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50 KB
  • 2021-05-14 发布

走向高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必修1 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三讲 一、选择题 ‎1.(2015·杭州质检)某些治疗自闭症的药物中含有一种激素——催产素,它是由下丘脑合成的一种单链九肽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产素含有C、H、O、N四种元素,且含有9个肽键 B.自闭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C.下丘脑中某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范围小、时间长等特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类物质的元素组成、结构、功能等知识。由氨基酸结构简式可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C、H、O、N,单链九肽化合物是由9个氨基酸脱去8分子水形成的,故形成8个肽键;催产素口服后,会被水解为氨基酸从而失去特有的功能;与神经调节相比,催产素调节属于激素调节,具有激素调节的特点,其调节过程具有范围大、时间长的特点;题目信息指出“催产素由下丘脑合成”,C正确。‎ ‎2.(2015·沈阳模拟)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产物是水、二氧化碳 B.由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C.人体所有的氨基酸均可互相转化 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种类由R基决定 答案 D 解析 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有20种,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决定;人体内氨基酸的代谢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由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二肽;人体内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的氨基酸有12种,称为非必需氨基酸,有8种氨基酸只能从外界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 ‎3.现已知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20种,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由50个氨基酸形成的某蛋白质的一条多肽链的相对分子量是(  )‎ A.6400  B.2560 ‎ C.5518  D.2218‎ 答案 C 解析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一个脱水缩合的过程,通过相邻的氨基酸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而连接起来。因此,在计算氨基酸一条多肽链的分子量时,要先算出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再计算出脱去的水的分子量,两值相减就是多肽链的分子量。即一条多肽链的分子量=氨基酸的总分子量-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即128×50-18×49=5518。‎ ‎4.有关核酸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中的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B.绿色植物根细胞内的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C.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人体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答案 D 解析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存在细胞质;绿色植物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其DNA只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2014·菏泽高三统考)下列各项中,哪些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①属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的糖类;②存在于DNA中而不存在于RNA中的糖类;③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类(  )‎ A.乳糖、核糖、纤维素 ‎ B.麦芽糖、脱氧核糖、淀粉 C.麦芽糖、核糖、淀粉 ‎ D.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 答案 B 解析 二糖有麦芽糖、乳糖、蔗糖等,可溶性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DNA中含有脱氧核糖,而RNA中含有核糖。仅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糖:单糖有果糖,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等。‎ ‎6.(2015·滨州一模)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作用不包括(  )‎ A. 促使细胞膜上蛋白质变性,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 B.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 促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染色 D. 促使染色体中的DNA解旋,有利于与染色剂结合 答案 D 解析 染色体中的DNA的解旋要靠解旋酶的催化或温度变化,不是实验中盐酸的作用。‎ ‎7.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分子中含有153个肽键和1个二硫键 B.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个氨基酸含2个羧基,1个氨基酸含2个氨基 C.该分子中至少有2个氨基酸残基含硫 D.如果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100,则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546‎ 答案 D 解析 由153个氨基酸缩合成一条多肽链含有152个肽键,再加上图中所示由R基中的羧基和氨基形成的一个肽键,该蛋白质分子共含有153个肽键;图中有一个二硫键则说明至少有2个氨基酸残基含硫;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00×153-18×153-2(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H)=12544。‎ ‎8.(2014·深圳二调)如图中a、b和c构成了化合物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c为腺嘌呤,则m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禽流感病原体和幽门螺杆菌体内的m都为4种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m中的一种 D.b和c交替连接,构成遗传物质的基本骨架 答案 C 解析 题图为核苷酸模式图,a表示磷酸,b表示五碳糖,c表示含氮碱基,m表示核苷酸;若c表示腺嘌呤,b表示脱氧核糖,则m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若b表示核糖,则m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禽流感病原体的核酸只有一种,而幽门螺杆菌体内的核酸有DNA和RNA两种,因此后者的m有8种;a和b交替连接,构成核酸的基本骨架。‎ ‎9.(2014·日照二调)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E→G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B.B的多种重要功能只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 D.如果观察细胞中E和G的分布,需要用盐酸处理 答案 B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b是氨基酸,B是蛋白质,e是核苷酸,E是DNA,G是mRNA;B的功能还与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10.(2014·衡水一调)现有三种化合物甲、乙、丙。已知甲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乙能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丙可连接上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 则有关这三种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C、H、O、N ‎ B.都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C.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 ‎ D.乙、丙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答案 B 解析 由已知可推出:甲是转运RNA,本质是核酸;乙是限制性内切酶,丙是单克隆抗体,二者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含有C、H、O、N,都不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每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限制酶的专一性表现为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只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单克隆抗体只能特异性地与其对应的抗原相结合。‎ ‎11.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重要作用: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二是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故B正确、D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配成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液,故A错误;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绿色会干扰实验结果,因此不用叶肉细胞做实验材料,故C错误。‎ ‎12.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存在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少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糖类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脂肪中H的比例是1-75%-13%=12%,糖类中H的比例是1-44%-50%=6%。‎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________,I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 ‎(2)图中Z是________,使用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___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写出由P形成Ⅳ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 ‎(4)Ⅲ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________后者。‎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________。‎ 答案 (1)葡萄糖 淀粉 (2)核糖核苷酸 红 ‎(3)CRHNH2COOH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 ‎(4)决定 (5)水 解析 (1)葡萄糖是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小麦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 ‎(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甲基绿可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3)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为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4)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信使RNA决定了蛋白质的种类。‎ ‎(5)在细胞衰老的过程中最主要特点是水分的减少,代谢缓慢。‎ ‎14.(2014·北京东城模拟)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它是构成________结构的重要成分。‎ ‎(2)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______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结构的______特点有关。‎ ‎(3)从图中分析可知,细胞内过多的胆固醇可作为信息,使细胞通过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三条途径调节胆固醇的含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答案 (1)内质网 细胞膜 (2)胞吞 流动性 ‎ ‎(3)①抑制LDL受体的合成 ②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 ‎③促进胆固醇以胆固醇酯的形式储存 反馈 解析 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胆固醇与蛋白质构成脂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LDL是脂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胞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由图可知①过程是基因表达即合成LDL受体蛋白,根据胆固醇的来源与去向,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时,可以抑制来源(与①②有关),增加去向(③),这属于反馈调节。‎ ‎15.(2015·苏州质检)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请设计一个验证“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 材料用具:‎0.01 g·mL-1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0.1 g·mL-1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蛋清、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 ‎(2)方法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冷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 答案 (2)①等量的蛋清液 ②对A试管加热,使蛋清变性;B试管不加热 ③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加1 mL ‎0.1 g·mL-1的NaOH溶液,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4滴‎0.01 g·mL-1的CuSO4溶液,摇匀 (3)A、B试管均变紫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蛋白质是否进行加热变性处理,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先加其A液振荡均匀后再滴加B液振荡均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