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5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生物总复习 特色专题名师讲义新情景信息类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特色专题名师讲义--新情景信息类 专题概述:常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考生提供资料信息,考生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重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景、旧知识”。在解题时,一要注意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尽量把问题思考全面;二要用准确的语言叙述,要用生物学术语答题,要抓住答题的关键词。‎ 考纲要求:此类试题具有“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且新知识往往作为信息的载体,真正要考查的内容还是在考纲规定的范围之中。解答此类问题时,往往采用逆向思维,即根据问题目标,从材料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做答。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回答可能是多角度的,但要有依据,要有一定的落脚点。 ‎ 考点分析:‎ 考点一、材料、信息开放型题 具体考点:‎ 解此类题,围绕给出的材料或信息,联系课本知识,这类问题一般是高起点低回答,即内容难理解,但回答的知识点基本是课本上最基础的内容,只要能与知识相对应,这内问题基本不会失分。‎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为某生物科技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1)如果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如A为质粒,则C表示 ;如果D为受体细胞,则C→D的过程采用 法。A为质粒,则B的获取一般采取 、 等方法。‎ ‎(2)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A和B形成C,属于植物 技术,形成的C称为 ;从C→D需经过分裂、 过程才能形成新的植株D。‎ ‎(3)若A为骨髓瘤细胞,B为B淋巴细胞,则C为 细胞,C细胞在无限增殖过程中,还能产生 ,这项技术叫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4)若此图为试管牛的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图,则A(精子)需 ,从C发育到D(胚胎)需经历卵裂、 、 等阶段,然后进行,让它在受体牛内发育。[来源:1ZXXK]‎ ‎(5)若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请在题图上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解析:(1)若此图表示基因工程操作流程,图中A为质粒,则B为目的基因,C为重组质粒,D为受体细胞;(2)若此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图中A、‎ B分别为两种植物细胞,C为融合的原生质体,D为新的杂种植物。A、B形成C的过程上,还要经纤维素酶等处理,才能得到原生质体。(3)若A为骨髓瘤细胞,B为B淋巴细胞,则A、B形成C的过程为动物细胞融合;(4)A、B形成C是体外受精过程,B的获得一般需先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从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在体外进行人工培养,然后与获能的精子受精。 ‎ 答案:(1)重组质粒 导入 鸟枪法、逆转录法 ‎(2)细胞融合 融合的原生质体(或杂种细胞) 分化 (3)杂交瘤 特异性抗体 (4)体外获能 桑椹胚 囊胚 胚胎移植(5)如图所示 例2.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 。‎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解析:考查生态系统功能。(1)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由于华南虎是肉食性,而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营养级低,所以生存优势强。(2)大熊猫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是化学信息。(3)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基因交流。(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减小环境阻力,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提高种群密度。‎ 答案:(1)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2)化学信息(3)基因交流(4)环境容纳量 考点二、思维和方法开放型题 具体考点:‎ 思维和方法开放型的试题,往往在同一问题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和方法,最终殊途同归。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设条件和要求,寻找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广阔性。[来源:Zxxk.Com]‎ 典例精析:‎ 例1.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萍—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画出稻—萍—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解析:本题涉及到的生物有:水稻、红萍、病菌、害虫、杂草、鱼、蓝藻,解答时要逐一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昆虫由于繁殖速度较快,进化也会相对较快,应及时通过生物技术更新品种;绘制生态系统能量图时要注意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向,以及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答案:见图 例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调查某生态农场,并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简单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来源:1]‎ ‎(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和 ,这也是该农场建造此生态系统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学原理。该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 。‎ ‎(2)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3)该生态农场是生态工程的典范,有人说由此得出结论,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说明你的理由。[来源:1]‎ 解析: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出的生态农业结构模式图,是“农林牧渔联合生产系统”的初级生产模式。这个体系中四个亚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互为一体。树林保护农田,为农田创造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同时吸引益鸟捕食农林害虫。作物籽粒及秸秆为禽畜提供饲料,而禽畜的粪便又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或为鱼池提供肥水。鱼池底泥可上田作肥料。该生态工程可使生物与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能够实现林茂粮丰、禽畜兴旺、水产丰收,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应该注意的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并非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因为食物链多,各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就难以达到一定的规模,会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越多,较高级别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很少,该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也很少,很难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答案:(1)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 (2)林、果及农作物(3)不正确。因为食物链多,各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就难以达到一定的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越多,高层次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很少,该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也很少 考点三、答案和结论开放型题 具体考点:‎ 答案和结论开放型题在每年高考中都有考查,在解题时,一要注意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尽量把问题思考全面;二要用准确的语言叙述,要用生物学术语答题,要抓住答题的关键词;三要切题,针对题干的“问”来答,切忌“离题”;四要“抠小分”,因为这类题不易得满分,要尽量不在容易的地方失分。 ‎ 典例精析:[来源:学+科+网Z+X+X+K]‎ 例1.地震前动物常出现异常行为,例如“麻蛇冬眠早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地震前兆与动物行为关系的研究,以期望能通过观察动物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的发生。已知与地震相关的因素有高磁、高电、强震和气体(如H2S、SO2等)。请帮助科研人员做以下工作:‎ 列出一个课题名称: 。‎ 提出相应的因变量及测量指标: 。‎ 解析:本题的研究目的为“地震前兆与动物行为的关系”,且“已知与地震相关的因素有高磁、高电、强震和气体(如H2S、SO2等)”,所以可以针对不同的因素来设置不同的研究课题。 ‎ 答案:探究强震对冬眠蛇的影响观测蛇出洞情况(探究高磁对冬眠蛇的影响,观测蛇出洞情况;探究气体对鱼的活动的影响,观测鱼跳出水面的情况;探究强震对鱼的活动的影响,观测鱼跳出水面的情况,合理即可)‎ 例2.卡那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它能抑制叶绿体中色素的形成。1987年科学家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注入在温室中种植的黑麦花芽中,开花后的植株相互授粉,再将结出的种子放在具有卡那霉素(10 μg/mL),温度、光照等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结果植株显示绿色并正常生长发育。试回答相关问题:‎ ‎(1)细菌细胞中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产生的根本来源是,研究中黑麦产生卡那霉素抗性的方式属于。‎ ‎(2)如何证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是否可以在黑麦细胞内“借居”?(至少两种)‎ 解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如果能在受体细胞(黑麦花芽细胞)正常表达,则卡那霉素的作用受到抑制,叶绿体在光照下就能形成叶绿素而表现为绿色,这也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能否在黑麦细胞内“借居”的观察指标。本题中的“借居”,实际上是指能导入、转录和表达。导入和转录的检测方法为分子杂交技术,表达的检测方法从分子水平方面有抗原—抗体法,个体水平方面有性状观察法。题目要求使用两种方法,则可分别答分子杂交技术的具体过程和个体水平的具体观察过程。‎ 答案:(1)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2)方法一:设计对照实验。用正常培育获得的黑麦种子在与实验组相同的条件下萌发,结果敏感的对照组植株出现白化现象,并不能进一步生长发育。方法二:基因分析。对实验获得的绿色植株利用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相应的DNA控针进行基因杂交,观察在植株细胞中可否检测到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