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7.0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限时检测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第四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限时检测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源于生物。‎ 答案 A ‎ 2.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 该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人的作用很关键,故A错误;螃蟹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必须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才能被蔬菜和黄瓜利用,故C错误;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在该生态系统中不止包含螃蟹、蔬菜、黄瓜这三种生物,故D错误;辣椒的驱虫作用显然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实现的,故B正确。‎ 答案 B ‎3.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成分稳定不变 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稳定不变的营养结构 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收支稳定不变 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量来源 答案 D ‎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 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 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解析  在捕食链中,植物、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是不相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答案 A ‎5.(2014·北京东城模拟)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 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传到A和F B.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 D.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解析 碳元素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从D(生产者)传到A(消费者)和F(分解者),A错误;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为D→A→B→E,B正确;图中只包含了1条食物链为D→A→B→E,C错误;B(消费者)和F(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为分解作用,没有竞争和捕食,D错误。‎ 答案 B ‎6.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 B.在被标记的旅鼠部分被捕食后,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的旅鼠种群密度将偏低 C.数量激增后,旅鼠会出现“自杀”行为,反映了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 D.此生态系统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围绕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 解析  根据植物、旅鼠和旅鼠的天敌数量上的关联及变化规律,判断三者之间可构成捕食关系,因此可能存在食物链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这一食物链,A正确;若标记的旅鼠部分被捕食,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的旅鼠种群密度将会偏高,B不正确;旅鼠自动调节密度的行为对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属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C正确;此生态系统系统中三种生物相互制约,数量呈现周期性波动,D正确。‎ 答案 B ‎7.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解析 ‎ 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随载畜量的增加,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将低于未载畜时生产者的净生产量,A正确;载畜量在A~C之间时生产者的净生产量都不低于未载畜时生产者的净生产量,B正确;图乙中,F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故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错误;F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种群达到最大数量,D正确。‎ 答案 C ‎8.(2014·菏泽模拟)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 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 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 解析 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以用丁来表示,B正确;人工生态系统由于存在较多的人工调节,物质和能量较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部分,因此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图,C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各个营养级的呼吸消耗量,所以适宜物种生存,物种丰富度会增加,因此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D正确。‎ 答案 A ‎9. 若森林地区持续干旱,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解析 由题干分析可知,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在干旱环境下通过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B ‎10.(2014·泉州质检)科研人员对某农田在不同时期分别用不同方法进行害虫防治,同时调查害虫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施用农药诱发害虫产生抗农药基因突变 B.害虫与蜘蛛种群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C.引入蜘蛛会定向改变害虫种群抗农药基因频率 D.该农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稳定不变 解析 害虫的抗农药基因突变在使用农药之前就已经发生,农药只能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选择出来,A错误;在引入蜘蛛之前,害虫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引入蜘蛛之后,害虫种群数量减少,说明害虫与蜘蛛种群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B正确;引入蜘蛛能改变害虫种群的个体数量,但不能改变基因频率,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错误;引入蜘蛛后,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D错误。‎ 答案 B ‎11.(2015·石家庄预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解析  该图形是典型的捕食曲线,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M点乙种群数量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捕食关系中两种群数量的变化能够体现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两种群数量的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趋于稳定。‎ 答案 D ‎1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较简单,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 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存在 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萍、金鱼藻、螺蛳和虾的比例应适中 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瓶会更稳定 解析 在小生态瓶的不同水层有不同生物分布,所以其群落存在垂直结构,故A正确;虾和螺蛳吃金鱼藻,所以小生态瓶中有食物链存在,故B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每小题17分)‎ ‎13.(2014·郑州测试)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北极狐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 ‎(2)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________(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低,因为冻原生态系统________。‎ ‎(4)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5)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 ‎(×106 J)‎ 现存个体中的能量 ‎(×106 J)‎ 呼吸消耗量 ‎(×106 J)‎ A ‎900‎ ‎200‎ ‎590‎ B ‎100‎ ‎15‎ ‎64‎ C ‎15‎ ‎2‎ ‎13‎ D ‎18‎ ‎6‎ ‎10‎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106 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的。‎ 解析 (1)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图甲中共有5条食物链,北极狐占有第二和第三两个营养级。‎ ‎(2)不同季节中,光照时间不同,因而北极动物换羽(毛)的习性是它们受到光照这种物理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这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3)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由于环境恶劣,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4)根据乙图可知,A为生产者,B、D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 ‎(5)据表可知,在该生态系统中,A的同化量最高,应为生产者,其同化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900 ×106 J;第二营养级(B)的同化量为100×106 J,第三营养级(D)的同化量为18×106 J,则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106)/(100 ×106)=18%;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为900×106 J,能量输出为(590+64+13+10)×106 J =677×106 J,因而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增加的。‎ 答案 (1)5 两 (2)物理 自然选择 (3)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4)分解者 (5)900 18% 增加 ‎14.(2014·韶关调研)硫循环是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图1是生物圈硫循环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雾霾天气,雾霾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与汽车尾气成分相近。从物质循环的层面看,雾霾的主要原因是S循环失衡,据图1推测,失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如何缓解S循环失衡成为中国目前比较紧迫的问题,请你在群落的层面上给出一种合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蛇的食物9/10来自鼠,1/10来自蛙。则理论上,蛇每增加‎1kg重量,至少消耗植物______________kg。向图2中引入食虫鸟,而蛇可以捕食该种鸟,则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蛙的视觉对飞行中的昆虫更敏感,蛙捕食飞虫利用的主要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域外物种微甘菊进入该地区并快速增长,则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图2生态系统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得到的结果为:N只/km2。鼠记忆力较强,同种方法被二次捕获的概率减小,由此推断,该同学的调查结果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___(填偏大、相等、偏小)。图3是该同学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计录的该种鼠的年龄分布图(注:图形面积表示个体总数),由此图推测该时间该地该鼠的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型。‎ ‎ 解析 ‎ (1)结合图1所示的生物圈硫循环示意图,硫循环失衡是因为生物群落向大气中排放的含S化合物量远超过从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量,因雾霾的成分与汽车尾气成分相近,可知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短期内大量S进入大气中。缓解S失衡可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种植吸收SO2的植物,促进SO2的吸收过程等方法,后者属于群落层面。‎ ‎(2)消耗植物量最少,用最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在食物链:植物→鼠→蛇中,蛇增加‎1kg重量,最少消耗植物量为:1×9/10÷20%÷20%=22.5(kg);在食物链:植物→昆虫→蛙→蛇中,蛇增加‎1kg重量,最少消耗植物量为:1×1/10÷20%÷20%÷20%=12.5(kg),消耗植物量共‎35kg。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故引入食虫鸟,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会增强。昆虫飞行是一种行为,蛙捕食飞虫利用的信息为行为信息。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当地的很多原有物种在竞争中失败而灭绝,使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降低。‎ ‎(3)假设用a表示第一次捕获并作以标记量,b表示第二次捕获的带有标记的数量,c代表第二次捕获量,则:N=a×c/b,b的值减小,可推知N的值比真实值偏大。图3所示老龄个体比幼龄个体数量多,该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答案 (1)化石燃料过量燃烧  大量种植可吸收SO2的植物 (2)35  增强 行为  降低 (3)偏大 衰退 ‎15.(2014·山东卷)‎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 ‎ ‎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了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中有益动物的利用和种群密度的调查;以及群落的垂直结构和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 ‎(1)种群中有益动物的开发和利用,为了能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在种群数量大于K/2时进行捕获,并使捕获后种群的数量保持在K/2点,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强;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根据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个体数M=重捕个体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m,可推出种群个体数N=M×n∕m, 由于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所以分数中分子不变,分母减小,分数值增大,即种群数量偏大;‎ ‎(2)群落中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叫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是群落演替中的初生演替;‎ ‎(3)从图中能量流动来看,固定太阳能的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能量流动的起点,整个生物部分最终都流向B,说明其是分解者,C、D为消费者;连接生物部分与非生物的主要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在食物链A→D→C中,传递效率为:1.5×106/7.5×10 6 =20%。‎ ‎(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取决于自我调节能力或抗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但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超过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或抗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答案 (1)b  偏高 (2)垂直(群落的) 演替(或初生演替) (3)A  B(注:两空可颠倒)  20% (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