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0 MB
  • 2021-05-14 发布

全国高考Ⅱ卷历史试题分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文综历史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答案】 A 【分析】 本题创设了地图与文字结合的新情境,考查考生整理和理解图文材料,并对有效 信息进行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地图展示了若干河湖、诸侯国与城池等地理要素,题干 的文字材料提供了范蠡、子贡在其中部分地方经商致富的信息,要求考生结合二者作出合 理推论。因为图文材料都没有涉及争霸战争、城市规模,故B、D两项可直接排除。C项“决 定”过于绝对,亦可排除。实际上,范蠡就是因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的极佳区位, 才去当地经商的。子贡亦基于类似原因,在以陶为中心的曹鲁之间经商致富,由此可见区 域位置对商业贸易的重大影响,所以正确答案选A。 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 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 C 【分析】 该题通过古代史书由私家修撰转变为官修并由宰相主持、皇帝参与的变化,考查 考生对历史基本问题的认识,考查通过历史事实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从古代史书的官修 性质,可见史书修撰主要为皇帝的统治服务,必然有掩盖历史真相或故意美化等问题存在, 故A项错误。官修史书必然带有官方立场,故而在评价历史事件时一定是从统治阶级的需要 出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史书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和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故B、D项错误。 朝廷重视修撰史书,主要目的是为其统治服务,故C项正确。 【高考链接】 2016年全国Ⅰ卷第26题、2016年全国Ⅲ卷第24题,均从不同角度考查中国的 重史传统。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 “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 C 【分析】 本题以南北朝到唐中期北方民众喝茶习俗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 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茶叶产自南方,对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来说,本不 习惯于饮茶。从题干所给的材料来看,唐中期,在北方的城市中出现了大量来自江、淮地 区的茶叶。这一现象反映的历史背景是,随着国家的统一,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特别是 随着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正确答案为C项。南茶北运的动力 主要是北方有消费茶叶的需求,而国家的统一仅提供了外在的条件,A项错误。B项在事实 和情理上是错误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使在今天,南北方的饮食习惯还是有较大 的不同。D项不符合唐中期的历史情况,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宋代,而不是唐 代。 【高考链接】 2017年全国Ⅰ卷第27题、2015年全国Ⅰ卷第26、27题,均考查经济发展带来 的社会变化,备考时应注意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社会影响,注意唯物史观的理解与渗 透。 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 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 A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明 确明初与后期中央权力变化和转移的脉络。前期,宦官不得干政,禁其读书是最直接的方 法。明中后期,出于对外廷官员的不信任,皇帝便利用宦官对其实行制衡,而这也对宦官 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间接促进了宫廷中宦官教育的发展。宦官识字的情况逐渐 制度化,他们干政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的存在,只能说明这一时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 了异变,即由原来的皇帝与外廷直接发生关系,转变到宦官可以票拟,进而再转入外廷。 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虽然宦官有票拟权,但是并不能代替皇帝进行决策,B选项不正确。 同时内阁依然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议政机构,宦官并未真正掌握决策权力,C、D选项均不正 确。 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 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答案】 B 【分析】 本题考点是洋务运动中官办洋务企业在资金方面所面临的困境,重点考查考生透 过历史现象分析其本质的能力。官办洋务企业初时一切费用由朝廷拨付,长此以往,朝廷 财政不能支撑。福州船政局为能维持下去,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转而向用船方收取材料 费,故B为正确项。“协造”方式生产并未改变官办性质,也没有实行市场销售,故A、C两 项错误。从资金不足、勉强维持生产的现状来看,近代轮船制造业根本谈不上走出困境, 故D为错项。 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 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 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答案】 B 【分析】 本题以一则活泼清新的“艾罗补脑汁”广告,考查考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获取 相关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反映出来的信息,由于“艾罗 补脑汁”广告成功,产品十分畅销,说明广告迎合了大众的需求。广告称:“欲图一国之 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说明大众有追求新思想的需求,故B为正 确项。1913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兴起,更谈不上影响日益广泛,故可排除A项。C项与题干 材料无涉,可排除。这则广告只是一种促销策略,谈不上推进文明,更何况文明的推进需 要民主、科学,故D项可排除。 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 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答案】 D 【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进而调动和运用所学 知识理解题干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从本题材料可以看出,抗日战争胜利 后,中共领导的山东根据地不仅中共党员人员占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而且中共领导 的群众组织成员达到400多万人。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共面临国民党的围剿,与国民党之间 的实力对比悬殊。正是在抗日战争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力量大大增 强,到抗战胜利后尽管与国民党相比仍处于弱势,但两者之间的实力对比悬殊程度不断减 小,反映出国共力量对比变化朝着有利于中共的趋势加强。考生准确合理地解读题干提供 的材料,结合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脉络,不难选出 正确选项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其他三个选项中,“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和“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与当时的历史不符,“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合 题意。 【扩展】 注意抗日战争前后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的变化。 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 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 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 C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 确、合理解读,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改革开放之初,各类人才奇缺。1977年恢复高考, 不仅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也是对之前人才选拔制度的 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类高等教育也获得了很大发展,人才选拔机制也得到了改 革深化。因此,根据改革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正确选项是C。A、D 所述内容目前还未实现,B所说内容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育状况。 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 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 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答案】 D 【分析】 该题旨在考查考生通过材料提取历史信息,进而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种有效信息 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历史结论的能力。自梭伦改革后,雅典建立了定期选举执政官 的共和民主制度,但有时也有人通过暴力或其他违反正当程序的手段夺取政权上台执政, 这些人虽然出身贵族,但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一般都比较重视占人口多数的平民的 利益,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权力来源的不合法性,故而在希腊人心目中,他们都 是僭取政权的僭主。这一现象说明,贵族阶层在法律上并没有垄断国家政权,否则僭主们 就无须采用非正当手段了,故而A项可以排除。僭主现象在当时虽非个案,但毕竟是少数, 并非普遍存在,这说明通过法定程序民主选举执政官已是雅典政治生活的正常方式,故而B 项是错误项。梭伦改革后,平民获得了选举国家官员和参与政府决策的政治权利,而且, 僭主们能够攫取执政权都是通过争取平民的支持而实现的,这恰恰说明了平民享有了基本 政治权利的历史事实,故而C项也是错误项。但凡权力来源不合法,则被普遍视为僭主,并 给予流放等形式的相应惩罚,而不存在古代中国那种成王败寇的现象与理念,这说明在那 时的雅典,选举产生执政者的民主政治已经是人心所向,故而D项是唯一的正确项。 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 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 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 A 【分析】 本题表面上描述一座教堂的变化,实际是以13世纪后半期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欧 洲社会变化为背景,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调动和运用知识,认识历史现象 和历史本质的能力。题干中的政府决定建“小而简陋”的教堂,还要结合“众多市民的意 志”,可见市民阶层即工商业阶层发展壮大,并日益影响政府的决策。B项“人文主义广泛 传播”始发于14世纪,而非13世纪后半期。教堂简陋与否并不能反映教会权威提升或下降, 故C项错误;新教理论在16世纪以后才逐渐形成,故D项不合题意。 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 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 C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设置了新的情境,阐述了一个历 史现象,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历史现象作出正确的说明。材料提供了1800 年美国总统将内阁成员解职的案例,选项为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四种解释。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执掌行政权,有权任免政府官员,因此C项是正确项。总统 将内阁成员解职是行政领域的行为,不涉及立法和司法,所以A项可以排除。内阁是联邦政 府的行政部门,是总统的下属,总统将内阁成员解职是总统的权力,所以B项可以排除。按 照美国惯例,总统所属的政党为执政党组成政府,因此D项也可以排除。 【高考链接】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掌握程度,2015年北京高考历史卷第 22题与此题类似。 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 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答案】 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赫鲁晓夫担任过苏联最高领 导人,他的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对于反映当时苏联国内政治经济状况、苏联对外关系有很 高的参考价值。但是也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以及受美苏冷战时代背景的影响,不同年代版 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选项A与题干不符,故不选。选项B,回忆录含有主观意识的内容, 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参考依据,但其可信度不一定比相关研究专著高,故该选项不选。选 项C,回忆录出版的版本不是版本越新就越接近历史真相,故不选。正确选项是D项。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做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 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 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 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 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 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 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 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 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答案要点】(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 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 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 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分析】 本题以清前期、近代清晚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开矿政策为线索, 重点考查考生对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采取的不同开矿政策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把握能力。 就中国历史而言,开矿政策不过是个小的切口,但却足以反映出三个不同时代大的历史状 况,折射出不同时代的不同特点。该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三种不同矿业政 策的差异及其产生的背景、原因和特点。 该题第(1)问,要求考生调动所学知识,比较雍正时期和洋务运动时期矿业政策的差 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雍正时期,我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传统的农业经济占主导,政府 实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因而实行矿业严禁的政策,使我国矿业得不到发展。到了 近代,历史发生巨大变化,外国列强开始不断侵略中国,这种侵略不仅表现在政治上、军 事上,更表现在经济上。为了维护统治,挽救危机,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发展了近代 机器生产。而近代机器生产离不开煤、铁,但当时煤等矿产品大多来自外国,使中国自己 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于是,改变原有的禁矿政策,实行开放矿业的政策势在必行。开放 矿业是在列强侵略的背景下清政府的被迫之举。该问中矿业政策的差异,在材料中即可比 较概括出来,产生的原因则需将相关所学知识迁移到材料中进行综合分析,方可得出。 该题第(2)问旨在考查考生对清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矿业政策的比较分析 能力,对“一五”计划关于矿业政策的特点和意义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此问的重点在于 对新中国矿业政策的分析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一五”计划体现了独立新中国举国家之力主动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气魄和力 量。矿业政策反映出国家工业化的宏伟蓝图,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钟表的演变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 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 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 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 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 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要点】 评分标准:论题部分0~3分,阐述部分0~9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 分值 要求 10~12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涵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能够引用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准确,分析合理,结论顺理成章;论述 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7~9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涵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能够围绕所拟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 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4~6 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涵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 文字较通顺。 0~3 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 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 顺。 示例: 论题:物理学的发展与钟表 近代早期,经典物理学处于形成时期,研究对象是物体,机械钟表计时不够精确;从 19世纪末开始,物理学研究逐渐深入到物质内部,出现原子物理学,在此基础上制造出原 子钟,精确度得到极大提高。这表明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钟表的进步和升级。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了钟表历史 演变的年表,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拟 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独立提出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这是对考生能力最高层次、最 全面的考查。钟表的演变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科学技术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密切相 关,相互作用。本题以钟表演变为切入点,要求考生将其从更广阔的社会发展中加以考察 分析。试题是开放性的,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角度,拟定论题加以阐述。试题的评分标准是 等级分制,根据提取信息、拟定论题、史论结合等基本要素划分等级赋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 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 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 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 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 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 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 【答案要点】(1)原因: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 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 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如考生答出其他内容, 言之成理,即可赋分。)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査考生有效解读材料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运 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为材料,第(1) 问要求概括改革的原因。首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的改革基本上都受到西方的影 响,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也不例外。其次从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也可得出相关答案。从“有 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但“无一人过问”,得出政出多门,互相 推诿;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得出北京城市 宜居性比较差,影响了城市形象;从“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 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得出清末北京城市日常维护不力,经费 经常被官吏贪污。 第(2)问是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并结合戊戌 变法的相关知识来分析问题。根据材料一“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可知 改革的困难在于打破了百姓习惯、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反对。考 生要回答改革的启示一问,就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可 知,此次改革的启示是除旧弊会触及各方面的利益,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两者不可偏 废;从所学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可知,改革要有强有力的领导阶层,领导者还需要有毅力 等。此问兼具开放性和历史学科能力考查。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 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 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 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 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 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 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 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9分) 【答案要点】(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 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 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 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分析】 该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题干给出了一战后建立欧洲联邦计划的提出以及未能实现的材料,第一问要求学 生调动和运用一战后欧洲局势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一战造成的巨大灾难,欧洲人对战争的 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理解白里安此时提出建立“欧洲联邦”计划的历史背景。第二问要 求考生联系法德两国的历史积怨、各国都把自己国家的安全置于首位的外交思维,以及战 后各国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经济危机下欧洲局势的动荡不定,深刻理解联邦计划未能实现的 原因。两个问题均强调培养考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不能简单地记忆历史知识, 而要能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以深入认识和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实践了能力测试的考查思 想。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 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 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 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 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 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 【答案要点】(1)原因: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 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原因: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 德的现实需要。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解读的能 力。问题(1)考查的是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考生阅读材料就可提取相 关信息进行归纳,得出其受到尊崇的原因。在回答本题的过程中,考生要区分历史事实和 历史认识,在认识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问题(2)考查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 原因。如果说问题(1)着重在颜回的个人道德层面进行考查,问题(2)则是考查考生如 何认识作为一个历史现象的颜回,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儒学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结合起 来考查,考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将对颜回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层面上来 思考,所以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不断深入的。 本题的另一意图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考试中通过对原始文本的阅读和提炼, 让考生学习和体会颜回的高尚品德,在考试中使考生受到教育和灵魂的洗礼,使考试本身 成为考生接受再教育的一个过程。 【附录】 2017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评述 教育部考试中心 对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 高试题质量为要求,试题难度适中,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 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了预期考试效果。同时,各套试卷遵循《考试大纲》 的命题原则,体现出高考的科学性、规范性、公平性,较好实现了测量和选拔功能。试题 主要特点如下。 1.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形成正确 的价值观引领。如全国Ⅲ卷第40题,通过郑成功收复和建设台湾这一历史事件,使考生加 深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台湾的回归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增强了两 岸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主义。又如全国Ⅰ卷第30 题,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体现了民主、平等。再如 全国Ⅰ卷第47题,通过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挂剑于墓”的行为,强调了儒者重“信” 的理念,重申了诚信的积极意义。 2.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国史、党史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更有 助于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本年度高考历史试题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 现实基础,如全国Ⅱ卷第41题,以清朝盛世雍正年间、中国近代洋务时期、新中国第一个 五年计划期间三个不同时段的矿业政策为线索,反映出长时段中国家历史巨变和求富求强 的轨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如全国Ⅱ卷第30题,提供了抗日战争胜利 后山东根据地取得重大发展的史料,证明了党在抗日战争中依靠群众和坚持全面抗战的正 确性。再如全国Ⅲ卷第46题,材料是关于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陈云的经济思想和贡献,反 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探索道路的发展历程。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积累的革命文 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历史试题注重对优秀和先进 文化的弘扬,如全国Ⅱ卷第47题叙述了孔子弟子颜回的生平及其安贫乐道、尊师重教的高 尚品格,饱含儒家文化中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又如 全国Ⅲ卷第30题叙述了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的“紫石英事件”,否定了近代以来列强的在 华特权,彰显了独特的革命文化。再如全国Ⅱ卷第31题涉及恢复高考后的教育发展情况, 突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典型试题,都有助于学生科学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增强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完善考查途径,提升考核效果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考查要求侧重“基础性、 综合性、创新性”,通过科学设计试题内容与形式,着重考查学生对通用性知识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基础性而言,历史试题 设计切实把学科主干知识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考生作答都必须结合所学,如全国Ⅰ 卷第24题以分封制为依托,第30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Ⅱ卷第34题考查美国政体等, 均以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综合性体现在试题设计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全国Ⅰ卷 第41题提供了法国大革命和近代中国对于民族主义的阐述,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 运用知识深入思考,综合考查了概括、说明、比较、评价等学科方法的掌握情况。创新性 体现在增强试题情境的挖掘度和设问的开放性上,如全国Ⅱ卷第42题以钟表的演变为主题, 要求考生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较好地考查了信息整合、提炼概括和阐述论证的能力。 5.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凸显高考选拔功能 本年度高考历史命题在保证试卷结构、考试内容、相对难度稳定的基础上,力求有所 创新突破,不断推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试题整体设计进一步明确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 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素养和宽阔的视野,能够在知识积累、素质养成和能力提 升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全国Ⅰ卷第42题列举了14~17世纪中西方若干政治、经 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史实,要求考生提取信息并形成论题,进行论述。该题 要求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 问题四个层级;考查的学科素养,囊括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多角度、 多层次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6.落实《考试大纲》修订后的考查内容,引导中学历史教学 通过对《考试大纲》的修订,历史学科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考生对 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全国Ⅰ卷第26题,题干以表 格形式提供了官修史书中关于唐代初期唐军与薛举泾州之战的四种不同叙述,要求学生确 认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部分。又如全国Ⅲ卷第27题转引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 活动的两种历史叙述,强调只有对历史叙述进行精慎的辨析,才能更接近历史真实的重要 性。对于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史学方法传授、概念辨别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