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现代文(1997年-2003年)阅读解题思路分析及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8题。(20分,1997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郁达夫 (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团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旧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能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
24.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3分)
①和② ②和③ ①和③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B级。】
【答案】不同;不同;不同
25.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 ;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的问题。(4分)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B级。】
【答案】主题; 表现形式; 白话与文言(或语言运用)
26.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限格内作答)
答:第一重指: 。
第二重指: 。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B级。】
【分析】“械梏”是个比喻,有“束缚”的意思。两段文章,一从“散文的心”(主题)的角度说,一从“散文的体”(表现形式)的角度说。第一段末句是“这些就是……‘散文的心’”,“这些”指的是前文所讲的“三大厚柱”,“三种教条”,“古盛昔贤的明训”,简言之,就是封建正统思想,这是第一重“械梏”。第二段说“行文”、“字句”、“必崇尚古雅”、“不能任意造作”;“起承转合”等章法结构也不能“违反”,否则“就不成文”,显然,指的是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这是第二重“械梏”。从原文种找出对应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按要求加以归纳,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常用方法。
【答案】封建正统思想(或“封建三大厚柱”)
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陈旧死板的行文方法、章法)
27.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
书的看法是
(不超过48个字,6分)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能力层级C级】
【答案】虽然它的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教条的;虽然它能分门别类,但它的分类不够合理简明。
28.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3分)
( A C )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20分,1998年)
报 秋
宗 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能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未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吱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的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不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2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2分)
答:因为 (不超过8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3分)
答:因为 (不超过10个字)
【本题考查筛选相关语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分析】第一问,在原文下句就点出了原因,即“没几天便是立秋”;第二问,按照题干中“联系全文看”的提示,仔细搜索全文,即可发现,能表达“怅然”之情的只有第六自然段,其中第一句是“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是作者由秋天到来而引发的感触,最切合题意。根据答题的字数要求,可答作“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答案】(1)没几天便是立秋 (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2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不超过12个字)
【本题考查对段落间关系的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分析】第3段与第2、4段紧密相关,第2段点出了“这花的生命力极强”,第4段又说玉簪花“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所以,作者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无疑是为了反衬玉簪花生命力极强。
【答案】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29.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8分)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本题考查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
【分析】“便”和“领取”的分别连用,从修辞上讲都是反复,但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便”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动感。副词“便”,既可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又可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文章连用“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中间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读起来一气贯通,好象一个个节气从眼前飞速掠过,给人以时光飞逝的真切感受。这几个“便”字确实用得巧妙。但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只是初步的鉴赏能力,只要求能回答“紧凑地衔接”和“强调时光快”这两点,意思对即可。
“领取”一词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气势,层层铺开,逐渐扩大,从秋冬到四季,从四季到生活,对点明文章的主旨起到强化作用。“领取”表明作者一种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是“领取”而不是“索取”。只“领取自己那一份”,“只在心中领取”,便悠然自得,因为每时每刻,生活展示给我们的总有美好的一面,也总有自己应得的一份,只须及时领取就是了。而“索取”则不同,有追求不属于自己那一份的意味,当追求不到时难免情绪波动,便不得逍遥。对于“领取”的诠释,可能见仁见智,当然不要学生作答。学生只要答出“铺开扩大”和“强化主旨”两点,意思对即可。
本文“便”和“领取”的连用,正当文章的紧要处,一个突出了时光的飞逝,与玉簪花报秋的警示作用密切相关;一个强化了主旨,让人感悟“领取”的深义。确实有画龙点睛之妙。
【答案】(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2)层层铺开,逐渐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3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 A C E )
A. 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 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 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在在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 “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 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分析】六个选项分为三组,AB属于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中的“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在文中只是附带提及,连作者都说“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吧”。认为“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此种精神,是不恰当的;CD属于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D认为“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不要有非分之想”,在原文中没根据,它只是对自己因“两手空空”而怅然、不安、焦虑的开释;EF属于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F所说的“绿波”,在散文中只见于“房门外”“一小块地”上,水果它“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是牵强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18分,1999年)
创造宣言(节录) 陶行知〖注〗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注〗陶行知(1891—1946),中国现代教育家。
【导析】1999年高考语文第四大题含4道小题,共18分,考一篇议论文阅读。阅读材料选取了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选)。陶行知(1891-1946),我国现代教育家。又名知行,后改为行知。安徽歙县人。留学美国,曾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学习。回国后,推动平民教育工作,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践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革》《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斋夫自由谈》《古庙敲钟录》等。
选取这篇短文作为阅读材料,其写作年代属三四十年代,但无艰涩难懂之处。原文较长,命题时进行了删节,现约为1300余字,较往年阅读量有所增加(1998年《报秋》860余字)。但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有太大障碍。本题的考查点有这样几个方面:①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把握;②对作者观点认识的理解;③对比喻句子的理解与含义的阐发;④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与概括;⑤对文章的内容与写法进行综合鉴赏与评价。
21.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4分)
五种错误的观点:① ,② ,③ ,
④ ,⑤ 。(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得出的结论: (不超过12个字)
【 本题主要考查内容的概括、抽取、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分析】此题分两问,第①问是概括出“不能创造”的五种错误观点,分别给了20格,每种填4字。从原文看比较好归纳。但此题扣分很严格,答对4处得1分,答对5处才能得2分。这提示我们答题一定要合乎要求。第②问是说“作者得出的结论”,这要从原文种加以提炼。“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段话怎样浓缩成12个字呢?只有选取每句的前两个字处所、时间、对象,来说明“都能创造”。说法可能不同,但答案必须具备两个方面。
【答案】观点: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或“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答“等死而已”不算对) 结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意思对即可)
22.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好,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隐含信息。能力层级为B级。】
【分析】这是一道对比喻句的理解题,解决此题首先要找到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读上下文,了解语境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再就是“破译”比喻词的含义。
本题在答案的要求上与以往有所不同:一是不限定字数,可给考生以宽松的答题环境;二是问题提得较概括,没有像以往那样指明一个词语指代什么等等那样具体,也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但本题审题很关键,“几个比喻”要认真判断好了才行。初步分析可以理出这样几个:刀法、万像同毁、万龙点睛。就此可以推知,“刀法”喻教育方法,“万像同毁”喻众多教育对象(学生)被毁,“万龙点睛”指众多受教育者(学生)成才。从答案分析,考生既可个别解释,也可对全句作解释,表达方式不限,可见命题者要求的宽松程度。
【答案】“刀法”比喻教育方法。(1分)“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1分) “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2分)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23.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6分)
答:_________
【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内容的概括与主要观点认识的把握。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本题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概括中心的角度命题的,概括“教育的最大成功”。解决此题要从全文着眼,搜寻与之有关的内容。本题一个特点是文字表述不受限制,这是一个优势。从文章内容看,有这样一个句子:“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仔细分析,“说得正确些”之后的内容应当是“教育的最大成功”。第二问是说“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提问比较笼统,“哪些问题”也暗含着不仅仅是一两个问题。而实质上,此题要让考生仔细地梳理一下陶行知的一些看法、观点。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有些难度。然而标准答案列出了七项,只要有一条够了要求,就得分。这是从考生认知方面考虑的。
【答案】教育的最大成功: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2分) 教育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造;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4分)
2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B E )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F.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
【 本题考查内容要点和对部分语句的分析理解,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概括以及对文章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属B级的有4项,属E级的有2项。】
【分析】前面4个选项都属于语句的理解,有3项是正确的,即ACD,这3项,命题是就语句所表达的意思,从正面加以分析,并略加引申的。A项从原句中的“合奏”,引申出“合作与协调”是十分合理的。C项句子不太好理解,怎么“走两步退一步”?实质上是说明道路并不是那么平坦,有时会遇到曲折。D项“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在原句之前的话很重要,即“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就说明要付出艰辛,要勤奋,勇于奉献。而B项表达不准确。“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说勇气的重要性,而“大无畏”是说什么都不怕,不是其基本的含义,且文中“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也给予了提示。E项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总结是不恰当的。文章的主旨应是提倡创造,处处、时时、人人都能创造,教育的创造就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的人。而不是“探索创造理论与创造技术”。F项是正确的,用了排比的写法,这是从表达手法的角度来分析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2000年)
长 城 鲍 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间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剌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淹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筚篥¬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筑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 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不再是嵌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和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然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受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筚篥(bìlì):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一种管乐器。 斥堠(hòu):眺望敌情的土堡。
紫塞:指长城。 ¯纠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绳索。
21.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6分)
答:(1)评价历史: (2分)
(2)看待现实: (4分)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本题的第一问回答起来比较容易,因为作者在反思和评价长城的历史时,尽管大量用典,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手段,洋洋洒洒,有点令人眼花缭乱,而归纳起来并不难,那就是作者认为长城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是民族封闭的象征,是文化愚钝的标志。现在看来,作者的这种观点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但这种局限性并不会影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
第二问回答起来比第一问难一些,因为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与对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没有独立成段。但是,只要认真阅读,就不难发现“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这样一些句子,然后进一步从中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答案】(1)评价历史: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2)看待现实:①.开放, ②.自信。
22、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4分)
答:(1) (2分)
(2) (2分)
【 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属于E级;第二问考查对文章表现形式的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这篇散文主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作者与长城对话,便于作者抒发感情。例如作者与长城的对话,向长城的发问“你那虽然古老但仍然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受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和作者的抒情“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等待都显得十分自然亲切。至于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是因为在“它”之前说的是“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不再是 奇”,这里变换了视角,是通过人们的眼光来看长城,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所以这种人称的变换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
【答案】(1)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
(2)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的,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23.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和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本文最后一段,文字虽然不多,但极具分份量,在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这段文字,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的两个问题的回答,这回答是比较含蓄的,却又是坚定有力的。这几段文字的内在联系相当巧妙。倒数第三段表面是对长城提出两个问题,实际是问“我们中华民族愿意开放吗?”“我们中华民族能承受住改革开放的冲荡吗?”而接下来的倒数第二段并不急于回答,长城不语,群山不语,长天也不语,三个“不语”形成一个鲜明的顿挫。那么究竟会有怎样的回答呢?直到最后一段才作出回答,揭开谜底,引人入胜。
其次,从这段文字的内容看,虽然比较含蓄,所表达的意思还是清楚的。长城是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祖先创造出来的伟大奇迹,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的,这充分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足以让我们中华民族感到无比自豪。再联系全文看,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受了那么多的磨难而不垮,曾想通过闭关自守来寻求安全而不能,如今却主动敞开胸襟,这不充分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吗?我们一定能够承受得住改革开放的冲荡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结论是通过反思和观察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的历史和现实而得出的。正是因为有了最后这段文字,才使本文有了一个圆满的收束。
【答案】(1)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问题的回答。(2分)(关键词是“回答”)
(2)①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 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2分)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B )(4分)
A、作者从“黄云间的归鸿”联想到“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苏武牧羊的北海”,借飞鸿作为悠悠岁月的见证,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顾。
B、作者借“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代指阵亡的将士,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
C、“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万寿无疆”,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是对闭关锁国政策辛辣的讽刺。
D、“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归来了”,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历代封建王朝和亲政策每每遭受失败的痛惜和反思。
E、文中描写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登上烽火台后喜不自禁的细节,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内心的喜悦。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
【分析】A项说作者从“黄云间的归鸿”引出“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苏武牧羊的北海”,借飞鸿作为悠悠岁月的见证,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顾。这一小段赏析是不错的。作者的确是借飞鸿的视角,自然完成了从第一段的对眼前实景的描写转向第二段的对历史回顾的转换,应该说这视角的转换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还是比较巧妙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这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犯了个常识性错误:深秋的大雁应该向南飞而不是向北飞,所以无法“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也无法“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方向正好反了。正因为如此A项的赏析才近乎客观分析,而未给作者的笔法以更高的评价。B项说作者借“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代指阵亡的将士,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这一小段的赏析也是正确的。谁家的“春闺梦里人”指的就是阵亡的将士,不说野犬在吞噬阵亡的将士而是说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是因为后者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战死不仅是战死者的悲剧,也是战死者家庭的悲剧,特别是战死者的妻子梦里都在盼望丈夫的平安归来,现在却连尸首都被野犬吞噬掉,悲剧的色彩岂不更浓?所以说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C项的错误在于这里作者用的并不是反语,虽有一点儿讽刺的味道,但远远不够“辛辣”的讽刺。D项的错误在于“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归来了”,这句话是形象地写出了历代封建王朝和亲政策妹妹遭受的失败,也能体会到作者痛惜的感情,但这句话不是形象地写出作者的痛惜,更谈不上形象地写出作者的反思。E项的错误在于把作者关于一位外宾登上烽火台后喜不自禁的细节描写说成是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内心的喜悦,显然根据不足,因为前面说到作者并“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怎么能断定这个细节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呢?特别是加上“主要”二字,更不妥。
【附】江西、山西、天津2000年卷
22.作者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都提到了“归鸿(飞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
【分析】详细分析,可参看全国卷第24题A项的分析。
【答案】①借飞鸿作为岁月的见证;②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入对历史的回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 2001年)
【第四大题为文学作品阅读,含4个小题,共18分;阅读材料选取了莫利的散文《门》。克里斯托弗•莫利(1890—1957),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品文集《桑迪加夫酒》,小说《特洛伊木马》、《基蒂•福伊尔》等。他的这篇散文《门》选自《外国散文百年精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北京第1版),译者夏月。原文约1300字,为适应考试的需要,对原文作了删节,个别文字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删节调整后的文字约1000字,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
门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也许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设计了4道试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下面就试题的命题意图与解题思路,逐题作一简要介绍和分析。
21.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答:“开门”的含意是:
“关门”的含意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这篇散文题为《门》,作者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这是一个起始句,有引起下文和统领全篇的作用。搞清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搞清“开门”和“关门”的含意,对于理解全文是至关重要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一个题眼,任何一位有经验的命题教师都不会轻易放过这句话,而会抓住这句话来命题,以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要回答“开门”和“关门”的含意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须通观全文,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再加以分析概括。文中与“开门”和“关门”相关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阐述“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的段落是文章的六、七、八段,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问题出自文章的第一段,答案却主要出自文章的第六段,这就增加了解答21题的难度,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迅速找出相关信息。这篇散文的脉络还是比较清楚的: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由不断地开门和关门组成的;第八段是全文的收束,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涵的人生哲理。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找到第六段,就不难从中归纳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相比较而言,“关门”的含意好归纳一些,因为文中说道“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可以直接概括出“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意,相关的句子很多,诸如“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但归纳起来,“开门”的含意最主要的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在归纳“开门”的含意时,若能参照“关门”的含意,平行比较,也会使归纳工作容易一些。
【答案】“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
22.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能否搞清“门”在文中的含意,是考查学生是否读懂这篇散文的一个重要标志。只不过命题时变换了一个角度,让学生回答作者为什么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其实,回答这一问题,还须从门的含意人手,先说明门的含意是什么,再说明玻璃门不具备这些性质,最后得出结论是“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这道题难度不大,因为在这句话的前后,作者都谈到了“门”的意义。无论从前边的句子“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还是从后边的句子“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都能概括出“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然后进一步分析出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
【答案】“因为门的意义就是能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或“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23.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答:(1)
(2)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能力层级为B级。】
【分析】命题所选的三个句子,分别是文章第五段的结尾句及第七段、第八段的起始句,都是文中重要的句子,通过考查学生对这三个句子的理解和解释,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三段文意的理解程度。要想正确地解释这三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必须联系相关段落的内容。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这句话所在的段落,谈了“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人在关闭的门后“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这一切无非是说明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而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也无独立的天地,所以“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联系上下文看,前面是孤立地谈“开门”和“关门”的含意,这段却是阐释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要联系上下文。前边谈到人生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但就每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 一扇门的关闭而言,要想让它在时间的长河中重现是不可能的,联系本段最后一句话“门—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人口是不存在的”,也能帮助我们对这段开头句子的理解。
【答案】(1)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
(2) 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
(3) 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B C )
A.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B.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C.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有一定内在联系。
D.第四段对开门方式的描写,作者精选了五个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景,生动细致地表现出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的不同心态,紧扣文章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E.第六段中“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最终判决”的畏惧和对“一个结束”的悲伤,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及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分析】这道多选题B、C两个选项是正确的。B项说:“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这一小段赏析是不错的。作者笔下的门,确实有的实实在在,如公共建筑的转门、酒吧的小门、厨房的门、玻璃门等等,这些都是读者十分熟悉的,从这些实在的门写起,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作者笔下的门,确实有的赋予了象征意义,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能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作者这种写法,便于读者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化。 C项说:“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和女厨忧郁症突然发作有一定内在联系。”这一小段赏析也是不错的。在这段中,作者说“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自己的家当然是最熟悉的,连自己最熟悉的家都可能会发生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工人修理好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的事情,那么对于其他许许多多可能发生的未知,聪明的人自然要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对待了,这就是文章前后的内在联系。
A、D、E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A项的错误在于“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确实,作者在谈“开门”时,多谈的是积极的一面,在谈“关门”时,谈了令人伤感的一面,有消极因素,但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可知的神秘色彩,“门”是隐秘的象征与文章的神秘色彩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D项的错误在于“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说有典型意义还说得过去,说有现实意义则根本谈不上,说有“强烈的”就更错了。E项的错误在于“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与前文“最终判决”和“一个结束”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它倒是与后文的“一扇门轻轻关上”对举着说的,尽管这句话的确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但把它联系到前文,说它反映了作者的“畏惧”和“悲伤”,则是错误的。
【附】江西、山西、天津2001年卷
24.作者笔下的门,有的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分析】详细分析,可参看全国卷第24题B项的分析。
【答案】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赋予象征意义的门,蕴含深刻的哲理。从最熟悉的讲起,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深化。(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2002)
沙尘暴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 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 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 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 地中海的强民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上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 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 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 也就由此产生。
哥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7、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8.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9.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
7【答案】A
【分析】第7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本文的题目就是《沙尘暴》,文中也是始终围绕着“沙尘暴”来展开论述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沙尘暴,考生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题共列出对沙尘暴的四种解释,要求选出最准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这四种选项都来自原文,B项说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说法,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解释。可以排除。C项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因为风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只是有一部分“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形成了沙尘暴,并没有解释到沙尘暴的含义,因而也可以排除。D项说“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也是说沙尘暴的形成原因,也不能算是对沙尘暴的解释,因而也不是正确选项。A项说沙尘暴是“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了“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这些都是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应该选A 。
8【答案】B
【分析】第8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考试说明》有“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的要求。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能够理解这些重要的句子,那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本题选用了文中“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一重要句子。这个句子在文中内涵比较丰富,需要仔细领会,才能正确领会,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本题列出对文中这句话的四种理解,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与全球生态平衡有关,可以说都有一定的干扰度。要准确地选出,就要仔细比照原文。答案应该选B。A项说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句子,符合文中的原意,是正确的,可以排除。B项说“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因为沙尘暴并不是由沙尘逐渐积聚形成的,更没有起到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所以应该是理解错误的选项。C项除“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对原文略有改动外,其余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句子,符合原文的意思。也可以排除。D项说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与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是对原文作了一些简化,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也可以排除。
9【答案】A
【分析】第9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从读物中筛选并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文章本身的主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涉及的有关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语句等。本题围绕“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列出了四种表述,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要答好这道题,首先就要弄清楚原文中哪些因素导致了沙尘暴灾害的加剧。文中多次提到“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等等,这些信息,足以提示考生:“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肯定与人有关,与人的活动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显然应该是纯自然状态下造成的内容。B项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这些变化显然是人的活动造成的,应该是原因之一。C项说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显然也与人的活动有关,也可以排除。D项“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经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也是人的活动造成的,也可以排除。这样,B、C、D三项都与人的活动有关,应该说都是正确的,都可以排除。只有A项“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只是地质史上的一种现象,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后的一种结果,因而不是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所以应该选A。
10【答案】C
【分析】第10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某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是现代文阅读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种形式可以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原文隐含的意思。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推断出来的,要求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对这些推断进行判断,选出推断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A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但这段原文只是说“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并不能从中推断出“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这一结论。B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从这两句话也不能推断出“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的结论。D项推断的依据是哥德说的“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但不能由此推出“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的结论。按照D项的说法,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显然是不正确的。 C项“人的活动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是基于全文立论的,符合作者的本意,因此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话 说 知 音 林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 让人们欣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 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 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 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进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 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 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手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 不差, 竞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德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 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涉c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创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于·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 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倘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 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 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 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钳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 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 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群跟。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 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 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 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4分)
答:
20.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5分)
答:(l)
(2)
21、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5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释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出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19. 【答案】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换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分析】第19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为C。
这篇散文以“知音”为话题,表达了作者对神往和渴求知音的理解。作者认为,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知音是越多越好的;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一个钟子期而放弃自己花费千辛万苦得来的演奏技艺,艺术的追求应当永远坚持下去。为了表达清楚这样的观点,作者就需要在文章前面先讲一讲“知音的传说”,俞伯牙自然是其中的主角,而读者也只有理解了伯牙的思想感情才能读懂作者在下文所要表达的观点。因此,这个题目考查的重点就在于对俞伯牙思想感情的理解。
高山流水觅知音,是两千多年来传诵的一段歌颂崇高友谊的佳话。这个故事怎么来的?什么是知音?作者先用文学的笔法做了介绍。俞伯牙专心致志地鼓琴,钟子期能随着他弹奏出来的琴声感受到泰山江河。琴声是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但钟子期却完全都能领会,竟如同他自己演奏的一样。如此神奇,怎能不令俞伯牙兴奋;遇到这样理解欣赏自己演奏的知音,又怎能不让伯牙感激呢?从此,伯牙的演奏只给“知音赏”,钟子期一死,他也就不再抚琴了。
回答这道题首先要弄清楚上面的意思,然后要能够进行概括。问题的焦点在伯牙“万分兴奋和感激”的原因,难点在于恰当的概括。其中“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两句话是答题思考的主要内容,伯牙的“兴奋和感激”的情绪由此而生。两句中,第一句与第二句基本意思一样,但是两个角度。第一句是从钟子期对琴声的感受说的,第二句是从对俞伯牙弹奏出来的情思的角度说的。因此,概括的时候这两层意思都要有。如果只答“因为知音难觅,所以伯牙万分兴奋和感激”,就过于简略而显得空泛。
20.【答案】(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分析】第20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提取和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能力层级是C。
所谓文化,一种意义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两千多年来,知音的故事一直在华夏子孙中间传诵,人们以追求像伯牙子期这样的崇高友谊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操。从《吕氏春秋》《列子》《乐府解题》到唐代诗歌,诸多的典籍中都作为重要内容给以记载和传诵。可以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深入华夏子孙的心中,成为人们的一笔精神财富。阅读这篇文章,对这样具有文化含量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由于这些内容散见在这文章中,因此本题还具有对信息筛选和加工能力的考查。答案要点是两条。第一条以文章第一段为主要思考内容,需要的是加工概括,比较容易。第二条首先要有敏感,在初读的过程中就要有这种敏感。难点在于将文中几处提到的出处和引用能够进行概括。《吕氏春秋》《列子》《乐府解题》是古代典籍,诗歌也在典籍之列,例如《全唐诗》,因此应该用“古代典籍”概括。
21. 【答案】(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分析】21题重点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是C。
文中说“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以此转入这篇散文的主旨。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而作者的主观感悟,又是散文的思想、意味之本。这篇散文就是以作者自己对“知音”的独特感悟为主旨的。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继续演奏出那“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在钟子期之后,可能会“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奏技艺实在是来之不易,怎么能因为钟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了,所谓“话说知音”,并不是意在如以往其他文章那样去赞颂“高山流水”的情谊,而是借题发挥,表达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读懂这里才能算真正理解了本文的思想。因此,这道题的分量也就加重了。
回答本题要关注第3段、第4段,尤其对第4段内容的理解,关乎本题答案是否完整准确。第4段主要叙述描写伯牙学琴的艰辛经历,目的在于说明伯牙不应终止自己的演奏,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点明了这层意思。这段内容与上一段是有密切联系的,单从语言标志上看,段首一句“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中的“更何况”三个字就表明了前后两段内容上的联系,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劝慰”俞伯牙。
22. 【答案】 A E
【分析】第22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对文章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A是正确选项。B项的问题在于两点:第一,虽然全文有较大的篇幅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但不能因为篇幅大而就作出是“主要内容”的判断。就全文来看,“表达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才是主要内容,文中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都是为这个“主要内容”服务的。第二,“知音难觅但又可求”并不能准确地表达本文的主题。根据文意,可以看出,作者“话说知音”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了一个钟子期而终止演奏,应该继续用琴声培养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的演奏技艺是多么来之不易啊,不应该因为钟子期不再能欣赏而放弃。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涉及知音“可求”还是“不可求”的内容。C项的错误主要在于“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这样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实际,从原文中看不出最后一段对第一段的内容做了“进一步阐释”,而它阐释的是作者的观点。最后说一说E项,这是一个正确选项。“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表达,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美的感受,可以使读者从“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语言中去体会获得知音所产生的愉悦;“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行动”,这样的表达,可以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赶快寻觅知音的鞭策。这个选项的判断需要有语言的敏感,也需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说“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这是因为作者将非常抽象的“美感”通过“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形象的描写传达出来,以此触发读者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进而使之转变为读者的一种感觉。第二句与此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是“形象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2003)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上的这片蓝天。
7.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8.根据原文,全球气温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9.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7.A。答案就在第二段第二行,明确提出“温室效应,在物理……。”B、C两项强调二氧化碳,而从第二段第三行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只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而不是温室效应中的唯一因素。D项中“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与文意不符。
8.C。此题很简单,从第一段倒数第二行可以明确选出答案。
9.D。A选项可以以工业革命后为例推断出此后果;B项可以从文章第三段第一行推断出答案;C项则从第三段第二行推断出;只有D项中的“人类对此束手无策”无法从文中考证,从文章第三段最后两行可以看出,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就是人类对付温室效应的一种手段。
10.B。A选项可以从第一段第二行中“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看出,温室效应的有效遏制,将使非洲获益最大。B项中“台风将远离日本”无从推断。C项第三段倒数第一行“从根本上”可以推断出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D项是从文章所表达意思的反面说明问题,所以也是正确的。
第二大题难就难在7、10两题,其他题非常简单,因此是否能做对这两题将是考生取胜的关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
19.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喜容笑脸……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恨的兰花,逐浪的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了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若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于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读来发人深省,回味悠长
19. 答案::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
此题答案可以从文章第二段中的“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这些话中分析出作者难忘的难舍的是什麽(实际上就是“烙印”)。
20. 答案::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创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此题已经在题干中告诉考生关键信息在第三段,而从第三段中提炼出“两种情况”应当不会太难。
21. 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这道题很有意思,首先学生要能从文章第一段中找出:“乡土情节”的定义:“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能提炼出海外游子与乡土情节关系的几点交叉:一是与离开故乡的“时间因素”,一个是海外的“空间阻隔”,一个是对故乡思恋感情的“久而弥笃”。这就是答案中的第二点,也是最简单的一点。答案所给出的一三两点实际上就是一点,即深化主题,扩展内涵,结尾照应全文,这是一般思乡散文的特点,学生应能容易答出,只不过可能将两点合二为一。
22.AC。从文章“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强调在人的成长道路在变且不好预测,唯一不变的是“思乡”,可是B项中却说“童年的烙印”,决定自己的方向,与文章观点正好相反。C项中的“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于千丈,落叶归根”是旧典,但并无新意,因为这句话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表达“乡土情节”的典型用语。E项错在“生动具体”,最后一段全文文旨升华,以概括性的语言作全文的结语,而不是什麽“生动具体”。
此题难度较大,学生很容易选择E项。
现代文阅读专稿
警言醒语: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故乡情韵
[阅读精品]
芳草斜阳 (轮子)
那个时候天空很高远,洁净而澄碧。很空灵,就像划过了一声小鸟的脆啼。大地辽阔,一马平川,远方还悠远地传扬着牧马人的歌声。
那时我项多五岁,一个不知烦恼忧闷的年龄。然而,令母亲忧虑的是,我竟不会说话。我非常想开口。可是,总像有什么堵住嗓子,无法出声。在苍茫草原上,我就像一粒小黑点,整天无虑无忧、无声无息地玩耍着。一天在大人们赶着羊群远出时,我独自一人离开帐篷,沿着一条小溪不知不觉地走远了。
那是一条精灵似的美丽溪流。溪水清冽,水草柔美,溪中砾石粒粒可数,草原上的神灵——金灿灿的太阳——在我的脑门上方宁静地照耀着。溪水流向何处?亮晶晶的波光诱惑着我走向远方,溪水里的五彩石、小虾米早已让我忘掉了一切。
后来,走得倦了,我上了一个山岗。极目远眺,这才发现已经迷失了我的家园、我的兄长和亲爱的母亲。一阵忧急,我流下泪来,喉咙里发出了哭声。我开始往回走,可是,先前并不在意的溪涧岔道已经让我茫无头绪。
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岗,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坡岭,徒劳的奔徙逐渐击溃了我的意志。那天特别漫长,中午时分,我在饥饿、惊吓与疲倦中睡去了,在一个小岗上。
黄昏时分,我醒了过来,触眼的是芳草青青、斜阳凄迷。眼看雾霭降临,我一阵心悸,不自禁地在草原上狂奔不止;妈妈,你在哪里?哭声穿透草原上空,我相信母亲定会听见儿子的呼唤。砾石啃咬着我的脚趾,草秸划破了我的脚掌,但所有的疼痛并不能阻止我的奔走,即使绊倒在地摔得头破血流,也阻止不了我奔向母亲。
眼看斜阳一点一点地退隐,我心急如焚,却又手足无措。我孤零零地站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一如一棵孤立无助的小草。柔风吹拂着我,余晖吻着我的泪水。我双眼凝望着太阳隐的方向,惊心动魄、凄厉地喊出了一声“妈——妈——”。
许多年以后,这一声惊世骇俗的呼喊仍会穿透时空而来,让我的双眼情不自禁地爬上泪花。有谁能相信,一个从来未曾说话的小孩,能在瞬间之内从心灵深处爆发出那声至热至切的呼喊!
就在那声呼喊之后,奇迹出现了。母亲出现在数百米之外的一个小山上,那正是夕阳消隐的地方,斜阳把母亲的身影长长地打在草原上,母亲飘拂的长发、披散的衣襟、挥动的双手一瞬之间定格成了儿子永远的风景。芳草,你能报偿得了母亲的三春晖吗?斜阳一如母亲,将她毕生的精力与关爱,倾注于儿女……从那以后,我居然就能很能很顺利地说话了。我相信,那是灵魂的力量。
十年后,母亲去世了,再十年后,我流落到了远方。当我每次归家时,总要去看看母亲的坟茔。那个长满衰草的小小的沙堆,一如母亲风干的躯体,孤零零地守望着草原上一茬又一茬的芳草,一度又一度的斜阳……
(选自《现代交际》1999年第2期)
穿布鞋的故居 (袁一民)
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灰砖高墙,青石铺路。七拐八绕,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安乐巷也不例外。
这是安乐巷27号,坐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门楣上悬挂着“朱自清故居”的匾额,你很难以为这种锈砖老墙木门槛的屋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若是骑车穿巷,脚下稍一用力便会倏忽而过。这房子就和它从前的主人一样,很不引人注目,也从不希望引入注目。站在故居门前,我不由得想起了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这样一个细节:朱先生生前一直喜欢穿平底布鞋,从不张扬自己。他在文学院任系主任时,每逢开会,从不坐主席台,而是拣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静听同事们阔论——朱先生在会场上的偏于一隅,同他在这巷子里偏于一隅的故居,是多么的相似呵!
如今,到处在修茸或重建名人故居,画廊漆柱,巨额敞庭,又气派又热闹;而朱先生的故居没有这份辉煌——为了供后学瞻仰,有关部门只是将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市民迁了出去,腾空房间,便成了。
故居很小,只有几间木结构的房子,你站在门庭下轻咳一声,每个角落都能听到。这又和朱先生的为人如出一辙,决不故作高深。于是我这样概括这座小院落:巷子很深,故居很深。
游人很少。有时整天卖不出一张门票。扬州有瘦西湖,到过瘦西湖的外地人回去之后几天内都会沉浸在一种满足与兴奋之中,他甚至还会向别人炫耀,我到过瘦西湖;而没去过瘦西湖的人也会有一种期盼——什么时候能去瘦西湖呢?而朱自清故居不会有这种效应。我相信,能够在人欲横流的时代记起念起这片陋房的人,他实在是在追求先生式的平淡与平和。我站在故居前,反复为故居的清淡而庆幸:这正是先生的本意呵!假如,这里整天车马喧嚣,人来客往,你方唱罢他登场,朱先生又怎么消受得了。
我第一次来此,是因为要给学生上《荷塘月色》。我和学生们在这火柴盒般的小院里,不敢发出半点声响。朝南的这间房里悬挂着一幅中国画,正是“荷塘月色”的意境,那份雅洁,那份清远,真正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表。我和学生们仰视着这幅画,仿佛沉浸在那个风雨如晦的1927年7月。一手托着课本,一手抚摸着朱先生用过的老式木床,老式书桌,我的灵魂又仿佛来到朱先生清灵而又广博的精神世界。朱先生就是这样没有架子,在这里,所有的家当你都可以无限度地接近,你可以在朱先生坐过的椅子上小憩,可以在他的木床上静躺。
我对学生说,朱先生生前就是学生最容易又最乐意接近的导师。
(选自《散文》1999)
[阅读演练]
1、《芳草斜阳》中一个从来不会说话的孩子在经历了一次奇遇后,竟然能顺利说话了。作者从第4段开始,层层铺垫,真实地描写了这一突变的三个过程。
(1)概述这三个过程(不超过60个字)
(2)作者细致描写这一突变过程的意图是什么?(不超过25个字)
2、《芳草斜阳》文末画横线语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深刻含义?(不超过35个字)
3、《穿布鞋的故居》第6段中,“我的灵魂又仿佛来到朱先生清灵而又广博的精神世界”“清灵”是说朱先生 ;“广博”是说他 。(不超过30个字)
4、通观《穿布鞋的故居》全篇,朱先生有哪些品格特点?
答: 。(不超过25个字)
5、下面对两篇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A、《芳草斜阳》第6段写“触眼的是芳草青青,斜阳凄迷”,这是正面点题,也是为了以斜阳凄迷的意境为故事的高潮作铺垫。
B.《芳草斜阳》第9段说“一瞬之间定格成了儿子永远的风景”,这“风景”的主体是母亲的身影:她那飘拂的长发、披散的衣襟、挥动的双手。
C.《芳草斜阳》第9段说“我相信,那是灵魂的力量”,这使人联想到《祝福》中祥林嫂所企盼的“灵魂”,这两个“灵魂”的含义是相同的。
D.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描写先生的平淡与平和
E、作者用“穿布鞋的故居”来比喻“穿布鞋的人”,正是“房如其人”,“人如其屋”。
[阅读精品]
美丽的发夹 (毛玉玲)
听说陈伟,是因为他出了名的淘气;认识陈伟,则缘于一次学年末考试。
那次,我们班的教室被用作四年级的考场。下午,我刚进校门,一群孩子就拥上来告状说教室后面墙上被人用墨汁画了一个“三毛”。有个孩子说是陈伟干的,几个“积极分子”没等我招呼,便急匆匆地找来了正玩得忘乎所以的陈伟。
他满脸通红,不知是剧烈运动的原因,还是因为紧张,或许已预感到“大祸临头”。他眼里有一丝慌乱,但依然掩盖不住那种十足的顽皮与灵气。说实话,我并不讨厌这个孩子。我没说什么,只是问他,能不能把画给擦掉,他赶紧点头,并主动提出要加刷一层白涂料。在我同意后,他如获大赦似地拔腿就跑。
新学期开始了,我接手的五二班新生名单上“陈伟”的名字赫然在目,我决心转化这个“淘气包”。
仅仅两周,陈伟便以他一如既往的“淘气”成为老师同学的“众矢之的”。作业本上字迹从来都是歪歪扭扭。老师反映他课堂上捣蛋,同学抱怨他课后打架。但奇怪的是,在我的语文课上,他却能管住自己,只是盯着我,似乎在想着什么。为此,我也曾找他谈话,他总是羞愧地笑着挠挠头,一副幡然悔悟的样子。但稍一放松,闲不住的他便又管不住自己。我知道要让这样一个曾经屡屡犯错的孩子一朝悔改是不可能的。而且,任何的打骂或惩罚都丝毫不能改变他,反而会伤害他那敏感脆弱的心。他需要的是一份信任与关爱。
一个星期五的上午,坐在陈伟前面的小梅哭着来找我:“毛老师,陈伟把我的发夹弄坏了。”一支断裂的发夹躺在她的手掌中。我对她说:“你别哭,等我来处理。”看到她的头发散乱,我就把自己头上的发夹解下给她戴上。
但这次我没有立即去找陈伟,我想来一个冷处理。
星期一早晨,我意外地发现一只别致的发夹放在我的办公桌上。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毛老师,小梅戴的发夹是您的。我弄坏了她的发夹,我应该赔,我挑了这只发夹给您。”最后没有署名,但一定是陈伟。我的心感动了。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竟如此细心地以他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他对老师的关注。
戴上这只发夹,我走进教室。陈伟挺直腰杆坐在前排,我注意到他眼里掠过一丝喜悦。显然,他看到了发夹。但很快地又低下了头。这一节课,他听得特别投入。
后来作文,我布置了一个这样的题目:《我最喜欢的
》。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忽然一个孩子问:“老师,您最喜欢的是什么?”我指着头上的发夹说:“老师啊,最喜欢这个发夹说:”“老师啊,最喜欢这个发夹。”“为什么?”许多孩子好奇地问。我又接着说:“我认为它是我所有发饰中最美的一个,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孩子的心意,它像那个孩子美丽的心灵。”孩子们都羡慕地望着我,而陈伟,我从他亮闪闪的眼睛里读到了他心中的震撼。
奇迹很快发生了,陈伟变得好学起来,待人彬彬有礼,跟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时间匆匆,很快就是期末了,在学校评奖中,几位老师一致评定陈伟为“进步最快”奖。
望着领奖台上手捧奖状的陈伟,我不由想起了维吉尔的一句名言:“爱是所向无敌的。”是的,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个小小的发夹,它传递的是师生间的真诚与信任,也维系着一份宽容与希望。
(选自《今日教育》2001年第9期)
情人节的玫瑰开在教室里 (曾宏燕)
当我迈进教室的瞬间,我被惊呆了。
玫瑰,红色的玫瑰在学生的课桌上绽放着笑靥。
我猛地记起,今天是情人节。
情人节,这一西方人的节日,不知何时,也成了中国人的时尚,更想不到,竟也成了中学生的节日。
红色的玫瑰花,将一丝惊诧掠过我的心头。而我这瞬间的心理活动也丝毫没有躲过孩子们的眼睛,教室里有了些许的骚动,有的互递眼色,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左顾右盼。看来,这是他们给我这班主任准备的一份情人节“礼物”啊!好吧,我还是坦然地面对这“精心”准备的礼物吧。
“哦,你们用这么美丽的玫瑰花来装点这节语文课,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我笑呵呵地说。也许是我的话出乎他们的意料,也许是我的幽默让他们不知所措,教室里出现了瞬时的安静。我信步走下了讲台,顺手从一个学生的课桌上拿起一支玫瑰:“好漂亮的红玫瑰呀!”我一边欣赏着手中的玫瑰,一边赞叹着。
此时,我感觉到学生对我投来异样的目光,于是将目光从手中的玫瑰移向学生,缓缓地对他们说:“你们在一个非常的日子,选择了具有特定意义的花,置于一个特殊的场合,给我出了一道即兴的教育话题。是不是啊?”学生们被我这一口气说出的话逗乐了,教室里的气氛也一下子轻松了。
“那我先问问你们,是否听说过有关红玫瑰的传说?”只见学生们纷纷摇头,我接着说:“其实,看过《希腊的神话与传说》的同学应该记得。在古希腊,一位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蒂爱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神。有一天,阿多尼斯出外打猎被野猪咬伤,阿芙罗狄蒂闻讯后,急忙赶来,当她奔向奄奄一息的阿多尼斯时,却在匆忙中不小心一脚踩在白玫瑰上,白玫瑰刺把女神的脚刺伤了,殷红的鲜血滴落在泥土上。后来,在女神鲜血滴落的地方,长出了一丛丛鲜艳欲滴的美丽的红玫瑰。
“源于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后来的西方人便开始用红色的玫瑰来象征爱情。当然,那是西方的神话演绎的关于红玫瑰的故事。在我们中国的传统中,不是以玫瑰象征爱情,而是以红梅、凤仙、红莲、红牡丹等象征爱情。用红色的玫瑰来表达爱情,在中国是近代的事,这也是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
我停了一下,看到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何不将有关的文化传递给他们呢?“大家都知道,今天是西方人的情人节,但你们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相传这个节日源自于英国。公元270年,一个名叫瓦伦泰因的年青基督徒,因为反抗罗马统治者的专制而遭到逮捕。狱中,他和监狱长的女儿发生了恋情。随着刑期的临近,和自己心爱的姑娘诀别的日子也迫近了。就在他2月14日临刑之前,他给自己的心上人写了一封情书,述说了自己的情怀,之后便昂首走上了刑场。从此,基督教徒们为纪念这位为了自由而献出生命的年轻人,就把2月14日这一天定为情人节。”在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心悦诚服。我顺手把手中的那支玫瑰放回课桌,并意味深长地说了句:“玫瑰花很美,不过玫瑰的枝条上有刺,拿的时候要小心喔!”话音刚落,学生们都会意地笑了。
“好,这堂语文课我们改成口头作文课,以玫瑰为话题,文体不限,怎么样?”
我又还给学生们一份意外的“礼物”。
下午的自习课,我按往常一样去教室巡视,发现讲台上有一束红色的玫瑰,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展开纸条,见上面写着:
曾老师:
您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老师。我们原以为的暴风雨没有出现。
如果说以前我们还远远地观察着您,提防着您,那么今天我们却主动向您走来,您富有诗意的短短几句话,您讲述的关于玫瑰的神话传说,还有您蕴含深意的友善的告诫,让我们感受到了您的宽厚,您的智慧,您的胸怀。
这束玫瑰花送给您,祝您永远年轻美丽。
您的学生
(转选自《青年博览》2002年5期)
[阅读演练]
1、《美丽的发夹》一文第七段中,“我”看见发夹和纸条,为什么感动了?
2、《美丽的发夹》一文中为什么“我”对学生说这个发夹是我所有发饰中最美的一个?
3、《美丽的发夹》一文中有4处写到陈伟的眼睛,请你找出来画上线,并分别说明所包含的意义。
①
②
③
④
4、《情人节的玫瑰开在教室里》中“我又还给学生们一份意外的‘礼物’”,这礼物是什么?第6段,“我笑呵呵地说”后,为什么“教室里出现了瞬时的安静”?
5、《情人节的玫瑰开在教室里》中“玫瑰花很美,不过玫瑰的枝条上有刺,拿的时候要小心喔!”这句话隐含有什么教育意义?
6、下列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美丽的发夹》通过对一个孩子的转变说明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只要一切都顺着学生,学生就会学好。
B、《美丽的发夹》中陈伟送发夹给老师是一种讨好老师、贿赂老师的行为,老师“我”果然中计,大大地夸奖了他一番,才使他良心发现,变得好学起来。
C、《美丽的发夹》和《情人节的玫瑰开在教室里》两文都善于通过对人物眼神的捕捉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前文说明德育也要因材施教,后文说明教育要因势利导。
D、两文都写到了一张纸条,《情人节的玫瑰开在教室里》意在从学生角度说明相机教育、因势利导的教育效果,而《美丽的发夹》一文中的纸条则说明学生怕老师。
E、从两篇文章看出,要当好一个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富有爱心,还要懂得教育艺术。
[阅读精品]
生命证明 (黄珊)
诊断结果依然不好。日子在我频繁地辗转于医院和学校之间一天天滑过,孱弱的身体让我不抱任何希望。走在街上我常常问自己,还能拥有一个春天吗?
清晨,我推开窗,一股清冽的空气夹着泥土的清新扑面而来。初染新绿的山野和道旁枝头上的嫩芽,颜色青得直逼人眼。我猛然间忆起儿时上山踏青的情景,那时的幸福欢乐与而今的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不甘心!一种冲动涌上心头,我要种点儿什么,即使不能留住整个春天,我也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空间!
独自蹲在医院的花园里挖土。我挖得很慢,但虚弱的身体仍不停地流汗,浸湿了病号服。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在一旁注视了我很久,然后走过来说:“孩子,你是想种点儿什么吗?”
我抬起头来,擦了擦额上的汗珠,轻声地说:“我想和其他人一样,在这个美丽的春天看到自己种的东西。”
阿姨笑了:“孩子,其实四季都一样,是因为你的心情才美的。”
我沉默不语,继续挖土。“你想种点儿什么呢?”她忽然问。是啊,我种什么呢?我竟从未想过这个问题。阿姨看着发呆的我,笑了笑转身离去。
过了一会儿,她又走了来,将一样东西递到我面前:“这个给你。”
我一看,是一截光秃秃的小茎,只有短短几厘米长,连一片叶子都没有,活像一段干枯的树枝。
“这是什么?”我奇怪地问。“这是一种扦插植物,只要将它的茎埋入土中, 就有可能成活。”
“那它会开花吗?开什么花呢?”
“哦,这我可说不好。在它长成之前,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会成为什么样子。”
我把那截小茎接了过来,心中满是不相信。这么个小东西能长出什么?阿姨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微笑着说:“你可以回家试一试。别总呆在这里,小心受凉。”
回家后把挖来的土放到一个小花盆里,然后把那截小茎插了进去,浇了水。做完这一切,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躺在床上两眼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忽然觉得很好笑。我自己尚且活得如此艰难,居然还有闲情逸致来养花种草!将花盆丢到阳台一角,不奢望它能成活。
日子一晃就过去了。第三次骨穿报告彻底粉碎了我的幻想。“血小板持续减少”,医生的话不断回响在耳边。我用被子蒙住头,想哭,但却没有眼泪。
木然地在房间里来回地走着,不知该干些什么。忽然,目光被阳台上的一点新绿所吸引,那段光秃秃的小茎居然抽出了一节新芽!我简直不敢相信!
我将花盆移到床头柜上,精心地为它浇水。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它居然成活了,现在,我必须对它负责。几天后,绿芽长成了小枝叶,枝弯曲有节,叶圆中带尖。朋友来探望我,看见床头的花盆,都笑我不种花却宁愿种草。我笑而不答,那位阿姨说,在它长成之前,谁也不知道它会成为什么样子。那么,又怎知它不会开花?
天气越来越明朗,心情也随着花盆中小芽的成长而日渐开阔。我不再惧怕医院,惧怕人群,现实要去面对,而不是逃避。我的小苗也结花苞了,它一定是一株美丽的花。会开出什么颜色的花呢?我耐心地等待着。
这朵花藏在绿房中,不断地修饰自己秀丽的容颜,渲染自己的色泽,慢慢地梳妆打扮,一片一片地整理花瓣。我想它可能不愿随随便便地来到人间,一旦开放,就要让美丽动人的姿容大放异彩。
终于,在一天早晨,恰好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刻,它露出了自己的容颜——竟然是一株玫瑰,一株鲜红的玫瑰!
我好像是第一次看见开花一样控制不住自己激动地哭了。还记得它当初是多么不起眼的一截光秃秃的小茎,又是在怎样的被冷落中展出第一片嫩芽。现在,它居然开放了!而且那么努力,那么全心全意。
我觉得它一定知道,这是证明它是一株玫瑰而并非野草的惟一方法,作为一枝花,它证明了自己的存在。阿姨说在它长成之前,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会成为什么样子。现在我知道了,它是我的玫瑰、生命的玫瑰。因为我的精心照料和倾注的希望,才使它变得如此与众不同。
其实,只要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生命的玫瑰就会永远绽放,春天就会永在身旁。
(选自《中国青年》2002年第21期)
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 (乔叶)
每天下午,接上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这是我们俩都很喜欢的习惯。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就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相熟。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几句。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细如发,而香菇又得哪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而孩子每次远远地看见她,就会喊:“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
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落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那个车夫是个年近五十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住着一位朋友,我已经很久没见到她了,很想上去聊聊。便让车夫停车,和他结账。
“还没到呢。”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
“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我说。
“时间长吗?我等你。”他说,“雨天不好叫车。”
“不用。”我说。其实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
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他的白衣在雨雾中如一团蒙蒙的云朵。
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桩拿稳了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他笑道。
负责投送我所在的居民区邮件的邮递员是个很帅气的男孩子,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染着头发,戴着项链,时髦得似乎让人不放心,其实他工作得很勤谨。每天下午三点多,他会准时来到这里,把邮件放在各家的邮箱里之后,再响亮地喊一声:“报纸到了!”
“干吗还要这么喊一声呢?是单位要求的吗?我问。
他摇摇头,笑了:“喊一声,要是家里有人就可以听到,就能最及时地读到报纸和信件了。”
后来,每次他喊过之后,只要我在家,我就会闻声而出,把邮件拿走。其实我并不是急于看,而是不想辜负他的这声喊。要知道,每家每户喊下去,他一天得喊上五六百声呢。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都能给我以这种难忘的感受。满面尘灰的清洁工,打着扇子赶蚊蝇的水果小贩,双手油腻腻的修自行车的师傅……只要看到他们,一种无缘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但我真的不觉得他们与我毫不相干。他们的笑容让我愉快,他们的忧愁让我挂怀,他们的宁静让我沉默,他们的匆忙让我不安。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我知道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一行一行的泪水和汗水之间,生活在他们千丝万缕的悲伤和欢颜之间,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
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
我靠他们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予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
(选自《广西文学》2002年第9期)
守塔人的筹码 (吴长青)
曼恩作为佛得角雷斯伊翰湾的守塔人,在这个偏僻的孤岛上已生活了将近四十年。当他还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时,就随他捕鱼的伯父来到了这座孤岛。
曼恩和伯父白天捕鱼,晚上点起篝火,从此,辽阔的大西洋岸边多了一座灯塔。曼恩已记不清楚他和伯父在暴雨的夜里或是在飓风季节里救起了多少人。那些被救过的人偶尔路过孤岛,总不忘给曼恩叔侄俩捎上点什么,但每次都被他们拒绝。叔侄俩在雷斯伊翰湾不知不觉过了20年。现在的雷斯伊翰湾少了一个人,多添了一座坟墓,在曼恩看来,伯父仍陪伴着他。曼恩依旧白天捕鱼,晚上守候在伯父一生中惟一接受的一台风力发电机旁。雷斯伊翰湾的灯塔不再用篝火了。
十月的雷斯伊翰湾气候格外异常,曼恩整夜几乎都醒着。他知道,每年的海难事故频发季节已经来临。曼恩的小屋外已是惊涛骇浪,他一遍遍检查,给风力发电机的轴承还加了润滑油。此时的小岛像要摇动起来。曼恩从小屋里走出,像伯父一样敏锐地眺望大海,海面上黑压压一片,浪头拍打着礁石,发出了一声声巨响。突然,曼恩发现远处的海面上有一点亮光,只有萤火虫的光亮那样大。他立刻意识到什么,迅速爬上灯塔,将灯塔里的灯又垫高了很多,并在废弃了的火坑里重又燃起了篝火。远处的亮点越来越大,渐渐驶向了曼恩居住的孤岛,等亮点到近处时,曼恩才发现灯火是从一艘挪威籍的货轮上发出的。
天亮了,船长约翰带领船员在雷斯伊翰湾作短暂的停留,并打算给岛上的工作人员送去几吨食品,可当约翰走进岛上曼恩的屋子时,才发现曼恩的屋子还抵不上他船上的一个集装箱大。
“我要带你离开这儿。”约翰感激地对曼恩说。
“为什么?”曼恩问。
“不为什么,我至少能给你每月带来2500美元的薪水。”约翰继续说。
“十年前,一位像你一样的船长曾答应给我每月3000美元的薪金。”曼恩平静地说。
临别的时刻,约翰紧紧拥抱了曼恩。
人的一生,守着什么岗位并不重要,可贵的是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选自《现代青年》2002年第1期)
[阅读演练]
1、《生命证明》一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归纳《生命证明》一文的中心思想。
2、《生命证明》一文中三次写到“在它长成之前,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会成为什么样子 ”,想想这句话暗含什么哲理?
3、《生命证明》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说 “它是我的玫瑰,生命的玫瑰”?
4、《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一文详写了几位普通劳动者?为什么“只要看到他们,一种无原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
5、《守塔人的筹码》一文第3段中,曼恩为什么整夜都醒着?文章赞扬了什么精神品格?
6、下列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一文记叙详略得当,通过比喻生动地展示普通劳动者善与美。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升华了主题。《守塔人的筹码》一文歌颂了乐于奉献的人,而《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一文则不是。
B、《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一文中“我”与妇人的寒暄、孩子叫妇人“娘娘”、“我”要付给车夫双倍的车费、“我”会闻声而出等情节体现了“我”对普通劳动者的感激和尊敬。
C、《生命证明》结构上开头设问,末段点题,首尾照应主题鲜明。
D、《生命证明》中“干枯树枝”的发芽、开花给了“我”面对现实坚强地生活的勇气,因此“不惧怕医院、惧怕人群”,该文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坚韧之美,《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一文则侧重展示普通人的善良、质朴美。
E、《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一文中,曼恩平静地说十年前一位船长答应3000美元的薪金,说明他还要等待更高的价码。
答案:
故乡情韵
1、(1)迷失家园,我喉咙里发出哭声;黄昏,我狂奔不止,心灵在呼唤:妈妈,你在那里;傍晚,心灵深处发出惊心动魄的呼喊“妈妈”。
(2)意图:突出文章主旨,生动地表现母爱创造的奇迹。
2、深化文章主旨,母亲虽然辞世,但母子亲情却永驻人间,代代相传。
3、清灵:不慕浮世的奢华,宁静淡泊。
广博: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
4、不希望引人注目;不故作高深;平淡、平和;没有架子。
5、A、B、D (C项灵魂含义不同,E项因为作者是在以屋拟人,屋像其人,准确地讲是把人的灵魂寄寓在了屋的身上,借物抒情)
校园情思
1、 因为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能如此细心地以他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关注,出人意料。
2、 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孩子的心意,它像那个孩子美丽的心灵,这样说更是老师巧妙转化差生的方法。(或:它传递的是师生间的真诚与信任,维系着一份宽容与希望,是爱心教育的收获)
3、 ①“他眼里一丝慌乱”:害怕老师批评
②“只是盯着我,似乎在想什么”:得到老师的信任,开始悔悟。
③“我注意到他眼里掠过一丝惊喜”:因为不但没受到老师批评,却得到老师的谅解、信任而高兴。
④“我从他亮闪闪的眼里读到了他心中的震撼”:爱的教育使他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
眼神的变化说明:爱的教育正在将陈伟转化。
4、 礼物是:口头作文。
我幽默的话出乎他们的意料,没想到老师竟没有发怒、批评。本是正常的,却被认为是反常。(或:原以为的暴风雨竟没有出现)
5、 教育中学生不要随意谈情说爱,否则将会受到伤害。(或:爱情虽美好,但作为中学生,不应轻易谈情说爱)
6、 C、E
寻常百姓
1、 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中心:人,只要拥有美丽的心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生命的玫瑰就会永远绽放,春天就会永在身旁,就会有存在的价值。
2、 任何人或事物在未定型前都是可塑的。(或:任何人或事物都可以用行动证明自己存在 价值)
3、 因为“我”的精心照料和倾注的希望,光秃秃的小茎居然开花了。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劳动的结果,证明了生命虽短暂,也有存在的意义。
4、 三位。 因为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或:是他们这些草芥一样的普通劳动者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5、 因为十月的雷斯伊翰湾气候格外异常,每年的海难事故频发季节已经来临。他要为夜航的人守好灯塔。 文章赞扬了曼恩勇于奉献,给别人带来希望的精神品格。
6、 错误的是: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