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2.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地理实验、地理观察专题
2006年广州市高三地理中心组 主讲:詹德虹(广铁一中)
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践精神。如地理实验(05年广东考题)、地理探究能力(06年广东考题)等新题型的出现,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作图、实验能力的考查,检验和区分考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的定性能力、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以及与数理等学科渗透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所具有的选拔功能,因而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可通过部分常见题型的例析对指导学生的备考复习,对提高应试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课程标准中,有可能通过实验考查的内容集中在必修1,虽然课标没有对地理实验部分内容有明确的要求,但在活动建议部分有不少实验活动的建议,因此不能忽视这些活动建议内容。
必修1部分活动建议:
l 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
l 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l 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 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根据课标和近年来高考的考核内容,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有:
l 地转偏向力的证明
l 地球自转引起的天体视运动
l 地球的自转和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l 正午太阳高度的测算
l 热力环流原理
l 温室效应原理
l 水循环原理
例1. (06年广东考题)35.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 8 分)
日晷(guī)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
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
某科技馆(29°36′N,106°00′E)拟建造一座赤道日晷。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此科技馆位于 。(填写正确项的字母)
A.兰州市 B.重庆市 C.贵阳市 D.武汉市
(2)在安装日晷时,首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安放日晷底座。晷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
(3)当晷针影恰好在晷针在正下方时,当地时间为 时。
(4)冬至日,当晷针影恰好与晷针正下方的刻度线重合时,此地的太阳高度角是 。
解析:本题以古代的测时工具日晷为载体,考核学生根据经纬网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的能力、理解不同纬度地平面、理解地方时的概念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虽然以创设了一个新情景,但本题考核的重点仍是学生对自然地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地理计算能力,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复习时仍然要重视落实双基,培养能力。
(1)根据该地经、纬度(29°36′N,106°00′E),进行区域定位,可知此地应为重庆,故应选B。
29°36′
赤道平面
晷盘所在平面
当地地平面
α
(2)据材料,赤道日晷晷盘与地球赤道平行,那么在29°36′N处安装日晷,晷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即为晷盘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α ,故
α =90°-29°36′=60°24′(见右图)。
(3)当晷针影恰好在晷针的正下方时,应为当地正午,即地方时12:00。
(4)当晷针影恰好与晷针正下方的刻度线重合时,为当地正午,因此本题就是求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即:
H= φ-δ| = 90°-|29°36′-(-23°26′)|= 36°58′
例2.(05年广东考题)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解析:
(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墨水等。
(2)实验步骤:①将球状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物上滴适量的墨水;②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旋转;③观察并描述墨水流淌痕迹偏转的方向;④再次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②③步骤,但旋转方向与②相反。
(3)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例3.北极星是指任何时候最靠近北天极的显眼的恒星。现在公认的北极星是小熊座α星,位于离北天极约0°.7处(2004年)。北极星是野外活动、古代航海方向的一个很重要指标,另外也是小至观星入门之辨认方向星座,大至天文摄影、观测室赤道仪的准确定位等皆为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北极星在北半球的夜空中是不会移动的,原因是由于 。
2、由于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北天极附近的恒星是 时针围绕北极星而转的。
3、某学校通过测量北极星的仰角,推测该校所在的纬度。请画图证明该原理,并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是增城华侨中学叶仲辉老师的原创题,主要考核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地球自转运动及其产生的天体视运动的理解。
1、地球自转时的绕转轴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逆
3、图如下,α为当地北极星的仰角,β为当地的纬度,由于北极星距离地球遥远,故A、B视线是平行的,所以α=β。
例4.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电炉
冰块
纸片A
纸片B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
纸片B向 (填左或右)偏。
(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
(4)根据此原理,补绘右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方向。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5)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全球大气环流的影响,也考核了学生对厄尔尼诺这一热点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1)热力环流
(2)右 左
(3)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的差异,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A向右偏动,纸片B向左偏动。
(4)箭头顺时针方向
(5)该大气环流会减弱。赤道附件大洋的西岸的降水将减少,大洋东岸的降水将增多。因为赤道附件的大洋东部水温异常增温,使大洋东岸的暖流加强,寒流减弱,下沉气流减弱,故大洋东部降水增多;赤道附件的大洋东部水温异常增温,使大洋西部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降水明显减少。
训练题1. 我国某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春分日前后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定该校所在地的经纬度。
活动过程:①在春分日前一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标杆,并测量日标杆在地上部分的长度
②以标杆所插点(图1中O点)为圆心,于上午9时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短于当时杆影长的半圆。
③当上午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再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
④第二天,当日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记下此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2时44分,并测量此时标竿影长等于竿长。
根据上述活动中测得的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完成这一测定任务的主要工具: 。
(2)根据测量,春分日这一天学校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南
(3)研究小组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是 。
(4)请在图1上标出该地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参考答案:
(1)标杆、尺、绳、钟表等
(2)H = 60°
(3)30°N,109°E
(4)见右图
原理: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规律。一天当中,除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有两个时刻是相等的,其影长也有两个时刻等。(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的影子是朝正北)
训练题2. 某学生在做一个实验,实验用材:1.5升或更大的空矿泉水瓶(1个)、温度计(2支)、土壤(少量)、玻璃盘(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
实验步骤:(1)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盘中。将温度计A放进去倒扣在盘中的塑料瓶中。
(2) 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B放置在没有任何遮盖物的盘中,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根据上述实验,请你作出分析:
(1)3小时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温度较高的是 。
(2)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原理,请你简要分析
。
(3)这一原理已广泛应用于农业上,尤其在北方地区的秋冬季节,可以抵御 和
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参考答案:
(1)A (2)温室效应,塑料瓶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来,使地面温度增高,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却很少能穿透塑料瓶,从而把热量保留在瓶中使温度升高。
(3)霜冻、寒潮
训练题3.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 如下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 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 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观测结果] 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装沙的小瓶下滴,最后小瓶的沙由干变湿
(1)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2)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
(3)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让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了 和 的交换。
(4)假如该实验模拟发生在黄土高原上地表水土流失景观的形成过程,添入字母完成下表
(5)这种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自然界各要素具有 的过程。
参考答案:
(1)水循环现象;蒸发、水汽输送、水汽凝结、降水
(2)外力作用
(3)物质和能量(热量和水分)
(4)如图
(5)统一演化
训练题4.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城市的住宅、商店、办公楼、工厂的地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与市中心的距离(公里)
地租(元/平方米)
A
B
C
D
0
120
105
84
68
1
90
87
75
62
2
60
70
66
56
3
31
52
56
50
4
0
35
47
45
5
0
18
37
39
6
0
0
28
34
7
0
0
18
28
8
0
0
9
22
9
0
0
0
17
10
0
0
0
11
11
0
0
0
6
12
0
0
0
0
(1)A、B、C、D分别对应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 、B 、C 、D
(2)根据上表数据,分别绘画A、B、C、D地租曲线。
(3)根据上图,请指出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的范围。
参考答案:(1)商店、办公楼、住宅、工厂。
(2)
(3)商务区(包括商店和写字楼,故要看写字楼的曲线)的范围为0-2.5KM,住宅区范围为2.5-4.5KM,工业区范围为4.5KM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