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1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三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限时规范训练(三)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 建议用时 35 分钟,实际用时________ 赋分:35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深海勇士号”是继“蛟龙号”之后我国又一里程碑式的深海装备,其________之处, 就是国产化程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核心关键部件全部国产化。 深海下潜达到一万米的海底后,潜水器承受的压力相当于将一辆轿车的重量压在指甲盖 大小的面积上。而载人舱是潜水器的心脏,有严苛的要求,必须________。2015 年 5 月,我 国首个国产 4500 米潜深载人潜水器耐压壳在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出厂。该球壳与“蛟龙号” 所采用的耐压壳尺寸相当,不同的是,“蛟龙号”的耐压壳是俄罗斯制造,钛合金焊接工艺难 度极高,此前只有俄罗斯掌握。现在,我国也________研发了此项技术。 2012 年“蛟龙号”的下潜深度就已经达到 7 000 米,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 载人潜水器。( ),这是出于海洋科学考察、勘探和开发海洋资源的需要。当前国际 深海科学前沿的热液硫化物一般分布于 2 000 米到 3 000 米之间,4 500 米的设计深度可以 满足大部分深海科学研究,是一个更为经济实用的选择。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作业 28 次、388 项测试任务和 52 小时连续下潜 4 次的记录。 同时,中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正________地进行着,预计将在 2020 年完成研制。万米 级载人潜水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创造新的“中国深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与众不同 毫发不爽 独立自主 有条不紊 B.标新立异 毫发不爽 匠心独运 井然有序 C.标新立异 稳操胜券 独立自主 有条不紊 D.与众不同 稳操胜券 匠心独运 井然有序 解析:选 A。“与众不同”,与别人不一样。“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 众不同。这里用“与众不同”。“毫发不爽”,一点差错都没有。“稳操胜券”,指有把握 取得胜利。“独立自主”,依靠自己的力量独自完成。“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有条不紊”,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井然有序”, 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4 500 米级作业潜水器比 7 000 米级作业深潜器重要,要优先研制 B.拥有 7 000 米级作业深潜器之后,还要研制 4 500 米级作业潜水器 C.7 000 米级作业深潜器和 4 500 米级作业潜水器,都要研制拥有 D.有了 4 500 米级作业潜水器,会大大提升我国深海研究能力 解析:选 B。从下文“这是出于海洋科学考察、勘探和开发海洋资源的需要”以后的文 字看,强调了研究 4 500 米作业潜水器的必要性,考虑到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故选 B 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创造下潜作业 28 次、388 项测试任务和 52 小时连续下潜 4 次 的记录。 B.“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作业 28 次,完成了 388 项测试任务和 52 小时连续下潜 4 次的记录。 C.“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完成下潜作业 28 次、388 项测试任务和 52 小时连续下潜 4 次 的记录。 D.“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作业 28 次,完成 388 项测试任务,创造了 52 小时连续下 潜 4 次的记录。 解析:选 D。画线语句成分残缺,从补充的完整性和搭配恰当看,A 项“创造……任务” 搭配不当;B 项和 C 项,“完成……记录”搭配不当。 4.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 分) 张教授: 您好!我是记者小王,发邮件是想跟您预约一个访谈。收到您赠予的大作,连夜捧读, 深为您深刻的思考、透辟的见解打动,所以想就您书中谈到的家风建设的话题做一下深度交 流,希望您指点斧正。冒昧打扰,敬请宽恕! 答: 答案:(1)“赠予”改为“惠赠”;(2)“捧读”改为“拜读”;(3)“打动”改为“折 服”;(4)“指点斧正”改为“不吝赐教”;(5)“宽恕”改为“谅解”。 5.下面是某有机农产品评定机构的评审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 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0 个字。(6 分) 答: 答案:有机农产品评定分为检测产品和评估企业两部分:检测产品是对企业送检产品和 生产现场抽样产品进行检测;评估企业则是审评企业申请材料,考评企业管理,对生产环节 和种植环境作现场检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还 乡 路遥 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不像平时那般笔直,背 微微地有些驼了;失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没有一点光气,头发也乱蓬蓬的像一团茅草。 整个脸上像蒙了一层灰尘,额头上都似乎显出了几条细细的皱纹。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草的绿 叶上,闪耀着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不起一点黄尘。高加林在路上摇摇晃晃 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 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其中 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了……”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娃,都是他过去的学 生。 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 “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 惊心动魄。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 不用说了。 他走不远,就看见了自己的村子。一片茂密的枣树林掩映着前半个村子;另外半个村伸 在沟口里,他看不见…… 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 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向他跑来了。 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问短。所有 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反而都透着真诚。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安慰 他哩。“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 “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 “咱农村苦是苦,也有咱农村的好处哩!旁的不说,吃的都是新鲜东西!” “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 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跤的时 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会给予不幸的人! 高加林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掏出纸烟,给大家一人散了一根。 人们问候和安慰了他一番,就都又下地去了。 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他抬头 望着满川厚实的庄稼,望着浓绿笼罩的村庄,对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地,心中涌起了一 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 (节选自路遥《人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巧妙地铺设故事情节,高加林从官场回到农村,本以为会成为全村的笑话,却意 外得到了村里人的安慰。 B. 第三段的景物描写具有绚丽、明亮、清新的特点,美丽的乡村景色,给返乡途中的高 加林带来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和安慰。 C. 以前教过的孩子们唱起了“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的歌谣,这对高加 林来说是一种嘲讽,有着深沉的谴责力量。 D. 小说标题意蕴丰富,表层的含义是重新回到家乡,回到农民的生活状态,而深层的含 义却是归复淳朴,找回做人的本质。 解析:选 B。“给返乡途中的高加林带来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和安慰”错,美丽的乡村景 色并没有给高加林带来安慰。 7.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 不一样了……”的理解。(6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 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答案:①一样的是家乡的景物,他依然熟悉。 ②不一样的是主人公的个人境遇和心境。 ③他想像中的乡亲们的态度与后文乡亲们的态度两相对比,为下文突出乡亲们的淳朴、善良 作了铺垫。 8.小说叙写村里人对高加林的问候和安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 答: 解析:首先应到文中找到“村里人对高加林的问候和安慰的内容”,然后再依据作用题 的模式进行作答。答题的角度主要是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 写村里人对高加林的问候和安慰,内容上表现了村里人的善良宽厚,同时也让高加林心里的 负担变轻了;同时联系上文孩子所唱的歌词“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即可发现这 两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 答案:①刻画了村里人的善良、宽厚与真诚。②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促使高加林内心 想法的转变,减轻了高加林还乡的心理负担。③与上文孩子唱歌的嘲讽形成鲜明对比。④深 化文章的主旨,赞美了乡里人淳朴美好的人性。