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50 KB
- 2021-05-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节 动能定理
(对应学生用书第81页)
[教材知识速填]
知识点1 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k=mv2,v为瞬时速度,动能是状态量.
3.单位:焦耳,1 J=1 N·m=1 kg·m2/s2.
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5.动能的变化量:ΔEk=Ek2-Ek1=mv-mv.
易错判断
(1)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2)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动能与下落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知识点2 动能定理
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ΔEk=mv-mv.
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易错判断
(1)物体的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动能一定不变.(√)
(2)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
(3)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教材习题回访]
考查点:对动能的理解
1.(人教版必修2P74T1改编)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可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几种情形下,汽车的动能不变的是( )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C.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
[答案] D
考查点:动能定理的理解
2.(粤教版必修2P77T2)(多选)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恒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其中的一个力,则( )
A.物体的动能可能减少
B.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
C.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加
D.余下的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答案] ACD
考查点:动能定理的应用
3.(沪科版必修2P55T2)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此物体受水平力F作用运动了距离s时,其动能为E1,而当此物体受水平力2F作用运动了相同的距离时,其动能为E2,则( )
A.E2=E1 B.E2=2E1
C.E2>2E1 D.E1Ek2,C正确,D错误.]
动能定理的应用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抓好“两状态,一过程”
“两状态”即明确研究对象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或动能情况,“一过程”即明确研究过程,确定这一过程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位置变化或位移信息.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多维探究]
考向1 用动能定理分析求解变力做功问题
1.如图524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小球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则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 )
图524
A.mgh-mv2 B.mv2-mgh
C.-mgh D.-(mgh+mv2)
[题眼点拨] “C点时弹簧最短,距地面高度为h”可知此时小球的速度为零,弹力是小球所受外力要用动能定理求解.
A [小球从A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负功,由于支持力与位移始终垂直,则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WG+WF=0-mv2,重力做功为WG=-mgh,则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功为WF=mgh-mv2,所以正确选项为A.]
2. 如图525所示,一辆汽车通过一根绳PQ跨过定滑轮提升井中质量为m的物体,绳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Q端拴在物体上.设绳的总长不变,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都忽略不计.开始时,车在A处,滑轮左右两侧的绳都绷紧并且是竖直的,左侧绳长为H.提升时车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设A到B的距离也为H,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v0,求车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绳对物体所做的功.
【导学号:84370212】
图525
[题眼点拨] ①“绳总长不变”想到用几何关系求解物体上升的高度;②“过B时速度为v0”要用分解的方法求出物体上升的速度.
[解析] 物体上升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和绳的拉力均做功.设车运动至B时,物体的速度为v,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
由几何关系得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1)H
所以物体的重力做的功为WG=-mgh=(1-)mgH
对物体应用动能定理有W+WG=mv2
又物体的速度v=v0cos 45°=v0
由以上各式解得W=mv+(-1)mgH.
[答案] mv+(-1)mgH
(2018·长春模拟)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MON,OM水平,ON竖直且光滑,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的两小球A和B分别套在OM和ON杆上,B球的质量为2 kg,在作用于A球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A、B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OA=0.3 m,OB=0.4 m,改变水平力F的大小,使A球向右加速运动,已知A球向右运动0.1 m时速度大小为3 m/s,则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B球所做的功为(g取10 m/s2)( )
A.11 J B.16 J
C.18 J D.9 J
C [A球向右运动0.1 m时,vA=3 m/s,OA′=0.4 m,OB′=0.3 m,设此时∠B′A′O=α,则有tan α=.vAcos α=vBsin α,解得:vB=4 m/s.此过程中B球上升高度h=0.1 m,由动能定理,W-mgh=mv,解得绳的拉力对B球所做的功为W=mgh+mv=2×10×0.1 J+×2×42 J=18 J,选项C正确.]
考向2 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
3. 如图526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是水平的,其距离d=0.50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开始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止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 )
图526
A.0.50 m B.0.25 m
C.0.10 m D.0
D [设小物块在BC段通过的总路程为s,由于只有水平面上存在摩擦力,则小物块从A点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的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μmgs,而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s=0-0,代入数据可解得s=3 m.由于d=0.50 m,所以小物块在BC段经过3次往复运动后,又回到B点.]
4.(2017·上海高考)如图527所示,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斜面和半径R=0.4 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图527
(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C;
(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vB;
(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题眼点拨] ①“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则此时速度为vC=;②“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说明沿AB运动的摩擦力做负功.
[解析](1)对C点:滑块竖直方向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
mg= ①
vC==2 m/s.
(2)对B→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 37°)=mv-mv ②
vB==4.29 m/s.
(3)滑块在A→B的过程,利用动能定理:
mgh-mgμcos 37°·=mv-0 ③
代入数据解得h=1.38 m.
[答案](1)2 m/s (2)4.29 m/s (3)1.38 m
1.若在题4中滑块刚好到达与圆心等高的D点,如图所示,则A、B间的高度差h′应为多少?
[解析] 由A→D应用动能定理可得:
mgh′-μmgcos θ·-mgRcos θ=0
解得:h′==0.48 m.
[答案] 0.48 m
2.若题4中斜面轨道光滑,滑块从A点释放后滑到C点,对轨道的压力是重力的多少倍?(原AB高度差h=1.38 m不变)
[解析] 由A→C应用动能定理,设C点时的速度为vC.
mgh-mg(R+Rcos θ)=mv ①
NC+mg= ②
由①②得:NC=2.3mg,故是重力的2.3倍.
[答案] 2.3
[反思总结] 应用动能定理注意的三个问题
(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2)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关键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及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物体运动过程的草图,借助草图理解物理过程和各量关系.
动能定理与图象的结合问题
四类图象所围面积的含义
vt图
由公式x=vt可知,v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at图
由公式Δv=at可知,a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Fx图
由公式W=Fx可知,Fx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
Pt图
由公式W=Pt可知,P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
[母题] (2018·宿州模拟)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528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斜轨道AB和圆弧轨道BC组成.将质量m=0.2 kg的小球,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由静止释放,用力传感器测出小球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改变H的大小,可测出F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甲 乙
图528
(1)圆弧轨道的半径;
(2)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3)作出小球经过C点时动能随H的变化关系EkH图象.
【导学号:84370213】
[题眼点拨] ①“C点的压力”要利用重力和轨道对C的压力提供向心力的条件;②“F随H的关系”要根据条件写出F-H的函数关系.
[解析](1)小球过C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
小球由静止下滑至C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2r)=mv
解得:F=H-5mg
由图可知:当H1=0.5 m时,F1=0
解得:r=0.2 m.
(2)当H2=1.0 m时,F2=5 N
解得:g=5 m/s2.
(3)小球由静止下滑至C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2r)=Ek-0
解得:Ek=H-0.4
则EkH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1)0.2 m (2)5 m/s2 (3)见解析
[母题迁移]
迁移1 动能定理与vt图象的结合
1.用起重机提升货物,货物上升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529所示,在t=3 s到t=5 s内,重力对货物做的功为W1、绳索拉力对货物做的功为W2、货物所受合力做的功为W3,则( )
图529
A.W1>0 B.W2<0
C.W2>0 D.W3>0
C [分析题图可知,货物一直向上运动,根据功的定义式可得;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即W1<0,W2>0,A、B错误,C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合力做的功W3=0-mv2,v=2 m/s,即W3<0,D错误.]
迁移2 动能定理与at图象结合
2.用传感器研究质量为2 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时,在计算机上得到0~6 s内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5210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84370214】
图5210
A.0~6 s内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
B.0~6 s内物体在4 s时的速度最大
C.物体在2~4 s内速度不变
D.0~4 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6 s内合力做的功
[题眼点拨] 看到“at”图象,要利用图象面积表示速度变化的结论.
D [由v=at可知,a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质点的速度的变化量,0~6 s内物体的速度始终为正值,故一直为正方向,A项错;t=5 s时,速度最大,B项错;2~4 s内加速度保持不变且不为零,速度一定变化,C项错;0~4 s内与0~6 s内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相等,故物体4 s末和6
s末速度相同,由动能定理可知,两段时间内合力对物体做功相等,D项对.]
迁移3 动能定理与Fx图象的结合
3.如图5211甲所示,长为4 m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0.6 m的竖直半圆弧轨道BC在B处相连接,有一质量为1 kg的滑块(大小不计),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的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未知,g取10 m/s2.求:
甲 乙
图5211
(1)滑块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在水平轨道AB上运动前2 m过程所用的时间;
(3)若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沿半圆弧轨道内侧上滑,并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则滑块在半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题眼点拨] ①“F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关系”要看到F方向及大小的变化;②“与BC间动摩擦因数未知”涉及BC间摩擦力或功等问题时要灵活运用动能定理.
[解析](1)对滑块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1x1-F3x3-μmgx=mv
代入数值解得vB=2 m/s.
(2)在前2 m内,有F1-μmg=ma,且x1=at
解得t1= s.
(3)当滑块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时,有:mg=m
对滑块从B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W-mg·2R=mv-mv
代入数值得W=-5 J,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5 J.
[答案](1)2 m/s (2) s (3)5 J
打桩机是利用冲击力将桩贯入地层的桩工机械.某同学对打桩机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兴趣.他构建了一个打桩机的简易模型,如图甲所示.他设想,用恒定大小的拉力F拉动绳端B,使物体从A点(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物体运动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并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按此模型分析,若物体质量m=1 kg,上升了1 m高度时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前物体的动能Ek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丙
(1)求物体上升到0.4 m高度处F的瞬时功率;
(2)若物体撞击钉子后瞬间弹起,且使其不再落下,钉子获得20 J的动能向下运动.钉子总长为10 cm.撞击前插入部分可以忽略,不计钉子重力.已知钉子在插入过程中所受阻力Ff与深度x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求钉子能够插入的最大深度.
[解析](1)撤去F前,根据动能定理,有
(F-mg)h=Ek-0
由题图乙得,斜率为k=F-mg=20 N,得F=30 N
又由题图乙得,h=0.4 m时,Ek=8 J
则v=4 m/s,P=Fv=120 W.
(2)碰撞后,对钉子,有-fx′=0-Ek′
已知Ek′=20 J,f=
又由题图丙得k′=105 N/m,解得:x′=0.02 m.
[答案](1)120 W (2)0.0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