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2.51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3文言基础突破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用书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基础突破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课标全 国卷不直接命题考查,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 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一、回顾教材,掌握《考试说明》十八个文言虚词 因高考试题对虚词的考查一般采用拿阅读文本中的虚词与教材中的虚词对照的形式,所 以我们结合教材及一些课外篇目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做如下整理: (一)而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和”“又”“与” ②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 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示转折关系 但是,却 ⑤表示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 ⑥表示修饰关系 地,着,或不译 ⑦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 ⑧表示目的关系 来 代词 ⑨表示第二人称 通“尔”,你,你的 [即时小练]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 (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答案:(1)② (2)⑤ (3)⑦ (4)⑨ (5)⑧ (6)④ (7)① (8)③ (9)⑥ (二)何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 为什么,什么原因 ②作宾语,代处所,事物 什么,哪里 ③作定语 什么,哪 副词 ④表示提问(动词前) 为什么 ⑤表示程度(形容词前) 多么,怎么,怎么这么 [即时小练]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 答案:(1)③ (2)① (3)④ (4)② (5)⑤ (三)乎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助词 ①表示疑问语气 吗,呢 ②表示反问语气 呢 ③表示推测语气 吧 ④表示感叹语气 啊,呀 ⑤表示句中停顿 不译 ⑥形容词、副词词尾 ……的样子,……地,或不译 介词 ⑦相当于“于” 在,或不译 [即时小练]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 (2)郁乎.苍苍(《赤壁赋》)( )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并序》)( ) 答案:(1)① (2)⑥ (3)④ (4)② (5)③ (6)⑦ (7)⑤ (四)乃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副词 ①表示承接 就,于是 ②表示范围的限制 仅仅,只 ③表示出乎意料 竟,竟然,却 ④表示肯定 就是,原来是 ⑤表示递进 甚至 代词 ⑥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的 ⑦指示代词 这,这样 [即时小练]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 (2)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 (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 (5)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7)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答案:(1)② (2)① (3)⑦ (4)③ (5)⑤ (6)⑥ (7)④ (五)其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代词 ①表示第三人称 他(她),他(们)的; 它,它(们)的 ②活用为第一人称 我的,我(自己) ③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的 ④远指代词 那,那些 ⑤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 其中的 副词 ⑥表示推测语气 大概,或许,恐怕 ⑦表示反问语气 岂,难道 ⑧表示商量语气 还是 ⑨表示祈使语气 可要,一定,应当 连词 ⑩表示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 ⑪表示选择关系 是……还是…… 助词 ⑫用在句中,无实义 不译 [即时小练]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 (3)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 (4)失其.所与,不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 (6)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 (8)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9)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庄子》)( ) (10)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11)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 (12)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 答案:(1)① (2)⑫ (3)⑩ (4)② (5)⑪ (6)⑨ (7)④ (8)⑧ (9)⑤ (10)⑦ (11)⑥ (12)③ (六)且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连词 ①表示并列 又,并且,一边……一边…… ②表示递进 况且,而且 ③表示假设 如果 ④表示让步 尚且,都,还 副词 ⑤表示将要 将,将要 ⑥表示暂时 暂且,姑且 ⑦表示将近 将近 [即时小练]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知士》)( ) (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并序》)( ) (3)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并序》)( ) (4)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 (7)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 ) 答案:(1)③ (2)⑥ (3)① (4)⑤ (5)② (6)⑦ (7)④ (七)若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连词 ①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代词 ②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们,你的 动词 ③表示比拟,比较 像,如,好像 [即时小练]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若”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答案:(1)③ (2)② (3)① (八)所 词性 用 法 释 义 助词 ①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人或事物 ……的人,……的事,……的情况 ②所+介词+动词,表示处所 ……的地方 ③为+所,表示被动 被 ④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 据 用来……的,……的凭借 ⑤所+以,表示原因 ……的原因 名词 ⑥表示处所 处所,地方 [即时小练] 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所”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汉书》)( )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6)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 答案:(1)⑥ (2)⑤ (3)② (4)③ (5)④ (6)① (九)为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介词 ①表示对象 替,给 ②表示原因,目的 因为,为了 ③表示被动(常和“所”搭配) 被 助词 ④表示疑问语气 呢 动词 ⑤表示动作行为 认为,做,是,治理等 [即时小练]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 (2)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序》)( ) (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 答案:(1)⑤ (2)③ (3)④ (4)② (5)① (十)焉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代词 ①表示第三人称 他、她、它(们) ②表示疑问语气 什么,怎么 兼词 ③相当于“于+之” 对它,对他(她) ④相当于“于+此” 在这里,从这里 ⑤相当于“于+何” 在哪里,从哪里 助词 ⑥表示各种语气 了,呢,啊,或不译 ⑦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地 [即时小练]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 (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并序》)( ) (7)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 答案:(1)⑦ (2)⑥ (3)⑤ (4)③ (5)④ (6)② (7)① (十一)也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助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 不译 ②表示肯定语气 不译 ③表示疑问语气 不译 ④表示感叹语气 啊,呀,吧 ⑤表示句中停顿 不译 [即时小练] 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也”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 答案:(1)② (2)⑤ (3)① (4)③ (5)④ (十二)以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介词 ①表示工具、手段 拿,用,凭 ②表示对象 把 ③表示时间、处所 在,于,从 ④表示原因 因,因为,由于 ⑤表示方式 按,或不译 连词 ⑥表示并列、递进 而,而且,并且 ⑦表示承接 而,来,或不译 ⑧表示目的、结果 用来,以便 ⑨表示原因 因为 ⑩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⑪表示修饰 而,或不译 动词 ⑫表示动作行为 认为,做,用 [即时小练]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 (3)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 (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 (5)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6)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7)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 (8)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 (9)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并序》)( ) (10)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11)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 (12)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答案:(1)④ (2)③ (3)⑥ (4)② (5)① (6)⑤ (7)⑩ (8)⑨ (9)⑪ (10)⑫ (11)⑦ (12)⑧ (十三)因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介词 ①表示依据 依靠,凭借 ②表示条件 趁着,趁机 ③表示方法 通过,经由 连词 ④表示原因 因为,由于 ⑤表示结果 因此,因而 副词 ⑥表示承接 于是,就 动词 ⑦表示动作行为 沿袭,接着 [即时小练]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因”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 (2)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 (3)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 (4)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 (5)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7)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 答案:(1)⑤ (2)⑦ (3)④ (4)② (5)③ (6)① (7)⑥ (十四)于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介词 ①表示时间、处所 在,到,从 ②表示对象 对,向,对于 ③表示对象 与,跟,同 ④表示被动 被 ⑤表示比较 比 ⑥表示原因 由于 [即时小练] 1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 (4)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 (5)不拘于.时(《师说》)( ) (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 答案:(1)② (2)③ (3)① (4)⑥ (5)④ (6)⑤ (十五)与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介词 ①表示对象 跟,同 连词 ②表示连接 和,及 副词 ③表示范围 都,整个 助词 ④表示疑问、感叹或反诘语气,通“欤” 吗,呢,吧 动词 ⑤表示动作行为 结交,亲附 [即时小练] 1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失其所与.,不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2)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 (3)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 (4)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5)与.前世而皆然兮(《涉江》)( ) 答案:(1)⑤ (2)④ (3)② (4)① (5)③ (十六)则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连词 ①表示承接 就,于是,便 ②表示转折 却,反而,然而 ③表示并列(常“则……则……”并用) 那么,就 副词 ④表示确认 是,就是 [即时小练]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则”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2)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4)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 ) 答案:(1)④ (2)① (3)② (4)③ (十七)者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代词 ①形容词、动词+者,组成名词性短语 ……的人(事物、情况) ②表示判断 不译 ③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 ……时候,……的话 ④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⑤数词+者 个,样,件 [即时小练] 1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者”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 (2)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 (3)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报任安书》)( ) (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 答案:(1)② (2)⑤ (3)① (4)③ (5)④ (十八)之 词 性 用 法 释 义 代词 ①代人、物、事 他,他们,它,它们 ②表示近指 这,这种 助词 ③表示修饰,限制 的 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⑤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 ⑦补足音节 不译 动词 ⑧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 往,去,到……去 [即时小练] 1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 (2)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 (3)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晋文之事》)( ) (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 (5)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 (6)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并序》)( ) (7)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8)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 答案:(1)⑤ (2)② (3)④ (4)③ (5)⑦ (6)⑧ (7)① (8)⑥ 二、把握文言虚词推断“七法” “之乎者也焉矣哉,用得不错是秀才”,从古人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文言虚词的重要 性。语言环境不同,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也会不同。解答文言虚词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熟练掌 握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然后把意义和用法代入到原文语境中去验证。比如“以”作介词 时有“因”“用”“拿”等意思,当遇到文言语句中有“以”作介词的时候,就可把这几个义 项代入原文中验证推断。 在近年高考全国卷中,文言虚词一直没有单独考查,往往是融合到翻译题和断句题中隐 性考查。所以应在牢记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一些推断方法,以提高解题 (包括翻译题)的效率。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 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 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2016·高考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 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 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 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 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译文: (2)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 译文: (3)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 译文: 解析:(1)此句中的“以”,根据文意在靖康之乱,宗质与母亲走失,把他养大成人的是他 的父亲,故“以”应为介词“在、凭借”。(2)此句中的“之”和“也”,根据句意“宗质为 寻找母亲,要跟随到蜀地做官的司马季思去,所以说东南一带没有找到,一定在蜀地吧”可 确定,分别为“代词,她(母亲)”“助词,表停顿,无实义”。(3)根据句意,“因宗质没有 找到母亲而悲伤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同情他,劝慰他,他勉强吃饭”,可见“乃”放在动词 “饮”前,为副词,“才”。 答案:(1)宗质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等到长大,每到一处当官一定去寻找他的母亲,都没 有找到。 (2)我寻找母亲,东南一带没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 (3)司马家的人同情他,都宽慰劝解他,于是哭着勉强才吃点东西。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方人,不知道是哪个郡县的人。母亲展氏,是他父亲的妾,生 下宗质就遭遇了靖康之乱,母子走失。宗质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等到长大,每到一处当官 一定去寻找他的母亲,都没有找到。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东 南一带没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跟随司马季思到蜀地去。船经过的州,无论郡县、村 市,一定登岸,到处大声地呼喊:“展婆,展婆。”到了晚上,哭着回来,不吃东西。司马家 的人同情他,都宽慰劝解他,于是哭着勉强才吃点东西。季思任期已满,向东而下,所经过 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母亲)。到了荆州,又是这样。每天从早到晚大声呼 喊,咽喉疼痛,身心疲惫,在茶铺中稍作休息,依然流着泪。 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 和用法。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 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能确 定它的意义和用法了。 (2014·高考重庆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有群丐过其门,见(来懋斋)先生家罗杯盘,必有所谓喜事者。遂麇集于户限外,争欲得 杯盘狼藉之馀渖。斯时也,先生饥火与愤火交绥,于是出谓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设席也, 实以部试期迫,赴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奈亲故负我,今竟食言,以 致吾之酒肴为虚设。虽然,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汝曹其就座,吾将为东道主 而畅饮焉。”群丐登堂醊,醲饷既良,已谓先生曰:“吾侪小,蒙先生赐以酒食,固属非分 之宠。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 群丐应声起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 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 费。试后果捷南宫,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赴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 译文: (2)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 译文: (3)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译文: 解析:(1)此句为判断句,句中的“也”表判断。(2)此句为固定句式,“与其……孰若……” 为固定句式的标志,可译为“与其……,还不如……”。(3)“是区区者”为判断句,“者” 表判断的标志词,译为“是”;“何难之有”为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答案:(1)我在这里摆设菜肴陈设酒席,实际上是因为我要参加礼部考试的日期就要到了, 但是赶赴京城的资金还有欠缺,心里就想着借这次酒宴设一个会,向亲朋好友分别借资,来 应对燃眉之急。 (2)与其让鱼、肉腐烂了,还不如我们大家共同饱餐一顿。 (3)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 用。 有一群乞丐经过他的家门,看见(来懋斋)先生家里摆设了酒杯和菜肴,认为一定有人们 所说的喜事。于是就都聚集在他的门外,以求得到吃剩后的剩饭残汤。在这个时候,先生也 是饥饿和气愤交织在一起,于是就走出大门告诉这些乞丐说:“我在这里摆设菜肴陈设酒席, 实际上是因为我要参加礼部考试的日期就要到了,但是赶赴京城的资金还有欠缺,心里就想 着借这次酒宴设一个会,向亲朋好友分别借资,来应对燃眉之急。无奈亲朋好友背弃了我, 今天竟然违背诺言,以至于我的酒宴菜肴成了空摆设。既然是这样,与其让鱼、肉腐烂了, 还不如我们大家共同饱餐一顿。你们都各自就座,我将作为东道主来和你们一起畅饮。”这 些乞丐就走进厅堂享用,喝足吃饱后,对先生说:“我们这类人地位低下,承蒙先生赐给我 们酒饭,本来就属于过分的宠爱了。现在请问一下,从这里到京城需要多少银两?”先生说: “只要让我在路途中不挨饿,并且能够平安顺利抵达京城就满足了。”这些乞丐应声站起来 说:“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 食用。”每到一处,旅社的主人都赞赏乞丐的义气,又认为这件事很奇异,并赠送了先生很 多财物。到达京城之后,这些乞丐们各自分道行乞,把他们乞讨得到的钱财给先生作为参加 考试的费用。考试后先生果然成功被礼部录取,得以出任某邑的长官,按照惯例先回乡省亲。 这些乞丐们也都催促他回乡。 语境推断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意义及其用法,就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即联系具体语境来推断。 如推断“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以”的意义和用法,要了 解整句话的大意。此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起因,即郑国对晋国无礼,并且在依附于晋的同时 又依附于楚,晋侯、秦伯共同出兵围困郑国。由此可知,这里的“以”为连词,表示原因。 (2013·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 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 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 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 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 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 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 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 我聊以.忘忧耳 如惠语以.让单于 C. 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析:选 A。本题考查“而”“以”“乃”“之”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采用“语境推 断法”。A 项,“而”,第一句,概括上文的意思,可知此处“而”表转折,第二句为课本中 的句子,也表转折,可解释为“但是”。其他各项中的加点词都可根据上下文推断。B 项, “以”,第一个是介词,用,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指“结毦”;第二个是连词,表目的。 C 项,“乃”,第一个是连词,表顺承,于是;第二个是副词,竟然。D 项,“之”,第一个 是代词,这;第二个是代词,代指人。 《魏略》上说:刘备在樊城驻扎。这时曹操刚刚平定河北,诸葛亮知道荆州将是第二个 受攻击的地方,但刘表性格和缓,不懂军事。于是诸葛亮北上去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 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集会议事完毕,众宾客都离开了, 而诸葛亮单独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想要说什么。刘备生性喜好制作饰物,当时碰巧有人 把髦牛尾送给了刘备,刘备于是自己动手编织。诸葛亮便进言说:“英明的将军应当有更远 大的志向,怎能只是制作饰物呢!”刘备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人,于是扔下毦回答说:“这说 的是什么话!我姑且用它来忘记忧愁罢了。”诸葛亮于是说:“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 相比谁厉害?”刘备回答说:“刘表比不上(曹操)。”诸葛亮又说:“将军认为自己与曹操相 比怎样呢?”刘备说:“我也不如曹操。”诸葛亮说:“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 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刘备说:“我也为此发愁,应该怎么 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真的人少,而是登记在籍的人少,一般的住户都有很苛 刻的征役赋税,于是人们心中不满;可以和刘表说,让国内没有登记的住户,都自行登记, 这样人口多了就可以征兵抵御曹兵了。”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计谋,于是军队就强多了。刘 备由此知晓诸葛亮有英才大略,于是以上等宾客的礼节对待诸葛亮。《九州春秋》上所说的 也是如此。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 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代项庄)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 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 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 (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013·高考四川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 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 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邃。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 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 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 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 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翻译下列各组句子。(注意每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位置和翻译) (1)①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 译文: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 解析:①句中的“也”位于句末,是表判断的语气词;②句中的“也”位于句中,是表舒缓 语气的句中助词。 答案:①而黄榦又是亲身得到朱熹传授的人。 ②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2)①然负其.经济之略。 译文: ②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 解析:①句中“其”放在动词之后,是代词,译为“他”;②句中的“其”放在句首,作副 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 答案:①但是他身怀经世济民的韬略。 ②难道还有谁能去讥笑他吗? (3)①基则学于.黄榦。 译文: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文: 解析:①句中的“于”位于人名之前,引出对象,为介词,译为“向”;②句中的“于”位 于地点名词之前,引出处所,为介词,译为“在”。 答案:①何基就是向黄榦拜师学习的。 ②我和客人在黄州赤壁下划船游玩。 (4)①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 译文: ②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译文: 解析:两句中的“以”都位于动词之前,引出动作行为的结果或目的,均为连词,译为“来”。 答案:①途中的困难与便利,以及各处里程的远近,清清楚楚,都可以一一顺着他的(指点) 来前行。 ②请允许我拥立太子做赵王,来断绝秦国的念头。 金履祥字吉父,是婺州兰溪县人。小时候就聪明机智,他的父亲、兄长稍微教给他(一 些)书本知识,他就能背诵。等到年龄稍大一些,更加自我鞭策勉励。到了壮年时,了解并 崇尚濂洛学说,在同郡王柏那里做事,(后来又)跟随他一起来到何基门下(做事)。何基就是 向黄榦拜师学习的,而黄榦又是亲身得到朱熹传授的人。从此讲论研习更加深入,造诣也越 加精深。 当时宋朝的国势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履祥于是断绝了进取的意念。但是他身怀经 世济民的韬略,也不忍心马上舍弃救世之心。正赶上襄樊的军队一天天告急,宋朝官兵却袖 手旁观不敢营救,履祥于是进献了牵制敌军乘虚而击的策略,请求派大军从海路直逼燕、蓟 等地,这样,襄樊的敌军,就不用攻打而自行退走。而且履祥详细叙述了海路船舶的具体线 路,经过的所有州郡县邑,以及大洋小岛,途中的困难与便利,以及各处里程的远近,清清 楚楚,都可以一一顺着他的(指点)来前行。宋朝最终没有采用。到后来朱瑄、张清进言海运 的便利,他们经过的海路,都是比照履祥先前的上书来的,没有丝毫差异,此后人们很佩服 履祥的精确。 语法切入法 根据虚词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判断其大概含义。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 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 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作 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 “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2015·高考全国卷Ⅰ,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 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 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 去。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译文: (2)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译文: (3)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译文: 解析:(1)第一个“为”放在名词“蔡翛”和“尚书”之间,作动词,译为“做”或“是”; 第二个“为”在句中放在动词“言”之前,实际上“为”后省略代词“之”,故只能作介词, 译为“向”;“其”放在动词“劝”之后,作宾语,译为“他”。(2)“以”处在该句主干“索 民力”之后,表引出结果,应该为连词,意为“来”;“而”处在下句的开头,表转折,“于” 则引出了对象“中国”,为介词,译为“对”;“之”放在作宾语的“益”之前,表明“丝 毫”修饰“益”,作助词,译为“的”。(3)“以为”在句中处在谓语位置,可译为“认为”; “以”后面带有名词“职”,共同修饰谓语“论”,应该为介词,译为“凭借”;“而”连 接了“以职论事”和“责之”,表转折关系;“之”作了动词“责”的宾语,应为代词,译 为“他”。 答案:(1)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 (2)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 (3)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 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是尚书,孙 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孙傅) 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 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宰 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 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 职。 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 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兰亭集序》中的两个句子“及其所之.既倦”和“犹不能不以之. 兴怀”,前一个“之”是动词,“达到,得到”,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2015·高考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 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 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 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 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 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 译文: (2)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译文: (3)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译文: 解析:(1)“其”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副词,此句与“苦众劳民”共同作“亡”的宾语, 应该为代词,可译为“那些”;“以”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还可以作助词,常见 多用作介词,此句“以”放在名词短语“不义之名”之前,构成介宾短语,是介词,可译为 “拿、用”;“之”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动词,还可以作助词,常见多用作代词,此句 中的三个“之”,前两个均为助词,可译为“的”,第三个作“攻”的宾语,可译为“它”; “而”多为连词,表上下句间关系,此句中为表转折关系连词,可译为“但是、却”。(2)“为” 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介词,还可以作助词,常见多用作介词,此句中第一个“为”作动 词,可译为“做”,第二个“为”应与前置宾语“曷”构成介宾结构,故应为介词,可译为 “为了、因为”;“之”作代词,可译为“它”。(3)“而”为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之”作代词,意为“他”;“乃”既可作副词,也可以作代词,此句中作副词修饰动词 “偃”,译为“于是,就”。 答案:(1)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 还要进攻它吗? (2)果真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合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3)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就只得收兵,停止对宋 的进攻。 过去楚国想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这件事。他从鲁国出发赶了十天十夜的路, 脚上长了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双脚向前赶路,终于到达楚都郢城。拜见 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发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然后才攻打它的吗? 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还要进攻 它吗?”楚王说:“果真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合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 子说:“我看大王您一定有损道义却又得不到宋国。”楚王说:“公输般是天下有名的工匠, 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假设用云梯来攻宋,怎么能不取胜?”墨子回答说:“让公输般设置 云梯来攻城,请允许我来防守。”于是公输般设置攻城的器械,墨子设置守城的装备。公输 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就只得收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同位互推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以”和“而” 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再如“因利 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中“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 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中的“利”“便”也处 于对应位置,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2016·高考山东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 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常有处橧巢窟穴而 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 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 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 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 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 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 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 译文: (2)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译文: 解析:(1)可根据同位互推法推断。句中的两个“以”处于对称位置,第一个“以”为介词, 译为“用来”,第二个“以”词性和意义与之完全相同;两个“其”处于对称位置,均作 “务”的宾语,第一个“其”为代词,译为“它的”,第二个“其”也应译为“它的”。(2) 可根据同位互推法推断。此句中的两个“其”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个“其”为代 词,译为“他们”,第二个“其”仍为代词,译为“他们”;两个“为”处于对称位置,意义 相同,第一个为动词,译为“建造”,第二个也应为动词,译为“建造”;两个“以”所处句 子位置对称,第一个“以”为连词,译为“为了”,第二个“以”也应为连词,译为“为了”; 两个“者”和两个“也”均处于对称的位置,第一个“者”和“也”为判断句的标志词,第 二个“者”和“也”亦应是判断句的标志。 答案:(1)帽子足够用来培养恭敬,不必致力于它的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 不必致力于它的华美。 (2)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贤之王的衣服,居住在古代圣贤之王的宫室,这样, 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代圣贤之王的节俭就可以;效法他们穿的衣服,居住在他们的宫 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代的明君穿不同的衣服而都能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附 的。诚心地爱护人民,坚决地推行善事,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恩德而归向他们的道义,如 果他们的衣服节俭人民大众也会喜欢他们。帽子足够用来培养恭敬,不必致力于它的装饰; 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不必致力于它的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 的装饰不要精雕细刻。古代曾有居住用柴薪搭的巢和土穴而不厌恶、给予宫室而不要的人, 天下人不朝拜他们的宫室,而是共同归附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庄 重恭敬。衣服的轻重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 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因此明堂的形制是,(只求)地下的潮湿, 不能上来;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绘上纹饰,木建筑物不加镂刻,这是向百姓 显示懂得节俭。等到他们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超过足以培养恭敬的限度,宫室的华美 已超过避开潮湿的限度,使用人力太多,使用钱财非常浪费,这是与民结为仇敌。如今君主 想要效法古代圣王的服饰,不效法他们服饰宫室的形制,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未 必能治理好,或许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所能使楼台亭榭高耸,竭尽水池的深度却没有 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技巧、花纹的美观却不满足,那么也是与民结为仇敌了。就像我的 忧虑,恐怕国家危险了,而您也不得安宁呀。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 错了。” 之 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________________ 2.辍耕之.垄上 ________________ 3.奉之.弥繁 ________________ 4.侵之.愈急 ________________ 5.子孙视之.不甚惜 ________________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________________ 7.汝识之.乎 ________________ 8.可以知之.矣 ________________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________________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________________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________________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________________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________________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______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________________ 1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________________ 17.顷之.,烟炎张天 ________________ 18.蚓无爪牙之.利 ________________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________________ 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 21.句读之.不知 ________________ 22.夫晋,何厌之.有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 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13.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不 译;14~16.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8~20.定 语后置的标志;21~22.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解析:选 BD。A.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助词,提前宾语;C.往,到……去;D.助词, 提前宾语。 三、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①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②之.应。久③之.,此僧以箪食瓢饮④之.助至南海, 夸⑤之.于唐僧:“此何难⑥之.有?”唐僧曰:“汝⑦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⑧之.言亦 过矣。” 答: 答案:①动词,可译为“到、往”;②代词,可译为“他”;③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④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⑤代词,可译为“这件事”;⑥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⑦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⑧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一个僧人想要去南海,向唐僧询问(打算邀请他同去),唐僧不回应他。过了很久,这个 僧人凭借着盛饭吃的箪和舀水喝的瓢的帮助到达了南海,(回来后)向唐僧夸耀说:“这件事 有什么困难的呢?”唐僧说:“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确值得钦佩。但是你的话也说得太过了 吧。” 以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 2.自以.寿不得长 ________________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________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________________ 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________________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________________ 7.宫之奇以.其族行 ________________ 8.农民以.鬻子者 ________________ 9.无以.,则王乎 ________________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________________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________________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________________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________________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________________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________________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________________ 1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________________ 19.余船以.次进 ________________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________________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________________ 22.以.相国守代 ________________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________________ 24.险以.远,则至者少 ________________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________________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________________ 27.木欣欣以.向荣 ________________ 28.作《师说》以.贻之 ________________ 29.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________________ 30.而皆背晋以.归梁 ________________ 31.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动词“以为”“认为”;4~5.动词“用”;6.动词“做”;7.动词“率领”; 8.动词“有”;9.动词通“已”,“停止”;10~12.介词“因为”“由于”;13~14.介词 “在,从”;15.介词“在……的时候”;16~18.介词“拿,用,把,凭”;19~20.介词 “按照”;21.介词“依靠”;22~23.介词“凭借……的身份”;24.连词,表并列;25~ 26.连词,表因果;27.连词,表修饰;28~29.连词,表目的“来,用来”;30.表承接;31. 副词,通“已”,已经。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G.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解析:选 BG。A.目的连词;B.把;C.并列连词;D.表修饰;E.因为;F.凭借;G.把;H.在。 三、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①以.也。”若②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③以.如吾之容 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④以.书卷为伴,弃夷⑤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 怯,慕“拥火⑥以.入深穴”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⑦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⑧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⑨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⑩以.一冕之故而弃心 神之逸?⑪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⑫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⑬以.权贵交,⑭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 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⑮以.”之叹。 答: 答案:①名词,可译为“原因”;②动词,可译为“认为”;③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 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凭借”;④介词,可译为“把”;⑤连词,相当于 “而”,表并列;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⑦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 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⑧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⑨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 为“把”;⑩介词,可译为“因”;⑪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⑫介词,可译为“在”; ⑬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⑭连词,表界限或范围;⑮动词,可译为“用”。 “古代的人秉烛夜游,的确是有原因的啊。”如果认为自己比潘安还英俊潇洒,那么出 来走走也没什么妨碍;否则,凭借我这副面容出现在街市上,就恐怕要吓到人了。所以我自 己应当把书卷作为伙伴,消除掉因为平而近就随众人游玩,危险而遥远就不敢到达的怯懦, 仰慕“拿着火把进入深穴(探险)”的勇气,陶醉在“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的美景 之中…… 畅游于书海之中来穷极那天地之间的快乐,像这样,(即使)把皇帝的位子给我,我也会 弃之不顾的,难道(我会)因为一顶皇冠的缘故就抛弃精神的悠然闲逸吗?(正)因为我有这样 的志向,所以才能够长久地享受闲逸和快乐。 我虽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京城(了),但是始终没有跟权贵交往。以上就是我内心的表白, 希望你能体察,因此没必要有“忠臣贤能之人不被任用”的感叹。 而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________________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________________ 3.图穷而.匕首见 ________________ 4.余闻而.愈悲 ________________ 5.庄宗受而.藏之 ________________ 6.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________________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________________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________________ 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________________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________________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________________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________________ 16.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________________ 17.徐而.察之 ________________ 18.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________________ 1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 20.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________________ 21.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________________ 22.既而.儿醒,大啼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 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7.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8. 连词,表假设“如果”;19~20.连词,表因果,“因而”;21.代词,通“尔”,“你”“你 的”;22.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A.①⑦/②④/③⑤/⑥ B.①⑦/②③/⑤/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 D.①④/②③/⑥⑦/⑤ 解析:选 C。①⑥转折连词,②④修饰连词,③⑦顺承连词,⑤递进连词。 三、判断“而”在文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①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 君②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③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 学④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⑤而.思也。三思⑥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⑦而.所 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⑧而.。 答: 答案:①连词,并列关系;②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③连词,转折关系,可译 为“却”;④连词,递进关系;⑤连词,修饰关系;⑥连词,承接关系;⑦代词,同“尔”, 可译为“你”;⑧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用兵,是一种变幻莫测的方法。要同心协力,千万不要像螃蟹那样六条腿两只钳,不然, 凭什么取胜呢?所以冯婉贞说:“诸位将军如果想打胜仗,可以向我学习。”冯氏年龄虽然 小,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冯氏比其父更胜一筹。冯婉贞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 不是效仿一般的书生那样整天思考(而不学习)。多加考虑之后再去实施,所以抵抗敌军能够 取得胜利。(冯氏)不是人们所说的柔弱女子,而是巾帼英雄啊。 与 一、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1.唯求则非邦也与. ________________ 2.蹇叔之子与.师 ________________ 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________________ 4.与.尔三矢 ________________ 5.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________________ 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________________ 7.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________________ 8.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________________ 9.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________________ 10.一与.一,谁能惧我 ________________ 11.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 ________________ 12.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 ________________ 13.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________________ 14.恐年岁之不吾与. ________________ 15.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________________ 16.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________________ 17.当与.秦相较 ________________ 18.遂与.之俱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表反诘;2~3.动词,参加;4~5.动词,给予;6.动词,亲近;7.动词,交往;8~ 9.动词,赞同;10~11.动词,对付;12~13.动词,帮助;14~15.动词,等待;16.副词, 全、都;17~18.介词,同、跟。 二、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去时里正与.裹头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子非三闾大夫与. D.微斯人,予谁与.归 E.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解析:选 CE。A.替;B.连词,和;C.语气助词,表疑问;D.介词,和,跟;E.语气助词, 表疑问。 三、判断“与”在文中的意义。 朝过夕改,君子①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②与.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 ③与.!其④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⑤与.也,应使众⑥与.其事,⑦与.慷 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⑧与.,如之 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⑨与.? 答: 答案:①动词,可译为“赞许”;②动词,可译为“给予”;③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④ 介词,可译为“和”;⑤动词,可译为“对付”;⑥动词,可译为“参与”;⑦动词,可译 为“结交”;⑧动词,可译为“帮助”;⑨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早上有错,傍晚就能改过,君子都赞许他,我也赞同。现在他人交给他的美玉也上交, 足见他改过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啊!他与我们的约定,也应当会信守的。以我们的力量, 敌寇还是很难对付的,应当让众人都参与这件事,和慷慨的君子结交,远离奸佞的小人,大 事就可成了。况且他的雄才伟略,是天下无双的,如果他帮助敌寇而不帮助我们,那将怎么 办呢?如果放弃他,这座城池确实能为我所有吗? 焉 一、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1.于是余有叹焉. ________________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 3.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 4.君何患焉. ________________ 5.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________________ 6.盘盘焉.,囷囷焉. ________________ 7.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________________ 8.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________________ 9.晋国,天下莫能强焉. ________________ 10.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________________ 11.时人异焉. ________________ 1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________________ 13.吴人焉.敢攻吾邑 ________________ 14.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________________ 15.永之人争奔走焉. ________________ 16.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________________ 17.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3~4.语气助词,反诘“呢”;5~6.语气助词,形 容词词尾,“……的样子”;7~8.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9~10.代词,用 于形容词后,指代比较的对象;11~12.代词,相当于“之”;13.疑问代词,“哪里”“怎 么”;14~15.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16~17.连词,相当于“乃”“则”“就”。 二、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解析:选 AF。A.词尾,……的样子;B.之,他;C.哪里;D.兼词;E.语气助词;F.词尾,…… 的样子。 三、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①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②焉.,山上大石纷落,但 大呼“且③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④焉.,骄而轻敌,⑤焉.能不败? 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⑥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⑦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答: 答案:①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②兼词,相当于“于”+“是”或“之”, 可译为“在这里”;③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④句末语气助词,不译;⑤疑问副词, 可译为“怎么”;⑥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⑦代词,可译为“他们”。 崤山之战时,秦军路过崤山,看到那里山势陡峭狭窄,没有料到晋国在那里设有埋伏, 山上大石纷纷滚落,他们只能大喊“土石是放在哪里啊”,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导致大败。 对这件事我很有感慨,如此骄傲轻敌,怎么能不打败仗?像这样(即使)给他千军万马又怎么 能战胜敌人呢?就因为他们骄傲,若斥责他们,他们一定没脸在世上活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