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1.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2+3选1仿真模拟卷(三)
(限时:5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报告】 本套试卷是在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依据最新《考试大纲》命制而成的。试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套试卷原创度高,既注重知识的主干性和覆盖面,又充分发挥了地理图表的功能,符合高考对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2014年的高考复习备考有重要的检测作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下图(其中②③④为城镇),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 )。
A.500米 B.900米
C.1 100米 D.1 400米
2.站在①处的人能直接看到的地点有 ( )。
A.甲村、虎山山顶 B.②③镇、乙村
C.④镇、龙山山顶 D.虎山山顶、④镇
3.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 )。
A.M线 B.Q线
C.P线 D.N线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乙村的海拔在200~4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位于①地的西北方向,其海拔在1 000~1 200米,故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介于600~1 000
米。第2题,两点之间能否直接看到,关键是两点之间是否有障碍物。据图可以看出,甲村位于①处所在山谷的下方,故可以在①处直接看到甲村;虎山山顶的海拔与①处相似,故虎山山顶也能被①处的人看到;龙山海拔较高,④镇由于龙山的阻挡;乙村位于山谷中,且与①处之间有山脊,①处与②处之间有虎山阻挡,故龙山山顶、④镇、乙村、②处都不能被站在①处的人看到。第3题,据图可知,M、N、P、Q四条公路线中N线所经地区地势平坦,线路较短,连接较多的城镇。
答案 1.B 2.A 3.D
下图为30°N附近海平面某月气压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4~5题。
4.该季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北京日出东南
B.天山牧民在山麓牧场放牧
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D.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5.造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
解析 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季节亚洲低压强盛,应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此季节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京应日出东北;天山牧民应在山上牧场放牧;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慢。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地分别处于亚欧大陆亚热带的大陆西岸和大陆东岸,自然景观分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造成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的交替控制,乙地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答案 4.C 5.D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6~7题。
6.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 m
7.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解析 第6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丙三地中降水最多的是丙地,则丙地应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该山地的山麓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9~13 ℃,该山地应位于亚热带地区;该地最冷月是7月,说明其位于南半球,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应为寒流;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该山地东坡最热月平均气温为0 ℃的海拔约为5 300 m,即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 m。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的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年降水量为350 mm,属于半干旱地区,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答案 6.D 7.C
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城市1970~1996年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城市发展较快的方向是 (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9.该城市要建钢铁厂,最适宜布局在 ( )。
A.M处 B.N处
C.O处 D.P处
解析 第8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东北部1970~1996年年平均气温增幅最大,应是城市发展较快的地方。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城市位于欧洲西部,主要受盛行西风即西南风的影响,钢铁厂会产生大气污染,最适宜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即图中的O处。
答案 8.A 9.C
读下表,回答10~11题。
中国台湾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情况表(1951~1990年)
单位(%)
年份
1951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0
稻米
52.25
50.75
48.51
46.77
46.51
48.96
47.72
41.95
39.33
甘薯
15.4
14.91
14.62
13.97
13.92
7.71
3.9
1.7
-
甘蔗
3.95
5.49
5.8
6
5.59
6.84
7.44
5.09
5.71
其他水果
2.11
1.8
1.95
6.36
7.26
7.64
9.93
13.82
19.29
蔬菜
5.23
5.30
5.61
6.69
9.06
11.95
15.84
18.92
16.3
10. 影响表中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条件改善 B.市场需求变化
C.劳动力素质提高 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11.对中国台湾1951~1990年主要作物种植面积数据进行分析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解析 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1951~1990年中国台湾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特点是稻米和甘薯种植面积总体上减小,而面向市场的甘蔗、其他水果和蔬菜的种植面积总体上增大,这主要是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第11题,在一定的数据源基础上,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可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 10.B 11.B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2010年10月底,中国专家组在塞内加尔(N地所在国)的水稻种植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这将为更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材料三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其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近年来马赛人迁徙的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气候类型
干季
湿季
多多马
热带草原气候
5~10月
11月~次年3月
基塔莱
11月~次年4月
4~10月
(1)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2)判断M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3)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塞内加尔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6分)
(4)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6分)
(5)请结合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分析非洲热带草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
解析 第(1)问,主要考虑寒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即可。第(2)问,M地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成因可结合气压带和风带进行分析。第(3)问,优势气候条件可从热带草原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方面分析;限制性人为条件可从种植经验、技术水平、水利设施和机械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问,根据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作答即可。第(5)问,非洲热带草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答案 (1)东岸比西岸气温高。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
(2)热带草原气候。地处热带,全年气温较高;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多,形成湿季;冬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形成干季。
(3)优势气候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限制性人为条件: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两点即可)
(4)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原因: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经过的地区分别是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干、湿季依次交替,干季时草原一片枯黄,湿季时草原一片葱绿;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月~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
(5)非洲热带草原地区因为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对草原造成破坏,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13.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下面两图分别为1996~2004年福州市非农业人口比重与耕地面积变化图和非农业人口比重与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图。
材料二 下表为1996年和2004年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表。
用地类型
1996年
2004年
面积(公顷)
面积(公顷)
建设用地
73 682.62
88 794.83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0 875.32
72 251.29
交通用地
5 973.97
9 105.62
水利用地
6 833.33
158 607.22
未利用地
162 425.74
158 607.22
据材料一中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1996~1998年,耕地大量减少,建设用地(1)(1)简述该市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过程,并据此推测在这一阶段该市的城市化特点。(12分)
(2)据材料分析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
解析 第(1)问,根增加较快;1999~2001年,耕地减少幅度较小,建设用地增加幅度较小;2002~2004年,耕地减少幅度变大,建设用地增加幅度变大。城市化加速发展。
(2)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交通用地较少,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未利用土地面积较大,闲置土地较多。(两点即可)
14.各地考生根据考试情况选做。
A.(10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理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海拔约为2 090米,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苍山洱海自然风光、大理古城历史文化、喜洲白族村落、宾川鸡足山、蝴蝶泉闻名于世,先后获得了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城市”等称号。可开展山水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体闲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
(1)简述大理的旅游资源优势。(6分)
(2)简要分析大理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4分)
B.(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生态环境压力大。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易发生自然灾害。请分析图中A地区和D地区易发生的自然灾害。(5分)
(2)请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加剧与图中哪两个地区的生态破坏有关。(5分)
C.(10分)【环境保护】 霾是指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混浊现象。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数的长期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1954~2006年广州地区雾、霾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6分)
(2)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的原因。(4分)
答案 A.(1)旅游景观较多,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旅游资源独特,旅游价值高;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地处西南地区,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远;位置偏僻,交通通达度低;旅游配套设施落后,地区接待能力差。(两点即可)
B.(1)A地区降水较少,植被破坏严重,多发干旱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D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加上地势起伏大、夏季多暴雨等原因,多发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2)图中D、E两地区陡坡开荒、破坏森林等人类活动使水土流失加剧,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道和湖泊淤积,加剧洪涝灾害。
C.(1)雾日数的变化相对平稳。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78年之后霾日数显著增多,且变化起伏大;1999年左右达最大值,超过200天。(两点即可)
(2)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气温高,高空气温低,空气容易对流,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逆温条件下,低空的气温低,空气不易对流,导致污染物停留,不能及时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