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51 KB
  • 2021-06-03 发布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3传记类文本讲义 (1)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 传记类文本 考情解读 学案引语 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在实用类文本 阅读的文本选择上较固定,一直只考传记 (2017 年考的却是新闻)。选材上,文章所选 人物大多在某方面有杰出的贡献,如著名科 学家、艺术家、英雄人物等。材料思想性强, 具有时代感和代表性。 2017 年考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有适当调 整,命题形式为单双选题+主观题。客观题 往往涉及传记文本内容的考查,主观题往往 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中心意思、体 会传主形象及探究文本等的能力。 关于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在人物传记考查 中是必考考点,并且在命题时会有各种各样 的形式,但无论什么样的外在表现,实质都 脱离不了一个筛选,一个整合,但是筛选和 整合是有一定范围的,而这个范围就是题干 限定的范围。审好题干,限定区间之后就进 行筛选,找出相关的内容,最后再根据要点 进行整合。但整合时最好分要点,注意不能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关于人物传记中的手法,重点考查对比、 衬托及篇章结构等,在考查时客观题和主观 题均有体现。尤其是对次要人物对传主的衬 托作用考查更多;而篇章结构则主要考查某 些段落的重要作用。表现手法在人物传记中 考查并不是很多,如果涉及考查难度也较小。 2017 年考纲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 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更为明 确了命题的导向性和学科特色,对此要强化 备考复习。 解构真题 引领规范 类型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 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 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 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 20 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 1965 年 3 月 8 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 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 1979 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 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 9 月 25 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 年之后,陈忠实 40 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 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 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 1985 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 10 天,他随 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 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 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 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 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 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 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 年 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 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 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 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 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 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 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 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 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 “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 1985 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 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 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 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 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 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 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 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 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 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为什么说 1985 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解读题目可知本题实际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求概括 1985 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的原因。 2.研读文本 细致分析 根据题目可知,本题属于局部筛选题,阅读文本可以发现,文中第三段中说“小说写于 1985 年,一 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然后可以以此为基点从上下文中寻找关键信息。需要注意的是 1985 年的时 间限制。这里的小说指的是《蓝袍先生》,陈忠实在小说中表达了要从赵树理、柳青的作品特色中剥离出 来,形成自己的风格的愿望;1985 年,他出访泰国,第四段中明确说他“痛感自己需要……打开自己”。 由此即可得出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的认识,第五段最后写到作家自己的回忆,可以知道他认为自己是 在 1985 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的。 3.依据模板 构成答案 答案构成:从……方面可以看出……,如……;从……方面可以看出……,如……。 4.组织语言 做出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 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 1985 年开始重建自我,产 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答案一:因为 1985 年他创作了《蓝袍先 生》,同时出访泰国,让他意识到要将自 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 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该答案只注意到一点,没有分条说明,只 是抄写了原文的一句话。 2 答案二:1985 年他认识到需要在生活和 思想上打开自己;认识到需要写出一部史 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 己。 该答案概括不全,没有注意到第五段后面 陈忠实自己说的那句话。 4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1.为什么说……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概括。 2.……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概括。 3.哪些因素使……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题思路 1.勾画题干中的关键字词,确定筛选方向。 2.扣住题干关键字词,找到相应信息区域。 3.筛选相应信息点,揣摩比较、细心作答。 核心要点 概括要点时要注意:或分解、或合并、或概括、语句不完整的添加完整,没有条理的使之有条理,表 意欠明确的使之明确化。要有效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一般来说,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语和主要意思就在 原文中,我们应牢牢抓住,进行提取、剪接、重组,切忌照搬,以复述代替概括。 类型二 概括形象 分析特征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 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 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 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 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 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 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 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 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 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 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 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 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 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 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 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 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 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 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 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 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 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 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 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 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 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 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是考查分析传主的形象,这类试题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相仿,又有自己的特点,传记中分析形象, 往往是给出一定的角度。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分析的角度,然后结合材料进行解答。 2.研读文本 细致分析 本题要求分析传主是经学大师和世人楷模两个方面的原因,这就需要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两方面的材 料内容。文章的第三段主要写了顾炎武把“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 注重友情。“在为学交友过程中……足为后世楷模”等,这可看做是顾炎武是世人楷模的一方面;文章第 二段及链接部分主要介绍了顾炎武的学术著作,可看做是经学大师的一方面。从这几点即可概括出答案。 3.依据模板 构思答案 答案构成:人物具有……方面的特点,从……可以看出。 4.组织语言 做出答案 ①推崇“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 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意思对即可)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答案一: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 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 足为后世楷模;他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 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 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 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该答案只是照抄原文,缺乏自己的分析梳 理。 2 答案二:他把“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作为自己的处世之道,并能实行;在学问 上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且治 学广博。 该答案概括不全面。缺少对经世致用的概 括。 4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1.某人具有哪些品质特征?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分析。 2.某事件突出了传主什么样的性格?请进行分析。 3.某个人物在某个方面有哪些业绩? 4.传主体现出了哪些精神品质?你对此有什么样的认识? 答题思路 一审题干弄清方向。首先审准题干要求,确定概括分析的方向。 ↓ 二筛选信息。根据题干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 ↓ 三归纳合并,提炼概括。筛选出相关信息之后,需要进行归纳合并,提炼概括要点。 ↓ 四组织语言定答案。理清答题要点之后要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核心要点 阅读传记要善于提取有关的“纲目”。 (1)线。即要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 (2)事。即要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经验”等。 (3)理。即要清楚作者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人格等。 (4)情。即要了解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 另外,还应学会在阅读中把握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它们往往最传神,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传 记时要仔细思考这些细节,从而概括传主的事迹和形象。 类型三 探究类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文本见类型二 概括形象 分析特征) 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 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8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评价传记观点的能力,解读这类试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 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 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 2.研读文本 细致分析 问题中的观点是文本中的一个观点,答题时一般是要采用的,就这一题说,该观点的提出主要集中在 文章最后一段,需要我们在文中找出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细节。如“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 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 自己的责任”等,然后再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说明,即强调这句话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3.组织语言 做出答案 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 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意思对即可)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答案一:顾炎武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精神,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 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主张天生豪杰 必有所任。 该答案只是找出了文本中顾炎武的观点 主张,没有结合现实分析。 4 答案二:顾炎武有家国情怀,忧国忧民意 识,这种意识是对我传统的爱国情怀的引 申,这一观点能让我们增强爱国意识,也 能教育后人要爱国奉献。 该答案能明确观点,也能联系现实,但是 缺少对文本的解读。 5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1.文本体现出传主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某人说:“……”,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对你有什么启发? 4.……请结合文本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人生? 答题思路 一审题干弄清方向。首先审准题干要求,确定评价探究的方向。 ↓ 二明确观点。确定了评价探究的方向之后,再明确自己的观点,并且观点态度一定要鲜明。 ↓ 三引出依据,进行阐述。明确观点之后,结合文本或具体事例进行合理分析。 ↓ 四回扣观点。最后视题而定是否需要回扣观点。 核心要点 探究、评价类试题要注意:①有自己的见解;②尊重文本,不主观臆断;③紧扣传主的生平事迹及动 机意图,尤其紧扣传主给社会、时代带来的作用、意义、影响、贡献;④明辨是非,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 德;⑤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有理论素养;⑥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把人物放在时代、社会的大背 景中进行分析、评价。 强化训练 提能增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李叔同早年的艺术追求 1904 年,24 岁的李叔同参加了沪学会,沪学会里有“乐歌课”,教授西方现代乐理及西洋作曲法。 李叔同天资聪颖,很短时间内学会了作曲。他以民间的《老八板》为乐调,创作了一首乐歌《祖国歌》: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 国民。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 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祖国歌》词曲豪迈,极富感染力,经沪 学会首唱,很快唱红全国。李叔同首次展现他的音乐才能,便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乐歌作者。 1906 年 9 月李叔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其间,他还在东京音乐学校兼修音乐理论与钢琴课。 他在自己创办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的序言中写道:“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 神之粹美。”《音乐小杂志》的扉页,是李叔同的木炭画《贝多芬像》,这是中国人绘制的第一幅贝多芬 像。 李叔同留学日本五年,成就斐然,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与同学曾延年一起创立中国最早的话剧社—— 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开中国话剧之先河。早在天津少年时代,李叔同对演戏就怀 有浓厚的兴趣,读书之余,常去戏园学戏。在南洋公学读书时,他便粉墨登场,演出过京剧《黄天霸》《白 水滩》等。与写作《祖国歌》几乎同时,沪学会演出新戏《文野婚姻》,剧本即出自李叔同的笔端,传作 该剧时他还赋诗明志:“誓度众生成佛界,为现歌台说法身。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先他 四年到日本留学的鲁迅因受日俄战争幻灯画片的刺激,觉悟到医治精神上的麻木比医治身体上的病弱更为 重要,于是决定弃医从文。这与李叔同欲以演戏唤醒民众、文艺救国的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处。传说春柳社 演出话剧《黑奴吁天录》时,鲁迅就曾在台下观看。李叔同曾将自己在日本读过的一本《莎士比亚剧作选》 送给丰子恺,上面密密麻麻布满笔记,可见其曾用功研读,对话剧早有准备。春柳社公演《茶花女》时, 李叔同饰演茶花女玛格丽特。后来成为著名戏剧家的欧阳予倩,当时还是台下的一名学生观众。他回忆道: “这一回的表演可以说是中国人演话剧最初的一次,我当时所受的刺激很深……我就入了春柳社。” 回国后,李叔同担任上海《太平洋报》的编辑,负责画报副刊。李叔同开设了“西洋画法”专栏,以 连载的形式介绍石膏写生、木炭、油画等技法。著名画家吕凤子先生推李叔同为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第 一人,称“李先生应是民国以来第一位把西洋绘画思想引介于我国,进而启发了我国传统绘画需要的改良 思潮,而后的刘海粟、徐悲鸿等在实质上都是接受了李先生的影响,进而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运动的推动 者。”对于此论,刘、徐二人都是认可的。 任教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李叔同教学成就斐然,著名画家丰子恺、著名音乐家刘质平等都是 李叔同这个时期的弟子。李叔同在浙一师六年,继续开文艺风气之先:最早撰写欧洲文学史。他在浙一师 创办《向阳》杂志,以此为阵地广泛介绍西洋文学艺术,其中的《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一文是中国人撰 写的最早的一部欧洲文学史;最早倡导木刻艺术,李叔同和夏丏尊发起成立漫画会和乐石社,指导学生研 习木刻和金石技法,并印制中国最早的现代木刻版画集——《木刻画集》,李叔同因此被称为中国木刻艺 术的先驱;创作中国第一首分声部合唱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 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曲调源于美国 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由李叔同填词的歌曲,多次成为电影的主题歌或插曲,流传甚广。 (摘编自瓦当《慈悲旅人——李叔同传》) 相关链接 ①李叔同(1880~1942),中国戏剧家、艺术教育家、文学家、书画家。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出身 于清进士、盐商家庭。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作有歌曲《春游》《早秋》等,并采用外国歌曲配制新词 作为学堂乐歌教材,如《送别》《西湖》等。1918 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后专研戒律。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私心大慰。弘扬文艺 之事,至此已可作一结束。 (节选自 1922 年出家后李叔同写给侄子李圣章的信)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叔同自己填词创作了《祖国歌》,抒发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现实与未来的 忧虑,李叔同凭这首歌曲闻名全国。 B.李叔同能够在话剧艺术方面开中国话剧的先河并产生较大影响,与他年少时对演戏的浓厚兴趣有 关,更与他用功研读名家剧作密不可分。 C.在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中,李叔同贡献巨大,正是受到他的影响,刘海粟、徐悲鸿等人成为了 中国传统绘画运动的推动者。 D.《送别》的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歌词造句长短参差,句式充满变化。李叔同借 用西方的曲调,写出了极具中国风格的歌曲。 答案 A 解析 《祖国歌》中并没有表达对祖国现实和未来的忧虑。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最为恰当的两项是( ) A.留学日本期间,李叔同与曾延年共同创立了中国最早的话剧社,并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茶花女》 《白水滩》等剧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B.在《音乐小杂志》的序言中,李叔同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他希望用音乐陶冶人们的性情,通 过音乐的传播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 C.李叔同在创作《文野婚姻》时曾赋诗一首,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叔同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以演 戏唤醒民众、文艺救国的理想。 D.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鲁迅弃医从文并赴日留学研究艺术,李叔同曾与他共同探讨话剧艺术, 鲁迅也曾观看过李叔同的表演。 E.李叔同在浙一师任教六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培养了丰子恺、刘质平等艺术大师,还撰写 了《欧洲文学史》,最早将欧洲文学思想引进中国。 答案 BC 解析 A.《白水滩》是李叔同在南洋公学时演过的京剧;D.“鲁迅弃医从文并赴日留学研究艺术”文 中无此说,也与事实不符,“李叔同曾与他共同探讨话剧艺术”文中无据;E.“最早引进欧洲文学思想” 于文无据,书名不是《欧洲文学史》。 3.李叔同对中国艺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艺术思想方面,撰写文章,推介西方大师,引进西方艺术思想,改良中国传统艺术思想; ②在艺术实践方面,创作了众多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③在艺术教育方面,培养了多位杰出的艺术大师。 解析 关于李叔同对中国艺术的贡献,可以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文段,文章的最后三段涉及了他的各 方面贡献,尤其是最后两段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如艺术思想、艺术实践及艺术教育方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材料一 老舍先生在《谈幽默》中说,“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 稽’,而‘幽默’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滑稽的闹戏,在老舍 是根本看不上眼的。老舍“是由事实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地写出来”。他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 品《骆驼祥子》“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 老舍的《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道出了他避不开幽默的原由:“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 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饿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 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 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幽默中是有同情的。” 老舍所处的那个可笑的时代,也造就了他的幽默之笔。清末民初,社会腐败与“猫城”无甚差异,可 笑!大学生不读书以胡闹为荣,可笑!响马摇身一变走马上任管地方治安,可笑!凡社会上人们的自私偏 狭,嫉贤妒能,恃强凌弱,骄奢淫逸,虚伪矫饰,愚昧顽劣,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换言之,老 舍是想以幽默之笔来写时代的悲剧,即要写出深刻的幽默。老舍醉心幽默艺术的深刻用意,“为的是能够 较为委婉较为温和地写出他所咂摸到的世事的滋味,表达自己的爱憎判断”。 老舍幽默的佐料多来自生活。他打趣、讽刺的那些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病态社会诸相的折射。他 把它们拆散了,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 火候上。 材料二 老舍属于二十世纪,也属于未来的世纪。他的杰作,代表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光荣,也将 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留下耐人寻味的启迪。 老舍的作品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文化学。他落笔之时敢于“大胆放野”,这种泼墨成文的大胆作 风,更多地表现为他对北京市民众生相的熟悉,以及对这种众生相烂熟于心的自信。他把众生相摆在东西 方文化的大视野中加以比较解剖,为本民族性格中那些庸俗、怯懦和苟且偷安的习气焦虑不已,热切地关 注着民族性格的健康,关注着整个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生命,剖析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这就是老舍小 说的文化学。 老舍的作品又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小说学。他的作品往往是轻松落笔,信马由缰,以醇厚本色的 漫画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滋味十足的北平百态图。若用画来打比方,他提供的是具有现代意味的《清明上 河图》;若用画风来打比方,它令人联想到丁聪的漫画风格。笔致丑而不恶,丑得可爱;味道俗而不滥, 俗得有味。老舍小说最大的主人公是习俗,《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最老舍”的老舍作品, 都令人感到,习俗是老舍小说中几乎无所不在的非主人公的主人公。 老舍作品还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语言学。老舍的本事,就是一下子把文学语言的根子扎到北京老百姓 的舌头根子上,散发着浓郁的京味魅力。他以京味的语言,写带着他胎记的京味人生习俗,使二者浑融一 体,语言也是习俗,习俗也是语言,达到新文学语言的新境界。最令人难忘的是老舍式的幽默,那是一种 脱口而出、本色自然的智慧。他的小说“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他把文化思考渗入幽默, 使俗趣中包含深思,调侃中洋溢着诗情。 材料三 老舍及其代表的京味文学,既是对北京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对民族特性的深刻揭示。前者 包括对北京市民社会的多方位描写,对市民群像的生动刻画,对北京风俗民情的多层面展示,以及地道纯 正的北京方言土语的鲜活表达等等;后者通过北京文化来透视整个民族文化,在民族性的广泛揭示过程中 渗透着锐利的反省和痛切的沉思。 但北京特色和民族特性并不是老舍京味文学创作的全部蕴涵。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是多方面的,这里 重点谈平民意识与崇高精神的融合。 现代作家当中,老舍的作品最集中、最充分、最生动地描写了底层市民的生活,它们成功地塑造了市 民的群像,而且老舍的这种书写,不是出自一个作家外来的观察。对老舍来说,写底层市民,写北京风情, 就是写自己,他自己本身就是生活。在这种情境中,平民意识成了老舍的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北京人身 上的那种随意自然、纯朴大方、实实在在、大大咧咧,对谁都一团和气而骨子里又有一种刚毅、自尊甚至 是高傲和高贵,在老舍笔下随处可见,在老舍本人身上也有着真切的体现。 但如果仅看到这一面,对老舍平民意识的理解则是片面的。老舍在表现平民意识的同时,还始终追求 一种崇高的精神理念,他不仅深切同情底层市民,也尖锐地批判缺乏崇高人生目标的生活态度。老舍笔下 有许多满人形象,老舍同情他们的无助无奈,对他们的那种特定的自卑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但更多的是 赞扬他们的自信、坚韧和不屈,尤其是像《茶馆》里常四爷身上的那种“一辈子不服软,敢做敢当,专打 抱不平”的品性。可见,老舍那些表现底层市民普普通通生活的作品中,饱含着一种对崇高悲壮人生态度 的渴求与赞美。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先生认为滑稽与幽默是不同的,幽默首要的是一种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需技巧地写出事 情中的可笑之点,讲究思想性和艺术性。 B.老舍的幽默来自生活中那些可笑的事实,清末民初的病态社会让老舍的幽默深刻、富有讽刺意味, 反映了时代的悲剧。 C.老舍小说的文化学是将他熟悉的北京市民众生相摆在东西方文化的大视野中比较解剖,关注民族 性格的健康,剖析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 D.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北京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有对民族特性的深刻揭示,更 重要的是平民意识与崇高精神的融合。 答案 D 解析 “更重要”有误,原文只是“重点谈”。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老舍贫寒的出身、刚强义气的性格使他的幽默里充满爱憎之情,老舍式的幽默表现为自然本色、 轻松不失深刻、批判中富有同情。 B.老舍的作品笔调轻松自由,以习俗为主体,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丑而不俗,蕴含着属于他 自己的小说学。 C.《茶馆》塑造了底层市民的群像,折射了老舍自己的生活感受,不仅是二十世纪京味文学的代表, 而且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切入,材料一介绍了老舍对幽默的认识,材料二介绍了老舍作品的文学价值, 材料三介绍了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 E.材料中的引用,向读者直接展示出了老舍的经历、创作思想和创作特点,使文章对于老舍的评论 更具真实性、准确性、深刻性与艺术性。 答案 BE 解析 B.“风格丑而不俗”有误,原文是“笔致丑而不恶,丑得可爱”,并不是“不俗”;E.“艺 术性”错误。 3.依据材料对老舍文学创作的特点的介绍,概括读懂老舍作品的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老舍其人、其事、其情。②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 ③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语言特质。④读懂老舍作品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民特 性。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读懂老舍作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懂老舍,即知人 论世;二是读懂作品,即作品内容、语言、思想情感特点。据此确定区间,然后就是筛选信息,最后进行 整合。如根据材料一、三,老舍的创作折射他自己的生活、精神、情感,由此可以概括读懂老舍作品的方 法是要了解老舍其人、其事、其情。再根据材料一,老舍的创作根植于他生活的时代可知,读懂他的作品 就要了解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再根据材料二、三的介绍,老舍创作京味十足,也就是说要了解老北京 的风土人情和语言特质。结合三则材料可知,老舍的创作剖析了我们的民族特性,由此可以概括为要了解 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民特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刘东生:阅读黄土高原这部大书 刘世昕 旁人眼里普普通通的黄土却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心中的宝贝。这位“面朝黄土背朝天”达半 个世纪的 87 岁老人,获得 200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贡献在于通过“阅读”中国的黄土,翻开 了百万年前地球古气候、古生态变迁的历史。 地理学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另一本是极地 冰芯,还有本便是中国的黄土。国际上认为,把黄土这本书念得最好的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所研究员刘东生。 从 1804 年以来,国际上对于黄土的成因有两种学说——“风成说”和“水成说”。从 20 世纪 50 年 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 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 1909 年国外学者提出的第四纪四次冰期理论,主导了 20 世纪前半叶的古气候学研究。1958 年,刘东 生根据黄土中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对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提出挑 战,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当时刘东生提出,240 万年前开始堆积的黄土高原中保存着非常完整的古土壤系列,它们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有明显的区域性 特征,可以揭示古气候信息。黄土中那些丰富的生物遗迹,就像一部非常丰富的典籍,记录了 200 多万年 来黄土高原地区,乃至欧亚大陆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包括生物气候环境变迁、新构造变动、人类文化 的发展历史等。 为了探究青藏高原隆起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从 1964 年起,刘东生先后参加了希夏邦马峰、珠穆 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多次登上海拔 6000 米以上的高峰。“在那种境界,人 类可以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韵味,陶醉于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畅想。只有被自然打动,才能不断地有兴 趣去探寻自然的奥秘。”每每回忆起那些贴近自然的日子,刘东生总是很动情。 1964 年至今,刘东生还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 合起来,把地球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刘东生带领研究小组运用古地磁年龄测定、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建立了完整 的黄土沉积序列资料,并开始与深海沉积物序列对比,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 由此拉开了将中国黄土纳入研究全球环境演化框架的序幕。 1991 年,74 岁的刘东生随中国科考队远征南极,在南极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考察。5 年后,快 80 岁的老人禁不住北极的诱惑,又远征那里的斯瓦巴德岛,并不畏险阻,登上一座冰川。他说,去两极不 是想创造什么纪录,只是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什么东西都想亲自看看。刘东生的脚步就是停不下来。2001 年这位耄耋老人居然在南海科考船上度过了一个多月。家中客厅里那张他最喜欢的以布达拉宫为背景的照 片,是他 85 岁去西藏考察时拍的,对他来说,青藏高原、中国黄土还有太多的故事。 熟悉刘东生的人都听他讲过这样一则典故:19 世纪一位西方地质学家在他的中国之行后说,中国学者 喜欢在窗明几净的书斋中吟诗作画,不喜欢跋山涉水到野外观察大自然,若干年后其他科学领域或可发展, 唯有地质学不可能有多大进展。刘东生偏要证明,中国学者不仅懂风花雪月,更吃得起野外科研的苦。受 刘院士影响最深的是搞古生物研究的老伴,她回忆说:“我们夫妇俩的青春都献给了野外考察。攀高崖、 越鸿沟、睡野外、忍饥饿……都是家常便饭。年轻的时候,家里常常连续好几个月都大门紧闭。” 2002 年,有“环境科学诺贝尔奖”之称的“泰勒环境奖”授予了刘东生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华莱 士·布洛克。两人都致力于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刘东生研读的是中国黄土,布洛克的“书”是深海沉积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半个多世纪对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刘东生揭示了百万年前地球古气候、古生态变迁的历史,使 中国跻身于国际地球自然研究的先进行列。 B.刘东生一生都在为地球环境变化进行科学研究,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南极、北极冰川、南海等 地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迹。 C.刘东生及其带领的科研小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了完整的中国黄土沉积序列资料,使中国黄土 成为研究全球环境演化的重要资料和依据。 D.中国学者不仅能吃得起野外科研的苦,还懂得风花雪月,刘东生卓越的科研成果和他在世界高峰 上“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答案 D 解析 D 项主次颠倒。原文是“刘东生偏要证明,中国学者不仅懂风花雪月,更吃得起野外科研的苦”。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20 世纪 50 年代,在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后,刘东生提出了“新风成说” 理论,它比“水成说”理论更能解释黄土高原的成因。 B.1958 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中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和时空分布的地域性特征,创建了全球环境变化 的多旋回理论,否定了国外学者一直奉行的第四纪四次冰期理论。 C.刘东生认为,研究黄土以及其中丰富的生物遗迹,不仅能够揭示古气候信息,而且还能了解 200 多万年来黄土高原乃至欧亚大陆地区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 D.刘东生结合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研究,把地球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相结合, 使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 E.刘东生在黄土研究、第四纪冰期理论、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以及青藏高原研究等科研领域中取得 了大量成果,有力地推进了全球环境科学研究。 答案 CE 解析 A.原文只是说他提出了“新风成说”,并未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文中说的是黄土的成因, 非黄土高原的成因。B.刘东生并没有否定第四纪四次冰川理论,只是认为第四纪气候的冷暖变迁不止四次, 概括内容错误。D.刘东生只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没有使该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 3.刘东生院士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求真务实,探索创新。亲临研究实地,提出“新风成说”,研究中国黄土,建立环境变化的 多旋回理论,开辟地球科学研究新领域。 ②脚踏实地,勤奋实践。进行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足迹遍布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南海及南 北极。 ③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在科学考察的道路上,攀高崖、越鸿沟、睡野外、忍饥饿,多次登上海拔 6000 米以上的高峰。(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特征概括的能力。结合文本中能够体现刘东生院士的事迹,然后加以概括。 如他亲临研究实地,提出“新风成说”,研究中国黄土等,可以概括出他求真务实,探索创新。他足迹遍 布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南海及南北极等,可以概括出他脚踏实地,勤奋实践。他在进行科学考察时,睡 野外、忍饥饿等,这说明他能够不畏艰险,吃苦耐劳。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传 1929 年,奥莉娅娜·法拉奇出生于佛罗伦萨,她成长于一个不苟言笑的、充满斗士精神的家庭。父亲 是坚定的意大利斗士,在二战期间积极反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14 岁那年,有一次当飞机投下炸弹的 时候,地板和墙壁都开始晃动,法拉奇和父亲躲藏在防空洞,由于太恐惧,法拉奇止不住啜泣起来。突然, 父亲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法拉奇性格坚韧顽强, 这和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 法拉奇一直很感谢母亲托斯卡·法拉奇的激励。她多次回忆:“是妈妈,是妈妈告诉我,甚至是哭着 告诉我:‘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变成你丈夫和孩子们的奴隶!要学习,去看看整个世界,要学习!’” 法拉奇最喜欢的家人是大伯,这是她的第一位,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大伯是一名记者,这对法 拉奇走上记者之路影响重大。在奥莉娅娜的一生中,她都会引述大伯的忠诫:“在记者这一职业中,一直 回响着这样一条铁律: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 受大伯此语的影响,后来法拉奇放弃研习已久的医学专业拿起了笔,从此写作成了她终身酷爱之事, 尤其是在她曾采访过并深深挚爱的伴侣、希腊抵抗运动英雄、反对强权的斗士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于 34 岁死于车祸后。 她亲历了二战,1950 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作为记者,法拉奇的提问表现了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 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挑衅”,这种风格令全世界为之 叫好,却令“大人物”害怕。她与全球六十多位国家政要的激烈交锋,曾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 令沙龙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 1961 年记者扎特琳采访法拉奇,说很多人说她卑鄙、凶狠。她睁大画着浓妆的眼睛,抚了一下头发后, 摆出一副清白的样子说:“凶狠是什么意思?说出实情?我觉得我很和蔼。采访一个人时我总是尽力挖出 他最好的一面。好比画画的时候我尽力画他好看的地方。”扎特琳说也许她有时画了一幅不够公正的、负 面的画像。她回答说:“那不是我的错,那就是他最好的一面。” 有一种美德在她身上熠熠生辉,她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 她说:“在夏娃摘苹果那一天诞生的,并非罪恶;那一天,诞生的是一种被称为不服从的光辉美德。”法 拉奇代表了当今媒体所欠缺的东西——把真相告诉权力的勇气。 1967 年她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非常出色。她报道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多次重大冲突,足迹 遍布拉美、黎巴嫩、越南和科威特。她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一样,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奋勇前进。 法拉奇罹患癌症多年后,于 2006 年 9 月 14 日夜间在佛罗伦萨结束了她 77 年的传奇人生。她的去世 在意大利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致信其家属,对意大利失去这位“享有世界 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前总统钱皮称颂法拉奇的一生是“勇敢、战斗和榜样的一生”。 (摘编自《中国青年》和“百度百科”,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她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把文学与新闻分离,始终坚持反映矛盾交织的社会现实,表达自己对现实 社会的体味。一些人认为她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批判者 指斥她“蛮横无理和傲慢”,称其文风“夸张”“浮华”,有强烈的“自我表现主义”。 ②“9·11”事件后不久,法拉奇在意大利的《晚邮报》上发表了文章,措辞强烈地攻击伊斯兰教。 这篇文章后来扩展成书,题为“愤怒与骄傲”,称伊斯兰文明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她的一些说法 令西方媒体也感到失之偏颇。 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二战”亲历者的法拉奇,在父亲的耳光和“女孩不要哭”的怒斥下,逐渐变得坚韧顽强, 充满斗士精神。 B.作为年轻少女的法拉奇,在母亲“不要像我这样”哭诉的激励下,热爱学习,充满理想抱负,大 胆放眼世界。 C.作为人生选择者的法拉奇,深感大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的忠诫,弃医执笔,担当责任, 犀利审视世界。 D.作为无畏战士的法拉奇,面对强权和铁腕,毫不畏惧,绝不服从;面对战乱和冲突,她奋勇向前, 报道真相。 答案 A 解析 原文第一段中“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这句话,表明法拉奇 的父亲说话的语气是沉着坚定的,并不是怒斥的。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而她把写作当成终身酷爱之事的引路人则是深深挚爱的伴 侣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 B.很多人说法拉奇卑鄙、凶狠,这的确损害了她的“清白”,因为她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记者,已经 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 C.法拉奇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她经历不凡,曾亲历二战, 1950 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 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 D.意大利总统纳波里塔诺对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他对法 拉奇的评价还是公允的。 E.法拉奇一生充满传奇,她勇敢,敢于战斗,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但对伊斯兰文化的攻击 则有失偏颇。 答案 DE 解析 A.“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不准确,大伯对她的影响主要在职业选择上,而 其父亲和母亲对其影响主要在思想性格形成上,还有伴侣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对她写作的影响,因此很 难说大伯影响最深。B.因果分析不当,其中“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只是法拉奇的自我认识。 C.原文在“永远”前还有“似乎”一词作限制。 3.法拉奇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将文学与新闻分离,对此,评论界众说纷纭,请结合材料与阅读体 验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命题,而历史上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与新闻没有分离也是 一个不争的事实。法拉奇在世时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 想”的作家,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最好注解,其去世后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称颂为“享有世界声 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更是最有力的最权威的证明。 (2)文学与新闻本来就是相融相生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脱离新闻的生活性和真实性也就如同无 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同脍炙人口的西方古典文学《荷马史诗》,又如家喻户晓的司马迁《史记》,更不用 说世界文学经典《红楼梦》脱胎于“明珠的家事”。事实上,新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就像花园里的交叉小 径,有的地方窄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镶嵌着鹅卵石,有的地方夯实着泥土,有的地方双边花团锦簇,有 的地方上面枝丫横生。总之,路与路错综复杂,相互粘连,密不可分。只是要强调一点:文学离不开新闻 的真实,新闻不能脱胎于文学的虚构。(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从题干要求来看,已经设定了探究的问题,也就是“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所以由此明确自己 的观点,也就是可以认同二者没有分离,也可以认同二者是分离的。然后就可以结合文本对你的观点进行 阐述;接下来结合阅读体验来谈你的认识,也就是说可以举一些相关的例子,最后点扣观点即可。 适考素能特训 时间:40 分钟 分值:31 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 分) 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 1911 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专制而保守,在萧红初中毕业以前,就为 她订了婚,毕业后不再让她上学。这样,她的接受教育及自由婚姻的权利过早地被剥夺了。周遭房客的女 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以不断重复着的险恶的命运呈示给她。她感到恐怖。出于叛逆和反抗,萧红离 家出走,流浪生活。这使她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进而构成她命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 命运。萧红的文化身份自然生成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穷人。 从写作第一个小说《王阿嫂的死》开始,萧红就把她的文学,献给了“永远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其 实也就是穷人和妇女这两部分人。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惨死,在萧红笔下,更多的是来自她们的丈夫、 婆婆、尊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歧视、侮辱和迫害,来自文化压迫。但是,萧红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 把不幸和死亡联结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网眼都透出人类的愚昧。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 类的愚昧作斗争。 萧红在尝试创作时,曾经接受过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在一生的写作过程中,基本上弃除了意识形态的 规训,而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在她那里,穷人与女性的双重视角,充满着人本主义色彩,与当时建基于 阶级斗争理论的中国左翼文学是很不同的。 萧红与文学史上以表现乡土著名的右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人也有根本的不同。废名笔下的中国 农村不曾出现压迫、苦难与挣扎,他写的是现代的“世外桃源”,恬淡、空灵,周作人称之为“梦想的幻 景的写相”。沈从文在一些作品中虽然也写及农村的苦痛,但是,他和废名同样喜欢制作牧歌情调,说到 底,它源自东方的一种文人情结。 萧红没有这种文人气,她直接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 她把自己也烧在那里面。 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一定用女性视角观察和处理生活。比如张爱玲,在她叙述的时候,她 是冷静地旁观着的,使用的是“第三只眼”。五四时的涂女士、卢隐,都是持女性视角的,但也跟许多知 识分子作家一样,缺少穷人的视角。像萧红这样兼具了穷人与女性视角的“复眼”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中, 恐怕是唯一的。 英国作家,女性主义者伍尔芙说:女性的风格是自由的风格。拿这句话来概括萧红的写作,是最恰当 不过的了。萧红的自由的风格,表现在她对社会和人生悲剧的诗性书写上。同时,她将小说散文化,逶迤 叙来,无边地伸展,只需忠实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通过自由联想连缀起来,而无需依赖虚构的 想象。 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学生机勃发。鲁迅曾经为《生死场》作序,赞赏作者的描写的细致、明丽和新 鲜。胡风写了读后记,称作“不是以精细见长的史诗”。他认为作者把一种女性的纤细感觉与非女性的雄 迈的胸境相结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 萧红同聂绀弩谈文学时,曾经这样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 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她不承认小说有所谓“范式”或者“顶峰”,不同意对她的小说的散文化写法的批评意见。她坚持自己。 五四之后的一代作家中,萧红因袭的负担最小,她的文学资源主要来自新文学传统,这个传统刚刚形 成,说不上深厚,但因此也就最少腐朽和保守的东西;它是现代的,开放的,尊重个性与自由的,这就给 她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带上更多的个人天才的特点。 (摘编自林贤治《回首看萧红》) 相关链接 ①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独特的 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促 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 (徐晓红《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②《生死场》是描写东北人民愚昧麻木的,是描写东北大地苦难生活的,是描写整个民族痛苦遭遇的, 但更是描写东北人民对自身的拷问的,更是描写东北大地对“生”的追求的,更是描写整个民族对“自 强”的渴望的……阅读萧红的作品能够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这些对于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如何不断奋 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今天我们再读萧红的意义所在。 (刘勇《今天为什么再读萧红》) (1)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萧红写作“自由的风格”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 分)( ) A.萧红的小说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模式,是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B.《生死场》是表现民族苦难的,阅读这样的作品会激发、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 C.萧红的小说大多源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使得她的小说具有自传小说的特点。 D.萧红认为小说没有一定的范式,认为作家是各式各样的,作品也是各式各样的。 答案 B 解析 “《生死场》表现民族苦难”主要是从萧红作品内容出发,“激发、增强读者的忧患意识”则 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谈阅读萧红作品的感受,这些表述均不符合题干中所说的萧红写作的“自由的风 格”。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萧红认为“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所以她的小说以塑造愚昧的人物形象为主,并予以 批判,以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B.萧红的文学创作受到当时多种思想的影响,尤其深受左翼政治思想的影响,使她的写作更多地关 注底层的穷苦人民。 C.萧红和许多女作家一样,并不以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并进行创作,因为她们想要尽可能冷静客观地 叙述,以避免过多融入自己的私人感情。 D.萧红的作品在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除了超前的文体风格外,主要还在于她作品中所描写的苦难 和“自强”的渴望,会促使今天的人们奋进。 E.萧红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自然是因为她左翼作家、女作家的身份,但更是因为她超 越了这些身份,最终形成了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魅力。 答案 DE 解析 A.“她的小说以塑造愚昧的人物形象为主”没有依据;B.原文只说受到左翼思想的影响,但 不能称为“深受”,尤其是后来“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C.萧红是以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并进行创作的。 (3)为什么说萧红是“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因为她是唯一兼具穷人视角与女性视角的作家;②她的创作不像左翼文学作家那样受意识形 态的规训,也没有其他作家的文人气;③她的小说兼具女性的纤细与女性的雄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 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⑤她是少有的过着贫穷、流浪生活的作家;⑥她的文学创作是献给穷人 和妇女的。(每点 1 分,答出五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从题干来看,本题的关键词是“独一无二”和“贫民”。“独一无二”主要从她的创作特点进 行分析,如她的写作视角和“萧红体”等。而“贫民”则主要从穷人视角和她的生活是贫穷的,她的创作 也是献给穷人和妇女等角度分析。 二、文言文题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试题。(19 分)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司徒崔浩以《国史》之被收也,敕允为诏,自浩已下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 允持疑不为,频诏催切。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允曰:“浩之所坐,若更有余衅,非臣敢知。 直以犯触,罪不至死。”世祖曰:“无此人忿朕,当有数千口死矣。”浩竟族灭,余皆身死。 高宗践祚,司徒等皆受重赏,允既不蒙褒异,又终身不言。其忠而不伐,皆此类也。而允谏言帝从容 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左右以待之。礼敬甚重,晨入暮出, 或积日居中。 有上事陈得失者,高宗省而谓群臣曰:“朕有是非,允常正言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 无所避就。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其谏,岂不忠乎!汝等在侧,曾不闻一正言,不自愧乎?”遂拜允中书 令。有司..曰:“允虽蒙宠待,而家贫布衣,妻子不立。”高宗怒曰:“盍先言?今见用,方言其贫。”是 日幸.允第,惟草屋数间,布被缊袍,厨中盐菜而已。 高宗重允,常不名之,恒呼为“令公”。“令公”之号,播于四远矣。高宗崩,显祖居谅暗[注],乙浑 专擅朝命,谋危社稷。太后诛之,引允禁中,参决大政。允曰:“臣闻经纶大业,必以教养为先。请制郡 国庠序..。立博士取博关经典、世履忠清、堪为人师者,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显祖 从之。郡国立学,自此始也。允秋月巡境,问民疾苦。至邵县,见邵公庙废毁不立,乃曰:“邵公之德, 阙而不礼,为善者何望。”乃表闻修葺之。劝民学业,风化颇行。后允以老疾,频表乞骸骨...,诏不许。卒, 年九十八,谥“文”。 (选自《魏书·高允传》,有删改) [注] 谅暗,指帝王居丧时所住的房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 左右以待之 B.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 左右以待之 C.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 左右以待之 D.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 左右以待之 答案 C 解析 文言断句要先推断句子大意,再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帝”“或”“事”“允”这些词可 判断,同时据“帝从容听之”一句即可确定本题正确答案是 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本文中的“有司”与《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及《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的“有司”一样,均指专职官吏。 B.封建时代皇帝亲临某处,叫“幸”;受皇帝宠爱,也叫“幸”。本文“是日幸允第”的“幸”与 《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幸”都含有这两个意思。 C.“庠序”,指古代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后泛指学校,如《寡 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庠序”就是指学校。 D.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称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本文 的“乞骸骨”和《张衡传》“上书乞骸骨”中的“乞骸骨”意思一样。 答案 B 解析 B.“都含有这两个意思”错,都只有第一个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高允为人正直,敢于直谏。司徒崔浩因《国史》案被判灭族,高允进谏,认为崔浩对朝廷虽有触 犯,但判罪过重,宜轻判。世祖最终听从了高允的建议。 B.高允尽职忠君,受帝礼敬。高允忠诚而不自我夸耀,很多情形都如此,并且得到皇帝高级别礼遇 和尊敬,有时早晨进宫晚上出来,有时连日居住在宫中。 C.高允一心为公,清贫廉洁。高允身为高官,可家里贫穷得如同百姓一样,妻儿都无以为生,家中 只有几间草屋、粗布被子和粗布做的袍子,厨房中只有咸菜。 D.高允重视教育,劝民学业。高允认为治国大业必须以教育和培养为先导,建议在郡府设立学校; 他巡视邵县时鼓励百姓学习学业,使风俗教化盛行起来。 答案 A 解析 A.错在“世祖最终听从了高允的建议”。世祖只是听从了高允的部分建议,赦免了其他人的 连坐之罪,从“无此人忿朕,当有数千口死矣”“浩竟族灭,余皆身死”可以看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朕有是非,允常正言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无所避就。(5 分) 译 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曰:“邵公之德,阙而不礼,为善者何望。”乃表闻修葺之。(5 分) 译 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我有过失,高允经常以正直之言当面辩论,说到我不乐意听的,都理直气壮地说,不加回避。 ②(高允)于是说:“邵公贤德,使之受损毁又(不修复)对它不尊敬,行善的人还敬仰什么呢。”于是 上表使皇帝知晓并(请求)修复邵公庙。 解析 文言翻译要先确定关键词,之后串联成句,注意补充省略成分,努力使翻译的句子语意通顺, 本题涉及的关键词有①“是非”,偏义复词,过失。“面”作状语,当面。“侃侃”理直气壮。“避就” 偏义复词,回避。②“阙”,使动用法,使之受损毁。“礼”,尊敬。“何望”,宾语前置,敬仰什么。 “闻”,使动用法,使之听闻。 参考译文 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司徒崔浩因《国史》案被拘捕,世祖下诏令高允撰 写诏书,自崔浩以下共一百二十八人全部夷灭五族。高允怀有疑问而没有拟写诏书,世祖频频下令急切地 催促办理。高允请求再次拜见皇上,然后再撰写诏书。世祖叫他前去,高允说:“崔浩所犯的罪,如果还 有除著述《国史》之外的别的什么罪行,那不是臣胆敢知道的。(崔浩)凭秉笔直书对朝廷有所触犯,罪还 不至于处死。”世祖说:“如果没有这人(高允)对我不满,就该有数千人死了。”崔浩最终被判处灭族, 其余人仅身遭杀戮。 高宗即位以后,司徒等人都受到皇帝重赏,高允既没有受到特殊的褒扬嘉奖,又始终不发一言。他忠 诚而不自我夸耀,都像此类情形。而高允的进谏之言,高宗从容静听,有时有冲撞冒犯之处,皇帝不忍再 听下去时,就让身边的人将他扶出去。遇有不便当朝劝谏的话,高允就请求私下进见,高宗知道高允的心 意,就在屏风旁迎接并等待他。高允得到很高的礼遇和尊敬,有时早晨进宫晚上出来,有时连日居住在宫 中。 有人上书陈述政治得失,高宗察看奏章后对群臣说:“我有过失,高允经常以正直之言当面辩论,说 到我不乐意听的,都理直气壮地说,不加回避。我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而天下人不知他在规劝,这难道不 是忠心吗!你们在朕左右,我不曾听到一句正直的话,你们就不愧疚吗?”于是高宗任命高允为中书令。 有官吏说:“高允虽然蒙受圣上恩宠,但家里贫穷得像百姓,妻儿都无以为生。”高宗怒道:“怎么不早 说,现在被朕重用,才说出他家境贫困。”当天,高宗来到高允家中,只有几间草屋,粗布做的被子和粗 麻做的袍子,厨房中只有咸菜而已。 高宗敬重高允,通常不呼他的名字,常称为“令公”。于是“令公”之号传遍四方。高宗去世,显祖 居住在守丧的地方,乙浑专权独揽朝政,图谋危及国家。太后杀了他,召请高允到朝廷参与谋断大事。高 允说:“我听说筹划治国大业,必须以教育和培养为先导。请在郡府兴建学校。录用博士应是博通涉猎儒 家经典、世代忠贞清白、能为人师表的人,学生挑选郡府中家世清白、品行美好谨慎、能遵循礼教的人。” 显祖听从了他的意见。郡府成立学校,就是从此开始的。高允秋季巡视疆界,询问百姓疾苦。到了邵县, 发现邵公庙塌毁而未重新修建,于是说:“邵公贤德,使之受损毁又(不修复)对它不尊敬,行善的人还敬 仰什么呢。”于是上表使皇帝知晓并(请求)修复邵公庙。之后,鼓励百姓学习学业,风俗教化很是盛行。 后来高允因年老多病,屡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皇帝不许可。高允去世,时年 98 岁,谥号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