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一10-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ij/Ej)/(Ein/En)。其中,E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读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1、2题。
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区、市)是 ( )
A.广东省 B.××市
C.××市 D.江苏省
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
( )
A.毗邻港澳 B.市场广阔
C.环境优美 D.人才充足
【解析】1选A,2选A。第1题,由题意可知,就业区位商越高,产业集聚越明显;读图可知,选项四省(区、市)中,广东省的就业区位商最高,故其产业集聚最明显。第2题,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优势,较早开始承接产业转移,因而其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集聚明显。
(2018·吉林模拟)读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
91340171
3.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 ( )
- 10 - / 10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4.黄河三角洲与图中阴影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
A.技术 B.交通 C.政策 D.资源
【解析】3选C,4选D。第3题,图示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其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第4题,图中阴影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缺乏矿产资源,黄河三角洲与之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区位优势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加固训练】
(2018·烟台模拟)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1)、(2)题。
(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
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
- 10 - / 10
D.农产品供应不足
【解析】(1)选B,(2)选C。 第(1)题,图示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从①到④依次是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东北模式。这些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2)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
(2018·安徽名校联考)沿淮城市群是指淮河安徽段两岸地区的城市群体,俗称皖北,面积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读沿淮城市群经济发展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沿淮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B.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最高
C.××市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
D.××市经济总量最小,城市化水平最低
6.根据区域特点,沿淮城市群的整体定位是 ( )
①国家重要的能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②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的承接地
③安徽重化工主要集聚地
④安徽旅游示范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5选A,6选C。第5题,沿淮城市群,面积占安徽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说明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该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上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市外圆圈不是最大,说明经济总量不是最大;××
- 10 - / 10
市第一产业比重最低,城市化水平最高。第6题,淮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地,也是重化工业的主要集聚地,且平原广阔,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可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距长江三角洲近,是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安徽省旅游业示范区。
7.(2018·嘉兴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91340172
材料 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近些年来,嘉兴在一无能源、二无资源的情况下,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区域。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市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改革开放初期,环太湖地区很多集镇人口没有进入城市,集镇慢慢发展成为小城市。评述这种城市化发展方式对当地的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偏高,且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经济发展较慢。针对上述问题,该地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进行污染治理、调整产业结构等。第(2)题,当地原有乡村、集镇发展为城市,避免了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所导致的“城市病”,提升了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集约化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层次不高。
答案:(1)问题: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对资源消耗、交通运输要求高,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的附加值低等。
措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 10 - / 10
(2)有利影响: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整体发展;乡村地区得到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避免了大城市的拥堵、污染等问题;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等。
不利影响:县级城市重复建设,投入高,削弱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等。
(2018·济宁模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与中国城镇化水平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
A.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
D.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
2.图示内容可反映出 ( )
A.城镇化水平提高导致制造业份额不断增加
B.制造业内部存在着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
C.东部沿海地区是制造业的主要转入地区
D.目前制造业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力成本低
【解析】1选C,2选B。第1题,在不同的城市化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业的类型存在差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部门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据此推断①、②、③分别代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第2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制造业内部存在着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
- 10 - / 10
(2018·西安模拟)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读表完成3、4题。
1965年
1990年
2000年
2011年
辽宁省
34.1%
50.6%
54.2%
63.3%
广东省
17.6%
23.6%
55.1%
66.2%
3.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1990~2000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解析】3选D,4选D。第3题,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广东省起步晚,主要受国家发展政策的制约。第4题,为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加固训练】
- 10 - / 10
(2018·成都模拟)下图为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三大产业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对应图中的 (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2)图示时期内 ( )
A.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
B.第一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
C.三大产业表现出衰退下降
D.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
【解析】(1)选C,(2)选D。第(1)题,我国处在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逐渐接近第二产业。第(2)题,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最高,而不是生产总值最高;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所占份额在逐渐减少,但产值不一定持续下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下降,不能说明三大产业出现衰退;第二产业的增长率最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最大。
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题。
91340173
注:(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10 - / 10
5.上述图文材料表明 ( )
A.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快速融入了城市社会
B.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享受了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C.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
D.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减轻,有利于社会稳定
6.下列措施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不相符的是 ( )
A.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B.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C.大幅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
D.各城市大力发展地铁,有效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解析】5选C,6选D。第5题,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说明有大量农业户籍人口在城市工作和居住,而农业户籍人口到城市工作,一般从事工业或服务业,没有城镇户籍无法完全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第6题,地铁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没有一定客流量支撑难以实现赢利,故不适合中小城市发展。
7.(能力挑战题)福建省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近年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省份之一。下图为福建省工业和城市发展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1340174
(1)简述图中反映出的福建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2)福建省是我国著名的桂圆、荔枝产区,分析城市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
(3)简述福建省城市化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10 - / 10
【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指标都在不断增加。第(2)题,城市化的发展为桂圆、荔枝生产扩大了市场,增加了销量,为水果生产带来动力等有利影响,但城市化发展占用耕地,影响水果产量和水果生长的生态环境。第(3)题,城市化能带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的集聚,促使城市成为区域的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
答案:(1)工业化的表现: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
城市化的表现:城市化率显著提升。
(2有利: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对水果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带来广阔的市场;
不利: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农业用地的规模减小,影响水果产值和产量。
(3)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加固训练】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有学者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分别对应下面三幅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2)图b所示地区与a、c两地相比较,促使该地区乡镇企业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是什么?
(3)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c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新兴工业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
- 10 - / 10
(4)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试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解析】第(1)题,图a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要从交通、技术、资金、大城市(上海)辐射、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比其他地区的优越条件在于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和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两方面。第(3)题,首先明确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它们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再根据我国c地区企业的特点,要从协作条件、科技、品牌、市场等方面来分析。第(4)题,一般情况下,乡镇企业的规模较小,在分析存在的问题时,要从技术(较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保护、规模效益等方面来考虑。
答案:(1)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础好;邻近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受上海辐射影响;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水陆交通便利。
(2)邻近港澳,依托港澳引进外资和技术;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海外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
(3)重视团结协作,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信息,积极拓宽国际市场。
(4)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技术水平较难提高;排放的废弃物较多;环境方面的投资过少,易产生污染,破坏农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较难形成规模效益等。
- 10 - / 10
相关文档
- 201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结构2021-05-149页
- 高考英语生态环保类阅读理解2021-05-146页
- 无私奉献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练习题2021-05-1414页
- 2017年度高考历史二轮分类练习题152021-05-1411页
-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2021-05-146页
- 2019高考英语七选五强化练习教育2021-05-1412页
- 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部分及答案word2021-05-146页
- (浙江专版)备战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021-05-146页
- 2019高考英语:二轮单项选择 冠词专2021-05-149页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四篇2021-05-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