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1.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基础题]
1.如图是细胞和人体生存的环境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生存的外部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
B.人体生存的内部环境是图中的内环境
C.大气、气温属于图中的外界环境
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以直接进入细胞
解析:选D。从细胞的角度看,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即相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外界环境中的物质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必须经过内环境。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浆蛋白 B.麦芽糖
C.Ca2+ D.激素
解析:选B。麦芽糖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因此麦芽糖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3.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所代表的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解析:选B。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②与④可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向②渗透,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
4.(2016·黑龙江大庆一模)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C
B.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A的pH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减少
D.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解析:选C。结构2是淋巴管,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B和组织液C,A正确;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反应,血浆pH仍将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机体缺水,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增多,C错误;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血浆A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即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5.2015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鸣枪开赛,如图为比赛的选手。运动员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解析:选B。缺氧状态下的长时间运动会导致骨骼肌无氧呼吸加剧,细胞内乳酸积累,从而导致血液pH降低,此时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中的碱性成分(NaHCO3等)发挥作用,以避免pH的进一步降低。
6.下列哪种器官的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无关( )
A.肾脏的排泄 B.血液循环
C.胃肠消化吸收 D.声音刺激引起听觉
解析:选D。肾脏通过排泄调节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血液循环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将代谢废物运到相应器官排出体外;胃肠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
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的pH主要通过HCO、HPO等来维持
B.组织液中的小分子蛋白质可以直接来源于血浆
C.血浆渗透压主要通过血浆蛋白、Na+、Cl-来维持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解析:选D。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HPO等离子有关,故A项正确;毛细血管壁具有通透性,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故B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明显占优势的是Na+和Cl-)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C项正确;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不会引起蛋白质丢失,故D项错误。
8.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解析:选D。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调节也主要是对细胞外液成分的调节,而红骨髓产生新的血细胞不属于对细胞外液成分的调节。
9.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的调节下进行。
(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
解析:(1)由图可知a吸入O2排出CO2,所以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所以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所以为泌尿系统。(2)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由于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易分解成CO2和H2O,CO2经呼吸作用排出体外,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
答案:(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
(2)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组织细胞内CO2的浓度高于组织液的
(3)降低 NaHCO3
(4)神经—体液—免疫 (5)5
10.(2015·高考海南卷)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2)Na+可与________、_____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___。
解析:(1)0.9%的NaCl溶液为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放入其中的红细胞形态不发生变化。(2)正常人的血浆pH维持在7.35~7.45,与其含有HCO和HPO等离子有关。(3)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细胞膜内。当神经细胞膜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而使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当兴奋沿神经细胞膜传导时,兴奋部位都将出现与刺激点相同的膜电位变化。
答案:(1)不会 (2)HCO HPO 7.35~7.45
(3)内流 电位变化
[提升题]
11.(2016·湖南长沙模拟)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解析:选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血浆蛋白的含量,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A错误。
12.(2016·福建厦门质检)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C.CO2、解旋酶、Cl-、尿素
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解析:选A。内环境中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激素、氧气、二氧化碳、各种代谢废物等成分,A正确;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解旋酶在细胞内使DNA双螺旋解开,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13.(2016·延安模拟)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⑥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
B.如果该组织为肝脏组织,则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
C.②通透性大于③,②从⑤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④,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D.①④存在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不会透过②③,所以抗体的运输不会是由⑤到达④,有些情况下可以由④到达⑤
解析:选C。⑥为细胞内液,④为血浆,⑥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需要经过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共有5层生物膜,10层磷脂分子,A正确;饥饿时,血糖水平低,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促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A端为进入端,所以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B正确;②为毛细淋巴管壁,③为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允许大分子通过,②通透性大于③,大分子蛋白从淋巴直接进入血浆,不经过生物膜,C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和血浆中,组织液中没有;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正常情况下抗体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可允许部分抗体通过,D正确。
14.(2016·株洲一模)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乙酰胆碱、水、无机盐等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解析:选C。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确定①②③分别为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它们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也下降;血浆中不含有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存在于组织液中;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浆中后,由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如HCO)中和,维持pH相对稳定。
15.(2015·高考海南卷)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选C。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A项正确;免疫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项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项错误;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项正确。
16.(2016·北京海淀一模)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____(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数量________。根据细胞特点和HCO的含量,可推测HCO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由于红细胞内_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解析:(1)血浆CO2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2)据图,HCO来自碳酸的分解,所以二氧化碳进入红细胞后,HCO数量增加。再根据细胞内外HCO的浓度,可知其进入血浆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H+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至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4)据图可知,由于水的消耗和Cl-的进入,红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答案:(1)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
(2)增加 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
(3)空间结构 组织液(血浆、内环境)
(4)水分子 Cl-(离子)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 第2021-05-147页
- 文科2卷 题 高考新课标全国二卷文2021-05-1410页
- 新课标I理综物理高考试题word及答2021-05-148页
- 2017高考英语作文万能句模版2021-05-1432页
-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2021-05-147页
- 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2021-05-142页
-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2021-05-149页
- 高考物理二轮练习第高考冲关第练分2021-05-146页
- 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2021-05-1414页
-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2021-05-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