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00 KB
  • 2021-05-14 发布

河南省九师联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月份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河南省九师联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月份)‎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 无论是从横向的时代性还是从纵向的历史性来看,以儒家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念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体系都有着广泛的理论深刻性和全面的融通性。这一体系既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主观能动,又有着合理的规律层次;既有对社会群体内部的管理和约束,更有高层次、宽维度的思考和研究,又蕴含着对于人类、社会、自然发展关系和理想状态的描述与追求,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 许多世界性难题的解决和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我们从伦理道德的维度出发,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设计。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伦理生态建构,以此推动社会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在未来应具备更加广阔的格局,完成从“国际大国”向“国际强国”的转变,这需要我们有与国际姿态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打造与国际地位相一致的国际话语体系。‎ ‎ 这首先要建立在对自身文化和伦理有充分自信的基础上。对于伦理道德的自信,既要认可与肯定伦理道德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又要不断向伦理道德的更高层次、更高境界跨越和提升;既要有鲜明的方向性和导向性,又要有深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只有如此,人们才能在文化观念和思想境界上表现出自信的姿态。拥有双重自信的共同保障,中华民族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姿态和良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舞台,才能在兼收并蓄中更好地汲取精华,以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魅力且符合国际话语规范的表达形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阐述中国精神,增进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知、理解和赞许,减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文化摩擦。‎ ‎ 当前,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通过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双重架构,我们将会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和气魄,在世界中发出中国声音、设置中国议题、制定中国标准。实现中国倡议。通过文化自信和伦理自信的共同架构,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进而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中,打造世界人民共同认可、普遍尊重、共同响应的中国话语体系。‎ ‎(摘编自《汲取传统伦理精华提升文化自信》《人民论坛》2018年第3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伦理道德的维度出发进行的创新设计,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B.伦理道德自信要求我们既要认可和肯定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又要有所超越和提升。‎ C.中华传统伦理体系以其广泛的理论深刻性和全面的融通性使中华文化顺利地走向了世界。‎ D.有了文化、伦理双重自信,中华民族才能在面向世界时保持良好的形象与饱满的精神姿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文化和伦理自信的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其实现的途径和重要意义。‎ B.文章以对我们民族自身文化和伦理有充分自信为前提,呼吁打造中国话语体系。‎ C.文章在论证中以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作为实例,使论证更加充分,更具说服力。‎ D.文章联系当代国际形势,分析了以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来提升中国影响力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想解决一些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就有必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探寻思路与方法。‎ B.我国从“国际大国”向“国际强国”的转变,需要我们有与之相应的文化自信和传统伦理体系。‎ C.只要能够架构起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展现出更加从容的姿态和气魄,就能打造中国话语体系。‎ D.只有通过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双重架构,我们才能提升国际地位,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材料一:‎ ‎ 近年来,旅游成为春节的主题词。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再创新高。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广大群众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举家出游成主流,周边休闲成新潮,旅游体验受关注。调查显示,度假休闲超越景点观光成为居民春节假日出游的第一动机。‎ ‎ ‎ ‎ 我国出境游群体每年持续壮大,每年向全球输出上亿人次出境游客,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报告,中国旅游消费在2016年增长了12%,中国游客境外旅行人次在2016年增长了6%。‎ ‎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出境游客总消费额逾五分之一源自中国游客,排第二的美国游客消费额仅占中国游客的一半。香港投资银行里昂证券预测,到2021年中国游客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2月28日)‎ ‎ 材料二:‎ ‎ 近日,国家旅游局将北京等18个城市确定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其中江苏有7市榜上有名,分别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江苏也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2014年是“美好江苏欢乐游”三年市场推广计划的最后一年,江苏省旅游局将以拓展国内中远程市场和境外客源市场为重点,推出一批经典旅游景区,研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培育南京、苏州等国际旅游名城,同时重点支持徐州建成区城旅游中心城市;积极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江苏文化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 ‎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已初见成效,今年还将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着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旅游环境,建设“宜游城市”。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导览服务,扬州将建设数字3D景区,实现在线游览。目前已基本完成瘦西湖、个园和东关街3D模型建设。其次是建设旅游数字信息库,进一步完善扬州旅游信息咨询导览体系,有效提升旅游体验。‎ ‎ 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能否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参考。‎ ‎(摘编自《商务•旅游》2014年1期)‎ ‎ 材料三:‎ ‎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这是各地旅游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现实证明打好“文化牌”可以有力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各地在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一个共同的重要着力点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 旅游专家魏小安表示,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发展方向,全国各个城市已经组建了100多个文旅集团。“力求旅游发展的文化导向符合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 ‎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年初,全国各类文旅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家,规模上百亿的已经超过10家。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步演变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大产业。从消费需求来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2016~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为41.2亿人次,偏好文化体验游的人群已经达到50.7%。‎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3月1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民在春节假日出游正成为时尚,从2013年至2018年的春节旅游市场来看,出游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特点。‎ B.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境旅游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境游总消费额最高的国家。‎ C.根据相关数据,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已远超美国。到2021年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 D.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要和文化深度融合。因此,国内各个旅游景点都要大力修建亭台楼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数量分布和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全省旅游开发等来看,江苏省旅游工作做得很出色。‎ B.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旅游城市是否有符合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量内容。‎ C.文化旅游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综合性大产业。相对于国内游客,目前国外游客偏好文化旅游的占比要高得多。‎ D.利用“文化牌”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融合成已为现实发展方向。‎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旅游发展的新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怎样更有针对性地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乡长 冷江 ‎ 在稠岭干了二十年,今天要退下来。人们开始喊他老乡长。尽管很不适应但还得乐呵呵地应承,以免别人说自己闹情绪。‎ ‎ 上午交接大会开得很隆重。县委组织部张部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老乡长表示了感谢,尤其提到在老乡长任期内成功实现全乡最后一个贫困村脱贫。退休了能被组织上肯定,老乡长很激动。‎ ‎ 新任乡长已经到任,按规矩,老乡长在开完交接大会后就算光荣退休了。但是会后老乡长提出来想再去陈家窝看看,这是他的扶贫联系点,离乡政府有十里多路,全是沟沟坎坎,没有公路,车子很难开进去。‎ ‎ 乡党委刘书记听说老搭档要去陈家窝,忙过来劝阻:“老乡长,别去了,不急在一时,等明年道路通了,我让司机送你去。”‎ ‎ 老乡长说,“书记,你的好意我领了!不去看一下,就是退下来,我这心哪会安生啊!”‎ ‎“那,这样吧,让小孙去雇辆三轮车!”‎ ‎ 老乡长说要锻炼锻炼身体,走小道快,坚决不让雇车。书记拗不过他,只好叮嘱小孙路上多照应。小孙给陈家窝挂了电话,村长二奎在电话里大声说:“你放心,我一定安排好这顿庆功宴!”‎ ‎ 整个上午气氛一派祥和。‎ ‎ 老乡长和小孙出发了。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终于到了卧牛岭。站在岭上往下看,尽是沟沟壑壑,一片苍茫。这时候天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小孙忙搀着老乡长躲到一个山洞里避雨。雨越下越大,小孙劝老乡长,“大雨路滑,太危险,咱等雨停了回去吧!”老乡长不高兴了,“‎ 这点雨就吓住了?我年轻时跑邮政,早上去,晚上回,从没有过差错,这条道我闭着眼睛都能走!”‎ ‎ 看看雨势弱了些,老乡长带头钻出山洞,继续赶路。又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雨终于停了,两人到了山脚下,找了路边一块山岩,坐下来歇息。山岩下面是一片果树林。有桃树也有板栗。老乡长走过去,随手拔起一棵,举到眼前察看,小孙忙跑过来问,“怎么啦,老乡长?”老乡长说,“走,咱往前走走,再看看别的地块。”‎ ‎ 两人往前走到另一片果林,老乡长又拔起一棵板栗树苗察看,完了让小孙拿着这棵树苗,老乡长明显加快了步伐,小孙在后面气喘吁吁地小跑起来。‎ ‎ 二奎家里已经聚集了村两委的干部,听说老乡长退休了,大伙儿今天都要来表示感谢。老乡长一到,二奎连忙让婆娘泡茶,大伙儿全围拢过来,准备听老乡长的退休感言。‎ ‎ 老乡长大声说,先别忙喝茶,正好大伙儿都在,我问这是怎么回事?说着从小孙手上一把夺过树苗举到二奎面前。‎ ‎ 二奎看了看,说,“有枯株,很正常啊!”‎ ‎“正常?我看不正常!”老乡长说,“陈家窝今年报了脱贫,你们就拿这些新栽的果树充数?”‎ ‎ 二奎笑了,“老乡长,咱们村是您老的扶贫联系点,今年陈家窝能脱贫,您可是操碎了心、跑断了腿啊!”‎ ‎“是啊,”有人附和,“要不是您老,咱村公路猴年马月才能铺上呢!”‎ ‎ 还有人说,“如今您退休了,咱们村可不敢给您拖后腿啊!”‎ ‎“就因为是我的联系点,就因为我要退休了,你们就给我整这出?”老乡长锐利的眼神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人,然后紧盯着二奎。‎ ‎ 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 ‎ 二奎满脸堆笑,就像哄小孩一样哄老乡长,“您老别上火!这些果林面积都是实数!我是您看着长大的,还能蒙您吗?”‎ ‎“那好!我问你,你报的多种经营收入是怎么算出来的?”‎ ‎“这个嘛,”二奎顿了一下才说,“这些果园成林后每年的收入应该还不止这些数!”‎ ‎“是,可那是三年后的数啊!”老乡长不依不饶。‎ ‎ 二奎给老乡长递上烟,老乡长一把推开:“少拿这些来搪塞我!”‎ ‎“反正已经报了,咱也不算弄虚作假,再说您都退下来了,这事您也管不了了!”‎ ‎“不行,这事我还必须管!”‎ ‎“摘帽是咱陈家窝一百多号老少爷们的脸面啊,您老脸上不也有光吗?”大伙儿都说,是啊,是啊!‎ ‎“脸面?你们这么做,我还有脸面吗?”老乡长真是生气了,脸都气绿了。‎ ‎ 二奎一个劲地赔礼道歉,“我向您老保证,明后年这些果林一准挂果丰收,到不了那些个数,我引咎辞职!”‎ ‎“辞不辞职不是你说了算!我现在要做的就一件事﹣﹣”‎ ‎“什么事?”二奎和小孙全都紧张地看着老乡长。‎ ‎“打报告给县里,把贫困村帽子戴回来!”‎ ‎“您这何必呢?”大伙全愣住了!‎ ‎“我是要退了,正因为要退了,我不能交给后任算不清的账!”‎ ‎ 老乡长掷地有声的话把在场所有人都给镇住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老乡长”为题,既体现了大家对老乡长的尊重,同时又突出了他作为小说主要人物的地位。‎ B.关于老乡长前往陈家窝途中遇雨的细节描写意在突出老乡长的思想性格,“大雨”同时象征着扶贫工作中的艰难险阻。‎ C.小说构思颇具匠心:对老乡长的“辉煌业绩”一笔带过,却选取他卸任前的“回头看”浓墨重彩地展现他的思想境界,表现作品主旨。‎ D.文中众人及二奎和老乡长的对话,既使文章波澜起伏,营造紧张氛围,又丰富了老乡长这一人物形象。‎ ‎(2)小说中的老乡长这个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结尾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四、文言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 侯琎,字廷玉。泽州人。少慷慨有志节。登宣德二年进士,授行人。乌撒、乌蒙土官以争地相仇杀,诏遣琎及同官章聪谕解之,正其疆理而还。副侍郎章敞使交阯,关门卑,前驱伛而入,琎叱曰:“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交人为毁关,乃入。及归,馈遗无所受。迁兵部主事。正统 初,从尚书柴车等出铁门关御阿台有功,进郎中。从王骥征麓川,至金齿。骥自统大军击思任发,而遣琎援大侯州。贼众三万至,督都指挥马让、卢钺击走之。遂由高黎贡山兼程夜行,会大军,压其巢。麓川平,拜礼部右侍郎,参赞云南军务,诏与杨宁二年更代。骥再征麓川。琎以功迁左。九年,代还。母忧,起复,寻调兵部。十一年复代宁镇云南。思机发窜孟养,骥复南征。琎与都督张軏分兵进抵金沙江,破之鬼哭山。玺书褒赉。景泰初,贵州苗韦同烈叛,围新添、平越、清平、兴隆诸卫。命琎总督贵州军务讨之。时副总兵田礼已解新添、平越围,琎遂遣兵攻败都卢、水西诸贼,贵州道始通。又调云南兵,由乌撒会师,开毕节诸路,檄普安土兵援安南卫,而自率师攻紫塘、弥勒等十余寨。余贼复围平越,回师击退之。遂分哨七盘坡、羊肠河、杨老堡,解清平围,东至重安江,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水西苗阿忽等六族皆自乞归化,诏琎随方处置。景泰元年八月以劳瘁卒于普定,年五十三。赐祭葬,荫其子锦衣卫世袭千户。‎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侯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B.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C.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D.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春秋时已有设置,汉称大行令,明设行人司。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 B.正统,是明英宗的年号。以年号纪年是古代纪年的重要方式之一,始于汉武帝。‎ C.礼部,古代官署管理全国户籍、俸禄、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交事宜。‎ D.锦衣卫。明代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担任皇帝侍卫,受皇命掌诏狱,有巡察缉捕的权力。‎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琎能说会道,胆识才干超群。无论是去开导劝解因争地盘相互残杀的乌撒、乌蒙土官。还是跟随副侍郎章敞出使,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B.侯琎少有志节,仕途一帆风顺。他从行人到兵部主事,从郎中到侍郎,再到后来的兵部尚书。都可谓在进阶当中,即便死后,皇上还赐予祭葬,封荫其子。‎ C.侯琎尽职用命,随军屡立战功。跟从王骥征讨麓川时,他受命增援大侯州。面临大敌,亲自督阵全歼敌军,并率部日夜兼程与大军会合,逼近敌人的巢穴。‎ D.侯琎指挥有方,能够独当一面。总督贵州军务平定韦同烈叛乱时,抽调云南兵、檄普安土兵驰援以及后面的回军、分哨、会师等做法。显得从容有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交人为毁关,乃入。及归,馈遗无所受。‎ ‎②骥再征麓川。琎以功迁左。九年,代还。母忧,起复,寻调兵部。‎ 五、古代诗歌阅读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高观国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①.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②弱,背人羞整六铢③轻。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怕佩解、却返瑶京④.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注】①湘灵:即湘水女神,传说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死后为湘水之神。②“罗袜”“凌波步”,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③六铢:指六铢衣。据佛经中记载,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层天忉利天的天衣重六铢。④怕佩解、却返瑶京:佩解,出于刘向《列仙传》,说郑交甫遇见江妃二神女,郑欲请其佩(佩玉),二女遂手解其佩与交甫,交甫怀之,旋即亡失,回顾二女,亦不知所在。瑶京,此指神仙所居的宫室。‎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中“湘云、湘月”与“湘灵”共同代指水仙花,“梦、吟、吊”可见词人深情。‎ B.“香心静”,写花香而静;“波心冷”,写水仙所居之水。此句借用姜白石《扬州慢》“波心荡、冷月无声”意境。‎ C.“杯擎清露”‎ 两句,看到花的形状,词人举起酒杯盛满了醇酒般的清露。要让挚友春兰和梅兄也要为之酣醉。‎ D.结句选取苍烟、江雪,构成一片迷茫冷清的境界,用万顷苍烟加以笼罩。使水仙花更增加了几分朦胧之美。‎ ‎(2)词作上片是如何写水仙花之美的?请简要赏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逍遥游》在讲述了蜩与学鸠的寓言后,用“   ”一句表达了对它们的无知的讥讽;在对比了大鹏和斥鴳的志向后。总结出“   ”。‎ ‎(2)李白的《蜀道难》中重点从听觉角度描写山间瀑布飞溅的壮观景象的两句是:“   ,   。”‎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向老师请教时,“   ”,自己却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乃至于“   ”,等到老师高兴时再行请教。‎ 七、语言文字运用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与“马踏飞燕”凝固了一个奔腾中的瞬间,静中有动。对于捕捉角色瞬间的动画而言,这些是难得的造型语言资源,可以成为动画造型的一个关键帧。每个雕塑都可以成为一个动画片场景中的道具,其构成部分,可以是动画的一个角色形象,也可以是动画角色的一个动作,甚至是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 ‎ 当然,这种思维还只是直接的“剪取”。要做到真正的 ,国产动画从业者还要了解古代这些雕塑形象设计的文化脉络。汉人酷爱骏马,并把骏马看作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所以,汉代的雕塑是当时人们多年大漠追杀的肃杀与 的情怀的折射,是对战场厮杀、血脉贲张的烈马性情与行为细节的熟知与提炼。这些是如今的动画从业者无法亲见并 的。所以,(  )‎ ‎ 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既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捕捉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要能移用外形。只有对中国传统艺术样式的感观、体验、临摹记忆之后,并迁移到动画角色造型的创作中,其角色才能 ,而不只是一个单调麻木的外壳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融会贯通 马革裹尸 感同身受 栩栩如生 B.举一反三 马革裹尸 感激涕零 活灵活现 C.融会贯通 赴汤蹈火 感激涕零 栩栩如生 D.举一反三 赴汤蹈火 感同身受 活灵活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是熟悉汉代历史的必要前提 B.熟悉汉代的历史就可以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 C.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的必要前提是熟悉汉代历史 D.熟悉汉代历史的必要前提是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既要能移用外形。更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捕捉一个时代的风格。‎ B.国产动画在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既要能移用外形,更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 C.国产动国在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既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捕捉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要能移用外形。‎ D.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既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要能移用外形。‎ ‎8.(5分)下面是某校团委一则邀请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做修改。‎ ‎ 我校共青团委准备举办一个经典诵读活动,诚恳地邀请您,希望您在不太忙的时候前来参加活动。上次向您垂询时,已经告知您相关事情,相信您多少知道了相关的要求。真诚地期待您的光临。‎ ‎①   ②   ③   ④   ⑤   ‎ ‎9.(6分)2018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考研大军规模不断壮大,从2000年的39.2万到2019年的290万。20年间翻了9倍。下图所显示的是对考研动机的调查结果。请据图概括出一条结论,并给出一条忠告。‎ 答:   。‎ 八、写作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材料一:‎ ‎ 2018年5月,文章《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将付云皓推上舆论风口浪尖。付云皓高中时曾连续两年以满分荣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被保送北大,后又在广州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如今,付云皓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任教。日前,付云皓发表“自白书”,称“我没有坠落,我正在脚踏实地处”。‎ ‎ 材料二:‎ ‎ 2018年8月,“中科大学霸退学复读弃清华选川大”的新闻让李一峰成为网红。在中科大学习了两年后毅然退学回云南复读的李一峰,今年以超过清华提档线9分的优异成绩报考了川大。对于众人的不解,李一峰说,他复读伊始,便把川大口腔科作为奋斗的目标,一路走来,他始终不忘指引自已不断坚持奋进的“初心”。‎ ‎ 材料三:‎ ‎ 2018年9月媒体报道,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高考状元杨仁荣,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肄业后,失联9年,近日才与家人取得联系。关于失联原因,杨仁荣在通过媒体公布的自述书中说,自己是一名理想主义者,想当一个物理学家,但自己不是天才,这让他很痛苦。‎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年河南省九师联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 无论是从横向的时代性还是从纵向的历史性来看,以儒家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念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体系都有着广泛的理论深刻性和全面的融通性。这一体系既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主观能动,又有着合理的规律层次;既有对社会群体内部的管理和约束,更有高层次、宽维度的思考和研究,又蕴含着对于人类、社会、自然发展关系和理想状态的描述与追求,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 许多世界性难题的解决和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我们从伦理道德的维度出发,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设计。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伦理生态建构,以此推动社会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在未来应具备更加广阔的格局,完成从“国际大国”向“国际强国”的转变,这需要我们有与国际姿态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打造与国际地位相一致的国际话语体系。‎ ‎ 这首先要建立在对自身文化和伦理有充分自信的基础上。对于伦理道德的自信,既要认可与肯定伦理道德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又要不断向伦理道德的更高层次、更高境界跨越和提升;既要有鲜明的方向性和导向性,又要有深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只有如此,人们才能在文化观念和思想境界上表现出自信的姿态。拥有双重自信的共同保障,中华民族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姿态和良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舞台,才能在兼收并蓄中更好地汲取精华,以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魅力且符合国际话语规范的表达形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阐述中国精神,增进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知、理解和赞许,减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文化摩擦。‎ ‎ ‎ ‎ 当前,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通过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双重架构,我们将会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和气魄,在世界中发出中国声音、设置中国议题、制定中国标准。实现中国倡议。通过文化自信和伦理自信的共同架构,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进而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中,打造世界人民共同认可、普遍尊重、共同响应的中国话语体系。‎ ‎(摘编自《汲取传统伦理精华提升文化自信》《人民论坛》2018年第3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从伦理道德的维度出发进行的创新设计,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B.伦理道德自信要求我们既要认可和肯定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又要有所超越和提升。‎ C.中华传统伦理体系以其广泛的理论深刻性和全面的融通性使中华文化顺利地走向了世界。‎ D.有了文化、伦理双重自信,中华民族才能在面向世界时保持良好的形象与饱满的精神姿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从文化和伦理自信的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其实现的途径和重要意义。‎ B.文章以对我们民族自身文化和伦理有充分自信为前提,呼吁打造中国话语体系。‎ C.文章在论证中以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作为实例,使论证更加充分,更具说服力。‎ D.文章联系当代国际形势,分析了以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来提升中国影响力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A.如果想解决一些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就有必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探寻思路与方法。‎ B.我国从“国际大国”向“国际强国”的转变,需要我们有与之相应的文化自信和传统伦理体系。‎ C.只要能够架构起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展现出更加从容的姿态和气魄,就能打造中国话语体系。‎ D.只有通过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双重架构,我们才能提升国际地位,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C.“使中华文化顺利地走向了世界“理解有误,原文第一段只是说“这一体系……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2)C.“以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作为实例“分析有误,原文没有谈及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 ‎(3)B.“需要我们有与之相应的文化自信和传统伦理体系”偷换概念,原文第二段是说“需要我们有与国际姿态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打造与国际地位相一致的国际话语体系”。C.“只要……”的表述绝对化。D.通过最后一段表述可知,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并不以“伦理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双重架构”为前提。‎ 答案:‎ ‎(1)C ‎(2)C ‎(3)A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材料一:‎ ‎ 近年来,旅游成为春节的主题词。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再创新高。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广大群众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举家出游成主流,周边休闲成新潮,旅游体验受关注。调查显示,度假休闲超越景点观光成为居民春节假日出游的第一动机。‎ ‎ 我国出境游群体每年持续壮大,每年向全球输出上亿人次出境游客,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报告,中国旅游消费在2016年增长了12%,中国游客境外旅行人次在2016年增长了6%。‎ ‎ ‎ ‎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出境游客总消费额逾五分之一源自中国游客,排第二的美国游客消费额仅占中国游客的一半。香港投资银行里昂证券预测,到2021年中国游客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2月28日)‎ ‎ 材料二:‎ ‎ 近日,国家旅游局将北京等18个城市确定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其中江苏有7市榜上有名,分别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江苏也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2014年是“美好江苏欢乐游”三年市场推广计划的最后一年,江苏省旅游局将以拓展国内中远程市场和境外客源市场为重点,推出一批经典旅游景区,研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培育南京、苏州等国际旅游名城,同时重点支持徐州建成区城旅游中心城市;积极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江苏文化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 ‎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已初见成效,今年还将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着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旅游环境,建设“宜游城市”。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导览服务,扬州将建设数字3D景区,实现在线游览。目前已基本完成瘦西湖、个园和东关街3D模型建设。其次是建设旅游数字信息库,进一步完善扬州旅游信息咨询导览体系,有效提升旅游体验。‎ ‎ 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能否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参考。‎ ‎(摘编自《商务•旅游》2014年1期)‎ ‎ 材料三:‎ ‎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这是各地旅游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现实证明打好“文化牌”‎ 可以有力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各地在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一个共同的重要着力点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 旅游专家魏小安表示,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发展方向,全国各个城市已经组建了100多个文旅集团。“力求旅游发展的文化导向符合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 ‎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年初,全国各类文旅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家,规模上百亿的已经超过10家。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步演变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大产业。从消费需求来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2016~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为41.2亿人次,偏好文化体验游的人群已经达到50.7%。‎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3月1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居民在春节假日出游正成为时尚,从2013年至2018年的春节旅游市场来看,出游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特点。‎ B.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境旅游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境游总消费额最高的国家。‎ C.根据相关数据,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已远超美国。到2021年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 D.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要和文化深度融合。因此,国内各个旅游景点都要大力修建亭台楼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从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数量分布和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全省旅游开发等来看,江苏省旅游工作做得很出色。‎ B.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旅游城市是否有符合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量内容。‎ C.文化旅游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综合性大产业。相对于国内游客,目前国外游客偏好文化旅游的占比要高得多。‎ D.利用“文化牌”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融合成已为现实发展方向。‎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旅游发展的新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 怎样更有针对性地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考点】4A:一般实用类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解答】(1)D.理解肤浅,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多建一些亭台楼阁,而是要挖掘景点的文化内涵,从历史沿革、历史人物等方面纵深开掘,不能局限于做表面文章。‎ ‎(2)C.“相对于国内游客,目前国外游客偏好文化旅游的占比要高得多”无中生有。‎ ‎(3)第一问: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步演变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大产业。从消费需求来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作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已初见……扬州旅游信息咨询导览体系,有效提升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这是各地旅游发展中总结……一个共同的重要着力点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第二问可以结合“这是各地旅游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现实证明打好‘文化牌’可以有力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各地在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一个共同的重要着力点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随着……的到来,能否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参考”“推出一批经典旅游景区,研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培育南京、苏州等国际旅游名城,同时重点支持徐州建成区城旅游中心城市;积极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江苏文化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 答案:‎ ‎(1)D ‎(2)C ‎(2)新特点:①假日旅游出境旅游已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②智慧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③文化与旅游结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建议:①做好假日游。出境游的配套服务工作,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给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②推出更多经典旅游景区,开发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并进一步加强智慧旅游建设,给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导览服务等;③打好“文化牌”,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点评】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解题方法:‎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乡长 冷江 ‎ 在稠岭干了二十年,今天要退下来。人们开始喊他老乡长。尽管很不适应但还得乐呵呵地应承,以免别人说自己闹情绪。‎ ‎ 上午交接大会开得很隆重。县委组织部张部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老乡长表示了感谢,尤其提到在老乡长任期内成功实现全乡最后一个贫困村脱贫。退休了能被组织上肯定,老乡长很激动。‎ ‎ 新任乡长已经到任,按规矩,老乡长在开完交接大会后就算光荣退休了。但是会后老乡长提出来想再去陈家窝看看,这是他的扶贫联系点,离乡政府有十里多路,全是沟沟坎坎,没有公路,车子很难开进去。‎ ‎ 乡党委刘书记听说老搭档要去陈家窝,忙过来劝阻:“老乡长,别去了,不急在一时,等明年道路通了,我让司机送你去。”‎ ‎ 老乡长说,“书记,你的好意我领了!不去看一下,就是退下来,我这心哪会安生啊!”‎ ‎“那,这样吧,让小孙去雇辆三轮车!”‎ ‎ 老乡长说要锻炼锻炼身体,走小道快,坚决不让雇车。书记拗不过他,只好叮嘱小孙路上多照应。小孙给陈家窝挂了电话,村长二奎在电话里大声说:“你放心,我一定安排好这顿庆功宴!”‎ ‎ 整个上午气氛一派祥和。‎ ‎ 老乡长和小孙出发了。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终于到了卧牛岭。站在岭上往下看,尽是沟沟壑壑,一片苍茫。这时候天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小孙忙搀着老乡长躲到一个山洞里避雨。雨越下越大,小孙劝老乡长,“大雨路滑,太危险,咱等雨停了回去吧!”老乡长不高兴了,“这点雨就吓住了?我年轻时跑邮政,早上去,晚上回,从没有过差错,这条道我闭着眼睛都能走!”‎ ‎ 看看雨势弱了些,老乡长带头钻出山洞,继续赶路。又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雨终于停了,两人到了山脚下,找了路边一块山岩,坐下来歇息。山岩下面是一片果树林。有桃树也有板栗。老乡长走过去,随手拔起一棵,举到眼前察看,小孙忙跑过来问,“怎么啦,老乡长?”老乡长说,“走,咱往前走走,再看看别的地块。”‎ ‎ 两人往前走到另一片果林,老乡长又拔起一棵板栗树苗察看,完了让小孙拿着这棵树苗,老乡长明显加快了步伐,小孙在后面气喘吁吁地小跑起来。‎ ‎ 二奎家里已经聚集了村两委的干部,听说老乡长退休了,大伙儿今天都要来表示感谢。老乡长一到,二奎连忙让婆娘泡茶,大伙儿全围拢过来,准备听老乡长的退休感言。‎ ‎ 老乡长大声说,先别忙喝茶,正好大伙儿都在,我问这是怎么回事?说着从小孙手上一把夺过树苗举到二奎面前。‎ ‎ 二奎看了看,说,“有枯株,很正常啊!”‎ ‎“正常?我看不正常!”老乡长说,“陈家窝今年报了脱贫,你们就拿这些新栽的果树充数?”‎ ‎ 二奎笑了,“老乡长,咱们村是您老的扶贫联系点,今年陈家窝能脱贫,您可是操碎了心、跑断了腿啊!”‎ ‎“是啊,”有人附和,“要不是您老,咱村公路猴年马月才能铺上呢!”‎ ‎ 还有人说,“如今您退休了,咱们村可不敢给您拖后腿啊!”‎ ‎“就因为是我的联系点,就因为我要退休了,你们就给我整这出?”老乡长锐利的眼神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所有人,然后紧盯着二奎。‎ ‎ 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 ‎ 二奎满脸堆笑,就像哄小孩一样哄老乡长,“您老别上火!这些果林面积都是实数!我是您看着长大的,还能蒙您吗?”‎ ‎“那好!我问你,你报的多种经营收入是怎么算出来的?”‎ ‎“这个嘛,”二奎顿了一下才说,“这些果园成林后每年的收入应该还不止这些数!”‎ ‎“是,可那是三年后的数啊!”老乡长不依不饶。‎ ‎ 二奎给老乡长递上烟,老乡长一把推开:“少拿这些来搪塞我!”‎ ‎“反正已经报了,咱也不算弄虚作假,再说您都退下来了,这事您也管不了了!”‎ ‎“不行,这事我还必须管!”‎ ‎“摘帽是咱陈家窝一百多号老少爷们的脸面啊,您老脸上不也有光吗?”大伙儿都说,是啊,是啊!‎ ‎“脸面?你们这么做,我还有脸面吗?”老乡长真是生气了,脸都气绿了。‎ ‎ 二奎一个劲地赔礼道歉,“我向您老保证,明后年这些果林一准挂果丰收,到不了那些个数,我引咎辞职!”‎ ‎“辞不辞职不是你说了算!我现在要做的就一件事﹣﹣”‎ ‎“什么事?”二奎和小孙全都紧张地看着老乡长。‎ ‎“打报告给县里,把贫困村帽子戴回来!”‎ ‎“您这何必呢?”大伙全愣住了!‎ ‎“我是要退了,正因为要退了,我不能交给后任算不清的账!”‎ ‎ 老乡长掷地有声的话把在场所有人都给镇住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小说以“老乡长”为题,既体现了大家对老乡长的尊重,同时又突出了他作为小说主要人物的地位。‎ B.关于老乡长前往陈家窝途中遇雨的细节描写意在突出老乡长的思想性格,“大雨”同时象征着扶贫工作中的艰难险阻。‎ C.小说构思颇具匠心:对老乡长的“辉煌业绩”一笔带过,却选取他卸任前的“回头看”‎ 浓墨重彩地展现他的思想境界,表现作品主旨。‎ D.文中众人及二奎和老乡长的对话,既使文章波澜起伏,营造紧张氛围,又丰富了老乡长这一人物形象。‎ ‎(2)小说中的老乡长这个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结尾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考点】41:小说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文本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本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先总体概括人物形象,然后逐点结合文章分析。‎ ‎(3)本题考查对结尾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本题可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即可。结尾语段作用如下: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卒章显志);呼应开头或题目,使结构严谨完整;深化主旨或升华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解答】(1)B.“‘大雨’象征着扶贫工作中的艰难险阻”过度解读,这里的“雨”只是普通的天气现象。‎ ‎(2)“站在岭上往下看,尽是沟沟壑壑,一片苍茫。这时候天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小孙忙搀着老乡长躲到一个山洞里避雨。雨越下越大”“这点雨就吓住了?我年轻时跑邮政,早上去,晚上回,从没有过差错,这条道我闭着眼睛都能走”突出其不畏困难,亲力亲为。“二奎家里已经聚集了村两委的干部,听说老乡长退休了,大伙儿今天都要来表示感谢。老乡长一到,二奎连忙让婆娘泡茶,大伙儿全围拢过来,准备听老乡长的退休感言突出其颇有政绩,受群众爱戴。“两人往前走到另一片果林,老乡长又拔起一棵板栗树苗察看,完了让小孙拿着这棵树苗,老乡长明显加快了步伐,小孙在后面气喘吁吁地小跑起来”突出其做事认真务实,不走形式。“打报告给县里,把贫困村帽子戴回来”突出其有责任心,敢担当。‎ ‎(3)“老乡长掷地有声的话把在场所有人都给镇住了”‎ 这一句话是针对于前文将贫困的帽子带回来这一具体事件而发出的,这充分彰显出乡长作为人民公仆做事的一种踏实的精神,面对虚假脱贫这一现状,老乡长,踏实作为,敢作敢当,这是党的干部所展现出的一种。优秀品质,从而深化出小说的核心主旨,老乡长面对虚假的事情,没有袒护,发出的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体现出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美好正气之感,这是人民公仆的美好品质,通过这一内容,突出小说人物的美好品质。小说结尾既是高潮又是收束之处,通过这一简短的内容,极其鲜明地凸显出所叙述事物的特点,生动详实地刻画出小说的人物特点,使得人们对文本所反映出的印象更为深刻,鲜明直观,从而增强小说的艺术效果。‎ 答案:‎ ‎(1)B ‎(2)①不畏困难,亲力亲为。山路难行,老乡长冒雨步行。②颇有政绩,受群众爱戴。老乡长任期内成功实现全乡最后一个贫困村脱贫,知道老乡长要来,二奎家里已经聚集了村两委的干部,大伙儿今天都要来表示感谢。③做事认真务实,不走形式。亲自查看。发现问题。两次拔树加以确认。④有责任心,敢担当。不弄虚作假。要打报告给县里。把贫困村帽子戴回来。‎ ‎(3)①深化作品主旨。小说要彰显的作为人民公仆应有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在这位老村长掷地有声的话中传达出来。②突出人物品质。小说对于老村长这一人物的刻画在这里画上圆满的句号,他的正气,他的担当,他的责任心都在结尾部分表现得格外突出。③增强艺术效果。小说结尾既是高潮又是结局,这样具有震撼力的语言和画面定格在读者脑海中,会使读者印象格外深刻。‎ ‎【点评】解答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类试题,要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1.摘要法。即直接从相关解题素材中摘录关键词。这里所说的“关键词”,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直接揭示人物品质、性格的形容词:一是作者对人物品质、性格的评价的形容词;二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试题要求分析概括的人物的品质、性格进行评价的形容词。‎ ‎2.归纳法。即对分散的答案素材进行整理、合并。对分散在文章中的作者的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等不同类型的关键词句,以人物品质、性格的不同侧面为序,进行重新组合。‎ ‎3.提炼法。即从作品的故事叙述和人物描写中,提炼出人物的品质、性格特点等。从作品的情节、所叙事件里提炼人物性格特点与品质;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里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品质。‎ 四、文言文阅读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 侯琎,字廷玉。泽州人。少慷慨有志节。登宣德二年进士,授行人。乌撒、乌蒙土官以争地相仇杀,诏遣琎及同官章聪谕解之,正其疆理而还。副侍郎章敞使交阯,关门卑,前驱伛而入,琎叱曰:“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交人为毁关,乃入。及归,馈遗无所受。迁兵部主事。正统初,从尚书柴车等出铁门关御阿台有功,进郎中。从王骥征麓川,至金齿。骥自统大军击思任发,而遣琎援大侯州。贼众三万至,督都指挥马让、卢钺击走之。遂由高黎贡山兼程夜行,会大军,压其巢。麓川平,拜礼部右侍郎,参赞云南军务,诏与杨宁二年更代。骥再征麓川。琎以功迁左。九年,代还。母忧,起复,寻调兵部。十一年复代宁镇云南。思机发窜孟养,骥复南征。琎与都督张軏分兵进抵金沙江,破之鬼哭山。玺书褒赉。景泰初,贵州苗韦同烈叛,围新添、平越、清平、兴隆诸卫。命琎总督贵州军务讨之。时副总兵田礼已解新添、平越围,琎遂遣兵攻败都卢、水西诸贼,贵州道始通。又调云南兵,由乌撒会师,开毕节诸路,檄普安土兵援安南卫,而自率师攻紫塘、弥勒等十余寨。余贼复围平越,回师击退之。遂分哨七盘坡、羊肠河、杨老堡,解清平围,东至重安江,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水西苗阿忽等六族皆自乞归化,诏琎随方处置。景泰元年八月以劳瘁卒于普定,年五十三。赐祭葬,荫其子锦衣卫世袭千户。‎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侯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B.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C.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D.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行人,春秋时已有设置,汉称大行令,明设行人司。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 B.正统,是明英宗的年号。以年号纪年是古代纪年的重要方式之一,始于汉武帝。‎ C.礼部,古代官署管理全国户籍、俸禄、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交事宜。‎ D.锦衣卫。明代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担任皇帝侍卫,受皇命掌诏狱,有巡察缉捕的权力。‎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侯琎能说会道,胆识才干超群。无论是去开导劝解因争地盘相互残杀的乌撒、乌蒙土官。还是跟随副侍郎章敞出使,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B.侯琎少有志节,仕途一帆风顺。他从行人到兵部主事,从郎中到侍郎,再到后来的兵部尚书。都可谓在进阶当中,即便死后,皇上还赐予祭葬,封荫其子。‎ C.侯琎尽职用命,随军屡立战功。跟从王骥征讨麓川时,他受命增援大侯州。面临大敌,亲自督阵全歼敌军,并率部日夜兼程与大军会合,逼近敌人的巢穴。‎ D.侯琎指挥有方,能够独当一面。总督贵州军务平定韦同烈叛乱时,抽调云南兵、檄普安土兵驰援以及后面的回军、分哨、会师等做法。显得从容有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交人为毁关,乃入。及归,馈遗无所受。‎ ‎②骥再征麓川。琎以功迁左。九年,代还。母忧,起复,寻调兵部。‎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断句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名词、虚词、句式等作为突破口,寻找断句的切入点,还要读懂文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2)考查准确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的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相关知识,识记这些古代文化常识的时候,要注意相近内容之间的区别,可以分类辨析识记。‎ ‎(3)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要求我们在阅读时注意及时总结每一段所讲的内容,关注陈述对象、具体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还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来龙去脉等,同时要注意重点词语或句子的正确翻译。‎ ‎(4)考查文言翻译,要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考点,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兴隆抵镇远道”指“兴隆到镇远的道路”,是“通”的主语,其前断,排除AC;“赏改苗”是“克”‎ 的宾语,其后断,排除D.译:与王骥会师,兴隆到镇远的道路都打通。捷报传到朝廷,晋升侯琎为兵部尚书,进军攻克赏改苗,擒获其首领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夺清平,侯琎有征讨擒获他。‎ ‎(2)C.“户籍、俸禄”错,属于户部职责范围。‎ ‎(3)C.“全歼敌军”错误,应为“击走之”,打跑敌人。‎ ‎(4)①重点:“此狗窦耳,奈何辱天使!”,语义上的判断句;“奈何”,怎么;“遗”,馈赠;“无所”,一点也没有。‎ 译:“这是狗洞怎么侮辱天使!”交阯人为他们毁坏关门,才进入。等到(他们)离开时,馈赠的物品一点也没接受。‎ ‎②重点:“再”,第二次;“迁”,升迁;“母忧”,服母丧;“起复”,重新复出做官。‎ 译:王骥第二次征讨麓川。侯琎因功劳升迁为左侍郎。正统九年,被代替而回。服母丧,丧期满后重新复出做官,不久调任兵部。‎ 答案:(1)B。‎ ‎(2)C。‎ ‎(3)C。‎ ‎(4)①“这是狗洞怎么侮辱天使!”交阯人为他们毁坏关门,才进入。等到(他们)离开时,馈赠的物品一点也没接受。‎ ‎②王骥第二次征讨麓川。侯琎因功劳升迁为左侍郎。正统九年。被代替而回。服母丧,丧期满后重新复出做官,不久调任兵部。‎ 译文:‎ ‎ 侯琎,字廷玉,泽州人。少年时慷慨有志气。考中宣德二年进士,授予行人。乌撒、乌蒙土官因争地盘相互残杀,诏令侯琎及同僚章聪去开导劝解他们,划定他们的疆域而还。副侍郎章敞出使交阯,关门低矮,前导人员弯腰而入,侯琎叱日:“这是狗洞,怎么侮辱天使!”‎ 交阯人为他们毁坏关门,才进入。等到(他们)离开时,馈赠的物品一点也没接受。升迁兵部主事。正统初年,跟从尚书柴车等出军铁门关抵御阿台有功,晋升为郎中。跟从王骥征讨麓川,到金齿。王骥自统大军攻击思任发,派遣侯琎增援大侯州。敌军来了三万多,他督率都指挥马让、卢钺击跑敌人。于是由高黎贡山兼程夜行,会合大军,逼近他们的巢穴。麓川平定,授予侯琎礼部右侍郎,参赞云南军务,诏令与杨宁在(正统)二年替换。王骥第二次征讨麓川。侯琎因功劳升迁为左侍郎。正统九年,被代替而回。服母丧,丧期满后重新复出做官,不久调任兵部。(正统)十一年,又代替杨宁镇守云南。思机发(思任发之子)窜到孟养,王骥再次南征。侯琎与都督张軏进击抵达金沙江,在鬼哭山击破他们。皇帝下诏书褒奖。景泰初年,贵州苗人韦同烈叛乱,围困新添、平越、清平、兴隆诸卫。诏令侯琎总督贵州军务征讨他。当时副总兵田礼已经解除新添、平越之围,侯琎于是派兵攻打击败都卢、水西诸贼,贵州道路才通。又调云南兵,由乌撒会师,打通毕节诸路,传檄令普安土兵增援安南卫,而自己率军攻打紫塘、弥勒等十多个敌军营寨。恰巧贼再次围困平越,侯琎回军击退了他们。于是分别巡视七盘坡、羊肠河、杨老堡,解了清平之围,向东进发到重安江,与王骥会师。兴隆至镇远的道路都打通了。捷报传到朝廷,(他)晋升为兵部尚书。进军攻克赏改苗,擒获其首领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另外一个贼人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夺清平,侯琎又征讨擒获了他。水西苗阿忽等六族都乞求归顺,诏令侯琎依情形便宜处置。景泰元年八月,侯琎因为劳累在普定去世,终年五十三岁。皇上赐予祭葬,封荫其子为锦衣卫世袭千户。‎ ‎【点评】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五、古代诗歌阅读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高观国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①.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②弱,背人羞整六铢③‎ 轻。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怕佩解、却返瑶京④.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注】①湘灵:即湘水女神,传说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死后为湘水之神。②“罗袜”“凌波步”,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③六铢:指六铢衣。据佛经中记载,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层天忉利天的天衣重六铢。④怕佩解、却返瑶京:佩解,出于刘向《列仙传》,说郑交甫遇见江妃二神女,郑欲请其佩(佩玉),二女遂手解其佩与交甫,交甫怀之,旋即亡失,回顾二女,亦不知所在。瑶京,此指神仙所居的宫室。‎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中“湘云、湘月”与“湘灵”共同代指水仙花,“梦、吟、吊”可见词人深情。‎ B.“香心静”,写花香而静;“波心冷”,写水仙所居之水。此句借用姜白石《扬州慢》“波心荡、冷月无声”意境。‎ C.“杯擎清露”两句,看到花的形状,词人举起酒杯盛满了醇酒般的清露。要让挚友春兰和梅兄也要为之酣醉。‎ D.结句选取苍烟、江雪,构成一片迷茫冷清的境界,用万顷苍烟加以笼罩。使水仙花更增加了几分朦胧之美。‎ ‎(2)词作上片是如何写水仙花之美的?请简要赏析。‎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解答】(1)C.“词人举起酒杯盛满了醇酒般的清露”错误,结合词句可以看出,词人从水仙花的形状展开想象:这“杯”中盛满了醇酒般的清露,高高擎起,使那春兰和梅也要为之酣醉了。‎ ‎(2)上片巧借神女形象为水仙花传神写照,侧重于外表形态。起三句连用三个“湘”‎ 字,借湘水女神比拟水仙。“湘灵”即湘水女神,传说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死后为湘水之神。这里用以比拟水仙花,既增加了神话的色彩,又能唤起读者美的联想。“罗袜”、“凌波步”,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后来黄庭坚借入咏水仙诗,有“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句;而作者却写道:“有谁见、罗袜尘生?”意思是说罗袜无尘。用“有谁见”提出质问,遂翻出新意,轻轻为罗袜祛尘,写出了一个纤尘不染的美女形象。“娉娉”两句,从姿态、颜色、质地等方面写水仙花的美,仍然是以美女比拟。‎ 答案:‎ ‎(1)C ‎(2)①借助神话烘托水仙。把水仙花比作湘水女神,既增加了神话色彩,又能唤起读者美好的想象,产生神秘的美感。②反向化用,由形入神。词人化用《洛神赋》中的名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水仙植根水中,亭亭玉立。宛如凌波仙子般纤尘不染的美好形象。同时“背人羞整六铢轻。娉娉袅袅”又承前之“湘水女神”“洛神”,写出了水仙花的美好姿态和神韵。③紧扣特点,多方描摹。“娉娉”两句,从姿态、颜色、质地等方面写水仙花的美。用“晕”染出水仙花色泽,“轻明”写其质地薄如鲛绡,莹如润玉。‎ 赏析:‎ ‎ 上片巧借神女形象为水仙花传神写照,侧重于外表形态。下片则深入一层,探其精神世界。“香心”四句,“香心静”,写花,香而静:“波心冷”,写水仙所居之水,水仙冬生,黄庭坚称为“寒花”,故写水用“冷”字,此句得姜白石《扬州慢》“波心荡、冷月无声”意境:“琴心怨”,上片既有“湘灵”,此处“琴心”云云,似与司马相如的“琴心”无干,盖由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句变化而来,并化用唐李益《古瑟怨》“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沉怨不知年”句意,古典诗歌中往往琴瑟连用,此处换瑟为琴,似无不可,作者既以湘灵比水仙,故有寄怨心于琴声的想象,以与“静”、“冷”相协调:“客心惊”,则写作者的情怀。“客心”,即旅居异乡的心情,盖亦羁旅之人,且这几句中的“静”、“冷”、“怨”等,皆系作者的心理感受,此处又着一“惊”字,自是客中见花的特有感情。“怕佩解、却返瑶京”‎ ‎,佩解,出于刘向《列仙传》,说郑交甫遇见江妃二神女,郑欲请其佩(佩玉),二女遂手解其佩与交甫,交甫怀之,旋即亡失,回顾二女,亦不知所在。欧阳修以“解佩”喻花落春归,其《玉楼春》有“闻琴解佩(通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句。“瑶京”,此指神仙所居的宫室。这句是说担心水仙花衰败零落,象江妃二女那样在人间打个照面就又返回仙宫去了。“客心”之所以“惊”,盖与这种担心不无关系。“杯擎清露”两句,仍然写花。水仙花状如高脚酒,故《山堂肆考》说世以水仙为“金盏银台”。作者从花的形状展开想象:这“杯”中盛满了醇酒般的清露,高高擎起,使那挚友春兰和梅兄也要为之酣醉了。“梅兄”,出黄庭坚咏水仙诗“山矾是弟梅是兄”句。梅、水仙、春兰,次第而开,故有“友”“兄”之说。结两句用“苍烟万顷”、“雪冷江青”,再次点染水仙所处的环境。苍烟、江雪,构成一片迷茫冷清的境界,无怪乎娇弱的水仙要“断肠”于此了。这是一首十分优美的咏物词,所咏之物是水仙花。所以,全词立意命笔,无不围绕“水仙花”这个主题。全词在创造艺术境界方面,亦颇见工力。作者用“湘云”、“湘月”、“湘灵”、“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以至于“苍烟万顷”、“雪冷江清”等等,构成了一幅清冷雅静、幽远和美的艺术境界;且其所写之物,如云、月、罗袜、六铢衣、瑶京、清露、兰、梅等等,皆无比温柔高雅,又给这静美的艺术境界增添了许多灵秀之气;最后再用万顷苍烟加以笼罩,与梦云吟月相应,又给全词凭空增加了几分朦胧美,于是“六铢”愈见其轻,“娉娉袅袅”,愈见飘逸。凡此用笔,皆为描绘神女(水仙)形象而设,而这形象,也就随着这种用笔活灵活现了。‎ ‎【点评】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六、名篇名句默写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逍遥游》在讲述了蜩与学鸠的寓言后,用“ 之二虫又何知 ”一句表达了对它们的无知的讥讽;在对比了大鹏和斥鴳的志向后。总结出“ 此小大之辩也 ”。‎ ‎(2)李白的《蜀道难》中重点从听觉角度描写山间瀑布飞溅的壮观景象的两句是:“‎ ‎ 飞湍瀑流争喧豗 , 砯崖转石万壑雷 。”‎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向老师请教时,“ 或遇其叱咄 ”,自己却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乃至于“ 不敢出一言以复 ”,等到老师高兴时再行请教。‎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之二虫又何知;此小大之辩也(重点字:辩)‎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砯)‎ ‎(3)或遇其叱咄;不敢出一言以复(重点字:咄)‎ ‎【点评】《蜀道难》中的名句辑录:‎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七、语言文字运用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与“马踏飞燕”凝固了一个奔腾中的瞬间,静中有动。对于捕捉角色瞬间的动画而言,这些是难得的造型语言资源,可以成为动画造型的一个关键帧。每个雕塑都可以成为一个动画片场景中的道具,其构成部分,可以是动画的一个角色形象,也可以是动画角色的一个动作,甚至是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 ‎ 当然,这种思维还只是直接的“剪取”。要做到真正的 ‎ ‎,国产动画从业者还要了解古代这些雕塑形象设计的文化脉络。汉人酷爱骏马,并把骏马看作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所以,汉代的雕塑是当时人们多年大漠追杀的肃杀与 的情怀的折射,是对战场厮杀、血脉贲张的烈马性情与行为细节的熟知与提炼。这些是如今的动画从业者无法亲见并 的。所以,(  )‎ ‎ 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既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捕捉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要能移用外形。只有对中国传统艺术样式的感观、体验、临摹记忆之后,并迁移到动画角色造型的创作中,其角色才能 ,而不只是一个单调麻木的外壳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A.融会贯通 马革裹尸 感同身受 栩栩如生 B.举一反三 马革裹尸 感激涕零 活灵活现 C.融会贯通 赴汤蹈火 感激涕零 栩栩如生 D.举一反三 赴汤蹈火 感同身受 活灵活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是熟悉汉代历史的必要前提 B.熟悉汉代的历史就可以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 C.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的必要前提是熟悉汉代历史 D.熟悉汉代历史的必要前提是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既要能移用外形。更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捕捉一个时代的风格。‎ B.国产动画在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既要能移用外形,更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 C.国产动国在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既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捕捉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要能移用外形。‎ D.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既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要能移用外形。‎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2)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3)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 ‎【解答】(1)融会贯通: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举一反三: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此处指做到真正的融合贯穿,故:融会贯通,排除BD。‎ 赴汤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马革裹尸:指英勇牺牲在战场。此处指英勇牺牲在战场上的情怀,故:马革裹尸,排除C。‎ 感同身受: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感激涕零: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传神,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2)注意需填充的句子是顺应前文汉代雕塑对后世艺术的影响,排除BD;根据语境来看,补写的语句应突出“熟悉汉代历史”这个前提,因此应以“熟悉汉代历史”为落脚点,排除A,故最恰当的为C项。‎ ‎(3)“在国产动画使用中”主语残缺,介词“在”置于句首,掩盖了主语“国产动画”,据此排除A、D;“既要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捕捉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要能移用外形”语序不当,关联词“既……更”关联的内容互换,据此可排除C,故选择B项。‎ 答案:(1)A ‎(2)C。‎ ‎(3)B。‎ ‎【点评】‎ 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思是约定俗称的。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就会导致理解不确切,由此而造成的运用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 ‎8.(5分)下面是某校团委一则邀请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做修改。‎ ‎ 我校共青团委准备举办一个经典诵读活动,诚恳地邀请您,希望您在不太忙的时候前来参加活动。上次向您垂询时,已经告知您相关事情,相信您多少知道了相关的要求。真诚地期待您的光临。‎ ‎① “在不太忙的时候”改为“拨冗” ② “参加活动”改为“莅临指导” ③ “垂询”改为“咨询” ④ “事情”改为“事宜” ⑤ “多少知道了”改为“已了解” ‎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考查得体,要结合语境,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是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目的、内容、对象、时间、地点、场合、手段等。‎ ‎【解答】①“在不太忙的时候”是口语,不符合邀请函语体,应改为“拨冗”;‎ ‎②“参加活动”是口语,不符合邀请函语体,应改为“莅临指导”;‎ ‎③“垂询”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咨询”;‎ ‎④“事情”是口语,不符合邀请函语体,应改为“事宜”;‎ ‎⑤“多少知道了”是口语,不符合邀请函语体,应改为“已了解”。‎ 故答案为:‎ ‎①“在不太忙的时候”改为“拨冗”;‎ ‎②“参加活动”改为“莅临指导”;‎ ‎③“垂询”改为“咨询”;‎ ‎④“事情”改为“事宜”;‎ ‎⑤“多少知道了”改为“已了解”。‎ ‎【点评】注意场合的得体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因此不同的场合决定不同的用语,如在医院里看望病人,不宜提“死”字;在人多的地方批评人,不宜直截了当;欢乐的场面,语言宜热情奔放;悲伤的场面,语言宜严肃低沉;在有许多不同人的场合,不能随便,一定要兼顾各种人,否则会在无意之中伤害了别人。‎ ‎9.(6分)2018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考研大军规模不断壮大,从2000年的39.2万到2019年的290万。20年间翻了9倍。下图所显示的是对考研动机的调查结果。请据图概括出一条结论,并给出一条忠告。‎ 答: 结论:大部分考生考研的目的还是提升学历、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个人竞争力、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从而更好地就业。‎ 忠告:①读研是为了提升自身能力,重在掌握真才实学,而不是为了简单地镀层金。②切莫盲目跟风,做学问要有明确清晰的方向。③考研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图画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画的有关内容,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它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 ‎【解答】本图是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结果,从图示看,考研的目的有五个方面,得结论时要抓住比率较大的进行总结,这三项是:提升就业压力,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获取学位证书。可综合这三项的特点来作答。提忠告时可针对考研目的不纯的方面,结合现实谈出自己的理解。‎ 答案:‎ 结论:大部分考生考研的目的还是提升学历、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个人竞争力、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从而更好地就业。‎ 忠告:①读研是为了提升自身能力,重在掌握真才实学,而不是为了简单地镀层金。②切莫盲目跟风,做学问要有明确清晰的方向。③考研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点评】‎ 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将图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只需将图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八、写作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材料一:‎ ‎ 2018年5月,文章《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将付云皓推上舆论风口浪尖。付云皓高中时曾连续两年以满分荣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被保送北大,后又在广州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如今,付云皓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任教。日前,付云皓发表“自白书”,称“我没有坠落,我正在脚踏实地处”。‎ ‎ 材料二:‎ ‎ 2018年8月,“中科大学霸退学复读弃清华选川大”的新闻让李一峰成为网红。在中科大学习了两年后毅然退学回云南复读的李一峰,今年以超过清华提档线9分的优异成绩报考了川大。对于众人的不解,李一峰说,他复读伊始,便把川大口腔科作为奋斗的目标,一路走来,他始终不忘指引自已不断坚持奋进的“初心”。‎ ‎ 材料三:‎ ‎ 2018年9月媒体报道,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高考状元杨仁荣,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肄业后,失联9年,近日才与家人取得联系。关于失联原因,杨仁荣在通过媒体公布的自述书中说,自己是一名理想主义者,想当一个物理学家,但自己不是天才,这让他很痛苦。‎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本题是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材料一核心信息是“尊重自己的选择,不为他人左右”;材料二核心信息是“认清自我,不忘初心”;材料三核心信息是“理想与现实,思考与行动”。三位新闻主角毕竟都曾被称为“学霸”‎ ‎。他们之所以成为材料中新闻的主角,是因为他们在其他方面引起了舆论的热议。这就告诉人们,仅仅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学业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准确进行人生定位,如何让自己拥有平和的心态,如何做到心理健康,都应是学习的内容。因此,可根据以上分析立意。‎ 参考立意:‎ ‎(1)正确认识自己。‎ ‎(2)相信自己。‎ ‎(3)人生定位。‎ ‎(4)拥有平和的心态。‎ ‎(5)随心走。‎ ‎【解答】‎ 正确认识自己 ‎ 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 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的航船不会迷失方向。‎ ‎ 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有了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充满自信的为之奋斗终身,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 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官场的河南并没有使他迷失方向,毅然放弃了诱人的官位和俸禄,隐居山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但是会背景黑暗,在那样的条件下是很难实现理想的,于是他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愉乐身心。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发挥巨大的潜能,走向成功。虽不能实现远大抱负,但也要能认清自己。‎ ‎ 虽然生活赋予我们每个人不是完全相同的命运,但上帝是无私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既要有不失自知之明的睿智,也要有不妄自菲薄的果敢;既不高估自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也不低估自己,觉得自己一切都无能为力,扬长而补短,我们就一定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华美乐章。‎ ‎ 鲁迅‘弃医从文’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他从国家现况来看,意识到医学只能治疗人们的外伤,而要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思想,必须从文学出发。从国家现状联系到自己,正确认识到文学的重要性,决定奉献于国家,正是他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责任,他才会学习文学,改变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由于他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成就了辉煌的篇章。‎ ‎ ‎ ‎ 在人生道路中,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走得更好更远。学习中,我们只有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确定号下一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才可能进步。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有事和劣势,才能呢个培优补差,让自己更上一层楼。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事的同时,努力提高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不断进步。正确看待自己没在次计算出上努力使自己前进,永不停榭,最终能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 ‎ 正确的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目标方向,才能有目的前进,不断进步,把人生价值最大化,每个人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正确的认识自己,使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 ‎【点评】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 ‎①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②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③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④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4/18 7:12:20;用户:qgjyuser10040;邮箱:qgjyuser10040.21957750;学号:2198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