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5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070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第70节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2016年上海卷26.(3分)在“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到的传感器是 传感器。若摆锤直径的测量值大于其真实值会造成摆锤动能的测量值偏 。(选填:“大”或“小”)。‎ ‎【答案】光电门;大 ‎【解析】在实验中,摆锤的速度通过光电门进行测量,测量的速度是通过小球直径d与挡光时间的比值进行计算,为:,当摆锤直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时,小球直径d会变大,导致计算出的小球速度变大,故小球动能也会变大。‎ ‎2.2017年天津卷打点 计时器 接电源 铁架台 重锤 限位孔 纸带 9.(2)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 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 ‎②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 Hz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___________。‎ C B A O F E D G A.OA、AD和EG的长度 ‎ B.OC、BC和CD的长度 C.BD、CF和EG的长度 ‎ C.AC、BD和EG的长度 ‎【答案】①AB; ②BC。‎ ‎【解析】①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减小空气阻力,以减小误差,故A正确;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减小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的阻力,以减小误差,故B正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是:,重物质量可以消去,无需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故C错误;用手拉稳纸带,而不是托住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纸带,故D错误。‎ ‎②由EG的长度长度可求出打F点的速度v2,打O点的速度v1=0,但求不出OF之间的距离h,故A错误;由BC和CD的长度长度可求出打C点的速度v2,打O点的速度v1=0,有OC之间的距离h,可以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B正确;由BD和EG的长度可分别求出打C点的速度v1和打F点的速度v2,有CF之间的距离h,可以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C正确;AC、BD和EG 的长度可分别求出BCF三点的速度,但BC、CF、BF之间的距离都无法求出,无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D错误。‎ ‎3.2013年海南卷 ‎86.59cm ‎70.99cm ‎78.57cm A B C O 打点计时器 重物 纸带 图(a)‎ 图(b)‎ ‎11.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A、hB和hC的值。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 m/s; ‎ ‎(2)通过分析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他的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简要说明分析的依据。 ‎ 答案:(1)3.90(2)vB2/2=7.61(m/s)2 ,因为mvB2/2≈mghB,近似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由电源频率为50Hz可知T=0.02s,代入其他数据可解得vB=‎3.90m/s.‎ ‎(2)本实验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只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其动能的增加,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选B点分析,由于,故该同学的实验结果近似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4.2015年理综浙江卷A B C D E 小车 ‎ 21.(10分)甲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乙同学准备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图1中A、B、C、D、E表示部分实验器材,甲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_______;乙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①‎ ‎29‎ cm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②‎ cm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 ‎)乙同学在实验室选齐所需器材后,经正确操作获得如图2所示的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__________的加速度大(填①或者②),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答案:(1)AB;BDE (2)①; (2.5±0.2)m/s2‎ 解析:(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需要在竖直面打出一条重锤下落的纸带,即可验证,故选仪器A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需要钩码拉动小车打出一条纸带,故选BDE。‎ ‎(2)纸带①中前三个点的位移差为Δx1=(32.40-30.70)-(30.70-29.10)=0.1cm 纸带②中前三个点的位移差为Δx2=(31.65-29.00)-(29.00-27.40)=0.05cm 根据逐差法可得纸带①的加速度比②大,大小为。5.2011年海南卷 ‎14.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导轨低端C点的距离,h表示A与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表示A,B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m B A C M 遮光片 光电门 图1‎ ‎(1)若将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 。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 。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与s的关系式为= ________.‎ ‎ (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A点)下滑,测量相应的s与t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s(m)‎ ‎0.600‎ ‎0.800‎ ‎1.000‎ ‎1.200‎ ‎1.400‎ t(ms)‎ ‎8.22‎ ‎7.17‎ ‎6.44‎ ‎5.85‎ ‎5.43‎ ‎1/t2(104s-2)‎ ‎1.48‎ ‎1.95‎ ‎2.41‎ ‎2.92‎ ‎3.39‎ 以s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答题卡上对应图2位置的坐标纸中描出第1和第5个数据点;根据5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 ×‎104m-1·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 由测得的h、d、b、M和m数值可以计算出直线的斜率k0,将k和k0进行比较,若其差值在试验允许的范围内,则可认为此试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4‎ s(m)‎ ‎1/t2(104s-2)‎ ‎1.8‎ ‎2.2‎ ‎2.6‎ ‎3.0‎ ‎3.4‎ ‎0.6‎ ‎0.8‎ ‎1.0‎ ‎1.2‎ ‎1.4‎ 答:(1) ‎ ‎ ‎ ‎(2)如图; 2.40‎ ‎【解析】(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1.4‎ s(m)‎ ‎1/t2(104s-2)‎ ‎1.8‎ ‎2.2‎ ‎2.6‎ ‎3.0‎ ‎3.4‎ ‎0.6‎ ‎0.8‎ ‎1.0‎ ‎1.2‎ ‎1.4‎ 到达B点的速度为,动能的增加量。‎ 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得:‎ ‎(2)利用图像可求得斜率为2.40×‎104m-1·s-2。利用实验数据分别进行逐差法得直线斜率为2.399×‎104m-1·s-2,保留3位有效数字为2.40×‎104m-1·s-2。‎ ‎6.2016年新课标I卷22.(5分)‎ 重物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图(a)‎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和。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它题给条件进行推算。‎ A B C D S1‎ S3‎ S2‎ 图(b)‎ ‎(1) 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2) 已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2,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为__________。‎ 答案: (1) ; ; (2) 40‎ 解析: (1)由于重物匀加速下落,A、B、C、D各相邻点之间时间间隔相同,因此B点应是从A运动到C的过程的中间时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 B点的速度vB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 由于,故 同理可得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故 ①‎ ‎(2)重物下落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 ②‎ 由已知条件 ③‎ 由②③得 ‎ 代入①得: ,‎ 代入数据得 ‎ ‎7.2016年北京卷21(18分)‎ 金属热电阻 图1‎ 热敏电阻 R t O ‎(1)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图1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 ‎ ‎     (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     (选填“敏感”或“不敏感”)。‎ ‎(2)利用图2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 打点 计时器 纸带 夹子 重物 图2‎ A. 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 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 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hA A B C 图3‎ O hC hB ‎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     ,动能变化量ΔEk=     。‎ ④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A.利用公式v=gt计算中午速度 B.利用公式v=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试验去平均值的方法 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答案】(1)增强;敏感(2)‎ ‎①A ② AB ③, ④C ⑤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 ‎【解析】(1)由R-t图像可得,随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降低,且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更快,所以当温度上升时热敏电阻导电能力增强,相对于金属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2)①由机械能守恒可知,实验只需要比较动能的变化量和势能的变化量。所以选A。‎ ‎②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故A正确。因为在计算重力势能时,需要用到纸带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所以还需要刻度尺,故B正确;根据可把等式两边的质量抵消掉,故不需要天平,C错误。‎ ‎③重力势能改变两为,由于下落过程中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根据中间时刻规律可得B 点的速度为,所以 ‎④实验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纸带运动过程中存在摩擦力,C正确;‎ ‎⑤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h的过程中,若阻力f恒定,根据得到可知,v2-h图像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向通过v2-h图像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像的斜率是否接近2g.‎ ‎8.2016年江苏卷计时器 遮光条 光电门 题11-1图 11.某同学用如图11-1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可由计时器测出,取 作为钢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计时器示数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ΔEp与动能变化大小ΔEk,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1)用ΔEp=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________之间的竖直距离。‎ ‎0‎ ‎1‎ ‎2‎ 遮光条 题11-2 图 A.钢球在A点时的顶端 B.钢球在A点时的球心 C.钢球在A点时的底端 ‎(2)用ΔEk=mv2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11-2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00 s,则钢球的速度为v=________m/s。‎ ‎(3)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ΔEp/(10-2 J)‎ ‎4.892‎ ‎9.786‎ ‎14.69‎ ‎19.59‎ ‎29.38‎ ΔEk/(10-2 J)‎ ‎5.04‎ ‎10.1‎ ‎15.1‎ ‎20.0‎ ‎29.8‎ 他发现表中的ΔEp与ΔEk之间存在差异,认为这是由于空气阻力造成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请你提出一条减小上述差异的改进建议。‎ ‎【答案】 (1)B ‎(2)1.50(1.49~1.51 都算对) 1.50(1.49~1.51 都算对)‎ ‎(3)不同意,因为空气阻力会造成ΔEk小于ΔEp,但表中ΔEk大于ΔEp。‎ ‎(4)分别测出光电门和球心到悬点的长度L和l,计算ΔEk时,将v折算成钢球的速度v′=v。‎ ‎【解析】(1)小球下落的高度为初末位置球心间的距离,所以选B;‎ ‎(2)读数时要注意最小分度是1毫米,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由图知读数为‎1.50cm,小球的速度为,代入解得v=‎1.50m/s;‎ ‎(3)若是空气阻力造成的,则ΔEk小于ΔEp,根据表格数据ΔEk大于ΔEp,可知不是空气阻力造成的,所以不同意他的观点。‎ ‎(4)据图可看出,光电门计时器测量的是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而此时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比小球的速度大,因为它们做的是以悬点为圆心的圆周运动,半径不等,所以速度不能等同,而这位同学误以为相同,从而给实验带来了系统误差。改进方法:根据它们运动的角速度相等,分别测出光电门和球心到悬点的长度L和l,计算ΔEk时,将v折算成钢球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