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3.5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 能源资源的开发含解析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母题十二:能源资源的开发 ‎ ‎ ‎【母题来源】2016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37题 ‎【母题原题】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 ‎ 与谁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3分)‎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3分)‎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分)‎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2分)‎ - 9 -‎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4分)‎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命题意图】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的重要话题,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开发问题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知识模块,该组试题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与煤炭、水能相比,开发风能的优势”、“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四个问题,重点考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名师点睛】‎ 考生应注意材料中“地理位置”、“沙漠”、“隔壁”等有用信息的提取。其中第(2)问考查风电场的有利自然条件,若误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作出回答,则不仅浪费宝贵的考场时间,而且可能造成评卷时的误判,从而导致失分。因此,沉着认真的审题,回答时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的组织语言,也是综合题得高分的关键。考生应在平时测试中有意识的注意到上述问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欧地区是世界上新能源开发比重最大的地区之一,英吉利海峡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南岸尤为丰富,圣马洛湾沿岸建有世界上最早的潮汐能发电站。北海沿岸风能资源开发比较普遍。是世界上风能利用最早的地区之一。‎ - 9 -‎ 简要说明西欧地区大力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及主要意义。‎ ‎【答案】临海,海域广阔;新能资源丰富;西欧地区经济技术发达,市场广阔,基础工业完善;开发新能源,缓解能源紧缺;利于环境保护;带动经济以及相关产业发展。‎ 考点:新能源的开发条件,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2.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陆上风能密度分布图。‎ ‎(1)材料一图中甲地风能密度大于乙地,其原因是 A.甲地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 B.甲地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 - 9 -‎ C.乙地面对的海域开阔风力强大 D.乙地受山脉阻挡作用风力较小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上图中甲地区建有“萩芦风电场”,该风电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如上右图所示)。‎ 材料四 近些年来,继甲、乙地区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甲所在省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 ‎(2)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甲地风电场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明材料二图中甲地海岸带(海陆交接地带)除风能外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4)说出材料二图中甲区域在两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的不同,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答案】‎ ‎(1)B(2分)‎ ‎(2)沿海地区,风力大(1分);山脊或山顶地区,地势高,风力大(1分)‎ ‎(3)水产养殖(1分);水产捕捞及加工(1分);潮汐能(波浪能)发电(1分);‎ ‎(4)一次转移时为转入地(承接地),二次转移时为转出地(2分)。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1分);环境压力增大(1分);政府政策支持(1分)。‎ ‎(3)考查海岸带的开发与利用,要熟悉各种海岸带的类型及利用方式,题目限定资源开发方面。沿海地带应考虑海洋资源的开发,比如利用滩涂或浅海发展水产养殖、渔业不高、或水产品加工;利用抄袭来发展点等等。‎ ‎(4)‎ - 9 -‎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第一次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工资水平低,土地租金便宜、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等原因承接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作为的是转入2地;而第二次产业转移是作为的转出区。一个区域内部发达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地区便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区域内相对落后的地区扩散。‎ 考点:考查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工业的区位条件及产业转移。意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1)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2)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 ‎【答案】‎ ‎(1)珀斯西临海洋,东连面积广大的沙漠(大陆)(1分);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 (1分);白天,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1分);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1分)。‎ ‎(2)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2 分);珀斯位于30°~40°S,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2分)。‎ ‎(3)图示地区地广人稀,能源需求量少(2分);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2分);风能密度低,不稳定,风电成本高(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 9 -‎ ‎(1)读图,珀斯位于大陆西岸,西临海洋,东连大陆上面积广大的沙漠。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陆地沙漠地区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 ‎【考点】区域风向日变化特点的成因,冬季风力强的原因,风能开发比重小的原因。‎ ‎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凉山州水能资源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条件优越,其中水电资源约占全国的15%,全省的57%,居四川首位,风能、太阳能资源也是全省乃至西南地区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具备建立清洁能源产业基地的资源条件;凉山州积极加强电力送出平台建设,州内劳动力价格水平较低、设备、物资转运方便,使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家、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清洁能源发展的产业政策,我州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发展,着力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开展协调服务,具备建立清洁能源产业基地的政策条件。‎ 材料三:凉山州冬、春降水少,全年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且夜雨占60-70%以上。‎ ‎(1)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凉山太阳能源丰富的原因。‎ ‎(2)分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凉山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意义?‎ ‎(3)评价凉山发展清洁能源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 ‎(1)凉山纬度较低,平均太阳高度较大;又地处横断山区,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州内多数地区冬春晴天多,夏秋季降水多夜雨,州内绝大部分地区常年日照时数长,因此太阳能资源丰富。(6分)‎ - 9 -‎ ‎(2)开发清洁能源,能将该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能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能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清洁能源开发,减少了植被破坏,减少矿物能源使用,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8分)‎ ‎(3)有利:政府的大力支持;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已经建成的输电线路较多。‎ 不利:本地市场较小,离东部能源消费市场远;经济、技术相对落后;交通运输不便,不利于设备运输。(利弊各任答2点得4分)‎ ‎(3)本题为评价类题目。评价类就要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全方位考虑。需要注意社会经济条件与自然条件的差异。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为市场、政策、土地、劳动力、交通等方面。由于地形条件复杂,所以交通不便,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限制了经济发展,经济落后,市场狭小,属于不利条件。但时由于人口密度小,所以土地价格低,由于经济欠发达,所以劳动力价格低,再加上政策支持等有利条件。‎ 考点:太阳能资源分布影响因素 区域能源开发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大风通过密度较大的风力发电装置做功后可使风速明显减缓。河西走廊(图8)号称“风电走廊”,全年有效风速时数在6000小时以上。甘肃省风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在我国起步较早,吸引大量投资,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2008年8月,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使甘肃省成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大省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由于现有电网输配能力不足等原因,部分风电场的风机无奈暂停,“弃风”现象严重,制约了风电产业的发展。但甘肃省克服不利条件,继续坚定不移的推动风电产业向前发展。‎ - 9 -‎ ‎(1)分析河西走廊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风力发电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3)指出甘肃省发展风电产业的限制性条件。‎ ‎(4)说明甘肃省推动风电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案】‎ ‎(1)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低,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受地形影响形成狭管效应,加大地面风速;全年大风时间较长。‎ ‎(2)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发展风电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风力做功发电后风速明显减缓,有利于减轻风沙危害;增加能源供应,减少对薪柴的需求,有利于植被保护,减轻土地荒漠化。‎ ‎(3)电网网架薄弱,电网输配能力不足;夏季风力相对较小,发电量不稳定;易受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影响;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较远。‎ ‎(4)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基础,促进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甘肃省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把当地的风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当地脱贫致富。‎ ‎(2)该题主要考查风电发展产生对河西走廊产生的生态效益,可以从风能本身,减小风速,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来分析,风电是清洁能源,有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风力发电能够减小风速,减少风沙危害;能够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柴薪的使用,有利于植被保护,减少土地的荒漠化。‎ ‎(3)该题考查影响风电发展的限制因素,可从输电能力、市场、风能的季节性、自然灾害等方面来分析。甘肃深居内陆,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落后,电网网架薄弱,电网输配能力不足;该地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较少,距离东部消费市场远,输电距离较远;而且夏季风力相对较小,发电量不稳定;易受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4)该题主要考查风电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经济上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甘肃省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把当地的风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社会方面能够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当地脱贫致富。‎ 考点: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9 -‎ ‎【名师点睛】该题以甘肃风能的开发和利用为背景,考查了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影响风电发展的因素,风电发展产生的效益等,结合甘肃的地理特征,干旱、温差大、再加上地形的走向就可分析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甘肃深居内陆,距离市场较远,输电能力弱,发电不稳定,容易受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会制约疯癫的发展;风电作为清洁能源,所产生的效益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来分析。‎ ‎ ‎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