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50 KB
- 2021-05-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实验十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方案]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数据处理]
1.滑块速度的测量:v=,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方案二: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等.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安装: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甲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
乙
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7.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数据处理]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实验器材]
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数据处理]
1.小车速度的测量:v=,式中Δx是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车经过Δx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若利用“气垫导轨”完成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若用“斜槽”完成实验,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
(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
(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
3.改进措施:(1)设计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且尽量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2)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
考向1 对实验原理与操作的考查
[典例1]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可以通过仅测量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解析] (1)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H=gt2知t=,即小球的下落时间一定,则初速度v=可用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来表示,选项C正确.
(2)本实验要验证的是m1·OM+m2·ON=m1·OP,因此要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和m2以及它们的水平射程OM和ON,而要确定水平射程,应先分别确定两个小球落地的平均落点,没有必要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和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故应完成的步骤是ADE或DEA或DAE.
(3)若动量守恒,应有m1v1+m2v2=m1v0(v0是m1单独下落时离开轨道时的速度,v1、v2是两球碰后m1、m2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又v=,则有m1·+m2·=m1·,即m1·OM+m2·ON=m1·OP;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则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则有m1v+m2v=m1v,同样整理可得m1·OM2+m2·ON2=m1·OP2.
[答案] (1)C (2)ADE (3)m1·OM+m2·ON=m1·OP m1·OM2+m2·ON2=m1·OP2
[变式1] (2017·江苏徐州模拟)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B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
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挡板C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挡板C、D时计时结束,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 .
(2)作用前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 ;作用后A、B
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 .
(3)作用前后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B的右端至挡板D的距离L2 (2)0 mA-mB (3)见解析
解析:(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为B的右端至挡板D的距离L2.
(2)设向左为正方向,根据所测数据求得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A=,vB=-.
碰前两滑块静止,即v=0,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零,碰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mAvA+mBvB=mA-mB.
(3)产生误差的原因:
①L1、L2、t1、t2、mA、mB的数据测量误差;
②没有考虑弹簧推动滑块的加速过程;
③滑块并不是做标准的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与导轨间有少许摩擦力;
④气垫导轨不完全水平.
考向2 对数据处理和误差的考查
[典例2] 现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a)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a)
实验测得滑块A的质量m1=0.310 kg,滑块B的质量m2=0.108 kg,遮光片的宽度d=1.00 c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50.0 Hz.
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ΔtB=3.500 ms,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b)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 100%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
[解析] 按定义,滑块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v为
v=①
式中Δs为滑块在很短时间Δt内走过的路程
设纸带上打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ΔtA,则
ΔtA==0.02 s②
ΔtA可视为很短
设滑块A在碰撞前后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0、v1.将②式和图给实验数据代入①式得v0=2.00 m/s③
v1=0.970 m/s④
滑块B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v2,由①式有
v2=⑤
代入题给实验数据得
v2=2.86 m/s⑥
设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分别为p和p′,则
p=m1v0⑦
p′=m1v1+m2v2⑧
两滑块在碰撞前后总动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
δp=×100%⑨
联立③④⑥⑦⑧⑨式并代入有关数据,得
δp=1.7%<5%⑩
因此,本实验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 见解析
[变式2]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空腔内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和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 ,然后 ,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⑧测得滑块1的质量为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
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 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放开滑块1
(2)0.620 0.618 (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
解析:(1)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滑块1.
(2)作用前滑块1的速度v1= m/s=2 m/s,系统的总动量为0.310 kg×2 m/s=0.620 kg·m/s;作用后滑块1和滑块2具有相同的速度v= m/s=1.2 m/s,系统的总动量为(0.310 kg+0.205 kg)×1.2 m/s=0.618 kg·m/s.
(3)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使实验出现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