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1.46 KB
  • 2021-05-14 发布

例说高考中直线与圆方程题目的分类解析剖析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例说高考中直线与圆方程题目的分类解析(教师) 考点分析 高考对解析几何的考查一般是三个小题一个大题,所占分值约30分。其规律是线性规划、 直线与圆各一个小题,涉及圆锥曲线的图形、定义或简单几何性质的问题一个小题,直线与圆 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一个大题。解析几何的重点仍然是圆锥曲线的性质,包括:直线的倾斜角、 斜率、夹角、距离、平行垂直、点对称、直线对称、线性规划有关问题等等。直线和圆锥曲线 的位置关系以及轨迹问题,仍然以考查方程思想及用韦达定理处理弦长和弦中点为重点。坐标 法使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自然地联系并有机结合起来。相关交汇试题应运而生,涉及圆锥 曲线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也是命题亮点。 知识要点 1、直线的倾斜角、斜率 (1)k=tanα,α∈[0, ),2()2   由正切函数可知,当α∈(0, 2  ),α递增时,斜率 k→+∞。当α∈( 2  ,π),α递减 时,斜率 k→-∞。当涉及到斜率参数时,通常对 k 是否存在分类讨论。 (2)直线的方向向量 (1, )a k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有何关系? (3)应用:证明三点共线: AB BCk k 。 2、直线方程 求直线方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恰当选择方程的形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确定直线方 程需要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条件,本质是确定方程中的两个独立系数(一点和斜率:在 x 轴上的截 距和斜率、两点、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 设直线方程的一些常用技巧: (1)知直线纵截距b ,常设其方程为 y kx b  ; (2)知直线横截距 0x ,常设其方程为 0x my x  (它不适用于斜率为 0 的直线); (3)知直线过点 0 0( , )x y ,当斜率 k 存在时,常设其方程为 0 0( )y k x x y   ,当斜率 k 不存在时,则其方程为 0x x ; (4)与直线 : 0l Ax By C   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 1 0Ax By C   ; (5)与直线 : 0l Ax By C   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 1 0Bx Ay C   . 3、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利用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由系数间的关系直接作出结论,设 0: 1111  CyBxAl 0: 2222  CByAxl (1) 21 //ll 则 2 1 2 1 2 1 C C B B A A  或 12211221 , CACABABA  (2) 1l 到 2l 的角是指直线 1l 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 2l 重合所转的角  ,   ,0 且 tan  = 21 12 1 kk kk   ( 1 2 1k k   ); 1l 与 2l 相交,则 1221 BABA  ,其夹角公式为 21 21 kk1 kktan   ,其中 k1,k2 分别表示1 及2 斜率,当1 或2 斜率不存在时,画图通过三角形求 解,1 与2 夹角为θ∈(0, 2  ] (3) 1l 与 2l 重合,则 2 1 2 1 2 1 C C B B A A  或 12211221 , CACABABA  (4) 21 ll  则 02121  BBAA ;若直线 1l 和 2l 的方向向量 (5)点 0 0( , )P x y 到直线 0Ax By C   的距离 0 0 2 2 Ax By Cd A B    ; (6)两平行线 1 1 2 2: 0, : 0l Ax By C l Ax By C      (C1≠C2)间的距离为 1 2 2 2 C Cd A B   。 4、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和特殊点对称)问题 此为高考的热点问题,一般包括点关于点、曲线关于点、点关于直线、曲线关于直线的对 称,除掌握通法外,还应记住一些常用的结论. (1)曲线 0),( yxf 关于点 ),( baA 对称曲线的方程是 0)2,2(  ybxaf (2)曲线 0),( yxf 关于直线 bkx  的对称曲线的求法(代入法)①设所求曲线上任意一 点 ),( yxP 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 ),( yxP  ,由         bxxkyy kxx yy 22 1 求出 yx , ;②把点 ),( yxP  代入方程 0),( yxf 即为所求曲线. 5、曲线和方程、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圆的方程,从轨迹角度讲,可以成为解答题,尤其是参数问题,在对参数的讨论中确定圆 的方程。 6、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和参数方程 确定一个圆的方程,需要三个独立条件.“选形式、定参数”是求圆的方程的基本方法。 圆方程常见形式:① 标准式;② 一般式;③ 参数式:(x-a)2+(y-b)2=R2(R>0)的参数式为: x=a+Rcosθ,y=b+Rsinθ,其中θ为参数,表示旋转角,参数式常用来表示圆周上的点。圆的 参 数 方 程 的 主 要 应 用 是 三 角 换 元 : 2 2 2 cos , sinx y r x r y r      ; 2 2x y t  cos , sin (0 )x r y r r t      。圆的参数方程,沟通了这一知识与三角函数之 间的联系。 7、两圆的位置关系 (用两圆的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判断):已知两圆的圆心分别为 1 2O O, ,半径分别为 1 2,r r ,则(1)当 1 2 1 2|O O r r  时,两圆外离;(2)当 1 2 1 2|O O r r  时,两圆外切;(3)当 1 2 1 2 1 2<|O Or r r r   时 , 两 圆 相 交 ;( 4 ) 当 1 2 1 2|O O |r r  时 , 两 圆 内 切 ;( 5 ) 当 1 2 1 20 |O O |r r   时,两圆内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研究两个方面,一是用几何方法判 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二是对应位置关系下的简单的几何特征如切线或弦长. 8、综合问题 此类题难度较大,一般以解答题形式出现,要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圆的几何性质简化 解题过程。直线和圆位置关系及圆和圆位置关系常借助于平面几何知识,而不采用方程组理论 (△法)。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 : 0l Ax By C   和圆    2 2 2C:x a y b r     0r  有相交、相离、相切。可从代数和几何两个方面来判断:①代数方法(判断直线与圆方 程联立所得方程组的解的情况): 0   相交; 0   相离; 0   相切;②几何方 法(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d ,则 d r  相交; d r  相离; d r  相切。 (2)圆的切线与弦长:切线:①过圆 2 2 2x y R  上一点 0 0( , )P x y 圆的切线方程是: 2 0 0xx yy R  , 过 圆 2 2 2( ) ( )x a y b R    上 一 点 0 0( , )P x y 圆 的 切 线 方 程 是 : 2 0 0( )( ) ( )( )x a x a y a y a R      ,一般地,如何求圆的切线方程?(抓住圆心到直线的距 离等于半径);②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一定有两条,可先设切线方程,再根据相切的条件,运 用几何方法(抓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来求;③过两切点的直线(即“切点弦”)方程 的求法:先求出以已知圆的圆心和这点为直径端点的圆,该圆与已知圆的公共弦就是过两切点 的 直 线 方 程 ; 过 两 圆 1 : ( , ) 0C f x y  、 2 : ( , ) 0C g x y  交 点 的 圆 ( 公 共 弦 ) 系 为 ( , ) ( , ) 0f x y g x y  ,当 1   时,方程 ( , ) ( , ) 0f x y g x y  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 ④切线长: (3)直线被圆截得弦长的求法:①几何法:常用弦心距 d ,弦长一半 1 2 a 及圆的半径 r 所构 成 的 直 角 三 角 形 来 解 : 2 2 21( )2r d a  ; ② 代 数 法 : 设 直 线 mkxy  与 圆 2 2 2( ) ( )x a y b R    相交于 BA, 两点.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后,整理出关于 x 的方程, 求出 BABA xxxx , ,则 ]4))[(1( 22 BABA xxxxk AB (4)圆与圆锥曲线的交汇 题目类型及解题策略 一、有关直线的倾斜角、斜率问题 例 1 (2010 重庆理)直线 y= 3 23 x  与圆心为 D 的圆 3 3 cos , 1 3sin x y         0,2   交与 A、B 两点,则直线 AD 与 BD 的倾斜角之和为 A. 7 6  B. 5 4  C. 4 3  D. 5 3  解 析 : 数 形 结 合 301     302 由圆的性质可知 21     3030 ,故   4 3  高考怎样考? 1.(2008 安徽文理)若过点 (4,0)A 的直线l 与曲线 2 2( 2) 1x y  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 的取值范围为 ( C ) A.[ 3, 3] B. ( 3, 3) C. 3 3[ , ]3 3  D. 3 3( , )3 3  2.(2010 江西理)直线 3y kx  与圆   2 23 2 4x y    相交于 M,N 两点,若 2 3MN  , 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A. 3 04     , B.  3 04        , , C. 3 3 3 3      , D. 2 03     , 解法 1:圆心的坐标为(3.,2),且圆与 y 轴相切.当| MN | 2 3 时 ,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解得 3[ ,0]4  ; 解法 2:数形结合,如图由垂径定理得夹在两直线之间即可, 不取  ,排除 B,考虑区间 不对称,排除 C,利用斜率估值,选 A 3.(2009 全国卷Ⅰ文)若直线 m 被两平行线 1 2: 1 0 : 3 0l x y l x y     与 所截得的线段的 长为 22 ,则 m 的倾斜角可以是 ①15 ② 30 ③ 45 ④ 60 ⑤ 75 其中正 确答案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 解: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 2 11 |13|   d ,由图知直线 m 与 1l 的夹角为 o30 , 1l 的倾斜角 为 o45 ,所以直线 m 的倾斜角等于 00 754530 o 或 00 153045 o 。故填写①或⑤ 4.(2006 全国Ⅱ)过点( , 2 )的直线 将圆 4)2( 22  yx 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 心角最小时,直线 的斜率 2 2 5.(2008 宁夏海南文)已知 ,mR 直线 mymmxl 4)1(: 2  和圆 01648: 22  yxyxC . (Ⅰ)求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 (Ⅱ)直线l 能否将圆C 分割成弧长的比值为 2 1 的两段圆弧?为什么? 解 :( Ⅰ ) 2 2 , 0( )1 mk km m km       , ,mR ∴ 当 k ≠ 0 时 0≥ , 解 得 1 1 2 2k ≤ ≤ 且 k≠0 又当 k=0 时,m=0,方程 ( ) 有解,所以,综上所述 1 1 2 2k ≤ ≤ (Ⅱ)假设直线l 能否将圆C 分割成弧长的比值为 2 1 的两段圆弧.设直线l 与圆C 交于 A,B 两点,则∠ACB=120°.∵圆 2 2:( 4) ( 2) 4C x y    ,∴圆心 C(4,-2)到 l 的距离为 1.故 有 2 2 2 2 4 2( 1) 4 1 ( 1) m m m m m       ,整理得 4 23 5 3 0m m   . ∵ 25 4 3 3 0      ,∴ 4 23 5 3 0m m   无实数解.因此直线l 不可能将圆C 分割成弧 长的比值为 2 1 的两段圆弧. 二、直线方程 例 2 已知圆 C 过点 )( 0,1 ,且圆心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直线 1:  xyl 被圆 C 所截得的弦长 为 22 ,则过圆心且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的方程为 解析:由题意,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x+y+m=0 ,设圆心坐标为 (a,0) ,则由题意知: 2 2| a-1|( ) +2=(a-1) 2 ,解得 a=3或-1,又因为圆心在 x 轴的正半轴上,所以 a=3,故圆心坐标为 (3,0),因为圆心(3,0)在所求的直线上,所以有3+0+m=0 ,即 m=-3,故所求的直线方 程为 x+y-3=0 。 高考怎样考? 1.(07 天津)已知两圆 2 2 10x y  和 2 2( 1) ( 3) 20x y    相交于 A B, 两点,则直线 AB 的 方程是 . 3 0x y  2.(2008 四川文理)将直线 3y 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 90 ,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 线为( A ) A. 1 1 3 3y x   B. 1 13y x   C. 3 3y x  D. 1 13y x  解析:旋转 090 则与原直线垂直,故旋转后斜率为 3 1 .再右移 1 得 )1(3 1  xy . 3.(2008 广东文)经过圆 2 22 0x x y   的圆心 C,且与直线 0x y  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C ) A.x+y+1=0 B.x+y-1=0 C.x-y+1=0 D.x-y-1=0 4.(2008 重庆理)直线 l 与圆 x2+y2+2x-4y+a=0(a<3)相交于两点 A,B,弦 AB 的中点为(0, 1),则直线 l 的方程为 .答案:x-y+1=0 三、与两条直线的位置有关问题 例 3 (2010 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圆 422  yx 上有且仅有四个点到直线 12x-5y+c=0 的距离为 1,则实数 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圆半径为 2,圆心(0,0)到直线 12x-5y+c=0 的距离小于 1, | | 113 c  , c 的取值范围 是(-13,13). 高考怎样考? 1.(07 安徽文)若圆 04222  yxyx 的圆心到直线 0 ayx 的距离为 2 2 ,则 a 的 值为( C ) A.-2 或 2 B. 2 3 2 1 或 C.2 或 0 D.-2 或 0 2(2008 福建文)“a=1”是“直线 x+y=0 和直线 x-ay=0 互相垂直”的( C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2010 上海文)圆 2 2: 2 4 4 0C x y x y     的圆心到直线 3 4 4 0x y   的距离 d  解析:圆心(1,2)到直线3 4 4 0x y   距离为 35 42413  4.(2011 年浙江文)若直线与直线 2 5 0x y   与直线 2 6 0x my   互相垂直,则实数 m =_______ 解析: 1 2 1 2 1 2, , 12k k k km       直线互相垂直, ,即 1 2( ) 1, 12 mm       四、对称问题 例 4 (2011 年福建理) 已知直线 l:y=x+m,m∈R。[ (I)若以点 M(2,0)为圆心的圆与直线 l 相切与点 P,且点 P 在 y 轴上,求该圆的方程; (II)若直线 l 关于 x 轴对称的直线为l,问直线l与抛物线 C:x2=4y 是否相切?说明理 由。 解法一:(I)依题意,点 P 的坐标为(0,m) 因为 MP l ,所以 0 1 12 0 m    ,解得 m=2,即点 P 的坐 标为(0,2) 从而圆的半径 2 2| | (2 0) (0 2) 2 2,r MP      故所 求圆的方程为 2 2( 2) 8.x y   (II)因为直线 l 的方程 为 ,y x m 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y x m   由 2 2 ' , 4 4 0 4 y x m x x m x y        得 , 24 4 4 16(1 )m m      (1)当 1, 0m   即 时,直线 'l 与抛物线 C 相切 (2)当 1m  ,那 0  时,直线 'l 与抛物线 C 不相切。 综上,当 m=1 时,直线 'l 与抛物线 C 相切;当 1m  时,直线 'l 与抛物线 C 不相切。 解法二:(1)所求圆半径为 r ,则圆方程为可设为 222)2( ryx  依题意,所求圆与直线 0:  myxl 相切于 ),0( mP ,则      rm rm 2 02 4 22 解得 22,2  rm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 8)2( 22  yx 高考怎样考? 1.(07 浙江理)直线 2 1 0x y   关于直线 1x  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答案 D A. 2 1 0x y   B. 2 1 0x y   C. 2 3 0x y   D. 2 3 0x y   2.(2009 宁夏海南文)已知圆 1C : 2( 1)x  + 2( 1)y  =1,圆 2C 与圆 1C 关于直线 1 0x y   对 称,则圆 2C 的方程为( ) A. 2( 2)x  + 2( 2)y  =1; B. 2( 2)x  + 2( 2)y  =1; C. 2( 2)x  + 2( 2)y  =1; D. 2( 2)x  + 2( 2)y  =1 解析:设圆 2C 的圆心为 ),( ba ,则依题意,有 1 1 1 02 2 1 11 a b b a          ,解得: 2 2 a b     对称圆的 半径不变,为 1,故选 B。. 3. 若圆 014222  yxyx 关于直线 022  byax ),( Rba  对称,则 ab 的取值范围 是( ) A. 】,( 4 1 B. 】,( 4 10 C. ),( 04 1 D. ),( 4 1 解 : 由 条 件 可 知 直 线 过 圆 心 , 所 以 0222  ba , 即 1 ba , 所 以 4 142)(1 222  ababbababa .故选 A. 4.(2010 湖南文)若不同两点 QP, 的坐标分别为 )3,3(),,( abba  ,则线段 PQ 的垂直平分 线 l 的 斜 率 为 -1 , 圆 1)3()2( 22  yx 关 于 直 线 对 称 的 圆 的 方 程 为 5.(2011 年山东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 2 2: 13 xC y  .如图所示,斜率为 ( 0)k k> 且不过原点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 A , B 两 点,线段 AB 的中点为 E ,射线OE 交椭圆C 于点 G ,交直线 3x   于点 ( 3, )D m . (Ⅰ)求 2 2m k 的最小值; (Ⅱ)若 2OG OD ∙ OE ,( i )求证:直线 l 过 定点; ( ii )试问点 B ,G 能否关于 x 轴对称?若能,求出 此时 ABG 的外接圆方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解:(Ⅰ)由题意 : 设直线 : ( 0)l y kx n n   , 由 2 2 13 y kx n x y     消 y 得 : 2 2 2(1 3 ) 6 3 3 0k x knx n     , 设 A 1 1( , )x y 、 B 2 2( , )x y ,AB 的中点 E 0 0( , )x y ,由韦达定理得 : 1 2x x = 2 6 1 3 kn k   , 0 2 3 1 3 knx k   , 0 0 2 3 1 3 kny kx n k nk       21 3 n k ,所以中点 E 的坐标为 E 2 3( ,1 3 kn k   2 )1 3 n k , 因为 O 、 E 、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所以 OE ODk K , 即 1 3 3 m k    ,解得 1m k  ,所以 2 2m k = 2 2 1 2kk   , 当且仅当 1k  时取等号 , 即 2 2m k 的 最小值为 2. (Ⅱ)( i )证明 : 由题意知 :n>0, 因为直线 OD 的方程为 3 my x  , 所以由 2 2 3 13 my x x y       得交点 G 的纵坐标为 2 2 3G my m   , 又因为 21 3E ny k   , Dy m , 且 2OG OD ∙ OE ,所以 2 2 23 1 3 m nmm k    , 又由(Ⅰ)知 : 1m k  , 所以解得 k n ,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 :l y kx k  ,即有 : ( 1)l y k x  , 令 1x   得 ,y=0, 与实数 k 无关 , 所以直线l 过定点 )( 0,1 .(ⅱ)假设点 GB, 关于 x 轴对称,则有 ABG 的外接圆的圆心在 x 轴上,又在线段 AB 的 中垂线上 . 由( i )知点 ) 3 , 3 3( 22   m m m G ,所以点 ) 3 , 3 3( 22     m m m B ,又因为直线l 过定点 )( 0,1 ,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 k mm m      13 3/ 3 22 ,又因为 km 1 ,所以解得 62 m 或 1 ,又因为 03 2  m ,所以 62 m 舍去,即 12 m ,此时 )4 1,4 3(,1,1  Emk , AB 的中垂线为 0122  yx , 圆心坐标为 )2 1,2 3(),0,2 1(  G ,圆半径为 2 5 ,圆方程为 4 5)2 1( 22  yx .综上所述,点 GB, 关于 x 轴对称,此时 ABG 的外接圆的方程 为 4 5)2 1( 22  yx 五、曲线和方程、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例 5(2011 陕西理)如图,设P是圆 2 2 25x y  上的动点, 点 D是P在 x 轴上投影,M为 PD 上一点,且 4| | | |5MD PD . (1)当 P 在圆上运动时,求点 M 的轨迹 C 的方程; (2)求过点(3,0)且斜率为 4 5 的直线被 C 所截线段的长度. 解:(1)设点 M 的坐标是 ( , )x y ,P 的坐标是 ( , )p px y ,因为点D是P在 x 轴上投影,M 为 PD 上一点,且 4| | | |5MD PD ,所以 px x ,且 5 4py y , ∵P 在圆 2 2 25x y  上,∴ 2 25( ) 254x y  , 即 C 的方程是 2 2 125 16 x y  . (2)过点(3,0)且斜率为 4 5 的直线方程是 4 ( 3)5y x  ,设此直线与 C 的交点为 1 1( , )A x y , 2 2( , )B x y ,将直线方程 4 ( 3)5y x  代入 C 的方程 2 2 125 16 x y  得: 2 2( 3) 125 25 x x   ,化简 得 2 3 8 0x x   ,∴ 1 3 41 2x  , 2 3 41 2x  , 所以线段 AB 的长度是: 2 2 2 1 2 1 2 1 2 16| | ( ) ( ) (1 )( )25AB x x y y x x       41 414125 5    , 即所截线段的长度是 41 5 高考怎样考? 1.(2011 广东文)设圆 C 与圆 x2+(y-3)2=1 外切,与直线 y =0 相切,则 C 的圆心轨迹为(D ) A.抛物线 B.双曲线 C.椭圆 D.圆 2.(07 四川理)已知⊙O 的方程是 x2+y2-2=0, ⊙O’的方程是 x2+y2-8x+10=0,由动点 P 向⊙O 和⊙ O’所引的切线长相等,则动点 P 的轨迹方程是 3 2x  3.(2011 年广东理) 设圆 C 与两圆 2 2 2 25 4, 5 4x y x y    ( + ) ( ) 中的一个内切,另一个 外切. (1)求 C 的圆心轨迹 L 的方程. (2)已知点 3 5 4 5( ) 55 5M F, ,( ,0),且 P 为 L 上 动 点,求 MP FP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 P 的坐标. 解:(1):设 C 的圆心的坐标为 ( , )x y ,由题设条件知 2 2 2 2| ( 5) ( 5) | 4,x y x y      化简得 L 的方程为 2 2 1. 4 x y  ( 2 ) 解 : 过 M , F 的 直 线 l 方 程 为 2( 5)y x   , 将 其 代 入 L 的 方 程 得 215 32 5 84 0.x x   解得 15 514,5 56 21  xx 故l 与 L 交点为 )15 52,15 514(),5 52,5 56( 21 TT  因 T1 在线段 MF 外,T2 在线段 MF 内,故 1 1| | | | | | 2,MT FT MF   2 2| | | | | | 2.MT FT MF   ,若 P 不在直线 MF 上,在 MFP 中有 | | | | | | 2.MP FP MF   故 | | | |MP FP 只在 T1 点取得最大值 2。 六、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和参数方程 例 6.(07 全国文理)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以O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 3 4x y  相切. (1)求圆O 的方程; (2)圆O 与 x 轴相交于 A B, 两点,圆内的动点 P 使 PA PO PB, , 成等比数列,求 PA PB    的取值范围. 解 :( 1 ) 依 题 设 , 圆 O 的 半 径 r 等 于 原 点 O 到 直 线 3 4x y  的 距 离 , 即 4 2 1 3 r    .得圆O 的方程为 2 2 4x y  . (2)不妨设 1 2 1 2( 0) ( 0)A x B x x x,, ,, .由 2 4x  即得 ( 2 0) (2 0)A B ,, , . 设 ( )P x y, ,由 PA PO PB, , 成等比数列,得 2 2 2 2 2 2( 2) ( 2)x y x y x y      ,即 2 2 2x y  . ( 2 ) (2 )PA PB x y x y        , ,  124 222  yyx , 由 于 点 P 在 圆 O 内 , 故 2 2 2 2 4 2. x y x y      , 由此得 2 1y  .所以 PA PB    的取值范围为[ 2 0) , . 高考怎样考? 1.(2008 山东文)若圆C 的半径为 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 4 3 0x y  和 x 轴相切,则 该圆的标准方程是( B ) A. 2 2 7( 3) 13x y       B. 2 2( 2) ( 1) 1x y    C. 2 2( 1) ( 3) 1x y    D. 2 23 ( 1) 12x y       2.(2009 辽宁文)已知圆 C 与直线 x-y=0 及 x-y-4=0 都相切,圆心在直线 x+y=0 上, 则圆 C 的方程为( ) A. 2 2( 1) ( 1) 2x y    B. 2 2( 1) ( 1) 2x y    C. 2 2( 1) ( 1) 2x y    D. 2 2( 1) ( 1) 2x y    解析:圆心在 x+y=0 上,排除 C、D,再结合图象,或者验证 A、B 中圆心到两直线的距离等 于半径 2即可. 3.(07 山东文)与直线 2 0x y   和曲线 2 2 12 12 54 0x y x y     都相切的半径最小的 圆的标准方程是 . 2 2( 2) ( 2) 2x y    4.(2010 天津文)已知圆 C 的圆心是直线 x-y+1=0 与 x 轴的交点,且圆 C 与直线 x+y+3=0 相 切。则圆 C 的方程为 。 解析:令 y=0 得 x=-1,所以直线 x-y+1=0,与 x 轴的交点为(-1.0)因为直线与圆相切,所以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 | 1 0 3| 2 2 r     ,所以圆 C 的方程为 2 2( 1) 2x y   5.(2010 广东理)已知圆心在 x 轴上,半径为 2 的圆 O 位于 y 轴左侧,且与直线 x+y=0 相切, 则圆 O 的方程是 解析: 2 2( 5) 5x y   .设圆心为 ( ,0)( 0)a a  ,则 2 2 | 2 0 | 5 1 2 ar     ,解得 5a   . 6.(07广东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圆心在第二象限、半径为 22 的圆 C 与直线 y x 相切于坐标原点O .椭圆 2 2 2 19 x y a   与圆C 的一个交点到椭圆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 10. (1)求圆C 的方程; (2)试探究圆C 上是否存在异于原点的点Q ,使Q 到椭圆右焦点F的距离等于线段OF 的 长.若存在,请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设圆 C 的圆心为 (m, n) 则 2 2 2 m n n     解得 2 2 m n     所求的圆的方程为 2 2( 2) ( 2) 8x y    (2) 由已知可得 5102  aa ,椭圆的方程为 2 2 125 9 x y  , 右焦点为 )0,4(F 假设存在 Q 点  2 2 2 cos ,2 2 2 sin    使 QF OF ,    2 2 2 2 2 cos 4 2 2 2 sin 4       整理得 sin 3cos 2 2   代入 2 2sin cos 1   得: 210cos 12 2 cos 7 0    , 12 2 8 12 2 2 2cos 110 10         因此不存在符合题意的 Q 点. 7.(2011 年福建文) 如图,直线 l :y=x+b 与抛物线 C :x2=4y 相切于点 A。 (Ⅰ)求实数 b 的值; ( Ⅱ)求以点 A 为圆心,且与抛物线 C 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解:(I)由 2 4 y x b x y     得 2 4 4 0x x b   ( ) 因为直线 l 与抛物线 C 相切,所以 2( 4) 4 ( 4 ) 0b       ,解得 1b   . (II)由(I)可知 1b   ,故方程( )即为 2 4 4 0x x   ,解得 2x  ,将其代入 2 4x y ,得 y=1,故点 A(2,1).因为圆 A 与抛物线 C 的准线 相切,所以圆心 A 到抛物线 C 的准线 y=-1 的距离等于圆 A 的半径 r,即 r=|1-(-1)|=2,所以圆 A 的方 程为 2 2( 2) ( 1) 4x y    . 8.(2011 年全国新课标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 与162  xxy 坐标轴的交点都在圆 C 上, (1)求圆 C 的方程; (2)如果圆 C 与直线 0 ayx 交于 A,B 两点,且 OBOA  ,求 a 的值。 解:(Ⅰ)曲线 162  xxy 与 y 轴交点为 )1,0( ,与 x 轴的交点为 )223(),0,223(  因而圆心坐标为 ),,3( tC 则 1)22()1(3 2222  ttt 半径为 3)1(3 22  t ,所以圆方程是 9)1()3( 22  yx (Ⅱ)设点 ),(),,( 2211 yxByxA 满足      9)1()3( 0 22 yx ayx 解得: 012)82(2 22  aaxax 041656 2  aa , 4 41656)28( 2 2,1 aaax  2 12,4 2 2121  aaxxaxx axyaxyyyxxOBOA  22112121 ,,0, 1,0)(2 2 2121  aaxxaxx 点评:本题考查曲线的交点、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与圆以及向量的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要对每一点熟练把握。 七、两圆的位置关系: 例 7.(2009 四川卷理)若⊙ 2 2 1 : 5O x y  与⊙ 2 2 2 :( ) 20( )O x m y m R    相交于 A、B 两点,且两圆在点 A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线段 AB 的长度是 w 解 析 : 由 题 知 )0,(),0,0( 21 mOO , 且 53||5  m , 又 21 AOAO  , 所 以 有 525)52()5( 222  mm ,∴ 45 2052 AB 。 高考怎样考? 1.(2008 重庆理科)圆 O1:x2+y2-2x=0 和圆 O2:x2+y2-4y=0 的位置关系是( B ) A.相离 B.相交 C.外切 D.内切 2.(2009 天津理)若圆 2 2 4x y  与圆 2 2 2 6 0x y ay    (a>0)的公共弦的长为 2 3 , 则 a ___________ 。 解析:由知 2 2 2 6 0x y ay    的半径为 26 a ,由图可知 222 )3()1(6  aa 解之得 1a 3.(2009 四川卷理)若⊙ 2 2 1 : 5O x y  与⊙ 2 2 2 :( ) 20( )O x m y m R    相交于 A、B 两 点,且两圆在点 A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线段 AB 的长度是 w 解 析 : 由 题 知 )0,(),0,0( 21 mOO , 且 53||5  m , 又 21 AOAO  , 所 以 有 525)52()5( 222  mm ,∴ 45 2052 AB 。 八、综合问题:此类题难度较大,一般以解答题形式出现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与弦长 例 8-1.(2009 江西卷文)如图,已知圆 :G 2 2 2( 2)x y r   是椭圆 2 2 116 x y  的内接△ ABC 的内切圆, 其中 A 为椭圆的左顶点. (1)求圆 G 的半径 r ; (2)过点 (0,1)M 作圆 G 的两条切线交椭圆于 E F, 两点,证明:直线 EF 与圆G 相切. 解 : ( 1 ) 设 B 02 ,r y( ), 过 圆 心 G 作 GD AB 于 D , BC 交长轴于 H 由 GD HB AD AH  得 0 2 636 yr rr   , 即 0 6 6 r ry r   (1) 而点 B 02 ,r y( )在椭圆上, 2 2 2 0 (2 ) 12 4 ( 2)( 6)1 16 16 16 r r r r ry          (2) 由(1)、 (2)式得 215 8 12 0r r   ,解得 2 3r  或 6 5r   (舍去) (2) 设过点 M(0,1) 与圆 2 2 4( 2) 9x y   相切的直线方程为: 1y kx  (3) 则 2 2 12 3 1 k k   , 即 232 36 5 0k k   (4) 解得 1 2 9 41 9 41,16 16k k     将(3)代入 2 2 116 x y  得 2 2(16 1) 32 0k x kx   ,则异于零的解为 2 32 16 1 kx k    设 1 1 1( , 1)F x k x  , 2 2 2( , 1)E x k x  ,则 1 2 1 22 2 1 2 32 32,16 1 16 1 k kx xk k      则直线 FE 的斜率为: 2 2 1 1 1 2 2 1 1 2 3 1 16 4EF k x k x k kk x x k k      于是直线 FE 的方程为: 2 1 1 2 2 1 1 32 3231 ( )16 1 4 16 1 k ky xk k      即 3 7 4 3y x  则圆心 (2,0) 到直线 FE 的距离 3 7 22 3 391 16 d     w.w.w.k.s.5.u.c.o.m 故结论成立. x y A B 0 C M E F 高考怎样考? 1.(07 湖北理)已知直线 1x y a b   ( a b, 是非零常数)与圆 2 2 100x y  有公共点,且公共 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这样的直线共有( )A A.60 条 B.66 条 C.72 条 D.78 条 2.(2008 辽宁文理)圆 2 2 1x y  与直线 2y kx  没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 C ) A. ( 2, 2)k   B. ( , 2) ( 2, )k      C. ( 3, 3)k   D. ( , 3) ( 3, )k      3.(2008 陕西文理)直线 3 0x y m   与圆 2 2 2 2 0x y x    相切,则实数 m 等于( C ) A. 3 或 3 B. 3 或3 3 C. 3 3 或 3 D. 3 3 或3 3 4.(2010 全国Ⅰ理)已知圆 O 的半径为 1,PA、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B 为两切点,那么 PA PB  的最小值为( ) A. 4 2  B. 3 2  C. 4 2 2  D. 3 2 2  解:设 2APB  ,则  BPOAPO ,  2coscot2cos)( 22  PAPBPA 3223sin2 sin 1)sin21( sin sin1 2 2 2 2 2       , 当且仅当  2 2 sin2sin 1  ,即 2 2sin 2  时取等号,故选 D 5.(2011 年重庆理)在圆 06222  yxyx 内,过点 )1,0(E 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 AC 和 BD ,则四边形 ABCD的面积为( ) A. 25 B. 210 C. 215 D. 220 解 析 : 由 题 意 , AC 为 直 径 , 设 圆 心 为 F , 则 FE BD , 圆 的 标 准 方 程 为    2 21 3 10x y    ,故  1,3F ,由此,易得: 2 10AC  ,又 3 1 21 0EFk   ,所以直 线 BD 的方程为 1 12y x   ,F 到 BD 的距离为 1 1 32 5 5 2     ,由此得, 2 5BD  所以四边 形 ABCD 的面积为 1 1 2 5 2 10 10 22 2AC BD     6.(2009 全国卷Ⅱ文)已知圆 O: 522  yx 和点 A(1,2),则过 A 且与圆 O 相切的直线与 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答案: 25 4 解析:由题意可直接求出切线方程为 y-2= 2 1 (x-1),即 x+2y-5=0,从而求出在两坐标轴上的 截距分别是 5 和 2 5 ,所以所求面积为 4 2552 5 2 1  。 7.(2010 北京文)已知椭圆 C 的左、右焦点坐标分别是 ( 2,0) , ( 2,0) ,离心率是 6 3 , 直线 y=t 椭圆 C 交与不同的两点 M,N,以线段为直径作圆 P,圆心为 P。 (Ⅰ)求椭圆 C 的方程; (Ⅱ)若圆 P 与 x 轴相切,求圆心 P 的坐标; (Ⅲ)设 Q(x,y)是圆 P 上的动点,当 t 变化时,求 y 的最大值。 解:(Ⅰ)因为 6 3 c a  ,且 2c  ,所以 2 23, 1a b a c   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 2 2 13 x y  (Ⅱ)由题意知 (0, )( 1 1)p t t   由 2 2 13 y t x y    得 23(1 )x t   ,所以圆 P 的半径为 23(1 )t ,解得 3 2t   ,所以点 P 的坐标是(0, 3 2  ) (Ⅲ)由(Ⅱ)知,圆 P 的方程 2 2 2( ) 3(1 )x y t t    。因为点 ( , )Q x y 在圆 P 上。 所以 2 2 23(1 ) 3(1 )y t t x t t       ,设 cos , (0, )t     ,则 23(1 ) cos 3sin 2sin( )6t t         .当 3   ,即 1 2t  ,且 0x  , y 取最大 值 2. (2)圆与圆锥曲线的交汇 例 8-2(2009 全国Ⅰ理)如图,已知抛物线 2:E y x 与圆 2 2 2:( 4) ( 0)M x y r r    相交于 A 、 B 、C 、 D 四个点。 (I)求 r 得取值范围; (II)当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最大时,求对角线 AC 、 BD 的交点 P 坐标 分析:(I)这一问学生易下手。将抛物线 2:E y x 与 圆 2 2 2:( 4) ( 0)M x y r r    的方程联立,消去 2y ,整理 得 2 27 16 0x x r    .............(*) 抛物线 2:E y x 与圆 2 2 2:( 4) ( 0)M x y r r    相 交 于 A 、B 、C 、D 四个点的充要条件是: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根即可.易得 15( ,4)2r  . (II)设四个交点的坐标分别为 1 1( , )A x x 、 1 1( , )B x x 、 2 2( , )C x x 、 2 2( , )D x x 。 则由(I)根据韦达定理有 2 1 2 1 27, 16x x x x r    , 15( ,4)2r  则 2 1 1 2 2 1 1 2 1 2 | | ( ) | | ( )2S x x x x x x x x        2 2 2 2 1 2 1 2 1 2 1 2[( ) 4 ]( 2 ) (7 2 16 )(4 15)S x x x x x x x x r r          令 216 r t  ,则 2 2(7 2 ) (7 2 )S t t   下面求 2S 的最大值。 方法一: 2 2 1(7 2 ) (7 2 ) (7 2 )(7 2 )(14 4 )2S t t t t t       R P Q F 2 F 1 o y x 3 31 7 2 7 2 14 4 1 28( ) ( )2 3 2 3 t t t       ,当且仅当 7 2 14 4t t   ,即 7 6t  时取最 大值。经检验此时 15( ,4)2r  满足题意。 方法二:利用求导处理,这是命题人的意图。下面来处理点 P 的坐标。设点 P 的坐标为: ( ,0)pP x 由 A P C、 、 三点共线,则 1 2 1 1 2 1 p x x x x x x x    得 1 2 7 6px x x t   。 以下略。 高考怎样考? 1.(2009 全国卷Ⅱ文)双曲线 136 22  yx 的渐近线与圆 )0()3( 222  rryx 相切,则 r ( A ) A. 3 B.2 C.3 D.6 解析:本题考查双曲线性质及圆的切线知识,由圆心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r,可求 r= 3 2.(2011 年江西理)若曲线 1C : 2 2 2 0x y x   与曲线 2C : ( ) 0y y mx m   有四个不同的 交点,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 3  , 3 3 ) B.( 3 3  ,0) ∪ (0, 3 3 ) C.[ 3 3  , 3 3 ] D.(  , 3 3  ) ∪ ( 3 3 ,+  ) 解:因为直线 0y 与曲线 1C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要使曲线 1C 和曲线 2C 有四个不同的交 点,只须直线 0 mmxy 与曲线 02: 22 1  xyxC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可,而曲线 1C 是一个圆,所以圆心 )0,1( 到直线 0 mmxy 的距离为 3 3 3 31 1 2 2   m m m , 且 0m ,故选 B. 3.(2009 天津文)若圆 422  yx 与圆 )0(06222  aayyx 的公共弦长为 32 ,则 a ________. 解析:由已知,两个圆的方程作差可以得到相交弦的直线方程为 ay 1 ,利用圆心(0,0) 到直线的距离 d 1 |1| a 为 132 22  ,解得 1a 4.(2011 年重庆理)设圆C 位于抛物线 2 2y x 与直线 3x  所组成的封闭区域(包含边界)内, 则圆C 的半径能取到的最大值为 解析:为使圆 C 的半径取到最大值,显然圆心应该在 x 轴上且与直线 3x  相切,设圆C 的 半 径 为 r , 则 圆 C 的 方 程 为  2 2 23x r y r    , 将 其 与 2 2y x 联 立 得 :  2 2 2 9 6 0x r x r     ,令    2 2 2 4 9 6 0r r        ,并由 0r  ,得: 6 1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