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56 KB
- 2021-05-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强化三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动力学方法处理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多过程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高考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命题频率都很高.
2.学好本专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本专题用到的规律和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临界条件和相关的数学知识.
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由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的基本思路:
先求出几个力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速度或位移.
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的基本思路:
已知加速度或根据运动规律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从而确定未知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关键,加速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纽带,分析流程如下:
自测1 (多选)(2016·全国卷Ⅱ·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 BD
解析 小球的质量m=ρ·πr3,由题意知m甲>m乙,ρ甲=ρ乙,则r甲>r乙.空气阻力f=kr,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则a==g-=g-,可得a甲>a乙,由h=at2知,t甲v乙,故选项B正确;因f甲>f乙,由球克服阻力做功Wf=f h知,甲球克服阻力做功较大,选项D正确.
二、动力学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1.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题目中“刚好”“恰好”“正好”等关键词句,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
(2)题目中“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句,表明题述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一般对应着临界状态.
(3)题目中“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词句,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2.常见临界问题的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T=0.
(4)最终速度(收尾速度)的临界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自测2 (2015·山东理综·16)如图1,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
图1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对物体A、B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有F=μ2(mA+mB)g;对物体B在竖直方向上有μ1F=mBg;联立解得:=,选项B正确.
命题点一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解题关键
(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2)两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速度是各物理过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2.常用方法
(1)合成法
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
(2)正交分解法
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时,则采用正交分解法.
类型1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例1 (2014·课标全国卷Ⅰ·24)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答案 20 m/s
解析 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安全距离为s,反应时间为t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0mg=ma0 ①
s=v0t0+ ②
式中,m和v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μ0 ③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ma ④
s=vt0+ 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20 m/s(v=-24 m/s不符合实际,舍去)
变式1 如图2所示滑沙游戏中,做如下简化:游客从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8 s后,操纵刹车手柄使滑沙车匀速下滑至底端B点,在水平滑道上继续滑行直至停止.已知游客和滑沙车的总质量m=70 kg,倾斜滑道AB长lAB=128 m,倾角θ=37°,滑沙车底部与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滑沙车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
图2
(1)求游客匀速下滑时的速度大小;
(2)求游客匀速下滑的时间;
(3)若游客在水平滑道BC段的最大滑行距离为16 m,则他在此处滑行时,需对滑沙车施加多大的水平制动力?
答案 (1)16 m/s (2)4 s (3)210 N
解析 (1)由mgsin θ-μmgcos θ=ma,解得游客从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的加速度a=2 m/s2.游客匀速下滑时的速度大小为v=at1=16 m/s.
(2)加速下滑路程为l1=at12=64 m,匀速下滑路程l2=lAB-l1=64 m,游客匀速下滑的时间t2==4 s.
(3)设游客在BC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0-v2=-2a′x
解得a′==8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解得制动力F=210 N.
类型2 已知物体运动情况,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例2 (2014·课标全国卷Ⅱ·24)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 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 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
(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 km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象如图3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 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图3
答案 (1)87 s 8.7×102 m/s (2)0.008 kg/m
解析 (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 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s,在1.5 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gt ①
s=gt2 ②
根据题意有
s=3.9×104 m-1.5×103 m=3.75×104 m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t≈87 s ④
v≈8.7×102 m/s ⑤
(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vmax时,加速度为零,根据平衡条件有mg=kvmax2 ⑥
由所给的v—t图象可读出vmax≈360 m/s ⑦
由⑥⑦式得k≈0.008 kg/m
变式2 如图4甲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t=0.5 s时撤去拉力,利用速度传感器得到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
图4
(1)2 s内物块的位移大小x和通过的路程L;
(2)沿斜面向上运动的两个阶段加速度大小a1、a2和拉力大小F.
答案 (1)0.5 m 1.5 m (2)4 m/s2 4 m/s2 8 N
解析 (1)在2 s内,由题图乙知:
物块上升的最大距离:x1=×2×1 m=1 m
物块下滑的距离:x2=×1×1 m=0.5 m
所以位移大小x=x1-x2=0.5 m
路程L=x1+x2=1.5 m
(2)由题图乙知,所求两个阶段加速度的大小
a1=4 m/s2
a2=4 m/s2
设斜面倾角为θ,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为F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0~0.5 s内:F-Ff-mgsin θ=ma1
0.5~1 s内:Ff+mgsin θ=ma2
解得F=8 N
命题点二 多物体多过程问题
1.将“多过程”分解为许多“子过程”,各“子过程”间由“衔接点”连接.
2.对各“衔接点”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必要时画出受力图和过程示意图.
3.根据“子过程”“衔接点”的模型特点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列方程.
4.分析“衔接点”速度、加速度等的关联,确定各段间的时间关联,并列出相关的辅助方程.
5.联立方程组,分析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讨论.
例3 (2015·全国卷Ⅱ·25)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 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5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 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图5
(1)在0~2 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答案 (1)3 m/s2 1 m/s2 (2)4 s
解析 (1)在0~2 s时间内,A和B的受力如图所示,其中Ff1、FN1是A与B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Ff2、FN2是B与C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条件得
Ff1=μ1FN1 ①
FN1=mgcos θ ②
Ff2=μ2FN2 ③
FN2=FN1′+mgcos θ,FN1′=FN1 ④
规定沿斜面向下为正.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Ff1=ma1 ⑤
mgsin θ-Ff2+Ff1′=ma2,Ff1′=Ff1 ⑥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
a1=3 m/s2 ⑦
a2=1 m/s2. ⑧
(2)在t1=2 s时,设A和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v1=a1t1=6 m/s ⑨
v2=a2t1=2 m/s ⑩
2 s后,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此时A与B之间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
a1′=6 m/s2 ⑪
a2′=-2 m/s2 ⑫
由于a2′<0,可知B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2,B的速度减为零,则有
v2+a2′t2=0 ⑬
联立⑩⑫⑬式得t2=1 s ⑭
在t1+t2时间内,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为
x=-=12 m<27 m ⑮
此后B静止不动,A继续在B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t3后A离开B,则有
l-x=(v1+a1′t2)t3+a1′t32 ⑯
可得t3=1 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⑰
设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t总,有t总=t1+t2+t3=4 s
变式3 (2018·华中师范大学附中模拟)如图6甲所示为一倾角θ=37°足够长的斜面,将一质量m=1 kg的物体在斜面上静止释放,同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图6
(1)2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2)前16 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
答案 (1)5 m/s (2)30 m,方向沿斜面向下
解析 (1)分析可知物体在前2 s内沿斜面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 θ-F1-μmgcos θ=ma1,
v1=a1t1,
代入数据可得
v1=5 m/s.
(2)设物体在前2 s内发生的位移为x1,则
x1=a1t12=5 m.
当拉力为F2=4.5 N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 θ-μmgcos θ-F2=ma2,
代入数据可得a2=-0.5 m/s2,
物体经过t2时间速度减为零,则
0=v1+a2t2,
t2=10 s,
设t2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x2,则
x2=v1t2+a2t22=25 m,
由于mgsin θ-μmgcos θ=1 m,故滑块会掉下来.
(3)加上恒力F的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同,故滑块所受合力F合′=Ff+F,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合′=ma′,
滑块放上车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当经历时间t′之后速度达到v0,滑块通过位移x1′=a′t′2,
且v0=a′t′,
车通过位移x2′=v0t′,
只需要满足位移差
Δx′=x2′-x1′≤即可,
联立以上各式有F≥6 N.
变式4 如图8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m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 )
图8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答案 D
解析 A、B一起加速运动是因为A对B有静摩擦力,但由于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所以B的加速度有最大值,可以求出此加速度下拉力的大小,如果拉力再增大,则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滑动,所以这里存在一个临界点,就是A、B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拉力F的大小.以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受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有F-Ff=mAa;再以B为研究对象,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f=mBa,当Ff为最大静摩擦力时,解得a=== m/s2=6 m/s2,有F=48 N.由此可以看出,当F<48 N时,A、B间的摩擦力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说,A、B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故选项D正确.
变式5 如图9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矩形箱子内有一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静止时,箱子顶部与球接触但无压力.箱子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改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经过的总位移为x,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图9
(1)求箱子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若a>gtan θ,求减速阶段球受到箱子左壁和顶部的作用力大小.
答案 (1) (2)0 m
解析 (1)设箱子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经过的位移为x1,减速阶段经过的位移为x2,有v2=2a′x1,v2=2ax2,且x1+x2=x,解得a′=.
(2)如果球刚好不受箱子作用,箱子的加速度设为a0,应满足FNsin θ=ma0,FNcos θ=mg,解得a0=gtan θ.箱子减速时加速度水平向左,当a>gtan θ
时,箱子左壁对球的作用力为零,顶部对球的力不为零.此时球受力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cos θ=F+mg,FN′sin θ=ma,解得F=m.
1.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1 kg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θ为30°.现小球在F=20 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静止出发向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试求:
图1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F作用1.2 s后撤去,求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
答案 (1)2.5 m/s2 (2)2.4 m
解析 (1)在力F作用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 30°-μ(F-mg)cos 30°=ma1
解得a1=2.5 m/s2
(2)刚撤去F时,小球的速度v1=a1t1=3 m/s
小球的位移x1=t1=1.8 m
撤去力F后,小球上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30°+μmgcos 30°=ma2
解得a2=7.5 m/s2
小球上滑时间t2==0.4 s
上滑位移x2=t2=0.6 m
则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为xm=x1+x2=2.4 m.
2.如图2所示,一质量m=0.4 kg的小物块,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 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物块在A点的速度为v0=2 m/s,A、B之间的距离L=10 m.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图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F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
答案 (1)3 m/s2 8 m/s (2)30° N
解析 (1)设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
L=v0t+at2 ①
v=v0+at 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
a=3 m/s2 ③
v=8 m/s ④
(2)设物块所受支持力为FN,所受摩擦力为Ff,拉力与斜面的夹角为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 α-mgsin θ-Ff=ma ⑤
Fsin α+FN-mgcos θ=0 ⑥
又Ff=μFN ⑦
联立⑤⑥⑦式得F= ⑧
由数学知识得cos α+sin α=sin(60°+α) ⑨
由⑧⑨式可知对应F最小时与斜面间的夹角α=30° ⑩
联立③⑧⑩式,代入数据得F的最小值为Fmin= N ⑪
3.如图3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名幼儿用沿与水平面成30°角的恒力拉着它沿水平地面运动,已知拉力F=6.5 N,玩具的质量m=1 kg,经过时间t=2.0 s,玩具移动了距离x=2 m,这时幼儿将手松开,玩具又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下.(g取10 m/s2)求:
图3
(1)玩具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松开后玩具还能滑行多远?
(3)当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θ为多少时拉力F最小?
答案 (1) (2) m (3)30°
解析 (1)玩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可得x=at2,解得a= m/s2,
对玩具,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 30°-μ(mg-Fsin 30°)=ma
解得μ=.
(2)松手时,玩具的速度v=at=2 m/s
松手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解得a′= m/s2
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玩具的位移x′== m.
(3)设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玩具要在水平面上运动,则Fcos θ-Ff>0
Ff=μFN
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N+Fsin θ=mg
解得F>
因为cos θ+μsin θ=sin(60°+θ)
所以当θ=30°时,拉力最小.
4.如图4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体,质量为M,倾角为α,其斜面上有一静止的滑块,质量为m,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给斜面体施加水平向右的力使斜面体加速运动,求:
图4
(1)若要使滑块与斜面体一起加速运动,图中水平向右的力F的最大值;
(2)若要使滑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图中水平向右的力F的最小值.
答案 (1) (2)
解析 (1)当滑块与斜面体一起向右加速时,力F越大,加速度越大,当F最大时,斜面体对滑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fm,滑块受力如图所示.
设一起加速的最大加速度为a,对滑块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Ncos α+Ffmsin α=mg ①
Ffmcos α-FNsin α=ma ②
由题意知Ffm=μFN ③
联立解得a=g
对整体受力分析F=(M+m)a
联立解得F=
(2)要使滑块做自由落体运动,滑块与斜面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滑块的加速度为g,设此时M的加速度为aM,则对M:F=MaM
当水平向右的力F最小时,二者没有相互作用但仍接触,则有=tan α,即=tan α,联立解得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