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5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历史必备必修1课外知识点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二次工业重心转移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从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第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是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上。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就为全会的召开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准备了条件。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封建社会时间,开始与结束 开始时间为秦统一六国,是公元前221年 结束时间为傅仪退位,是公元1911年 ‎3天朝上国是中国中心主义对中国的称呼,古代中华文化圈国家对中国正统皇朝的官方称呼为“天朝”。中国自隋朝起,因为国力强盛,建立了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国家为附属、藩属国的天朝体系,而附属、藩属国对中国称天朝宗主国,如高句丽、琉球、吐谷浑等国称中国为天朝。历代封建王国对本国、本王国的称呼,意指本国本朝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周边其他“蛮夷”的“天朝大国”。‎ ‎ 4春秋结束是在前476年,战国时期及社会秩序重组时期,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实际上是分封制的瓦解表现。秦商鞅变法则以法律形式中止了分封制,即以军功分侯。‎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行省制的内容: (1) 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2) 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包括管理北方的岭北行省、管理东北的辽阳行省和西南的云南行省等)。 (3) 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4)‎ ‎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作用: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影响 :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是行政区划制度,也是今天我们现在省份划分的基础 主要是指西汉初期实行的分封制.西汉初年,刘邦为了巩固他们刘家的统治,封同姓为王. 但是刘老爹由于没有预见到他的儿子当是会有位能成为一个帝国的皇帝,所以没有为刘邦多生几个兄弟.造成了汉初刘邦封建诸候王时自家兄弟不够用.所以初始封的几个王国都很大,比如齐国,那是刘邦大儿子刘肥的,凡是能讲齐地方言的都封给刘肥.另一个大国是楚国,首位国王是刘邦之弟刘交,也很大,好几十座城池.再有一个就是吴国,刘邦封他的侄子刘濞为王. 这些王国,在刘邦活着时还能老实,但是在吕后临朝之后,惠帝刘盈没有后代,所以最后当皇帝的是刘帮的另一个儿子代王,即汉文帝.由诸候王到皇帝的转变,刺激了其他诸候王,他们认同样都是太上皇的后代,他们也有理由成为皇帝. 而且,由于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王国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人口也成倍的增加,所以他们的实力大增强.到了汉文帝时,各个王国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屏障,而是中央政府的威胁,尤其是齐、楚、吴、淮南等国。 但是汉文帝时虽已着手解决这些王国问题,但是,终汉文帝之世,除了把齐国一分五之外,并没有进行大的动作。汉景帝上台,采纳“削藩”之策,想对各诸候国动手。可还没等汉景帝动手,吴楚诸国开始发动叛乱,即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结果是中央胜,七国败。之后,中央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上台,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令”之策,封各诸候王嫡子之外的儿子为王或候,而不增加其封地。这样,几代下来,经过分割,原来的诸候国变得越来越小,最终这些小国再也不能形成对中央的威胁。‎ ‎5第一阶段(冷战前期)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因此苏联还不足以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真正的撼动,因此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追求的缓和冷战开始以来僵硬的美苏关系,希望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时又有一些有挑战性的举措对外扩张,前者的标志性事件是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后者的标志则是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和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一阶段美国凭借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优势占据战略优势,典型例子就是迫使苏联撤走了在古巴的导弹。 第二阶段(冷战中期) ‎ ‎ 是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苏联强势扩张,美国则处于战略守势。这一时期,苏联缩小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一举超过美国。而美国由于长期陷于越战,加上73年的石油危机以及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霸主地位被严重动摇,不得不采取相对保守的战略,响应苏联提出的缓和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遏止苏联扩张和维护自身地位。在这一阶段双方关系曾经有一段缓和时期,大体是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主要标志是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签署关于《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苏联的扩张到79年入侵阿富汗达到顶峰,随后就有了衰退的迹象,而随着里根的上台,美国也开始扭转战略被动局面,争霸格局再次面临改变。 第三阶段(冷战后期) 是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开始的标志是戈尔巴乔夫上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美国重新获得优势,而苏联则是全面收缩。里根上台后有效复兴了美国的经济,以此为基础扭转争霸中被动防守的不利局面,以军事实力扩张为手段,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根本重新获得战略优势。而苏联国内经济此时出现严重困难出现停滞,特别是入侵阿富汗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军事,经济和外交负担,无法继续支撑争霸战略。戈尔巴乔夫为了集中精力和财力以解决国内问题,不得不采取全面收缩的态势,并最终由于改革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冷战到此也结束了。 美苏争霸根本上来说是两国综合国力之间的综合较量,在前阶段军事实力是最主要的参考指标,而往后经济实力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两国为了争夺军事上的优势都把大量国家资源投入军备竞赛,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长远的损害。美国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危机和70年的滞胀,而苏联的影响则更大,由于经济长期畸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无法得到应有的提高,国内矛盾不断激化,成为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世界长期处于核阴影的笼罩之下,就是所谓的冷和平,国家形势长期紧张。 第一阶段,苏联和美国各有攻守,由于美国强于苏联,总体来说是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第三阶段,苏联力不从心,经济陷入困境,美国强于苏联,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相比完全相反了,由于苏联强于美国,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也就是苏攻美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慢慢讲给听!‎ ‎6贵族管理最典型的就是分封制,特点是:同姓分封,血缘世袭。官僚制是通过系统的体制和标准来选拔来管理,例如科举制度。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系从秦朝的郡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由皇帝选拔中央官员和地方长管,‎ ‎7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上的两方面政策组成。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8政事堂,拼音:zhèng shì táng ,释义: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 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 ‎9土地革命(1927-1937),指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同时也可指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革命)。在此介绍的是十年内战时期的,即初级土地革命。‎ ‎10.1934年10月撤离江西苏区。1935年10月转移至陕甘苏区。‎1937年9月22日宣布取消。‎ ‎11察举,即经过考察后进行荐举,是在先秦乡里举荐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官制度。此制度盛行于两汉,中衰于南北朝。具体的方法是: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由丞相、诸侯王、公卿和郡国守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按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御史二府及九卿策试;根据对策成绩高下分别授官或为郎官候补。考试地点在京城的太常寺或公车司马署等处。‎ 征辟,亦称辟举,是主要长官人用隶属的制度。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种范围广泛而又十分重要的入仕途径。征辟分为中央长官征辟和地方长官征辟两种途径。‎ ‎ ‎ ‎ ‎ ‎12首先简介一下郡县制。郡县制是秦汉时期出现的,从中央到地方,只有三层关系。中央—郡—县。其好处就在于政令的传达是相对全面的,方便的,相对政令滞后现象会减少,传达关系从最高的决策者到最低的执行者只有两级。秦初设36郡县,汉代时郡有百余个。顺便插一句汉代郡太守的俸禄和三公九卿是相等的。都是2000石。‎ 再来介绍一下行省制,行省制度只在元清两朝实行,而元朝所创造的行省制中“行省”二字是“行中书省”。中书省的类似于现在的国务院,中书省最高长官就是“丞相”。“行中书省”的意思就是中央委派中央官员到地方设立丞相之职位,从意义上而言元代的行省制度中第一级的行政单位是没有地方长官的,都是有中央的“丞相”“行”至此地来管理地方。而元代之所以会有这种制度的产生式元代蒙古贵族对于汉人的不信任和不放心,中央是不会将政权下放地方手里。在此我插一句关于行省制度制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各行省独立,拿陕西来说,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而之所以将汉中与安康等地划入陕西就是为了防止四川民变独立,如果四川民变独立,其在地里位置上会受到极大的牵制,如果四川独立,而陕西不独立,类似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历史典故是绝对不会再现的。所以行省制度相对比较更加“中央集权”。从侧面也体现出了元朝统治者的“用心险恶”。‎ 在此,我说下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政治制度差不多延续元朝,换汤不换药。元明最多行政等级有五级,过于庞杂。且明朝改进后更具有代表性。和现如今行政制度差距小。明朝的第一级行政级别,不称“省”而称“承宣布政司”。因为与元代行省差距较小只是后代的人习惯称之为”省“。明朝的行政制度延续了元朝的也是三级(元朝也有五级,四级的,元朝有的地方比明朝多“路,州”)明朝行政是,布政司(约等于现在的省)—府(约等于现在的市)—县(约等于现在的县)。而在这其中布政司一级有三个长官,分别是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除过“都指挥使”掌管军事外,相对较少参与政事外,可以笼统的说明朝的每一个”省“有两个或者说有”三个“省长”。府县一级更是有过于庞杂的行政等级以及行政分权。这对于政令传达是极为不便的。‎ ‎ 在中国众多的朝代中,最好的行政级别就是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因为政令方便传达,只有两级,而不方便的就是元明时期的行省制度。‎ ‎13秦朝高度的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实行是郡县制,贵族没有任何封地 。 汉朝建立后错误的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以为秦朝灭亡是因为发生农民起义后没有诸侯来勤王。所以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 ‎。 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影响了中央集权。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减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区,导致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又减缩诸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之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14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生于后汉,形成于魏晋。曹丕为代汉作准备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成为世家官僚垄断选举的工具。为了取得世家官僚的支持,司马氏对他们采取笼络和放纵的政策。司马炎建国后,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因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政治上,他们累世做职闲望重的高官;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并且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社会地位高人一等,不与无特权的庶族(又称寒门)联婚和同乘共坐。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他们特别注意门第。他们垄断政治,排斥庶族寒门。庶族即使做官以后,依然受到士族的歧视。至于那些不愿巴结士族的庶族地主,便一生沉滞,永无晋升的希望。‎ 参考资料:‎ 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士族的存在是一种社会现象,同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国家政权对社会基层的控制力、统治方式与技术能力、文化上的向心力、市场交换的频度与交通、传播事业的发达等方面相适应。‎ ‎15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庄。1938年3月至4月中旬在山东省南边台儿庄与意图由山东分两路进攻徐州的日军师团精锐进行的战役,日军第5师团板垣征四郎主攻临沂,第10师团矶谷廉介主攻滕县、临城、台儿庄。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的一部分。此次大捷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16中共中央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军事战略问题、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毛泽东在会上指出,战略方针应该是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重性,是可以争取的。会议通过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目前党的基本战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民族的力量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并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 ‎  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表明党已经克服“左”‎ 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不失时机地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使党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表明党在继遵义会议着重解决军事路线问题和组织问题之后,开始努力解绝政冶路线问题;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能够从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