出大量钱财供他用于在西
非传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
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
之一。
材料三: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
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
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三均摘自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四:据《环球时报》2005 年 8 月 24 日报道:
1992 年,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500 周年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打算将这天定为全球纪念日,没想到这个
提议遭到了许多墨西哥人的反对。墨西哥的印第安人还于当天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
不仅如此,许多土著居民坚决反对人们使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早在哥伦布之前,他们的祖
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每到 10 月 12 日,就会有印第安人来到塑像前表示抗议,指责哥伦布的到来给美洲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鉴于印
第安居民的强烈反应,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这一天定为“种族日”,意思是说在这一天,美洲人
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新航路开辟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是什么?(4 分)
(2)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6 分)
(3)你如何理解与评价设立“两种纪念日”( “全球纪念日”和“种族日”)的想法?(15 分)
3.2010 二模浦东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材料一 上海为华亭分县。大海滨其东,吴淞绕其北,黄浦环其西南……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
——嘉庆《上海县志》
材料二 苏州河曾经是一条宽达 5000 米的大河。宋元之间,河道逐渐狭窄,到明初河宽仅 500 余米。
材料三 1912 年至 1925 年间,苏州河畔,烟囱林立,船行如织。刚从日本回国途经上海的郭沫若,望着河岸的烟囱,
吟颂道:“啊,巨大的烟囱中,盛开着 20 世纪文明的黑牡丹。”
材料四 1909 年建在苏州河下游的闸北水厂,5 年后水厂被迫加氯消毒,23 年后,水厂迁至杨浦黄浦江边。到了 50 年
代末,苏州河已像是上海城区胸口的一条黑色的带子。“文革”时期,苏州河已是臭名在外。当时的上海市曾发动数万
人“向苏州河宣战”,从河底挖泥,但事倍功半,苏州河的污染仍在加剧。 苏州河边的人们,痛恨她,诅咒她,但却
只能忍受。开放之初联翩而至的欧美人、日本人、港台人,他们却不喝上海的水,而是自备饮用水。这让书记市长们
非常难堪。
材料五 1983 年中国第一个世行(世界银行)项目,被命名为“苏州河合流污水一期工程”。朱镕基市长曾将治好苏州
河比作向上海人民还债,债权人是苏州河和她两岸的人民。……21 世纪初苏州河干流的黑臭基本消失。“看得见苏州河
的房间”,也已成为房地产商的广告口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南方周末》 2001-09-29
(1)上海县是何时从华亭县分治而出的?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分治的?(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元以来导致苏州河变窄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3 分)
(3)根据材料三,推断苏州河两岸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企业?你怎样看待郭沫若当时的心情和认识?(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河流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15 分)
4.2010 二模黄浦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数 留学生代表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 年起 4 批共 120 人 唐绍仪、詹天佑等鸦片战争到甲午
战争:拓荒阶段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1877 年起 4 次共 80 余人 严复、马建忠等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当在 22000 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甲午战争到民初:
觉醒、救亡、革
命阶段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 600 人
左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留美学生群 推算人数达 5362 人 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共计有 1700 名以上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留苏的政治家群 总计在 1600 人左右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留日学生群 当在 20000 人以上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民初到 20 世纪
20 年代末:
自由发展阶段
留欧学生群 当在 5000 人以上 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1979 年 到 2000
年:新发展阶段
分布欧美日等 100 多个国
家和地区
由 教 育 部 门 派 出 的 就 达
457700 人
陈竺(现任卫生部长)万钢(现任科技
部长)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⑴表格作者把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称为留学的拓荒阶段,试推测他的依据。(6 分)
⑵根据表格,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出现这种新的动向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 分)
⑶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留学情况。(15 分)
5.2010 二模(松江)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 分)
材料一:“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是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
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激情的批
判多于批判的理性,等等。但他们代表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什么是新启蒙运动呢?
就字面说,启蒙就是开明的意思。
更分别说,启蒙就是打破欺蒙,扫除蒙蔽,廓清蒙昧。因此,在字典上,所谓启蒙就是脱离迷信,破除成见等等
的意思。
凡是启蒙运动都必有三个特性。一是理性的主宰;二是思想的解放;三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普及。
因为这样子,所以凡是启蒙运动必然反迷信,反武断,反盲从,反权威,反传统。而历史上的启蒙运动尤其在于反封
建。
也可以说,武断,独断,垄断,都是启蒙运动所必反。
今日的新启蒙运动,显然是对历来的一些启蒙运动而言。但在内容上,今日的启蒙运动与从前的一些启蒙运动,
也显然有所不同。比如,就拿五四时代的启蒙运动来看,那时有两个颇似新颖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德赛二先
生”。我认为这两个口号不但不够,亦且不妥。
多年的打倒孔家店,也许孔子已经打倒了,但是孔家店的恶流却仍然保留着、漫延着。至于科学与民主,本都是
客观的东西,而那时的文人滥调却把它人格化起来,称什么先生,真无当于道理。
至少就我个人而论,我以为对这两口号至少都应下一转语。就是:“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科学与民主,第一
要自主”。
…… ——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1937 年 5 月)
问题:(1)欧洲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他们思想的共同点以及在当时所起的作用。(8 分)
(2)为什么张申府在当时要提出“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的口号?(2 分)
(3)你如何理解“新启蒙运动”?(15 分)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月二十五日)上午六时半许,在丰岛方向……发现两缕烟柱……原来是清国军舰“济远”号和“广乙”号。这
时,清舰对我将旗(“吉野”号挂有舰队司令官的将旗)不仅不发礼炮致敬,反而做战斗准备。……敌我距离约三千米,
“济远”号首先开炮,我亦迎战。……(鱼雷击中“高升”号运兵船后)清兵争先恐后跳入海中,一部分人用步枪进行抵抗。
不久,该船开始下沉,我放下小艇救助溺水者和包括英船长在内的两名英国人。
——(日)《近世帝国海军史要》,《清末海军史料》
材料二:七月中旬,日本海军已经完成了发动战争的组织准备工作。……22 日……要求朝鲜政府“亟令清军退出境外”。
当时,海军大臣西乡从道提出质询:若于此最后通牒期间后遇中国舰队,或中国有更增派军队之事实,“日本舰队立即
开战,在外交上有无困难?”陆奥宗光果断地回答:“作为外交上的顺序,没有什么问题。”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材料三:日本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海军大佐在日记中写道:“七月二十五日午前 7 点 20 分,在丰岛海上远远望见清国
军舰济远号和广乙号,即时下战斗命令。”
——《东乡平八郎击沉高升号日记》,《中日战争》
材料四:当高升号将沉之际,高善继等意气自若,同士兵一起誓死抵抗。在浪速炮火的猛烈轰击下,用步枪“勇敢地还
击”。浪速虽不停地“向垂沉的船上开炮”,但清军官兵视死如归,仍然英勇战斗,直至船身全部沉没。日舰为了报复,
对落水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野蛮的屠杀,竟“用快炮来向水里游的人射击”,为时达“一时之久”。
——《汉纳根大尉关于高升商轮被日军舰击沉之证言》,《中日战争》
(注:汉纳根系当时在英国商船高升号上的德国籍工作人员)
(1)上述材料记载的是哪一战役?该战役发生于哪一年?(4 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中哪些有争议的细节?(6 分)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判断这些“有争议细节”的历史真相。(20 分)
评分标准——强调“结构”
第一层次:没有运用材料,直接作出判断 第二层次:能利用单一材料,得出简单的结论
第三层次: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 第四层次:能发现记载的矛盾之处并进行解释
第五层次: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
7.2010 年 4 月静杨青宝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心波兰!……波兰军队推进到德国国境边缘”。则动用危言耸听的标题:“华沙扬言将轰炸但泽──极端
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令人难以置信的挑衅!波兰人攻击 3 架德国客机。……波兰全境处于战争狂热中!上西里西亚陷入
混乱!……8 月 31 日晚,波兰志愿人员和上西里西亚叛乱分子袭击靠近边界的德国格莱维茨广播电台。”
──[德]《柏林日报》《领袖日报》《十二点钟报》《人民观察家报》
材料二:“德国已遭波兰的入侵,德军已开始自卫反击,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炸弹回敬炸弹。”
──[德]阿道夫·希特勒《广播声明》
材料三:“只传达到军官:
一、通过和平方式消除东部边境德国不能容忍的局势的一切政治可能性既已告罄,我已决定用武力解决。
二、对波兰的进攻应按照为“白色方案”所作的准备工作进行,但陆军方面由于现在几乎完成了集结,因此有所变更。
任务区分和作战目标未变。
进攻时间:今年 9 月 1 日 4 时 45 分”
……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国防军最高司令第 1 号作战指令》(第 170 号绝密文件柏林)(8 月 31 日)
材料四:“虽然四个月前的《法波军事协定》规定:‘法国方面将在总动员令下达后不出 3 天的时间内逐步对有限目
标发动攻势。一旦德国以主力进攻波兰,法国将从法国总动员开始后第 15 天起,以其主力部队对德国发动攻势。’但
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对峙的不过 26 个德国师,却躲在钢骨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
式的英勇的盟国被人消灭了。” ──[英]查尔斯·富勒《装甲战》
材料五:“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像所有其他国家的政府一样,对德军在波兰的军事入侵进展得如此神速,感到大吃
一惊。郑重提出,即使德国人先到了那里,他们也必须严守约《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秘密条款中一致同意的瓜分波兰
的‘分界线’。9 月 17 日早晨,苏联就开始蹂躏这个已经被打倒的国家了,理由就是上面那个站不住脚的借口──由于
波兰已经不复存在,因而《波苏互不侵犯条约》也就不再有效,苏联必须保护它自己的利益以及波兰境内乌克兰和白
俄罗斯少数民族同胞的利益。第二天,9 月 18 日,苏联军队和德国人在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会师了。双方约定在各
自领土内不得容许波兰人从事影响对方领土的活动。双方将在自己的领土内扑灭此种活动的一切萌芽,并且将为此目
的而采取的适当措施通知对方。于是波兰就像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样,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
──[美]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材料六:“当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
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
──[英] 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战略》
⑴上述材料记载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4 分)
⑵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起因是什么?除了德军的因素外,谁应为波兰灭亡负责?对此上述材料中有哪些不同的说
法?(6 分)
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判断这些“有争议说法”的历史真相。(20 分)
8.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阅读下列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
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
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历史照片(图片)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 7 岁,你叔
叔 4 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
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
进行分类。在体现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方面,你认为哪些类型的材料最具客观性?
(2)材料一和二对南京大屠杀有何不同的看法?材料三、四与这些看法有何关系?
(3)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作者认为:“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
论文或记事 ”。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可以使用上述材料中的哪些材料?
(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9.“史实”、“史论”和“史观”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其中“史实”是指历史事实;“史论”是指对史实的看法
(评论);“史观”是指对历史的宏观看法,一般指历史研究的立足点。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 10月 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
他们杀死了军官,直趋附近最大的弹药库,那里由同营的一个连在驻守。该连也参加其战友的行动,据说已经同情共
和主义的该连连长被说服起而带领约三百人的这一小股造反队伍。……战斗在刮风的、时断时续的雨夜激烈进行。到
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当天下午,革命派组成湖北的军政府,并且大胆地代表全中国宣布成立共和国。他们
还采用新的历法,改宣统三年为中华 4609 年。这些事件使其他省行动起来,结果在以后的四个月中结束了清朝的统治,
成立了中华民国。
材料二 最近,学术界提出的问题是要探明:它是多大程度的一种革命?谁应对所发生的事负责?这段时期在整个中国
革命史中占什么地位?即在 1911—1912 年,种种抗议运动临时凑合在一起了。其中有些是革命的,有些则不是革命
的,……1911 年不是象某些旧说法所认为的那样是现代民主运动史上的主要转折点,它是中国将近二十年大动荡的顶
点;这二十年中国发生的变化比以往许多世纪的任何二十年都要急剧。可是,这种变化的发展很不平衡,其部分原因
是因为革命者只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到 1913 年之间许多活动力量中的一股力量。……这些革命运动形成的分裂、
组合、利害关系和思想感情,又形成了中国以后几十年的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1900—1913 年时期代表了
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 ——以上材料均摘自《剑桥晚清史(下)》
请回答:(1)“史实”一般有时间、地点和基本过程构成。试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年月、地点和基本过程等方面,简要
归纳材料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辛亥革命”的主要看法。你认为“谁应对辛亥革命的发生负责”?
(3)根据材料一和二,揭示作者研究辛亥革命的基本立足点。这一立足点与马克思主义史观有何不同?(4)根据上
述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史实”和“史论”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青浦)(1)答案 1:能正确捕捉材料信息:开口通商、派驻使节、开辟居留地。(6 分)
答案 2:笼统回答,与“直接要求”有距离。如:建立友好关系、增进邦交、建立租借地等。答案 3:其他答案。
(2)答案 1:点明乾隆的态度,并全面分析这种态度的影响: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2 分),一方面维护了中国
的领土主权(2 分);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盲目自大的心理和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的顽固,它将严重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
轨迹。(4 分)
答案 2:没有明确乾隆的态度,或只分析影响不全面,或笼统回答。如: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乾隆的回应有利(或不
利)中国发展等。答案 3:其他答案。
(3)本小题采用 SOLO 评分法。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清朝官员从蛮夷与天朝的角度看待中外关系,以朝贡贸易的思路看待中外贸易;这是封
建君主专制、小农经济、闭关锁国的表现。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从中西双方国家意识的差异、对国际关系认识的差异、各自所处时代和需求的
差异等视角来进行分析;从上述认识等差异对各自国家和对方造成的影响等进行分析。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如“处于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使者”与“贡
使”之别实质上是两种文明的冲撞;不同的意识与认识既是历史的积累,更影响历史的进程。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2.(普陀)38.(25 分)(1)物质动力: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对货币和贵金属的追求日趋
狂热。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的热情。(4 分)
(2)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世界文明
的多样化发展。亚非美的许多国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对象;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
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 分)
(3)(15 分)评分说明: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与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语言
组织的能力。学生可以从等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
其他方面占 12 分,可按以下五个层次来评分:
第一层次(得 1 分):只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观点,但没有给出这种观点的依据;或者只使用了材料中的一个史
实,但这个史实与观点之间没有建立起逻辑关系。如两种纪念日设置都有道理或没有道理等,未说出理由。
第二层次(得 3-4 分):只使用了材料中的一个方面的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答:“全球纪念日”纪念日
设置有道理,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或答没有道理,说出理由。
第三层次(得 5—6 分):观点触及到了问题的部分实质,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地使用材料中的两个以上
的史实来论证观点。如答:“全球纪念日”纪念日设置有道理。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经济
和文化的交流,但是,亚非美的许多国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对象。因为土著居民认
为他们的祖先早在哥伦布之前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后,对当地土著居
民进行杀戮,殖民者的长期殖民活动使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第四层次(得 7—8 分):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地使用材料中的两个以上的史实来论
证观点。如答: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
但是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美洲的传统社会随哥伦布遭到灭顶之灾;反过来,暴力又是推动
世界历史的工具,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五层次(得 9—12 分):不仅能提供两个以上的史实来说明自己的判断,而且能把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
理论认识层次。如答: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站在不同的立场位置的人们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
认为是哥伦布把近代文明带到美洲,带到世界各地。反之,亚非拉落后地区认为哥伦布是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的始
作俑者,正因为这一历史性活动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站在世界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哥伦布这一历史性活动
开创历史之先河,把西方文明的种子带到世界各地,各国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
渐发生变化,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另一方面,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世界市场的雏形也开始出现;但是站在对落后地区侵略
历史来看,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后,对当地土著居民进行杀戮,殖民者的长期殖民活动使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
改变。
总之,对待这两种观点我们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其有正面的因素,又要分析其负面东西。
3. 2010 二模 1 浦东 37.(25 分)
1.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1 分);上海的商贸地位日趋重要,是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为加强管理分治(2 分)
或华亭地大人多了,难以治理也可。
2.宋元以来,大量人口南迁,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1 分);人们大量的围垦圈田,市镇扩大,导致苏州河道
日趋狭窄(2 分)。 (言之成理,也可。)
3.民族工业和外资企业(2 分);郭沫若对苏州河两岸的林立工厂充满赞美之情,但只看到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繁荣,
没有看到其对自然和环境破坏,这是由时代和人们的认识局限所致。(2 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
4.评分指导: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以苏州河的环境变迁置于时代大背景下展示上海发展和人们环境观念的变化为例:
第一层面:前结构的回答。只有结论而没有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0—1 分)
如: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没有苏州河,就没有上海这座城市 。
第二层面:单点结构的回答。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2—5 分)
如:能从某个时期或某个角度回答河流、人类活动与城市单向关系的。
第三层面:多点结构的回答。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6—9 分)
如:能从两个以上时期或两个以上角度回答河流、人类活动与城市单向关系的。
第四层面:关联结构的回答。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10—13 分)
如:能从两个以上时期或两个以上角度回答河流、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关系的。
第五层面: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14—15 分)
如:能从两个以上时期或两个以上角度回答河流、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并有自己见解的。
相关视角: 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城市承载着人类文明;
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体现着文明的进步,也改变着人类的活动方式和观念;
文明(城市)的发展,也在改变着自然环境(河流)
人类在享受着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城市和河流(自然)的威胁;
环境本身也是资源和财富; 保护环境要遵从自然规律,要以人为本;
在保护环境前提下建设城市,才能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评分指向:单点结构的回答。 从一个角度(1 分)用一个材料(2 分)来进行论述(2 分) (2—5 分)
多点结构的回答。 能从一个角度(1 分)用多个材料(4 分)来进行论述(4 分) (6—9 分)关联结构的回
答。 利用材料(4 分)从不同的角度(4 分)进行论述(5 分) (10—13 分)
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14—15
4.2010 二模黄浦 3737.(25 分) ⑴依据:中国原来几乎没有出去留学的,因为清朝一向以天朝大国自居,虽然
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统治者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心态,逐步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两
次鸦片战争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中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掀起了洋务
运动,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虽然人数少,影响不大,但毕竟有了开始,故谓“拓荒”。(6 分)
⑵新动向:留学苏联。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以极大的鼓舞。作用:
加快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培养大批人才。(4 分)
⑶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15 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酌情给 0——3 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酌情给 4——6 分。
能单纯从一个线索或材料得出相应结论:如从留学方向的变化情况得出相应结论;或从留学人数的变化情况得出
相应结论;或从留学生代表看历史影响的角度得出相应结论;或单纯从一个历史时期的留学方向、人数、留学生代表
的情况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酌情给 7——9 分。
能通过多个线索或材料,得出中国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特征的相关结论或关于影响的相关结论。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10——12 分。
能通过多个线索或材料,得出中国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特征及影响的相关结论,并通过对中外历史背景变化的
分析对上述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拓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酌情给13—15分。
能在第四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提炼或概括。如从以下角度抽象归纳出规律性知识:如何客观看待西方侵略的
影响、统治者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人才与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发展等。
5.2010 二模(松江)37.答案:答案 1:能够根据题意,运用核心知识,准确做出回答。(8 分)
代表人物: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共同点: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平等
作用:猛烈冲击封建势力,传播进步思想,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
供理论依据,进行舆论动员;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答案 2:未能运用核心知识进行全面准确地回答。未能辩证多元地写出作用。(4-6 分)答案 3:所写内容题意完全不符。
(2)答案 1:能够依据题意,准确地运用核心知识做出回答。(2 分)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中日民族
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对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成为当时的第一要务。
答案 2:未能准确地运用核心知识来组织答案。(1 分)答案 3:所写内容与题意完全不符。(0 分)
(3)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15 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未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无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得出结论,如:能够认识到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
要性和必然性;或者,能够指出新文化运动忽视甚至否定了自身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过激的一面。(2-5 分)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能够认识到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新文化运动发生
有其必要性,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或者,能够指出新文化运动忽视甚至否定了自身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
性,走向了绝对化和过激面;又如,能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未能透析国情,认识清楚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和社会任务。如:(6-9 分)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做出解释,如:能够认识到随着近代西学的大量
涌入和近代中国社会各种危机的风起云涌,具有时代使命感和风向标的知识分子奋起反思,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
运动,以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旧思想和旧文化,用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在近代中国具有启
蒙的特性,引发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但是新文化运动走向了绝对化和简单化的倾向,其激烈的批判态度和鲜明的文化
倾向带来了极为危险的一面,尤其是对东西两种文化的特性没有深入体认,他们一方面忽视甚至摒弃了传统文化的自
身价值,另一方面漠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发与西方文化的关联,没有顾及一战后西方文明的没落,由此也引发了
后来的中西文化论战。(10-12 分)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如:
从启蒙的概念本身出发来理解新文化运动,尤其是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来看,他们其时确实冲击了封建牢笼,引
导人们破除迷信,撒播了科学与民主的火种。新文化运动是当时最进步的认识和思潮,他们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对
于打破传统精神枷锁和激发广大青年探求真理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现代化探求过程中的
深刻命题。可见新文化运动的“盗火者”历史地位无可替代。但是如果深入认知,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新
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没有能够从文化的特性的来深入剖析,两种文化有着绝然不同的特性,不能采取移植的方法来全
然替代中国传统文化,如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与通的思想内核具有着普世价值,这一点张申府有着深入认识;另
一方面,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文明来看,以民主和科学为基础的西方文明已经破产,未必能够成为世界历
史进程的不二选择。文化的启蒙应更为理性地深刻剖析两种异质文化的差异和互补之处,重视自身文化的传承,发扬
和光大本身固有的精神文化有益养料。进一步而言,科学思想和精神文化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长期和深
刻的社会伟大变革,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对于人类文化必然有着更为深入的体察和认知,同时,科学和民
主本身是一个中性的东西,如何进行普及和利用,更是个深远的命题,对于历史的过往和不断追求探索的人们,应该
报以温情和敬意。历史是一盏明灯,需要人们不断的添油才能照亮未来的行程。
6.评分标准:(1)丰岛海战(或甲午战争爆发之役)。(2 分)1894 年。(2 分)(2)谁开了第一炮?(是日军还是清军
开了第一炮?)(3 分)落水清军受到了救助还是炮击?(3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3)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没有运用材料,直接作出判断。(0-2 分)
0 分:回答内容与问题无联系,如日军是惨无人道的。1 分:对“细节”的一个方面作出直接判断,如日军(或清
军)率先发动攻击;如日军对落水清军进行了残酷屠杀(或日军援救了落水清军)。
2 分:对“细节”的二个方面作出直接判断,如日军(或清军)率先发动攻击和日军对落水清军进行了残酷屠杀
(或日军援救了落水清军)。
第二层次:能利用单一材料,得出简单的结论。(3-6 分)
可能出现的情况① 3-6 分:仅从每项材料中得出单一的结论,缺少归纳与比较。如能回答到下列四条中的任何
一项给 3 分、两项给 4 分、三项给 5 分、四项给 6 分。
根据材料一,得出清军首先开战的结论(或得出日军援救了清军的结论)。根据材料二,得出日军蓄谋发动战争的
结论。根据材料三,得出日军首先进攻的结论。根据材料四,得出日军对落水清军进行残酷屠杀的结论。
可能出现的情况② 3-6 分:能从一项材料中得出一个以上的结论,但没有使用全部的材料,缺少归纳与比较。
按每个合理结论、每项对应材料均给 1 分计,最高给 6 分。
如:根据材料一,得出清军首先开战、日军援救了落水清军的结论,给 3 分。
第三层次: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7-11 分)
能根据材料中的共同(历史)信息,归纳出结论,但缺少对“矛盾”的分析。
7-8 分:只分析一个“细节”,如根据材料二、三,得出日军蓄谋发动战争,首先展开进攻的结论。
9-11 分:分析了“两个”细节,如根据材料二、三、四,得出日军首先发动进攻,并屠杀落水清军的结论。
第四层次:能发现记载的矛盾之处并进行解释。(12-18 分)
12-14 分:只分析一个“细节”。能发现记载的矛盾,并通过分析材料的类型(一手材料与转手材料)进行解释。
15-18 分:对“两个”细节均进行分析。能发现记载的矛盾,并通过一手材料与一手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的相互佐
证进行解释,能注意到记载者的立场。如,同是日本海军人员对这次战争的记述,但却完全不同,材料一指出是清军
先开火,材料三却表明日军早已做好战斗准备,而材料三是私人日记,可信度强,加之材料四为第三方的记录,态度
较为客观,有较强的可靠性等,将其与材料二的共同佐证,基本可以得出是日军先开火的结论。再以同样的方式分析、
解释“落水清军的下场”。
第五层次: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19-20 分)在第四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历史真相本身的
探讨,如历史能做到完全客观么?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的关系如何?历史的真相与我们所占有材料之间的关系。或能
进一步指出对历史真相的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能认识到现有的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的发现,
观点也会有所改变,等等。可引用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展开论证,结论具有开放性,允许逻辑上兼容几个不同的解答。
注:1.引用材料,可以是部分引用,也可以是归纳概括式的引用,但不可以照抄,必须自己重新进行组织 2.浮动
的分值,可以视“组织”情况而进行赋分。(组织包括语言是否通顺流畅,逻辑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晰等要素)。
7.2010 年 4 月静杨青宝. ⑴波兰战争(德波战争、德苏瓜分波兰)。(2 分)1939 年。(2 分)
⑵爆发的直接起因:是波兰对德挑衅还是德国蓄谋已久故意制造事端?(3 分)除了德军的因素外,关于波兰灭
亡的原因:是由于苏德联手还是因为英法坐视?(3 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⑶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没有运用材料,直接作出判断。(0-2 分)0分:回答内容与问题无联系。1分:对一个方面作出描述,
无结论。2分:对二个的方面作出描述,有直接判断,无结论。如德国挑起了战争。
第二层次:能利用单一材料,得出简单的结论。(3-6 分)
可能出现的情况① 3-6 分:仅从每项材料中得出单一的结论,缺少归纳与比较。如能回答到下列四条中的任何
一项给 3 分、两项给 4 分、三项给 5 分、四项给 6 分。
根据材料一,得出德国报道波兰挑起战争的结论。根据材料二,得希特勒声明回击波兰的结论。
根据材料三,得出德国早就预谋进攻波兰的结论。根据材料四,得出法国坐视波兰灭亡的结论。
根据材料五,得出德苏瓜分波兰的结论。根据材料六,得出波兰军队无力和英法坐视的结论。
可能出现的情况② 3-6 分:能从一项材料中得出一个以上的结论,但没有使用全部的材料,缺少归纳与比较。
按每个合理结论、每项对应材料均给 1 分计,最高给 6 分。
第三层次: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7-11 分)
能根据材料中的共同(历史)信息,归纳出结论,但缺少对“矛盾”的分析。7-8 分:只分析“直接起因”和“灭
亡的原因”其中一个。9-11 分:对“直接起因”和“灭亡的原因”均进行分析。
第四层次:能发现论述的矛盾之处并进行分析。(12-18 分)
12-14 分:只分析“直接起因”和“灭亡的原因”其中一个。能发现他们的矛盾,仅注意到记载者的立场。
15-18 分:对“直接起因”和“灭亡的原因”均进行分析。能发现他们的矛盾,并通过内部文件与公开声明关系
以及记载者的立场和研究者事后掌握新材料等因素进行解释。
第五层次: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19-20 分)
在第四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历史真相本身的探讨,如历史能做到完全客观么?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的关
系如何?历史的真相与我们所占有材料之间的关系,记录者的立场与历史材料选择的关系等。或能进一步指出对历史
真相的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能认识到对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不能仅强调单一因素,历史现象常常是多重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还有现有的观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的发现,观点也会有所改变,等等。可引用材料,
结合所学史实展开论证,结论具有开放性,允许逻辑上兼容几个不同的解答。
备注:1.引用材料,可以是部分引用,也可以是归纳概括式的引用,但不可以照抄,必须自己重新进行组织
2.浮动的分值,可以视“组织”情况而进行赋分。(组织包括语言是否通顺流畅,逻辑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晰等
要素)。
8.【解析】史料的使用类试题,一般由多种类型的史料创设问题情境,由史料涉及的历史知识为切入点,中间穿插史
料分类、史料考证和史料运用等问题,最后归结为由史料推出正确结论,或对运用史料的过程性反思。史料的搜集、
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史料一般分为:史迹遗存、历史文献、口碑史料和民族调查资料等类型。
史料的考证是整理、鉴别史料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和重要方法。史料的考证,就是依据资料对史料进行考核、证实
和说明。史料考证一般分为本证,即是指利用某一书内部的资料发现问题,求得证据,以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旁证,
即是指利用史料以外的资料作为证据,考订史料的真伪问题,具体又分为书证、物证和理证。考证史料的原则主要有:
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的史料为最可信,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比间接史料(第二手或第三手史料)可信,实物史
料比文献史料可信;史料价值判断以时间、地域、亲见或传闻为主,第二手史料不能代替第一手史料,不能依据孤立
的史料下结论,注意记载人记载事实的动机和态度等。
9.【答案】(1)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客观性:材料三的图片客观性最强,
其次是材料一的日记和材料四的口述。(2)不同:材料一叙述南京大屠杀过程,肯定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材料二否
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帮助:材料三、四证明了材料一的客观性,是批驳材料二观点的有力证据。(3)叙述历史要
求客观的证据,这是正确的。但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绝不
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而田中正明在叙述历史时却忽视客观证据,特别是很多实物和口述证据,其目的是否定日本
侵略的历史,企图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既不是正确叙述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必将伤
害两国人民的感情。(4)证据:材料一中的日记和材料三中的图片。(5)对待:应该客观叙述历史。尊重历史,以史
为鉴等。
10.【解析】本题以辛亥革命为切入点,在考查辛亥革命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要考查历史研究中的“史实”“史论”
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立足点等史学方法。四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渐增强;由材料和基本历史知识,到走出材料
和归纳概括,要求逐渐提高。解题时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作为历史事实的史实,其内容
一般包括历史事实发生和发展的时间、地点和基本过程,以及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产生的重要影响等,具有客观
性,即根据第一手材料,客观公正地叙述历史事实。作为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史论要论从史出,任何结论必须源自历
史事实,做到史论结合。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立足点,即史观问题,我们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史观,即从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入手,通过阶级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客观叙述历史,发现历
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本类试题的难点在揭示史料作者的史观问题。揭示史观要从叙述内容、叙述方式、评价内容和评
价标准等方面入手,根据具体内容,概括出作者的基本立足点。
10.【答案】(1)年月:1911 年 10 月。地点:以武昌为中心向全国蔓延。过程:武昌新兵起义,建立湖北军政府,进
而清政府土崩瓦解,中华民国建立。(2)看法:辛亥革命是中国将近 20 年大动荡的顶点,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
(分化、组合)。负责:清政府统治腐朽,引起各种抗议运动;革命派的积极倡导,革命党人的积极主动的革命热情;
列强侵华激化了中国的矛盾。(3)立足点:探讨历史事件的客观性,或客观叙述历史过程,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
原因,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不同:马克思主义史观要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使用阶级分析等方法,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地位。(4)史实:客观,根据第一手
材料,客观叙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史论:论从史出,根据历史事实,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