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71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之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训练含答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训练 一、《论语》‎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②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③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1)孔子认为益友有哪些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孔子认为在与朋友交往中应该怎么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正直,诚信,博学。‎ ‎(2)孔子认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要讲信用,实事求是,待人真诚,不夸夸其谈、花言巧语,不阿谀奉承。‎ 参考译文 ‎①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诚实守信?有没有复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②孔子说:“甜言蜜语,面貌伪善,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表面上却跟人交往密切,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③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人、诚信的人、知识广博的人,对自己有益。结交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对自己有害。”‎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③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 ‎(1)文中最能体现孔子“忠恕”思想的是哪一句话?你认为孔子“忠恕”‎ 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现代社会中,“忠恕”思想有何积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慈博爱,推己及人,众生平等。‎ ‎(2)“忠恕”,意味着交往和沟通要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尽心竭力,与人为善,而不是凌驾于别人之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能实践“忠恕”,我们这个社会离和谐也就不远了。‎ 参考译文 ‎①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②孔子说:“曾参啊!我的主张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别的弟子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主张不过是忠、恕两个字罢了。”‎ ‎③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把事强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愿把事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啊,这可不是你能做到的。”‎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孟武伯[注]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注 孟武伯:鲁国贵族仲孙彘。“武”是他的谥号。‎ 画线句中的“其”字,一般解释为“子女”;而在当代学者徐志刚的《〈论语〉通译》中,则将“其”解释为“父母”,将句子标点为:“父母,唯其疾之忧。”‎ ‎(1)据此,分别解说画线句的不同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孔子答话富有针对性的特点,谈谈你对两种解说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使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②对父母,要特别担心他们的疾病。‎ ‎(2)“特别担心父母的疾病”当然是一种孝道,但就针对性而言,不如第一种理解更深:让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而不担心子女为人处世方面的问题,此乃大孝,尤其对“尚武”勇猛的孟武伯来说,父母会担心他惹是生非、遭难遇祸,因此孔子才如此回答他。(意思对即可)‎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1)以上两段话共同表达了怎样的为政观?请用一句话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以上文字,谈谈你对这种为政观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为政者应以身作则。‎ ‎(2)孔子认为,为政者的德是处理政事的关键所在。为政者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德为政。为政者只有以身作则,端正自己的行为态度,用自己的品德去领导和号召天下,才会使天下百姓自然循其道而向善,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种为政观无论对于哪个时代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到政务方面的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先做到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季康子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样?”孔子答道:“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向往善道,百姓也就会从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吹拂,一定顺风倒伏。”‎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 ‎(1)这三段文字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 ‎(2)结合上面三段文字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庸 ‎(2)中庸之道不是无条件的折中,一味地调和,是要在礼与义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中庸的和是指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要求主事者倾听不同意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方法。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甲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节选自《论语·微子》)‎ 乙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节选自陶渊明《归园田居》)‎ ‎(1)材料甲中,子路所说的“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身处乱世,子路认为“不仕无义”,陶渊明却将出仕视为“误落尘网中”。你如何理解并评价这两种人生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幼之节”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依尊卑次序合礼言行。“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出仕,辅佐君王治理天下。‎ ‎(2)子路: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陶渊明:不逢迎世俗,洁身自好。两人的选择,子路更有社会责任感,而陶渊明更听从内心呼唤。都是个人追求,无所谓对错。(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注]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 注 “商”即“卜商”,指子夏。‎ ‎(1)分别指出上面两段文字对待学习的不同主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孔子的教学相长思想,谈谈你对“起予者商也”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前者体现了“学思并重”的主张,后者体现了“以行促学”的主张。‎ ‎(2)子夏因诗(艺术)悟道(事理),从浅近的事例发现深刻的道理,启发了孔子,这正符合孔子的教学相长思想,因此孔子说“起予者商也”。这种将学习与思考、发现等相互结合,使教学相互促进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译文 子夏问道:“‘美丽的笑脸上泛起一对酒窝,漂亮的眼睛闪闪转动,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了白底子,然后才画上画。”子夏说:“那么礼仪是不是后于仁义呢?”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论《诗》了。”‎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把乐曲进行了整理订正,使《雅》《颂》各归适当的位置。”‎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②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1)选文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选文②中孔子言论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尊重父母,孝亲无违。‎ ‎(2)孔子一方面肯定了亲人之间相互维护的行为,因为背弃亲情,将会导致信任缺失,亲情淡化,人格扭曲;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盲目“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做法,会导致互相包庇、欺骗的恶果,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因而需要结合实际辩证看待。‎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侍奉父母应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自己的想法没被接纳,仍然应该尊敬他们,不要违逆他们,为父母而操劳,不怨恨。”‎ ‎②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一个耿直的人,他的父亲偷羊,做儿子的去告发指证自己的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耿直之人与你说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②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 ‎(1)解释曾子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出和第①则文字中孔子行为的共通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释:君子考虑问题,不应该越出职位的范围。共通点:都强调各司其职、恪尽职守。‎ 解析 第②则文字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第①则文字恰好是说“在其位,谋其政”,当时孔子的地位在“大夫之后”,但他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意思是,我曾经居于大夫行列的末位,职责所在,不得不把这件事告诉你。可见,两者都强调的是恪尽职守。‎ ‎(2)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提出的“位”指职守,强调各有权限,各守本分。(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蕴含的另一层意思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强调各守本分,恪尽职守)“知其不可而为之”则强调“仕”的担当,体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两者都强调做好分内的事,所以并不矛盾。‎ 解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孔子对于学生们今后为官从政的忠告。他要求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分内的事情。两者其实都是强调一种社会责任感。‎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②“文灭质,博溺心[注],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子·缮性》)‎ 注 溺心:指掩盖了天然的心性或纯朴的本质。‎ ‎(1)子贡和庄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子贡认为“文”和“质”一样重要,庄子认为“文”会损害到“质”。‎ 解析 辨析两段材料表达内容的异同,要注意把握每个语段的意思。第一则材料,主要讲了子贡对“文”“质”的理解,他认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即二者是同等重要的。第二则材料,庄子认为浮华的“文”毁坏了“质”。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2)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我赞同子贡的观点。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注重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的修养。当代人,还是要注重内外兼修,不然纵有满腹才情,也可能会在人际沟通等方面出现问题,很难完全实现人生价值。‎ ‎(示例二)我赞同庄子的观点。过多外在的追求使人惑乱纠结,反而会妨害内心的纯朴。比如一个学生如果过分注重自己的仪容,就可能会妨害自己的学习或内心的宁静,影响其人生成长。‎ 解析 回答问题时,要先明确观点,然后再阐述理由。比如同意子贡的观点,就要阐明“文”即外在的表现和“质”即内在的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现实生活或自身成长的影响。‎ 参考译文 ‎①棘子成说:“有德行的人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文采(表面的礼仪形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有德行的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文采,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就差不多了。”‎ ‎②“文饰浮华毁坏了质朴之风,广博的俗学湮没了纯真的心灵,然后人民才开始迷惑和纷乱,没有什么办法返归本真而回复原始的情状。”‎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1)孟子认为“孔子不做过头的事情”,其依据是什么?请结合上述文字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或“君子没有固定的亲疏厚薄,是将义作为与人交往的依据”。)‎ 解析 作答本题,应以材料中孔子的话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材料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语录中,孔子表达了他为人行事的准则,其强调了“仁”“义”。由这两个准则出发,当然会“不为已甚”。‎ ‎(2)请对孔子提出的“乡愿,德之贼也”这一观点作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虽主张中庸之道,但强调“义之与比”“以礼节之”,反对知和而和。而乡愿做事不讲原则,没有是非观念,有违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而乡愿则是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有悖于仁,因此孔子称他们是“德之贼”。‎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白“乡愿”的意义,就是指乡中貌似敦厚,而没有什么是非原则的伪善者。从以上几则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有他自己明确的思想主张,有明确主张的人不可能受到所有人的喜爱,孔子认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所以绝对不可能做“乡愿”。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 ‎(1)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的“仁爱”思想表现出哪些重要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一以贯之”的“忠恕”;二是由己及人、博施于民、能近取譬等;三是注重“仁爱”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推动社会进步。‎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注];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之不雅。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复古。是王者之制也。(《荀子·王制》)‎ 注 道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后王”指当今君王。奉行的政治原则不超出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法度不背离当代君王的需要。‎ ‎(1)孔子和荀子在“礼”上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严格的等级,不能僭越,提倡复古。‎ ‎(2)试评析孔子之“礼”与荀子之“礼”的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的礼尊崇的是周礼,提倡周代的礼制,并希望在当代恢复周代的等级制度;荀子强调的是复古不能过远(政治原则可以学习夏商周的优点,法度不能“二后王”),应根据当代君王的需要制定礼制。荀子的主张较孔子更为进步,适应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通“上”)论古之人。颂(通“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上溯与古人交朋友)也。(《孟子·万章》)‎ ‎(1)孔子和孟子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知人(多层面了解交往对象)。‎ ‎(2)简析孔子与孟子上述观点的差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认为只要从行为(所以)、经历(所由)、兴趣习惯(所安)等多方面去观察和了解,就能够正确地认识一个人。而孟子则强调要“知人论世”,认为仅以“颂其诗,读其书”来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一个人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应该说,孔子的观点务实而可行,孟子的观点经典而深刻,都是值得借鉴的。‎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 ‎②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上》)‎ ‎③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④圣人缘人情以制礼,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明·张璁《正典礼第一》)‎ ‎(1)请用《〈论语〉选读》教材中一篇课文的标题概括①②两则材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克己复礼。‎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礼不只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要求有一颗仁爱之心,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子路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注]而床,礼邪?”孔子曰:“吾不知也。”子路出,谓子贡曰:“吾以夫子为无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子贡曰:“女何问哉?”子路曰:“由问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夫子曰:‘吾不知也。’”子贡曰:“吾将为女问之。”子贡问曰:“练而床,礼邪?”孔子曰:“非礼也。”子贡出,谓子路曰:“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女问非也。礼,居是邑,不非其大夫。”(《荀子·子道》)‎ ‎②《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 ‎③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注 练:父母死后十一个月举行的祭祀,因祭祀时需披戴白色熟绢而得名。‎ ‎(1)请引用《论语》中的原句说明材料①中孔子回答子路“吾不知也”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非礼勿言。‎ 解析 回答时要注重分析文段①中孔子的态度,孔子回答子路的问题“鲁大夫练而床,礼邪”时,说“吾不知也”,而回答子贡的问题“练而床,礼邪”时说“非礼也”。同样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回答,原因在于二人的问法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吾不知也”与②③表达的意思有关,回忆《论语》内容,可以看出,应该回答“非礼勿言”。‎ ‎(2)结合上面三段文字,对孔子“为尊者讳”的做法进行简要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编撰《春秋》时“为尊者讳”,是对地位尊贵者的过失采取隐瞒回避的态度。它和“居是邑,不非其大夫”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样,目的都是维护君主的统治和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秩序。当然,“为尊者讳”的做法也有历史局限性,容易强化对居高位者的盲目崇拜,用之不可不慎。‎ 解析 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分析三段话表达的相同观点,即“为尊者讳”,然后分析这个观点表达了孔子对君王的态度和在当时的作用,最后分析这个观点对现代社会的作用等。比如 ‎“为尊者讳”,在现代社会中是有其局限性的,这样一来,就不能够对所谓“尊者”提意见了,就不能让他们很好地改正错误了。‎ 参考译文 ‎①子路问孔子说:“鲁国的大夫披戴白色熟绢为父母进行祭祀时睡床,合乎礼吗?”孔子说:“我不知道。”子路出来后,对子贡说:“我以为先生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先生却偏偏有不知道的。”子贡说:“你问了什么呢?”子路说:“我问:‘鲁国的大夫披戴白色熟绢为父母进行祭祀时睡床,合乎礼吗?’先生说:‘我不知道。’”子贡说:“我将替你去问问这件事。”子贡问孔子说:“披戴白色熟绢为父母进行祭祀时睡床,合乎礼吗?”孔子说:“不合礼。”子贡出来,对子路说:“你说先生有不知道的事吗?先生却偏偏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你问得不对啊。根据礼制,住在这个城邑,就不非议管辖这城邑的大夫。”‎ ‎②(孔子编撰)《春秋》避讳地位高的人、亲人以及贤人。‎ ‎③齐景公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二、其他文化经典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夫凡人之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 (刘向《管子·禁藏》)‎ ‎(1)从材料的“夫凡人之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中可以概括出来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趋利避害 ‎(2)概括并评析材料中传递的主要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认为好利恶害、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种利害观迎合了当时社会许多人的想法,有其代表性。但是这种观点过于狭隘,它过分强调了人对“利”的追求,忽视了人也有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一面。‎ 参考译文 凡人之常情,见利没有不追求的,见害没有不想躲避的。商人做买卖,一天赶两天的路,夜以继日,千里迢迢而不以为远,是因为利在前面。渔人下海,海深万仞,在那里逆流冒险,航行百里,昼夜都不出来,是因为利在水中。所以,利之所在,即使千仞的高山,人们也要上;即使深渊之下,人们也愿意进去。‎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白圭①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孟子·告子下》)‎ 注 ①白圭:名丹,字圭,战国时水利专家,其治水主要在于筑堤塞穴。②壑:本义为沟壑,这里扩大指受水处。‎ ‎(1)白圭治水与大禹治水两者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圭治水筑堤塞穴,让水流入邻国;大禹治水顺应水性,让水流入四海。‎ ‎(2)简要分析材料中所体现出的孟子的有关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民本思想(或“以人为本”“以百姓利益为本”)。②孟子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认为统治者的德行很重要,所以孟子肯定大禹将水导入四海,于人无害且造福人民的做法,而否定白圭将水堵塞之后流向邻国从而嫁祸于人,损人利己的做法。‎ 参考译文 白圭说:“我治理水比大禹还强。”‎ 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理水患,是顺着水的本性而疏导,所以使水流汪于四海。如今你却使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水逆流而行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有德性的人所厌恶的。你错了。”‎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资治通鉴》)‎ ‎(1)从申不害在请仕从兄遭拒后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答案 知错能改 ‎(2)你怎样评价材料中的韩昭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知人善用,②能明法度,③善于说理,④坚持原则。‎ 参考译文 韩昭侯用申不害做国相。申不害本是郑国的卑贱小臣,学了黄、老、刑名的学说,拿它向昭侯讲说求用。昭侯任用他做国相,对内整治政教,对外应付各国,搞了十五年,直到申子去世,韩国是国治兵强的。申子曾经为他的叔伯哥哥求官,昭侯不答应,申子一脸不高兴。昭侯说:“我向你学习的目的,是打算用来治理国家的。现在是听从你的请求而废弃你的学说呢,还是实行你的学说而废弃你的请求呢?你曾经教导我修治功劳记录,必须审视大小次第录用;而今你在法外另有私求,那我将听哪个话呢?”申子就离开了殿堂请罪。‎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选自《孟子·尽心上》)‎ ‎(1)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________”思想,被后人称为“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孟子的三乐,每一点不超过1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仁政 亚圣 ‎(2)①父母兄弟的天伦之乐,②德行完满之乐(或“无愧于心之乐”“内心坦荡之乐”),③教育英才之乐。‎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选自《荀子·儒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选自《中庸》)‎ ‎(1)概括材料二“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的主要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则材料的“知行观”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求学精进不已、坚持不懈。‎ ‎(2)同:两则材料都认为学习须“知行合一”,所学知识必须付诸实践。‎ 异:《荀子》将实践视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强调实践对于学习来说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庸》将“行”(实践)视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学”“问”“思”“辨”并列,但并未明确突出“行”在学习中的根本作用、终极地位。两者相比,前者对“行”的重视程度胜过后者。‎ 解析 (1)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如何求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清晰分辨、专注实行等;第二层,讲要如何做到前面所说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求学就要精进、要坚持。‎ ‎(2)“知行”的意思是“认识和实行”,第一则材料中,“行”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圣人正是通过“行”达到完美的境界的。第二则材料中,“行”与学、问、思、辨并列,这些是获得“知”的方法。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译文 ‎(对待学问道理,)没有听说不如听说过,听说过不如眼见为实,眼见为实不如明晓事理,明晓事理不如亲自实践。学习的功夫到实践这一层次也就停止了……圣人以仁义为本,明辨是非,言行一致,判断没有毫厘之差,这并没有其他的窍门,就在于他能把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罢了。‎ 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专注地实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选自《荀子·王制》)‎ ‎(1)熟语“________________”源自这段文字。‎ 答案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载舟覆舟”也可)‎ ‎(2)从这段材料中概括荀子的政治观并作简要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荀子以舟与水的关系比喻君与民的相互依存道理,虽然是为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着想,但他看到人民的巨大力量,并提出安民主张,体现出可贵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选自《孟子·告子上》)‎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令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为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选自《荀子·性恶》)‎ ‎(1)请概述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2)有人说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代表人物,对人性的看法采取的措施其实是统一的,你怎么看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正面阐述了自己关于人性本善的看法,又进一步提出了“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问题。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还需要后天的修养和道德教化,一是努力保持自己的善心,二是由于环境影响而丢的善心要找回来。‎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需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伪者,人为也,荀子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在这一层面上,荀子和孟子也是一致的。‎ 参考译文 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成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善。至于成为不善,不是资质的罪过。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属仁,羞耻之心属义,恭敬之心属礼,是非之心属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注入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去领悟罢了。所以说:“求索就得到,放弃就失去。”(《孟子·告子上》)‎ 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经过师长和法度的教化后才能端正,用礼义加以引导才能矫正。古代圣明的君王因人的本性是邪恶,认为(人)是偏颇邪恶而不端正的,悖逆祸乱而得不到治理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矫正整治人的性情从而让他们端正,用来教化人们的性情以便引导他们。现在的人,为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济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就是君子,(如果有人)放纵情性、习惯于胡作非为而违背礼义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后天的作为。(《荀子·性恶》)‎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③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1)关于君臣关系,孔子、孟子分别持有怎样的主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强调君臣有尊卑之分;孟子更加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2)孔子、孟子的上述主张对于当今社会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有何启发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下级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下级不能唯上级是从,要遵循制度的原则;上级与下级只是工作上的关系,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 参考译文 ‎①定公问孔子:“君主驭使臣子,臣子侍奉君主,应该怎样?”孔子回答说:“君主用礼来驭使臣下,臣下用忠诚来侍奉君主。”‎ ‎②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③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看成是自己的手脚,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是自己的心腹;君主把臣下看成是犬马,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是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是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是仇敌。”‎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选自《吕氏春秋·用众》)‎ ‎(1)本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这与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具有一致性。‎ 答案 善学者,假人之长补己之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联系文段语意,简要谈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善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吕氏提出了要善于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要善于向不能者与不知者学习的观点。‎ ‎②有所短必有所长,善于学习的人,一定要善于从看似不知不能的人身上学习哪怕是些微之能;以为别人是不知不能,实际上正是陷入了自以为是的错误。‎ ‎③吕氏能看到“丑不能、恶不知”的不良现象,而提出了无丑不能、无恶不知的见解,这对我们改进学习态度是很有启发的。‎ 参考译文 事物本来无不有长处,无不有短处。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借助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善于吸取众人长处的人能拥有天下。不要憎恨无能的人,不要厌恶无知的人。憎恨无能、厌恶无知,是错误的;不憎恨无能、不厌恶无知,这就高尚了。即使是夏桀、商纣王,仍然有可以敬畏、可以借鉴的地方,更何况贤明的人呢?‎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注]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选自《滕文公上》)‎ 注 路:奔波、劳累。‎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选段中孟子的主要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工不同,各司其职。‎ ‎(2)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还主张“民贵君轻”,这些观点相矛盾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矛盾。孟子阐述的角度不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针对社会分工问题,“民贵君轻”是针对君主管理国家所要秉持的仁爱的理念(仁政角度)。‎ 参考译文 那么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治理了吗?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要靠各种工匠的劳作才能齐备,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脑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选自《礼记·大学》)‎ ‎(1)这则材料中,小人的行为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自欺欺人两个成语来形容。‎ 答案 无所不至 ‎(2)怎样理解“慎独”?“慎独”有何现实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慎独是指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使自己意念诚实,真诚面对自己,不要自己欺骗自己。(2分)慎独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在每个人自我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慎独促进社会和谐,每个人的自觉修养是养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2分)‎ 参考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是自己感到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处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副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作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1)“天下可运于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表述自己观点时,表现出了高超的表述技巧,请分析这段材料运用了哪种说理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运转,比喻很容易治理 ‎(2)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答“喻证”亦可)‎ ‎(示例一)用“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为长者折枝”比喻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两个比喻说明“王之不王”是主观上的“不为”,而不是客观上的“不能”。‎ ‎(示例二)用“天下可运于掌”比喻懂得推恩,天下就很容易治理。‎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①多其讯言,②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③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④,其求之也佛⑤。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⑥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⑦之必速。教之不刑⑧,其此之由乎。(选自《礼记·学记》)‎ 注 ①呻:诵读。占:同“苫”,竹简。毕:竹简。占毕:这里指课本。②讯:告知。多其讯言:一味灌输知识。③及:急于,追求。数:同“速”。安:适应。④悖:违背。⑤佛:同“拂”,违背。⑥隐:厌烦。疾:怨恨。⑦去:忘记,忘掉。⑧刑:成,成功。‎ ‎(1)文段从________与________两个角度揭示了教育失败的原因。‎ ‎(2)试依据原文,任选一个角度,概括出三条教育不成功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教 学(“老师 学生”“老师的教 学生的学”)‎ ‎(2)从老师的角度:①照本宣科,一味灌输(填鸭式教学);②急功近利(急于求成);③不能因材施教。‎ ‎(2)从学生的角度:①厌学,②怨师,③畏难。‎ 参考译文 如今教书的人,只知道诵读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学生能否适应。结果使学生学习没有诚意,教育者也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违背了规律,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像这样,学生便对学习感到厌烦,并怨恨老师,对学习的困难感到畏惧,不知道能从学习中获得什么好处。他们虽然勉强完成了学业,但很快就忘了学到的东西。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这里吧。‎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①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选自《孟子·离娄上》)‎ ‎②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故民朴而禁之以名则治,世知维之以刑则从。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选自《韩非子·心度》)‎ ‎(1)对于治国,孟子主张________,韩非子主张______。‎ ‎(2)针对孟子和韩非子的观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仁政 法治 ‎(2)仁政与法治结合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方法。因为一味施行仁政就会纵容恶者,违法者得不到惩罚自然会变本加厉;如果一味施行法治,就会使人心惶惶,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 解析 (1)本题较为简单,分析材料不难看出孟子的言论集中体现在“仁”上面,韩非子的言论则主要体现在“法”上面。他们的治国主张分别是仁政和法治。‎ ‎(2)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但要注意围绕“仁”和“法”展开。作答时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观点加以阐述。可以以仁政为主,也可以以法治为主,也可以二者结合。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节选自《韩非子·定法》)‎ ‎(1)请简要概述“法”与“术”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异:“术”,是君主应该掌握的,用以考核臣下;“法”,是臣下应该遵循的,用以赏罚惩戒。同:两者都是称王天下必须具备的东西。‎ 解析 结合文中“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等句子来归纳。‎ ‎(2)请联系文段内容,简要评述作者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观点是治理国家,“术”和“法”缺一不可。评价:①有了“术”“法”,考核、赏罚就有了依据。②以“术”管理官员,以“法”约束百姓,有利于社会稳定,这是历史的进步。③这里的“法”仅用来约束百姓,法律面前并不人人平等。④以“术”和“法”‎ 治理国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有其历史局限性。‎ 解析 定法,就是确定法度。这是韩非修正申不害、公孙鞅的术治、法治学说从而确定自己法治原则的专论,是我们了解韩非法治思想渊源的重要篇章。节选内容讨论了申不害、公孙鞅二人的术治和法治思想,阐明了术治和法治的基本内容。‎ 参考译文 发问的人说:“申不害、公孙鞅,这两家的学说哪个是国家最急需的?”‎ 回答说:“这是不可以衡量比较的。人不吃东西,十天就饿死了;天寒冷到极点,不穿衣也会冻死。要说穿衣吃饭哪样对人更急需,那么应当是缺一不可的,它们都是维持生命所必须具备的。如今申不害主张术治而公孙鞅主张法治。所谓的术治,就是根据各人的能力来授予官职,根据官名来责求实际功效,掌握住生杀大权,考核各级官吏的才能的办法。这是君主所掌握的。所谓的法治,就是法令明确记录在官府中,赏罚制度一定要贯彻到民众心里,奖赏一定要有而且要按照法令,而惩罚是使用在歪曲法令者身上的一套制度。这是臣子效法和学习的。君主不掌握术治就会被上面蒙蔽,臣子没有法治那么下面就会出乱子,这两者不可或缺,都是帝王所应该具备的。”‎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选自《选自孟子·尽心上》)‎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1)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孟子和王阳明观点。‎ 孟子的观点:______________。‎ 王阳明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天赋良知 格物致知 ‎(2)根据引文有关“良知”论述,谈谈你对孟子和王阳明观点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孟子认为,“良知”就是人所具有的天赋的道德观念,亲亲、敬长、仁爱的道德观念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孟子的观点,认为“良知”就是天理;“良知”向外发动,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之中,是“致知”,是“行”;事事物物得其理,为“格物”,知行合一(“心”“理”合一),格物致知。‎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1) ‎(2) ‎(1)综观每组的两个句子,分别总结出一个内容要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个要点,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简述其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立志 节俭 ‎(2)(示例)节俭是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缺少的美德。奢侈是一切恶德之源,节俭才是美德之共。即使社会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人们也需要保持这种美德,并且一代一代发扬下去。像“光盘行动”,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我们要生活节俭,让节俭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习惯。‎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五代距今百有余年,故老遗俗,往往垂绝,无能道说者。史官秉笔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无穷,道学不足以继述作,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仰师《春秋》,由迁、固而来,未之有也。至于论朋党宦女,忠孝两全,义子降服,岂小补哉,岂小补哉!(选自陈师锡《五代史记序》)‎ ‎(1)用斜线“/”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 ‎(2)后世有三部注释《春秋》的书,合称“春秋三传”。请写出书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欧阳修编撰的《五代史记》有什么评价?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 ‎(2)《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3)①记事详细,②褒贬有宗(记事有褒贬,褒贬的标准是从《春秋》而来)。‎ 参考译文 五代距离现在有一百多年了,那些老年人遗留下来的风俗,常常将要绝迹,没有能清楚说出来的人。执笔书写历史的史官,有的文采还不足以无穷展示,道学还不足以传承或创新,使五十多年间,兴废存亡的种种迹象、奸臣贼人的罪行、忠臣义士的节操,没能流传后世,使后来的人无法考证。只有庐陵欧阳修,慷慨地把它作为己任,大概是多年潜心研究然后才能写成此书,其中事迹的真实写作,比旧五代史详细,而其中的褒贬事例,又仰慕并学习《春秋》,从司马迁、班固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史书。至于论及的大夫结党、宦官与女宠,忠孝两全兼顾,使义子降服,难道是小小的补充吗,难道是小小的补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