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50 KB
  • 2021-05-14 发布

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共9篇

  • 5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1年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九 免疫部分 ‎1、(11年大纲版全国卷)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C ‎2.(11年上海卷)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微生物传染病,该病的传播途径属于 ‎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病媒传播 D.媒介物传播 ‎ 答案: C ‎3.(11年上海卷)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致敏T细胞 D.浆细胞 答案:D ‎4、(2011年浙江卷)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属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 B、受体接收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 答案:A ‎5.(11年上海卷)人工免疫时常将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作为疫苗,这表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的决定因素在于 A.抗原细胞的完整性 B.病原微生物的活性 C.抗原空间结构的正确性 D.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 答案:C ‎6、(11年重庆卷)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 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答案:A ‎7、(11年新课标卷)回答问题 ‎ ⑴‎ 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 ‎⑵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⑴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⑴ B 浆 记忆 特异性 ‎8、(11年北京卷)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 ‎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租小鼠的¬¬¬________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 趋势 ,说明血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_____天。‎ ‎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 ‎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_______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照 ‎(2)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 抑制 细胞内 ‎(3)细菌X 前1(4)活化巨噬 ‎(5)a、d、f(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 ‎ ‎ ‎9、(11年四川卷)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 ‎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___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______免疫的应答。‎ 答案:‎ ‎(1)传出(1分) 融合(2分) 电位变化(2分)‎ ‎(2)B细胞(1分) 化学信息向电(2分)‎ ‎(3)造血干细胞(2分) 体液(2分) ‎ ‎2011年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八:‎ 遗传基本定律部分 1、(11年上海卷)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答案:D ‎2.(11年上海卷)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右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 ‎ ‎ ‎ ‎ A.3种,2:1:1   B.4种,1:1:1:‎1 ‎C.2种,1:1       D.2种,3:1 答案:C ‎3、(11年上海卷)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cm的  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 答案:D ‎4.(11年海南卷)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1/32        B.1/16        C.1/8       D.1/4 答案: B ‎5.‎ ‎ (11年海南卷)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百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答案:C 6、(11年新课标卷)  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⑴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⑴ 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答案: ⑴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⑵4对。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4对等位基因。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波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7、(11年大纲版全国卷)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问题: (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__      __‎ ‎ ___或___________。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女儿全部非秃、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 (2)女儿全部为非秃、儿子全部为秃顶 (3)BbDd   bbDd        Bbdd   BBdd 非秃顶褐色眼、 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 ‎8、(11年北京卷) 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 和和褐色眼 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 和 是           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      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的一部分     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     观察切片,统计    的比例,并比较    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答案: (1)隐   aaBb   aaBB (2)白   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3)父本  次级精母    携带a、b基因的精子 (4)显微镜    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  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雌蝇 ‎9、(2011年福建卷)‎ ‎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 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___定律。 (2) 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 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 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圆 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 答案: (1) 自由组合 (2) AABB  aabb    1/5 (3) AAbb(或aaBB)    紫色叶:绿色叶=1:1‎ ‎10、(11年四川卷)回答下列Ⅰ、Ⅱ两小题。 II.(14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               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 ‎ 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 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 答案:Ⅱ. (14分) (1)结构(1分)     生物进化(1分) (2)同源染色体(1分)      9(2分)      2(2分) (3)20 (1分)    4(2分)      22(2分) (4)3/16(2分)‎ ‎11、(11年重庆卷)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的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下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1)与拟南芥t基因的mRNA相比,若油菜Tn基因的mRNA中UGA变为AGA,其末端序列成为“-AGCGCGACCAGAACUCUAA”,则Tn比t多编码     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为终止密码子)。 (2)图中①应为     。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原因是           .若③的种皮颜色为         ,则说明油菜 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 (3)假设该油菜 基因连接到拟南芥染色体并替换其中一个t基因,则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联会时的基因为      ;同时,③的叶片卷曲(叶片正常对叶片卷曲为显性,且与种皮性状独立遗传),用它与种皮深褐色、叶片正常的双杂合体拟南芥杂交,其后代中所占比列最小的个体表现为       ;取③的茎尖培养成16颗植珠,其性状通常            (填 ‎ 不变或改变)。 (4)所得的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         (填是或者不是)同一个物种。 答案: (1)2 (2)重组质粒(重组DNA分子)    重组质粒未导入    深褐色 (3)TnTntt;   黄色正常、黄色卷曲;   不变    (4)是 ‎12、(11年山东卷)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还形状的遗传设计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途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途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 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为___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荠菜果实形成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由 (4)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 分。根据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和卯四形果实)的 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                   : ‎ ‎②                   ; ③                   。  结果预测: Ⅰ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 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答案:(1)AABB和aabb    自由组合    三角形:卵圆形=3:1   AAbb和aaBB (2)7/15  AaBb、AaBb和aaBb (3)不定向性(或多方向性)    定向改变 (4)答案一 ①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Ⅰ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植株的比例约为15:1 Ⅱ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植株的比例约为27:5 Ⅲ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植株的比例约为3:1 答案二 ①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Ⅰ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植株的比例约为3:1 Ⅱ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植株的比例约为5:3 Ⅲ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植株的比例约为1:1‎ ‎13、(2011年江苏卷)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一和w一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一、W一w、ww一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  。   (2)以基因型为Ww一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   (3)基因型为Ww一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  。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一wYy(♂),反交:W一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  、  ▲  。   (5)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 答案:  (1) ww(♀)×W—w(♂);W—w(♀)×ww(♂)   (2)非糯性:糯性=1:1   (3)WY:Wy=1:1   (4)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     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14、(11年上海卷)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同时患有甲病(A-a)和乙病(B-b)。已知Ⅲ ‎-5没有携带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   62.如果只考虑甲种遗传病,Ⅲ-6的基因型:__,A和a的传递遵循_基因的分离_定律。假设该地区正常女性中甲病基因携带者概率为0.2,若Ⅳ-14和Ⅳ-15婚配,出生的Ⅴ-16为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 答案: XA Xa   10%‎ ‎63.如果只考虑乙种遗传病,Ⅳ-12的基因型:___。 答案: Xb Y ‎64.Ⅲ-6的基因型可以用下列图中的__表示;A-a和B-b两对基因的传递遵循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   答案:A ‎65.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比仅患甲病的概率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   Ⅱ-3产生的配子ab比aB概率高 ‎66.若Ⅲ-5和Ⅲ-6生出与Ⅳ-13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m,则他们生出与Ⅳ-14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     。 答案: (1‎-4m)/4‎ ‎9. ‎ ‎(11年海南卷)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治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治病基因。   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 (2)II-2的基因型为______,III-3的基因型为___ _。 (3) 若III-3和III-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 (4)若IV-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 (5)IV-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1)常  X  (2) AaXBXb     AAXBXb_或 AaXBXb   (3)1/24_  (4)1/8   (5)3/10 ‎ ‎2011年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七:‎ 遗传物质基础、结构和表达部分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1年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型 ② R 荚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 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2、(2011年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C (二)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1、(2011年安徽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答案:D ‎2. (11年海南卷)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 ‎ 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C. 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 D. 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答案: D ‎3. (11年海南卷)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答案: B ‎4.(11年上海卷)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答案:B ‎(三)基因的表达 ‎ ‎1、(11天津理综卷)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的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芽 B. 清除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 C. 图中肿瘤组织可在不含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培养基izhong生长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 答案:B ‎2.(11年上海卷)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A.原核生物的tRNA合成无需基因指导   B.真核生物tRNA呈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进入细胞核        D.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 答案:D 4. (11年海南卷)关于RNA得叙述,错误的是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成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答案: B ‎5、(2011年江苏卷)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 ‎ 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答案: C ‎6.(11年上海卷)右图表示两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数在同一细胞内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若两种mRNA自形成至翻译结束的时间相等, 两基因首次表达的产生共存至少需要(不考虑蛋白质降解) A.4h     B.6h     C.8h       D.12h 答案:B ‎ ‎2011年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六:‎ 细胞代谢(呼吸)部分 1、(11年山东卷)某举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  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答案:D ‎2.(11年上海卷)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    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    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    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                  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 答案:D ‎3.(11年上海卷)右图为人体某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所示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分解反应 B.该细胞膜上有胰高血糖素受体,但无肾上腺素受体 C.脂肪酸需转化为丙酮酸后,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 D.该细胞合成的甘油三脂主要以VLDL的形式输送至血液 答案:D ‎4.(11年海南卷)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 答案: B ‎5.(11年海南卷)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 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   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 答案: B ‎6. (11年海南卷)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或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 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答案: B ‎7、(2011年安徽卷)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与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答案】B ‎ ‎5、(11年北京卷)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答案:D ‎6、(11年天津理综卷)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 ‎/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 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 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答案:A ‎7、(11年重庆卷)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B (二)酶与ATP 1、(11年新课标卷)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答案.B ‎2.(11年海南卷)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 ‎ )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3. (11年海南卷)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答案: C ‎4、(11天津理综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 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答案:C ‎5、(11年大纲版全国卷)同学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答案】(1)脂肪  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C)设置温度,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出现内峰值 ,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化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6、(2011年江苏卷)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  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  、947. 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 U/mg) 脂肪酶活性( U/mg) 淀粉酶活性( U/mg) 对照组 1. 09 0. 08 0.12            实验组 1. 71 0. 10 0. 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   。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  ,其原因是  ▲  。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 ‎ ‎ 。 答案:   (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   (2)温度不能过高    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3)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   (4)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     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5)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7、(11年上海卷)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环境污染物多聚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36.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分离联苯降解菌的是___,原因是_______。 A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NH4)2SO42.0,K2HPO43.0,MgSO41.0,pH7.4,多聚联苯50mL B培养基(g/L):牛肉膏10.0,蛋白胨20.0,葡萄糖20.0,NaCl5.0,pH‎7.4 ‎C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淀粉20.0,NH4NO32.5,MgCl20.5,K2HPO43.0,多聚联苯50mL,pH7.4,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联苯水解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结果见下表: ‎ 答案: A  多聚联苯为唯一碳源 ‎37.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Mn2+   金属离子使酶空间结构破坏失活(变性)‎ ‎38.通过酶工程可将联苯水解酶用于生产实践。酶工程通常包括酶的生产、_______、酶的固定化和酶的应用等方面。酶固定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答案:分离纯化    酶可重复利用,能连续进行反应 ‎39.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B_。       40.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便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多聚联苯的能力有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或_______。 答案:两种菌酶数量不同    两种菌内酶基因的结构(酶结构)不同 ‎ 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法 0 h 12 h 24 h 48 h ① 无辐射损伤 0.046 0.056 0.048 0.038 ② 辐射损伤 0.460 0.420 0.530 0.520 ③ 辐射损伤+IL–18 0.239 0.265 0.279 0.269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集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自爆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 组的目的是_____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涉嫌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育种,其特点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Ⅰ(1)免疫    抗体(溶菌酶) (2)编程性(程序性)   少    ②③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4)诱变(辐射) 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变异不定向,盲目性大;优良变异类型少(答出两点即可) ‎ ‎2011年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二:‎ 细胞增殖部分 ‎ ‎(一)有丝分裂 1、(11天津理综卷).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变化  ‎ ‎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答案:D ‎2.(11年上海卷)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 A.两条DNA母链之间             B.DNA子链与其互补的母链之间 C.两条DNA子链之间             D.DNA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 答案:A ‎3.(11年上海卷)右图为同一植物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  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 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 答案:B 4、(11年上海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周期的问题。 图1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2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方框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67.图1中,X期代表_;细胞内X期后加倍的细胞器是_;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需选择[ ]_期的细胞,4期末消失的细胞结构有___。 答案: DNA合成后期G2期    中心体  中   核仁、核膜 ‎68.组蛋白是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图2中,组蛋白基因表达时,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是[ ]_____和[ ]___。 答案: 6 细胞核   7核糖体 ‎69.图2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结构结构是____。(可多选) A.[5]B.[6]C.[7]D.[8]E.[9]F.[10] 答案: ABDF ‎(二)减数分裂 1、(11年山东卷)基因型为 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答案:A ‎2、(2011年江苏卷)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 A ‎3.(11年上海卷)右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  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②代表染色体       D.Ⅰ-Ⅳ中的数量比是2:4:4:1‎ ‎2011年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一: 分子及细胞部分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1、(11年新课标卷).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 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答案.A ‎2、(11年北京卷4)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答案:D 3.(11年上海卷)就物质属性而言,蛋白质、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答案:A ‎4、(11年山东卷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答案:C ‎5、(2011年江苏卷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 答案:B ‎6、(2011年江苏卷21).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多选)       ‎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答案: BCD ‎7、(2011年福建卷26).回答下列Ⅰ、Ⅱ题 Ⅱ。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观察对象 染色剂 实验结果 ①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苏丹Ⅲ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②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毗罗红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③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④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龙胆紫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 答案:Ⅱ (1)①③  (2)细胞膜   时间 (3)三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1、(11年重庆卷).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 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 答案:C ‎2.(11年上海卷)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        B.衣藻         C.硅藻            D.颤藻 答案: D 3,(11年上海卷)右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 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 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 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答案:C ‎4.(11年上海卷)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    B.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    C.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D.无拟核结构 答案:D ‎5、(11年广东卷)、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答案:B ‎6、(11年山东卷).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D ‎7、(2011年江苏卷).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答案:C ‎8、(2011年福建卷).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答案:D ‎6、(2011年江苏卷).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右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答案:C ‎7、(2011年江苏卷).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答案:A ‎8、(2011年安徽卷).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     D.溶酶体和核糖体 答案:A (三)生物膜系统 1、(11年新课标卷)回答问题   ⑴‎ 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 ⑵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⑴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⑵B    浆   记忆  特异性 ‎2、(11年四川卷)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答案:B ‎3.(11年海南卷)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答案: C ‎4.‎ ‎ (11年海南卷)关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 B.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 C.血浆中的氧和N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D.血红蛋白基金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答案: C  ‎ ‎2011年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三:‎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部分 ‎1、(11年大纲版全国卷)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答案】C ‎2.(11年上海卷)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答案: A ‎3.(11年上海卷)右图中Ⅰ、Ⅱ、Ⅲ表示幼苗根尖三个不同区域,下列表 述正确的是 A.区域Ⅰ的细胞经历伸长生长即可形成区域的细胞 B.区域Ⅰ的细胞能合成生长素,促进区域细胞的伸长生长 C.区域Ⅲ的细胞大部分处于分裂间期 D.若外界溶液浓度较低,区域Ⅰ的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答案:D ‎4、(11年北京卷)下列生命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分化的是 A. 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   B.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新枝条 C. 蝌蚪尾巴消失的过程   D.胚胎发育中出现造血干细胞 答案:C ‎5、(11年山东卷)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小鼠骨髓造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志单倍体植株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答案:D ‎6、(2011年安徽卷)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C.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 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 答案:B ‎7、(11天津理综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存在细胞衰老或凋亡的现象 B. 用小鼠不同器官和组织构建的cDNA文库相同 C. 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D. 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答案:C ‎8、(2011年江苏卷)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答案: D ‎9、(11年山东卷)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 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C.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 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答案:C ‎10、(2011年福建卷)26.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