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3.40 KB
  • 2021-05-24 发布

2020-2021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上物理月考试卷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上物理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 ‎1. 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历时‎36‎小时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1‎海里‎=1852‎米).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不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B.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静止的 C.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位移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 ‎2. 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如图所示,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坛的形变 B.头的形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 D.人受到的重力 ‎ ‎ ‎ ‎3. 体育课上一学生在水平篮球场上拍篮球,试分析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给篮球的弹力方向为(        ) ‎ A.斜向左上 B.斜向右上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 ‎ ‎4. 如图所示,A、B、C是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开始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C做曲线运动,B做直线运动 B.A、B、C都做直线运动,平均速率相等 C.A的路程最长,B的路程与C的路程相等 D.B做匀速运动,A做减速运动 ‎ ‎ ‎5. 一杯子的底部有一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直到流尽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的水的共同重心的位置将(        ) ‎ A.一起下降 B.一起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 ‎ ‎6. 下图表示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 A.F‎1‎和F‎2‎ B.F‎1‎和F‎4‎ C.F‎1‎和F‎3‎、F‎4‎ D.都不相同 ‎ ‎ ‎7. 甲、乙两列火车相距‎1000m,并分别以‎12m/s和‎8m/s的速度在两条平行铁轨上相向行驶.在两火车间有一只信鸽以‎25m/s的速率飞翔其间,这只信鸽从火车甲开始,飞向火车乙,遇到火车乙时又立即掉头飞向火车甲,如此往返飞行,当火车间距减小为零时,这只信鸽在飞行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 A.‎8m/s B.‎12m/s C.‎25m/s D.无法求解 ‎ ‎ ‎8.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 A.小球在‎2s末的速度是‎8m/s B.小球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C.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5m/‎s‎2‎ D.小球在‎5s内的位移是‎100m ‎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 ‎ ‎10. 从某高度相隔‎1s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在空中任一时刻(        ) ‎ A.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B.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二、多选题 ‎ ‎ ‎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前‎10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0m B.每秒速度变化‎0.2m/s C.前‎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D.第‎10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2m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力 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C.均匀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 D.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 ‎ ‎ 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m/‎s‎2‎,a乙‎=−5m/‎s‎2‎,a丙‎=−4m/‎s‎2‎,那么对甲、乙、丙三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丙做减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慢 D.甲、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 ‎ ‎ ‎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为‎2m,第四秒内的位移为‎2.5m,则可知(        ) ‎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25m/s B.第三秒末瞬时速度是‎2.25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2‎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 ‎ ‎ ‎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30N拉力F的作用,弹簧伸长了‎10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弹簧的弹力为‎60N B.弹簧的弹为‎30N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300N/m D.根据公式k=‎Fx,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 三、实验探究题 ‎ ‎ ‎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 ‎ ‎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 ‎ ‎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cm.‎ 四、解答题 ‎ ‎ ‎ 某航母跑道长为‎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多大? ‎ ‎ ‎ ‎ 一质点沿直线Ox轴做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2(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求该质点: ‎ ‎(1)在t=2s时的瞬时速度.‎ ‎ ‎ ‎(2)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 ‎ ‎ ‎(3)t=0‎到t=4s间平均速率.‎ ‎ ‎ ‎ A车在直线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大雾天气能见度低,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B车时,两车距离仅有‎76m,A车司机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两车均视为质点). ‎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1)通过计算判断A能否会撞上B车?‎ ‎ ‎ ‎(2)为了避免碰撞,A车在刹车同时,如果向B车发出信号,B车收到信号经Δt=2s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匀加速向前行驶,问:B车加速度a‎2‎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上物理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平均速度 位移 质点的认识 参考系 ‎【解析】‎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质点的含义;相对运动,参照物的选取;平均速度的定义等.‎ ‎【解答】‎ 解:A.本题中路程长度远远大于“千岛湖”舰的尺寸,所以研究舰队平均速率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故A错误; B.若“千岛湖”舰与“巢湖”舰同向同速行驶,则以“千岛湖”舰为参照物,“巢湖”舰是静止,故B正确; CD.“‎4500‎海里”是护航舰艇走过的轨迹长度,不是位移,因位移未知,无法求出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故CD错误. 故选B.‎ ‎2.‎ ‎【答案】‎ A ‎【考点】‎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杂技演员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坛的形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 ‎【答案】‎ C ‎【考点】‎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篮球与水平地面接触时,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如果认为球的一点与地面接触,则属于点与面接触问题,弹力应垂直于地面,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 ‎【答案】‎ C ‎【考点】‎ x-t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 路程 ‎【解析】‎ 由x−t图象可知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象可得出物体的位移,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物体的平均速度;由运动过程可得出运动位移,明确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A.x−t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故三个物体均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 C.因A越过相同位移后又返回,故A的路程最大,但BC均只有单向运动,故路程相等,故C错误. B.因三个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同,故平均速率不相等,故B错误. D.x−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故A先减速后反向加速,B做匀速运动,C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5.‎ ‎【答案】‎ D ‎【考点】‎ 重心 ‎【解析】‎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根据质量分布的变化可得出重心的变化.‎ ‎【解答】‎ 解:一饮料杯装满水的重心在几何中心,而当水流出时,物体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则重心将下移;而当完全放干净水后,重心还是在水杯子的几何中心,故重心的变化为先降后升. 故选:D.‎ ‎6.‎ ‎【答案】‎ B ‎【考点】‎ 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在图示的四种情况下,F‎3‎方向斜向上,其余力的方向水平向右,F‎3‎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力肯定不同;又知F‎2‎比F‎1‎、F‎4‎两个力要小,所以F‎2‎的作用效果与F‎1‎、F‎4‎的作用效果也不同;F‎1‎、F‎4‎大小相等,将F‎1‎和F‎4‎的作用点均平移至小车的重心处,可看出两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 ‎【答案】‎ B ‎【考点】‎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平均速度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解析】‎ 根据速度公式和题中条件得出甲乙两列火车相遇所需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鸽子一直在飞行,鸽子飞行的位移等于甲火车的位移,根据位移比时间求出这只信鸽飞行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1000m到间距减小为零时所用时间为t=sv‎1‎‎+‎v‎2‎=‎1000‎‎12+8‎s=50s,信鸽飞行位移等于甲车前进位移,知x=v‎1‎t=12×50m=600m,信鸽飞行的平均速度:v‎¯‎‎=xt=‎600‎‎50‎m/s=12m/s,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 ‎【答案】‎ A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 ‎【解析】‎ 由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即可求出加速度,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出‎5s末的速度;由位移公式求出前‎5s的位移,由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解答】‎ 解:ABC.小球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为:v‎¯‎‎=xt=‎18‎‎1‎m/s=18m/s, 第‎5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4.5‎末的速度,所以其重力加速度为:a=v‎¯‎t‎′‎=‎18‎‎4.5‎m/s‎2‎=4m/‎s‎2‎, 小球在‎2s末的速度是:v‎2‎‎=at‎2‎=4×2m/s=8m/s,故A正确,BC错误. D.小球在前‎5s内的位移是:x=‎1‎‎2‎at‎5‎‎2‎=‎1‎‎2‎×4×‎5‎‎2‎m=50m,故D错误. 故选A.‎ ‎9.‎ ‎【答案】‎ D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解析】‎ 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恒定且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解答】‎ 解: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运动,故C错误;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故D正确. 故选:D.‎ ‎10.‎ ‎【答案】‎ C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 ‎【解析】‎ 甲、乙两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位移公式列出它们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再求出速度之差与时间的关系式.从而进行判断.‎ ‎【解答】‎ 解:以释放第‎2‎个球开始计时,第一个球此时的速度v‎1‎‎=gt=10m/s, 与第二球之间的距离x‎2‎‎=‎1‎‎2‎g(t+1‎)‎‎2‎−‎1‎‎2‎gt‎2‎‎=gt+‎1‎‎2‎g, 随着时间的增大,甲乙两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根据Δv=g(t+1)−gt=g,可知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答案】‎ A,B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 运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火车在‎10s内通过的路程.由加速度的公式求解每秒速度的变化.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求出‎9s内的位移,再求解第‎10s内位移.‎ ‎【解答】‎ 解:由题可知,火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10s内通过的位移为x=v‎2‎t=‎2m/s‎2‎×10s=10m,故A正确; B.火车的加速度为为a=vt=0.2m/‎s‎2‎,则每秒速度变化为‎0.2m/s,故B正确; C.‎10s内的位移x=10m,则‎10s内平均速度为v‎¯‎‎=xt=‎10m‎10s=1m/s,故C错误; D.火车第‎10s内的平均速度为v‎¯‎‎′‎‎=at‎′‎=0.2×9.5m/s=1.9m/s,则第‎10s内的位移大小为x‎′‎‎=v‎¯‎‎′‎t‎′‎=1.9m,故D错误. 故选AB.‎ ‎【答案】‎ B,D ‎【考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重心 重力 ‎【解析】‎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同性质、同时产生、同变化;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两个物体必须直接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拉力、推力、支持力的实质都是弹力.‎ ‎【解答】‎ 解:A.用手压弹簧,弹簧与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故A错误; ‎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正确; C.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均匀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后,木球重心仍然在球心上,故C错误; D.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故D正确. 故选BD.‎ ‎【答案】‎ B,C ‎【考点】‎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解析】‎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解答】‎ 解:A.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可知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故A错误; B.甲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丙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丙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小,则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慢,故C正确; D.甲、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BC.‎ ‎【答案】‎ A,B,D ‎【考点】‎ 加速度 平均速度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2s内的平均速度,结合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三秒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质点的加速度.‎ ‎【解答】‎ 解:A.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xt=‎2+2.5‎‎2‎m/s=2.25m/s,故A正确. B.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第三秒末的瞬时速度等于‎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即为‎2.25m/s,故B正确. CD.根据a=‎ΔvΔt可知,其加速度为a=‎v‎3.5‎‎−‎v‎2.5‎‎3.5s−2.5s‎=‎2.5−2‎‎1‎m/s‎2‎=0.5m/‎s‎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答案】‎ B,C ‎【考点】‎ 胡克定律 ‎【解析】‎ 轻弹簧的两端各受‎30N拉力F的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10cm,根据胡克定律F=kx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 ‎【解答】‎ 解:AB.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弹簧的弹力为‎30N,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胡克定律F=kx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Fx=‎30N‎10×‎10‎‎−2‎m=300N/m,故C正确; D.弹簧的劲度系数k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弹力F的变化无关,故D错误. 故选BC.‎ 三、实验探究题 ‎【答案】‎ ‎(1)竖直 ‎(2)‎4‎,‎‎50‎ ‎(3)‎‎10‎ ‎【考点】‎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解析】‎ ‎(1)弹簧是竖直的,要减小误差,刻度尺必须竖直; (2)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根据胡克定律F=k△x求解劲度系数; (3)由胡克定律求得伸长量。‎ ‎【解答】‎ 解:(1)弹簧是竖直的,要减小误差,刻度尺必须与弹簧平行,故刻度尺要保持竖直状态.‎ ‎(2)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4cm; 弹簧弹力为‎8N时,弹簧的长度为‎20cm,伸长量为‎16cm, 根据胡克定律F=kΔx有:k=FΔx=‎8‎‎0.16‎N/m=50N/m.‎ ‎(3)由图可知,弹簧秤的拉力为‎3N,则由胡克定律可知:Δx=‎3‎‎50‎m=0.06m‎=6cm, 则弹簧的长度x=6cm+4cm=10cm.‎ 四、解答题 ‎【答案】‎ 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10m/s.‎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解析】‎ 已知飞机的末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初速度.‎ ‎【解答】‎ 解:由运动学公式有v‎2‎‎−v‎0‎‎2‎=2ax,其中v=50m/s,a=6m/‎s‎2‎,x=200m, 代入数据解得:v‎0‎‎=10m/s.‎ ‎【答案】‎ ‎(1)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为‎−18m/s.‎ ‎(2)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2m/s.‎ ‎(3)t=0‎到t=4s间的平均速率为‎28m/s.‎ ‎【考点】‎ 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速率 ‎【解析】‎ 根据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得出t=2‎时的瞬时速度.‎ ‎(2)根据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得出t=0s到t=2s间的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3)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根据位移表达式和速度表达式求出‎4s内的路程,从而求出平均速率.‎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解答】‎ 解:(1)质点在‎2s末的瞬时速度:v‎2‎‎=(6−6×‎2‎‎2‎)m/s=−18m/s, 即瞬时速度的大小为‎−18m/s,方向:沿x轴负方向.‎ ‎(2)据位移时间关系x=6t−2t‎3‎+2(m)‎知: 当t=0‎时,x‎0‎‎=2m, 当t=2s时,x‎2‎‎=−2m, 则t=0‎到t=2s间的位移x=x‎2‎−x‎0‎=−4m, 平均速度v‎¯‎‎=xt=‎−4‎‎2‎m/s=−2m/s,负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由v=6−6t‎2‎(m/s)‎知,质点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1s,而t=1s时x‎1‎‎=(6×1−2×‎1‎‎3‎+2)m=6m, 则t=0‎到t=1s内的路程为s‎1‎‎=x‎1‎−x‎0‎=4m, t=4s时x‎4‎‎=−102m,则t=1s到t=4s质点的路程s‎2‎‎=|x‎4‎−x‎1‎|=108m, 那么t=0‎到t=4s间质点的路程s=s‎1‎+s‎2‎=112m, 平均速率v‎¯‎‎=st=‎112‎‎4‎m/s=28m/s.‎ ‎【答案】‎ ‎(1)A会撞上B车.‎ ‎(2)B车加速度a‎2‎至少为‎1.2m/‎s‎2‎才能避免事故.‎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解析】‎ ‎(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A车刹车的位移,与‎76m比较即可判断是否碰撞,若碰撞,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时间; (2)两车速度相等时,不相撞,则以后就不会相撞,求出速度相等时的时间,根据位移关系列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1)设A车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x, 由运动学公式有:v‎0‎‎2‎‎=2a‎1‎x, 解得:x=100m>76m,故会撞上B车.‎ ‎(2)设B车运动时间t时两车速度相等且为v,则恰好避免事故,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v‎0‎−a‎1‎t, v=a‎2‎(t−Δt)‎, v‎0‎‎+v‎2‎t=v‎2‎(t−Δt)+‎x‎0‎,其中x‎0‎‎=76m, 带入数据解得a‎2‎‎=1.2m/‎s‎2‎,即B车的加速度至少为‎1.2m/‎s‎2‎才能避免事故.‎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