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KB
- 2021-05-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光的粒子性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但很少人接受它,但年轻的爱因斯坦注意到了能量子的意义,提出光在吸收和发射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光本身也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这些能量子叫做光子。爱因斯坦就此提出了一个关系式:Ek=hν-W0,即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ν为光的频率,W0为逸出功,就是电子脱离金属吸引需要做的功)它很好地解释了许多结论,为光的粒子说奠定了基础。
密立根的实验
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方程及光电效应的解释时,实验测量不精确,这种观点也与以往的观点有很大差别,所以并没有立刻得到承认。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实验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他测出了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光的频率,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普朗克常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是:两者只有0.5%的误差。成为了光电效应方程的第一次实验验证。
h= 6.626 ×10^-34 J·s
康普顿效应
1918-191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不但有波长等于原波长的射线,而且还有波长大于原波长λ0的部分,这个效应被称为康普顿效应。而在解释这个效应时,经典的波动理论又遇到了困难,于是康普顿用光子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这种现象,他认为光子不但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光子的动量p=h/λ。这又进一步支持了光的粒子说。
相关文档
-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教学课件:第72021-05-2428页
- 2020高中物理6.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2021-05-247页
- 高中物理:2020版物理新素养导学同步2021-05-2411页
-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物理2021-05-245页
- 北京市高中物理 交流电和传感器 032021-05-246页
-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功和机械能第42021-05-2437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2021-05-247页
-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抛体运动第2节2021-05-2430页
- 2020高中物理 第1章 机械振动 简谐2021-05-2417页
- 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专题32021-05-2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