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4.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案20 板块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专题
[目标定位]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重大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分布,以及进行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读。
一、板块构造学说与火山、地震
例1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线代表________(生长和消亡)边界。
(2)图中③是________板块;④是________板块。
(3)板块的交界地带是世界上主要的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集中分布地带。
【反思归纳】
板块构造学说是地理学界目前比较盛行的解释______________的理论,可以对目前全球地貌形态和__________带的分布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且多火山地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内部地壳__________,火山地震比较少。但六大板块内部一些小板块的______处也会发生火山地震,如我国的昆仑山区。
二、板块构造学说与海沟、岛弧的形成
例2 读“大洋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________,P处为________,B处是________物质上升处。
(2)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________岩。
(3)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由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_______。
(4)如果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山系。
【反思归纳】
板块的界线分为两类
一类是两个板块相对运动,即为碰撞运动,称为______边界,在消亡边界一般形成山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或岛弧链)及海沟等;另一类是两个板块背向运动,即为张力运动,称为______边界,生长边界一般形成______或海洋。板块的内部地区,相对而言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往往多火山、地震,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三、板块构造学说与褶皱山的形成
例3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的板块边界为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边界。
(2)试举两例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地貌单元。
【反思归纳】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板块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处为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阿尔卑斯山脉是__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相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碰撞形成。
四、地质构造的判定
例4 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说出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
【反思归纳】
图中所示信息为地下的________情况和地表的________分布情况,可以用等温线来判断________,通过地下的岩层来判断__________。从图中可知,甲处为低温中心,应为________,岩层向下弯曲,为________;乙处为高温中心,地形为______,岩层向上拱起,为______。
五、地质构造与生产生活
例5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什么?
【反思归纳】
a处位于背斜顶部,是________的构造,易发生____________。b处为向斜槽部,是______构造,易发生________。
六、由地质构造图推测地质过程
例6 下图为“一幅地层分布图”,请你描述一下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
【反思归纳】
首先图示下层存在部分沉积岩层,说明曾发生________作用,岩层存在褶皱、断层,说明岩层曾受到挤压,褶皱、断层顶部受侵蚀,是抬升后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上层又存在水平沉积岩,说明曾__________后,由__________作用形成。
一、选择题
下图中a、b、c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回答1~2题。
1.海岸山脉多分布在( )
A.a板块上的东侧,c板块上的西侧
B.c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C.a板块上的西侧,b板块上的东侧
D.a、b板块上的东侧
2.①、②、③三处对应的边界类型是( )
A.①、②属于生长边界
B.①是生长边界;③是消亡边界
C.①、③属于消亡边界
D.②是生长边界;③是消亡边界
如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据图判断( )
A.1处有良好的地下水储存条件
B.2处的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石灰岩
C.3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D.4处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
4.从成因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背斜成山,C为岩层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
B.B为流水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C.D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
D.外力作用是形成图示地貌形态的主导因素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5~6题。
5.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
①花岗岩 ②石灰岩 ③玄武岩 ④页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曾经经受水平挤压运动
B.曾经经受水平扩张运动
C.没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D.有良好的储水构造
7.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若B为古生代地层,C、E为中生代地层,A、D为新生代时期地层(古生代地层最老,新生代地层最新),则B地的地质构造和A山的成因类型分别是( )
A.背斜 向斜山 B.向斜 背斜山
C.地堑 断块山 D.地垒 褶皱山
读下图,完成8~9题。
8.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
B.该山地地下一定有石油蕴藏
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
9.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
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
B.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
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
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
读“某地质剖面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①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 )
A.褶皱运动之前
B.断层运动之后
C.断层运动之前
D.图中④处岩层形成之前
11.图中②处的山地成因是(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
12.造成③处易成谷地的内因是( )
A.岩石破碎 B.挤压力大
C.张力影响 D.侵蚀作用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
城县以东海域发生日本有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地震——里
氏9级地震,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
有的巨浪高达20米。读图完成13~14题。
13.日本是世界多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 )
A.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壳运动活跃
B.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地壳运动活跃
C.日本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上,地壳运动活跃
D.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
14.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日本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丙→丁→甲 D.丙→甲→乙→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二、综合题
15.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作为一位地质工程师,试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__,乙________,a、b________。
(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_____方向力的作用,属于__________力(拉张力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__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__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运动。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盖有岩石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图中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图中地区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________边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分别是( )
A.有色金属 石油 B.有色金属 金刚石
C.金刚石 石油 D.有色金属 大理岩
(3)结合材料二和甲图,判断图中①处至少发生过____次地震。
A.2 B.3 C.4 D.5
【练后反思】
考点
题号
错因
地质构造的判定
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
地质构造与生产生活
答案
专题突破区
例1 (1)消亡
(2)印度洋 美洲
(3)地震 火山
反思归纳
地壳运动机制 火山地震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 太平洋 美洲 亚欧 印度洋 南极洲 比较稳定 交界
例2 (1)海沟 海岭 地幔
(2)喷出(岩浆)
(3)ECD
(4)美洲 科迪勒拉
反思归纳
消亡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安第斯山 岛屿 生长 裂谷
例3 (1)大陆 大陆 碰撞
(2)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
反思归纳
大陆 大陆 非洲 亚欧 亚欧 印度洋
例4 盆地,背斜。
反思归纳
岩层弯曲 等温线 地形 地质构造 山地 向斜 盆地 背斜
例5 分别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反思归纳
储油、气 瓦斯爆炸 储水 透水事故
例6 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反思归纳
沉积 外力侵蚀 下沉 沉积
专题提升区
1.C 2.B [根据图中经线的提示可判断:c为太平洋板块,b为亚欧板块,a是美洲板块。同时根据经线度数的变化可以看出该图顺时针方向为西方。第1题,海岸山脉是由大陆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大陆板块隆起抬升而成,对应图中a板块西侧ac交界处和b板块东侧bc交界处。第2题,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判断①为生长边界;②③为消亡边界。]
3.D 4.A [第3题,读图,1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3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便于储存地下水;因此A、C选项不正确。2处为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4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常常含有化石。第4题,从地表形态看,1处背斜成山,C处为断层构造,抬升的岩块成山,因此A项正确。B处位于河流汇入海洋的位置,常常由流水搬运、堆积形成河口三角洲;D处为角峰,是由于冰川侵蚀而成;图示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5.B 6.A [第5题,化石形成于沉积岩层中,石灰岩、页岩均属于沉积岩。第6题,该地区有明显的褶皱和断层,可推知该处岩层曾受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而后又发生断裂错动,形成断层。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图示为明显的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而不利于储水。]
7.A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此地区B处岩层最老,两翼岩层新,故B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A是向斜山。]
8.C [图中所示的是岩层在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岩层发生塑性变形形成的褶皱,向斜中心部位岩层较两翼新。]
9.B [京沪高铁穿过该山区,要注意保护植被,避免引起山洪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当地山区没有断层,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10.B 11.B 12.C [第10题,由图中岩层的分布状况来看,①处的岩浆岩侵入了断层线和④岩层,可知岩浆侵入是发生在断层运动和④岩层形成之后。第11题,图中显示②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坚实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第12题,③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为谷地。]
13.A 14.D
15.(1)背斜 向斜 断层 (2)南北 挤压 水平 升降 水平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 外力沉积 先是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地面隆起或凹陷,接受外力侵蚀,后来地壳下沉,接受外力沉积 (4)甲 上拱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 乙 甲 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且其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有利于其富集
解析 第(1)、(2)题要求据图判断,经过读图可以知道甲地岩层向上凸起,应为背斜构造;乙地岩层下凹,应为向斜。a、b两侧岩块有明显错动、位移,应为断层。且由图示方向,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该地地壳受到了来自南北方向的水平挤压力的作用,导致岩层发生了南北方向的水平移动,形成弯曲变形。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类,其中水平运动起着主导作用。又由图分析:甲构造属于背斜,顶部岩层因受张力作用,易被外力风化、侵蚀;褶皱构造上面又形成了新的地层,说明该地地壳后来发生了下降运动,形成了沉积环境,为外力沉积提供了条件,据此易得出第(3)题的正确答案。对于第(4)题,甲地属于背斜构造,上拱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成为修建隧道的选择地点。乙地为向斜构造,岩层下凹缺少支撑功能,稳定性差,且地下水沿岩层向隧道内渗流,导致隧道潮湿,不能修建隧道。另外,甲地为背斜,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且其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有利于其富集。
16.(1)亚欧 非洲 消亡 图中地质构造为褶皱,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2)A
(3)B
解析 图中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应是消亡边界,题干上明确指出此图是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因此图中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边界;②处为岩浆活动形成的岩层,有可能形成有色金属矿产,⑥处为背斜构造,可能有石油富集。图中①处岩层中有三条断层带,故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3次地震。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2021-05-145页
- 高考化学常见气体制备和实验方案设2021-05-1411页
- 高考生物总复习生物技术实践微生物2021-05-148页
- 高考化学入学练(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5-1410页
- 2020版高考英语一轮基础习选题 Uni2021-05-147页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 选择题(5)(含解析2021-05-147页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Unit 52021-05-146页
-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2021-05-143页
- 高考化学电解质溶液总结练习新人教2021-05-144页
- 2020版高考英语一轮巩固达标练 Uni2021-05-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