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0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真题山东卷文综答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工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 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3~4题。 表1:‎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 ‎(元/千克)‎ 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 ‎19~23‎ ‎1.20‎ ‎3.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4.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谐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 ‎6.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7.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 ‎ 唐宋时期,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发展,经济趋于繁荣。回答8~9题。‎ ‎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9.图3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29世纪中国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 11.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图4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拨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13.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14.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变化趋势 B.由亚洲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15.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16.2003-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分别为10.6%、28.5%。这说明我国 ‎ ①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②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同推进 ‎③经济发展的对外关联程度提高 ‎④进出口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行政机关应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这有利于 ‎ ①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维护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③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④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8.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1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 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 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 人民的共同心声。回答20~21题。‎ ‎20.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 ‎ 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21.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22.《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这启示我们要 ‎ ①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④重视做好量的积累 ‎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 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回答23~25题。‎ ‎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24.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图5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 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25.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必做部分 ‎26.(26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图6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2是图6中A、B、C三省 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 回答下列问题。‎ (1) 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6分)‎ (2) 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3) 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有建沿江高速公路?(3分)‎ (4) 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6分)‎ ‎ (1)西南风。‎ ‎ 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 (2)水热资源丰富。‎ A,B,C三省比重下降;东北三省所占比重上升。‎ A,B,C三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A,B,C三省(与全国或东北三省相比)粮食单产增长幅度教小 ‎(3)与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 ‎ (4)泥沙淤积造成的潮泊萎缩及引起的洪涝频繁问题。‎ ‎ (依据地球环境的整体性说明)该问题主要与人潮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人潮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 ‎27.(25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礼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 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分)‎ ‎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 ‎ ‎ ‎ (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理(或儒家思想)‎ ‎ (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回答中国传统思想或宗法制度的不给分)。‎ ‎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 ‎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 ‎(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 ‎ (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2分)‎ ‎(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 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28.(25分)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揭示图7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并简要说明能够促进这些信息所示变化的财政措施。(6分)‎ ‎(2)山东文化底蕴深厚。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7分)‎ ‎(3)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全省人民的共同参与。某校高一(3)班学生以“山东省基层群众自治状况”为课题,组成了研究性学习小组。该小组搜集到以下资料:从2007年9月到2008年2月,山东省81055个建制村中,已有80490个村通过投票选举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民参选率高达94.6%。‎ 该小组针对所搜集资料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展开了热烈讨论。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全面简述自己的观点。(9分)‎ ‎(1)经济信息:2007年山东省对高新技术、环境管理等行业投资大幅上升,对电力、冶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 若答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方之有理的答案,可给分。‎ 措施:①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引导资源在不同行业间合理流动。‎ ‎②通过调控不同行业的财政支出,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③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为节能减排、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若笼统回答“调整财政收支方向、结构”或从财政收支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省,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②继承山东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立足山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性。‎ ‎(若答出“不断融入时代精神”、“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人才”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最高不超过分)‎ ‎(3)①我国国家性质决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体现,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②村民选举村委会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较高的参选率说明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养逐步提高。③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若答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29.(35分)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间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3分)‎ (2) 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分)‎ ‎ ‎ ‎ 答案:‎ (1) 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 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的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2) 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三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3) 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8分)‎ ‎(3)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 ‎(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3分)‎ ‎(4)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材料四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图10是某市民在不同年份春节家庭消费的主要走出项目。‎ ‎(5)春节消费体现了不同年代生活消费的主要特征。根据图10,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该市民在家庭消费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2分)并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五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6)结合材料五,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7分)‎ ‎(5)变化:生存资料消费逐渐降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水平提高。‎ 若答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酌情给分。‎ 原因: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从而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 ‎ ‎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提供了保障。‎ ‎(6)①必须遵循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 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的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④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选做部分]‎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图11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6分)‎ (2) 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 (1) 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 (2) 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 防迷路。‎ ‎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 (2) 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 ‎(1)主要位于平面地区,地抛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图13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的环境问题。(4分)‎ ‎(1)总是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只答大气污染的得分)‎ ‎(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新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 ‎(2)梭论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两者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立军功:努力耕织。‎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商鞅:不畏权贵 严刑峻法 ‎34.(10分)〔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6分)‎ ‎ ‎ 答案:‎ ‎(1)本题可从“接受”和“不接受”两者中任选一观点作答,但只表明态度不给分,请说明理由 答案一:应该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清室优待条件”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二:不应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清室优待条件”反封建的不同底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2)彻底废除了帝号;进一步削弱了清室特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观念。‎ 如果照抄材料或回答“减少清室费用”、“居住地发生变化”等可酌情给分。‎ ‎ ‎ ‎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1分)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4分)‎ ‎(2)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5分)‎ 答案:‎ ‎(1)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建立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联合国建立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4分)‎ ‎(2)联合国成员国多;(1分)世界主要大国都参加了联合国;(2分)国际联盟主要被少数西方大国所控制,在联合国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第I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C B D B B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A C C B A A B ‎21‎ ‎22‎ ‎23‎ ‎24‎ ‎25‎ D D B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