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6.00 KB
  • 2021-06-03 发布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课件4 人教版必修4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7 课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 乱世美神 李清照 (1084— 约 1155) ,号易安居士,济南 ( 今山东济南 ) 人。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公元 1127 年,北方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 作者名片 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 ( 南京 )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其词风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 主要作品:前期有《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念奴娇》。 (1) 《醉花阴》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 负笈远游 ” 。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背景介绍 (2) 《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 靖康之难 ” 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成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仇,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使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首词写了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 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乎一个 “ 愁 ” 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 “ 愁 ” 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文本探究 一、读《醉花阴》 ,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 “ 佳节又重阳 ” 中的 “ 又 ” 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 答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今日里 “ 佳节又重阳 ” ,词人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 “ 又 ” 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与“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2.“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三句究竟好在哪里?试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 销魂 ” 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 帘卷西风 ” 即 “ 西风卷帘 ” ,暗含凄冷之意。 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先以 “ 销魂 ” 点神伤,再以 “ 西风 ” 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 “ 瘦 ” 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3 .赏析“人比黄花瘦”中“瘦”字的妙处。 答案: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更重要的是: ① 结构上,“瘦 ” 字和首句的 “ 愁 ” 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②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丈夫日渐消瘦的形象;③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骨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而产生的寂寞忧郁跃然纸上。 4. 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因思念丈夫而寂寞孤独的愁绪。 二、读《声声慢》 ,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5 .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这几句包含几层意思?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答案: (1) 这几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陈迹;第二句,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 (2) 七组叠词,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为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使用叠词更显示出感情之强烈;平中见奇,字字传神。 (3) 这几句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6 . 词人为何说是 “ 淡酒 ” ?为什么作者看到 “ 雁 ” 会伤心? 答案: (1)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 “ 淡 ” 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2) 睹物思人。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 “ 悼亡之悲 ” 。再有,这也表现了词人天涯沦落之感。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 “ 旧时相识 ” ,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 “ 怀乡之思 ” 。 7. 如何理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词中蕴含的情感? 答案: “ 满地黄花堆积 ” 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 憔悴损 ” 既指菊花枯萎凋谢,又指词人因忧伤而憔悴消瘦。正是因为词人无心赏景,虽是菊花堆满地,却不想去摘赏。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己凋谢,即花自损,欲摘却不堪摘了。这里既写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怜惜菊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让人回味。 8.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中 “ 次第 ” 指哪些 “ 次第 ” ?词人为何说 “ 一个愁字了得 ” ? 答案: (1) “ 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 ” 等情景。 (2) 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 合作交流 问题 1  《醉花阴》反映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对于这样的 “ 闺怨 ” 题材,应当怎样评价呢? 答案: (1) 中国古诗词中表现女子情感题材的 “ 闺怨词 ” 多由男性代笔的现象在宋代终于被李清照打破了,她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的笔触,借助词作直写自己的闺怨情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目的光芒。其实,感情的充沛、真挚,敢于正面地展露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世界,正是她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她的词最值得珍视的地方。 (2) 是 “ 无顾忌 ” 地 “ 肆意落笔 ” 。词人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妇女,能够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对丈夫深深的思恋之情,描写了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这在当时是一种很大胆的行为。 问题 2  《声声慢》中有这样的词句: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其中的 “ 晚来风急 ” ,有些版本写作 “ 晓来风急 ” ,你认为用 “ 晚 ” 好,还是用 “ 晓 ” 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用 “ 晓来 ” 好。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本词写的是一整天,因后面已经有了 “ 到黄昏 ” 等语,所以此处应是早晨,应为 “ 晓来 ” ;二是 “ 三杯两盏淡酒 ” 应是扶头卯酒,相应的此处也应为“晓来”;三是关于“雁过也”的说明。 (2) 用 “ 晚来 ” 好。理由也有三点:一是 “ 晚来 ” 并非一个特定的时刻,并非专指天黑以后,而应该类似于我们现在的 “ 傍晚 ”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所说 “ 兴尽晚回舟 ” , 句中的 “ 晚 ” 同样应是 “ 傍晚 ” 而非 “ 夜晚 ” ,因为首句明明写着 “ 日暮 ” !二是 “ 三杯两盏淡酒 ” 亦非 “ 扶头卯酒 ” 。扶头卯酒固然不浓烈,但并不能说明此处的 “ 淡酒 ” 就是 “ 扶头卯酒 ” 。三是 “ 雁 ” 和 “ 晓来 ” 没有什么必然关系,大雁的迁徙大多在黄昏和夜间进行。此处 “ 雁过也 ” 应是抬头正见大雁飞过,最恰当的时间背景当然是傍晚时分了。 《醉花阴》 这首词是词人早年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的,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它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把握主旨 《声声慢》 这首词通过对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表现了词人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通过对残秋景象的层层描述,表现了词人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理清脉络 《醉花阴》 1 .巧妙的比喻运用。 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 “ 人与绿杨俱瘦 ”( 宋无名氏《如梦令》 )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 宋程垓《摊破江城子》 ) ,“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 秦观《水龙吟》 ) ,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艺术特色 2 .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 例如,下阕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 “ 菊 ” 字。 “ 东篱 ” ,本来是用陶渊明 “ 采菊东篱下 ” 诗意,却隐去了 “ 采菊 ” 二字,实际是藏头。全词不见一个 “ 菊 ” 字,但 “ 菊 ” 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词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声声慢》 1 . 创造性地使用叠词。 词的上阕一开头便连用七组叠词,表达出三层意思: “ 寻寻觅觅 ” ,写作者的内心空虚,若有所失; “ 冷冷清清 ” ,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 “ 凄凄惨惨戚戚 ” 极言心情之悲怆。叠词运用得既准确又形象生动,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 . 巧妙、自然的铺叙手法。 作者运用巧妙、自然的铺叙手法,把情和景概括得极其突出和深刻。先写白天 “ 乍暖还寒 ” 的天气,作者由于孤独寂寞,想借酒浇愁,却碰上 “ 晚来风急 ” ,她在百无聊赖之中,抬头望见大雁飞过,不免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以至于再看到院子里盛开的黄花,也无心摘取。挨到黄昏时分,忽又下起了细雨,雨滴从梧桐树叶的缝隙间不断地落下,观景 人心绪的悲凉、哀愁透过雨景跃然纸上。最后用一个 “ 愁 ” 字收束全篇。通过铺叙日常生活,生动地刻画出作者种种难以诉说的沉痛和真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