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0.38 KB
  • 2021-05-27 发布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力学中三种典型物理模型学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强化四 动力学中三种典型物理模型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动力学方法在三类典型模型问题中的应用,其中等时圆模型常在选择题中考查,而滑块—木板模型和传送带模型常以计算题压轴题的形式命题.‎ ‎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可以培养同学们审题能力、建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规范表达等物理学科素养,针对性的专题强化,通过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的分析,能帮助同学们迅速提高解题能力.‎ ‎3.用到的相关知识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相对运动的有关知识.‎ 一、“等时圆”模型 ‎1.两种模型(如图1)‎ 图1‎ ‎2.等时性的证明 设某一条光滑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圆的直径为d(如图2).根据物体沿光滑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gsin α,位移为s=dsin α,所以运动时间为t0===.‎ 图2‎ 即沿同一起点或终点的各条光滑弦运动具有等时性,运动时间与弦的倾角、长短无关.‎ 二、“传送带”模型 ‎1.水平传送带模型 项目 图示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情景1‎ ‎①可能一直加速 ‎②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情景2‎ ‎①v0>v,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 ‎②v0=v,一直匀速 ‎③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t2>t3 C.t3>t1>t2 D.t1=t2=t3‎ 答案 D 解析 如图所示,滑环在下滑过程中受到重力mg和杆的支持力FN作用.设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ma,得加速度大小a=gsin θ.设圆周的直径为D,则滑环沿杆滑到d点的位移大小x=Dsin θ,x=at2,解得t=.可见,滑环滑到d点的时间t与杆的倾角θ无关,即三个滑环滑行到d点所用的时间相等,选项D正确.‎ 变式1 如图4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BM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则(  )‎ 图4‎ A.a球最先到达M点 B.b球最先到达M点 C.c球最先到达M点 D.b球和c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点 答案 C 解析 设圆轨道半径为R,据“等时圆”理论,ta==2,tb>ta,c球做自由落体运动tc=,C选项正确.‎ 命题点二 “传送带”模型 ‎1.水平传送带 水平传送带又分为两种情况:物体的初速度与传送带速度同向(含物体初速度为0)或反向.‎ 在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只要物体和传送带不共速,物体就会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朝着和传送带共速的方向变速(若v物v传,则物体减速),直到共速,滑动摩擦力消失,与传送带一起匀速,或由于传送带不是足够长,在匀加速或匀减速过程中始终没达到共速.‎ 计算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路程要分两种情况:①若二者同向,则Δs=|s传-s物|;②若二者反向,则Δs=|s传|+|s物|.‎ ‎2.倾斜传送带 物体沿倾角为θ的传送带传送时,可以分为两类:物体由底端向上运动,或者由顶端向下运动.解决倾斜传送带问题时要特别注意mgsin θ与μmgcos θ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进一步判断物体所受合力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确定物体运动情况.‎ 例2 如图5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模型,其A、B两端的距离L=8 m,它与水平台面平滑连接.现有物块以v0=10 m/s的初速度从A端水平地滑上传送带.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试求:‎ 图5‎ ‎(1)若传送带保持静止,物块滑到B端时的速度大小?‎ ‎(2)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的速率恒为12 m/s,则物块到达B端时的速度大小?‎ ‎(3)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的速率恒为4 m/s,且物块初速度变为v0′=6 m/s,仍从A端滑上传送带,求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的总时间?‎ 答案 (1)2 m/s (2)12 m/s (3) s 解析 (1)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受力分析可知 FN=mg,Ff=ma,Ff=μFN 得a=6 m/s2‎ 传送带静止,物块从A到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又x== m>L=8 m,‎ 则由vB2-v02=-2aL 得vB=2 m/s ‎(2)由题意知,物块先加速到v1=12 m/s 由v12-v02=2ax1,得x1= mFfm,则发生相对滑动 将滑块和木板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临界条件 ‎①两者速度达到相等的瞬间,摩擦力可能发生突变 ‎②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二者共速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相关知识 时间及位移关系式、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等 例3 (2017·全国卷Ⅲ·25)如图8,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图8‎ ‎(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答案 (1)1 m/s,方向与B的初速度方向相同 (2)1.9 m 解析 (1)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B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f1、Ff2和Ff3,A和B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1.在滑块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 Ff1=μ1mAg ①‎ Ff2=μ1mBg ②‎ Ff3=μ2(m+mA+mB)g ③‎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1=mAaA ④‎ Ff2=mBaB ⑤‎ Ff2-Ff1-Ff3=ma1 ⑥‎ 设在t1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其大小为v1.由运动学公式有 v1=v0-aBt1 ⑦‎ v1=a1t1 ⑧‎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已知数据得 v1=1 m/s,方向与B的初速度方向相同 ⑨‎ ‎(2)在t1时间间隔内,B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sB=v0t1-aBt12 ⑩‎ 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对于B与木板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f1+Ff3=(mB+m)a2 ⑪‎ 由①②④⑤式知,aA=aB;再由⑦⑧式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度大小也为v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2.设A的速度大小从v1变到v2所用的时间为t2,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 v2=v1-a2t2 ⑫‎ 对A有:v2=-v1+aAt2 ⑬‎ 在t2时间间隔内,B(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s1=v1t2-a2t22 ⑭‎ 在(t1+t2)时间间隔内,A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sA=v0(t1+t2)-aA(t1+t2)2 ⑮‎ 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A和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 s0=sA+s1+sB ⑯‎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s0=1.9 m ⑰‎ ‎(也可用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 变式3 如图9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A放在质量M=4 kg木板B的左端,起初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B上,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地面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求:‎ 图9‎ ‎(1)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F的最小值;‎ ‎(2)若F=30 N,作用1 s后撤去,要想A不从B上滑落,则木板至少多长;从开始到A、B均静止,A的总位移是多少.‎ 答案 (1)25 N (2)0.75 m 14.4 m 解析 (1)对于A,最大加速度由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决定,即 μ1mg=mam,am=4 m/s2‎ 对A、B整体F-μ2(M+m)g=(M+m)am,解得F=25 N ‎(2)设F作用在B上时A、B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撤掉F时速度分别为v1、v2,撤去外力F后加速度分别为a1′、a2′,A、B共同运动时速度为v3,加速度为a3,‎ 对于A μ1mg=ma1,得a1=4 m/s2,v1=a1t1=4 m/s 对于B F-μ1mg-μ2(M+m)g=Ma2,‎ 得a2=5.25 m/s2,v2=a2t1=5.25 m/s 撤去外力a1′=a1=4 m/s,a2′==2.25 m/s2‎ 经过t2时间后A、B速度相等v1+a1′t2=v2-a2′t2‎ 解得t2=0.2 s 共同速度v3=v1+a1′t2=4.8 m/s 从开始到A、B相对静止,A、B的相对位移即为木板最短的长度L L=xB-xA=+-a1(t1+t2)2=0.75 m A、B速度相等后共同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3=μ2g=1 m/s2‎ 从v3至最终静止位移为x==11.52 m 所以A的总位移为xA总=xA+x=14.4 m.‎ ‎1.(2018·广东东莞质检)如图1所示,AB和CD为两条光滑斜槽,它们各自的两个端点均分别位于半径R和r的两个相切的圆上,且斜槽都通过切点P.设有一重物先后沿两个斜槽从静止出发,由A滑到B和由C滑到D,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t1与t2之比为(  )‎ 图1‎ A.2∶1 B.1∶1 C.∶1 D.1∶ 答案 B ‎2.如图2所示,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大小恒为v=2 m/s,两端A、B间距离为3 m.一物块从B端以初速度v0=4 m/s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物块从滑上传送带至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  )‎ 图2‎ 答案 B ‎3.(多选)如图3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时刻滑块从木板的左端以速度v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之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滑块的v-t图象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图3‎ 答案 BD ‎4.(多选)如图4所示,表面粗糙、质量M=2 kg的木板,t=0时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 m/s2,t=0.5 s时,将一个质量m=1 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木板最右端,铁块从木板上掉下时速度是木板速度的一半.已知铁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5,g=10 m/s2,则(  )‎ 图4‎ A.水平恒力F的大小为10 N B.铁块放上木板后,木板的加速度为2 m/s2‎ C.铁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为1 s D.木板的长度为1.625 m 答案 AC 解析 未放铁块时,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F-μ2Mg=Ma,解得F=10 N,选项A正确;铁块放上木板后,对木板:F-μ1mg-μ2(M+m)g=Ma′,解得:a′=0.75 m/s2,选项B错误;0.5 s时木板的速度v0=at1=2.5×0.5 m/s=1.25 m/s,铁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速度:v1=v0+a′t2=1.25+0.75t2,铁块的速度v′=a铁t2=μ1gt2=t2,由题意:v′=v1,解得t2=1 s,选项C正确;铁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速度v1=2 m/s,铁块的速度v′=1 m/s,则木板的长度为:L=t2-t2=×1 m-×1 m=1.125 m,选项D错误;故选A、C.‎ ‎5.如图5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两端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 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 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C.若μ≥tan θ,则粮袋从A端到B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 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Α到Β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gsin θ 答案 A 解析 若传送带较短,粮袋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端时的速度小于v;若传送带较长,μ≥tan θ,则粮袋先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端时速度与v相同;若μ<tan θ,则粮袋先做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的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端时的速度大于v,选项A正确;粮袋开始时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方向是沿传送带向上,所以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g(sin θ+μcos θ),选项B错误;若μ≥tan θ,粮袋从A到B可能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也可能先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选项C、D均错误.‎ ‎6.如图6所示,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始终保持以v=5 m/s的速率顺时针匀速转动,AB两端距离d=15.25 m.现将一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从A端放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物块到达B端时的速度大小和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 图6‎ 答案 9 m/s 2.5 s 解析 设物块由静止运动到传送带速度v=5 m/s的过程,其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t1,位移为x1,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有 mgsin θ+μmgcos θ=ma1‎ v=a1t1‎ x1=a1t12‎ 代入数据解得a1=10 m/s2,t1=0.5 s,x1=1.25 m 由于x1=1.25 mμmgcos 37°,物块将继续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设物块此后运动的加速度为a2,运动时间为t2,位移为x2,到B端的速度为vB,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有 mgsin θ-μmgcos θ=ma2‎ x2=d-x1=vt2+a2t22‎ vB=v+a2t2‎ 代入数据解得a2=2 m/s2,t2=2 s,vB=9 m/s 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所用时间为t,有t=t1+t2=2.5 s ‎7.(2018·青海西宁调研)图7甲为一转动的传送带AB,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的左侧边缘的B点有一滑块,若让滑块以初速度v1=3 m/s冲上传送带,滑块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中a所示,若让滑块以初速度v2=6 m/s冲上传送带,滑块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中b所示.g取10 m/s2,试求:‎ 图7‎ ‎(1)传送带的长度l和传送带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滑块以初速度v1=3 m/s冲上传送带时,滑块返回B点的时间.‎ 答案 (1)32 m 0.05 (2)12.5 s 解析 (1)根据v-t图象,滑块以初速度v2=6 m/s冲上传送带时,在t=8 s时刻,到达A点,所以传送带的长度l=×(6+2)×8 m=32 m 根据图线a或者图线b,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0.5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解得传送带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 ‎(2)滑块在0~6 s和6~t 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3 m=×(t-6+t-10)×2 m 滑块返回B点的时间t=12.5 s.‎ ‎8.如图8所示,质量M=1 kg的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 kg的铁块B(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木板长L=1 m,用F=5 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g取10 m/s2.‎ 图8‎ ‎(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 ‎(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求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所用的时间.‎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fm>μ1mg=0.3×1×10 N=3 N 假设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对A、B整体:F=(M+m)a 对B:FfAB=ma 解得:FfAB=2.5 N 因Ff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