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M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讲义打印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一 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1.公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A点 近日点 ‎1月初 较快 B点 远日点 ‎7月初 较慢 注意:近日点、远日点与冬至日、夏至日的区别:‎ 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左右;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左右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 (1)黄赤交角 ‎①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②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 a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 b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2)黄赤交角的影响:‎ ‎①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直射哪条经线,哪条经线地方时为12时。‎ 据图观测: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②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黄赤交角变大(小)‎ 黄赤交角等于0‎ 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 扩大(缩小)‎ 直射赤道 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   ‎ 扩大(缩小)‎ 无极昼、极夜现象    ‎ 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无五带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无变化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 始终昼夜平分 季节的变化 变化明显(不明显)‎ 无季节变化 ‎(高考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 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 ‎ ‎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地球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3~4题。‎ ‎3.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不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4.若黄赤交角变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减少 B.温带范围变大 C.7月,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加大 D.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增大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1.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为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叫夜弧。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若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 ‎2.变化规律 时间 变化特点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1代表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2代表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如图3所示)‎ 规律总结 ‎ ‎(1)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3)不同纬度,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规律: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存在极昼极夜现象。‎ ‎(4)不同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规律:日期距春秋分日越近,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春秋分日最小;日期距春秋分日越远,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冬夏至日最大。‎ ‎(5)昼夜长短的对称规律。‎ 规律1:纬度关于赤道对称,则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相同。即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相同。‎ 规律2:同一天,某地昼长与另一半球同纬度的夜长相同;同理,某地夜长与另一半球同纬度的昼长相同。‎ 规律3:两个日期昼夜长短的对称规律。即以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或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为中心对称分布的两个日期,昼夜长短状况相同;以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为中心对称分布的两个日期,昼夜长短状况相反。‎ ‎3.某点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夜长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24-昼长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夜(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 ‎4.正确把握日出、日落地方时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凡是昼短夜长的地方,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凡是昼长夜短的地方,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 ‎5.日出、日落太阳方位的确定 ‎(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纬度,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2)太阳直射北半球某地时,未出现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3)太阳直射南半球某地时,未出现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1.(高考福建卷)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9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右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 (2019·高考天津卷)2019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2~3题。‎ ‎2.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3.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4.【趁热打铁】(【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能力测试)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下图为巨石阵示意图,图中代表夏至日日落和冬至日日出太阳光线的分别是 A.①和④ B.②和⑤ C.③和④ D.③和⑤‎ ‎ (2019·太原五中一模)下表为甲、乙、丙、丁四地6月22日日出、日落地方时统计表。据此回答5~6题。‎ ‎   地点 时间  ‎ 甲 乙 丙 丁 日出时间 ‎5:20‎ ‎6:00‎ ‎6:30‎ ‎7:10‎ 日落时间 ‎18:40‎ ‎18:00‎ ‎17:30‎ ‎16:50‎ ‎5.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此日昼长最短 B.乙地此日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丙地位于北半球 D.丁地所在纬度最高 ‎6.若丙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正好为6:00,则丙地所在经度是(  )‎ A.112.5°E B.127.5°E C.90°E D.125°E 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定义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12点)‎ ‎2.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3.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各纬度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春、秋分 赤道 南北两极点 规律总结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②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③对称规律: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900—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差值(同减异加)】‎ ‎5.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和南北两极地区的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23°26′。‎ ‎(2)0°到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区(或热带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23°26′增大到46°52′。‎ ‎(3)南北纬23°26′到66°34′之间的地区(或南北温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46°52′。‎ ‎(4)南北纬66°34′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或南北寒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46°52′减小到23°26′。‎ ‎6.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朝向永远背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 ‎ (2019·江苏地理)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9·福建文综)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3~4题。‎ ‎3.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4.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趁热打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右图所示全球刚好同属一个日期,弧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10°N,0°B.20°N,0° C.20°N,180°D.10°N,180°‎ ‎6.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孟加拉国处于旱季 C.哈萨克斯坦大部分气温低于0℃ D.我国南极中山站处于极夜时期 ‎(2019·高考上海卷)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据此回答7~8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 ‎50°‎ ‎40°‎ ‎7.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8.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9.(高考全国卷Ⅰ)‎ 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P=0  ‎ B.夏至日P=1‎ C.全年P<1 ‎ D.冬至日P>1‎ 考点四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 ‎2.五带划分 ‎(2019·衡水模拟)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据此回答1~2题。‎ ‎1.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持续加快 B.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持续扩大 C.衡水日出时刻逐日提前 D.衡水日出太阳方位保持不变 ‎2.数九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认为冬至日后过了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结合这一说法,推断数九是下列哪个地区的民俗(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两广地区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答案解析 考点一:1.D 2.D解析: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2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第1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夏至(6月22日)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第2题,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所以A、C错;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故B错、D对。‎ ‎3.C 4.C 考点二:1.C 解析: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因此,泰山站日出方向为东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继续变小;泰山站的昼长继续变短;泰山站极昼现象已经结束。‎ ‎2.D 3.B 解析:第2题,中山站极夜结束之后“第一次日出”时,中山站地方时为12:00(即太阳刚刚升起便落下);结合中山站和天津市所在的经度计算可知,此时天津为下午3:00左右,所以此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西南方向。第3题,7月17日中山站的极夜结束,说明在6月22日之后大致出现了25天的极夜;该地开始出现极夜时大约是6月22日之前25天时,所以中山站极夜可持续50天左右。‎ ‎4.A 解析:英国夏至日西北日落,根据图中指向标从西北射入的为①光线,冬至日出东南,从东南射入的,光线为④,A正确。‎ ‎5.D 6.B解析:第5题,依据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等于昼长,可判断此日甲地昼长最长,故A错误;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除赤道外昼夜都不等长,但乙地昼长为12小时,说明乙地位于赤道,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故B错误;该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丙地昼长小于12小时,位于南半球,故C错误;丁地昼长最短,且昼长与12小时差值最大,说明该地距离赤道最远,即纬度最高,故D正确。第6题,北京时间6:00,即120°E的地方时为6:00;此时,丙地日出地方时为6:30,经计算可知,丙地经度为127.5°E。‎ 考点三:1.C 2.D解析:第1题,图中住宅位于40°N,从阳光方面考虑,夏季住宅以南有树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由于40°N地区比较冷,且盛行偏北风,所以住宅以北有常绿针叶树有利于阻挡北风,有保暖作用,住宅以南为落叶阔叶树,冬季没有树叶可以增加透射阳光。第2题,正午太阳高度角决定热水器安装角度,热水器集热板最好与太阳光线垂直。冬至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40°+23°26′)=26°34′,热水器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大约为63°26′,与④最接近。‎ ‎3-4 D A 解析 第3题,当遮阳板收起且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到一年最大值时,也就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福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第4题,济南较福建纬度高,在夏季为减少到达室内光照面积,需加长遮阳板;同样,在遮阳板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需降低安装高度。‎ ‎5.B 6.D ‎7.D 8.C解析:第7题,由表可知,在连续3个月内,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可计算得出,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 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故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第8题,由上题知,从第一次测量到第三次测量,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向南移动到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 ‎9.D。由题干可知P等于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如图)。‎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二分日时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6°34′,影长不为0,故影长与塔高比值P不等于0,A错;夏至日时,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长为0,P=0,B错;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全年变化大约在43°08′~90°,P不全都小于1,C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影长大于塔高,P>1,D对。‎ 考点四 ‎1.C 2.B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数九从12月22日前后开始,共81天,大约次年3月中旬结束。在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1月初以后)变慢,A错误;太阳直射点一直北移,所以北极地区极夜范围持续减小,B错误;北半球白昼逐渐增长,所以衡水日出时刻逐日提前,C正确;衡水日出大体在东南方向,但是日出太阳方位有变化,D错误。第2题,冬至日后过了九九八十一日,大约是3月中旬,此时两广地区早已是春天;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别因为纬度高和海拔高导致温度低而春天还没有到来;华北地区正值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