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总复习材料 92页

  • 3.29 MB
  • 2021-05-14 发布

地理高考总复习材料

  • 9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理高考总复习材料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 ‎1.1 地球与地图 ‎ 形状 一、 地球 半径 ‎ 赤道 二、 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纬线 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以上,与赤道相平行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在地球以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线圈形状 全园;除南北两极点外;赤道平分地球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平分地球 长度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度相应的纬线等长 等长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所有经线都相较于南北极点 间隔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 东西(无限)‎ 南北(有限)‎ 纬度 经度 起点线 赤道(平分地球)‎ 本初子午线 定义 线面角,即该点与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两面角,即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划分 自赤道向南北纬各90度 自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180度 半球划分 南北半球 ‎20W和160E 东西半球 判断方法 自北向南递减,北半球 自西向东增大,为东经 1、 半球划分:南北半球—0°即赤道,东西半球—20°W,160°E 2、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3、 飞行问题 ‎ ‎ ‎ 一般 ‎ 方向 经纬网(同一经线、同一纬线、不同经线)‎ ‎ 指向标 ‎ 概念 三、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表示 ‎ 大小比较(缩放)‎ ‎ ‎ 图例和注记 四、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 ‎2、判读(间距、疏密、形状、示坡线、特殊等高线)‎ ‎3、运用(水系、水文、气候(水热状况、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阴坡、阳坡)、大坝、码头、公路、引水、农业)‎ ‎4、相对高度和海拔、坡度、井的深度 相对高度  (n-1)d≤H<(n+1)d 坡度      tanα=h/l 井的深度  h=a-b(地下潜水深度=地面海拔-潜水海拔)‎ 相对高度式中,要求等高距相同,如果等高距不同,就直接在图上读两者取值区间,再交叉相减 ‎5、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 ‎(1)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水平基线 ‎(2)确定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3)在剖面线上标出各点,一一对应到水平基线上,标出各点高程 ‎(4)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第二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 ‎1.2 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课本P3图1.2)‎ ‎ 太阳系 ‎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 ‎ 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分类 特点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外部条件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1.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5)不利影响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 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 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地震波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 横波 慢 固体 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纵波 快 固体、液体、气体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圈层名称 位置 厚度 特点 地壳 莫霍界面以上 平均厚度17千米 由岩石组成,大陆厚,大洋薄 地幔 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2800多千米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地核 古登堡界面以下 ‎3400多千米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穿过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和氧 水圈 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 生物圈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 ‎2.地方时 ‎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1.昼夜长短的变化 ‎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3.产生四季和五带 ‎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 ‎0°‎ ‎ ‎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 0°,晨昏线上 =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 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㈢区时的计算 ‎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 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 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 = 90°- 纬度间隔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 “四立”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三讲 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一、晨昏线图的判读 ‎(一)利用晨昏线图判别季节 ‎1.利用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状态判断夏半年和季节 ‎ 解析:左图中的晨线与经线斜交则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北半球处在冬半年中。右图中的晨线与经线左斜交,则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北半球处在夏半年中。若晨昏线与经线斜交的度数是已知的,确切的季节也可读出。右图中θ角为20°,说明太阳直射20°N纬线,就可判断出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 ‎2.用北极、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状态判断冬夏半年和季节 ‎  解析:左图中AC弧是晨线,AB弧是昏线,则BAC弧之内是昼半球,之外则为夜半球,所以可以看出,70°N纬线正发生极夜,太阳直射20°S纬线,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二) 利用晨昏线图判断节气 ‎1.通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判别冬夏至日 解析:左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此图为南极地区的俯视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可看出整个南极圈全部是极夜,因此可判断出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 解析:右图中可看出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以内全部发生极昼,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 解析:上图中AB是晨线,A、B两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因此AB右侧为昼半球,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全部进入极昼,所以此图表示的时间是北半球夏至日。‎ ‎2.在晨昏线图上,晨线或昏线与经线重合,或经过极点,则为二分日 ‎  下面五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这五幅图的共同特点就是全球等昼等夜,都是二分日图。‎ ‎ 三、利用晨昏线图判别特殊地方时 晨昏线与赤道交点上的地方时或晨昏线与其他纬线圈的切点,这些特殊点的地方时都是可知的。‎ 解析:右图根据标出的经度数可判定出以极点为中心的晨昏线图,阴影部分为夜,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于M点,A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B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根据赤道终在昼夜等长的原理,就判别出A点地方时为6点,B点地方时为18点。因为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所以经线AS、BS的地方时分别为6点、18点。而晨昏圈与纬线切点所在的经线应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中分线,如图中180°经线是夜半球中分线,因此可判别出此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24点,0°经线的地方时则为12点。‎ 四、利用晨昏线判别日出、日落时间和昼夜长短时间 只要在图上读出日出或日落时间,根据以下关系式:日出时间=日落时间-12点,日落时间=24点-日出时间,昼长=2×(12点-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点),其他时间都可判别出来。‎ ‎  解析:右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B、C两点为晨线与纬线的交点,A、D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则C点(赤道上)日出时间为6点,日落时间为18点,昼长与夜长都是12小时;B点(C点东移30°经度)日出时间为8时,日落时间为16时,昼长为8小时,夜长为16小时;A点日出时间12时,日落时间为12时,昼长0时,夜长24小时,正在发生极夜;D点日出时间为0时,日落时间为24时,昼长24小时,夜长0时,正在发生极昼。‎ 二、太阳光照的类型及判读 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日照图种类众多,大致可分为公转位置图、侧视图、俯视图、平面图、坐标图、直观图和变式图。‎ 1、 公转位置图 读这类图型的关键是看三点:一是自转和公转要一致,二是逆时针转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顺时针转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三是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图中,A点位于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图中画出赤道,便可看出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按节气划分,A点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B点为北半球的春分(3月21日),C点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D点为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 图中,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为南半球上空俯视图,A点为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在图中画出赤道,便可看出地球位于A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按节气划分,A点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D点为北半球的春分(3月21日),C点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B点为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 ‎2. 侧视图 观察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情况,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3. 俯视图 首先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极点,俯视图圆心为北极点或南极点(南顺北逆),最外的大圆为赤道。若整个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反之,整个南极圈内为极昼时(整个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夜(南极圈内部分地区极昼),则太阳的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4. 斜视图 ‎(1)晨昏线和赤道平分;‎ ‎(2)晨昏线为弧线,和极圈相切或相交。北极圈以北或南极圈以南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3)经线的间隔一般相等,经度被平分成若干等份;‎ ‎(4)赤道一般表现为一段不完整的圆弧线,最外面的大圆不是经线圈,也不是纬线圈。‎ ‎(注意观察下列光照图有何相同点或不同点,阴影代表夜半球、非阴影代表昼半球)‎ ‎5. 展开图 ‎(1)图像形式表现为矩形;‎ ‎(2)晨昏线为线段,在赤道上平分,和极圈相切或相交。北极圈以北或南极圈以南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 (3)经线的间隔一般相等,经度被平分成若干等份。‎ ‎(注意观察下列光照图有何相同点或不同点,阴影代表夜半球、非阴影代表昼半球)‎ ‎6. 矩形投影图 下图,若AB线为晨线,BC线为昏线,AB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所以此图为夏至日(北半球)的平面日照图。AB线以东为白昼,BC线以西为黑夜,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时间是6月22日,夏至。 若AB线为昏线,BC线为晨线,那又会怎样?‎ ‎7. 坐标图 ‎ ‎ 坐标图一般用时间作为横、太阳高度作为纵坐标。读图时注意以下二点:‎ ‎(1)由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算出昼长,若昼长小于12小时,说明该地处于冬半年,若昼长等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赤道或该地位于赤道上,若昼长大于12,说明该地位于夏半年。若昼长等于24小时,说明该地极昼。‎ ‎(2)太阳高度最大时,说明该地地方时是12小时,若太阳高度等于90°,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若该地24小时都有太阳高度,说明该地有极昼现象。如右图中,杭州日出时间是5点,日落时间是19点,昼长是14小时,说明该地处于夏半年,杭州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北京时间12点,说明杭州经度是东经120°,甲地在北京时间22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说明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 ‎8. 直观图 ‎ ‎ 这类图画出太阳在天空在运行轨迹,图中的已知条件可能有:方位、正午时太阳高度、日出角度等。读此类图要注意以下两点:‎ ‎(1)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说明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以北(除北极外)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南方的天空,南回归线以南(除南极外)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北方的天空,北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南方的天空,南极相反。‎ ‎(2)若太阳在地平圈以上运行的时间短于在地平圈以下的时间,说明该地处于冬半年,反之,说明位于夏半年。如上图为北半球某地太阳运行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在地平圈以上的运行时间短于在地平圈以下的时间,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日落点和正东、正西连线的交角为20°,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20°,由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和太阳直射南纬20°两个条件可算出当地的纬度。‎ ‎9. 变式图 ‎ (注意判断下列光照图中晨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度;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大小;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其中阴影代表夜半球、非阴影代表昼半球)‎ 第四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与大气环流 ‎4.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大气受热过程 ‎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 ‎⑵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⑶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温室效应 ‎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 ‎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 ‎②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 ‎ ‎③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 DCAB 。 A B ‎ ‎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 CDAB。‎ ‎ D C ‎⑶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城市热岛 环流 成因:人类活动释放大量废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 意义:(1)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市;(2)卫星城应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交叉污染。 ‎ 海陆风 白天:陆地温 度高于海洋,‎ 吹海风。‎ 夜晚:陆地气 温比海洋低,‎ 吹陆风。‎ 山谷风 白天山坡增温强烈,空气沿山坡爬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迅速冷却,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 类型 成因 风向特点 高空大气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4.2大气环流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 气压带 名称 分布 成因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压带 ‎0°附近 热力作用 受热膨胀上升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压带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作用 受空气重力作用下沉 炎热干燥 副极地低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作用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 温和湿润 极地高压带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作用 冷却下沉 寒冷干燥 风带 名称 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 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 东北风 东南风 炎热干燥 中纬西风带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暖湿润 极地东风带 东北风 东南风 寒冷干燥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 时间 亚洲大陆 太平洋 七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显著)‎ 一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 阿留申低压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季风环流 成因 风向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东亚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月西北 风 ‎7月东南 风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月东北 风 ‎7月西南 风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副热带高压对我国雨带 位置的影响 ‎4-5月(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华北出现春旱 ‎6月(夏初)长江中下游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此时长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 副高异常对我国水旱灾害的影响 副高(夏季风)势力弱,南涝北旱;副高(夏季风)势力强,北涝南旱。‎ 第五讲 气候与天气系统及全球气候变化 ‎5.1 气候 Ø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典型地区 热 带 ‎★热带雨林 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河流域 刚果河流域 印度尼西亚 热带草原 气候 南北纬10°~南 北纬回归线之间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明显 交替 非洲中部、巴西、‎ 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 ‎★热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 雨季集中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内部和西岸 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干旱少雨 撒哈拉、阿拉伯半 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我国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地中海 气候 南北纬30°~‎ ‎40°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 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 地中海沿岸 温 带 ‎★温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35°~‎ ‎5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我国华北、东北 朝鲜半岛、日本 温带大陆性 气候 南北纬40°~‎ ‎60°大陆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 全年少雨 亚欧大陆、北美 大陆的内陆地区 ‎★‎ 南北纬40°~‎ 西欧 温带海洋性气候 ‎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判断气候类型 气温特点 ‎(以温定带)‎ 降水特点(以水定型)‎ 夏雨型 年雨型 冬雨型 少雨型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 气候 ‎———‎ 热带沙漠 气候 亚热带气候(含温 带海洋性气侯)‎ 最冷月均温在0℃~15℃‎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 温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 温带季风气候 ‎———‎ ‎———‎ 温带大陆 性气候 ‎5.2天气系统 ‎1.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 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运动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过境前 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天气温暖晴朗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湿度小,天气低温晴朗 连续性降水 过境时 阴天、强风、降温、雨雪 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湿度下降,天气转晴 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湿度升高,天气转晴 降水位置 锋后 锋前 ‎—————‎ 天气实例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沙尘暴 华北春雨连绵 长江中下游的梅雨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参看课本P44图2.22)‎ 低压系统 高压系统 气压状况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气压梯度力方向 从四周指向中心 从中心指向四周 气流流向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中心上升 顺时针辐散中心下沉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中心上升 逆时针辐散中心下沉 天气状况 阴雨 晴朗干燥 我国的典型天气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 ‎4.应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如下图 北半球气旋 右手半握,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逆时针辐合 北半球反气旋 右手半握,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气旋 左手半开,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顺时针辐合 南半球反气旋 左手半开,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逆时针辐散 ‎5.3全球气候变化 全 球 变 暖 原因 危害 措施 自然原因: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 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 毁林 ‎①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岸线被改变,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产量将减少;高纬度国家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 ‎③对水循环的影响——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引起地表径流发生改变。‎ ‎①使用清洁能源 ‎②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 ‎③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 第六讲 地球上的水与地表形态的塑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6.1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分类 地球上的水体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陆地水分类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生物水、冰川水(地球上淡水主体是冰川)‎ ‎2.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补给 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我国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我国为例)‎ 雨水 补给 我国以夏秋两季为主 ‎①水量变化大②时间集中③不连续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典型 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 春季 ‎①季节性 ‎②水量稳定 ‎③连续性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和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 冰川融 水补给 夏季 ‎①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②水量较稳定 西北地区、青藏高原 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1、2月份径流出现断流的原因:气温低于0℃, 冰川无融水。‎ 湖泊水 补给 全年 ‎①较稳定 ‎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普遍 ‎①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 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②河流水、湖泊水与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湖泊水。‎ ‎★特例: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河水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 补给 全年 ‎①稳定 ‎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普遍 ‎3.水循环类型 水循环类型 发生区域 主要环节 作用 人类干预和控制的环节 海陆间循环 ‎(大循环)‎ 海陆之间 最重要的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地表径流(人类影响最 大的环节,影响方式是 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利工 程);蒸发、降水、下渗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其中内陆循环包含植物的蒸腾作用)‎ 陆地内循环 陆地内部 补充陆地水数量很少 海上内循环 海洋内部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6.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洋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暖流;‎ 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为寒流 中高纬度以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逆南无 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向西流,形成逆时针流动的洋流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向东流,形成顺时针流动的洋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看课本P58~60)‎ ‎⑴对气候的影响(参看课本P59案例1)‎ 类型 概念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 暖流 由低纬流向高纬,水温比流经海域高 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55°~70°N大陆西岸,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如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 寒流 由高纬流向低纬,水温比流经海域低 降温减湿 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美西海岸形成了狭长的热带荒漠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渔场名称 成因 形成条件 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②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鱼群集中 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 秘鲁渔场 盛行上升流 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⑷对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 : 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 ‎ ⑵判断寒暖流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例如:右图中,从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可判断是南半球,流经AB 附近的是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此海域水温比同纬度相邻海域高;也可根据流向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来判断),流经CD 的洋流是寒流。‎ ‎6.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分布(课本P61图3.10)‎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 ‎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⑴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 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⑵科技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开发海水淡化技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3.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自然 原因 淡水资源总量有限 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开渠引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节流: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 原因 人口剧增和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使水 资源需求量增大 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6.4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课本P69~70)‎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①水平运动(为主):形成断裂带和高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垂直运动(为辅):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 ‎ ‎ ————‎ ‎ —————‎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的高低起伏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参看课本P71图4.3—4.6,地图册P32-33)‎ ‎★外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分布 能 量 来 源 风化 作用 ‎★在温度、水、生物等的影响下使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碎屑物质。如石蛋地形、棒槌山 普遍 侵 蚀 作 用 流水侵蚀 ‎★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 太阳辐射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风蚀柱、‎ 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 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U形谷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海浪侵蚀 ‎★海蚀崖、海蚀柱 滨海地带 搬运作用 流水搬运 泥石流 湿润、半湿润地区 风力搬运 沙尘暴 干旱、半干旱地区;海滨地区 冰川搬运 物质迁移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海浪搬运 物质迁移 滨海地带 堆积作用 流水堆积 ‎★冲积平原(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一定的分选性 ‎★山口处,河流中下游 ‎ 风力堆积 ‎★黄土高原、沙丘 干旱的内陆及临近地区 冰川堆积 冰碛地貌,沉积物大小不分杂乱堆积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海浪堆积 海滨沙滩 滨海地带 岩浆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④‎ ‎④D ‎④‎ ‎②②‎ ‎③‎ ‎③‎ ‎①‎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参看课本P72图4.8)‎ ‎①岩冷却凝固 ‎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 ②‎ ‎ ‎ 第七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1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1.褶皱山和断块山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岩层破裂且发生明显位移 判 断 方 法 岩层弯曲形态 岩层上拱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新老关系 中心老两翼新 中心新两翼老 图示见教材 图示见教材 图示见教材 地 貌 类 型 未侵蚀地貌 山岭 谷地 水平位移:形成裂谷;‎ 垂直位移: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侵蚀后地貌及成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图示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 边界类型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张裂 生长边界 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碰 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巨大褶皱山系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海沟、造山带 安第斯山、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 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环太平洋地震带 ‎3.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 ‎①背斜:良好的储油构造 ; ②向斜:储水构造,常形成自流盆地。‎ ‎4.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 ‎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 ‎②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 ‎5.火山 岩浆活动与地貌 地下深处的岩浆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主峰、日本富士山。‎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组成 地下深处的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会形成溶岩高原,如东非高原 ‎6.山的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课本P76活动)‎ 影响 交通建设原则 对交通方式的影响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①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③避开陡坡和断层,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避开沼泽;④在适宜的过河点架桥;⑤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⑥尽量选择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尽量多的经过居民点 对线网密度的影响 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线网密度大 ‎7.2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作用类型 地貌类型 分布 成因 地貌特点 河流侵蚀作用 V型谷 河流上游 向下和向源头侵蚀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 U型谷 河流上游 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宽而浅 河流 堆积 作用 冲 积 平 原 洪积 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山口,由于地势趋缓,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河漫滩 平原 中下游地区 河流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或继续下蚀,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 地势平坦 三角洲 入海口处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处堆积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的作用 ‎①提供生产、生活用水;②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提供丰富农副品 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课本P80图4.21)‎ 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我国南方)‎ 河流少耕地连片聚落规模大(我国北方)‎ 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课本P81图4.22)‎ ‎①河流中下游城市密集 ②平原低地聚落沿河成线状分布 ‎ ‎③山区河谷中聚落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地带 ‎7.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整体性 ‎⑴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⑵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 生产功能 各要素共同参与,依赖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平衡功能 ‎①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的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的溶解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这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途径;②氧气的平衡: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消耗氧气;③物种平衡 ‎3.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4.三种地域分异规律(课本P91~94)‎ ‎★分异规律 定义 ‎★主要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伸展成条带状,沿着纬度变化作有规律的更替,即南北更替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 低纬和高纬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沿着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更替,即东西更替 由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 域分异规律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大 低纬的高山地区 ‎5.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例如:⑴沙漠中的绿洲;⑵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 ‎6.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 ‎ 表1. 气候分布规律图 表2. 陆地自然带 大陆西部 大陆中部 大陆东部 冰 原 气 候 ‎ 苔 原 气 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侯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 带 雨 林 气 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大陆西部 大陆中部 大陆东部 温带荒漠 带 冰 原 带 苔 原 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热 带 荒 漠 带 热 带 草 原 带 热 带 雨 林 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第八讲 人口的变化 ‎8.1 人口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 决定性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2. 其他影响因素:人口基数。‎ ‎3. 时间特征:近百多年来增长迅速。‎ ‎4. 空间特征:存在地区差异。‎ ‎5. 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发达国家 自然增长特点 增长快慢的原因 今后变化趋势 增长缓慢 经济发达、社会福利保障完善、教育文化水平高、生育观念淡薄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一 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增长较快 政治上独立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将趋于缓慢。‎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构成指标和类型:‎ ‎ ① 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 类型: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增长迅速。‎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2. 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 空间差异:‎ ‎① 发达国家已步入现代型。‎ ‎② 我国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源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③ 世界仍处于传统型像现代型过渡。‎ 注:人口增长图,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8.2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 判断依据:居住地的变更,时间的持续性(约一年以上),超越一定行政界限。‎ 3. 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4. 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① 二战前,伴随地理大发现,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② 二战后,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5.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20‎ 世纪80年代中期 计划经济,严格的户籍管理 有计划 有组织 无 ‎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来 改革开放 自发,数量大 从农村向城市 从内地向沿海 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 2.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3. 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4.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注:人口迁移图 ‎8.3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人口容量 1. 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 ‎⑴ 影响因素:‎ ① 正相关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② 反相关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③ 其它:社会分配制度。‎ ‎⑵ 估计值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二. 人口合理容量 1.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 估计值不确定。‎ 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九讲 城市及城市化 ‎9.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 形成原因:集聚效应。‎ 2. 主要功能分区:‎ ‎① 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② 商业区:位置:市中心、干道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条状。‎ 特殊形式:CBD中心商务区。‎ 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 工业区:运输量大 → 寻求交通便捷的地带 →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 形成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⑴ 经济因素:① 距市中心远近 ‎ ② 交通便捷程度 ‎⑵ 社会因素 ‎⑶ 历史因素 ‎⑷ 行政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多是先建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 1. 空间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 2.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 付租水平:商业区变化最急剧,工业区变化最和缓。‎ 注:风玫瑰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9.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 等级划分标准:‎ ‎① 超级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 ‎②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③ 大城市:人口50~100万 ‎④ 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 ‎⑤ 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 ‎⑥ 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2.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3. 城市发展的条件:地形、资源、交通。‎ 二. 城市等级体系 1. 特点: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间隔越大。‎ 2. 原因: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注:枣强镇图、上海市图、德国图 ‎9.3 城市化 一. 城市化及特点 1. 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① 推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② 拉力: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3. 城市化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体―现― 城市化水平 ←表―示―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4. 城市化发展特点:‎ ① 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 发达国家起步早 ③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 5.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 一.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2. 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 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通,与自然协调。‎ 第十讲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0.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概念:‎ ‎ ⑴ 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 ⑵ 区位:① 绝对区位: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 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空间联系,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1. 区位因素:‎ 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②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交通运输。‎ ‎10.2 农业地域的形成 ‎1. 农业地域: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 混合农业:混合农业主要是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且两者规模与收益大体相当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⑴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①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暖湿,土地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悠久的历史,引进良种羊,农场规模大,政策,机械化水平高 ‎② 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⑵ 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桑基鱼塘 ‎ 主导区位因素:地形、气候 ‎3. 种植业 ‎⑴ 季风水田农业 ① 地域:亚洲季风区 ② 主要农作物:水稻 ③ 主导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市场(饮食习惯)‎ ④ 生产特点:劳动密集型农业,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 ⑤ 典型:东南亚 ‎⑵ 商品谷物农业 ① 地域: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② 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 ③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开阔,降水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先进,地广人稀 ④ 生产特点: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农业 ⑤ 典型: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1. 畜牧业 美洲(美国、阿根廷):牧牛业 非洲南部、大洋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牧羊业 欧洲西部:乳畜业 亚欧中部:游牧业 ‎⑴ 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优势区位因素:‎ ①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科技先进(发明冷冻船,培育良种牛),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⑵ 乳畜业 ‎① 地域:西欧 ‎② 主导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紧邻消费市场,布局在市郊 原因分析:‎ 盛行西风 ‎ 北大西洋暖流 西欧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气候温湿 多汁牧草 地势平坦 第十一讲 农业及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1.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的区位选择 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 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2、区位因素:‎ 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11.2 工业区位的选择 1、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 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技水平提高 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市场需求变化 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 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 鞍钢 宝钢 交通因素 铁路运输便利 水陆交通便捷 主导因素 原料、燃料 市场和交通 地位 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 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 3、 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4、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时间 主导因素 原因 区位特点 举例 早期 煤炭资源 早期冶炼单位钢铁消耗煤炭较多 靠近煤炭产地 德国的鲁尔区 ‎20世纪初 铁矿资源 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 靠近大铁矿 中国的鞍钢、武钢、攀钢等 二战后 消费市场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海运成本大幅度降低 靠近沿海的消费市场 中国的宝钢、日本的福山、意大利的塔兰托 5、 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污染程度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储 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 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处 ‎ 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扶梯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钢铁厂、发电厂 1、 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政策因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决策者因素: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因素,也是工业区选择的重要因素。‎ ‎11.3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集聚与工业地域 1、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①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② 空间利用上的关系 2、 工业集聚 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优点: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 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生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经济、环境效益较高,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1、 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2、 ‎ ‎ 形成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发展,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 表现 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 优势 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 结果 引发了工业低于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 动力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11.4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 传统工业 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典例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和北部工业区 地位 在各国以致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 ‎ 问题 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 发展 ‎3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2、 德国鲁尔工业区 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3、 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异同 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运输便利,煤炭资源丰富,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公有制结构单一 ,水资源不足 辽中南工业区:交通运输便利 鲁尔工业区:内河航运发达 市场体制薄弱 消费市场广阔 ‎ 大量廉价劳动力 水资源充足 ‎ 市场体制健全 二、新工业区 ‎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 1、 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 相关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③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④ 产品面向世界 2、 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十二讲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加入中国铁路图)、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2.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 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 特点:*1~4由优到劣 运输量 运价(运距长)‎ 速度(运距长)‎ 灵活性 铁路 大 ‎2‎ ‎2‎ ‎2‎ 水路 大 ‎1‎ ‎4‎ ‎4‎ 航空 小 ‎4‎ ‎1‎ ‎3‎ 公路 小 ‎3‎ ‎3‎ ‎1‎ ‎ (1) 短途运输公路占优势,长途运输水运成本最低。‎ ‎ (2) 管道运输的特殊性: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二、交通运输布局 ★ 交通运输网中的电和现实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12.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 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 2、 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3、 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 对密度的影响: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 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2、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电信通信、商业贸易。‎ ‎12.3 中国铁路图 ‎1、主要干线 南北干线: ‎ ‎  ①京广线  ②京哈线  ③京沪线  ④京九线  ⑤同蒲线 ‎ ‎  ⑥太焦线  ⑦焦柳线  ⑧宝成线  ⑨成昆线 ‎ 东西干线: ‎ ‎  A、京包线  B、包兰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 E、沪杭线  F、浙赣线  G、湘黔线  H、贵昆线 ‎2、“五纵”与陇海线、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 ‎“五纵”名称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与陇海线交汇处的城市“‎ 徐州 商丘 郑州 洛阳 宝鸡 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 南京 九江 武汉 枝城 攀枝花 ‎12.4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被动适应环境(生产力水平低下)。‎ ‎2、农业文明时期:对抗环境(生产力水平很大提高)。‎ ‎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环境。‎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地关系模式图 ① ‎ 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② ‎ 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 人类社会 环境 环境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①‎ ‎②‎ ‎①‎ ‎②‎ 索取>再生 排放>自净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2、实质:发展问题。‎ ‎3、表现:城市:环境污染 ‎ 乡村:生态破坏 三、可持续发展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要求)。‎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12.5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1、工业经济结构中:清洁生产。‎ ‎2、农业经济结构中:生态农业。‎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图:‎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中国的可持续 发展实践 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环境 保护 循环经济 计划生育 零 排 放 低 消 耗 适 度 消 费 ‎(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4、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第十三讲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13.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可变性;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 北纬30度 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 北纬43-48度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在 温带季风 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 水稻土 为主,耕地多为 水田 ,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黑土 分布广泛,耕地多为 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 ‎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 旱地 耕作业,主要种植 小麦等,一年 一熟 。‎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 ‎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 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例: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 ‎1、开发早期:技术水平低。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 2、发展时期 ‎(1)技术水平: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2)克服限制条件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三角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三角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 ‎(3)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3、农业社会 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条件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三角人口越来越稠密,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 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的主要产地,也成为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4、工商业发展时期 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三角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 “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棉花生产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13.2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内蒙古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 ‎⑶主要景观: 干旱 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 草原 、 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 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 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1. 荒漠化 ‎ ‎⑴概念:发生在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 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 次生盐渍化 。‎ 我国 :西北 地区最为突出。‎ ‎⑶西北地区荒漠化原因:‎ 自然因素:① 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 ② 植被稀疏,平地多沙质沉积物;‎ ③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④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①根本原因: 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 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 设不注意环保。 ‎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①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② 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③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④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⑤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 ‎ 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资源及现状 ①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② 森林的环境效益: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③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原因: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④ 森林急剧减少导致的问题: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² 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 ² 集中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² 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是亚马孙热带雨林。‎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² 地球之肺:通过光合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²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²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²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² 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² 脆弱性:‎ Ø 原因:雨林群落生产力高,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Ø 表现:土壤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 1、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热带雨林破坏 Ø 根本原因:    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 Ø 直接原因: 人类开发(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2)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5、雨林的前途: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措施:三保二设一结合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6)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湿地 Ø 概念: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被誉为“地球之肾”。三江平原沼泽成因: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冻土发育,水分不易下渗;河流有凌汛现象;‎ Ø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 Ø 湿地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13.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人类使用的能源 ‎1、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3、开发原则: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4、能源消费结构 世界:石油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比重较大,核能也占相当的比重。‎ 中国:煤炭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水电占相当的比重。‎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    大秦线 、 神黄线 、 焦日线(图)。‎ 三、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 为主,公路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铁钢 、煤焦化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态问题: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建设、道路铺设等,开挖地表,排弃土石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生风沙。‎ ‎(2)污染问题: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煤矸石等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    洁净煤 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 重化工业 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 深加工 、 高附加值    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    农业 、轻纺工业、 高技术产业 和旅游业。‎ ‎4 “三废”的治理:①废渣: 回收再利用 ;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③废水:沉淀净化。‎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    利用方式 和流域的 开发方向。‎ ‎⑵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 二级 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⑶开发注意:①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②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③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⑷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① 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 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③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④ 矿产: 煤铁铜 等丰富。‎ ‎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 ‎⑴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⑵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 Ø 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 Ø 植被破坏: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炭,大片森林被砍伐;矿山开采破坏地表植被。生态恶化。‎ Ø 环境污染:炼钢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⑶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 ‎ ‎3、流域的综合开发 ‎⑴开发的核心:河流的 梯级开发     。‎ ‎⑵开发项目: 防洪  、航运、发电 、旅游 、  供水 、 养殖等 Ø 防洪:在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航运: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平稳,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 Ø 发电: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廉价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 Ø 提高水质:采取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措施。‎ Ø 旅游: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业收入成为流域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并带动相关产业。‎ Ø 土地利用: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 ‎⑶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⑷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 水电 和 核电 ‎ 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 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十四讲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⑴ 自然条件:‎ ①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 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 ,易受热量的影响。(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 地形分布:高原( 畜牧业 )、平原( 种植业 )、山地( 林业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 黑土、黑钙土    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 ‎⑵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 工业基础 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 外向型 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 ‎ ‎⑴耕作农业区 :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 、玉米 、水稻 等。‎ ‎⑵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 鹿茸、人参 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⑶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 、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1、 东北商品粮基地 ‎⑴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⑵其他知识:①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4、农业发展方向 ‎ ‎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 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 ‎⑵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 ‎⑶山区农业 :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1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    改革开放    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 ‎⑷全国最大的 侨乡 之一。 ‎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 ‎①第一阶段:1979—1990年,    劳动密集型 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②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    劳动密集型 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 第一阶段(1979~1990年)‎ ‎1、问题: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2、优势:劳动力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3、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 ‎4、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5、原因:改革开放初期,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6、影响:带来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1、问题: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2、优势: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3、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 ‎4、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5、原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6、影响: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使之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3、问题与对策 ‎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 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 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 “城中村” :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14.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 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 需求量大    ,但是能源相对 短缺 ,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 蕴藏丰富 ,需求量 小 ,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 煤为主,易引发 酸雨 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 南北向铁路运输 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 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 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1.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 ‎①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 ‎③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 ‎ ‎①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 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③ 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二、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⑴产业转移 ①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② 分类: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 ③ 目的: 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⑵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 ④其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1.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 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②发展中国家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⑵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①‎ 发展中国家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②发达国家发展处于 开发期或增长期的产业;发达国家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伴随着 污染 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应注意产业转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如日本;②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第十五讲 世界地理总论 (补充区域定位)‎ 二、居民与国家 三、主要大洲、地区和重要地理事物的大体区域定位 ‎1.大陆轮廓图 ‎(1)北半球陆地轮廓 ‎(2)回归线和赤道穿过的大陆 ‎(3)亚洲和欧洲 ‎(4)非洲 ‎(5)北美洲 ‎(6)南美洲 ‎(7)大洋洲 ‎2、七大洲的典型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3.世界主要的海峡 注意:海和海峡的概念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海的种类,按其所处的位置特征一般分成为以下三种:‎ ‎1、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半岛和岛屿与大洋分开的海。如黄海、东海、南海等;2、内海--伸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波罗的海等;3、陆间海--位于两个大陆之间。如地中海等。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海峡在交通和战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4、世界上主要的运河 ‎5、海底地形类型 第十六讲 世界地理(东亚——南亚)‎ 一、 东亚 ‎1、位置范围: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日、韩、朝、蒙五国 ‎2、地形特点: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3、气候特征: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西部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 ‎4、居民:黄种人为主,集中在沿海平原。主要民族是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大和族 ‎5、经济差异:东部沿海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西部内陆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发达。‎ 比较项目 东部沿海 西部内陆 经济发展条件差异 海陆位置和交通 临海,有优良港口,交通对外贸易条件优越 深居内陆,距海远,交通不便 地形和资源 多平原,丘陵,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多高原、山地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 气候 温暖湿润 干燥 科技力量 较强 较弱 经济上的差异 是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人口稀少 二、日本 ‎1、位置范围:东亚岛国,地狭人稠,领土主要由四个大岛组成 ‎2、地形特征:山地为主,平原狭小——最大平原为关东平原 ‎3、海岸曲折,港湾优良——著名海港为神户、横滨 ‎4、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海洋性强——冬暖夏冷,降水较多 ‎(1)夏:东南风 ‎(2)6—7月:梅雨 ‎(3)冬:西北风 ‎(夏秋之交:台风)‎ ‎5、资源特征:矿产贫乏,林水丰富——山间河流短急,森林覆盖面广 ‎6、日本经济的发展条件和特点 发展条件 ‎(1)有利条件——富人力,高科技,多港湾等 ‎(2)不利条件——矿产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领土面积狭小等 经济特点 ‎(1)经济发达,部门齐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2)外贸对象广泛: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亚洲、西欧 ‎(3)工业临海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工业区有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 ‎(4)农业单产高,渔业发达: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平原产稻米,丘陵载果树 ‎7、文化:既有本民族文化传统,又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8、城市:首都——东京 三、东南亚 ‎1、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      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为本区咽喉 ‎2、范围:中南半岛:老挝为唯一的内陆国 ‎      马来群岛:印尼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 ‎3、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沿河平原 ‎      马来群岛:山岭众多,地形崎岖,沿海平原 ‎4、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大部。终年高温多雨 ‎                   农作物随时可播种,四季有收获 ‎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5、居民与经济 ‎6、居民:4亿多人口,黄种人为主,华人、华侨集中,多信佛教 ‎7、佛教建筑: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 ‎8、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椰子、焦麻(菲律宾)等 ‎             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泰国)‎ ‎9、矿产——以锡(马来西亚)和石油(印尼和文莱)最著名 ‎10、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四、新加坡成为新兴工业国家的条件 ‎(1)利用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的优势,增加商品的进出口数量和港口的吞吐量,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各国相互贸易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 ‎(2)新加坡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迅速发展了造船业等 ‎(3)发展旅游业 ‎(4)重视教育与科技事业的发展 ‎(5)重视保护环境,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式城市”‎ 五、南亚 ‎1、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在10°N~30°N之间 范围:内陆国——尼泊尔、不丹 ‎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      斯里兰卡——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印度教为主 ‎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斯兰教为主 ‎2、自然概况 ‎(1)地形:北部: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 ‎          中部:略呈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平原 ‎          南部: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2)河流:印度河:源出我国西藏,注入阿拉伯海 ‎          恒河:源于喜马拉雅山区,注入孟加拉湾 ‎ ‎(3)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 ‎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4)农业生产: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季风强——涝灾,季风弱——旱灾 ‎3、南亚的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30之间,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全年气温较高,且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这种气候特征制约着南亚的农业,一方面,高温决定了南亚热带农作物的种属;另一方面,降水量的正常与否又决定着农业的丰歉程度、旱涝情况等。每年6-9月,西南季风盛行时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东北季风盛行时为旱季。因此,西南季风对南亚的农业有重要影响。正常年分,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异常年份,西南季风过强或过弱,则易形成水灾或旱灾。所以,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是南亚农业稳产和高产的关键。‎ 六、印度 ‎1、自然条件:耕地面积,亚洲第一,国土一半以上 ‎2、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有利于多种作物种植,常有水旱灾害发生 ‎3、印度工农业的区域分布与地形、气候、资源之间的关系 农作物 主要分布地区 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雨水较多。这些地区为平原、降水丰沛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耐旱能力较强。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和缓、土壤肥沃、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茶 东北部 雨水充足,又排水良好的低山坡 黄麻 恒河三角洲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4、印度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1)矿产资源 主要有煤、铁、锰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储量都很丰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区 独立前——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经济畸形发展,只有采矿业、纺织业 独立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现代工业部门: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发展迅速 核能、航空航天工业初具产业规模,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5、主要工业区:以加尔各答和孟买为中心的工业区,历史悠久。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新兴工业。‎ 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工业部门 分布 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钢铁工业 德干高原东北部 东北部煤、铁、锰丰富,且矿区邻近、配合好 棉纺织工业 孟买 靠近棉花产区 麻纺织工业 加尔各答 地处黄麻产区 ‎6、比较南亚与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 南亚与中南半岛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重点应该刚在比较两者干、湿季的时间差异及其季节变化特点。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的相同点是:(1)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东季盛行东北季风(2)在降水特点上均有明显的干湿季。不同点是: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为旱雨两季,各约半年。而南亚热带季风分为凉、热、雨三季,即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每年3月至5月为热季,每年6月至9月为雨季。‎ 第十七讲 世界地理(中亚——非洲)‎ 一、中亚 ‎1、位置范围:深居大陆内部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2、自然环境:‎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地形——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种植业(棉花、小麦)——草原、荒漠植被—— 畜牧业(细毛羊、羔皮羊)——阿姆河、锡尔河等内流河,卡拉库姆运河————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铁、有色金属等矿产、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工业——木材、轻工产品、机械产品进口 二、西亚和北非 ‎1、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古代是东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有海峡、运河控制着海上交通要道。‎ ‎2、高原为主的地形:高原为主,平原狭小,世界地表最低点是死海(三高一平)‎ ‎3、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 ‎4、居民和经济:居民:白人为主,阿拉伯人占1.2亿,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伊斯兰教 三教发祥地:麦加——诞生地、耶路撒冷——三教圣城、伊斯兰教为主——圆顶尖塔的清真寺。‎ ‎5、世界石油宝库(储量占1/2以上;产量占世界1/4)‎ ‎ 分布: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的石油带 ‎    主要产油国是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    北非:撒哈拉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 ‎    主要产油国: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 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优质好 ‎ 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 ‎ ‎ 输出路线:油田——地中海、红海沿岸(管道)‎ ‎       波斯湾——西欧、北美(好望角,苏伊士运河) ‎ ‎       波斯湾——日本(马六甲海峡)‎ ‎6、磷矿资源:摩洛哥世界上磷矿储量(3/4)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7、农牧业:畜牧业:畜产品有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伊朗的地毯 ‎  灌溉农业:农产品有伊拉克的椰枣,摩洛哥的橄榄油 三、埃及 ‎1、位置:非洲东北部,东、北分临红海和地中海,亚洲的西奈半岛属埃及领土 ‎2、河流:‎ Ø 尼罗河:世界最长6600多千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往北,注入地中海。定期泛滥(6—10月)两岸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城市人口集中,形成一条“绿色走廊”‎ Ø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连结印度洋与大西洋 ‎3、经济:传统出口商品是长绒棉,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 ‎4、城市:首都开罗:非洲最大城市,重要国际航空站 ‎   亚历山大:濒临地中海,埃及第二大城市,最大海港 四、撒哈拉以南非洲 ‎1、自然环境: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2、东非大裂谷:‎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延伸到死海 成因:地壳断裂下陷形成 ‎3、刚果盆地成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 ‎4、河流、湖泊:水力最丰富的河——刚果河 ‎       非洲最深的湖——坦噶尼喀湖 ‎       非洲最大的湖——维多利亚湖 ‎5、气候:‎ 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 ‎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 ‎   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6、矿产(南非—黄金;几内亚—铝土;赞比亚—铜;刚果(金)—金刚石;尼日利亚—石油)‎ ‎7、居民经济:黑人故乡:以黑人为主,有“黑非洲”之称 政治变化:国家性质:殖民地——独立国 种族斗争:白人在政治、经济上歧视黑人 ‎8、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许多国家利用本国资源,生产一、二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作为经济支柱 ‎9、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第十八讲 世界地理(欧洲——北美)‎ 一、欧洲西部 ‎1、自然环境 Ø 位置: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Ø 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Ø 轮廓: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 半岛: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    南: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半岛 岛屿:冰岛、大不列颠岛 多内海、海湾和边缘海:波罗的海、地中海等 Ø 地形:类型:以平原、山地为主 ‎    分布: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以莱茵河为界)‎ ‎        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冰川作用明显 Ø 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成因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 海陆位置 西临大西洋,受海洋影响。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 中部为平原、山脉走向有利于海洋温和湿润气候深入内陆 洋流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分布:东西差异——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Ø 河流特征及成因:河网密布、水量充沛←降水较多、地形平坦 无长河←大陆曲折、山岭限制 主要河流:多瑙河→黑海(在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八个)、莱茵河→北海(流经鲁尔区)‎ 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2、国家和居民 国家:30多个,面积不大(梵蒂冈——世界最小)‎ 居民:以白人为主,人口呈“十”字形分布,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3、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地区 Ø 工业分布——密集的工业呈“十”字形分布 Ø 发达的旅游业、欧洲重要的旅游景点:‎ 北欧——乘船游览峡湾、观赏午夜太阳、极光 荷兰——观赏花卉、风车、围海造田工程 瑞士——湖光山色、手表作坊 奥地利——多瑙河上航运、参观盛大音乐节 阿尔卑斯山——登山、滑雪 雅典——巴台农神庙、奥林匹亚城 意大利——古斗兽场、比萨斜塔、水城威尼斯 西班牙——地中海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 伦敦、巴黎——白金汉宫、0经线标志、马克思墓地;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 二、德国 ‎  1、位置:欧洲陆上“十”字路口 ‎  2、居民:本区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  3、地形与农业:‎ 北部 南部 地形 北德平原,地势低平 高原山地,河谷山地 气候 夏温凉,冬阴冷 日照时间长 土壤 较贫瘠 较肥沃 农业 畜牧业为主 园艺业为主,山地森林和牧场 ‎ 4、工业:特征——现代化高度发达 ‎      部门——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 ‎      发展条件:有利条件——煤炭资源丰富,水陆运输便利,科技力量雄厚 ‎            不利条件——资源(石油、铁等)主要靠进口,工业产品约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      分布:莱茵—鲁尔区、南部慕尼黑周围——较为平衡 ‎5、城市:柏林——首都、最大城市 ‎      波恩——原联邦德国政府所在地 ‎      汉堡——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      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城市 三、欧洲东部 ‎ 1、位置和范围:波罗的海以东,北临北冰洋,东至太平洋,南临黑海、高加索山、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 ‎ 2、国家分布(1)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        (2)东欧平原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莫尔多瓦 ‎        (3)地跨亚欧一国:俄罗斯 ‎ 3、独联体(1)时间:1991年12月21日 ‎      (2)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11国 ‎      (3)总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四、俄罗斯 ‎1、自然概况 Ø 地形:特点—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   类型—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Ø 气候:特征——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 ‎   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Ø 河湖:河流——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    湖泊——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Ø 资源:石油(秋明油田)、天然气、煤(库兹巴斯)、森林、水能、铁矿(库尔斯克)、有色金属等 ‎2、经济概况 Ø 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两大工业区;新发展的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Ø 农业:不稳定,谷物需进口,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为主要农业带 经济开发区 工业区 工业部门 工业中心 发展条件 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机械、化学、多种轻工业 莫斯科、圣彼得堡 资源缺乏,所需原料、燃料从外地运入 乌拉尔工业区 钢铁、机械、有色金属 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叶卡捷琳堡 有多种有色金属矿产,附近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重工业、军事工业 新西伯利亚 煤、有色金属等矿产丰 ‎3、交通城市:交通以铁路为主: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 ‎         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综合性工业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4、政治和文化中心 ‎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港口,第二大城市 ‎   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港口 ‎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口 ‎   伊尔库茨克——铁路枢纽城市 五、北美洲 Ø 位置范围:位于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包括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Ø 地形:西部高原山区:山脉、盆地和高原相间分布,科迪勒拉山系 ‎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大平原、密西西比平原)‎ Ø 河湖:河流: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 湖泊: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 Ø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太平洋海岸山脉西侧多雨湿润;‎ ‎             西部高原盆地形成半干旱地区;‎ ‎             东部地区的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   地形对天气的影响:冬季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夏季普遍暖热 地形 特征 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西部高山区 山脉南北走向、东西排列,多高峰 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降水由沿海多雨区向内陆山区急剧减少 东部高原、山地区 山势低缓 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中部大平原 纵贯南北,平坦辽阔 冬季极地冷空气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夏季墨西哥湾暖湿空气北上,本区中东部普遍暖热,形成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居民:外来移民大汇入,印地安人、因纽特人 六、美国 ‎1、国土组成:大陆本土48个州、1个特区,两个海外洲 ‎2、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Ø 本土都在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州在寒带、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夏季高温多雨,利于作物生长 Ø 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海运便利 Ø 平原面积广阔:平原占全国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耕地10%——便于生产操作 Ø 河湖纵横分布: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提供灌溉、航运、发电之便 Ø 资源丰富:矿产、森林、草原丰富——工农业、交通发展的基础 Ø 耗费量大——进口原料、燃料 ‎3、农业特点:世界农业大国:世界上农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但需进口热带农产品 ‎       农业现代化程度高:3%农业人口 ‎       地区生产专门化:农业带(棉花带、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 ‎4、工业分布与城市 Ø 工业概况 资本主义高度发达:①现代化程度高 、②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 ‎    对外贸易:①出口多——工农业发达 ;②进口多——消费极大、经济地位下降 Ø 工业分布:‎ 地区 东北部地区 南部地区 西部地区 发展条件 开发最早、煤铁丰富、运输便利、平原肥沃 ‎“阳光地带”、墨西哥湾西北时有丰富 矿产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知识密集 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化学 石油、宇航、飞机、电子 宇航、飞机、电子 工业中心 纽约、芝加哥、匹兹堡、底特律 休斯敦 旧金山(硅谷,华人最多)、洛杉矶(西部最大城市)‎ 第十九讲 世界地理(拉美——两极)‎ 一、拉丁美洲 ‎1、政区和自然环境 Ø 位置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33个国家 ‎       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 ‎       南部:南美洲 Ø 岛屿: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其中古巴岛为最大岛 ‎         南部最大岛屿——火地岛,火地岛与大陆间是麦哲伦海峡 Ø 大陆地形: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是世界最长的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Ø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还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两侧,受海洋影响大;地形影响比较显著 Ø 河流:巴拿马运河(中美洲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航运)、亚马孙河(世 界上流域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2、自然资源:‎ Ø 矿产:石油——墨西哥、委内瑞拉近海,银——墨西哥,铁——巴西,铜——智利、秘鲁 Ø 水力:巴西高原上的河流 Ø 植物:热带雨林、红木、乌木 Ø 动物:大食蚁兽、巨嘴鸟等 Ø 水产:秘鲁渔场 ‎3、居民和经济 Ø 人种:种族复杂,混血种人为主 Ø 语言:多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Ø 人口:4亿多,分布不均:稀疏区(雨林区、内陆高原、沙漠区);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 Ø 民族经济 矿业:智利的铜、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等 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巴西——钢铁、汽车工业,阿根廷——牛肉加工业、机械制造业 农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古巴)、香蕉等在世界占重要地位 ‎   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二、巴西 ‎1、位置与面积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1/3雨林,2/3草原)‎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面积:850万平方千米,是拉美面积最大国家 ‎2、居民:人口分布不均,多分布在东南部,白种人占一半多 ‎3、语言:通用葡萄牙语 ‎4、宗教:多信仰天主教 ‎5、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河流 资源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热带雨林丰富矿产、水能丰富(伊泰普水电站)‎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动植物资源丰富——破坏严重——“我们的大自然计划”89‎ ‎6、经济——发展快 Ø 农业: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大豆、可可、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Ø 矿产: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Ø 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居前列——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核电、通信、电子、信息 ‎7、首都:巴西利亚 三、大洋洲 ‎1、位置:地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介于亚洲和南极洲、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与南北美洲遥对。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关岛处在太平洋上空联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地位。‎ ‎  重要性:现成为亚洲、非洲与南美洲之间的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交汇处,在国际交通战略上占有重要地位 组成: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以及太平洋上的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 ‎2、成因不同的三类岛屿:‎ ‎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面积大,地势高 ‎  火山岛:夏威夷群岛:海拔较高,地势险峻 ‎  珊瑚岛:面积不大,地势低平,避风港 ‎3、面积:陆地总面积为9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小的一洲 ‎4、居民:大部分是欧洲白人后裔,少数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四、澳大利亚 ‎1、“大”“稀”国家:大洋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人口密度很小的国家 ‎   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以及一些小岛 ‎   位置:印度洋、大西洋之间 ‎2、居民:英国人后裔为主,通用英语 ‎3、三大地形:东部:大分水岭,有全国最大的河——墨累河 ‎       西部:低矮高原,约占全国面积一半 ‎       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低于海平面16米的艾尔湖 ‎4、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1)澳大利亚气候炎热干燥,气候类型大致呈现半环状分布。由于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度为草原带、荒漠带。‎ ‎(2)形成原因:①纬度位置: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南纬10°41′~39°11′之间,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偏北,大部分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大,日照强烈,气候炎热。②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的影响。澳大利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的控制之下,降水少,气候干燥。a . 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带,成为地中海气候。b . 北部,夏季来自赤道附近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水源,形成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成为干季。c . 东部沿海一带,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比较湿润。东北部沿海常年吹来自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并受大分水岭的抬升,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d . 西部、中部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加上西部沿海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西部沿海。‎ ‎5、特有动物种类:袋鼠、鸸鹋、鸭嘴兽等 ‎       成因:自然条件单一,与大陆长期分离,进化缓慢 ‎6、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     分布: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原因:气候暖湿宜人,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 ‎7、经济发达: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迅速发展,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的变化:‎ 时间 出口产品 经济特点 二战前 农牧产品为主、羊毛、牛肉、小麦著名 农牧业占主要地位,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二战后 工矿业产品为主,煤、铁矿石重要 工矿业出口为经济支柱,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 ‎         最大港口、工业中心——悉尼 ‎         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五、南极洲 ‎1、位置:于地球最南端,几乎全在南极圈内。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 ‎   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唯一中间基地 ‎2、地形:海拔最高:平均海拔2350米,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一洲 ‎     冰层厚度:平均厚度2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 ‎     自然景观:冰山 ‎3、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  成因:纬度高,海拔高,冰层反射,高压中心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漂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避”。它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位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4、资源 Ø 淡水资源:冰体占世界90%以上 Ø 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露天——印度洋沿岸,文森峰)储量最丰富 Ø 生物资源:企鹅、磷虾、海豹、鲸等 ‎5、考察:价值: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      时间:每年11~次年3月,暖季 ‎      考察站:长城站(60°30′S,58°55′W,采用西4区的区时,1985年2月15日,乔治王岛)、中山站(69°24′S,76°22′40″E,采用东5区的区时,1989年2月26日南极大陆上)‎ 第二十讲 中国地理总论(人口、民族、自然环境、资源、经济)‎ 一、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 ‎1、中国的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的疆域:‎ ‎⑴ 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⑵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 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3、疆界和邻国 ‎⑴ 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 ‎⑵ 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注意]关注“海岛争端”‎ ‎4、我国的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中国的地形 ‎⒈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 界线 主要地形 海拔 一 昆、祁、横 高原、盆地 ‎4000米以上 二 ‎↓‎ 三大高原、三大盆地 ‎1000-2000米 三 雪、巫、太、大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500米以下 ‎⒉ 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 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⒋ 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⒌ 主要地形:‎ ‎(1)四大高原:(落实到地图上)‎ ‎(2)四大盆地(落实到地图上)‎ ‎(3)三大平原(落实到地图上)‎ ‎(4)三大丘陵(落实到地图上)‎ ‎(5)地震、火山、泥石流(落实到地图上)‎ 名称 分布 地震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部青藏高原和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火山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泥石流 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三、中国的气候 ‎ ‎1、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冬季1月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① 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②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 夏季7月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① 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2、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 ‎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 范围 ‎≧1000℃积温 作物熟制 热带 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 ‎>8000℃‎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亚热带 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 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 寒温带 黑、内蒙古的最北部 ‎<1600℃‎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高原气候区 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部 ‎<2000℃‎ 一年一熟。青稞等 ‎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5、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  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和植被 湿润区 ‎>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 气候湿润,森林 半湿润区 ‎400-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 半干旱区 ‎200-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 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 干旱区 ‎<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 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 ‎6、 气候特征及评价 特征 内容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①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③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我国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 夏季暖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长十分有利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物等生长不利;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且受夏季风影响,带来充沛的降水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7、影响我国的气象和气候灾害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成因 特点 防治措施 梅雨 江淮地区 春末夏初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 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月 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 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春旱 华北 ‎3-5月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蓄水量大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 引水灌溉 夏涝 华北、南方地区 ‎6-8月 春季风来得迟,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洪涝灾害 低洼地排水,疏浚河流,增加入海口 倒春寒 东部季风区 ‎3-5月 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 春季出现强低温和雨雪天气 地膜覆盖等 寒潮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 冬半年,以春秋两季最严重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围广 加强警报,做好防寒准备 风沙天气 三北地区 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 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 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暴雨洪涝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 夏秋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 降水强度大,时间短,形成洪涝,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多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现防洪保险等 干旱 华北、西北 冬春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优良作物品种,开展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地区 东北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 水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丰富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变化 特征 较小 大 小 成因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 特征 汛期较短、季变较小 汛期较短、季变大 汛期长、季变小 成因 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且季节长 含沙量 特征 小 大 小 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 特征 长 较短 无 成因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0℃以上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特 征 成        因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水量较小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量较小 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 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河流消失。‎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3、长江、黄河概况 ‎4、两大湖泊群:青藏高原湖泊群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群 五、中国的自然资源 ‎1、 基本特征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2、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 ‎(1)水资源:‎ 空间上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开源节流”‎ ‎(2)水能资源: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问题:‎ Ø 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对策:‎ Ø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Ø 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4. 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的分布)‎ ‎5、海洋资源(条件优越,类型丰富)‎ ‎① 渔场形成有利条件:第一,宽浅大陆架,水温适宜;第二,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第三,寒暖流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一年有两个鱼汛:冬季的带鱼汛和夏季的墨鱼汛)‎ ‎[补充]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原因 ②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1、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2、天气晴朗、降水少、蒸发旺盛。‎ ‎[补充]长芦盐场形成原因 ‎6、森林资源 ‎①三大林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②七大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护林工程,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 六、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中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2、中国民族的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七、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 八、中国的交通、商业和旅游 ‎ ‎1、交通 ‎⑴铁路 ‎⑵公路 ‎⑶内河航道 ‎⑷海洋运输 ‎⑸航空运输:‎ ‎2、中国的商业:‎ 商业中心的形成,应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二是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出条件,便于商品集散。所以,我国的商业中心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和交能便利的东部地区。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北京次之。‎ 第二十一讲 中国地理(南方——北方)‎ 一、北方地区 ‎1、自然条件 Ø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Ø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Ø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Ø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Ø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Ø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Ø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Ø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Ø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2、农业生产 Ø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Ø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Ø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Ø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3、工业生产 Ø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著名海港: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河港:哈尔滨。‎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著名的矿产地:煤矿:抚顺、阜新、鸡西、鹤岗、开滦、大同、峰峰、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平朔、神府。油田:大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海盐:长芦。铁矿:鞍山、本溪、迁安、磁山。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白山、丰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刘家峡。③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区。‎ Ø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钢铁、石油、化工、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多种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麻纺)、齐齐哈尔(机械)、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太原(钢铁、化工、能源)工业区: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 二、南方地区 ‎1、自然条件 Ø 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Ø 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Ø 气候特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Ø 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Ø 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Ø 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Ø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Ø 土壤: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 Ø 主导因素:东部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加,西部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2、农业生产 Ø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 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Ø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Ø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Ø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3、工业生产 Ø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桑蚕产区。‎ 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沿海运输密切配合,水陆联运条件好。铁路:主要铁路干线构成“六纵三横”铁路网。“三横”:北是陇海线,中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北是黎湛-南昆线;“六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襄渝-川黔、宝成-成昆线。内河航线:京杭运河(港口: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河(港口:蚌埠)、长江干支流(港口: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宜宾)、珠江干支流(广州、肇庆、梧州)。沿海港口: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香港、湛江、北海。‎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南岭和横断山区的有色金属矿产最有特色,滇、苏北、皖北的煤、大陆架石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资源也较丰富,四川盆地的井盐,四川是我国铁矿比较丰富的省。著名的矿产地:煤矿:徐州、“两淮”六盘水、天府;海盐:莺歌海、布袋;铁矿:海南、马鞍山、大冶、綦江、攀枝花。有色金属:铜(德兴、东川)、钨(大余)、锑(锡矿山)、铅锌(水口山)、锡(个旧)、汞(铜仁)、铝(修文)。②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横断山区、珠江上游、东部沿海各河流。著名水电站有:长江流域:丹江口、安康、五强溪、葛洲坝、三峡、隔河岩、宝珠寺、乌江渡、二滩;珠江流域:天生桥、岩滩、西津、大化。钱塘江:新安江、乌溪江。闽江:水口。③江南丘陵盛产毛竹、茶、油茶、油桐等多种用材林和经济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木材基地、海南、滇南盛产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东南沿海地区缺乏煤等能源矿产。‎ Ø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造船、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徐州(煤炭)、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飞机)、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能源)、长沙(有色冶金)、重庆(能源、钢铁、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贵州(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制糖、罐头)、柳州(机械)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沿海工业地带南段。‎ 第二十二讲 中国地理(西北——青藏)‎ 一、西北地区 ‎1、自然条件 Ø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 Ø 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Ø 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Ø 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Ø 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Ø 主要湖泊:罗布泊 Ø 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Ø 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 Ø 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2、农业生产 Ø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Ø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Ø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 Ø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 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 ‎3、工业生产 Ø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绿洲地区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新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著名的矿产地:油田:克拉玛依、玉门、南疆。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镍(金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 Ø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初具规模,稀土工业、石油工业、有色冶金、纺织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包头(钢铁、稀土、纺织)、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制糖)、银川(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酒泉(航天)。工业区:陇海-兰新工业区西段。‎ 二、青藏地区 ‎1、自然条件 Ø 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 Ø 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藏南地壳活跃,为两大板块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农牧业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区。‎ Ø 气候特征: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区差异大;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Ø 水文特征: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Ø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Ø 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 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Ø 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 Ø 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Ø 主导因素:地势高 ‎2、农业生产 Ø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Ø 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Ø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Ø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3、工业生产 Ø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盐池:茶卡盐湖。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梯级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羊八井地热电站。‎ Ø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第二十三讲 旅游地理 旅 游 活 动 基本 要素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基本 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为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旅 游 资 源 定义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特性 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护区、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华山:暖温带,花岗岩;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座在中国——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⑶革命纪念地和标志物,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客体。‎ 分布 ‎⑴影响因素:①自然地理因素(断层湖: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塔噶尼喀湖,我国的青海湖、滇池等。“白色旅游”:以冰雪运动为主的冬季度假型旅游。) ②人文地理因素(体现在:a、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b、人类重大行为所留下的地理“‎ 痕迹”,如万里长城;c、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审美活动,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如庐山、岳阳楼等)。 ③社会认知因素。‎ ‎⑵分布:分布广泛,集中东南部,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 评价 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 旅游环境污染突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旅游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旅游景观破坏不容忽视(自然遗产、文物古迹)。 ——分析原因和后果。‎ 评价:①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正确认识旅游资源是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评价旅游资源,关键是对其综合价值的评价。‎ ②评价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环境价值。‎ 三大游览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开发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即三大效益: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③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游客市场条件。‎ 了解:客源地、市场距离、旅游产品。‎ 旅 游 景 观 欣赏 方法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包括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是方面);‎ 优选欣赏角度,把握观赏时机,品味文化内涵。‎ 中国 名景 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溶洞、园林、石窟。‎ 泰山:花岗片麻岩为主的块状山地。武当山:“道教第一山”。‎ 溶洞:多分布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园林:“北雄南秀”。承德避暑山庄: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和皇家寺庙建筑群。颐和园:我国现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 石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国外 名景 亚洲: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三大流域文明的发祥地。‎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吴哥窟是柬埔寨辉煌的印度教建筑群。‎ 非洲:两大自然奇观:热带草原、东非大裂谷。非洲第一、第二高山。‎ 人文奇观:孟斐斯古城(埃及金字塔——最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 欧洲:南部有阳光灿烂的地中海风光,是欧洲人理想的度假区;中部的阿尔卑斯山是冬季滑雪运动胜地。历史资源以希腊、意大利最为集中,法国以近代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而享誉全球。‎ 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有“活地质史教科书”的美称;黄石国家公园(美国)是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 大洋洲: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珊瑚海域。‎ 旅 游 规 划 概述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作用):‎ ‎①增加外汇收入;‎ ‎②回笼货币,加速资金周转;‎ ‎③提供就业机会;‎ ‎④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⑤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⑥有利于社会稳定。‎ 作用 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合理安排各项建设项目,协调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升区域经济素质,保护景观资源,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类型 ‎①旅游发展规划:‎ 以行政地域或特定区域为规划对象的旅游产业规划或旅游经济规划。可分为概念性规划、近期规划、中长期规划等;‎ ‎②旅游开发建设规划:‎ 指具体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规划,比旅游发展规划更为具体,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可分为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目标 ‎①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②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个性;‎ ‎③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组成 要素 ‎⑴旅游活动的6要素:食、住、行、游、购、娱。‎ ‎⑵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①旅游吸引物和活动;②住宿设施;‎ ‎③其他服务设施; ④交通条件;‎ ‎⑤其他基础设施; ⑥社会因素(即:软环境)。‎ ‎——知道各自包含的要素,区分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文 明 旅 游 做合格的旅游者 ‎⑴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①一定的文化素养; ②较雄厚的经济基础;‎ ‎③必要的闲暇时间; ④适应出游的身体条件。‎ ‎⑵中国古代著名旅游者:‎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坚实基础。‎ 北魏郦道元:著有《水经注》,开我国古代山水散文之先河。‎ 唐代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世称唐三藏。‎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是我国古代文坛的奇葩,沈括被推崇为近代地质学的先驱。‎ 明代郑和:被认为是地理大发现的真正揭幕者。‎ 明代徐霞客:早年寄兴,晚年注重对自然奥秘的执著探索,‎ ‎《徐霞客游记》是人类地理学史上区域地理考察的最早著作。‎ 出游前的准备 ‎⑴物质准备:略。‎ ‎⑵收集(了解)信息:了解景观特点;明确景观的文化定位。‎ ‎⑶明确目的地,精心设计:①路线选择;‎ ‎②出游方案(比较:自主出游、跟团出游的特点)‎ 旅游常识 旅游者应具有的一种精神和两种能力:①结伴出游,要有团队精神;‎ ‎②学会在野外活动中自我保护;‎ ‎③要善于社会交往。‎ 导游基础知识 ‎“地陪”导游工作的6个原则:‎ ‎①了解景区,熟悉各方面的情况;②尊重游客,配合领队和“全陪”工作;‎ ‎③注意形象,以诚信为主要原则;④一视同仁,凡事讲究分寸;‎ ‎⑤丰富自我,善解人意; ⑥加强联系,善始善终。‎ ‎                                               ——不必记忆,理解。‎ 旅游安全 ‎⑴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象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景区管理、旅行社)、‎ 个人防患意识、自我保护和应急能力。‎ ‎                         ——不必记忆,理解。‎ ‎⑵安全防范措施:注意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当地治安安全;‎ 外出旅游购买保险;‎ 加强自我医疗保护和防范意识。‎ 第二十四讲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 暴雨 洪涝 干旱 寒潮 时 间 夏秋季节 夏秋季节 夏秋季节 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 冬半年,春秋季危害大 分 布 地 区 东南沿海 我国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 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 成 因 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热带气旋 锋面、气压系统造成的集中降水过程 暴雨、大暴雨造成的地表水泛滥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灾 害 特 点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降水强度大,易产生洪涝灾害 水位上涨,大面积、大量积水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饮水困难 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 防 御 加强预报,做好防寒准备 措 施 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加强预报,加强绿化,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加强绿化,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用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旱作农业 ‎2.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类型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 主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 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洪水 冰凌堵塞河道 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二、主要地质灾害 ‎1. 主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泥石流(滑坡)‎ 地震 火山 分布规律 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不良、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 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交界地带 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海底 我国分布地区 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也会出现 ‎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②西藏、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 ‎2.滑坡和泥石流的对比 类型 概念 影响因素 分布 关联性 相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泥石流 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 ‎1.山区地形坡度大 ‎2.土体或岩体下面有隔水层 ‎3.雨量集中 ‎4.森林覆盖率低 ‎5.地震 ‎6.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 ‎1. 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 ‎2.暴雨激发地表水冲刷造成 ‎3.冰川的融化 ‎1.与地形地势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阶梯转换处 ‎2.东部地区稀疏,西部地区密集 ‎3.秦岭、川滇山地是集中分布区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 该线以西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以东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暴雨泥石流分布在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冰川泥石流分布在东经1020以西的高原上 ‎1.两者可能分布在一个地区,并且成因上是关联的 ‎2.二者可能其一是主灾,另一个是诱发的 ‎3.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泥石流和破坏 滑坡 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1.陡坡 ‎2.暴雨下渗成为地下水浸润土体或岩体所致 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极密集区在秦岭-川西-滇西山地 。 频率最高的省是四川省,约占全国同类灾害的25%。‎ 三、其它灾害 ‎1. 咸潮 ‎① 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② 咸潮的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a. 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 b.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气候)‎ c. 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地形)‎ d. 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天文)‎ 人为原因:a. 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 b. 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③ 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危害:‎ a.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 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 c. 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 ‎④ 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的措施:‎ a. 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 b. 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c. 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 能力,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度管理办法;‎ d. 节约用水 ‎2. 我国鼠害的地域差异显著 分布 本区农业特点 常见害鼠 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华南的全部。‎ 本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久远,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褐家鼠、小家鼠等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 包括我国西北区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 本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 小家鼠、黄鼠等 第二十五讲 环境保护 一、环境污染与防治 ‎1、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2、水体富营养化:‎ Ø 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Ø 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Ø 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3、海洋石油污染 Ø 怎样清除石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 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 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4、水污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 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5、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②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③ 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发展节水型农业;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6、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固体废物减量化 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 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7、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 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8、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 ‎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 ‎②燃煤 ③机动车尾气 ‎④建筑工地扬尘 ‎9、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 ‎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 ‎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③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 ‎④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 ‎10、大气污染物酸雨:‎ ① 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 ②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 型酸雨 ③ 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④危害:使河湖水酸化;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我国酸雨80年代出现在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11、怎样防治酸雨 ‎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 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 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 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⑤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 ‎1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 ②开发洁净煤技术 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 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