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 KB
  • 2021-05-14 发布

安徽专用版高考化学 课时提能演练五 23 氧化还原反应 新人教版含精细解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2019版化学复习方略 课时提能演练(五) 2.3 氧化还原反应(人教版)‎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 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用石膏粉制作石膏雕像 C.用铝质或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 D.酸雨的形成 ‎2.(2019·上海高考改编)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①2Na2O2+2H2O===4NaOH+O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2+2H2O===4HF+O2‎ ‎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B.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反应中一定作氧化剂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9·大纲版全国卷)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B.(2019·江苏高考)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2019·安徽高考)N(NO2)3(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2019·广东高考)1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5.(2019·黄山模拟)已知氧化性:Cl2>IO>Fe3+>I2,以下离子检验的结论可靠的是(  )‎ A.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再加淀粉,振荡不出现蓝色,说明没有I-‎ B.往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时的离子反应式为:2I-+Cl2===I2+2Cl-‎ C.往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有CO或HCO D.往溶液中先加入稀硝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SO ‎6.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一样,六价铬的毒性最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2Cr2O7可以氧化乙醇,可用来鉴别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B.污水中铬一般以Cr3+存在,与水中的溶解氧作用可被还原为六价铬 C.人体内六价铬超标,服用维生素C缓解毒性,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1 mol Cr2O得到6 mol电子时,还原产物是Cr3+‎ ‎7.(2019·合肥模拟)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致癌。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的反应方程式是:‎ MnO+NO+―→Mn2++NO+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NO被还原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C.生成1 mol NaNO3需消耗0.4 mol KMnO4‎ D.中的粒子是OH-‎ ‎8.(易错题)新型纳米材料MFe2Ox (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下:‎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Fe2Ox是还原剂 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y D.SO2发生了置换反应 ‎9.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但在食品中过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和N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a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B.食用“醋溜豆芽”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 C.NaNO2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 ‎ 2NO+2H+===NO↑+NO2↑+H2O D.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10.(预测题)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D.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6分)(2019·苏州模拟)已知氧化性KMnO4>HNO3,Bi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3价较稳定,KBiO3溶液为无色。取一定量的Mn(NO3)2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滴加适量KBiO3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 ‎②继续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③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④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KBiO3、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④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该反应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12.(14分)(探究题)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 ‎(1)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如图表达。‎ 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水为    剂。‎ ‎(2)氯化铵常用作焊接。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 ‎  CuO+  NH4Cl  Cu+  CuCl2+N2↑+  H2O 。‎ ‎①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 ‎(3)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 ‎500 ℃‎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 ‎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 mol P4 时,就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13.(10分)(2019·上海高考)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 ‎(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10H++10NO===2H3AsO4+3S↓+10NO2↑+2H2O,若生成2 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硝酸,然后与过量的C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    (选填字母)。‎ a.小于0.5 mol        b.等于0.5 mol c.大于0.5 mol d.无法确定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A项中铜元素从‎0升高到+2价,C项中铁、铝发生钝化,钝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中硫元素由+4价升高到+6价,故A、C、D三项均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项中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解析】选D。题中所给的反应②,既没有氢气产生,又没有氧气产生,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Na2O2和H2O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F2和H2O反应,有氧气产生,水作还原剂;Al和NaOH溶液反应,有氢气产生,水作氧化剂。‎ ‎3.【解析】选D。如果元素的化合态为负价,变为游离态时被氧化,如果为正价,变为游离态时被还原,A不正确;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反应中不一定作氧化剂,如盐酸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但在和二氧化锰反应中作还原剂,B不正确;有的阳离子能失去电子被氧化,如Fe2+,有的阴离子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如MnO,C不正确;置换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一定会发生变化,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4.【解析】选D。A项,1 mol Na与O2反应,无论生成什么物质,Na肯定变成Na+,1 mol钠失去1‎ ‎ mol电子,即NA个电子,A项正确;B项,石灰乳与Cl2反应生成CaCl2和Ca(ClO)2,既有氯的化合价升高,也有氯的化合价降低,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项正确;C项,该分子的中心元素N呈+3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项正确;D项,1 mol Fe2+完全被氧化为Fe3+,转移电子数为NA,D项不正确。‎ ‎5.【解析】选B。由于过量的氯水可以氧化碘单质,所以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I-,A错误;由于氧化性Fe3+>I2,所以加入少量的氯水首先与I-反应,所以B正确;C中可能存在SO、HSO,错误;D中混有Ag+或SO等离子也会出现沉淀,错误。‎ ‎6.【解析】选B。污水中铬一般以Cr3+存在,与水中的溶解氧作用可被氧化为六价铬。‎ ‎7.【解析】选C。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物料守恒可配平化学方程式:2MnO+5NO+6H+===2Mn2++5NO+3H2O,反应中NO被氧化生成NO,反应过程中消耗H+,溶液pH增大,故A、B、D错误;生成1 mol NO可消耗0.4 mol MnO,故C正确。‎ ‎8.【解析】选A。SO2转化为S,化合价降低,而M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所以必然有Fe的化合价升高,反应中MFe2Ox是还原剂,SO2是氧化剂,y>x。‎ ‎9.【解析】选D。NaNO2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A正确;食醋中含有乙酸,可与亚硝酸钠作用而使其损耗,B正确;胃酸属于强酸,NaNO2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C正确;根据C中离子方程式分析可知: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为0.5 mol,D不正确。‎ ‎10.【解题指南】先分析化合价变化,确定各物质的氧化还原情况,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比较各物质氧化性强弱,然后再逐项判断。‎ ‎【解析】选C。分析三个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得如下结论:‎ 反应 结 论 ‎①‎ 氧化剂:Cl2,氧化产物:I2,氧化性:Cl2>I2‎ ‎②‎ 氧化剂:Br2,氧化产物:Fe3+,氧化性:Br2>Fe3+‎ ‎③‎ 氧化剂:Co2O3,氧化产物:Cl2,氧化性:Co2O3>Cl2‎ 结合上述反应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可得氧化性:Co2O3>Cl2>Br2>Fe3+>I2,所以A项、B项均错误;反应③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以表示为:‎ 所以当有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有2 mol HCl被氧化,C项正确;根据氧化性:Co2O3>Cl2>Br2>Fe3+>I2,可知Cl2和FeBr2反应时,若有Br2生成,Fe2+应该被氧化完全,即不可能发生反应Cl2+FeBr2===FeCl2+Br2。‎ ‎11.【解析】(1)由①中现象可知:KBiO3把Mn(NO3)2氧化生成KMnO4,则KBiO3的氧化性强于KMnO4的氧化性;由②中现象可知:KMnO4氧化H2O2产生O2,自身被还原为Mn2+,则KMnO4的氧化性强于H2O2的氧化性;综上所述:KMnO4、KBiO3、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KBiO3>KMnO4>H2O2。‎ ‎(2)④中KMnO4氧化SO2气体生成SO,自身又被还原为Mn2+,SO和③中生成的Pb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由实验现象可知③中是PbO2氧化Mn2+生成KMnO4,自身被还原为Pb2+,根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即可配平写出方程式。‎ 答案:(1)KBiO3>KMnO4>H2O2‎ ‎(2)紫红色褪去,生成白色沉淀 ‎(3)5PbO2+2Mn2++4H+===5Pb2++2MnO+2H2O ‎12.【解析】(1)由图可知,反应类型Ⅳ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该是置换反应,有水参加的置换反应有许多,如C+H2O(g)CO+H2、2Na+2H2O===2NaOH+H2↑等上述两个反应中水均作氧化剂。‎ ‎(2)①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4CuO+2NH4Cl3Cu+CuCl2+N2↑+4H2O。‎ ‎②在该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4Cl为还原剂,铜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uO为氧化剂。‎ ‎(3)反应过程中磷酸钙最终变成了白磷,磷的化合价由+5价变成0价,由此可以得到如下关系式:‎ ‎2Ca3(PO4)2~P4~20e-,所以每生成1 mol P4,转移20 mol电子。‎ 答案:(1)C+H2O(g)CO+H2(合理即可) 氧化 ‎(2)①4CuO+2NH4Cl3Cu+CuCl2+N2↑+4H2O ‎②氮 CuO (3)20‎ ‎1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明确以下三点:‎ ‎(1)运用电子守恒原理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总数,而不是二者之和。‎ ‎(3)C和稀硝酸不反应。‎ ‎【解析】(1)As2S3中As为+3价,As4S4中As为+2价,SnCl2中Sn为+2价,SnCl4中Sn为+4价,根据关系式:SnCl2~SnCl4~2e-,2As2S3~As4S4~4e-,根据电子守恒,所以n(As2S3)∶n(SnCl2)=2∶(1×2)=1∶1。或写出如下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As2S3+2SnCl2+4HCl===As4S4+2SnCl4+2H2S↑。‎ ‎(2)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所以As2S3是氧化剂。H2S可以用NaOH或CuSO4溶液吸收。‎ ‎(3)在该反应中As和S的化合价均升高,一共失去的电子为2×2+3×‎ ‎2=10个,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降低总数为10×(5-4)=10,所以该反应转移10个电子,有如下关系式:2H3AsO4~10e-,所以当生成2 mol H3AsO4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NO2是还原产物,所以NO2在正极附近逸出。‎ ‎(4)标准状况下‎11.2 L 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根据反应:4NO2+O2+2H2O===4HNO3,所以产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2 mol,根据反应 C+4HNO3(浓)CO2↑+2NO2↑+2H2O,若2 mol浓硝酸完全反应,则应生成0.5 mol CO2,而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当变成稀硝酸时,不再和C反应,所以产生的CO2的量小于0.5 mol。‎ 答案:(1)1∶1 (2)As2S3 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3)10 mol 正极 (4)a ‎【方法技巧】解答氧化还原反应综合题的“2231”‎ ‎(1)理清两条主线: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2)抓住两个相等: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相等。‎ ‎(3)理解三个同时:氧化剂与还原剂同时存在;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同时生成。‎ ‎(4)做好一个标注:标好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