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 M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古诗词三首
篙
棹
媪
剥
(
zh
à
o
)
(棹竿)
(
bāo
)
(剥开)
(
gāo
)
(竹篙)
(
ǎo
)
(翁媪)
牧蓑遮
醉媚锄剥
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你还有什么好方法?请介绍。
团结力量大
小组合作,利用课文注释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牧童
吕岩
,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是传说中的逍遥大仙。
诗人简介
诗歌朗诵
草铺
/
横野
/
六七里,
笛弄
/
晚风
/
三四声。
归来
/
饱饭
/
黄昏后,
不脱
/
蓑衣
/
卧月明。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
蓑衣
卧月明。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 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 卧月明。
牧 童
[
唐
]
吕岩
弄
:
逗弄。
蓑衣
:
棕或草编的外衣。
用来遮风挡雨。
弄
蓑衣
诗句释意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读读说说
:
我们来看看这个牧童在干什么?哪些句子是
写景的
?
风景
:
野草
横铺
—
六七里
晚风
明月
—
黄昏
牧童:
弄笛
卧
表现出牧童的
天真
.
悠闲
.
自在
.
无拘无束
优美
恬静
感悟诗情
请你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经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
牧童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童真、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牧童,让我们体会到了
童年生活的乐趣
和对
美好童年生活的无尽怀念
。
舟过安仁
诗人简介
杨万里
(
公元
1127-1206
年
),
字廷秀
,
自号诚斋野客
,
吉水南溪
(
今吉水县黄桥乡洴塘村
)
人。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
,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
,
被后人推为“中兴四大家”。
舟过安仁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一叶
/
渔船
/
两小童,
收篙
/
停棹
/
坐船中。
怪生
/
无雨
/
都张伞,
不是
/
遮头
/
是使风。
舟过安仁
宋
·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 停 坐船中。
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
[
宋
]
杨万里
安仁
:
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篙
:
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
:
船桨。
怪生
:
怪不得。
安仁
篙
棹
怪生
字词理解
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安仁:
篙:
棹:
怪生:
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船桨。
怪不得。
一叶
/
渔船
/
两小童,收
篙
/
停
棹
/
坐船中。。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撑船的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上。
怪生
/
无雨
/
都张伞,不是
/
遮头
/
是使风。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一叶小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作者对儿童的喜欢之情。
【牧童
—
—
吕岩
】改写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草原上,碧草茫茫,远处,几棵树挺立在草原上,像一个个守护草原的卫士。这时,一阵风萧萧地吹过,原本毫无生气的草原舞动了起来,不时发出“刷刷”的响声,就像一个个绿色跳跃的精灵正给这舒缓宁静而又迷人的月夜奏上一曲动听的“夜曲”
远处,有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躺在草地上。原来那是一个牧童,刚刚吃完饱饭,就连身穿的那件蓑衣也没脱,一边吹奏着笛子,一边看着这美丽的夜景,那声声悠扬悦耳的笛子声传遍了整个草原,给原本只有自然气息的“夜曲”增加了一份幽雅
…
…
时间飞快地流逝着,原本明亮皎洁的月亮现在只剩下一点微弱的暗光,“精灵”们继续演奏着,但现在的速度比之前的更为幽雅了,而那位牧童,拿着他那支笛子,躺在草地上安然入睡了
…
…
清平乐
.
村居
词和词牌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辛弃疾
,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著有词集
《
稼轩长短句
》
。
诗人简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清平乐 村居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你感受到,这是一个( )的家庭。
字词理解
清平乐
:
词牌名,“乐”读
yuè
。
茅檐
:
茅屋的屋檐。
吴音
:
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
相媚好
:
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
:
老翁、老妇。
亡赖
:
同“无赖”,“亡”读
wú
,这里指顽皮、淘气。
诗句意思
草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绿绿的青草。满头白发的老公公老婆婆,借着酒意,用吴地的方言,相互逗趣、取乐。
诗句意思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除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令人喜欢的顽皮淘气的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莲蓬呢。
一天下午,天气没有中午那样炎热了。我一人走到村旁去散步。忽然,听到一阵亲昵的话语。转身一看,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坐在他们的茅屋前,亲切地交谈着。他们说的“吴音”,我一句也听不懂。我不忍打断他们的交谈,只得站在远处看着
……
翻译全词
我向他们的周围看了看,猜到了他们交谈的内容。他们虽然居住在低小的茅屋里,但是周围的景色却非常美丽。他们的家庭是幸福的,有三个勤劳而可爱的儿子。这怎么能不使他们高兴呢? 我呆呆地望着
……
翻译全词
《
清平乐 村居
》
这首词刻画了一幅
清新奇妙
的乡村农家素描图,表现了农家
恬静舒适
的生活和
怡然自乐
的
生活画面
,表达了词人
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
小结
《
清平乐
·
村居
》
这首词刻画了一幅
清新奇妙
的乡村农家素描图,表现了农家
恬静舒适
的生活和
怡然自乐
的
生活画面
,表达了词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牧童
—
—
吕岩
】改写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草原上,碧草茫茫,远处,几棵树挺立在草原上,像一个个守护草原的卫士。这时,一阵风萧萧地吹过,原本毫无生气的草原舞动了起来,不时发出“刷刷”的响声,就像一个个绿色跳跃的精灵正给这舒缓宁静而又迷人的月夜奏上一曲动听的“夜曲”
远处,有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躺在草地上。原来那是一个牧童,刚刚吃完饱饭,就连身穿的那件蓑衣也没脱,一边吹奏着笛子,一边看着这美丽的夜景,那声声悠扬悦耳的笛子声传遍了整个草原,给原本只有自然气息的“夜曲”增加了一份幽雅
…
…
时间飞快地流逝着,原本明亮皎洁的月亮现在只剩下一点微弱的暗光,“精灵”们继续演奏着,但现在的速度比之前的更为幽雅了,而那位牧童,拿着他那支笛子,躺在草地上安然入睡了
…
…
布置作业
(
1
)背诵课文。
(
2
)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