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1-05-27 发布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实验八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实验八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2014·江苏卷,10‎ ‎2014·山东卷,22‎ 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实验原理的理解(间接测量);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3.伏安法测电阻电路连接形式(电流表内接、外接)的确定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一、实验流程 二、注意事项 ‎1.游标卡尺的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确度)mm.‎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固定刻度数mm+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 mm.‎ ‎3.先测直径,再连电路:为了方便,测量直径时应在金属丝连入电路之前测量.‎ ‎4.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5.电流控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温度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 三、误差分析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考点1 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1.螺旋测微器 ‎(1)构造:如图甲所示,S为固定刻度,H为可动刻度.‎ ‎(2)原理:可动刻度H上的刻度为50等份,旋钮K每旋转一周,螺杆P前进或后退‎0.5 mm,则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 ‎(3)读数 ‎①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半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不足半毫米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 ‎②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③如图乙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 mm,不足半毫米,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 mm+15.0×‎0.01 mm=‎2.150 mm.‎ ‎2.游标卡尺 ‎(1)构造(如图所示):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尺身上还有一个紧固螺钉.‎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见下表:‎ 刻度格数 ‎(分度)‎ 刻度总 长度 每小格与 ‎1 mm的差值 精确度 ‎(可准确到)‎ ‎10‎ ‎9 mm ‎0.1 mm ‎0.1 mm ‎20‎ ‎19 mm ‎0.05 mm ‎0.05 mm ‎50‎ ‎49 mm ‎0.02 mm ‎0.02 mm ‎(4)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确度) mm.‎ ‎3.常用电表的读数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值;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 ‎(1)0~3 V的电压表和0~‎3 A的电流表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0.1 V或‎0.1 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2)对于0~15 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0.5 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 V.‎ ‎(3)对于0~‎0.6 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02 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 A.‎ ‎[例1](1)如图甲所示的三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从上至下分别为‎9 mm长10等分、‎19 mm长20等分、‎49 mm长50等分,它们的读数依次为__17.7__mm、__23.50__mm、__3.18__mm. ‎ ‎(2)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是__2.150__mm.‎ ‎(3)①如图丙所示的电表使用‎0.6 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0.02__A,图中表针示数为__0.44__A;当使用‎3 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中每一小格代表__0.1__A,图中表针示数为__2.20__A.‎ ‎②如图丁所示的电表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__0.1__V,图中表针的示数为__1.70__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0.5__V,图中表针示数为__8.5__V.‎ ‎(4)旋钮式电阻箱如图戊所示,电流从接线柱A流入,从B流出,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1_987__Ω,今欲将接入电路的电阻改为2 087 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将“×1_k”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零__.若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__0~19_998_Ω__.‎ 解析 (1)最上面图读数:整毫米是17,不足1毫米数是7×‎0.1 mm=‎0.7 mm,最后结果是‎17 mm+‎0.7 mm=‎17.7 mm. ‎ 中间图读数:整毫米是23,不足1毫米数是10×‎0.05 mm=‎0.50 mm,最后结果是‎23 mm+‎0.50 mm=‎23.50 mm.‎ 最下面图读数:整毫米是3,不足1毫米数是9×‎0.02 mm=‎0.18 mm,最后结果是‎3 mm+‎0.18 mm=‎3.18 mm.‎ ‎(2)固定刻度示数为‎2.0 mm,不足半毫米的从可动刻度上读,其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2.0 mm+15.0×‎0.01 mm=‎2.150 mm.‎ ‎(3)①使用‎0.6 A量程时,刻度盘上的每一小格为‎0.02 A,表针示数为‎0.44 A;当使用‎3 A量程时,每一小格为‎0.1 A,表针示数为‎2.20 A. ‎ ‎②电压表使用3 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0.1 V,表针示数为1.70 V;使用15 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0.5 V,表针示数为8.5 V.‎ ‎(4)电阻为1 987 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1 k”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零.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9 999 Ω,用这样的两个电阻箱串联可达到的最大电阻是2×9 999 Ω=19 998 Ω.故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0~19 998 Ω.‎ 考点2 仪器的选择和实物电路的连接 ‎[例2]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 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 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 Ω·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9 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 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 Ω;‎ 定值电阻:R0=3 Ω;‎ 电源:电动势6 V,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R2__(选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__a__端.(选填“a”或“b”)‎ ‎(2)在实物图丙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丙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 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2.30(2.29、2.31均正确)__V.‎ ‎(4)导线实际长度为__94(93、95均正确)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由R=ρ可估算铜导线的电阻Rx约为1.7 Ω,(Rx+R0)约为4.7 Ω.若选用R1=5 Ω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调节范围较小且面临“烧坏”的危险,故应选用R2=20 Ω的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闭合开关前应将触头移至接入阻值最大的a端.‎ ‎(2)如图所示.‎ ‎(3)电压表的读数需估读一位,数值为2.30 V.‎ ‎(4)由欧姆定律可知,(Rx+R0)== Ω=4.6 Ω,所以Rx=1.6 Ω.再根据Rx=ρ可解得l=‎94 m.‎ 考点3 电阻的测量 方法一 伏安法测电阻 ‎[例3]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现有量程为3 V、内阻约为3 kΩ的电压表和量程为‎0.6 A、内阻约为0.1 Ω的电流表.采用分压电路接线,图甲是实物的部分连线图,待测电阻为图甲中的R1,其阻值约为5 Ω.‎ ‎(1)测R1阻值的最优连接方式为导线①连接__a__(选填“a”或“b”)、导线②连接__d__.(选填“c”或“d”)‎ ‎(2)按正确接线测得实验数据如表,用作图法求得R1的阻值为__4.4~4.7__Ω.‎ U/V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I/A ‎0.09‎ ‎0.19‎ ‎0.27‎ ‎0.35‎ ‎0.44‎ ‎0.53‎ ‎(3)已知图乙中R2与R1是材料相同、厚度相等、表面为正方形的两导体,R2的边长是R1的,若测R2的阻值,则最优的连线应选__B__.(选填序号)‎ A.①连接a,②连接c   B.①连接a,②连接d C.①连接b,②连接c   D.①连接b,②连接d 解析 (1)因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R1的阻值.则电流表采用外接法,而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故测R1阻值的最优连接方式为导线①连接a,导线②连接d;‎ ‎(2)根据表格数据,作出关于R1的U-I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R1== Ω=4.4 Ω;‎ ‎(3)根据电阻定律可得R=ρ=,故R2=R1,要测R2的阻值.与测量R1一样,最优的连线应①连接a,②连接d,选项B正确.‎ 方法二 等效替换法测电阻 连接电路如图所示,R为电阻箱,Rx为待测电阻,通过调节电阻箱R,使单刀双掷开关S分别接1和2时,电流表中的电流示数相同,则表明Rx=R,即可测出Rx.‎ ‎[例4](2017·湖北武汉模拟)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 ‎(1)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和乙所示,长度为__5.05__cm,直径为__5.316(5.310~5.320)__mm.‎ ‎(2)按图丙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__大__处(选填“大”或“小”),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0.‎ ‎②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__大__(选填“大”或“小”),S2拨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0,此时R2阻值为1 280 Ω.‎ ‎(3)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__1_280__Ω.‎ 解析 (1)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1 mm,所以L=(50+5×0.1)mm=‎5.05 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5+31.6×0.01)mm=‎5.316 mm. ‎ ‎(2)①为了保护电流表,在接通电路之前,要使电路中的总电阻尽可能大,然后慢慢减小电路中的电阻.‎ ‎②为使电路电流较小,使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电阻箱阻值也应先调至最大.‎ ‎(3)将S1闭合,S2拨向接点1时,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当S2拨向2时,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I=,当I相同均为I0时,R2=R圆柱体,所以R圆柱体=1 280 Ω.‎ 方法三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 方法 方法简介 电路图 电流 半偏法 如图所示,闭合S1,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0;保持R1不变,闭合S2,调节电阻箱R2,使电流表的读数等于,然后读出R2的值,则有RA=R2‎ 电压 半偏法 如图所示,闭合S1将电阻箱R2调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压表达到满偏U0;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压表的示数为,记下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2,则有Rv=R2‎ ‎ [例5]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测量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3 000 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 Ω,额定电流‎2 A),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成.‎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V相比,R′V__>__RV(选填“>”“=”或“<”),主要理由是________.‎ 解析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闭合开关S1、S2,调节R1,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S2,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 ‎(3)断开S2,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成半偏状态,电压表所在支路总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也增大,此时R0两端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半偏电压,R′V>RV 对应演练·迁移运用 ‎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约为200 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 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 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或图乙所示,结果由公式Rx=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若将图甲和图乙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x1和Rx2,则__Rx1__(选填“Rx1”或“R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x1__大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x2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解析 根据题意知>,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显著,故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则Rx1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图甲的测量值是Rx与RA串联的电阻阻值,故Rx1>Rx真;图乙的测量值是Rx与RV并联的电阻阻值,故R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