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民族神话
鸿蒙未辟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
2008 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分析与启示
江苏省海门中学数学组 吴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试卷的理念和呈现方式也在不断
变革,2008 年高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其命题思想和
试题呈现方式倍受社会关注,必将对以后几年的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
起引领作用。纵观 2008 年江苏高考试题,数学试卷进一步优化了结构,
试卷起点较低,循序渐进,在全面考察基础的同时,突出体现对学生
的数学基本功、数学应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1. 调整结构,充分落实《考试说明》的精神,重点考查数学的
主干知识
从试卷的结构来看,江苏卷继续进行积极的探索,全卷题量调整
为“14+6”,即填空题 14 个,共 70 分;解答题 6 小题,共 90 分。按
照 2008 年考试说明的要求,取消了选择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数学基
本功和思维能力,减少考生靠猜答案得分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变化
大大增加了学生得分的难度,使基础不好的学生没有任何“取巧”的
余地。
今年江苏省的《考试说明》指出,试卷应“贴近教学实际,既注
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注重对中学数学中
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纵观 2008 年江苏高考试卷,较好地
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整份试卷注重基础,考查知识覆盖面广,对
主干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例如函数作为高中代数最基本、最重要的
内容,在试卷第(1)、(8)、(11)、(13)、(14)、(15)、(17)、(20)
题中,从不同侧面进行了考查;解析几何着重考查直线和圆、二次曲
线的性质,如第(12)、(18)题;立体几何着重考查点、线、面的位
置关系,如第(16)题。《考试说明》还特别提出了 8 个知识点要“灵
活和综合应用”,今年的试题在总题量减少的情况下,遵循“重点内容,
重点考查”的命题原则,覆盖了《考试说明》中的 8 个 C 级知识点,
且这些试题多为中档题或难题,如等差、等比数列继 2005 年、2006 年、
2007 年重点考查后,今年继续着重考查,且常考常新,考生看到这样
的考题,初看亲切、熟悉,但顺利解决很须动一番脑筋,对概念和思
维的考查充满了力度。
2. 试题编排合理,体现人性化和选择功能的和谐统一
今年高考题可以说一改往年过分追求题目的新颖与华丽,而走朴
实和紧扣课本之路,全卷除了最后一题略显抽象,其它试题学生普遍
感觉似曾相识,填空题的第(1)~(9)题,解答题的第(15)、(16)
题均为基础题,难度不大,可快速解答,填空题从第 10 题开始为中档
题,对考生的思维要求逐步提高。如填空题的第(11)、(14)两题均
为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应用,虽然考察的是常见的知识点,但命题思路
巧妙,需要一定的转化变通能力。
如:11.设 为正实数,满足 ,则 的最小值为
。
此题中有三个变量 ,初看似有些吓人,但仔细分析,由
zyx ,, 032 =+− zyx xz
y 2
zyx ,,
可消去参数 ,而 又是分子、分母齐次的,可以再减少
一个变量,即 =
(等号条件略),从而求出 的最小值为 3。
又如:14.设函数 ( )若对于任意 ,
都有 成立,则实数 的值为 。
由于此题中含有参数 ,我们直接研究 单调性较为困难,可
以先缩小 的范围,由 ,从而 时,即为
恒成立,可以求出 时, 的最大值为 4,此时 ,∴ ,
从而 只能等于 4。
掩卷反思,除了试卷编排较人性化,体现了和谐之外,我觉得其
用意折射出新课标的一些理念——层次分开,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
着重培养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不搞人为的复杂题型,体现了把对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融合在对学生双基的考查之中的特点。
3.强化应用,在数学与现实问题的联系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从今年江苏高考试卷我们可以看到,命题专家在应用题的设计上
作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应用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数学理解。
如第(17)是三个污水处理厂排污管道的设计问题,题目要求用长度
和角度作为自变量分别建立函数模型 ( ),
032 =+− zyx y xz
y 2
xz
y 2
)926(4
1)96(4
1
4
96
4
)3( 222
x
z
z
x
x
z
z
x
xz
zxzx
xz
zx ⋅+≥++=++=+=
3)66(4
1 =+
xz
y 2
13)( 3 +−= xaxxf Rx ∈ ]1,1[−∈x
0)( ≥xf a
a )(xf
a
≤≤⇒
≥
≥
≥−
42
0)0(
0)1(
0)1(
a
f
f
f
0≠x 32
13
xxa −≥
]1,1[−∈x 32
13
xx
−
2
1=x 4≥a
a
200202 2 +−+= xxxy 100 ≤≤ x
( ),然后再利用其中一个模型求 的最小
值,求最小值的方法主要是求导,当然也可用判别式,及
等知识解决。这道试题的题材源自于生活中热点问题:环境污
染、污水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并不困难,试题将函数、三角、导数等
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立意新,解题思路开阔,区分度高,是一道难
得的好题。
4.注重创新,在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力
今年的试卷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命题”上有新的突破,不少试题
横跨了函数、数列、解几、导数、不等式、推理和证明,充要条件中
的几个领域,体现了现代数学不断融合的特点,在今年的高考数学试
卷中,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的试题所占比例超过全卷总分的 30%。
整份试卷“以能力为立意”的特点表现明显,全卷在综合考查数
学知识的同时,还加大了考查学生能力的力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
年的不少试题强化了探究性,要求考生对问题给出的信息、情境,能
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
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
解决问题。这种命题方式既考查了高中数学的全体内容,又在探究问
题的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潜能。
如:19(1)设 是各项均不为零的 ( ≥4)项等差数
列,且公差 。若将此数列删去某一项后得到的数列(按原来顺序)
是等比数列,(ⅰ)当 =4 时,求 的数值;(ⅱ)求 的所有可能值。
10tan10cos
20 +−= θθy 40
πθ ≤≤ y
≤+ |cossin| xbxa
22 ba +
naaa ,,, 21 ⋅⋅⋅ n n
0≠d
n d
a1 n
(2)求证:对于给定的正整数 ( ≥4),存在一个各项及公差均不
为零的等差数列 ,其中任意三项(按原来顺序)都不能组成等
比数列。
本题的设问分三个层次,由特殊到一般,层层递进。如果能证
明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其连续三项不能为等比数列这一基本事实,
那么 =4 时,删去的只能是第 2 或第 3 项,从而可求出 =4 时,
或 。而 =5 时,删去的只能是第三项,则 成等比数列,从而
即 ,∴ ,与公差不为 0 矛盾,∴
。 ≥6 时,无论删去哪一项,得到的数列必有原数列中的连续
三项,与基本事实矛盾。∴ 只能等于 4。第(2)问要找一个公差及
各项均不为 0 的等差数列,使其任取三项均不为等比数列,通过推证,
只要首项和公差一个为有理数,一个为无理数即可,本题解答对探索
思维的要求高,最后一问的解决又需要一定的数学直觉思维,命题很
有新意,不落浴套,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
5.教材新增内容考查力度大,为教改指明方向
由于今年是江苏省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高考,教材内容和老教材
相比调整幅度较大,主要体现在降低了立体几何角和距离的计算、直
线和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要求,增加了复数,几何概率、统计和算法、
推理和证明、指对数函数及三角函数的导数、函数方程等内容。在 160
分的试卷中,这部分内容考查的分值达 40 分,约占全卷的 25%,今年
试卷中这部分内容考查的难度不大,以基础题为主,但随着教改的不
断深入,新增内容考查的难度也可能逐渐增大,这就要求我们须加强
n n
nbbb ⋅⋅⋅,, 21
n n 41 −=
d
a
1 n 5421 ,,, aaaa
4251 aaaa = )3)(()4( 1111 dadadaa ++=+ 0=d
5≠n n
n
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与教改的步伐要保持一致,决不能因循守旧,固
步自封。
6.反映课改方向,启迪 2008 年高考
(1)教材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大量的
课外参考书、习题集都是教材的衍生和对教材的翻版,为此,教师要
引导学生扎根教材,今年的高考表明,技巧性很强的题目决不是考察
的主体,高考要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的领悟和把握,是考生真正的知
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高考所考查的能力是基于知识的能力,是以知识
为载体的,能力依赖于知识,夯实基础方能提高能力。
(2)重结论更重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
认识数学知识由易到难、由点线到面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及利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
注重知识发生的过程,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绝不能以讲代练,
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思索,去探求,去发现。
(3)能力培养要抓落实
考查能力是高考永恒的主题。教学中,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把教学过程处理成
有效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他们的思
维过程,老师要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因势利导,使能力培养真正落到
实处。
相关文档
-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类复习天体物理学2021-05-147页
-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2021-05-146页
-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高效演练2021-05-142页
- 高考数学理专题目一第二讲函数与方2021-05-146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2021-05-145页
- 高考一轮复习高考英语语法综合训练2021-05-149页
- 2015高考英语(unit 1 art)一轮复习题2021-05-146页
- 2020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2021-05-144页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评价古代2021-05-146页
- 江苏高二小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三2021-05-1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