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历史必修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Word含解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必修一 第七单元 第16讲 一、选择题 ‎1.(2016·沈阳)战国时期,为了供应军队日用的需要,军队驻扎的地方,往往成为商人逐利之场,逐渐形成了一种小的市聚,谓之“军市”,由军方设置令进行管理并对商人收取租税。这反映了( A )‎ A.军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商人具有充分自由和最大利益 C.军市解决了军队的经济问题 D.各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反映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私商产生并成为商人的主体。根据题干“为了供应军队日用的需要”,可知军市是市场需求的产物。“由军方设置令进行管理并对商人收取租税”可排除选项B,选项C、选项D在题干中未体现。‎ ‎2.(2016·湖北八校联考)古罗马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说:“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此材料主要说明( B )‎ A.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密切 B.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起来 C.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 D.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 ‎[解析] 本题以中国“一带一路”的时代主题为切入点考查商业的发展。此题可用排除法。该材料虽涉及中国丝绸运销到罗马,但凭此得不出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密切的结论,A项排除;材料的中国不一定仅仅是两汉时期,也没有涉及发达不发达,C项排除;D项表述正确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综合分析材料信息可知B项正确。‎ ‎3.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臧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D )‎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解析]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士大夫从商受到斥责,直接反映出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与题意“从侧面反映”‎ 不符合,故B项错误;鲁国大夫从商受到斥责,与儒家反对商业活动无关,故C项错误;尽管商业环境不佳,但仍然吸引士大夫从商,新兴商人日益活跃,故D项正确。‎ ‎4.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长安东市也有私人住宅。这反映出唐朝( A )‎ A.市出现商住复合功能 B.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 C.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 D.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代城市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市在古代是商业区,坊是住宅区。由“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长安东市也有私人住宅”等信息可知,唐代在商业区内出现了住宅区,反映了“市的商住复合功能。”故A项正确。B、C、D三项所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5.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屠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D )‎ A.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 B.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 C.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 ‎ D.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 ‎[解析] 材料主要讲述宋朝禁止铸造佛像、浮屠及人物,有利于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并没有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故B项错误;灭佛有利于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保障了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故D项正确。‎ ‎6.(2016·德州)宋代欧阳修诗句“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 B )‎ A.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 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意识 C.政府鼓励人们扩大消费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 欧阳修为北宋人,诗中描绘的人们追求正当的吃喝享受,而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的是南宋的朱熹,因此这种现象并不能表明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故A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于是便有了“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可见商品经济影响了人们的意识,故B项正确;诗句中描绘的现象不能反映出政府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错误。‎ ‎7.(2016·湛江)西汉武帝时,南阳大盐铁商孔仅提出:“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盘”,并“总其原,一其价”;随后政府“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这表明,西汉政府( B )‎ A.谋求与民间大商人合作经营 B.决心铲除地方经济的膨胀 C.普及和推广冶铁煮盐的技术 D.希望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 ‎[解析] 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会谋求与大商人合作经营,故A项错误;汉武帝采纳了大盐商孔仅的建议,实行国家盐铁官营化,抑制地方豪强大族,其根本目的是扩大财政来源,稳定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普及和推广冶铁煮盐技术,故C项错误;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北击匈奴筹集军费而扩大税源,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希望国强,但希望民富的目标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8.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解析] 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发展,市镇大量产生,从而影响到人口和城区的规模发展,故D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在南宋,A项错误;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与城市化的关系不大,B、C两项错误。‎ ‎9.《舌尖上的中国》中曾有这样的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来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园和家厨的手艺……”这反映出明朝扬州地区( A )‎ A.商品经济发达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 C.鼓励对外贸易 D.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可以看出明朝扬州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故选A项。‎ ‎10.(2016·南京联考)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B )‎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 据材料信息,12世纪的福建进口稻米,种植并高价往北方销售荔枝、柑橘及甘蔗,这体现了农业生产受市场的制约,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不能体现,D项与史实不符。‎ ‎11.(2016·湖南湘西)清代的驿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乐平到柏平驿,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驿,八十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这表明( C )‎ 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 B.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 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 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弛 ‎[解析] 材料没有提到政府是否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故A项错误;民间服务性行业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说明晋商的商路是在官道基础上开辟的,故C项正确;材料讲的是官道和商路,市镇商业和抑商政策材料没有提到,故D项错误。‎ ‎12.(2016·湖南联考)右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这反映出清代( C )‎ A.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 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解析] 图示为内陆的商帮的发展,沿着武夷山到了恰克图,而被迫开放是指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故A项错误;商业的发展是民间商人突破政府限制的结果,并不能说明统治者政策发生了改变,故B项错误;材料所说“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到清朝”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地域商帮的开拓精神,故C项正确;清朝时期,中国未出现工业文明,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6·南京)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某些学者认为,“明清商帮是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店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 ‎ ‎──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 材料二 当时在某些生产部门出现了不同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型的劳资关系。不少徽商恰恰成为新生产关系中“资”的一方。……徽商崛起后,竭力扭转“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明代初期对商人在服饰、住房、交往、子女参加科举等等方面均有一系列限制规定,决不允许突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等级限制又是在长三角首先被徽商冲破。……明后期,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人们纷纷冲破封建礼法的等级限制,享受他们原来所不能享受的生活。徽商对这股奢侈之风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选自王世华《明清徽商是长 三角兴起的重要力量》‎ 材料三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徽商商业经营的主要特点。‎ ‎[答案] 特点:经营地域范围广,住店经营和流动经营相结合;商品种类多,尤以盐、茶、木等大宗商品交易为主。‎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明清商帮是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助推器。”这一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答案] ‎ 论点 论据 论证 一等 ‎(开篇明确提出):应客观看待这一观点。既要看到明清商帮对近世社会转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其推动作用有限。‎ 明清商帮对近世社会转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①生产关系的变化(出现新型劳资关系);②社会观念的变化(重农抑商、追求财富);③社会秩序的冲击(违礼越制);④社会风气的改变(崇尚消费、助学济贫)。‎ 明清商帮对近世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有限:‎ ‎①政治风气败坏(封建专制制度下,官商勾结,腐败盛行);②社会风气,出现奢靡之风;③‎ 两个方面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经济,大量财富投向非生产领域,如官场消费、科举消费、买田置地、公益消费(建祠、助学、济贫等),没有将大量商业利润用来扩大再生产。‎ 二等 论证过程中提出观点;简单抄材料 按点给分 层次较分明,史论能结合。‎ 三等 观点片面;(1分)‎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四等 论点不合理;无论点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四者为大宗”得出商品种类多,根据材料一中“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店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得出经营的地域范围广。(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表明观点,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其局限性,第二步从材料二、三寻求史实,根据材料二中“出现了不同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型的劳资关系”得出出现了新型的劳资关系,根据材料二中“明后期,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人们纷纷冲破封建礼法的等级限制,享受他们原来所不能享受的生活”得出冲破封建礼法的限制,根据材料三中“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得出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徽商对这股奢侈之风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得出其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根据材料三中“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得出导致政治腐败,根据材料三中“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得出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扩大再生产。在论述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1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破3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 ‎[答案] 特点: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答案] 背景: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 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1)问中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中“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以及“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的信息从鼓励开垦、开垦区域以及对民生角度思考作答。(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以及“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的信息,从新的农作物引进、人口与土地矛盾角度归纳背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围绕垦荒政策从社会矛盾、人口增加以及破坏环境等角度归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