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年黑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海林朝中汉语试题
一、知识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教诲 教书 教学相长 B. 附和 和谐 和颜悦色
C. 将领 将来 将心比心 D. 对应 应变 应接不暇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jiào、jiāo、jiào。
B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hè、hé、hé。
C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jiàng、jiāng、jiāng。
D项,加点字读音均为:yìng。
故选D。
【点睛】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阵地 镇定 振耳欲聋 B. 荣誉 容纳 融会贯通
C. 肩负 复杂 富国安民 D. 波澜 摇篮 青出于蓝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试题仍然考查常用、常见汉字。学生往往在同音字、近义字上出错。平时多采用义辨法,可以减少错别字。
A项,“振耳欲聋”的“振”应为“震”。
另外应注意:
C项,“肩负”的“负”。
- 25 -
B项,“融会贯通”的“会”。
D项,“摇篮”的“篮”,“青出于蓝”的“蓝”。
故选A。
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 削弱----加强 昏迷----苏醒 B. 短暂----长久 缓慢----迅速
C. 舒服----轻松 亲近----疏远 D. 僵硬----灵活 经常----偶尔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
A项,削弱:使变弱。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昏迷:因大脑功能严重受损而长时间失去知觉。严重的外伤、脑出血、脑膜炎等都能引起昏迷。苏醒:昏迷后醒过来。两组都是反义词。
B项,短暂:时间短;持续时间很有限的。长久:时间延续很长。缓慢:徐缓;不敏捷。迅速:快速。两组都是反义词。
C项,舒服:身体状况好。轻松:不感到有负担、不紧张。二者不是反义词。“舒服”的反义词应该是“难受”。“轻松”的反义词应该是“沉重”。亲近:亲善接近。疏远:关系、感情不亲近,冷淡。二者是一对反义词。
D项,僵硬:不灵活;死板。灵活:快捷;不死板。经常:常常;不止一次。偶尔:很少出现;远不是经常。两组都是反义词。
故选C。
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尽快落实 共同承担 全力支持 B. 提出倡议 树立榜样 发布论文
C. 笑容灿烂 氛围浓厚 热情高涨 D. 显著特征 巨大潜力 广阔天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短语搭配的语法知识。做这种题需要先弄清短语词语的词性和意思,分辨清楚该短语属于什么类型的短语,分析二者之间是否搭配。
本题要求选出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
B项,“发布论文”为动宾关系,搭配不当。“发布”
- 25 -
意思是:宣布通知。论文是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不适用宣布或者通知。“发布”的宾语可以是公告、通知等。与“论文”相搭配的应该是“发表”。
故选B。
【点睛】短语类型分别是偏正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同位短语、介词短语和动宾短语。
1、偏正短语:马上出发、十分可爱、伟大的祖国、不坚固、一辆汽车、因为勤奋、昏黄的火球、铁路工地、几是名工人、学习时间、认真学习
2、补充短语:看清楚、快得惊人、红起来、暗下来
3、主谓短语:经济繁荣、损害健康、按照规定、辩论开始、空气稀薄、学习认真、品质优良、历史悠久
4、并列短语:提高或降低、调查研究、又说又笑、风雨雷电
5、同位短语:首都北京、婆媳俩
6、介词短语:在雪山上、为了明天
7、动宾短语:进行研究、晒太阳
5.下列各组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褒义的一项是( )
A. 增强文化自觉,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妄自尊大,一种是妄自菲薄。
B. 双方各执一词,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即将拉开帷幕。
C. 春天的公园繁花似锦,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游玩。
D. 敦煌莫高窟艺术别具一格,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感情色彩。它指的是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这种题需要弄清具体的感情色彩定义,而且对词语的含义比较熟悉。
A项,妄自尊大:骄矜自大,自命不凡。妄自菲薄:过于自卑而不知自重。都是贬义词。
B项,各执一词: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和理由,两方说法不一致。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的势力、行为、言辞等尖锐的对立著,不相上下。都是中性词。
C项,繁花似锦:繁茂的鲜花好像锦缎一样。形容花开得十分繁盛。褒义词。络绎不绝:连续不断。中性词。
D项,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风格、赋与一种独特的格调和个性的。独树一帜:独自打起一面旗号。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格。都是褒义词。
- 25 -
故选D。
6.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与智慧。
B. 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政府承办的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业了。
C. 国家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不易察觉的懈怠。
D. 科学的教学安排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老师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题干明确指出“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考查的是病句中的搭配不当的问题。
B项,“开业”:开始业务活动,多指企业、商店、诊所等。这句话的主语是“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博览会不属于企业、商店、诊所等,因此搭配不当。可以改成“开幕”。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7.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实现 ②保护 ③发挥 ④加强 ⑤依据
根据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每座城市都将 自身优势, 主导作用。规划还包括 商业、金融和工业联系, 环境和能源安全,通过新的基础设施 区域一体化。
A. ①②④③⑤ B. ④①③②⑤ C. ③②⑤④① D.
- 25 -
⑤③④②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问题。做这种题,先要弄清楚所给词语的含义,然后根据语境选择应该填写在横线上恰当的词语。一般从词性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判断。
本题要求选出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第一处,和“优势”相搭配的有“③发挥④加强⑤依据”。第二处,和“作用”搭配的有“③发挥④加强”。第三处,和“联系”搭配的有“④加强”。第四处,和“安全”搭配的有“②保护 ”。第五处,和“一体化”搭配的有“①实现”。
综合一下,只有D项合适。
故选D。
8.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便是在美国的小城镇,中餐馆也很容易找到。
B. 解放军战士坚守孤岛,无论条件多么恶劣,他们都不曾退缩。
C. 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反而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D. 尽管中国空间站的实验柜体积小,但实验支持能力不亚于国际空间战同类设备。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所谓关联词语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分句联接起来,构成复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它们用来标明分句间的抽象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特定形式的标志。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平时要注意:
一、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四、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
本题,要求选出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25 -
C项,“反而”是表转折的关联词语,前一个分句“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后一个分句“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二者是因果关系。
故选C。
9.将“因此,植物对原生环境通常有很强的依赖性。”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绝大多数植物附土而生,萌芽后扎根大地,终生不迁移。①然而有些植物,特别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由于对人类社会有重大意义而备受眷顾。②千百年来,它们被人类精心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③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脱颖而出,不仅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④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做这类题需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本题,题干要求选出将“因此,植物对原生环境通常有很强的依赖性。”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
“因此”说明前后文是因果关系,前为因,后为果。“果”强调植物对原生环境的依赖性。②前句讲的是有些植物备受眷顾的问题,与植物对原生环境的依赖性无关。③前讲的是粮食的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也与植物对原生环境的依赖性无关。④前讲的是粮食作物的迁移,与植物对原生环境的依赖性相反。①前讲绝大多数植物终生不迁移,正好和植物对原生环境的依赖性相呼应。且后文“然而”正是讲的“依赖性”的反面。故应放在①处。
故选A。
10.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碧绿的禾苗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 (雨水把碧绿的禾苗淋得湿漉漉的。)
B. 他没有一天不坚持体育锻炼。 (他每天都坚持体育锻炼。)
C. 既然生命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做点儿有意义的事呢? (既然生命是有限的,就应该做点儿有意义的事。)
D. 班级里没有比小张唱歌更好听的了。 (小张是班级里唱歌比较好听的。)
【答案】D
【解析】
- 25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常见的句式变换类型是长句与短句的变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整句和散句的变换,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口语句式与书面句式的变换。变换句式有以下原则要坚守:①不可改变原意②可增删个别词语③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④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本题,要求选出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
D项,原句是否定句,“没有比小张唱歌更好听的”,就是说:小张唱歌是最好听的。括号里的句子是肯定句,说小张是唱歌比较好听的,意思是他应该不是唱歌最好听的,明显和原句的意思不一样。
故选D。
1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到西湖观赏游览,留下了很多美丽的诗句。
B.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C.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包括桥隧主体工程、三地连接线等。
D. 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真假难辨,筛选有效信息是读者的迫切需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C项,缺少主语。“作为”介词打头,淹没了主语。使得谓语“包括”没有主语,应去掉“作为”,或在“包括”前加“它”作为主语。
故选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 25 -
12.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女孩默默地站在村口老槐树下,好像在想什么心事。
B. 漫天飞雪的冬日,颐和园堆云砌玉,犹如一座晶莹的迷宫。
C. 这里是梦境吗?不,这是一幅古典与现代相融的美丽乡村风景图。
D. 一座老城,有山有水,在阳光下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唤醒。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高考考纲要求掌握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做这类题需要平时识记一些常见修辞手法的概念,并且要知道修辞手法的效果。
本题要求选出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A项,虽然有“好像”,但并不是比喻句。这里的好像只是一种揣测,并不是比喻词。
B项,比喻修辞,本体是颐和园,喻体是晶莹的迷宫,比喻词是犹如。
C项,设问修辞。设问的特点是有疑而问,有问有答。
D项,拟人修辞。说“老城”“睡着”,将老城赋予人的特征。
故选A。
1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四号探测仪器登陆月球背面,被外媒称为“了不起的科技壮举。”
B.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呢!
C. 书中提出一种新的经济理论哲学——丰饶经济学,以此探讨技术自动化的问题。
D. 只要把产品做好,总会有人想买;产品不好,再怎么宣传,别人都不会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这种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然后对应作答。
题干要求选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项,引号里的句号位置错误,应置于句末。引号里的内容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成了别人所说话的部分,即做了句子成分,引号内部不再独立加标点。因此,句号应该置于句末作为整句话的标点。
- 25 -
故选A
【点睛】1.如果引号内容是独立的部分,引号内部句子结束后应该有标点,标点在后引号内部。
如:鲁迅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如果引号里的内容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成了别人所说话的部分,即做了句子成分,引号内部不再独立加标点。
如:我很喜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正确)
我很喜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错误)
3.表示特定称谓的词语用引号引起来,表示强调、讽刺、反语等特殊感情的词语用引号。
4.丛书、演讲的话题、栏目名称用引号不用书名号。
注意:书名、作文标题用书名号,印刷成文的规章、制度、宪法、法律、法令等用书名号。
5.引号内又有引号,外部用双引号,内部用单引号,书名号同样道理。
6.注意引号所引范围是否有遗漏或多引现象。
7.标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正确,这里的“荷塘月色”是景致)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正确,这里的《荷塘月色》是文章)
8.标点不同,语法成分不同,说话重点不同。
如: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斯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正确)(引号部分独立做句子,是陈述重点)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斯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正确)(引号内容做主语部分,引号后边内容是重点)
14.下列各句,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近年来中国制造商已成为展示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
B. 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中国制造商展示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
C. 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中国制造商已成为一个重要平台展示最新成果的。
D.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近年来一个展示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中国制造商。
- 25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表面上考查的病句类型中的语序不当问题。
A项,结构混乱,搭配不当。主语“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还没有陈述,就中途易辙,引出第二个主语“中国制造商”。且“制造商”不能成为平台。
C项,机构混乱,语序不当。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中国制造商不能并列作为主语,“展示最新成果的”是定语,不能置于中心词“重要平台”之后。
D项,结构混乱。句子到“平台”时已经有完整的句意,后面不能再加内容。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5.下列诗句,描写瀑布的一项是( )
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做这种题需要首先理解诗句的内容,根据自己平时积累判断诗句的描写对象,还可以根据诗句中的意象辅助判断。
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诗句,描写瀑布的一项。
A项,“黄河”“孤城”“山”是描写对象,并没有瀑布。
B项,“落木”“长江”是描写对象,没有瀑布。
- 25 -
C项,“飞流直下”如同“银河落九天”,符合瀑布的特征,这是李白《望庐山瀑布》里的名句。
D项,“雨”“青草”“池塘”“蛙”是描写对象,没有瀑布。
故选C。
二、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6. 对上面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 对文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行走 B. 师:老师 C. 择:选择 D. 善:善良
【答案】16. C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这段话的译文是: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三人行”意为“几个人一起行走”主语谓语完备,是一句完整的话,后应该断开。排除A、B两项。“焉”为句末语气词,若置于“其”前解释不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式相同,中间应该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17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代入法、排除法。
D项,善,在这里是“优点、好处”的意思。
故选D。
【点睛】文言断句方法:
第一 大致阅读一遍。一般而言,如果我们不去阅读就断句,会很容易看不明白上下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阅读一遍以后就会对这篇文章大体的意思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第二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很多时候,文言文喜欢使用大量的文言虚词、通假词语、语助词。此外,根据题材的类别,不少文言文还经常出现一些年代、年号、称谓、典故、制度、人名等等。这就会增加学习者对文言文的断句难度。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询古汉语字典来熟悉字词的基本意思。
第三 多朗读文章。如果我们对这段文章不太理解的话,可以多朗读几遍,这样通过一定的语感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为有效的断句打下基础。
第四 了解特殊词语和句式。不管是怎样的文言文,记叙文、史传文、议论文,还是散文,有些特殊词语和句式是少不了的。有些文言虚词置于句子的前面或者中间,有时候并没有实际的含义,这应该是源于一种习惯和惯例。
第五 正确断句。文言文断句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虚词、实词、语助词、地名、制度以及典故。即使自己思考得很全面,也难免有误断的情况。这就说明了,文言文断句包括范围还是很广的,需要断句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常识)。所以,我们在断句的时候,要注意怎样的句子是陈述句,怎样的句子是疑问句,还要熟悉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基本用法。
第六 检查。我们做完断句以后,要仔细的去检查,看看有没有文字不通顺的地方以及与上下文意思不太一致的情况。此外,还要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分号等等。
参考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 25 -
①遥感即“遥远的感知”,在遥远的地方,感测目标物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之间的关系。人的眼睛对物体的识别就是一种遥感过程,靠物体的色调、亮度,以及形状、大小等信息,来判定物体的属性。
②现代遥感技术具有其他技术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为宏观地掌握地面事物的现状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能周期性,重复地对同一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发现并动态地跟踪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变化。再次,遥感探测获取的同一时段、覆盖大范围地区的数据,能够综合地展现地球上许多自然与人文现象,真实地体现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人工构筑物等地物的特征,全面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除此之外,一些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可方便及时地获取需要的资料。
18. 根据①自然段,下列不属于遥感过程的一项是( )
A. 缩短与目标物间的距离 B. 感测目标物的相关信息
C. 分析研究感测到的信息 D. 得出有关目标物的结论
1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代遥感技术优势的是( )
A. 快速而大范围地观测 B. 动态地反映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变化
C. 获取的数据有综合性 D. 帮助人类到达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
20. 下列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普文 B. 新闻评论 C. 小品文 D. 报告文学
21.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用作本文标题的是( )
A. 遥远的感知 B. 遥感技术 C. 技术的进步 D. 对地观测
【答案】18. A 19. D 20. A 21.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种题需要到原文中找到和概念相关的内容,然后逐一比对选项和原文内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本题,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遥感过程的一项。
A项,“缩短与目标物间的距离”无中生有。文中说:遥感即“遥远的感知”,在遥远的地方。并没有说缩短与目标物间具体的事情。
B项,与原文“感测目标物‘信息’”一致。
C项,与原文“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一致。
D项,与原文“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之间的关系”表述一致。
- 25 -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现代遥感技术优势的的。
A项,正确,原文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
B项,正确,原文说“发现并动态地跟踪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变化”。
C项,正确,原文说“能够综合地展现地球上许多自然与人文现象,真实地体现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人工构筑物等地物的特征,全面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D项,“到达”理解错误,原文只是说“一些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可方便及时地获取需要的资料”,只是能够获取资料,并不能让人真正到达。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体知识。做好事这类题,首先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文体知识,弄清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然后根据文章的表达方式、内容等进行判断。
本题是选择题,给出四个选项。
A项,科普文就是把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使之为读者所能理解的文章。科普文章往往有着宏观叙事的风格,即以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为基础,告知读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本文介绍的是关于“遥感”的科学知识。应该属于科普文。
B项,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与本文无关。
C项,小品文是种散文的文体,其内容经常是在生活中,作者经过反省思想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内容题材不限。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与本文无关。
D项,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的散文。与本文无关。
故选A。
【21题详解】
- 25 -
本题主要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这类题可以根据题目的作用作答。文章题目的作用:概括主要事件;提出中心;交代说明对象等。就看所给四个选项哪一个更具有以上作用。
结合文本,第一段介绍了“遥感”的概念,第二段介绍了现代遥感技术具有优势。综合两段内容,“技术的进步”过于笼统,不具体准确;“对地观测”偏离中心内容。故此,排除C、D两项。“遥远的感知”的感知是对“遥感”的解释,只有“遥感技术”更符合中心,是本文写作对象。
故选B。
【点睛】科普文章就是把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使之为读者所能理解的文章。科普文章往往有着宏观叙事的风格,即以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为基础,告知读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
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的家乡漫山遍野都生长着竹子。从村边的省道上下来,再往前的路就是被两边的竹林夹裹着。行走其中,人们仿佛在竹海中穿行,进入我们的小村,宽不足八尺的几百米水泥路,更是在竹林中蜿蜒穿过,我的家完全隐藏在竹林之中,竹枝几乎都要伸进窗户里了。打开窗户,竹的清香就扑面而来。我在竹林长大,竹林就是我的家园,我是竹的女儿。
②生在竹乡,长在竹乡,终身都与竹相伴,竹可以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我懂事开始就知道,慈眉善目的奶奶一年四季把竹林当作家里的菜篮。奶奶总是扛一把山锄,提一个竹篮踏进竹林。春天里挖冒尖的春笋,夏秋两季寻最嫩的鞭笋,腊月时节收获最美味的冬笋。只有奶奶带着泥土的清香,挎着竹篮子回到家里,不用多时鲜笋便会入锅,饭香味就会腾起。
③竹给了我们鲜美的食材,一年四季我们都能尝到竹的味道,接受竹的馈赠,小到自家人早餐吃的笋花生、笋黄豆;大到待客宴饮的油焖笋、笋尖炖蛋等等,就连年复一年送给他乡亲朋的礼品,也都是春笋、冬笋、笋干等。
- 25 -
④竹还是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爷爷把竹林当成家里的钱罐子。爷爷见人很少言语,只是咧嘴一笑,他这辈子很少走出村子,常年都在竹林里劳作。春天时,春笋刚刚争先恐后地冒出尖来,爷爷就忙碌起来。他整天不是挑着扁担钻进林子挖笋,便是在后院和奶奶剥笋、切笋、煮笋,然后在门前的竹匾上晒笋干。夏秋时节,爷爷会在竹林里松土除草,入冬前,他会依照每年的惯例,手持弯刀,把到了年份的竹子砍下来,腾出位置来让新竹安身。
⑤爷爷奶奶晒制的笋干质优价廉,深受欢迎。砍下的毛竹可以卖去给人家做脚手架、做竹器等等。爷爷整个冬日抽着长长的旱烟管,坐在门前的廊下用剩下的竹枝扎扫把。这些扫把也可以卖出不错的价钱。笋产品、竹子,包括扫把等竹制品,即使是到了今日,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给我们家带来不少的收益。
⑥竹林还是我们游戏的乐园。儿时,我经常与伙伴在竹林的浓荫中爬毛竹、荡秋千、捉迷藏等,那些温馨的画面今天依然刻在心中。有时候,我们把竹叶当成乐器,吹出优美的曲子;有时候,我们会亮起嗓子唱上几句,歌声惊得竹林里的鸟儿扑棱棱乱飞,竹叶也跟着沙沙响,快乐的声音在竹林里荡漾。
⑦竹不仅保障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带给我快乐的童年时光,更重要的是,竹给了我生命的启迪。那就是在一场冬雪之后,竹子被大雪压弯在地上,我帮爷爷奶奶敲打竹子上的积雪。我问奶奶:“毛竹的腰怎么弯到地了呢?”奶奶笑道:“那是雪婆婆在教育它呢,竹根是竹子的娘,它永远在土里藏着,却供竹子吃好、喝好、长好。竹根从来没见过太阳,却让竹子长出地面,沐浴阳光,呼吸空气,这是雪婆婆让它低头向娘谢恩呢。”我又问:“那我现在把雪婆婆请走了,它为什么还弯着腰不站起来呢?”奶奶又笑道:“那是雪婆婆教会它感恩了,它知道你在帮助它,正在低头谢你呢。看吧,明天它又挺直腰杆了。”
⑧哦,连竹都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我怎么能落下?我也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是竹的孩子。
22. ①自然段中,关于作者家乡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漫山遍野都生长着竹子 B. 道路两旁都是竹子
C. 村里的水泥路宽阔笔直 D. 房屋隐藏在竹林中
23.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最符合奶奶形象特点的一项是( )
A. 不善言语 B. 勤劳能干 C. 精明细致 D. 热情好客
24. 根据 ④⑤自然段,下列属于爷爷冬天劳作内容的一项是( )
A. 制作扫把 B. 松土锄草 C. 做脚手架 D. 砍伐老竹
25.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无法给作者家里带来经济收益的一项是( )
A. 笋干 B. 扫把 C. 毛竹 D. 乐器
26. ⑦自然段中,竹林给作者的生命启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
27. ⑧自然段中,“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是竹的孩子。”与①自然段中的哪句话相呼应?
28. 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势磅礴 B. 语言流畅 C. 情感真挚 D. 优美自然
29. 对本文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0. 下列对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对竹乡劳动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爷爷奶奶的爱。
B. 本文记述了童年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快乐童年的怀念。
C. 本文通过对家乡竹林的全面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D. 本文记述了竹子对作者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与赞美。
【答案】22. C 23. B 24. A 25. D
26. 要懂得感恩 27. 我在竹林长大,竹林就是我的家园,我是竹的女儿。 28. A 29. B 30. D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①自然段中,关于作者家乡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
C项,“宽阔笔直”理解错误。原文说“宽不足八尺的几百米水泥路,更是在竹林中蜿蜒穿过”,“宽不足八尺”可见并不宽阔,“蜿蜒穿过”可见并不笔直。
故选C。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往往首先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再根据文中人物的具体言行综合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个角度进行概括。
本题要求选出最符合奶奶形象特点的一项。
A项,文中“不善言语”的应该是爷爷,“爷爷见人很少言语,只是咧嘴一笑”。从第七段我和奶奶的问答中,可以看出,奶奶还是比较善于言语的。
B
- 25 -
项,文中说“奶奶总是扛一把山锄,提一个竹篮踏进竹林”“奶奶剥笋、切笋、煮笋,然后在门前的竹匾上晒笋干”等可见出奶奶的勤劳能干。
C项,“精明细致”在文中找不到相关内容。
D项,“热情好客”在文中找不到相关内容。
故选B。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根据 ④⑤自然段,下列属于爷爷冬天劳作内容的一项。
A项,“制作扫把”正确。原文说“爷爷整个冬日抽着长长的旱烟管,坐在门前的廊下用剩下的竹枝扎扫把”。
B项,“松土锄草”错误。原文说“夏秋时节,爷爷会在竹林里松土除草”,可见,“松土锄草”是夏秋时节的劳作内容。
C项,“做脚手架”错误。原文说“砍下的毛竹可以卖去给人家做脚手架”,“做脚手架”是“人家”做的,并不是爷爷劳作的内容。
D项,“砍伐老竹”错误。原文说“入冬前,他会依照每年的惯例,手持弯刀,把到了年份的竹子砍下来”,这是入冬前劳作的内容。
故选A。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无法给作者家里带来经济收益的一项。
D项,“乐器”不属于。原文说“有时候,我们把竹叶当成乐器,吹出优美曲子”,这是我们游戏的内容,并不是经济产品,不能出售。
故选D。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到指定的文本区域寻找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第七段中,“这是雪婆婆让它低头向娘谢恩呢”“那是雪婆婆教会它感恩了”,提取关键词,都是在讲“感恩”的问题。而且下文说“我也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可见,竹林给作者的生命启迪是:要懂得感恩。
- 25 -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呼应的手法。做此类题首先弄清楚呼应的概念。呼应,一般是指文章的后文内容让人有回应前文的感觉。意思是后面的话是接着前面的话说的。文章前呼后应,使全文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然后到文本中找到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
第一段中,“我在竹林长大”呼应“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是竹的女儿”呼应“我是竹的孩子”。因此,与“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是竹的孩子”相呼应的是“我在竹林长大,竹林就是我的家园,我是竹的女儿”。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特点。做这类题需要通读全文,根据行文特点进行判断。平时还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写作特点,深刻把握其内涵,做题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本题要求选出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气势磅礴”分析错误。“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常见于宏大主题的豪放的作品中。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抒情的散文,不符合“气势磅礴”的特点。
B项,正确。整篇文章语言都非常流畅,毫无生滞之感。如“我在竹林长大,竹林就是我的家园,我是竹的女儿”等。
C项,正确。“我是竹的女儿”体现了我对竹真挚的感恩之情,“快乐的声音在竹林里荡漾”体现了竹林给我带来的快乐,我对竹林的喜爱之情。
D项,正确。“我的家完全隐藏在竹林之中,竹枝几乎都要伸进窗户里了。打开窗户,竹的清香就扑面而来。”景色描写优美,自然贴切,毫无斧凿痕迹。
故选A。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做这类题,我们需要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然后根据段意看哪些段落可以合并,这样文章的结构就理清了。
本文,第一段是总领段,写家乡和竹子以及竹子和我的关系。
第二段可以概括为:竹可以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第三段可以概括为:竹给了我们鲜美的食材。
第四段可以概括为:竹还是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第五段可以概括为:爷爷奶奶的竹制品自用和销售情况。
第六段可以概括为:竹林还是我们游戏的乐园。
第七段可以概括为:竹给了我生命的启迪。
- 25 -
第八段可以概括为:竹让我明白了感恩。
第一段为总领段单独为一个层次,第二、三、四、五段可以合并为“竹保障了我们的物质生活”,第六段讲竹给我带来快乐的童年时光,第七、八段可以合并在一起竹给我带来感恩的启迪。
故选B。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做这种题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各部分的内容,由此概括出主要内容。另外,要善于抓住关键句把握主要内容。本题是选择题,要求选出对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降低了做题的难度。
A项,失之偏颇。“对竹乡劳动生活的描写”集中在三、四、五段,也暗含着作者对爷爷奶奶的爱。但是这些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并不是主要内容。
B项,失之偏颇。“记述了童年时的生活场景”集中在第六段,也能表达作者对快乐童年的怀念。但这只是文章的一小部分,并不是主要内容。
C项,“对家乡竹林的全面描写”分析错误,文章只是介绍了和竹林有关的几个方面,并不是全面描写。“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也很牵强。
D项,正确。本文的描写对象是竹,“竹不仅保障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带给我快乐的童年时光,更重要的是,竹给了我生命的启迪”,这些都是竹对作者生活的影响。“我在竹林长大,竹林就是我的家园,我是竹的女儿”“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是竹的孩子”等体现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
故选D。
【点睛】散文鉴赏方法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高考试题中。
- 25 -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的有:①比喻。②反衬。③对比。④象征。⑤排比。⑥变换人称。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
三、写作
3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例文
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我们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
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来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无不是在向当世青年呼吁:莫负韶华,与我同振国家。
青年人为何要担此重任?因为青年拥有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处在一个最具活力、创造力、冲劲的时期,易被时代感染,易无惧迈上征程,能扛时代大旗,能“教日月换新天”。有能力者若不发挥其能力会终生懊悔,青年人若不发挥目己的光和热,便是辜负了上天的馈赠,所以青年应秉承先辈精神,发扬责任意识,勇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不负韶华,振兴国家。
现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 25 -
可青年人也不全是如此有担当的。近来竟有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生他养他育他的父母竟排在末位,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排序里竟然不见社会与国家!这哪里是青年人该有的样子?整日沉迷声色犬马,只想“娱乐至死”“佛系度日”,从未想过对他人和社会做一点贡献,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和绝望的自堕心态。而这种人竟成为“网红”,此理论一旦扩展传播,将污染多少青年的心灵!诚应诫止之。
“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我们青年人应胸怀祖国,奋发图强,像鲁迅曾言的那样:“摆脱冷气,只顾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必等候火炬,此后若没有火炬,我便是唯一的光。”我们应抛开尘俗浮华,勇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辜负韶华,敢于于汶汶世俗中喝出:“我便是唯一的光!”
【解析】
【详解】[审题]
这一题目,切准了时代脉搏,在中国改革进入反思的今天,题目现实性强,其内涵更强调家国情怀、天下意识,更易引发学生的思索与联想。这一题目,内容让考生可以选择的观点不少,其内含的担当责任、坚持理想、矢志追求、面对失败、面对困境、专注、坚毅、追求真理等话题是学生常见常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门槛儿。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考生可记叙、可议论,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在作文中需要注意:①从小处着眼,笔墨不可分散。题目内容让考生可以选择的观点不少,担当责任、面对失败、困难,坚持均可,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不宜平均用力,主次不分。②思辨要深入,应更深入一步寻找材料的内在联系。从整体看,成功应该有理想、勇于面对困境、精神专注,切题更准,更能成文。③材料要取新,本次作文的材料不难找到,容易雷同。应当旧材料取新意,同样的材料取得新角度,善于联系课本的材料,如史铁生、海伦、索科洛夫……④立意应走大或挖小。走大,指多关注家国,言之有物,可能更容易得分。挖小,指对成功的定义不要专注于建功立业,战胜自己、取得小的成功等成功更容易写,容易编故事。
[立意]
1、年轻人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担当
2、要坚持理想、矢志追求
3、坚强面对失败
4、勇敢面对困难
5、做事要专注、坚毅
- 25 -
[素材]
1、每个人年少时都会有梦,那时这个梦就是理想。也许不着边际,也许幼稚可笑。但是那时的自己一定是最真实的,永远不会想这个理想会不会靠谱,是否会实现,只知道自己从内心中敬仰,羡慕甚至渴望成为这样的人。可是又有多少人没有被现实打败,坚持年少的梦想。我只知道,无论现实如何改变,我会变成什么样,但我的理想一定深藏心底,也许一生都不会实现,但我清楚明白知道至少我还坚持着。
2、在人的一声中,遇到挫折打击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把失败变成成功的垫脚石。有了这样的理念和心态,我们就应该享受失败,感谢失败,树立信心,迎接成功。
3、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十六届总统: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议员失败。24岁,生意在此失败。25岁,当选议员。26岁,情人去世。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7岁,当选国会众议员。39岁,国会众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选美国总统。
4、人生没有无缘无故的优势,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弱势,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它,如何赋意它,如何利用它。
5、当我们身陷困境的时候,往往很难发现出口,这个时候,不妨从弱势入手,弱势中常常蕴含着资源。
[结构]
例文首先说“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引出中心论点——当代青年人应该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
接着,先从历史写来,“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印证“莫负韶华,与我同振国家”的观点。
然后从“为什么”的角度分析青年人担当重任的原因。
接着,联系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现如今青年人能否担当国家大任的情况,对比论证,引人深思。
最后,引用名言,重申论点,发出号召——我们应抛开尘俗浮华,勇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辜负韶华。
- 25 -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做本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 25 -
- 25 -
相关文档
- 语文卷·2019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中2021-06-0311页
-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2021-06-0320页
- 北京市西城区铁路第二中学2019-2022021-06-0329页
-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19-2020学2021-06-0323页
- 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19-2020学2021-06-0323页
- 语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1-06-0310页
-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三中2019-2020学2021-06-0313页
-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324页
-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9-20202021-06-0323页
-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2021-06-0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