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所有原核细胞内都具有( )
A.内质网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叶绿体
答案:C
解析:原核细胞同真核细胞相同,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但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2.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都有基本相似的结构,这说明( )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
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
答案:A
解析:题干的前半部分表达的是细胞的多样性;后半部分表达的是细胞的统一性。
3.生命系统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
A.是直接联系的
B.是没有联系的
C.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密切联系的,各层次具有相同的组成和功能
答案:C
解析:生命系统各部分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以下生命系统中,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
A.一片草原
B.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
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物
答案:B
解析:群落的核心是一定自然区域的“所有生物”。
5.细胞多样性的原因中不包括( )
A.由于细胞的分化,使一个个体具有多种细胞
B.由于生物的进化,不同物种的体细胞产生差异
C.人体内的多种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动植物体内细胞的差异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答案:D
解析:动物和植物体内细胞的差异与细胞分化程度没有关系。
6.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是(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答案:D
解析:
由低倍镜转成高倍镜后,在一个视野内其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减少,而视野变得更暗。
7.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距离,哪种组合情况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
A.1、3、5 B.2、4、6
C.2、3、5 D.2、4、5
答案:C
解析: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相反,物镜倍数越大,其与标本切片间的距离越近,故正确选项为C。
8.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答案:C
解析:在题中所设情景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9.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调光和观察时操作者的两眼应( )
A.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着
B.右眼注视目镜,左眼闭着
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
D.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着
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下,在观察显微镜下的装片时,操作者应左眼观察,右眼睁着,为画图作准备。
10.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种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类 D.光合作用色素
答案:D
解析:蓝藻可进行光合作用。
11.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核膜的是( )
A.鱼和鲸
B.玉米和棉花
C.细菌、蓝藻和支原体
D.蘑菇、木耳和酵母菌
答案:C
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全为原核生物。
12.选择水绵作为观察植物细胞的材料,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 )
A.制片简单
B.叶绿体清楚
C.植物体细小,细胞重叠少
D.细胞内含有色素,使观察到的细胞清晰
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一般都较清楚,该项与题干关系不大。
1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膜
答案:D
解析:酵母菌和乳酸菌一个是真核生物一个是原核生物。
14.下列哪项不能鉴别一个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还是高等动物细胞( )
A.是否有细胞壁 B.是否有大液泡
C.是否有细胞膜 D.是否有叶绿体
答案:C
解析: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均有细胞膜。
15.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C.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
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动物学家施旺和植物学家施莱登创立,主要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6.我国中科院院士邹承鲁一生都在从事生物大分子研究,他带领生物科学工作者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该生物大分子是( )
A.尿素 B.结晶牛胰岛素
C.核酸 D.血红蛋白
答案:B
解析:在邹承鲁院士带领下,经过8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真正打破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界限。
17.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 )
A.单个细胞活动
B.各系统配合
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
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
答案:D
解析: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复杂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细胞发生了分化,完成一项复杂生命活动必须依赖于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单一的某种细胞是无法完成的。
18.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来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依次是( )
①细胞代谢
②细胞增殖、分化
③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改变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独立的、有序的代谢自控体系,细胞是代谢的基本单位,是有机体生殖发育的基础,有机体中各种分化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生物的全部遗传物质,即细胞遗传的全能性。
19.最早发现细胞并为细胞命名的科学家是( )
A.施莱登 B.施旺
C.罗伯特·虎克 D.列文·虎克
答案:C
20.在低倍镜下能观察到的清晰目标,在转换高倍镜后却看不到了,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观察目标在视野之外
B.整个视野变暗
C.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D.被异物污染
答案:D
解析:低倍镜下清晰的目标,换用高倍镜后看不见了,可能的原因,一是没有移动装片,换用高倍镜后,目标不在视野内;二是整个视野变得太暗或者换用高倍镜后,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2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酵母菌 B.甲型H1N1病毒
C.蓝藻 D.大肠杆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大家对病毒的初步认识和对日常生活中新事物的认知程度,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22.下列不能看作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
A.人的身体 B.细菌和真菌
C.手足口病毒 D.池塘
答案:C
解析:A项属于个体,B项属于不同的种群,D项属于生态系统,而C项描述的则是非细胞的生物,不能看作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黄瓜 B.心肌细胞
C.变形虫 D.卵细胞
答案:C
解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的是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4.细胞虽具有多样性,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具有(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储存核酸的场所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答案:B
解析:细胞虽具有多样性,但在基本结构上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储存核酸的场所,这一点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C.1665年,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胞
D.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答案:C
解析: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他把观察到的软木塞上的“小室”称为细胞,它只是死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是活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是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的人。
26.下列对生命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的
答案:A
解析:
蛋白质等化合物虽然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但单独存在时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因此单独的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生态系统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单细胞生物生命系统中没有多细胞生物体中由“器官”构成的“系统”。
27.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答案:B
解析:使用高倍镜时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只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使图像清晰。
28.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应是( )
①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厘米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步骤,按照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的顺序,要注意换用高倍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29.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细胞来源于(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先前存在的细胞 D.培养皿中的培养液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是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由此可知,细胞只能来自细胞,只能从先前存在的细胞中产生。
30.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9分)某学生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夹片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
请指出该生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 (2)未加盖玻片 (3)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1~2cm处停止
32.(9分)用4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近,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四台显微镜是: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在实验中显微镜的光圈最大的一台是________;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组是________;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是________。
答案:A B C
33.(9分)某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对变形虫的观察。
(1)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情况下,她应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确认污物在装片内部,在既不允许重新制作装片又不能揭开盖玻片的情况下,如何清除污物或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轻轻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随着移动,如果随着移动,则污物在装片表面或内部;如果移动装片,污物不动,一般在镜头上,可先转动目镜,看污物是否转动,如果污物随着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否则可能在物镜上。(2)用吸水纸在一侧吸引内部液体,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
34.(9分)请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几种细胞:
①水绵细胞
②蚕豆叶表皮细胞
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④大肠杆菌
⑤酵母菌
根据你对显微镜使用和观察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________,以防止物镜触及装片。
(2)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使用________,待观察清晰后,将观察物移到________。千万注意换高倍物镜时不能将________升高。
(3)调焦时,在镜筒下降时要使用________准焦螺旋,镜筒上升时,使用________准焦螺旋;换上高倍物镜后要使用________准焦螺旋。
(4)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种类的细胞的形态、大小等特点不尽相同 ,说明细胞具有________性;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________,这又反映了细胞的________性。
(5)请你分别画出一个大肠杆菌和洋葱表皮细胞的模式图。
答案:(1)物镜 (2)低倍镜 视野中央 镜筒 (3)粗 粗 细 (4)多样 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的储存场所 统一
(5)如图
35.(9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培养基培养了大肠杆菌,最后实验结果是:培养基上只有单纯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上有大肠杆菌菌落,还有细菌、真菌存在;培养基上没有任何菌落生长。
(1)根据上述结果,请你帮助兴趣小组同学分析结果不同的最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上的单纯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________结构层次。既有大肠杆菌菌落生长又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属于生命系统的________结构层次。
(3)请你用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的结构,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说明细胞的________性,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细胞的________性。
答案:(1)培养基上既有大肠杆菌又有细菌和真菌生长,可能是在接种过程中受到污染所致,或者所提供的菌种不纯净,混有细菌、真菌等;无菌落生长可能是用接种环挑取大肠杆菌菌种时没有取到菌种,未接种上大肠杆菌。
(2)种群 群落
(3)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多样 细胞膜 细胞质 核酸分布的场所 统一
36.(10分)下图是人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请据图回答:
(1)完成该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的。
(2)能够将刺激转化成神经兴奋的结构是________,能够接受神经兴奋产生运动的结构是________,是由________细胞组成的。
(3)参与该反射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神经胶质细胞。由此可反映出多细胞的生物生命活动需各种________的细胞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答案:(1)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感受器 效应器 骨骼肌
(3)皮肤细胞 骨骼肌细胞 神经细胞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