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1.50 KB
  • 2021-05-14 发布

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三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11年北京卷)5.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 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 促进抗利尿溶液的分泌 C. 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 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答案:A ‎(11年四川卷)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答案:A 解析: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钾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有重要作用,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正确。血液中有缓冲物质,血浆PH值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变为弱酸性,B错。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元分解,C错。剧烈运动时,血液中CO2增加,刺激了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强,D错。‎ ‎(2011年江苏卷)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2011年福建卷)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答案:A ‎(11天津理综卷)7.(16分)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图为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浆的部分成分比较。‎ 据图表回答:‎ ‎(1)乳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其中的K+可通过 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 ‎(2)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 。‎ ‎(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 。‎ ‎(4)合成乳糖的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浆,还可利用表中血浆的 转化而来。‎ ‎(5)图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 ,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 ,该物质的作用是 。‎ 答案:7(16分)‎ ‎(1)组织液 主动运输 ‎(2)乳糖 酪蛋白 ‎(3)内质网 ‎(4)氨基酸、甘油三酯 ‎(5)免疫球蛋白 增加 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2011年安徽卷)30.(15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请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__,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1 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些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 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分解,抑制 ‎____________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减少 通透性 负反馈 ‎(2)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肝糖原 胰岛素 ‎ 解析:考察神经体液调节。‎ ‎(1)一次性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尿量增加。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2)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11年广东卷)24、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多选 )‎ ‎ ‎ ‎24、AB ‎(11年山东卷)7.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 Ⅱ细胞体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 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 C. 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 D. 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答案:B 免疫调节 ‎(11年新课标卷)30.(10分)‎ 回答问题 ‎ ⑴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 ‎⑵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30.‎ ‎【解析】‎ ‎⑴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是先在细胞核中由DNA转录出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在内质网上合成及高尔基体上加工,后经以小泡的形式分泌出细胞外。每个细胞核中都含有该个体的整套遗传物质。‎ ‎⑵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效应B细胞),然后产生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答案】‎ ‎⑴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⑵B 浆 记忆 特异性 ‎(11年大纲版全国卷)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 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解析】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浆)细胞。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相当于抗原,可刺激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答案】C ‎(2011年浙江卷)4. 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属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 B、受体接收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 答案:A ‎(11年北京卷)29.(18分)‎ 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租小鼠的________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 ,说明血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_____天。‎ ‎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_______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9(18分)‎ 对照 ‎(2)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 抑制 细胞内 ‎(3)细菌X 前1‎ ‎(4)活化巨噬 ‎(5)a、d、f ‎(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 ‎(11年重庆卷)3.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 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答案:A ‎ 解析:‎ 抗毒素就是中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的抗体。凝集素是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出来的能凝集红血球的一种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抗体当然不能当作抗原而引起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II、(12分)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___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______免疫的应答。‎ Ⅱ. (12分)‎ ‎(1)传出(1分) 融合(2分) 电位变化(2分)‎ ‎(2)B细胞(1分) 化学信息向电(2分)‎ ‎(3)造血干细胞(2分) 体液(2分)‎ 解析:(1)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出,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递质。通过图,看出递质引起肌膜电位变化,从而发生肌肉收缩。‎ ‎ (2)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因此使B细胞被激活而增殖。突触释放递质,导致肌膜电位变化,因此是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 (3)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处生成T细胞。根据题2 可知是抑制体液免疫应答。‎ 种群、群落 ‎23.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 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 -2~C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24(海南)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11年新课标卷)31.(12)分 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⑴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⑵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⑶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⑷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31.‎ ‎【解析】‎ ‎⑴人吃兔,狐也吃兔,人同时也捕食狐,所以人和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关系。病毒与宿主是寄生的关系,故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关系。‎ ‎⑵见下图。‎ ‎⑶人登岛以后,狐狸濒临灭亡,野兔数量大大增加,导致食物空间等竞争加剧,则竞争强度增加。‎ ‎⑷捕食者种群密度增加,导致野兔数量呈下降趋势,流行病传染程度减弱。‎ ‎【答案】‎ ‎⑴竞争和捕食 寄生 ‎⑵见上图 ‎⑶增加 ‎⑷减弱 ‎(11年大纲版全国卷)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两个群落中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A ‎(2011年安徽卷) 6、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答案:B 考查群落的结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B选项不正确,发生于火山,冰川泥,以及沙丘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此演替已到了森林阶段所以一定是很长时间,人类的活动会使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地段上的差异属于水平结构,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属于垂直结构。‎ ‎(2011年浙江卷)5、是调查某野山羊种族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 ,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年龄(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存活数(只)‎ ‎1000‎ ‎801‎ ‎789‎ ‎776‎ ‎764‎ ‎734‎ ‎688‎ ‎640‎ ‎571‎ ‎439‎ ‎252‎ ‎96‎ ‎6‎ ‎3‎ 死亡数(只)‎ ‎199‎ ‎12‎ ‎13‎ ‎12‎ ‎30‎ ‎46‎ ‎48‎ ‎69‎ ‎132‎ ‎187‎ ‎156‎ ‎90‎ ‎3‎ ‎3‎ A. 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来源于存活数 B. 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图呈凹形(类型III)‎ A. 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B. 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答案:B ‎(11年北京卷)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答案:D ‎(11年四川卷)1.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接种对数期的菌种,调整期将缩短 B.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 C.进入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细胞,活细胞数目维持相对恒定 D.进入衰亡期后部分细胞解体,可释放出抗生素等代谢产物 答案:C 解析: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作菌种或科研材料;进入稳定期后,微生物仍会产生新细胞,这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活细胞数目保持相对稳定,因此C错。‎ ‎(2011年江苏卷)25.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B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11年广东卷)28.(16分)‎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 。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 。该污染物通过 ‎ 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12),请预测该种群数量 的变化趋势。‎ ‎ ‎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 。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 、NaCl、H2O和琼脂。‎ ‎28、答案:(1)繁殖功能下降 失去细胞免疫以及部分体液免疫 食物链 ‎ (2)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种群数量下降 ‎ (3)群落 ‎ (4)生物多样性 抵抗力稳定性 三丁基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