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8.00 KB
  • 2021-05-14 发布

2000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十六实验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说明:‎ ‎(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中篇2005-2008年)‎ 实验篇 总题数:22 题 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 题目 ‎ 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正确的U-I图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图线斜率绝对值的物理含义是(    )‎ A.短路电流            B.电源内阻          C.电源电动势         D.全电路电阻 答案 ‎ B 解析:由U=-rI+E可知,图线斜率绝对值表示电源内阻,B正确,A、C、D.错误。 ‎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 题目 ‎ 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下板为待测物体。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量Q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若Q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Q=(a、b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图3、图4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和物体速率v随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答案 ‎ C 解析:电容器上电压不变即V不变。上板固定下板上下移动,由C=得d=,由C=,E=得E=。‎ 所以Et图线与Qt图线形状相似。电容器两板距离d==,则经Δt时间内Δd=,速度v=即v与t无关。所以C项正确,A、B、D错误。‎ 第3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标))‎ 题目 ‎ ‎8.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6(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6(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6‎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 D 解析:由压敏电阻的电阻特点知,~时间内电流I均匀增加,所以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力均匀增加,故小车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加速运动.~时间段内,电流I最大,压敏电阻最小,故受的压力最大、恒定,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正确.‎ ‎ ‎ 第4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新课标))‎ 题目 ‎ ‎10.某位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连接到低压交流电源 B.将连有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将纸带和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 C.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D.更换纸带,重复实验,根据记录处理数据 答案 ‎ C ‎ 解析:操作应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以确保打下第一个点时,纸带开始下落,故C错误,应选C。‎ 第5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新课标))‎ 题目 ‎ ‎15.小强在用恒温箱进行实验时,发现恒温箱的温度持续升高,无法自动控制。经检查,恒温箱的控制器没有故障。参照下图,下列对故障判断正确的是 ‎ ‎               恒温箱温度自动控制体统示意图 A.只可能是热敏电阻出现故障 D.只可能是温度设定装置出现故障 C.热敏电阻和温度设定装置都可能出现故障 D.可能是加热器出现故障 答案 ‎ C ‎ 第6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题目 ‎ ‎(1)用示波器观察某交流信号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波形,如图。经下列四组操作之一,使该信号显示出两个完整的波形,且波形幅度增大。此组操作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     A.调整X增益旋钮和竖直位移旋钮 ‎     B.调整X增益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 ‎     C.调整扫描微调旋钮和Y增益旋钮 ‎     D.调整水平位移旋钮和Y增益旋钮 ‎(2)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 ‎。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和         .‎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 ‎ ‎8.60‎ ‎10.3‎ ‎12.1‎ ‎ ‎ ‎ ‎ ‎②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cm,d2=L5-L1=6.90cm,d3=L6-L2=7.00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         =          cm。‎ ‎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用d1、d2、d3、d4‎ 表示的式子为:=                               ,‎ 代入数据解得=                   cm。‎ ‎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 答案 ‎ ‎(1)C ‎(2)①L5     L6‎ ‎②6.85(6.84~6.86)      14.05(14.04~14.06)‎ ‎③L7-L3                    7.20(7.18~7.22)‎ ‎④‎ ‎1.75‎ ‎⑤28‎ 解析:(1)由示波器原理可确定C是正确的,A、B、D错误。‎ ‎(2)①L4约为8.50 cm,L5有效数字不准 ‎②读数可得L3=6.85 cm,L7=14.05 cm ‎③逐差法可得D.4=L7-L3=7.20 cm ‎④L4-L0=4ΔL=d1‎ L5-L1=4ΔL=d2‎ L6-L2=4ΔL=d3‎ L7-L3=4ΔL=d4‎ 所以ΔL==1.75 cm ‎⑤由胡克定律F=kx可得mg=kΔL 所以k=N/m=28 N/m ‎ ‎ 第7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 题目 ‎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该金属导线的直径为___________mm。‎ ‎(2)用下列器材组装成描绘电阻R0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请将实物图连线成为实验电路。‎ 微安表μA(量程200 μA,内阻约200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10 kΩ);‎ 电阻R0(阻值约20 k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 Ω,额定电流1 A);‎ 电池组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开关S及导线若干。‎ ‎(3)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___________。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答案 ‎ ‎(1)1.880(1.878—1.882均正确)‎ ‎(2)‎ ‎(3)  相同 解析:(1)从主刻度上读出1.5 mm,从可动尺上读得38×0.01 mm=0.38 mm 再估读一位0,所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880 mm。‎ ‎(2)连实物线时要注意滑动变阻器要分压使用。‎ ‎(3)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得T2=4π2,则Ta2=4π2,Tb2=4π2可得g=,‎ 由此式可知测得的g与某一次的摆长无关,与两次实验中的摆长差有关,所以g值与摆球重心在不在球心处无关。 ‎ 第8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 题目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 ‎(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  ▲  (用H、h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h(10-‎1 m)‎ ‎2.00‎ ‎3.00‎ ‎4.00‎ ‎5.00‎ ‎6.00‎ s2(10-‎1 m2‎)‎ ‎2.62‎ ‎3.89‎ ‎5.20‎ ‎6.53‎ ‎7.78‎ 请在坐标纸上作出s2—h关系图.‎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  ▲  (填“小于”或“大于”)理论值.‎ ‎(4)从s2—h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  ▲  。‎ 答案 ‎ ‎(1)4Hh ‎(2)见下图 ‎(3)小于  (4)摩擦,转动(答任一即可)‎ 解:(1)由mgh=mv2和s=vt,H=gt2联立可得s2=4Hh.‎ ‎(2)利用五组数据描点作图可得s2h图线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3)由于阻力的影响,实际抛出速率小于理论值.‎ ‎(4)主要是摩擦力的影响,还有转动的因素.‎ ‎ ‎ 第9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 题目 ‎ 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有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 ‎(1)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在图中的实物图上连线.‎ ‎(2)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 ‎②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开开关;‎ ‎③重复第②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3)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如图的R-t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式: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 ‎(1)实物连线图如下图  (2)②读取温度计示数    读取电压表示数  (3)100   0.400‎ ‎ ‎ 第10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题目 ‎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 e.公式g=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2)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T′=T0[1+asin2()],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象中的横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1)偏小  (2)T′(或t、n)、θ  T′‎ 解析:(1)g计算式中l应为线长与小球半径之和,因此,算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 ‎(2)通过测量不同摆角时摆角θ和对应的的周期值T′,才能给出sin2()T′的图象,验证T′=T0[1+asin2()]关系式,即sin2()=T′,进而利用图象可以确定a、T0的值. ‎ 第1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 题目 ‎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学家。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 ‎  若图1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其中RB、RO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需先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B。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待测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6~1.0T,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它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 ‎     提供的器材如下:‎ ‎     A.磁敏电阻,无磁场时阻值 ‎     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 ‎     C.电流表,量程2.5mA,内阻约 ‎     D.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k ‎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     F.开关S,导线若干 ‎(2)正确接线后,将磁敏电阻置入待测磁场中,测量数据如下表:‎ ‎ ‎ ‎1‎ ‎2‎ ‎3‎ ‎4‎ ‎5‎ ‎6‎ U(V)‎ ‎0.00‎ ‎0.45‎ ‎0.91‎ ‎1.50‎ ‎1.79‎ ‎2.71‎ I(mA)‎ ‎0.00‎ ‎0.30‎ ‎0.60‎ ‎1.00‎ ‎1.20‎ ‎1.80‎ 根据上表可求出磁敏电阻的测量值RB=          ,结合图1可知待测磁场的磁感 应强度B=           T。‎ ‎(3)试结合图1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T和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4)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3所示的磁敏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关于纵轴对称),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案 ‎ ‎(1)如下图所示 ‎(2)1500        0.90‎ ‎(3)在0~0.2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非线性变化(或不均匀变化);在 ‎0. 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线性变化(或均匀变化)‎ ‎(4)磁场反向,磁敏电阻的阻值不变。‎ 解析:(1)由图1得B=0.6 T时,=6.4,则=960 Ω。B=1.0 T时,=11.4,则=1 710 Ω,因Rb远大于滑动变阻器R,故滑动变阻器需用分压接法控制电路;因RB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故安培表需用内接法,故测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如上图所示。‎ ‎(2)由实验原理知Rb=,由表数据可得==1.5×103 Ω, =1.52×103 Ω, =1.49×103 Ω,=1.51×103 Ω,=1.5×103 Ω,则 RB==1.5×103 Ω(或画U-I图线,得Rb);因=10,由图1可得B=0.9 T。‎ ‎(3)由图1知磁感应强度B在0—0.2 T范围时,-B图线为曲线(非线性),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B的变化为非均匀变化;由图1知磁感应强度B在0.4—1.0 T范围时B图线为直线(线性关系),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B变化为均匀变化。‎ ‎(4)由图3,因RB-B图线是关于纵轴对称的,故磁感应强度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不变。‎ ‎ ‎ ‎ ‎ 第1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海南卷))‎ 题目 ‎ 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         mm.‎ 答案 ‎ ‎2.793(在2.791—‎2.795 mm之间都给分)‎ 解析:从主尺上读得2.5 mm,再从转动尺上读得0.29 mm,再估读一位0.003 mm,总计可得2.793 mm.‎ 第13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题目 ‎ ‎21.(1)图1是电子射线管示意图。接通电源后,电子射线由阴极沿x轴方向射出,在荧光屏上会看到一条亮线。要使荧光屏上的亮线向下(z轴负方向)偏转,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B.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C.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D.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2)某同学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3中0、1、2……6点所示。‎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S1、S2、S3……S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S1、S2、S3……S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F.重锤 ‎②将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4所示,则S2=__________cm,S5=__________cm。‎ ‎③该同学在图5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图线。‎ ‎④根据-t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__________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答案 ‎ ‎(1)B ‎ ‎(2)①A,C ‎②(2.97~2.99),(13.19~13.21)‎ ‎③如图 ‎④(0.16~0.20),(4.50~5.10) ‎ 解析:(1)因电子带负电,由左手定则知要使荧光屏上的亮线向下(z轴负方向)偏转,所加磁场方向应沿y轴正方向,故A错,B正确;若加电场,电场方向应沿z轴正方向,故C、D错。‎ ‎(2)①A,C ‎②2.98 cm,13.20 cm。(注意0计数点与0刻度线不对齐;刻度尺读数要加一位估读数)‎ ‎③如下图。‎ 由②知,计数点2的= cm/s=37.3 cm/s,计数点5的= cm/s=66 cm/s,故得2、5计数点的坐标分别为(0.08,37.3),(0.2,66),坐标中点如图。‎ ‎④由S=v0t+at2得=v0+at,故-t图线与纵轴交点即为计数点0的速度,由图得v0=0.18 m/s;因-t图线的斜率即为a,则a= m/s2,解得a=4.8 m/s2。‎ ‎ ‎ 第14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 题目 ‎ ‎22.(1)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 mm。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2)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AB的距离应为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练习使用示波器”实验中,某同学将衰减调节旋钮置于最右边的“∞”挡,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X输入”与“地”之间未接信号输入电压,他在示波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答案 ‎ ‎(1)4.120;(2)0.986,2.58,5.99;(3)B ‎ 解析:(1)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02 mm,故其读数为(4.1+0.002×10)cm=4.120 cm。‎ ‎(2)由题知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02×5 s=0.1 s。‎ vc==‎0.986 m/s 由SCE-SAC=a(2T)2,解得a=2.58 m/s2‎ 由SAB=SCD-2aT2=5.99 cm。‎ ‎(3)因“x输入”与“地”之间未接信号输入电压,故选B项。‎ 第15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标))‎ 题目 ‎ ‎14.如图11(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11(b)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 图11‎ ‎(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m/s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___________.‎ ‎(3)如果取重力加速度‎10m/s2,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与小车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 ‎(1)5.0 m/s2.(结果是4.8 m/s2的得1分) ‎ ‎(2)D4D3区间内 ‎(3)1︰1 ‎ 解析:(1)c段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Δs=a,则 a==5.0 .‎ ‎(2)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区间内.‎ ‎(3)由牛顿第二定律:对c段,gsinθ+f=‎ 对a段:g-T=‎ T′-gsinθ-f=‎ 因=5 ,=2.5 ,代入联立得∶=1∶1.‎ ‎ ‎ 第16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 题目 ‎ ‎22.(1)现要测定一个额定电压4 V、额定功率1.6 W的小灯泡(图中用表示)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所测电压范围为0.1 V~4 V。 ‎ 现有器材:直流电源E(电动势4.5 V,内阻不计),电压表(量程4.5 V,内阻约为4×104 Ω),电流表(量程250 mA,内阻约为2 Ω),电流表(量程500 mA,内阻约为1 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30 Ω),电子键S,导线若干。‎ 如果既要满足测量要求,又要测量误差较小,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下面两个电路应该选用的是           。‎ ‎   ‎ ‎               甲                          乙 ‎(2)一块玻璃砖用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折射率。给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1、P2、P3、P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 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aa’和bb’,aa’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表示另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位置如图)。用P1、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ⅰ.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3、P4?‎ ‎                                                                      。‎ 试在题图中标出P3、P4的位置。‎ ⅱ.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简要写出作图步骤。‎ ‎                                                                      。‎ ⅲ.写出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       。‎ 答案 ‎ ‎(1)    甲 ‎ ‎(2)i.在bb一侧观察P1、P2(经bb′折射、aa′反射、再经bb′折射后)的像,在适当的位置插上P3,使得P3与P1、P2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即让P3挡住P1、P2的像;再插上P4,让它挡住P2(或P1)的像和P3。P3、P4的位置如图。‎ ii.①过P1、P2作直线与bb′交于O;‎ ‎②过P3、P4作直线与bb′交于O′;‎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OO′的中点;‎ ‎④过O点作的垂线CD,过M点作bb′的垂线与相交于N,如图所示,连接ON;‎ ‎⑤。‎ iii..‎ 解析:(1)灯泡的电阻,由,所以选择量程为500mA的电流表,又因为,所以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所以选择甲图。‎ ‎ ‎ ‎(2)略 ‎ ‎ 第17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 题目 ‎ ‎12. (1)小球作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0.1 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OA=6.‎51 cm,AB=5.‎59 cm,BC=4.‎70 cm,CD=3.‎80 cm,DE=2.‎89 cm,EF=2.‎00 cm. ‎ 小球在位置A时的速度大小νA=_______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m/s2.‎ ‎(2)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 ‎    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   (1)0.605      0.9 ‎ ‎   (2)偏小      不变     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 第18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 题目 ‎ ‎13.现要按图①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E(约1.5 V)和内阻r(约20 Ω),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 ‎    电流表A1、A2(量程0~500 μA,内阻约为500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100 Ω,额定电流‎1.0A),定值电阻R1,(阻值约为100 Ω),电阻箱R2、R3(阻值0~999.9 Ω),开关、导线若干.‎ ‎    由于现有电流表量程偏小,不能满足实验要求,为此,先将电流表改装(扩大量程),然后再按图①电路进行测量.‎ ‎    (1)测量电流表A2的内阻 ‎    按图②电路测量A2的内阻,以下给出了实验中必要的操作.‎ ‎    A  断开S1‎ ‎    B  闭合S1、S2‎ ‎    C  按图②连接线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最左端,R2调至最大 ‎    D  调节R2,使A1的示数为I1,记录R2的值 ‎    E  断开S2,闭合S3‎ ‎    F  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A1、A2的指针偏转适中,记录A1的示数I1‎ ‎    请按合理顺序排列实验步骤(填序号):___________.‎ ‎    (2)将电流表A2(较小量程)改装成电流表A(较大量程)‎ ‎    如果(1)中测出A2的内阻为468.0 Ω,现用R2将A2改装成量程为20 mA的电流表A,应把R2调为_____________Ω与A2并联,改装后电流表A的内阻RA为____________Ω.‎ ‎    (3)利用电流表A、电阻箱R3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用电流表A、电阻箱R3及开关S按图①所示电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改变R3的值,记录下电流表A的示数I,得到若干组R3、I的数据,然后通过作出有关物理量的线性图象,求得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 ‎    a.请写出与你所作线性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b.请在虚线框内坐标中作出定性图象(要求标明两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    c.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E.‎ ‎         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r.‎ 答案 ‎ ‎   (1)C  B  F  E  D  A ‎ ‎   (2) 12        11.7  ‎ ‎   (3)答案一 ‎ a.R3+RA=E-r b.‎ c.直线的斜率               纵轴截距的绝对值 ‎      ‎ ‎ 答案二 ‎ a.(R3+RA)+         ‎ b.‎ c.直线斜率的倒数             纵轴截距除以斜率 ‎ 答案三 ‎ a.R3=E-(r+RA)‎ ‎            ‎ ‎ b.‎ c.直线的斜率              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与RA的差 第19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程))‎ 题目 ‎ ‎1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A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图5中、……),槽间距离均为。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B上。实验时依次将B板插入A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打完一点后,把B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如图6所示。‎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_______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将B板向内侧平移距离,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图6中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答案 ‎ ‎(1)斜槽末端切线水平、A板水平且其上插槽与斜槽中心轴线垂直、B板竖直,‎ ‎        小球每次平抛初速度相同 ‎ ‎(2)使小球类似于沿平板做平抛运动 ‎(3)‎ 第20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程))‎ 题目 ‎ ‎1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7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池组(电动势约3V)、电流表(量程‎0.6A,内阻小于1Ω)、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0~10Ω)、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 ‎ ‎(1)该同学按图7连线,通过控制开关状态,测得电流表内阻约为0.20Ω。试分析该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写出利用图7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8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由此求出待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 Ω。(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 ‎(1)S合向C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 ‎ ‎(2)①打开K,S合在D上;②改变R 的值,读出几组R、I的值。‎ ‎(3)2.88   2.39‎ 第2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题目 ‎ ‎17.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 U-I关系的实验数据: ‎ ‎(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    (填“甲”或“乙”);‎ ‎(2)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 ‎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 ‎(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和两个上述小灯泡组成串并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V的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流过灯泡b电流的两倍,则流过灯泡b的电流约为      A.‎ 答案 ‎ ‎(1)甲  (2)连成平滑曲线(图略),变大  (3)0.07A 第2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四川卷(新课程))‎ 题目 ‎ ‎22.(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①测摆长时,若正确测出悬线长L和摆球直径d,则摆长为           ;②测周期时,当摆球经过           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1次,测出经过该位置N次(约60~100次)的时间为t,则周期为           。‎ ‎    此外,请你从下列器材中选用所需器材,再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出重力加速度g,并参照示例填写下表(示例的方法不能再用)‎ A.天平;B.刻度尺;C.弹簧秤;D.电磁打点计时器;E.带夹子的重锤;F.纸带;G.导线若干;H.铁架台;I.低压交流电源;J.低压直流电源;K.小车;L.螺旋测微器;M.斜面(高度可调,粗糙程度均匀)。‎ ‎ ‎ 所选取器材 ‎(只填器材序号)‎ 简述实验方法 ‎(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 示例 B、D、E、F、G、H、I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重锤竖直下落。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果。‎ 实验 设计 ‎ ‎ ‎ ‎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需要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现用最小分度为1 mm的米尺测量金属丝长度,图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金属丝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测得的金属丝长度为          mm。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如果受条件限制,身边只有米尺1把和圆柱形铅笔1支。如何较准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请简述测量方法:‎ ‎                                                          ‎ 答案 ‎ ‎(1)①;②平衡; ‎ ‎ ‎ 所选器材 简述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 A、C、E 用弹簧秤称出带夹子重锤的重力大小G,再用天平测出其质量m,则g=G/m。‎ 或 实验设计 B、D、F、G、I、K、M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小车一起沿斜面下滑。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改变斜面高度再测一次。利用两次数据,由牛顿第二定律算出结果。‎ ‎(2)①972.0 mm ‎②在铅笔上紧密排绕金属丝N匝,用米尺量出该N匝金属丝的宽度D,由此可以计算得出金属丝的平均直径为D/N 解析:(1)摆长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长度,所以摆长为;从人的视觉考虑,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计时误差最小。实验设计见答案。‎ ‎(2);测量方法见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